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习策略

合集下载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要点与教学设计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要点与教学设计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要点与教学设计一、设计分析选修课程《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反映的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态战争与和平问题。

所谓战争是指国家之间,或同一国内的不同政治派别、民族间进行的公开武装冲突。

前者是国际战争,后者是国内战争。

和平是个很复杂的概念,根据政治学的观点,通常是指未爆发战争的历史状态。

战争与和平始终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两种现象相互联结,彼此交替。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整体化的加强和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战争的起因、性质、规模、手段、影响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世纪上半期曾先后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更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虽未爆发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但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层出不穷,连绵不断。

当前虽无发生世界大战的迹象,但是战争的阴云、核威胁仍困扰着世人。

战争的严峻性和残酷性使得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避免战争灾难,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但是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也为战后和平注入了新因素,如一战后产生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出现了雅尔塔体系。

这两次相对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未真正消除战争,但对和平问题提供了借鉴。

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从残酷的战争中汲取了教训,寻求着消除战争与实现和平的种种途径。

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的首要问题。

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教学目标本模块的学习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了解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了解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当代各类局部战争等相关史实、过程、影响,重要人物的活动等。

结合相关史实,提高认识、评价、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看问题的全面性。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课程目标没有直接涉及。

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阐释与20世纪战争与和平相关的文献、图片,特别是丰富的影视资料,还应适当关注各类时政热点问题等。

岳麓版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套教案

岳麓版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套教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标要求1.第一次世界大战(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3.第二次世界大战(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4)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2)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世界性的战争成为可能:2、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原因、表现、后果)4、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

新高考历史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建议

新高考历史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建议

2.教训。 (1)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 受灾难性的破坏。 (2)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 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 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 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2.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 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 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 面。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 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 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
3.战争的胜负: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比较多,其中起决定 性作用的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 又受制于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战争性质等各种因素。从战争 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质、军队的战斗力、战役谋略得当与 否、战场各部分的配合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战争的结果。
4.战争的影响: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 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会 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积极作用要比其损失大得多。有无这 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规模。
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 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希望得到的目标之间实现某 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 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二战后的 70 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 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 是人类社会在经过 20 世纪的战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 成熟的标志。

[中学教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中学教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战争与和平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教学设计本单元内容实质为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本节课的复习,须分析清楚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这四个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把握二战后半个世纪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历程,认识国际关系的本质规律。

本节课主要以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以达到培养历史思维和学科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再现塔尔塔体系下国际关系的重要概念、重大事件和重要史实。

理解:分析理解国际关系中重大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影响,形成对历史事实的基本认识运用:分析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变化的根本和基础,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从中借鉴,为我所用。

过程与方法: 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分析比较,综合概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战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与争夺,即使对和平的最大威胁,又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稳定局势,并且在政治、思想等方面深深影响着两极格局解体之后的国际社会,特别为当今人类的发展,国际政治的走向提供了指导值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

课前准备教师:相关的文字材料和多媒体课件学生:复习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对相关概念问题的基本认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塔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概念的内涵,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

难点:有效的把握塔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概念的相互关系,认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实质及影响。

板书提纲一雅尔塔体系——二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二两极格局——美苏均势为基础的两强对立三冷战和美苏争霸(1947—1991)四冷战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学习已经结束,请同学找出本单元中有关于国关系的一些重要名称或概念。

学生:(略)教师:本单元中相继出现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等几个重要的概念,请简单概括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何自主学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史

如何自主学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史

如何自主学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史作者:汪瀛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3年第02期“战争与和平”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也是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虽亦属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省级学业水平测试一般不作考试要求,全国普通高考也只将其作为选做题之一(分值也只有15分)进行考查,但学生对它的学习兴趣依然不减。

这就为中学生自主学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不过从近几年高考学生得分并不高的现实情况来看,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并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仍然有很多事情要做。

下面笔者就如何自主学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史談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同学们在学习和复习时参考。

一、明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战争自古有之,为什么高中历史课程只以20世纪的战争为素材编撰《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书作为学生的选修教材?其原因能说出很多,但有三点是同学们必须明白的:一是20世纪的战争,在爆发原因、目的、性质、规模、样式、手段和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给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远远深刻于历史上的任何战争。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涉及了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算。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最残酷的以及规模最大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并且战争的伤痛至今仍在延续。

二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没有再爆发世界性的战争,然而局部战争一直存在。

战后全球性冷战的出现,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等区域性的战争不断爆发,恐怖事件此起彼伏,核武器的发展也大大增强了战争的危险性,极大地威胁着地球上的文明和人类本身。

三是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超乎寻常的灾难。

在现代化的今天,科技应为社会及人类的发展服务,而不应为某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被应用于战争。

这些都要求我们对战争必须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和预防性。

选修3岳麓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提纲.

选修3岳麓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提纲.

选修3岳麓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提纲一、第一次世界大战㈠背景巧记:一次大战两大集团三对主要矛盾四大新式武器五点原因五点原因: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美德发展迅速,英法相对缓慢。

⑵主要原因:在殖民地瓜分问题上出现新的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和俄奥矛盾。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应用于战争,使世界大战具有物质上的可能。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世界大战具有思想上的可能。

⑸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㈡过程1、交战双方:协约国和同盟国2、爆发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

几天后,德、俄、法、英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一战于8月初全面展开。

3、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4、一战的经过(1914——1918年)⑴三线: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英法←→德;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德奥匈;⑶南线: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奥匈⑵四年:1914—1918年①1914—1915年重心:西线:马恩河战役,速决战——堑壕战东线:德挫败俄军攻势②1915—1916年重心:东线:德军深入俄国,但未达目的③1916—1917年重心:西线:凡尔登、索姆河战役海上:日德兰海战,德海军未能突破封锁战略主动权转到协约国一方。

(1916年5月,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开一场海战,德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并未打破英军封锁。

)④1917—1918年:美、中参战,俄革命、退出。

协约国总反攻,保、土、奥匈投降;德革命、投降。

5、美国在一战中的政策及原因:⑴初期中立。

原因:胜负未明、不便投机;中立地位、发战争财⑵后期参战。

原因:①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②与协约国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由于英国海军的优势,基本上英国掌握了制海权,所以在美国的军火和物质输入方面有利于协约国。

美国在1914年到1916年对协约国的出口增长4倍,协约国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债务国。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性质: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4.影响: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战争。 (1)为基本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使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2)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局势。 (3)客观上推动和诱导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唤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自由等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3.国际联盟 (1)成立:1920年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2)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和裁军;加强国际 合作。 (3)历史地位 ①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
②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考点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的影响。 (3)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苏的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4)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未能联合成一个整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美对德宣战,中国对同 盟国宣战,俄国退出一

同盟国相继投降,一 战结束
3.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1)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2)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3)战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也是加速失败的重
要原因。 (4)日本、美国参战,使协约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4.一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1)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2)世界格局发生变化,表现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美、日开始崛起,建立国际联盟。 (3)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加速了新技术的发展;促使政府职能转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 念。
华约组织。 3.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间进行了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
对抗。在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未见热战,但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最新整理高二历史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

最新整理高二历史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

最新整理高二历史教案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㈠联合国的建立及作用:⒈产生:⑴提出设想:1941年美英《大西洋宪章》第一次提出建立新国际组织的设想;⑵名称由来:1942年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第一次使用联合国家一词;⑶首次宣告要建立:1943年苏中美英华盛顿会议,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首次宣告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⑷1944年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正式命名,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原则⑸1945年雅尔塔会议,进一步确立“五大国一致”的原则;⑹1945年旧金山会议。

51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⑺同年10月24日,中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UnitedNations)正式成立。

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定,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

⒉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⒊主要机构:⑴大会: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

⑵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中最重要的常设机构,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主要责任。

⑶经济社会理事会:反饥饿、反疾病、反愚昧。

⑷人权理事会:保障人权。

⑸托管理事会:⑹国际法院:在海牙。

⑺秘书处: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由大会根据安理会推荐委派。

⒋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⑴联合国成立之初,处于美国的控制和操纵之下通过了侵略朝鲜的非法决定⑵1948年6月,联合国在中东巴勒斯坦地区派出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这是第一次维和行动。

⑶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向中东地区排除第一支维和部队。

⑷1987年,通过第一次强制性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火对解决国际冲突、维持国际和平有一定影响。

但维和行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而只是维持暂时和平,等待问题解决的临时手段。

㈡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⑴1949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举行。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冲突的帝国主义野心、民族主义的兴起、军备竞赛、同盟体系复杂、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问题等。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式:塹壕战、空中战、海战等。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破产、社会动荡、领土变化、政治格局变化等。

二、二战与冷战1.导致二战的原因: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和德国的崛起、德国的扩张野心、世界经济危机、北约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等。

2.二战的主要战场和战争形式: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游击战、空中战等。

3.二战的影响:巨大的人员伤亡、使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垮台、冷战的开始、殖民主义的终结、联合国的建立等。

4.冷战的原因:意识形态的对立(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领土和影响范围的争夺、核军备竞赛等。

5.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柏林封锁、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三、联合国与国际组织1.联合国的创建:二战胜利后的国际会议上,成员国决定成立联合国。

2.联合国的目标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推动人权尊重等。

3.联合国维和行动:冲突地区的和平维护、人道主义援助、选举监督等。

4.国际刑事法庭:联合国设立的专门法院,负责审判战争罪和人权侵犯等重大国际犯罪。

四、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运动1.第三世界国家的特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状态、经济发展滞后、独立运动兴起等。

2.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运动:印度独立运动、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南美洲国家的解放运动等。

3.第三世界国家团结的努力:非洲统一组织(非盟)、非洲国家联盟等。

五、冷战的结束与和平进程1.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苏联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崩溃、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民主转型等。

2.柏林墙的倒塌:象征着冷战的结束和东西德统一的开始。

3.冷战的最后阶段:削减核武器、军备竞赛的结束、战略武器裁减条约等。

4.当代的和平进程: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国际社会合作、气候变化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德国则唯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 充军备。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15
精选ppt课件

俄奥两国的矛盾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17
巴尔干问题
精选ppt课件

1. 让别的国家去分割陆地和海洋,而我们只能欣赏 蓝色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 地盘!
——皮洛夫(德国外长) 2. 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 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富有的英国人。过去, 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 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50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战吗?
2
4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4 2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1. 表中前三项内容说明了什么史实?该史实反映了资本 主义社会的什么客观规律?
2. 表中前三项内容与第四项内容之间存在着什么矛盾? 这一矛盾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惨烈的战争不能不引起人们认真的思考:是什么原 因引发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是否应该把战争作为解 决国家矛盾的手段?如何才能防止类似悲剧重演?
6
精选ppt课件
课前热身
1、你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概念如何理解?
2、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形成的根源是什么?
3、你认为三对主要矛盾中哪一对矛盾最主要?说说 理由。
维护和平的努力:国联和联合国
和平与发展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两大主题
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 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 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程标准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程标准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课程标准
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课程标准):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 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 的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 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 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历史教训。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 原因和特点。 (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 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 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 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4)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 题的艰难性。 (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2)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治统任委、全安体集、平和护维�则原约盟�6� 略侵裁制�备军减裁要称声且并� ”全安与平和的际国证保�作合际国进促“ �旨宗�5� 处书秘�院政行联国�会大表代体全国员会�构机要主�4� 瓦内日的士瑞�部总�3� 立建式正效生年 0291。 》约和赛尔凡《入列被并�约盟盟联际国了过通 9191�间时�2� 体整个一为成界 世�成形终最系体界世义主本资③�界世导领此以�约盟盟联际国立建导倡� ”则原点四十“ 的逊尔威统总国美②�系体际国的平和护维能立建望渴们人使失损大巨的战一①�景背�1� �盟联际国⒍ 系体际国义主国帝的上础基协妥互相和国败战夺掠国胜战义主国帝是�质实⒌ 则原的决 自族民照按有没�土领排安来益利的己自现实和国败战弱削虑考要主强列�盾矛族民的新⒋ 。等命革尔末凯其耳土、动运国爱”四五“国中�益利的家国族民小弱些一了牲牺�盾 矛强列与民人地民殖半、地民殖�3� �满不意美�均不赃分�间之强列国胜战�2� �绪情仇 复烈强生滋国德�罚惩的性夺掠国败战对国胜战�盾矛国胜战和国败战�1� �盾矛的内系⒊ 定稳和平和界世护维久长能不�盾矛多很了含隐又中其�5� �起崛日苏美�弱削位地 洲欧。局格治政界世了变改上度程定一�4� �家国族民的兴新列系一了现出�局格治政的洲 欧了变改�3� �期时定稳对相入进义主本资使�盾矛的区地述上在家国义主国帝了和缓时暂 �2 � �序秩新系关际国的洲非和东中 、洲欧在家国义主国帝了立确 �1 � �响影⒉ 。) 》约和赛尔 凡《了入列已(约盟联国和约和的土、匈、保、奥对和》约和赛尔凡《 �成构的系体赛尔凡⒈ 盟联际国与成构的系体赛尔凡㈡ 益利的家国族民小弱些一了牲牺�7�定肯的定一到得权决自族民 �6� 制抑到受国美 �5� 大最利获法英 �4� 盾矛的间之家国义主国帝了和缓时暂 �3� 子种的恶 罪生产了下埋�绪情仇复的国德起引�国德国败战了弱削和制限厉严�2�系体赛尔凡立建始 开�序秩治统的方西在强列了整调时暂�1� �响影⒑�国法还归林洛和斯萨尔阿将�界疆国 德分划新重:土领①�容内�2� 。日 82 月 6 年 9191�间时�1� 》约和赛尔凡《订签�果结⒐ 议会赃分的义主国帝�质性⒏。题问联国立建、 �题问东山�题问国中、 �心 中�题问约和德对�题问要主⒎。化法合益权的东山国中在和屿岛洋平太的取夺中手国德从 时战它使图企本日�5� 。土领大扩�诺承的国约协时战参实落望希利大意�4� 。国德解肢至 乃弱削地度限大最求要决坚�款赔争战的多能可尽取索�林洛和斯萨尔阿回收�权霸洲欧建 重为国法�3� 。国美制牵以本日持支亚东在。国德弱削分过张主不国英此因�霸称国法制遏 国美合联洲欧在。势优上海及国帝民殖的大庞其护维�款赔争战索勒�地民殖外海的它夺剥 �量力军海国德弱削要既�策政”衡均力势“行奉国英�2。权导领界世后战取攫�联国立建 �力实济经的己自借凭图企 �议会加参 ”则原点四十“ 着带逊尔威统总国美 �1� �的目国各⒍ 梭蒙里克国法、逊尔威国美、治乔合劳国英�法、英、美�国纵操⒌。表代的国胜战 个 72�国加参⒋ 宫赛尔凡�点地⒊ 日 82 月 6——初年 9191�间时⒉。化变的新了生发 比对力实�间之国约协的胜战�2� 。象对的割宰国胜战为成�降投败战国盟同�1� 景背⒈ 会和黎巴㈠ 元单二第 界世的下系体顿盛华---赛尔凡 。响影的念观和想理义主会 社�时一行盛潮思义主平和与涨高动运战反的平和求要民人�念观想思的们人的变改战一③ �强加能职预干的济经对府政�能职变改构机府政使促战一②�等等术技成合学化展发力大 家国料原乏缺、车马代取车汽、段阶用实入进机飞�剂化催的展发术技新列系一为成战一①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新人教高中历史选修三一轮复习教案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新人教高中历史选修三一轮复习教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原因: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

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过程: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德、奥、意结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是其中的核心;1892年法俄结盟,英国于1904年、1907年分别与法、俄结盟,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③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过程:①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

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三次陆战和一次海战,即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③第二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俄国革命,德国投降。

3、性质: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体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由各交战国的参战目的决定的。

而各帝国主义参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4、影响:①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②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③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丹尔赛体系”。

其中最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

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能持久。

影响:①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②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③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④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演变均为丹尔赛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篇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㈠朝鲜战争:⒈背景:⑴二战的后东西两大阵营对峙。

⑵苏联与美国在欧亚大陆划分势力范围,分别扶植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大对立政权。

此后,为朝鲜的统一问题,南北朝鲜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

⑶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视社会主义阵营为最大的障碍,决不容许对方势力扩张:⒉经过:⑴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6月25日拂晓,⑵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峡,妄图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省。

⑶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扩大为一场局部战争。

⑶美军9月15日在仁川登陆,10月初越过三八线,中旬侵占平壤。

⑷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

朝中军队连续进行了五次重大战役,把战线稳定到三八线附近。

⑸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

战略相持与和平谈判阶段。

⒊结果:1953年7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⒋性质:中朝: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美国: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半岛:内战。

⒌影响:⑴对中国:保障了我国的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国际主义精神;使我国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国防军;但人员,经济损失惨重。

⑵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⑶对美国:人员,经济损失惨重;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赢得西方盟友的信任;打击了美国的扩张势力。

⑷对日本:有利于经济的恢复;美国开始对日采取扶植政策;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⑸对苏联: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⑹对中国台湾:有利于维持其分裂状态。

(二)越南战争(一)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1)二战后,越南成立了以胡志明为主席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并取得了抗法斗争的胜利。

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导言课

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导言课
世界进行了380多次战争,死亡人数1亿多,造
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万亿美元。
——《20世纪在战争中等待和平》
一、模块介绍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反映的是20世纪战 争与和平运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人类历史上, 战争与和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先 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战后的全球性冷 战。核武器的发展使战争的破坏力可多次摧毁地 球上的文明和毁灭人类本身。 了解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探讨其对人类文 明产生的重大影响,汲取历史经验教训,认识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 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 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战争 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
思考: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爱国
的民族主义者? ①既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发展、 壮大自己的民族
②又不能侵犯其他民族的权益
两次世界大战后虽然没有再爆发世界性的战争, 然而战争的危险依旧存在,战后全球性冷战的出现,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等区域性 的战争不断爆发,恐怖事件的此起彼伏,核武器的发 展也大大增强了战争的危险性,极大地威胁着地球上 的文明和人类本身。 这些都使我们对战争必须保持着应有的警惕性和 预防性,当世界大战的伤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 我们心中的警钟却应不断敲响。牢牢树立起和平意识, 时刻关注世界局势的发展,并且为世界及全人类的和 平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不应忘记人类生活的本来意义,人类得早”(马克思)
5200多年历史中大小战争:14500多 次 ;2.8次/年近2000年;无战争的日子: 58天;战火中丧生:36.4亿人;毁灭的财 富:可铺宽150公里、厚10米的金带,环 地球一圈:
——据 邵锡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东南大 学学报》958期)

高中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重组知识点分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重组知识点分析新人教版选修3
构建和谐世界
和平—和谐世界的前提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战争不是主流,和平交往,友好往来,相互学习,才是国际关系的主流;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
发解决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只有世界上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只有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共同探求有效的应对之策,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国际社会—和谐世界的调节器
当今世界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生态环境恶化,贫困化,资源匮乏,贩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世界和平提出了新的严重挑战,只有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共同探求有效的应对之策,才能为世界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园。
①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对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推动作用;②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三、二战后的局部战争
名称
项目
主要原因
简况
影响
朝鲜战争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企图扼杀社会主义。
1950—1953年,中朝并肩作战,取得胜利。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是“冷战”的产物,是“冷战”中的“热战”。
过程
①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等;②1917年,美国参战;③1918年,苏俄退出战争;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德国相继投降。
①主要战役:不列颠战役、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租借法案》《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重组
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所包括的主干知识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雅尔塔体系都是异常重要的内容,如果不学习这些内容,我们理解20世纪的中国史和世界史就会有很多困难,知识体系就不完整,分析问题的背景知识就有重大欠缺。

所以,在所有选修模块中,以选修三最为重要,相当于必修。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该全面复习,深入挖掘,并把它与必修一、二、三联系起来。

【高考考点与模块对应】【试题透析与方向预测】例一:和平主义思想2009年宁夏卷43.(15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

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

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

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

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

我将愉快的参军。

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

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

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9分)【解题指导】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本小题“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就是概括材料,分数为6分,大约是三个要点,需要将材料划分成三部分,即一战、二战、二战后,答案是:1】反对一切战争(一战);2】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二战);3】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二战后)。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

本小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此题分解之后就是:1】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2】评论。

“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是再次概括材料,还是前一小题划分的阶段,即一战、二战、二战后,概括出来就是: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一战);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二战);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二战后)。

关于评论,答案只有“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这么一句话,完整的评论应该有背景或原因、过程或内容、影响或作用三个角度。

如果我们详细制作答案就应该是:1】背景:帝国主义发动战争,主要是争夺霸权、土地和势力范围,都是非正义的。

2】内容:科学成果不能用于战争,迫不得已只能支持正义战争,这有利于遏制战争扩大。

3】影响:他的这些观点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有利于各国反省战争,推动了反战和平运动。

【高考引领】本题调动运用的知识包括第六单元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六单元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的“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注意本题概括材料属于定向概括,并且两次概括,第一次是从“和平主义思想”角度概括,第二次是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角度概括,这启发我们,一则材料要多角度解读,吃透用足。

另外,爱因斯坦本来是选修四的人物,命题却到了选修三,这启示我们,必修有而选修无的一些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内容,我们应该好好挖掘,加深复习。

例二:制裁法西斯2010年全国卷46.(15分)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

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

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

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

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

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

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

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

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

”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

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8分)(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7分)【解题指导】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本小题两问,“背景”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由”要概括材料,它的答案是:1】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美国等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与管制;开始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

2】理由: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同意。

材料中讲的理由,其一是受降签字国顺序即对日作战重要国家顺序,其二是联合国安理会以五强为中心顺序,其三是国名英文字母顺序,而命题者制作的答案中“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是对“联合国安理会以五强为中心顺序”的再次概括,“国际惯例”是对“国名英文字母顺序”的再次概括,“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同意”不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的理由而是托词,因为反对的国家太多太激烈,所以,回到了“受降签字国顺序”,本来,中国最先进行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战争,牺牲最大,应该排在最前面,考虑到美国最先攻入日本本土,所以,美国认为对日作战美国贡献最大,签字排在最前面,中国仅次于美国,这个顺序比较恰当地反映了战争中各国的地位和作用。

所以,第二问答案应该是:2】理由:受降签字国顺序即对日作战重要国家顺序;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

本小题两问,第一问“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有事实原因、事理原因、立场原因等,第二问“简要评价”是简评“中国法官抗争”而不是评述“原因”,命题表达有问题。

简评一般从背景或原因、过程或内容、影响或作用三个角度着手,第一问已经分析了原因,也分析了抗争的内容,评述就不再回答,最后只答作用和影响就够了。

这一小题的答案应该是:1】原因:中国为战胜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事实原因);中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事理、过程原因);中国法官代表民族利益(立场原因)。

2】评价:抗争维护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荣誉和尊严。

【高考引领】本题属于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但是,无论是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还是选修三“两极格局的形成”,都没有全面讲对法西斯国家的制裁,这是人教版教材的重大失误,本题意在纠正这一缺陷。

第一小题“指出……背景”和第二小题“说明……原因”都是调动二战知识回答,“说明……理由”属于概括材料,评价则以一定的理论指导进行。

这个题目是选择教材没有具体讲述的内容进行挖掘命题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教材中讲得很详细很清楚的内容,命题专家一般不会命题,我们复习时就要以掌握知识大背景为核心,以大背景来指导分析新情景下的新问题。

例三:小国国界变迁中大国国际关系的变动2011年宁夏卷47.(15分)图12(1)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中①、②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7分)(2)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

(8分)【解题指导】此题被认为非常难做。

如果我们把有关波兰边界的历史简述一下,大致如下——18世纪波兰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瓜分,以后波兰人民一直致力于民族独立。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巩固苏维埃,为了结束战争, 1918年3月3日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苏俄放弃对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的管辖与主权,承认乌克兰、芬兰独立。

1918年8月29日,苏俄政府颁布法令,宣布废除沙俄与普、奥签订的关于瓜分波兰的一切条约,承认波兰人民享有“独立和统一的不可否认的权利”。

1918年11月11日波兰复国,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19年《凡尔赛条约》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

1919年12月8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在巴黎和会上通过决议,建议在俄波之间划一临时分界线,即沿着格罗德诺、布列斯特、赫鲁别舒夫、普热米代尔、直到喀尔巴阡山一线。

从1938年10月起,希特勒向波兰提出波兰走廊的问题,并向波兰发出战争威胁。

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秘密议定书(苏联一直否认该秘密议定书的存在)。

秘密协议书规定:1.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

在这方面,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

2.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苏德双方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

维持波兰独立是否符合双方利益,以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实施闪电战,二战正式爆发。

随后苏联红军也入侵波兰,同年9月17日,苏联红军和纳粹德国国防军在布列斯特会师,9月25日,苏德两军举行联合阅兵式,标志着两国对波兰的瓜分占领。

二战后期,根据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的决定,确定了波兰东、西部边界,东部以寇松线为波苏边界,西部波德边界则向西推移至奥德-尼斯河,并把什切青和施维诺威斯划入边界的波兰一侧。

这样,波兰的版图整体西移了200多公里,面积也比战前缩小了约7.6万平方公里,大约损失了20%的领土。

有了上述知识背景,我们就可以分析试题了。

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本小题“说明图中①、②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图例时间是1939年,显然是德国闪击波兰,苏联乘火打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