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沪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桂林山水1.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桂林山水沪教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桂林山水沪教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桂林山水沪教版一、课本简析《桂林山水》是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的细读课文。

课文根据“总……分……总”的布局,先总体发起“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别对桂林水和山的特点举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最后又用“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反照着这样的山”和“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绵延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两句总结,使读者对桂林山水产生了一个完整的美好的明白,既照应了课文开头,又丰裕了“甲天下”的内涵。

二、传授目标(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酷爱祖国山河美的情绪。

(2)学会运用段落仔细合并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按提要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

(4)能仿制句式写风景。

三、传授重点、难点学习课文2、3自然段,学会运用段落仔细合并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本文的传授重点。

学习抓住风景的特点举行具体描写的写作要领写一处风景,是传授的难点。

四、传授要领:直观传授法、举一反三法、朗读领会法五、教具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六、传授历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砚们,本日我要带大众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桂林去玩。

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云雾迷蒙,那里的绿树红花,一定会使你以为走进了迷人的画卷。

同砚们,想不想去明白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景呢? 本日,我们一起来学习《桂林山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I.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桂林山水的美丽风景,课文语言的优美。

2.出示小黑板,发起预习要求:(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3)课文可分几段?依据是什么?3.查抄预习环境,轮读课文。

4.学生质疑问难(西席根据疑难概括有代价的标题)。

(三)举一反三学课文,品词赏句悟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提问:“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它和全文有什么干系?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近义词“欣赏”与“欣赏”。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林山水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林山水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林山水一、教学目标1.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及历史文化背景;2.学习相关的汉字及词语;3.通过阅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和美景;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重点1.桂林山水的地理及历史文化背景;2.桂林山水的特点和美景。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阅读表达出桂林山水的美景;2.如何灵活运用相关的汉字及词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问学生有没有去过桂林旅行,如果有的话,让他们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印象。

2. 学习桂林山水的地理及历史文化背景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并通过图片介绍桂林山水的历史及文化背景。

通过简单的讲解和问题互动,引导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历史文化和背景。

3. 学习相关词语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汉字和词语,如“独特”“秀美”“古老”等。

通过让学生认读和造句等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

4. 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关于桂林山水的文章,并引导他们理解作者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文章的内涵和意义。

5.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桂林山水的美景和特点,鼓励他们灵活运用词汇,从多个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 课堂反思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篇或几篇关于桂林山水的文章,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在作业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汉字和词语。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历史文化和美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些难以理解桂林山水的历史文化背景,需要更多的实物和图片帮助理解。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重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的背景,并提供更多的多媒体资源来辅助教学。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桂林山水》公开课教案第一课时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桂林山水》公开课教案第一课时

《桂林山水》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理解“波澜壮阔、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连绵不断”等词的基础上,学习运用,注意积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中比喻句和排比句的朗读指导,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从文中关键词句的品读中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丽和祖国河山的秀美。

教学重点从美读文章中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感受祖国河山的秀丽,抒发热爱祖国的豪情。

教学难点掌握利用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和“啊”的变音。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或听说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哪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乘着木船荡漾于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2.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桂林山水的神韵。

(媒体出示)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片。

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呢?理解“甲天下”3.谁能把这句话读出“天下第一的”的味道来?生读,后齐读。

二、新课学习(一)初读感知1.请生大声朗读全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总、分、总)(3)找一找,作者在游赏完桂林的山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请你把这句句子找出来。

2.交流句子。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板书)说说对此句的理解。

3.师小结过渡:人坐在小船上游玩,就感觉在画中一样,那感觉真是太美了。

接下来,就请大家随着老师用你们美的心灵,美的眼睛去感觉桂林山水美的神韵。

先来感受漓江的美。

(二)感受漓江的美1.你觉得漓江的水为什么是天下最美的水?(1)师生配乐朗读第二小节,要求学生听清“啊”字的读音。

学习“啊”字的变音。

根据前一字的读音,进行“啊”字的变音。

(2)体会漓江水的特点。

2.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体会漓江的美。

(抓静、清、绿)出示: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绿的纯净可爱。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4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4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独特美。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赏读,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桂林山水景色的优美。

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钻研文本。

再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二、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美。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在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以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祖国语言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桂林山水风光图)配乐让生欣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从课文中找出一个总写桂林山水的句子。

三、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1)这段主要写了什么?2)是按怎样的层次向我们介绍漓江水的?2、齐读第二自然段3、画出描写漓江水的句子。

思考:1)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2)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女生齐读)四、品读课文,感悟写法。

再读第二自然段,想想我们是怎样学这段文字的?五、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根据总结出来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学完后汇报。

2、男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三自然段。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桂林山水》教案

《桂林山水》教案

《桂林山水》教案教案:《桂林山水》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桂林山水》,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风景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欣赏和感悟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桂林山水》的内容和意义。

2. 学习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然景观。

教学准备:1. 《桂林山水》的文本材料。

2. 彩色图片或幻灯片展示桂林山水的美景。

教学过程:导入:1. 呈现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桂林山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被称为“山水甲天下”?阅读理解:1. 学生阅读《桂林山水》的文本材料。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逐段解读课文,并提出问题。

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桂林山水的观点和感受。

2. 学生互相点评对方的观点,加深对桂林山水的理解。

表达训练:1. 学生以桂林山水为题材,写一篇短文或诗歌,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2. 学生互相交流和欣赏自己的作品,并提出改进意见。

延伸活动:1. 学校组织桂林山水之旅,让学生亲身体验桂林山水的美丽。

2. 学生可以以自己亲眼所见,拍摄桂林山水的照片或录制视频,展示给全班同学。

评价方法: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学生书面作品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他人作品的欣赏和点评。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桂林山水》,培养了对景观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延伸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亲身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强化了他们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时引入更多的世界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学习,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林山水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林山水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林山水一、教学目标1.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特点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2.能够理解和朗读相关课文,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感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桂林山水相关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通过课堂练习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环节1.利用图片或照片让学生对桂林山水有初步了解;2.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对桂林山水的感想和所知。

2. 学习环节1.上课目标呈现:教师出示《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桂林山水的教材目标;2.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并纠正发音、语感;3.学生合作阅读,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和文化背景;4.学生自主朗读,自我检查朗读效果。

3. 巩固环节1.学生自行编写一段关于桂林山水的短文,要求包括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2.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并制作桂林山水的相关文化产品,如手抄报、图片展览、演讲等;3.学生互相分享,展示并评价彼此作品。

4. 综合应用1.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桂林山水文化与自己所在地的山水资源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中的相似与不同,并运用所学知识绘制成品,如比照图、PPT等呈现;2.学生自行设计并制作各类活动,如摄影比赛、文化交流会等,让更多的人了解桂林山水。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绘制出比照图、PPT等成品。

四、教学展示桂林山水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具有独特的江南山水风貌。

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桂林山水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学习到了很多有关桂林山水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并且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力,有助于提高综合素养。

五年级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设计(通用6篇)

五年级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设计(通用6篇)

五年级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设计(通用6篇)五年级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设计篇1设计理念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自得其乐。

通过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学习作者细致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设计特色发挥个性,自主学习;像文对照,多向导读。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带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美景中播放录像片,配以课文朗读或教师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评点现代教学媒体合理有效地使用,从深层次上改变着课堂教学模式。

本设计通过像文对照,展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情境,多向导读,丰富和拓展学生阅读的心境,这是对导读的一种新探索。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1 自由小声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2 换词练习,区分观赏与欣赏。

3 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评点教师不问不讲,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学生自读,自己发现要点。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1 观看投影或录像中的漓江。

2 读课文,同桌交流: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3 引导学生找合作伙伴,结成学习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现大海的波澜壮阔和西湖的水平如镜。

评点找合作伙伴,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学习,品味课文,这是阅读教学多元化的大胆尝试,它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4 读课文,抓排比句,找出漓江的特点。

5 引读自悟,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

6 指导学生用声音的变化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1 自学第三自然段,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伴读、轮读或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桂林山的特点的词句。

(2)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学生在小组中观察自备的图片或照片,感受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的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每组推选优秀小导游发言。

2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桂林山水优质教案(优秀4篇)

桂林山水优质教案(优秀4篇)

桂林山水优质教案(优秀4篇)《桂林山水》优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总的特点和漓江水的特点。

3、对照课文观察图,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

桂林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

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

"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独特的。

美和人们对她的由衷赞叹。

1、出示书中插图(或投影);2、播放《桂林山水》录像;3、教师范读课文;4、学生谈谈感受。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思考:文中哪些词语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呢?这一段在全文起了一个什么作用?2、重点体会“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提示:这里的"都"字,道出了桂林山水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那么,桂林山水是不是人人赞美呢?还要我们在亲身感受后才能得出结论。

“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本段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总的特点,在文中起了总起的作用。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2、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漓江水的特点,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3、交流讨论静: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感觉)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视觉)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想象)板书:4、体会词语和句子。

投影:“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是什么句?说说"无瑕、翡翠"的意思。

这是比喻句,从色彩和质地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美。

无瑕:没有一点斑点,非常纯净;翡翠:一种绿色的硬玉,有光泽。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范文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范文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范文篇一第一课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I.请同学们看《桂林山水》的录像,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丽风光,课文语言的柔美。

2.提出预习要求:(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3)课文可分几段?依据是什么?3.检查预习情况,轮读课文。

4.学生质疑问难(老师根据疑难汇总有价值的问习题)。

(三)触类旁通学课文,品词赏句悟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发问:“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它和全文有什么关系?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近义词“欣赏”与“观赏”。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诵第二自然段,思考:①用“。

”圈出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词语。

②用“~~~”划出详细描写特点的句子。

(2)检查思考习题①,板书:水:静清绿(3)检查思考习题②,投影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好像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①小黑板出示句子,读读比比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漓江的水真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②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诵这组句子,领会漓江水奇怪的美。

理解“瑕”、“翡翠”的意思。

②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漓江的水写得这般奇丽?④老师设计—组举—反三的句子训练,投影出示句子:a.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b.教室里真安静啊,安静得()。

(4)课文第一句还写了大海、西湖,它们美在哪儿?这一段写漓江的水,为什么还要写大海、西湖?老师小结:作者运用了比照、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描画得非常生动、形象。

(5)小结学法。

方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习的?讨论后板书:读——找——品——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让学生自悟学法,使学法得到真正迁移,到达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桂林山水》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桂林山水》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桂林山水》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桂林山水》,使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特点及旅游价值,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桂林山水》是一篇描绘桂林山水的优美散文,文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桂林山水的奇特、美丽和壮观。

2.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2.3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会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勾画出生字词。

3.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作者的情感。

3.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3.5 练习巩固学生朗读课文,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表达对桂林山水的喜爱。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抄写生字词学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记忆。

4.2 写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作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作文。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5.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作文,给出意见和建议。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作文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视频,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互动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6.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4 情感教育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林山水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林山水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林山水一、教材分析本教材为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此教材以“桂林山水”为主题,通过介绍桂林山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魅力,激发学生对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国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历史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运用新词汇:突出、灵动、点缀等。

2. 能够借助所学词语,熟练描述桂林山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魅力;3. 能够运用课文语句,激发学生对景色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熟练描述桂林山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魅力;2. 难点:如何通过所学词语,精准地描述景物。

四、学法指导1. 听、说、读、写相结合,尽可能多地重复课文中的语句和单词。

2.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让学生浏览桂林山水的照片和图画,加深对景点和名胜的印象和理解。

五、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 + 学生互动。

2. 让学生在小组中阅读和分析课文,分享课文中的感受和对桂林山水的理解。

3. 导入课文前,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用视频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风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观后感和感受。

2. 阅读课文让学生在小组内阅读课文,自行理解和概括桂林山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魅力,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 听读课文教师或学生代表读课文,其他学生跟读或朗读,熟悉课文语言文字和朗读技巧。

4. 重难点解析教师分别讲解“突出”、“灵动”、“点缀”等词语的意思,以及如何巧妙地运用词语来描绘景物的方法。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自行选择一张桂林山水的图片或图画,通过课文中的描写,用所学词语和语句精准描述该图片中的景色,同时分享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和理解。

6. 全班分享每组学生在讨论完成后,选择一位代表在全班面前分享该组的描述和感受,其他学生可以跟随老师提出问题和添加感想。

七、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内的讨论和分享。

2. 全班分享环节的表现。

桂林山水沪教版五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桂林山水沪教版五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将他们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课文是如何描绘桂林山水的?有哪些修辞手法?
2.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美?为什么?
3.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对桂林山水的感情的?
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讨论、交流,共同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方法方面:
(1)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种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3.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
案例中,小组合作学习贯穿始终,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对《桂林山水》一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了解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特点,对我国独特的自然景观有更深入的认识。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有效的信息提取。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林山水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林山水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林山水一、教学目标1.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色;2.能够描述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3.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桂林山水》2.重点词汇:桂林、山水、似、诗、画、美丽等。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桂林山水的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山和水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好奇心。

学习课文(15分钟)1.让学生自主读一遍《桂林山水》。

2.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桂林山水有哪些特色?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美如画?听说读写(30分钟)1.听:播放录音材料,让学生跟读,模仿语音语调和节奏。

2.说:复述桂林山水的特色和美丽。

3.读:学生单独读课文,并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分享给同学。

4.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段关于桂林山水的描写。

讨论分享(20分钟)1.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写的描写桂林山水的段落。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外出实地观赏桂林山水,写下自己亲身体验的感受和观点。

2.学生可以参考其他描写桂林山水的文章,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并进行比较。

3.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描绘桂林山水,如绘画、摄影等。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达能力;2.学生创作的描写桂林山水的段落的内容丰富性和连贯性;3.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对桂林山水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桂林山水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并表达出对桂林山水美丽景色的喜爱和欣赏。

通过讨论分享和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对不同地方的自然风景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桂林山水》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桂林山水》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桂林山水》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桂林山水》的诗句。

学生能够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增强对桂林山水的直观感受。

学生通过写作和表达,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欣赏和热爱祖国的美丽景色,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关注环境保护。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桂林山水》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包括山、水、洞、石等元素。

课文通过诗人杜甫的笔触,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神奇和壮丽。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桂林山水》。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桂林山水的实际情况。

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提供更多关于桂林山水的信息。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桂林山水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朗读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义和描绘的景色。

3.3 讨论与思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桂林山水的特点和美丽之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表达等。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和贡献度。

4.2 理解与表达: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3 背诵与默写:评估学生对《桂林山水》诗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和诗歌,进一步拓展对桂林山水的了解。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林山水的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林山水的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林山水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法,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桂林山水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桂林山水》的朗读和背诵。

2. 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和相关词语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难点:1. 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和特点的描述。

2.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桂林山水》的文本。

2. 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了解和印象。

二、朗读课文1. 学生齐读课文《桂林山水》。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三、学习课文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欣赏桂林山水1. 教师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

2. 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桂林山水之美。

五、小结与作业2. 学生回家后,背诵课文《桂林山水》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桂林山水之美。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难点,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桂林山水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尊重。

六、教学策略: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桂林山水 1word版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桂林山水 1word版

桂林山水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危峰兀立”、“形态万千”、“波澜壮阔”、“连绵不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学习表现桂林山水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意境。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正音正字并解释新词。

四、自读课文。

五、讨论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桂林山水?2.课文可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六、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比较“观赏”与“观看”的不同,说说课文用“观赏”而不用“观看”的原因。

3.“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开头引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4.小结:这一段写作者一行游览桂林山水的原因。

七、学习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概括段意。

3.作者荡舟漓江,为什么不先写漓江的水,而要先写大海和西湖?4.默读第二句,用着重号标出概括漓江水特点的词,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5.讨论:这一句是怎样具体形象地表现漓江水的特点的?6.第三句为什么要写荡舟漓江的感受?7.齐读。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

2.默读:边读边用着重号标出概括桂林山水特点的词,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

3.讨论:这一句是怎样表现桂林山的特点的?(重点理解“拔地而起”、“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及几个比喻的含义。

)4.第二、第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5.课文为什么先写漓江的水,再写桂林的山?6.齐读。

7.小结:这一段分别从山形、山色、山势三方面来表现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朗读。

2.解释“画卷”的意思,进而从桂林到阳朔水路距离之长、风景之美来理解“连绵不断的画卷”这一比喻的意思。

3.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两句诗结尾有什么作用?三、总结全文。

五年级教案桂林山水 (第一课时)

五年级教案桂林山水 (第一课时)

五年级教案桂林山水(第一课时)五年级教案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桂林山水教学目标:1.通过看录像、学文,了解桂林山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1.了解桂林山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录像、收集有关桂林山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启发情感。

1、见过山吗?能用词语概括其特点吗?二、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

板书:山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词句。

小黑板出示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4、朗读指导描写“秀”的语句。

(1)描写山“秀”的语句谁来试试?(2)听了你的朗读,使人眼前一亮,有一种清新的感觉。

这是为什么呀?(3)还有别的理解吗?(4)看,桂林的山多秀啊!(幻灯)(5)齐读。

5、读指导描写“险”的语句。

(1)现在,谁愿意来动手画一画山的“险”?几名同学到黑板演示。

(2)感觉险吗?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读有关句子(3)学着他的样子读。

6、录像。

让我们随着录像,一起去感受桂林山的独特之美吧!7、配乐朗诵。

配乐朗诵有兴趣吗?不过,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得把这几句话记住,然后再充满激情地演讲。

有信心吗?(生准备)(1)指名背。

(2)全体有感情地背诵。

三、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国美丽河山的一小部分,。

小学五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通用14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要求:1.通过读、理解欣赏文句的语言美。

2.通过电视、幻灯、录像,欣赏多媒体提供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景色美。

3.通过读、品味精美佳句,想象文句创设的情景美,并运用观景移情法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4.体会山水合一的自然美,情景相融的美妙境地。

能用"赞叹--描述"来抒发热爱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设计:(一)首先从观察入手,整体观察感知"看图学文"中生动画面。

并用一个短语描述多媒体提供优美的画面。

做到"文情--图景"相结合。

(二)抓住重点文句品味语言美,体会语言的节奏美,读出桂林山水的景色美。

(三)通过读,品味精美佳句,想象文句以外的优美情景,体会桂林的美景。

三、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通过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第一教时一、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查字典,学习生字词。

结合上下文内容说出"无瑕"等词意。

2.了解课文大意,围绕课题划分段落。

3.初步观察图意,整体感知画面展示的优美景色。

4.在文中划出表示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特点词语。

(一)放桂林山水的图片投影或录像片。

看图,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向望。

1.启发谈话:(出示桂林山水美景的画面)你到过桂林,看到过那里的美丽景色吗?你从录像中看看那里的景色和别处有什么不同?2.你看了这些录像能否赞一赞你眼前看到的桂林山水美景?(老师用"赞叹--描述"的方法作示范:桂林的山水多么迷人啊?让你好象走入仙境一般。

)3.老师分别出示多幅描绘漓江的水和桂林山的彩色图片,依照老师的方法赞一赞桂林山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山水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危峰兀立”、“形态万千”、“波澜壮阔”、“连绵不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学习表现桂林山水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意境。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正音正字并解释新词。

四、自读课文。

五、讨论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桂林山水?
2.课文可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
六、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比较“观赏”与“观看”的不同,说说课文用“观赏”而不用“观看”的原因。

3.“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开头引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写作者一行游览桂林山水的原因。

七、学习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概括段意。

3.作者荡舟漓江,为什么不先写漓江的水,而要先写大海和西湖?
4.默读第二句,用着重号标出概括漓江水特点的词,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5.讨论:这一句是怎样具体形象地表现漓江水的特点的?
6.第三句为什么要写荡舟漓江的感受?
7.齐读。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

2.默读:边读边用着重号标出概括桂林山水特点的词,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

3.讨论:这一句是怎样表现桂林山的特点的?(重点理解“拔地而起”、“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及几个比喻的含义。


4.第二、第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5.课文为什么先写漓江的水,再写桂林的山?
6.齐读。

7.小结:这一段分别从山形、山色、山势三方面来表现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朗读。

2.解释“画卷”的意思,进而从桂林到阳朔水路距离之长、风景之美来理解
“连绵不断的画卷”这一比喻的意思。

3.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两句诗结尾有什么作用?
三、总结全文。

1.指名口头描述桂林山水这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联系课文、对照图画、发挥想象、突出特点)。

2.概括中心思想。

3.了解写作特点。

①先总提,再分述,最后综合的结构。

②抓住景物特点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静:感觉不到在流动
漓江水清: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仿佛无瑕的翡翠
奇:拔地而起形态万千
桂林山秀: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险:危峰兀怪石嶙峋
甲天下
在教后的反思中,觉得以下几个方面仍有不足:
1.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

因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意味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

而这一节课,能在全班演示的学生少了,不能给更多的学生锻炼的机会。

2.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也好奇、兴奋,但那种主动的意识没有被激发出来,没有参与进去,而只是站在了旁观者的
位置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