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物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2 力学实验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物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2 力学实验

2014年高考物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2 力学实验

1、(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4-5所示,读数为______mm.(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14-6所示,读数为________cm.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4-9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 V、50 Hz的交变电源.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1)按照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读出相邻计数点AB、BC、CD、DE、EF间的距离s1、s2、s3、s4、s5,它们依次为________cm、________cm 、________cm 、________cm 、________cm .(2)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各点时,物体的即时速度v B、v C、v D、v E依次是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3)根据以上结果,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a.(4)根据(2)中得到的数据,试在如图14-10所示的坐标系中,用作v-t图象的方法,从图象中求物体的加速度a.(5)从图象上求纸带上的A、F点所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v A=________m/s,v F=________m/s.并由此计算:当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的时刻,物体已经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______s了.(6)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14-12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1)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2)图14-13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14-134、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依次逐个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0.1 kg,取g=10 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加i(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减I,绳下端坐标的平均值X i=(X加i+X)/2的数据如下表:减i(1)同一橡皮绳的X加i_______X减i(大于或小于);(2)______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3)选择一组数据用作图法求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N/m);(4)为了更好地测量劲度系数,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5、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14-16上标出.(g=9.8 m/s2)(1)作出ml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6.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自行车的初速度与其克服阻力做功的关系.设计实验的主要步骤是:①在学校操场的跑道上画一道起点线;②骑上自行车用较快速度驶过起点线,并同时从车把手处自由释放一团很容易辨别的橡皮泥(其在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③车驶过起点线就不再蹬自行车脚蹬,让车依靠惯性沿直线继续前进;④待车停下时,记录自行车停下的位置;⑤用卷尺量出起点线到橡皮泥落地点间的距离x、起点线到终点的距离L及车把手处离地高度h.若自行车在行驶中所受的阻力为f并保持恒定,设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1)自行车经过起点线时的速度v=________.(用已知的物理量和所测量得到的物理量表示)(2)自行车经过起点线后克服阻力做的功W=________.(用已知的物理量和所测量得到的物理量表示)(3)多次改变自行车经过起点时的初速度,重复上述实验②~④,则每次只需测量上述物理量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就能通过数据分析达到实验目的.7、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6-13-5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导轨底端C点的距离,h表示A与C的高度差,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x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将滑块自A 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A 运动至B 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________.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t 2与x 的关系式为1t 2= ________.(2)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每次均令滑块自同一点(A 点)下滑,测量相应的x 与t 值,结果如下表所示:以x 为横坐标,1t 2为纵坐标,在图6-13-6的坐标纸中描出第1和第5个数据点;根据5个数据点作直线,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 =________×104 m -1· s -2(保留3位有效数字).8.利用如图6-13-7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0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0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2gh计算出瞬时速度v0C.根据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并通过计算得出高度h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0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9、为了“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6-13-8所示的器材,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2)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如图6-13-9所示的一条纸带,在A、B、C、D、E五个计数点中应该选用________(填“B”、“C”或“D”)点的速度才符合实验要求,因为:_________________.10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加挂钩码,做实验研究弹力跟弹簧总长度的关系,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实验时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弹簧的质量可以不计,取g=10 m/s2.(1)根据实验数据在图6-13-10给定的坐标系中作出弹力F跟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2)根据作出的图线写出弹力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皮绳的长度应大于挂上钩码平衡时的长度,而坐标x即为橡皮绳的长度,所以x加i小于x减.i由图14-14可得k乙=57~70(N/m) 或答案:(1)x g2h(2)fL(3)x L易错起源1、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读数例1.如图1甲所示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_ cm,图乙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__ mm。

14.高考必考十四大经典物理专题集锦 力学实验(解析版)

14.高考必考十四大经典物理专题集锦 力学实验(解析版)

【专题14】力学实验(解析版)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内容常见题型及要求考点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实验题考点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题考点三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题考点四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题考点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题考点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题考点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题考点八动摩擦因数测量实验题一、概述1、高考对于基本仪器的读数作为基础知识考查频率较高。

在力学部分,考查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弹簧测力计、秒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大多数时候是填空题,注意估读和误差分析2、力学中有多个实验都要用到打点计时器,能否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并根据纸带进行正确的数据运算,是能否完成这些实验的关键,利用纸带直接测量的时间和位移,可以计算研究对象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若结合其它物理量的测量,还可以解决与上面这些量直接有关或间接有关的问题,例如:计算动能、重力势能、动摩擦因数、功率、转速等,从而延伸出很多与纸带有关的力学实验。

3、图象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图象具有既能描述物理规律,又能直观地反映物理过程、表示物理量之间定性定量关系及变化趋势的优点.当前高考试题对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考查的频率较高。

二、考点提示1、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应注意的问题(1)10分度的游标卡尺,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只有1位,20分度和50分度的游标卡尺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有2位,且对齐格数不估读。

(2)螺旋测微器以mm 为单位,小数点后必须有3位,对齐格数要估读,同时还要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2、打点计时器及纸带问题的处理方法(1)打点计时器的认识和正确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低压交流4~6 V;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交流220V ;工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2)纸带的应用:判断物体运动性质。

若Δx=0,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若Δx 不为零且为定值,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014年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2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进步和文艺术的辉煌

2014年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2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进步和文艺术的辉煌

1.右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标记(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2.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二百年来,此定律一直是不可动摇的,总为每次新的有关发现所证实.只是在近一个世纪内,才发现它有局限性.在亚原子结构的无限小的微观世界里,或在整个物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这个定律并不适用.”这是在评价( )A.伽利略的科学成就B.牛顿的经典力学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3.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能源消费结构大致经历了煤炭替代传统生物能(木材)、石油替代煤炭以及目前的石化能源为主、多种新能源互补三个阶段,导致“石油替代煤炭”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B.电力的广泛应用C.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D.蒸汽机的广泛使用4.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材料中“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是指 ( )A.掌握了更高的能量B.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C.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D.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5.欧·亨利(1862~1910年)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6.“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B.毕加索C.贝多芬D.巴尔扎克7.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2: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材料3: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依据材料1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2)指出材料2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8.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步是高中历史必修的内容,也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课题,某校高中学生确定了一些具体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十二力学实验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十二力学实验

2016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十二、力学实验1. (全国新课标I 卷,22)(5分)某同学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 30Hz 、和40Hz 。

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 )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 ,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它题给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 和图(b )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打出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2)已测得1238.89cm 9.50cm 10.10cm S S S ===,,,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29.80m/s ,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f 为__________Hz 。

【答案】⑴12()2f S S +,23()2f S S +,231()2f S S -;⑵40【解析】⑴由于重物匀加速下落,A B C D 、、、各相邻点之间时间间隔相同,因此B 点应是从A 运动到C 的过程的中间时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得:B 点的速度B v 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即122B S S v t+=由于1t f =,故12()2B fv S S =+同理可得23()2C fv S S =+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v a t∆=∆ 故2231231()()2()12C B f S S S S v v f a S S t f⎡⎤+-+⎣⎦-===-① ⑵重物下落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g m F =ma -阻②由已知条件0.01g F =m 阻③ 由②③得0.99g a = 代入①得:231()2f a S S =-,代入数据得40Hz f ≈2.(全国新课标II 卷,22)(6分)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 )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⑴实验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骤: ①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松手释放物块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⑵图(b )中M 和L 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由M 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m /s .比较两纸带可知,(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图b【答案】⑴④①③②⑵1.29 M【解析】:⑴略⑵脱离弹簧后物体应该匀速直线运动,则22.58 2.5710 1.29/0.04v m s -+=⨯= 由能量守恒可知,物体的末动能越大,则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越大,则PM PL E E >3. (全国新课标III 卷,23)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a )中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

2014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检测与评估:专题十二 力学实验(含13年模拟)

2014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检测与评估:专题十二 力学实验(含13年模拟)

专题十二力学实验1. (2013·海南)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0 m/s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完整纸带如图乙所示.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hA 、hB和hC的值.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 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速度的大小vB= m/s.(2) 通过分析该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他的实验结果是否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简要说明分析的依据.2. 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托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 Hz交流电源.小车的质量为m1,托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2.甲(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B. 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 本实验m 2应远大于m 1D. 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11m 图象(2) 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 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填“①”、“②”或“③”)?乙(3) 如图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丙3.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2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1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1至2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1、2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 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甲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 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v 、测量值s 和t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 .(2) 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乙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st -t 图线.乙(3) 由所画出的st -t 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 (1) 如图甲所示,螺旋测微器读数是mm.如图乙所示,游标卡尺读数是cm.?甲乙丙(2) 为验证小球在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如图丙所示,竖直固定一刻度尺,小球最初停在O点,球底端和刻度尺“0”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小球由静止开始下落,用频闪相机使底片每三十分之一秒曝光一次,得到小球运动的照片.选取OA过程验证小球机械能守恒.= 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①小球运动经过A点时速度大小vA②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A. 相同大小的橡胶球和铁球中,应选用铁球B. A点的位置应离O点距离适当大些C. 小球的位置和下落的高度都必须以小球球心位置确定D. 验证机械能守恒就是比较小球O到A过程重力势能的减小和在A点动能是否相等,因此一定要测量小球的质量5.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研究,细线跨过定滑轮连接小车和重物,小车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自左向右运动.将光电门1、2分别固定在木板上B、C两点,用它们可以准确地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1) 未悬挂重物时,利用现有条件怎样操作并判定小车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已经得到平衡? .(2) 撤去光电门1,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m,每次让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点由静止释放,得到小车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t;记录数据.利用测量数据描点作图,横轴用重物质量m,若要得到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纵轴应用(填“t”、“t-1”、“t2”或“t-2”)表示,若得到的确为一直线,则由图线得出结论 .(3) 在实验操作正确的前提下,实验中测得多组数据,并按照第(2)问中的坐标系描点作图,发现直线在末端发生弯曲,则此结果对应于下图中的图(填“甲”或“乙”).?专题十二力学实验1. (1) 3.90 (2) 设重物质量为mkg,OB对应的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为mghB =7.70m J,动能增加量为12m2B v=7.61m J,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认为相等,因此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2. (1) D (2) ③(3) 0.50或0.493. (1) st=-12at+v或s=-12at2+vt(2) st-t图线如图所示(3) 2.04. (1) 2.7012.704 0.23 (2) ① 3.7或3.8 ② AB5. (1) 将木板倾斜,轻轻推动小车,若两个光电门记录时间相同,就平衡了摩擦力(2) t-2在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3) 甲。

【解析版】2014届高考物理模拟题精选专题12 力学实验

【解析版】2014届高考物理模拟题精选专题12 力学实验

1.(11分)(2014四川资阳二诊)为了“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查资料得知:“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12kx 2,其中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 是弹簧的形变量”。

某同学用压缩的弹簧推静止的小球(已知质量为m )运动来探究这一问题。

为了研究方便,把小铁球O 放在水平桌面上做实验,让小铁球O 在弹力作用下运动,即只有弹簧推力做功。

该同学设计实验如下:(1)如图甲所示,将轻质弹簧竖直挂起来,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小铁球O ,静止时测得弹簧的形变量为d 。

在此步骤中,目的是要确定________,用m 、d 、g 表示为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这根弹簧水平放在光滑桌面上,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另一端与小铁球接触,用力推小铁球压缩弹簧;小铁球静止时测得弹簧压缩量为x ,撤去外力后,小铁球被弹簧推出去,从水平桌面边沿抛出落到水平地面上。

(3)测得水平桌面离地高为h ,小铁球落地点离桌面边沿的水平距离为L ,则小铁球被弹簧弹出的过程中初动能E k1=________,末动能E k2=________(用m 、h 、L 、g 表示);弹簧对小铁球做的功W =________(用m 、x 、d 、g 表示)。

对比W 和(E k2-E k1)就可以得出“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即:“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5分)(2014湖北省襄阳市质检)如图甲所示,实验桌面上O 点的左侧光滑,从O 点到实验桌的右边缘平铺一块薄硬砂纸并固定.为测定木块与与砂纸纸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按照该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 位于O 点时,沙桶B 刚好接触地面.将A 拉到M 点,待B 稳定且静止后释放,A 最终滑到N 点.测出MO 和ON 的长度分别为h 和L .改变木块释放点M 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1)实验开始时,发现A 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① ;② .(2)问题解决后,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h-L 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图象的斜率为K 1,实验中已经测得A 、B 的质量之比为K 2,则动摩擦因数μ= .(用K 1、K 2表示)3、(12分)(2014江苏省模拟)测量小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在高考物理考试中,由于知识点繁多、题目形式多样,导致有些题目易错。

本文对高考物理中常见的易错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力学部分1. 合成力问题易错点:在求合成力时,容易忽略力的方向以及力的正负性。

解决方法:要注意画力的示意图,并标注力的方向,根据叠加原理来求解合成力。

2. 牛顿第一定律问题易错点:对于惯性现象的判断不准确,以及对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的判断不清楚。

解决方法:要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即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对惯性现象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辨别。

二、电学部分1. 电流方向问题易错点:容易弄混电流方向和电子流方向,并且未标注电流的正负性。

解决方法:要清楚电流的方向是正向流动的,即从正极到负极。

同时,标注电流的正负性,有助于计算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2. 法拉第电磁感应问题易错点:忘记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漏掉或错误编写磁感应强度公式。

解决方法:熟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理解其物理意义,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光学部分1. 光的折射问题易错点:不清楚折射定律的表达形式,无法正确应用折射定律。

解决方法:记住折射定律的表达式,并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合理应用折射定律进行计算。

2. 凸透镜成像问题易错点:在凸透镜成像问题中,容易忽略光线的传播方向,得到错误的成像结果。

解决方法:要标注出光线的传播方向,遵循光学成像的规律,正确推导出凸透镜的成像结果。

四、热学部分1. 熵增原理问题易错点:容易将熵增原理与能量守恒定律混淆,以及未能正确应用熵增原理解题。

解决方法:理解熵增原理的物理含义,与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区分,并能够巧妙应用熵增原理解决热力学问题。

2. 热传导问题易错点:在热传导问题中,容易忽略或错误使用热传导公式,导致计算错误。

解决方法:熟记热传导的基本公式,并能够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对高考物理中易错题的归纳总结,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01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要点及易错点归纳

201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要点及易错点归纳

201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要点及易错点归纳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N 进行计算,其中F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1 -F2|≤F≤F1 +F2.(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 =0,∑Fy=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2014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力学实验中常考的4个问题

2014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力学实验中常考的4个问题
高考必备 常考问题
在图中直线上取相距较远的两点,读出两点坐标,由 k= 得 k=2.40×104 m-1·s-2.
高考必备
1 Δ 2 t
Δs

常考问题
答案
(Mh-md)gs (M+m)b2 2(Mh-md)gs (1) d 2t2 (M+m)db2 2.40
(2)描点与作图见解析
【典例2】
[2013· 山东卷,21(1)]图6-12-3甲为一游标卡尺的结构
示意图,当测量一钢笔帽的内径时,应该用游标卡尺的 ________(填“A”“B”或“C”)进行测量;示数如图乙所 示,该钢笔帽的内径为________mm.
高考必备
常考问题
图6-12-3
解析 游标卡尺测量钢笔帽的内径时,使用内测脚,故填
高考必备
常考问题
【预测3】
(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6-12-8所示 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将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 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 挂钩处系一细线,把细线的另一端 系在A下端细线上的O点.手持B水
平向左拉,使O点缓慢地向左移动,
保持B的拉力方向不变.不计弹簧测 力计重力,拉力不超出量程,则A、B 的示数FA、FB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高考必备 常考问题
解析
(1)当O点缓慢地向左移动时,合力大小和方向都不
变,利用图解法可以判断FA、FB均变大,选项A正确. (2)因为乙的两个力的合力超过了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5 N, 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超出其量程. 答案 (1)A (2)乙
高考必备
常考问题
【预测4】
为了用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现提供如图6-12-9所示 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高考数学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2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2014年高考数学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2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1.已知集合A=B={1,2,3,4,5,6,7},映射f:A→B满足f(1)<f(2)<f(3)<f(4),则这样的映射f的个数为()A.C47A33B.C47C.77D.C74732.8人进行乒乓球单打比赛,水平高的总能胜水平低的,欲选出水平最高的两人,至少需要比赛的场数为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3.设坐标平面内有一个质点从原点出发,沿x轴跳动,每次向正方向或负方向跳1个单位,经过5次跳动质点落在点(3,0)(允许重复过此点)处,则质点不同的运动方法共有_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

4.将标号为1、2,… 10的10个数放入标号为1,2,…10的10个盒子内,每一个盒内放一个球茎,恰在此时好有3个球的标号与其所在盒子的标号不一致的放入方法种数为()A.120 B.240 C.360 D.7205.已知集合A有4个元素,集合B有3个元素,集合A到B的映射中,满足集合B的元素都有原象的有多少个?6.4名男同学排好有A44种方法,再在5个空档处将4名女生插进去,有A45种方法。

∴不同的排法数为A44·A45=2880。

7.在(1-x)5+(1-x)6+(1-x)7+(1-x)8的展开式中,含x3的项的系数是()A.74 B.121 C.-74 D.-1218.(2x-x 1)9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__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9.设n ∈N*,则C 1n +C 2n 6+C 3n ·62+…+C n n 6n-1=____________.3. 【错误解答】 因为每一步都有两种可能,所以共有25=32种方法,又由于这32种方法中质点落在【正确解答】先将4名男同学排好有A44种方法,再将女生插进去,有2A44种方法,所以不同的排法种数为A44·2A44=1152种。

易错起源1、正确运用两个基本原理例1.从1、3、5、7中任取2个数字,从0、2、4、6、8中任取2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能被5整除的四位数共有__________个(用数字作答)。

2014年全国高考物理:专题十四、力学实验

2014年全国高考物理:专题十四、力学实验

专题十四、力学实验1.(2013高考浙江理综第21题)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

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纸带①和②上c、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①v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图中(填选项)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1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纸带○1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答案:(1) ○1 2.10cm,或② 2.40cm。

(2)1.13m/s,1.25m/s。

小于(3)C解析:(1)选择纸带○1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10cm,选择纸带②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40cm。

(2)选择纸带○1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4.52cm,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4.5220.02⨯×10-2m/s=1.13m/s。

选择纸带②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5.00cm。

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5.0020.02⨯×10-2m/s=1.25m/s。

(3)分析纸带上的点距离可以看出,纸带○1做匀加速运动,纸带②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所以带○1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选项C正确。

2.(18分)(1)(2013高考福建理综第19(1)题)(6分)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装置如图甲):①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填选项前字母)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②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O、A、B、C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力学实验(2014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15.力学实验(2014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15.力学实验1.(2014年安徽卷)21.(18分)I.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2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

(3)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cm、y2为45.0cm,A、B两点水平间距Δx为40.0cm。

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 C为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答案】(1)ac(2)c(3)2.04.0【解析】(1)“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斜槽轨道末端保持水平为了保证水平初速度。

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为了保证每次使用水平初速度相同。

a、c正确。

(2)平抛物体运动规律:212x v t gt==,y得:222gy xv=,y-x2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c正确。

(3)由于212y gt t=得则t1=0.1s、t2=0.3s,所以平抛小球的初速度212.0/xv m st t∆==-。

而/==Cyv s,故C点的速度4.0/==Cv m s。

2.(2014年大纲卷)22.(6分)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

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

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

已知斜面顶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s。

数据如下表所示。

【南方凤凰台】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知识必备 专题十二 力学实验

【南方凤凰台】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知识必备 专题十二 力学实验

【南方凤凰台】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知识必备专题十二力学实验一、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1. 通常每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Δt= s,是为了计算简便.考试题上是几个间隔,要看清.2. 一般需用长刻度尺读出各计数点的刻度数,求出各计数点之间的间隔.3. 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如果只有4个间隔,公式是a=122a a+=34122()-()4s s s sT++.4. 用图象法求加速度,需用直线拟合各点,图线与v轴交点应为第一个计数点的速度,且为正值.应选相距较远的两点求斜率而得a.5. 关于操作: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要及时用手按住它.二、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探究)1. 本实验关键点是: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才能体现“等效性”.2. 要注意: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不超弹簧测力计量程,夹角不要太大或太小,用同一标度作图,作图尽可能大些.3. 要能认准哪个是合力,哪个是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必与橡皮筋共线).三、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探究)1. 本实验:需用垫高的方法平衡摩擦力,但不需要重复平衡摩擦力;需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a-F、a-m关系,再得出综合的结论;一般需作a-F、a-1m图象;作图时需用直线拟合.2. 实验中F应是研究对象所受合外力,用沙袋重力作为研究对象小车的合外力会产生系统误差,如果研究对象选沙袋和小车,则消除了由此带来的系统误差.3. 作出的a-F、a-1m图象如果不过原点,说明实验有误差,如果图线是直线,仍可得出实验结论;作出的a-F、a-1m图线有弯曲时,一般原因是不满足M≫m的要求.四、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探究)1. 本实验:不需要测重物质量,但应选用重且小的重物做实验,以减小误差;应用v n=12n ns sT++而不是用公式v n=gt计算速度;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计算重力势能的变化,不可以用同一根纸带求a作为g,又以此计算重力势能的变化,这样会犯循环论证的错误.2. 如果用12mv2=mgh验证,应选取点迹清晰且第1、2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 mm的纸带.3. 实验中因有阻力,重物动能的增加量稍小于势能的减少量,即ΔE k<ΔE p,这是系统误差.五、关于误差和有效数字1.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或多次测量平均值)的差异.不是错误,不可避免.2. 由于仪器不精确、方法粗略、原理不完善等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特点是测量值总偏大或偏小.3. 由于各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量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是偶然误差,特点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可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4. 小数点前的“0”不计入有效数字,小数点后的“0”是有效数字.。

2014高考物理分项解析闯关密训:考点解析12

2014高考物理分项解析闯关密训:考点解析12

2014高考物理分项解析闯关密训:考点解析12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2.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ZXXK]A.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B.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成正比C.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ZXXK]D.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Z|xx|k3.如图1—1—1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S1、S2,劲度系数皆为k=4×102N/m,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1=2 kg和m2=4 kg.若不计弹簧质量,取g=10 m/s2,则平衡时弹簧S1、S2的伸长量分别为A. 5 cm,10 cmB.10 cm,5 cmC.15 cm,10 cmD. 10 cm,15 cm4.(2002年高考江苏试题)如图1—1—2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 b=5 N,F c=10 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 f1、F f2、F 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A.F f1=5 N, F f2=0, F f3=5 NB. F f1=5 N, F f2=5 N, F f3=0 学.科.网Z.X.X.K]C. F f1=0, F f2=5 N, F f3=5 ND. F f1=0, F f2=10 N, F f3=5 N5.一铁块m被竖直悬挂着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如图所示,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铁块受到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三个力的施力物体是黑板B.铁块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有两对相互作用力——互相吸引的磁力和互相推斥的弹力C.磁力和弹力是互相平衡的力D.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6.(2001年3+X理科综合试题)如图1—1—4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A.L+m1gB.L+ (m1+m2)gC.L+m2gD.L+ ()g 学科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二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A、B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拉动工件(F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v2沿导槽运动,则F的大小为A.等于μmgB.大于μmg ZXXK]C.小于μmgD.不能确定8.如图1—1—6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A. B. C. D.二、填空题9.有一批记者乘飞机从上海来到西藏旅游,他们托运的行李与在上海时比较,行李的质量将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学科10.用一根橡皮筋将一物块竖直悬挂,此时橡皮筋伸长了x1,然后用同一根橡皮筋沿水平方向拉同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橡皮筋伸长了x2,那么此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11.如图所示,一匀速转动的半径为R的圆筒,角速度为ω,边缘固定一光滑的竖直杆(竖直杆不随圆筒转动).用力将质量为m的滑块压在圆筒上让其沿杆匀速下滑,速度为v,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支持力为_______.12.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斜面上,并沿斜面向上施加一个拉力T,为了使物体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所加拉力T的最小值为T1,最大值为T2,则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三、计算题13.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 cm,当拉着物体前进时,弹簧伸长 2 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200 N/m(g=10 N/kg)(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4.如图1—1—9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1的弹簧,竖直地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 的物体,另一劲度系数为k2的弹簧竖直放在物体上面,其下端与物体的上表面连接在一起,两个弹簧的质量都不计.要使下面弹簧的弹力减为原来的时,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A竖直向上提高多少?Zxxk答案一、1.D 2.A 3.C 4.C 5.D 6. A 7.C 8.C二、9.10.x 2/x1 11.mg/v;mgωR/v. 12.(T2-T1)/2三、13.(1)根据胡克定律,F=kx,当弹簧伸长3 cm时,弹簧的拉力为6 N;弹簧伸长2 cm时,弹簧的拉力为4 N.再由平衡的知识,可得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 N.(2)滑动摩擦力为F f=4 N,正压力F N=G=20 N,所以动摩擦因数μ=F f/F N=0.214.弹簧最初的压缩量设为x0则x0=当下面的弹簧被压缩x1时,上面的弹簧伸长了x2,则x1= x2=A端上移的高度为x=(x0-x1)+x2=当下面的弹簧被拉长x1时,上面的弹簧伸长了x2,则x1′=x1x2′=A端上移的高度为x′=(x0+x1′)+x2′=学§科§网Z§X§X§K] Z,xx,k。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模拟训练专题十二力学实验(含详解)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模拟训练专题十二力学实验(含详解)

1.(8分)(2013山东枣庄期中)“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其中,细绳CO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 N;(2)请将图甲中细绳CO和BO对O点两拉力的合力F合画在图乙上。

由图求出合力的大小F合= 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对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多少很感兴趣,于是,他将刻度尺与弹簧测力计平行放置,如图丙所示,利用读得的数据,他得出了弹簧的劲度系数。

那么,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答案:(1)2.60 (2)如图所示 5.1 (3)60解析: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0刻度线对应5.0mm,2.60N对应48.0mm,由胡克定律,F=kx,解得k=F/x=60N/m。

2.(6分)(2013上海八校联考)某同学在做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上边形定则实验时,把橡皮条的一端用图钉固定于P点,同时用两个弹簧秤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位置O。

这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F A=3.5 N、F B=4.0 N,其位置记录如图甲所示。

倘若橡皮条的活动端仅用一个弹簧秤拉着,也把它拉到O点位置,弹簧秤的示数为F C=6.0 N,其位置如C。

(1)用1 cm表示1 N,在图乙中作出力F A、F B和F C的图示。

(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乙中作出F A 和F B 的合力F ,F 的大小为___________N 。

(3)实验的结果是否能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6分)(1)如图(1分), (2)如图(1分),5.9-6.3N (2分) (3)能(2分),解析: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合力与弹簧秤的示数F C =6.0 N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相等可知,实验的结果能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3.(6分)(2013上海八校联考)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 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 ,被电磁铁吸住的与轨道末端等高的小球B 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 和改变A 球释放时的初位置做同样的实验, 发现A 、B 两球总是同时落地.(1)该实验现象揭示了A 球在离开轨道后在__________方向上分运动的规律; (2)该实验装置的设计思想所体现的物理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竖直 ; 等效思维法 控制变量法或实验比较法 (每空格2分)解析:根据实验得到的A 、B 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揭示了A 球在离开轨道后在竖直方向上分运动的规律;该实验装置的设计思想所体现的物理思维方法是:等效思维法;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或实验比较法4.(4分)(2013安徽马鞍山二中期中测试)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 ,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夹子 重物录的外力F 与弹簧的形变量x 作出的F -x 图线如图9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

高考真题力学实验汇总

高考真题力学实验汇总

高考力学实验2014全国卷122.(6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以实验装置及数学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

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b)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钩码的质量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答案:(1)非线性(2)摩擦力未完全平衡(3)垫高木板右端,平衡摩擦力;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与发射器的总质量2014安徽卷21. (18分)I. 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以下实验过程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 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 和竖直坐标y ,图2中y-x 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_________.(3)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 为平抛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 、B 、C,测得A 、B 两点水平距离x 为40.0cm ,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0v 为______m/s,若C 点的竖直坐标3y 为60.0cm ,则小球在C 点的速度为c v ______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 取10m/s 2).2014山东卷21(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根据以上结果,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a.
(4)根据(2)中得到的数据,试在如图14-10所示的坐标系中,用作v-t图象的方法,从图象中求物体的加速度a.
第 1 页 共 26 页 1、(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4-5所示,读数为______mm.
(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14-6所示,读数为________cm.
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4-9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 V、50 Hz的交变电源.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
.
(1)按照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读出相邻计数点AB、BC、CD、DE、EF间的距离s1、s2、s3、s4、s5,它们依次为________cm、________cm 、________cm 、________cm 、________cm .
(2)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各点时,物体的即时速度vB、vC、vD、vE依次是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