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八上《世间最美的坟墓》word教案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一、主题概述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对美丽的坟墓的探索,以及它们如何反映我们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
我们将通过介绍托尔斯泰的坟墓,探讨其美丽的本质以及它如何成为他一生信仰的象征。
二、关键词1、美丽2、坟墓3、托尔斯泰4、信仰5、生命与死亡三、导入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将面临死亡,这是生命的必然。
然而,对于死亡,我们往往充满了疑惑和恐惧。
在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眼中,死亡并不是一个终结,而是一个自然的回归。
他的坟墓就是他一生信仰的象征,也是我们思考生命与死亡的美丽载体。
四、主体部分1、托尔斯泰的背景和成就托尔斯泰是俄罗斯的伟大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的社会现实和人性。
他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2、托尔斯泰的信仰托尔斯泰是一个坚定的基督教徒和道德主义者,他相信爱和自我牺牲是人生的真谛。
他的信仰影响了他对死亡的理解,他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一个自然的回归。
3、托尔斯泰的坟墓托尔斯泰的坟墓位于俄罗斯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这是一个朴素而美丽的场所。
他的坟墓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高大的墓碑,只有一个小小的土堆和一块简单的石碑。
然而,就是这个简单的坟墓,成为了世界各地游客前来朝拜的圣地。
4、坟墓的美丽托尔斯泰的坟墓虽然朴素,但它的美丽不在于外在的装饰,而在于它所代表的理念。
这个朴素的土堆和石碑,象征着托尔斯泰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
这个理解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场旅程,我们都会回到同一个地方,死亡并不是一个终结,而是一个自然的回归。
这种理念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美丽,这种美丽让我们对生命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5、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托尔斯泰的坟墓引发了我们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生命?托尔斯泰的坟墓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害怕死亡,因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回归。
冀教版语文八上世间最美的坟墓3篇
语文八年级上翼教版第14课《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学习目标1、领会文中排比、白描、对比、衬托等手法的运用。
(重点)2、能充分理解坟墓朴素美、人格美的内涵。
(重点)3、体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与赞美之情并有感情诵读。
(难点)学法指导(批注法)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与背景)2、诵读,整体感知(积累字词,把握文章结构)3、品读,领会坟墓的朴素美以及作者是如何去表现这种朴素美的4、悟读,体味托尔斯泰的人格美,以及作者对其的敬仰与赞美之情【诱思导学】(预习展示内容)一、知识链接(了解作者,背景及列夫•托尔斯泰)1、作者茨威格(1881~1942),作家。
(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他一生中著有多种名人传。
如:、等。
其著名作品有刻画中产阶级妇女感情生活和不幸命运的 .。
他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 。
2、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最伟大的作家,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代表作有、、。
二、借助工具书,解释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1、敬畏2、尘嚣3、墓冢()4、荫庇()5、启示6、石棺()7、禁锢() 8、飒飒() 9、穹隆()10、嬉戏() 11、扣人心弦 13、纪念三、研读文本,探讨以下问题。
1、文中最能概括坟墓及其环境特点的词语是什么?答:。
2、从文中找出描写坟墓环境的语句并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其朴素美的。
(在文章中画出)答:3、从文中找出描写坟墓特点的语句并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其朴素美的(在文章中画出)答:四、思考:作者为什么称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答学生感悟【预习展示】(我敢我能我行)【合作探究】1、(朴素美)作者是如何表现托尔斯泰坟墓环境朴素美的?答:2、(朴素美)作者又是如何表现托尔斯泰坟墓本身朴素美的?答:3、(人格美)托尔斯泰为什么愿意埋葬在这样一个荒郊野外“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之中呢?答:【达标反馈】一、阅读第二段前六句话回答下面问题:1.第二段第③句连用了四个“没有”,分析其用意正确的一项是()A.具体地描写了托尔斯泰墓地的朴素之美。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4世间最美的坟墓》word教案(4)
14 世间最美的坟墓课题课时1课时设计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中字词能力目标:聘问质朴的语言及衬托、对比表现手法的运用效果。
情感目标:感受列夫·托尔斯泰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难点质朴的语言及衬托、对比表现手法的运用效果。
感受列夫·托尔斯泰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感悟新知(一)新课导入:有人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这个人是谁?对,他就是托尔斯泰。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茨威格瞻仰他的墓地。
(二)简介作者和托尔斯泰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
自幼喜好文学作品。
早期推崇唯美主义,相信通过抽象的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
他从唯美主义到人道主义到反法西斯主义,始终没有跨出资产阶级意识范畴。
最终携妻在巴西自杀。
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问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学习作者及托尔斯泰相关知识,以便深刻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但是都没成功。
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
《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创作总结。
《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
《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三)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
2、认识下列生字,为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茨.威格墓冢.飒飒..禁锢.墓志铭.穹窿..栅.栏嬉.戏你还有哪些字需要提醒同学注意。
3.请用文中一个词概括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
朴素(作者用了哪一个词语来形容托墓的基本特征)那么它的“朴素”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拿笔划出有关的语句。
冀教版语文八上《世间最美的坟墓》word教案3篇
语文八年级上翼教版第14课《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学习目标1、领会文中排比、白描、对比、衬托等手法的运用。
(重点)2、能充分理解坟墓朴素美、人格美的内涵。
(重点)3、体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与赞美之情并有感情诵读。
(难点)学法指导(批注法)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与背景)2、诵读,整体感知(积累字词,把握文章结构)3、品读,领会坟墓的朴素美以及作者是如何去表现这种朴素美的4、悟读,体味托尔斯泰的人格美,以及作者对其的敬仰与赞美之情【诱思导学】(预习展示内容)一、知识链接(了解作者,背景及列夫•托尔斯泰)1、作者茨威格(1881~1942),作家。
(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他一生中著有多种名人传。
如:、等。
其著名作品有刻画中产阶级妇女感情生活和不幸命运的 .。
他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 。
2、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最伟大的作家,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代表作有、、。
二、借助工具书,解释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1、敬畏2、尘嚣3、墓冢()4、荫庇()5、启示6、石棺()7、禁锢() 8、飒飒() 9、穹隆()10、嬉戏() 11、扣人心弦 13、纪念三、研读文本,探讨以下问题。
1、文中最能概括坟墓及其环境特点的词语是什么?答:。
2、从文中找出描写坟墓环境的语句并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其朴素美的。
(在文章中画出)答:3、从文中找出描写坟墓特点的语句并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其朴素美的(在文章中画出)答:四、思考:作者为什么称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答学生感悟【预习展示】(我敢我能我行)【合作探究】1、(朴素美)作者是如何表现托尔斯泰坟墓环境朴素美的?答:2、(朴素美)作者又是如何表现托尔斯泰坟墓本身朴素美的?答:3、(人格美)托尔斯泰为什么愿意埋葬在这样一个荒郊野外“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之中呢?答:【达标反馈】一、阅读第二段前六句话回答下面问题:1.第二段第③句连用了四个“没有”,分析其用意正确的一项是()A.具体地描写了托尔斯泰墓地的朴素之美。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了解其作用和意义。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2)引导学生关注人生价值,思考人生的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基本内容。
2. 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和意义。
3. 课文主旨和作者态度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2. 对课文主旨和作者态度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坟墓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4. 课文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主旨。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揭示其作用和意义。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2)学生收集有关生命意义的资料,进行思考和探讨。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坟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象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或了解到的有关故事,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七、评价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2. 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八年级语文上册 3.14《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诵读法、研讨探究法。点拨法
学法
知人论世法、品读法、批注法
一、预习导航
课前收集茨威格和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介绍,课上交流。
2.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茨威格()尘嚣()墓冢()禁锢()
栅栏()穹隆()飒飒()奢华()
二.初读课文,预习感知。(批注:学法指导----抓住文章关键词句,把握文章梗概。突出重点)
教师寄语:
托尔斯泰,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不朽的名字!
他是19世纪末,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长人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1928年,他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家庭。但他却主X“道德的自我培养”,对贵族生活抱批判态度。他始终认为,贵族应走向“平民化”。于是他努力从事体力劳动,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放弃贵族的种种特权。把自己庄园的土地分给农民,抨击教会的虚伪,直至被教会驱逐。因为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毅然与贵族家庭决裂,以八十二岁的高龄离家出走,孤独的病倒在一个小站上。
①从文中勾画出与托尔斯泰墓有关的句子或词语,并进行批注。(提示: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你有何感悟?)
②请用文中一个词概括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
③作者认为朴素的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这种感情呢?你是如何理解这些句子的?(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三、品读文章,合作探究。(批注:中考----赏析景物描写和对比写法)(批注:突出重难点)
1、.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感受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的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2、作者写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墓,有什么作用?
四.再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批注:中考---理解题目含义;知人论世---突破难点)
第14课《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冀教版初二上)doc初中语文
第14课《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冀教版初二上)doc初中语文一、讲教材:1.课文简析:«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一篇平淡其外激情其中的散文。
表面看这看起来是一篇游记——记游托尔斯泰墓,但在实质上它是一篇抒情散文,借游玩托尔斯泰墓抒发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并表达如此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能够长久地震动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
学习这篇散文,应注意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引导学生注意明白得〝朴素〞、〝最美〞的深刻内涵。
2.、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训练要求中明确提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明白得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依照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成效〞。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我强调〝三突出原那么〞,即突出〝大纲要求〞,突出〝课文重难点〞,突出〝学情特点〞,依据本课文〝自读提示〞和〝训练重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领会本文寄寓在对墓地朴素美描画中的对托尔斯泰伟大人一辈子选择的颂扬。
〔2〕加深学生对朴素美的明白得,培养学生的审美乐趣。
3.、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本册前面单元学习中,学生已差不多把握了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等阅读方法,结合本单元具体情形,我把〝概括要点,揣摩语言〞定为本课的重点。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乐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进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因此,〝加深学生对朴素美的明白得,培养学生审美乐趣〞那么被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讲教法: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那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适应。
考虑到本文在单元的位置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形,我打算采纳〝自读与点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诵读熟悉的情形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内容,掌握作者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主题思想。
(3)提高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认识托尔斯泰的伟大成就。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3)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内容理解。
(2)作者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3)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的解读。
(2)学生对托尔斯泰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引发学生对坟墓这一主题的思考,导入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文字障碍。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2)各组汇报:托尔斯泰的思想在课文中的体现。
(3)全班交流: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感悟。
4. 教师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
(2)分析托尔斯泰的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5.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托尔斯泰的思想对你启示的文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象征手法的把握、主题思想的感悟以及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质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世间最美的坟墓》优质教学设计优秀4篇《世间最美的坟墓》优质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散文寓情于景和对比的手法。
2.学会抓住关键句品读文本的阅读方法。
3.领悟“美”的内涵,感受托尔斯泰朴素中蕴含绚烂、平淡中蕴含醇厚的人格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抓住关键句品读文本的阅读方法。
2.领悟托尔斯泰人格境界之朴素中的绚烂和平淡中的醇厚。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问题设置法+品读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跟着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脚步,去俄国探访一处世间最美的坟墓。
二)初读课文,回答问题:1、这处坟墓埋葬的是哪一位伟大的人物?大家知道他哪些情况?2、世间最美的坟墓,这“美”字,有一个同义词,那就是——漂亮和美有何不同?(外在的;视觉感知;B、可以是内在的,需用心体会)3、美需用心体会,那么请大家调动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融入情境。
有感情散读课文,用心去体会托尔斯泰墓的美。
4、学生描述:托尔斯泰的墓地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找出课文中的语句。
5、当你面对着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长方形土丘,你会产生一种“最美”的感觉吗?(引发学生的讨论)三)精读课文,赏析:1、提问:像托尔斯泰这样伟大的人物,完全有资格享受世界上最豪华的葬礼,长眠于最华丽的陵墓中,可他为什么会默无声息地埋身于这片土地?A、托尔斯泰的愿望B、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2、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托尔斯泰要追求的是这种幸福?(安宁的幸福)教师补充:联系他的生平。
从坟墓那朴素的外观上,我们看见了托尔斯泰那——朴素的灵魂3、现在大家觉得这个墓是不是比你们初次感受时美一点了?看出其中的丰富的内涵。
文中将托尔斯泰墓与那些墓作了对比?作者对这些坟墓有何评价?拿破仑的墓穴、歌德的灵寝、莎士比亚的石棺。
托尔斯泰墓更美,“最美”。
4、齐读课文第二节。
体会一下长眠于这片树林中的托尔斯泰感受到的幸福吧。
说说幸福体现在哪些地方?(环境美)5、文章是怎样描写环境的?这段优美的景物描写最打动你们的是那些词语?为什么?6、能体现参观者崇敬之情的有哪些句子?(态度、情绪、举止)后人为何对托尔斯泰有如此之高的敬意?(崇敬他人格的伟大)联系作者的生平,成就。
语文教案《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
语文教案《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教案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导入、课文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馈、课堂延伸。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世间最美的坟墓”这个故事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课文分析:简要讲解《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故事主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作品的文学特点来理解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通过学生朗读课文、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
教学反馈:对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世间最美的坟墓》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加强学习。
课堂延伸:在课后布置相关阅读或写作任务,拓展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世间最美的坟墓》这个故事,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这节语文课,感受到文学之美,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详案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面前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以提 问或补充,促进全班范围内的深入交流。
个人思考与写作任务
阅读笔记
学生个人阅读课文,记录下自己 的感受和思考,以及对课文的理
解和疑问。
主题思考
教师布置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思考 题,如“你如何理解‘朴素中的 美’?”、“托尔斯泰的坟墓给 你怎样的启示?”等,引导学生
期末考试成绩总结
成绩分布情况
统计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了解成绩的整体水平。
高分与低分原因分析
分析高分和低分学生的答题情况,找出他们得分高低的原因。
教学反思与改进
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提出改进措施。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回顾本次教学过程得失
得
本次教学过程中,成功引导学生对《世间最美的坟墓》这篇文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和讨论,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 展示的方式,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进行深入思考。
写作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 一篇读后感或评论文章,表达自
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师点评与指导建议
小组讨论点评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肯定优点和亮点,指出不足 和需要改进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个人任务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笔记、主题思考和写作练习进行点评,针对每个 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总体建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学习方法 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和技能。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观察记录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docx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为什么说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又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对托尔斯泰人格美的赞美之情。
2、学习本文写作手法的运用。
3、掌握散文情景理结合的特点。
4、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量。
一、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人,出生于1881年,1942年2月22日去世。
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家,剧作家。
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代表作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狼子野心》,传记《罗曼.罗兰》、《三位大师》。
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但他关心民众命运,同情弱小,他的作品中充满人道主义精神。
2、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其经典代表作。
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鲁迅评价他是“19世纪俄国的巨人”。
那么,这样一位享誉世界、受人敬仰和爱戴的伟大作家,生在贵族,却葬在何处呢?我们就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文字,到俄国去拜谒托尔斯泰墓——《世间最美的坟墓》。
3、讲解副标题“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早在1928年,俄国举办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的活动,茨威格也接受了邀请,并于9月跟随作家团队来到俄国,开始了他为期半个月的俄国之旅。
后来他回忆说,这次旅行使他受益匪浅,因为他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俄国,并且更深地了解了一位让他一生都景仰和热爱的伟大作家——托尔斯泰。
也因此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表达了自己真挚怀念、赞美之情。
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找出描绘托尔斯泰墓(包括周围环境)的语句,并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特点。
明确:(1)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2)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的名字也没有。
第14课《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冀教版初二上)2doc初中语文
第14课《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冀教版初二上)2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领会«世间最美的坟墓»寄寓在对墓地朴素美描画中对托尔斯泰人格美的颂扬。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所描画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动力量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蕴涵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简介作者和托尔斯泰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讲、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
自幼喜好文学作品。
早期推崇唯美主义,相信通过抽象的道德教育能够改变人的精神面貌。
他从唯美主义到人道主义到反法西斯主义,始终没有跨出资产阶级意识范畴。
最终携妻在巴西自杀。
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然而都没成功。
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
«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创作总结。
«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
«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究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讲。
三、整体感知课文1、听示范朗读录音。
2、请同学们在客观描写坟墓的句子下面画横线。
四、概括课文要点1、文中哪些句子对托尔斯泰墓进行了描写明确:〔1〕〝远离尘嚣,孤单单地躺在林阴里。
〞〔2〕〝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治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3〕〝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那个名字也没有。
〞〔4〕〝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共5篇)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共5篇)第一篇:《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一、了解写作背景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其作品早期有唯美主义倾向,尤其善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
他的作品匠心独具,充满人道主义精神,有相当的社会批判成分,尤其是“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192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于次年移居英美等国。
1940年到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遂于1942年2月22日同夫人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他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1942)正体现了他对于欧洲文明以及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不仅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作为俄国和西欧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他以大量卓越的艺术作品,把现实主义推向了辉煌的高峰,从而极大丰富了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宝库。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列宁对作者的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
鲁迅对作者的评价: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巨人”。
托尔斯泰是茨威格“从心底深深热爱”的作家,托尔斯泰以他“非凡的人性和前所未闻的深厚情感”,他的“出类拔萃,超越了人类一切平庸”的伟大,令茨威格“折服”。
1928年茨威格去参加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在苏联逗留了两周,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是他向托尔斯泰致敬之作。
二、文主旨分析茨威格将托尔斯泰的墓地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并以此为题,这种“最高级”的评价中饱含了作者对托翁人格的深刻理解与崇敬之情。
第14课《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冀教版初二上)1doc初中语文
第14课《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冀教版初二上)1doc初中语文教学目的:1.了解外国散文在形式、内容上的特点,观赏外国的美文。
2.体会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加深学生对朴素美的明白得,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4.培养学生发觉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感悟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所昭示的哲理。
2.文章中对墓地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3.体会列夫·托尔斯泰的人格魅力。
4.对比的写作手法及其应用。
教学设想:1.利用多媒体,感知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
2.插入文学常识,关心学生明白得课文。
3.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对优美散文的观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面对一幅如画的山水流连忘返时,当我们偶遇一位绝世的佳人目瞪口呆时,或者当我们读到一本精妙的好书爱不释手时,我们心中的感受是什么呢?对,是美。
正是因为美,使我们有了种种奇异的感受。
今天,我们要接触的便是一篇精妙的美文——«世间最美的坟墓»。
咦,有的同学一听就困惑了,坟墓一听就使人恐惧,哪里还能产生美感呢?那好,现在我们就走进这篇文章,看它到底美在何处。
二、作者简介〔幻灯显示〕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文学家。
他的要紧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讲创作方面。
代表作有«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一个女的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生疏女的的来信»、«焦躁的心»。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以一生辛勤的创作,登上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教案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主要作品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学会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培养文学鉴赏能力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和敬仰之情思考坟墓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激发对文学和哲学的兴趣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解释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含义2.2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2.3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探讨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和敬仰之情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坟墓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文学和哲学的兴趣3.2 课文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3.3 课文分析与解读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思考坟墓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4.2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一份阅读理解测试题,测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3 作文写作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坟墓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思考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5.2 相关背景资料提供关于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5.3 参考书籍和文章推荐一些关于托尔斯泰和坟墓主题的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坟墓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意义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对坟墓和死亡的看法和经历6.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托尔斯泰、作者或其他人物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思想第七章:扩展活动7.1 参观坟墓如果可能,组织学生参观托尔斯泰的坟墓或类似的历史人物的坟墓让学生亲身体验坟墓的氛围和意义,并思考人生的价值7.2 观看相关电影或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与托尔斯泰或坟墓主题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视觉媒体更深入地了解课文背景和历史背景第八章:教学反思8.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教学活动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8.2 自我评估评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参与度第九章:教学延伸9.1 相关作品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托尔斯泰相关的作品,如《战争与和平》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多作品来深入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和文学成就9.2 比较研究让学生比较《世间最美的坟墓》与其他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风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坟墓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强调坟墓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重要性10.2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文学和哲学的思考和探索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激发对人生的思考和自我提升的愿望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活动:角色扮演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冀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4世间最美的坟墓word教案(3)
《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一、说教材:1.课文简析:iu《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一篇平淡其外激情其中的散文。
表面看这似乎是一篇游记——记游托尔斯泰墓,但在实质上它是一篇抒情散文,借游览托尔斯泰墓抒发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并表达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
学习这篇散文,应注意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引导学生注意理解“朴素”、“最美”的深刻内涵。
2.、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训练要求中明确提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我强调“三突出原则”,即突出“大纲要求”,突出“课文重难点”,突出“学情特点”,依据本课文“自读提示”和“训练重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领会本文寄寓在对墓地朴素美描绘中的对托尔斯泰伟大人生选择的赞美。
(2)加深学生对朴素美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本册前面单元学习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等阅读方法,结合本单元具体情况,我把“概括要点,揣摩语言”定为本课的重点。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因此,“加深学生对朴素美的理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则被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考虑到本文在单元的位置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用“自读与点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诵读熟悉的情况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具体教法是:(1) 诵读激情法:就是在诵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会文章的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
【教学目标】
1, 感受文章语言的简洁清丽之美
2,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3,体会茨威格对伟人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散文中情景理的完美结合
【教学难点】
1.散文中情景理的完美结合
2.体味饱蘸作者浓烈情感的语言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在俄国的一个树林中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它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更没有逝者的名字,它“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从不关闭的”,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大家能想到这个小小的,普通而又平常的长方形土丘里包容着一个什么样的伟大人物?作者称其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板书标题)
二、作者简介
1.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生于维也纳一个尤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1904年后任报社编辑。
他早期致力于诗歌创作与翻译。
欧战爆发后,流亡瑞士,从事反战和平活动。
战后埋头写作。
曾出访过苏联,与高尔基相识。
1933年法西斯上台,他再次流亡,加入英国国籍,后辗转流寓巴西,终因对欧洲前途的绝望偕妻自杀。
他一生中著有多种名人传记,突出再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并用精湛的心理分析手法,在中短篇小说《狼子野心》上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其著名作品有刻画中产阶级妇女感情生活和不幸命运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及谴责法西斯迫害的《象棋的故事》等。
他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烦躁的心》。
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
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
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
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
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
《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创作总结。
《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
《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
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 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复活》: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
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3.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作家。
出生在富裕的市民家庭,16岁进入莱比锡大学,后就读与斯特拉斯堡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当过律师。
青年歌德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早期作品表现了他的叛逆精神,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有《普罗米修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1786年,歌德来到意大利,对希腊罗马古典艺术产生了兴趣,完成了诗体悲剧《埃格蒙特》等。
1794年与席勒开始长达十年的合作,共同开创了德国的“古典时期”,促成了德国文学的空前繁荣。
他的主要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自传《诗与真》《浮士德》等。
4.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伟大诗人,戏剧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生于英格兰的斯特拉特福镇。
1585年去伦敦谋生,做过剧场杂役、编剧,后成为剧院股东。
逝世前三年回乡安度晚年,他一生著有戏剧37部,长诗2部,十四行诗154首。
他创作成就最大的诗戏剧,代表作早期有历史剧和喜剧,基调积极乐观,有《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中期是悲剧时期,风格沉郁悲壮;《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后期传奇剧时期,对世事带有和解宽恕倾向,作品有《暴风雨》《亨利八世》等。
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和世态人情。
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语言精粹,有很高地艺术成就,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找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并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作者1928年在俄国旅行时,在伟大作家托尔斯泰墓前感受的真切描述,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奥地利公民对伟人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
四、小结
作家创作情况小结
五、作业
课后思考:
1.《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思路和结构层次怎样?
2.作者为何称其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第二课时
一、重点问题分析:
1、为什么托尔斯泰的坟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最美美在哪儿请用一词来概括?
提示:A、其之所以最美,是因为朴素的坟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似乎不相称,
但这正是作者立意之所在,普通蕴含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也正是本文打动读者的基础。
B、朴素
2、托尔斯泰墓朴素美表现在哪里?(外在美与内在美统一)
表现了逝者淡泊名利的品格与坟墓的外观和谐统一,再缀以鲜花形成一种朴素美。
托尔斯泰墓外观是什么样的,请找出原文。
①“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
②“它只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
③“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
”
④“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
与其他伟人的墓相比托尔斯泰墓缺少哪些东西,又拥有哪些东西?
“没有”:十字架、墓碑、墓志铭、名字
“只有”:小小长方形土丘、鲜花
“没有”:好奇(破坏宁静)
“只有”:敬意
3、为什么最美在朴素上?
提示: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的英名似乎不相称,但这正是作者立意之所在,普通中蕴含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淡泊名利),这也正是文章打动的基础之所在。
4、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朴素美的?
语言:文字简洁,行文朴素,简朴的语言写朴素的坟墓。
语言深挚动人,感情热烈浓厚。
写作手法:排比、比较、衬托、白描
排比:“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突出托尔斯泰墓的朴素)
比较:“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用那破伦、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从反面来衬托,说明这些伟人的富丽堂皇反不如托尔斯泰墓的朴素振撼人们内心深藏的感情。
)
白描:(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散文,借助于对景物的描绘抒写个人情感。
例如:“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暧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A: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活泼的景物可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色彩,使读者不仅感受到“严肃”,更感受到美好、动人。
B:墓地周围的自然与其他墓地的奢华装饰形成对比,更显示出坟墓的朴素。
C: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反衬出墓地的宁静。
)
二、总结
尽管这是一个极普通,极朴素的墓地,但它和伟人高尚的心灵联结在一起,也可以说,正是墓地惊人的朴素与墓主人的伟大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感动了作者。
作者又将自己被剧烈震撼的情感通过朴素的语言传达出来,多少情思、多少感慨,都包含在《世间最美的坟墓》平淡朴素的文字中,使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情感的表达与理性的思考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者深切的歌颂托尔斯泰不重名声、追求朴素自然的高贵品格。
在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歌颂中,也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最朴素最动人。
三、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世间最美的坟墓
托氏墓总印象宏伟、感人
情坟墓介
绍远离尘嚣,长方形土堆,孤零零感人至深
世间最美的坟墓逼人的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