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中石化建标[2006]43号)1 目的及范围1.1 为防范和控制石化企业发生事故时或事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物料泄漏和污水对周边水体环境的污染及危害,降低环境风险,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制定和完善现有石化企业内工艺装置、储运设施、公用设施事故所导致的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
1.3 其他设施可参照执行。
2 总则2.1 石化企业必须具备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
2.2 在制定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时应优先考虑利用现有设施。
当现有设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制定特殊情况下的防控措施预案,同时应抓紧增补和完善防控设施。
2.3 结合现有设施条件,事故时如能够通过转移物料达到避免事故扩大的,应首先进行物料转移。
2.4 按发生1 处事故设防,但编制预案时应考虑事故连锁反应的可能性。
2.5 本导则同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相抵触时按要求较高者执行。
2.6 本导则的执行应与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预防要点”相结合。
3 一般要求3.1 事故识别应从水体环境危害物质生产、储存、运输等各环节、全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
3.2 水体污染防控措施应在对以下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后确定。
a) 水体环境危害物质识别;b) 确定危险源分布位置;c) 确定排水系统服务范围;d) 污水处理能力识别;e) 消防能力确定;f) 事故识别;g) 事故处置过程分析;h) 事故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
3.3 应结合全厂总平面布局、场地竖向、道路及排雨水系统现状,以自流排放为原则合理划分事故排水收集系统。
3.4 当雨水必须进入事故排水收集系统时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进入该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
4 装置区4.1 生产、使用水体环境危害物质的装置应采取措施确保事故本身及处置过程中受污染排水的收集。
4.2 应根据收集区内生产装置正常运行时及事故时受污染排水和不受污染排水的去向,设置排水切换设施。
5 罐区5.1 储存可燃性对水体环境有危害物质的储罐未设置防火堤的应按现行规范设置。
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引言:水体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石化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水体污染的防控工作,制定相应的紧急措施来应对突发事件。
一、情报监控系统为了及时掌握水体污染风险情况,中石化应建立完善的情报监控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定期更新监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建立网络传输数据,并保证实时监测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3.分析历史数据,识别潜在的水体污染风险区域。
4.与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享监测数据,建立联合应急机制。
二、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水体污染事故,中石化需要迅速做出反应,以减少损失和影响范围。
具体的措施包括:1.建立紧急事件响应团队,确保人员组织行动的快捷性和协调性。
2.制定事故反应预案,提前演练,确保人员熟悉各自责任和应对措施。
3.配备必要的装备和材料,如防污染设备和应急救援物资。
4.与专业救援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协同应对突发事件。
三、应急处置措施当水体污染事故发生后,中石化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应急处置措施的建议:1.隔离和封锁污染源,防止污染蔓延扩散。
2.启动污染应急机制,迅速部署抢险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清洁工作。
3.利用吸附剂、固化剂等物质,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4.及时通知居民和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指南。
四、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事故发生后,中石化应该认真开展事故调查,细化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建议的措施包括:1.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2.依据调查结果,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经济赔偿。
3.加强事故预防工作,修订并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
结语:中石化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水体污染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
通过建立情报监控系统、制定快速反应机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及严格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制度,中石化将能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做出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关于印发《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的通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安全环保局二〇〇六年三月前言本要点对中国石化系统内部炼油、化工企业进行生产过程中的重大环境风险预防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包括环境风险的识别、改进,以及企业进行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演练、评估和完善的各个环节主要内容。
本要点中所指的环境风险,主要指水体污染方面,大气方面的污染应急主要按照企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执行。
根据本要点要求编制出的企业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是企业总体应急预案下的一个专项预案,同时可作为其它已制定的专项应急预案中环境应急方面的补充。
企业也可依照此要点对已制定的对其它专项应急预案进行审视和补充完善。
油田和销售企业可参照本要点进行相关工作,进行环境风险预防。
目录一、工作目的二、要点编制依据三、工作步骤附录四、附录1 环境风险评价准则五、附录2 环境污染事件分级附件一××公司苯胺、硝基苯装置环境事故应急预案附件二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一、工作目的和原则为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实施积极预防措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事故或自然灾害条件下导致的环境损害及其它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可行的整改方案和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处置和预防措施,以降低企业环境风险。
企业防控污染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认真分析在施救过程中可能造成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包括地形地貌和周边社会的施救资源);尽量减少汇入事故池的清下水;充分考虑通过工艺措施减少事故危害程度;把好“三关”,避免重特大污染事故的发生。
即优先把事故范围控制在装置、围堰界区内,其次是把事故控制在厂区范范围内。
既便在最不利的二、要点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农业用水灌溉标准》GB 5084-92《工业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1995《重大危险源辩识》 GB18218-200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844-8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中国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200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三、工作步骤(一)资料收集成立由环保、安全、生产、技术、设备、消防、规划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进行相关资料收集。
关于印发《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的通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安全环保局二〇〇六年三月前言本要点对中国石化系统内部炼油、化工企业进行生产过程中的重大环境风险预防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包括环境风险的识别、改进,以及企业进行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演练、评估和完善的各个环节主要内容。
本要点中所指的环境风险,主要指水体污染方面,大气方面的污染应急主要按照企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执行。
根据本要点要求编制出的企业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是企业总体应急预案下的一个专项预案,同时可作为其它已制定的专项应急预案中环境应急方面的补充。
企业也可依照此要点对已制定的对其它专项应急预案进行审视和补充完善。
油田和销售企业可参照本要点进行相关工作,进行环境风险预防。
目录一、工作目的二、要点编制依据三、工作步骤附录四、附录1 环境风险评价准则五、附录2 环境污染事件分级附件一××公司苯胺、硝基苯装置环境事故应急预案附件二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一、工作目的和原则为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实施积极预防措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事故或自然灾害条件下导致的环境损害及其它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可行的整改方案和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处置和预防措施,以降低企业环境风险。
企业防控污染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认真分析在施救过程中可能造成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包括地形地貌和周边社会的施救资源);尽量减少汇入事故池的清下水;充分考虑通过工艺措施减少事故危害程度;把好“三关”,避免重特大污染事故的发生。
即优先把事故范围控制在装置、围堰界区内,其次是把事故控制在厂区范范围内。
既便在最不利的二、要点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农业用水灌溉标准》GB 5084-92《工业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1995《重大危险源辩识》 GB18218-200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844-8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中国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200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三、工作步骤(一)资料收集成立由环保、安全、生产、技术、设备、消防、规划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进行相关资料收集。
中石化总公司事故水池确定依据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哈尔滨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以后,国家出台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中国石化随后出台了“关于印发《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的通知”及设计导则。
并在公司内全面铺开整改工作,年度内投资120亿已经正在实施,不知其他行业开展了什么工作?从大家关心程度来看估计还停留在嘴上说。
亡羊补牢,中石化应该是走在各行业的前面了!当然,在执行通知中发现有很多不太合理的地方,发出来以供水友们讨论!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1目的及范围1.1为防范和控制石化企业发生事故时或事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物料泄漏和污水对周边水体环境的污染及危害,降低环境风险,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制定和完善现有石化企业内工艺装置、储运设施、公用设施事故所导致的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
1.3其他设施可参照执行。
2总则2.1石化企业必须具备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
2.2在制定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时应优先考虑利用现有设施。
当现有设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制定特殊情况下的防控措施预案,同时应抓紧增补和完善防控设施。
2.3结合现有设施条件,事故时如能够通过转移物料达到避免事故扩大的,应首先进行物料转移。
2.4 按发生1 处事故设防,但编制预案时应考虑事故连锁反应的可能性。
2.5本导则同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相抵触时按要求较高者执行。
2.6本导则的执行应与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预防要点”相结合。
3一般要求3.1事故识别应从水体环境危害物质生产、储存、运输等各环节、全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
3.2水体污染防控措施应在对以下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后确定。
a) 水体环境危害物质识别;b) 确定危险源分布位置;c) 确定排水系统服务范围;d) 污水处理能力识别;e) 消防能力确定;f) 事故识别;g) 事故处置过程分析;h) 事故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
3.3应结合全厂总平面布局、场地竖向、道路及排雨水系统现状,以自流排放为原则合理划分事故排水收集系统。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水体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控水体污染并保护水资源,制定紧急措施设计导则势在必行。
以下是一份针对水体污染防控的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供参考。
一、紧急措施的背景和目标1. 背景:说明水体污染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以及当前的防控措施的不足。
2. 目标:确立防控水体污染的总体目标,例如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体质量等。
二、紧急措施的原则和基本要求1. 依法依规:所有的紧急措施都应在法律和规定的框架下进行。
2. 合理适用:根据不同情况和污染源特点,合理选择和应用紧急措施。
3. 快速高效:紧急措施需要迅速部署,尽快实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水体污染。
4. 综合治理:采取综合手段,包括源头控制、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水体污染。
5. 公众参与:加强公众的知识普及和参与,形成共治格局,推动水体污染防控工作实施。
三、紧急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措施1. 污染源管控(1)加强企业和工业园区的环境监管,建立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并强化监测和检查力度。
(2)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违法者,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3)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以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2. 污水处理(1)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升级,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稳定和效果明显。
(2)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农田的污染。
(3)推广和应用新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果和资源利用率。
3. 水体修复(1)建立水体修复基金,用于水体修复工程的投资和维护。
(2)加强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恢复湿地和河流的功能。
同时,引入适应性物种,改善生物多样性。
(3)进行科学的水体修复规划和实施,包括植物修复、生物修复和物理修复等。
4. 信息化建设(1)建立完善的水体污染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体质量和污染源排放情况。
(2)推广使用水体模型技术,预测和评估水体污染扩散和治理效果。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设计导则: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应包括以下方面:
1. 应急预案和指挥系统:建立健全水体污染紧急措施的应急预案和指挥系统,明确主要任务、职责和责任,确保有效的应对措施能够迅速启动和执行。
2. 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水体污染监测和预警系统,包括定期监测水质、废水排放情况等指标,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出预警,以便能够及早采取防控措施。
3. 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设立废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染源的废水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同时,加强废水排放管理,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4. 紧急响应措施:确立水体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疏散人员、封锁污染源、启动应急净水设备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对水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5. 预案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水体污染紧急措施的预案演练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技能水平,以确保应对能力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6.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的了解和参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推动形成全社会人人参与、共同保护水体环境的氛围。
以上是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主要内容,实际设计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
第 1 页共 1 页。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水体污染是近年来全球面临的重点环保问题之一、水污染的来源越来越多,不仅有人类排放的污水,还有工业、农业、医疗等各个方面的污染。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体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掌控和整治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本文将就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进行认真阐述,并供给设计导则。
一、掌控污水排放要想掌控水体污染的发生,首先要掌控污水的排放。
污水的重要来源包括工业、农业、生活等。
因此,要从源头掌控污水的排放量,削减污水对水体造成的危害。
1. 工业污水掌控在工业污染防控方面,我们应当订立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执法力度。
对于那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可以实行限产、停产等措施,强制执行排污许可证。
另外,激励企业使用节水技术,削减污水的产生。
2. 农业污水掌控农业污水是经济进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紧要污染源。
要掌控农业污水,可以采纳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推广高效浇灌设备,加强农田排水体系建设等方式。
同时,可以激励农夫使用环保肥料和农膜等替代品,削减对水体的污染。
3. 生活污水掌控生活污水是城市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防止生活污水对水体的污染,需要建设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订立符合国家标准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和宣扬,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削减生活污水的产生。
二、处理污水除了掌控污水的排放,高效处理污水也是防控水体污染的紧要手段。
1. 生态整治通过生态整治的方式修复污染的水体,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
生态整治重要采纳植被修复、湿地整治、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方式。
透过生态整治,可以保障水体质量,使水环境相对稳定,避开了环境的再次污染。
2. 机械处理机械处理技术是水处理领域的一项基础技术。
可采纳沉淀、过滤、吸附、活性炭等技术,将污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进行去除。
机械处理适用于中小型的水体污染处理,处理效率和处理成本也较为可控。
3.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技术是一种运用微生物和生化反应来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技术。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设计和实施紧急措施是保护水体免受污染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一个设计紧急措施的导则,可以用作参考:
1. 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水体监测系统,包括实时监测设备、监测站点布局和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设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可能的污染源和异常情况。
2. 应急预案:制定水体污染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通讯联系、协调机制、处置程序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响应和采取措施。
3. 污染源管控:加强对潜在污染源的管控,包括严格监管工业企业、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排放等。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并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和取缔行动。
4. 应急处置设施:建立应急处置设施,如临时储存和处理污水的设施、紧急抢险设备等。
确保在发生水体污染事件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减少对水体的损害。
5. 协调机制:建立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协调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行动。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参与水体污染的防控工作。
6. 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和企业的宣传教育,提高对水体污染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宣传活动、培训和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境友好行为的改变。
7. 技术支持:加强科研机构和技术支持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为紧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总之,紧急措施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监测、预警、管控、处置、协调、宣传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水体污染事件,减少对水体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水体污染是一项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防控。
下面是一些设计导则,可以帮助制定水体污染防控的紧急措施:
1.确定应对范围:首先要确定污染源的位置和范围,以便能够定位和针对性地应对。
这包括在水体中采样分析,确定污染物的类型和浓度。
2.紧急清理行动:一旦发现水体污染,应立即进行紧急清理行动。
这可能包括将污染物从水体中移除,清理污染物周围的环境,或采取其他适当的措施。
3.停止进一步污染源:针对污染源采取紧急措施,以停止进一步的污染。
这可能包括关闭破损的管道,停止泄漏或释放污染物的活动。
4.应急响应计划:制定和实施一个完善的应急响应计划,包括紧急联系人员的职责和联系方式,协调机构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准备和储备。
5.公众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水体污染的认识和重视,增强大家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行动意愿。
6.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水体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水体污染事件,以便能够采取紧急措施。
7.加强法律管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体污染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和风险,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8.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水体污染防控工作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各方的合规操作。
9.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强对水体污染防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治理效果和水体恢复能力。
10.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水体污染问题,分享经验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和合力。
以上是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一些建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背景水污染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被广泛关注的问题。
深入研究水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发现其所涉及的领域十分繁杂,如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等均对水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
同时,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化等也导致了水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已成为一项紧迫的环境问题。
因此,为了防止和应对水污染问题,我们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紧急措施设计。
前置条件在制定紧急措施设计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前置条件:认真分析污染原因需要认真分析污染原因,明确污染的来源和污染物种类。
只有通过对污染原因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
建立先进的监测系统建立先进的水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做到及时、准确地了解污染情况。
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污染信息,才能够制定出更合理、更有效的应对措施。
协同合作水污染问题往往关涉到多个部门和组织,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方展开全方位协同合作。
协同合作是制定应对措施的重要前提。
设计导则提高污染物排放口控制效率在制定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时,第一步是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污染物排放口控制效率。
此类措施可以包括加强污染源的监控和检测,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以期提高污染物排放口控制的有效性。
排污口流量控制发现污染源后,需要根据污染源类型和污染物排放口的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流量控制机制,防止污染物大量排放或排放浓度过高,从而有效缓解水污染问题。
建立污染物治理机制在排污口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合理的污染物治理机制。
可以采取生物降解、化学氧化、吸附等方式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以创造良好的水环境给生物提供舒适的生存条件。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在制定紧急措施设计时,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必不可少。
应急响应机制的设立,不仅能够使环境治理部门高效地处理突发污染事件,还能够让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有更多的信心。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紧急措施不仅需要有效的技术手段,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范文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范文在当前全球面临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制定紧急措施设计导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方案和措施。
一、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1.建立完善的水体监测网络,包括各地水库、江河、湖泊等重要水体的监测点位,确保全面覆盖。
2.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如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实时监测水体的水质状况,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3.加强数据采集和分析,建立水体污染的数据库,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加强源头治理和污水处理1.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行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对超标排放进行处罚,并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确保源头不污染。
2.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广科学施肥、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流失到水体中。
3.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处理效果达标,防止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三、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管1.加大对水污染行为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对于违法排污行为严肃查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追责。
2.建立健全水污染责任追溯机制,对造成水体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3.加强对水环境整治项目的监管,确保项目按照规划和要求进行实施,杜绝工程质量问题。
四、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培养和参与1.加强环保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传递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2.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如环保讲座、宣传展览等,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共同维护水环境的清洁。
3.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包括成立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举办环保参与活动等,使公众能够积极参与到水污染防控中来。
五、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1.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分享先进的水污染防控技术和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水体污染问题。
2.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和论坛,向国际社会宣传我国水污染防控的成果和经验,提升我国在水环境保护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
3.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项目,引进先进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加快我国水环境保护的步伐。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1. 背景简述水体污染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
在某些情况下,水体污染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造成大规模灾难性事件。
因此,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对于可能出现的水体污染进行预防和控制。
2. 污染源的类型分析在实际的环境污染隐患排查中,可以将污染源分为点源和面源。
点源是指污染源在空间范围内可以确定其位置的污染源,如企业排污口、生活污水处理厂等;面源是指分布面积内的污染源,如农田、道路等。
3. 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性分析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体污染物越来越复杂,种类也越来越多,其危害性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和生态学效应,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3.1 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是指含有碳-碳键或碳-氢键的化合物。
其来源主要是人类活动和生物代谢产物。
有机污染物包括烷烃、烯烃、芳香族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产生巨大威胁。
3.2 无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是指除了有机物以外的其他污染物。
如重金属、亚硝酸盐、氨氮等。
这些无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也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3.3 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是指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物质。
这些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放射性污染还很难处理,具有高度危险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4. 紧急措施设计在水体污染爆发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和防控。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效的措施。
4.1 封闭和隔离对于污染源,应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封闭和隔离,以避免污染向周围扩散。
对于点源污染,可以封锁排放口,减少排放。
对于面源污染,可以设置临时安全区、拦河堤等隔离措施。
4.2 入侵和救援如果污染源已经进入到水体中,需要进行入侵救援。
救援人员需要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设备,响应及时,救治快速。
对于污染物也需要及时清理处理,减少对水体造成的影响。
4.3 紧急处理紧急处理是最关键的一步,包括对水体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中和和稀释。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范文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范文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紧急的水体污染防控措施设计导则显得极为重要。
二、背景1. 对水体污染的认识:水污染是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水中物质含量超过自然水体的平衡状态,对水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2. 污染源的种类: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
三、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目标1. 防控水体污染的紧急性:水体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需要紧急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
2. 整体思维:制定紧急措施设计导则需要综合考虑水污染的来源、传输途径和影响范围,在全面认识污染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控制措施。
3. 全方位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需要包括预防、控制和治理等方面的措施,以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全过程。
四、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内容1. 污染源管控措施:(1)工业排放:建立和完善工业污染物减排标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采用先进的污染处理技术和设备。
(2)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
(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更新力度,保证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 水体质量监测和预警:(1)建立水体质量监测网络,对水体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水体污染事件。
(2)制定监测数据分析和报告程序,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引导污染防控工作。
3. 快速应急响应:(1)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2)预先设立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提前安排应急队伍,以应对突发事件。
4. 应急处置和恢复:(1)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和处置措施。
(2)及时控制污染源,采取恢复措施,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五、总结通过制定紧急措施设计导则,可以在水体污染事件发生时快速应对,切实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2020
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2020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的河湖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有效保护和修复河湖生态系统,我们制定了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2020。
本文将从导则的背景、目的、重点内容和实施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导则背景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长期的忽视和过度开发,许多河湖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水污染、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问题愈发突出,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制定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势在必行。
二、导则目的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对河湖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依托先进的工程技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水量、恢复湿地功能等,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导则重点内容1.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种植水生植物、修复湿地、恢复水生态系统等方式,实现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同时,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恢复等措施,促进河湖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水资源保护工程加强水资源保护,通过建设人工湿地、提高水质净化效率等方法,有效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河湖生态系统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导则实施措施为了有效实施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确保导则的有效实施;2.加强科研力量,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3.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河湖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总之,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的制定对保护我国河湖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导则的要求,加强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为实现水清岸绿的美丽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为了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控制水体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本文将介绍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一、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的必要性
水污染会严重影响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严重的甚至会威胁
人类的生命健康。
当水体发生污染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控,可以有
效地避免水体污染的扩散,减轻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维护和恢复水体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
二、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的设计原则
1. 技术可行性。
选用适合的工艺和设备,确保措施的实施效果。
2. 成本可控。
设计时需综合考虑投入与效益,以保证紧急措施
的经济可行性。
3. 实施便捷。
措施的设计应简便易行,方便实施。
4. 安全可靠。
措施应能够保障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避免二次污
染的产生。
5. 环境友好。
设计时应尽量采用环保型工艺和设备,以保障生
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的类型和实施策略
1. 红头文件制度。
对水污染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
监管机制,尽量减少水污染的发生。
1。
关于印发《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的通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安全环保局二〇〇六年三月前言本要点对中国石化系统内部炼油、化工企业进行生产过程中的重大环境风险预防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包括环境风险的识别、改进,以及企业进行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演练、评估和完善的各个环节主要内容。
本要点中所指的环境风险,主要指水体污染方面,大气方面的污染应急主要按照企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执行。
根据本要点要求编制出的企业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是企业总体应急预案下的一个专项预案,同时可作为其它已制定的专项应急预案中环境应急方面的补充。
企业也可依照此要点对已制定的对其它专项应急预案进行审视和补充完善。
油田和销售企业可参照本要点进行相关工作,进行环境风险预防。
目录一、工作目的二、要点编制依据三、工作步骤附录四、附录1 环境风险评价准则五、附录2 环境污染事件分级附件一××公司苯胺、硝基苯装置环境事故应急预案附件二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一、工作目的和原则为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实施积极预防措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事故或自然灾害条件下导致的环境损害及其它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可行的整改方案和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处置和预防措施,以降低企业环境风险。
企业防控污染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认真分析在施救过程中可能造成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包括地形地貌和周边社会的施救资源);尽量减少汇入事故池的清下水;充分考虑通过工艺措施减少事故危害程度;把好“三关”,避免重特大污染事故的发生。
即优先把事故范围控制在装置、围堰界区内,其次是把事故控制在厂区范范围内。
既便在最不利的二、要点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农业用水灌溉标准》GB 5084-92《工业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1995《重大危险源辩识》 GB18218-200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844-8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中国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200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三、工作步骤(一)资料收集成立由环保、安全、生产、技术、设备、消防、规划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进行相关资料收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
5.3.3消气防组:
a)负责现场污染物的洗消。
b)负责到现场参加应急处置人员防护用品的供应和发放。
c)在保证事故控制前提下,合理利用消防用水及冲洗水。
5.3.4人员救护组:
a)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护。
b)组织协调医疗部门,保障特种药品供应,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二、要点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6.3 报告内容
6.3.1 发生Ⅰ级、Ⅱ级事件初报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单位名称、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和部位,污染物介质、数量及污染情况;
b)人员中毒、受伤情况;
c) 已采取的紧急措施;
d) 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和严重后果。
6.3.2 在处置过程中,发生事件单位和企业应尽快了解事态进展情况,并用快捷方式,向上一级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续报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四、附录1 环境风险评价准则
五、附录2 环境污染事件分级
附件一××公司苯胺、硝基苯装置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附件二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一、工作目的和原则
为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实施积极预防措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事故或自然灾害条件下导致的环境损害及其它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可行的整改方案和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处置和预防措施,以降低企业环境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败转头
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
时间:2020.12.13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中石化建标[2006]43号)
1 目的及范围
1.1 为防范和控制石化企业发生事故时或事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物料泄漏和污水对周边水体环境的污染及危害,降低环境风险,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制定和完善现有石化企业内工艺装置、储运设施、公用设施事故所导致的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
1.3 其他设施可参照执行。
2 总则
2.1 石化企业必须具备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
2.2 在制定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时应优先考虑利用现有设施。
当现有设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制定特殊情况下的防控措施预案,同时应抓紧增补和完善防控设施。
2.3 结合现有设施条件,事故时如能够通过转移物料达到避免事故扩大的,应首先进行物料转移。
2.4 按发生1 处事故设防,但编制预案时应考虑事故连锁反应的可能性。
2.5 本导则同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相抵触时按要求较高者执行。
2.6 本导则的执行应与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预防要点”相结合。
3 一般要求
3.1 事故识别应从水体环境危害物质生产、储存、运输等各环节、全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
3.2 水体污染防控措施应在对以下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后确定。
a) 水体环境危害物质识别;
b) 确定危险源分布位置;
c) 确定排水系统服务范围;
d) 污水处理能力识别;
e) 消防能力确定;
f) 事故识别;
g) 事故处置过程分析;
h) 事故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
3.3 应结合全厂总平面布局、场地竖向、道路及排雨水系统现状,以自流排放为原则合理划分事故排水收集系统。
3.4 当雨水必须进入事故排水收集系统时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进入该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
4 装置区
4.1 生产、使用水体环境危害物质的装置应采取措施确保事故本身及处置过程中受污染排水的收集。
4.2 应根据收集区内生产装置正常运行时及事故时受污染排水和不受污染排水的去向,设置排水切换设施。
5 罐区
5.1 储存可燃性对水体环境有危害物质的储罐未设置防火堤的应按现行规范设置。
现有不能满足防火及储存泄漏物料要求的防火堤应进行完善。
5.2 非可燃性对水体环境有危害物质的储罐应设置围堰或事故存液池,围堰或事故存液池有效容积不宜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
注:事故存液池指设置于罐区附近的用于收集泄漏物料的设施。
5.3 应根据防火堤、围堰内储罐正常运行时污水、废水及事故时受污染排水和不受污染排水的去向,设置排水切换设施。
6 事故排水收集
6.1 事故排水可利用污水系统、清净水系统收集,排放总管宜采用密闭形式,难以采用密闭形式时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6.2 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排水能力应按事故排水流量进行校核。
事故排水流量包括物料泄漏流量、消防水流量、清净水流量、雨水流量等。
6.3 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自流管道可按满流校核。
6.4 事故排水收集系统在各装置排水接入处宜设置水封,防止挥发性气体蔓延。
7 事故排水储存
7.1 应设置能够储存事故排水的储存设施。
储存设施包括事故池、事故罐、防火堤内或围堰内区域等。
7.2 事故储存设施总有效容积:
V总= (V1+ V2- V3)max + V4+ V5
注:(V1+ V2- 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 V2- V3,取其中最大值。
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
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
V2=∑Q消t消
Q消——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同时使用的消防设施给水流量,m3/h;
t消——消防设施对应的设计消防历时,h;
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
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
V5=10qF
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
q=qa/n
qa——年平均降雨量,mm;
n——年平均降雨日数。
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a;
7.3 罐区防火堤内容积可作为事故排水储存有效容积。
7.4 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进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积可作为事故排水储存有效容积。
7.5 在现有储存设施不能满足事故排水储存容量要求时,应设置事故池。
V事故池=V总-V现有
V现有——用于储存事故排水的现有储存设施的总有效容积。
7.6 应设置迅速切断事故排水直接外排并使其进入储存设施的措施。
7.7 事故处置过程中未受污染的排水不宜进入储存设施。
7.8 事故池可能收集挥发性有害物质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7.9 事故池非事故状态下需占用时,占用容积不得超过1/3,并应设有在事故时可以紧急排空的技术措施。
7.10 自流进水的事故池内最高液位不应高于该收集系统范围内的最低地面标高,并留有适当的保护高度。
7.11 当自流进入的事故池容积不能满足事故排水储存容量要求,须加压外排到其它储存设施时,用电设备的电源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一级负荷供电要求。
8 事故排水处置
8.1 根据事故时产生不同的环境危害物质,制定合理的后处理措施。
关于印发《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的通知
作者:败转头
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
时间: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