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一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一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一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如果你从未犹豫过,或者回复过人们简单的信件,你就不会一次又一次地厌倦它,所以你越老,你就变得越微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铁杵磨针【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

[杵](chǔ)棒槌。

[卒业]完成学业【阅读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方:欲:还: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日攘一鸡【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阅读训练】一、解释加点字:1、是非君子之道2、以待来年然后已二、翻译下面句子(4分)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非君子之道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损之,月忙一鸡,待来年而后已。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文言文阅读王安石在相位,子妇①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②。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巡,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③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儿子的媳妇。

②馔(zhuàn):食物。

③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因谒公谒:拜见B. 觉饥甚而不敢去去:前往C. 其人已心怪之怪:怪怨D. 萧氏子颇骄纵颇:非常(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公约之饭汝心之固,固不可彻B. 意为公必盛馔贤能为之用C. 觉饥甚而不敢去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D. 留其四傍其真无马邪?(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 王安石请萧氏子吃饭,却故意很迟才开饭,又以简单的菜肴招待他,表现了他的吝啬与傲慢。

B. 萧氏子特意拜访当朝宰相王安石,以为能尽享豪宴,反映了他贪图富贵、趋炎附势的性格。

C. 王安石拾取萧氏子吃剩的胡饼来吃,用实际行动批评了这个娇生惯养的萧氏子,让他羞愧离去。

D. 王安石对萧氏子之流非常反感,趁其拜访之际,有意地用约他吃饭的方式来教训他。

【答案】(1)B(2)C(3)A【解析】【分析】(1)B.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解说不正确。

“觉饥甚而不敢去”: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

“去”:离开。

(2)C.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

都是表转折的连词。

A.前者代词“他”;后者主谓之间的助词,取独,不译。

B.前者“认为,料想”,后者“被”。

C.前者代词,指“胡饼”;后者表疑问的副词“难道”。

(3)A.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

“表现了他的吝啬与傲慢”错。

初一下学期文言文语文试卷附答案

初一下学期文言文语文试卷附答案

初一下学期文言文语文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长而益精/香远益清B.木兰乃易男装/ 移风易俗C.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 愿驰千里足D.数建奇功/ 棹数小舟(2)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3)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是哪一句话?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翠鸟移巢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

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③作巢。

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注】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避患:避免灾祸。

患:灾祸。

③稍下:稍微低一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及生子及鲁肃过寻阳B.爱之,恐坠恐前后受其敌C.复益爱之水陆草木之花D.而人遂得而取之矣遂反溯流逆上矣(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等幼子长出羽毛“又更下巢”,是为了让幼子学习飞翔。

B.“稍下作巢”是怕幼子掉下来摔伤。

C.“翠鸟先高作巢”是为了躲避祸患。

D.这则故事的寓意说明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到头来反而会害了他们。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①,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②,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於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

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颜、闵⑤之徒,何可世得,但优於我,便足贵之。

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三篇

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三篇

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三篇】初一语文文言文《狼》阅读练习题一、解释下列拉盖横线的词语。

1.止有剩骨_________2.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一狼得骨止_________狼不敢前_________止增笑尔_________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3.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4.一狼洞其中_________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_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5.缀行甚远缀:_______________6.一狼仍从从:_______________7.骨已尽矣尽:_______________8.屠大窘窘:_______________9.顾野有麦场顾:______________10.场主积薪其中薪:_________________11.苫蔽成丘苫:________蔽:__________12.屠乃奔倚其下奔_______倚___________13.弛担持刀驰_________持___________14.少时,一狼径去少时_________径_________去_________15.目似瞑,意暇甚瞑_________意_________1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为_________隧_________17.乃悟前狼假寐悟_________寐_________18.盖以诱敌盖_________诱_________19.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黠_________顷刻_________20.屠惧,投以骨投以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狼不敢前,眈眈共行眈眈共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一狼洞其中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屠自后断掉其股断其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盖以诱敌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翻译句子。

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题8篇(含答案及解析)

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题8篇(含答案及解析)

初一文言文必做题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先公①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②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③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必,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1)先公:指欧阳修(2)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3)闾里:指街坊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3)尊君在不(4)抄录未毕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

3、读了(甲)(乙)两文后,请你选择其中一篇,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收获或感悟。

答案:1、(1)期:约定。

(2)去:离开。

(3)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示“吗”的意思。

(4)毕:完成2、(1)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2)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

3、通过(甲)文,我了解到了文中那个仅仅七岁的元方是那么的聪明机智,反应是多么的灵敏,并且他还很有礼貌。

我认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这样,学习元方的聪明,可以做到反映灵敏。

同时我也知道了文中的有人虽然不守信,不礼貌,但是,他却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这一点我们可以多多学习。

解析:1、(1)考查文言文关键字词的翻译。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对比现代文的意思,可适当猜测其中意思,使其文通义顺。

(2)考查文言文关键字词的翻译。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对比现代文的意思,可适当猜测其中意思,使其文通义顺。

(3)考查文言文关键字词的翻译。

语文初一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一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一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献马贾祸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

芮季曰:“不如捐①之。

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

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

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弗听,卒献之。

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③诸王,曰:“伯也隐。

”王怒逐芮伯。

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郁离子·献马》)【注释】①捐:抛弃,舍弃。

②哓(xiāo):吵嚷,争吵。

此指进谗言。

③谮:诬陷,中伤。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而多信人之言/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不如捐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以子获为不止一马/屠惧,投以骨D.卒献之/生卒年月(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3)文中共有周厉王、芮伯、荣夷公三个主要人物,请分别概括其中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2.对比阅读(古文阅读)(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家中来营①者,多称尔②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③,此君子也。

余服官④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⑤。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营:军营。

②尔:你。

③处约:处在困顿之中。

④服官:为官。

⑤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不要丢掉从我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一贯相传的家风。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8-10题。

(12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③之④?”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⑤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⑥。

魏于是乎始强。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②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

③焉:哪里④之:到,往⑤岂:怎么⑥身自罢之:亲自取消了(打猎)活动。

罢:停止的意思。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1)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3)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 (4)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日,饮酒乐,天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了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②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注】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百废具兴________②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③范文正公轻财好施________④岁衣缣一匹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3)《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说说对范仲淹和孟子“忧乐观”的理解。

【答案】(1)同“俱”,全、皆;详尽、完备;轻视、不重视;每年(2)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②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用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

【解析】【分析】(1)①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并驱如故__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③意暇甚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叙述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急,扣人心弦。

B.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虽然感到恐惧,但是他不迁就退让,先“投以骨”,以争取更有利的斗争时机。

C.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前后受敌的处境。

D.第⑤段是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阐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最终也会被人的勇敢与智慧打败。

2.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人忧天《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身亡所寄亡:________②奈何忧崩坠乎奈何:________③若躇步跐蹈跐蹈:________④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B.尽管公司目前的发展形势可喜,但人们的顾虑并非是杞人忧天。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D.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答案】(1)天果积气/ 日月星宿/ 不当坠耶?(2)亡,同“无;怎么;跳跃;伤害(3)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4)C【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此题要注意句式的整齐性。

译为: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亡”:同“无”。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初一文言文阅读训练

初一文言文阅读训练

初一文言文阅读训练之一一、敏慧(一)、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

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识】文学家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

他从小颖悟,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

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

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

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

今有《曹子建集》。

【翻译】曹植十多岁的时候,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辞赋十几万字,善于写文章。

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对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吧?”曹植跪拜回答说:“话说出来是言论,落笔写下来成文章了,您只要当面考我,我怎么会请人代写呢?”当时邺地铜雀台新建成,曹操带领所有的儿子登上铜雀台,让他们各自做一篇赋文。

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

曹操非常惊异于曹植这样的才能。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顾②尝.③邪.④异.⑤之2、翻译:①善属文.①善于写文章;②奈何请人②为什么要请人?③太祖甚异之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

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答: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4、默写《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二) 鲍子难客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名之者谁(________)②觥筹交错(________)③山岳潜形(________)(2)下列划线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C.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D. 乃记之而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小石潭记》)【答案】(1)①取名;②酒杯;③潜藏(2)B【解析】【分析】(1)①名之者谁:命名它的人是谁?“名”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取名。

②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互交错。

觥,古代用兽角做的酒器,这里翻译成酒杯。

③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潜”是一词多义:隐藏;隐居;专心。

(2)A. 好像/好像。

B. 因为/用来。

C. 归家/归家。

D. 离开/离开。

故选B。

故答案为:⑴①取名;②酒杯;③潜藏;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⑵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这类词。

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

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

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PS :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3.先则恐逮于臣(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 )
2.术未尽也(
)
4.夫诱道争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 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原文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 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 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 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 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一语文课外古文阅读一、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产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阅读练习】1、选出以下划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以荻画地以:用R教以书字书:写G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A、欧阳修聪明过人R太夫人教子有方G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以下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多诵古人篇章.〔2〕唯读书是务二、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4、给划横线字注音并解释.〔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3〕宁信度〔〕〔〕5、译以下句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7、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三、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解释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①蜀之鄙有二僧:②吾欲之南海: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④子何te而往9、译划横线的语句.io、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_ 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 ______________四、日攘一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11、解释划横的字:1、是非君子之道()()2、以待来年然后已()12、译下面句子:(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2)是非君子之道.⑶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五、睹雁烹燔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那么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那么凌空远矣.13、解释划横线的词.(1)将援引射之()(2)宜燔()(3)烹燔半焉()(4)已而索雁()1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已而索雁,那么凌空远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产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究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答复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 怎么样〞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靠什么能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神色.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译文: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做法.〞他答复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译文:以前有个人看见雕雁在天上飞,想挽弓将它们射下来,说:“〔要是〕射下来了就煮来吃.〞这人的弟弟争辩道:“停在地面时猎取的雁适合煮来吃,飞翔时射下来的雁适合烤来吃.〞两个人就这样争吵不休,便去请社伯评理,社伯让他们把雁剖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于是他们再去找雁,但是雁已经凌空飞走很远了.1、C2、D2、多读古人的文章只是致力于读书.4.〔1〕d S量〔长短〕〔2〕 dU尺寸尺码〔3〕 dU尺寸尺码5.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6.这那么寓言挖苦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7.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至之市〔至IJ、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反归取之〔脚的尺寸〕何不试之以足〔鞋子〕8.①边境.②到.③反而.④所以.9.您凭借什么到〔南海〕10.比照,立志.11〔这〕〔做法〕2、〔停止〕12: 〔1〕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13〕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14、牵引应当烧寻找15、过了一会儿去寻找雁,而那雁已向高空飞远.16、三个人都不正确.由于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为的争论而贻误战机.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阅读练习】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铁杵磨针【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媪]〔S〕年老的妇人.[杵]〔chu〕棒槌.[卒业]完成学业【阅读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方:〔〕欲:〔〕还:〔〕2、解释以下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2〕学而时习之〔〕3、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央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日攘一鸡【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阅读练习】一、解释加点字:1、是非君子之道〔〕〔〕2、以待来年然后已〔〕二、译下面句子〔4分〕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非君子之道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抱歉.【阅读练习】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未穷青之技〔〕②秦青弗止〔〕③响遏行云〔〕2.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①书遂大进〔终于〕②平生于书〔对于〕③或答人简札〔有时〕〔书信〕5.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译文稍微有些不满意,一定再三修改,不满足.6.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央答:文征明勤奋习字,获得很大的进步.二、铁杵磨针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2、解释以下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老妪〕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3、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央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日攘一鸡一、解释加点字:1、是非君子之道〔这〕〔做法〕2、以待来年然后已〔停止〕二、译下面句子〔4分〕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2、是非君子之道译文:这不是君子的行为.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译文: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薛谭学讴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未穷青之技〔学尽〕②秦青弗止〔不〕③响遏行云〔遏止〕2.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演唱的本领,他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自认为把师傅的本领完全学尽了.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学习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不能够浅尝辄止.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有,薛谭知错就改,马上向师傅抱歉,并且留下来继续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初一语文古文练习〔一〕郑人逃暑①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徙衽〔r出〕:移动卧席.④濡〔r耳:沾湿.⑤逾:同“愈〞,更加.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者〔〕以〔〕从〔〕及〔〕患〔〕2.用现代汉语译句子.复徙衽以从阴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什么地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4.这那么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二〕眉、眼、口、鼻四者,毕〔都〕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 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假设然,那么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假设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炜?醉翁谈录?〕[注释]①神:灵性.②厮:相互.5.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故吾位居汝上〔〕我假设居眼鼻之下〔〕6.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7.请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尔何能,而位居吾上译文:8.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三〕孟母三迁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 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9.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2〕及孟子长〔〕〔〕10.用现代汉语译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11.简做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那么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内容:启示:〔四〕六一居士传〔节选〕欧阳修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那么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注释】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12、译句子六一,何谓也13、“六一居士〞中“六一〞具体指什么14、欧阳修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的用意是什么〔五〕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 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 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11〕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 〔11〕刑免:判罪免官.15.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秦王坚自河东还1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自河东还〔〕〔2〕为百姓患〔〕〔3〕坚驰使赦之〔〕17.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18.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19.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答复.20.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六〕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注释:①质:做人质. ②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21.解释以下加点词的意思.王信之乎〔〕庞恭从邯郸反〔〕22.你从“三人成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七〕?鹤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鹅啄其肉,蚌合而其喙.鹤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鹤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鹤.‘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群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23.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方〔〕雨〔〕故〔〕愿〔〕舍〔〕并〔〕为〔〕乃〔〕24.译句子渔者得而并禽之25.这那么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八〕阮裕焚车阮光禄①在刽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阮〔ru①〕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②刽〔shcn〕:地名,在浙江蛛县. ③何 ...... 为:干什么.2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而〔〕皆〔〕闻之〔〕遂〔〕27.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译下面句子.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28.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九〕窃糟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注释方:酒方.仕:做官.29.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3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为〔〕以〔〕之〔〕是〔〕31.本文挖苦了怎样一类人1、的人用来跟随等到担忧2、又移动卧席,来跟随树阴3、死搬教条,不知变通4、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5、所以如果6、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7、你有什么能耐,位置却处在我上面8、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水平,只有把自己置于群体之中,在团结和谐的集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9、就离开等到长大10、再一次把家迁到一所学堂旁边.11、〔1〕表达了孟母三迁的故事.〔2〕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12、六一,为什么这样说13、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洒一壶,一翁.〔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14、聊以志吾之乐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15、秦王坚/自河东还16、〔1〕做、担任〔2〕祸患〔3〕集市17、我到现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18、强德恃强横暴,抢夺别人的财物,掳掠他人的子女,成为百姓的祸患.19、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20 〔评价要扣住人物性格特点等,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例如:嫉恶如仇,执法如山,雷厉风行等〕21、距离同“返〞,返回22、“谣言重复屡次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或“不要轻信谣言〞等,意思接近即可.23、正,刚下雨所以希望放弃一齐成为于是,就24、打鱼的人见到了就把它们一起抓住了25、两者相持不下,就会让第三者得利.必要的时候要懂得退让.26、却都指有人不敢借车于是就27、我有了车子却使人不敢来借,还要它干什么28、即使是他没有责任的事,只要这事跟他有关,他也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欠缺.29、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30、酿造用指所谓“中山之酒〞这31、挖苦了自以为是的人。

初一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初一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一)《请君入瓮①》周兴与丘神勣(iì)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

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①瓮(wèng):大坛子。

②鞫(jū ):审讯犯人。

③推事:研究事情。

④炙(zhì ):烧烤。

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

推:追究,检举。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2、囚多不承()3、当为何法()4、因起谓兴曰()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2、以炭四周炙之()三、翻译下列句子。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四、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的方法。

(四)《欧阳公事迹》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阅读训练】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②惟读书是务。

译文: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二儿故琢钉戏③,了无遽(jù)容。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儿可得全不⑤?”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⑥。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基础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太丘舍去( )___ (2)去后乃至( )(3)待君久不至( )___ (4)相委而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太丘舍去B.友人惭C.下车引之D.元方入门不顾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文章在为人处世方面给了你什么启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节选自《世说新语》)【乙】黄琬①早而辩慧。

祖父琼初为魏郡②太守建和③元年正月日食④,京师不见⑤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⑥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⑦?”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节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有删改)【注释】①黄琬:东汉末大臣。

②魏郡:古郡名。

③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④食:同“蚀",日月亏蚀。

⑤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⑥诏:皇帝的命令。

⑦初:一开始,刚刚。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与儿女讲论文义( ) (2)俄而雪骤( )(3)公欣然曰( ) (4)何不言日食之余( )6.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B.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C.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D.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初中七年级 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 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元膺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

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

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

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

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

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

”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注】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

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物。

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因私易一子________②乃以束帛________③如是十年许________④言毕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偷偷地,私自,暗地里;于是、就;这,这样;说(2)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3)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

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是”:这,这样。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私”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私自”之意,所以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易”:换。

“足”:值得。

“但”:只是。

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游处交友,尔宜精择”说明他交友慎重。

“内外人莫测”从侧面写出他的处事周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论语》阅读练习题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不亦说乎时习: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_____________ 殆:________________3.是以谓之“文”也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4.默而识之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温故而知新故:________________新:______________6.学而不厌厌:_____________________7.吾尝终日不食尝:_______________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________________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________ 舍:________________二、说明下列句中的“而”的用法。

1.学而时习之2.人不知而不愠3.温故而知新4. 学而不思则罔5. 默而识之6.学而不厌7.择其善者而从之8.敏而好学属于顺接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转接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本文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谈学习方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填空1.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五个成语: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_____2.《论语》的“论”读_______,它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3.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扁鹊见蔡桓公》阅读练习题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不治将益深将:________ 益:________ 深:________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 ______ 走:_______3.桓侯故使人问之故:_______ 使:________4.汤熨之所及也汤:________ 及:_______5.臣是以无请也是以:__________6.使人索扁鹊索:__________7.火齐之所及也齐:___________8.立有间间:__________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_______好:________10.桓侯不应应:__________11.居十日居:__________二、翻译句子。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蔡桓公屡次拒绝扁鹊的善良劝告,表现了蔡桓公什么心理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简要介绍本文作者及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给本文划分层次。

《狼》阅读练习题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止有剩骨_________2.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一狼得骨止_________ 狼不敢前_________止增笑尔_________ 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3. 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4.一狼洞其中_________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_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 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_ 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5.缀行甚远缀:_______________6.一狼仍从从:_______________7.骨已尽矣尽:_______________8.屠大窘窘:_______________9.顾野有麦场顾:______________10. 场主积薪其中薪:_________________11.苫蔽成丘苫:________ 蔽:__________12.屠乃奔倚其下奔_______ 倚___________13.弛担持刀驰_________ 持___________14.少时,一狼径去少时_________径_________去_________15.目似瞑,意暇甚瞑_________ 意_________16.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_________ 隧_________17.乃悟前狼假寐悟_________ 寐_________18.盖以诱敌盖_________ 诱_________19.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黠_________ 顷刻_________20.屠惧,投以骨投以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眈眈相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一狼洞其中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屠自后断其股断其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盖以诱敌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翻译句子。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

1.文章最后一段说“狼亦黠矣”,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狼的“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文中找出屠户心理变化的语句,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简要介绍本文作者及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五首》阅读练习题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晨兴理荒秽荒秽:_________________2.带月荷锄归荷:_______________3.道狭草木长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_4.但使愿无违但:_________________ 愿:________________5.故人具鸡黍具:________________ 鸡黍:________________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合:______郭:_______ 斜:__________7.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轩:________________面:________________把:______话:________桑麻:___________8.还来就菊花就:________________9.水面初平云脚低初:________________10.最爱湖东行不足不足:________________11.两山排闼送青来排闼:________________12.莫笑农家腊酒浑腊酒: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13.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________________14.拄杖无时夜扣门无时:________________二、填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