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人体生理学绪论第三节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坏的稳态重新得以恢复。
第 四 节
人体功能的调节
一、 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 1、基本方式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 性应答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
传入N(纤维) 感受器 中 枢 传出N(纤维)
发挥调节作用 全身性体液调节
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 组织液 临近细胞
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
调节其功能活动 局部性体液调节
2、体液调节的特点:
1)反应较缓慢
2)作用范围广 3)持续时间长 3、神经-体液调节:普遍存在
(三)自身调节 指体内的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 自身对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特点: 调节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
效应器
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中任何一个部分被破坏 或出现功能障碍,都将导致这一反射消失
非条件反射
3.反射的类型 条件反射
4、神经调节的特点: 1)反应迅速准确 2)作用部位局限 3)作用时间短
(二) 体液调节
1.概念: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化学物质包括 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如组胺) 局部代谢产物(CO2、乳酸等)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激素 血液循环 靶器官或靶细胞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三、生殖
一、新陈代谢
1、概念: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 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地过程。
2、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3、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控制系统
受控系统
如:强烈刺激下的应急性反应活动
(二)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 ——闭环系统 控制系统
反馈 信息 监视装置 (感受器) 反馈(feedback):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 过来影响控制部分功能活动的过程 调节信息
受控系统
反馈按反馈信息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正反馈与负反馈两类 1、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急性实验
动物实验 慢性实验 人体实验 在体实验
离体实验 优点: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影响,实验 条件易于控制、结果便于分析; 缺点:不能简单等同于或类推到体内的 真实情况。 在体实验 优点:保存了被研究器官与其他器官的 自然联系和相互作用,便于分析各器官之间的相 互影响; 缺点:不能类推到清醒状态的真实情况。 慢性实验 优点:保存了各器官的自然联系和相互 作用,便于观察某一器官在正常情况下的生理功 能及其与整体的关系; 缺点:体内条件太复杂,对结果不易分 析。
四、生殖(Reproduction) 生殖是生物体繁殖后代、延续种系的基本生命特征 性活动。成熟的个体通过无性或有性繁殖方式产 生或形成与本身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人体与外环境 1、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3)生物因素 2、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心理因素、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神经调节的特点:作用迅速、调节精确、作用 部位局限、时间短暂。
(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概念:是指机体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到 达全身各组织器官,并对其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的过程。 类型:1.全身性体液调节
2.局部性体液调节
绪论1人体生理学
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reflex)。 反射的通路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
特点:作用迅速而精确、部位局限和时间短 暂;
2.体液调节 一般是指由某一器官或组织 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 达另一器官,调节它的功能活动。
张锡钧(1899—1988)在神经化学递质乙酰胆 碱的研究中取得系列的创新性或果,受到国内 外生理学界的高度评价。
3.为什么要学习生理学?
1.只有认识了“正常”,才能设法维 持正常,防止异常;认识“异常”( 疾 病);
2.生理学的发展可促进临床医学的发 展;
3、学习与掌握一些实验技术,培养观 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肾上腺髓质可以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 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达心脏和血管,调节 心血管活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全 身的能量代谢等等。 特点:缓慢、广泛而持久;
神经—体液调节 人体内的功能调节大多是这种复合式的调节。
3. 自身调节:机体内有些调节既不依赖 神经也不依赖体液,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 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
器官生理学--循环生理学 消化生理学 肾脏生理学
(三)整体水平
各系统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第一节
兴奋性
⑴ 新陈代谢: 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⑵ 兴奋性: 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一、刺激与反应
(一)、 1.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2.刺激分类 3.刺激三要素
作用—— 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加准确、适度;
作业:
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 些?各有何特征?
生理学——精选推荐
⽣理学第⼀章绪论学习要求掌握: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式熟悉:⼈体功能⾃动调控中反馈调节机制的重要意义了解:⽣理学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法内容精要第⼀节⽣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理学的研究对象⽣理学是⽣物科学中的⼀个分⽀,宏观世界是以⽣物机体的⽣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门科学。
2.⽣理学的研究任务⼈体⽣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构成⼈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特别是各个器官、细胞功能表现的内在机制,研究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从⽽使⼈们认识⼈体作为⼀个有机整体,其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是如何相互协调、互相制约,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维持正常的⽣命活动过程。
⼆、⽣理学的研究⽅法和⽔平1.⽣理学的研究⽅法⽣理学是⼀门实验性科学,根据⽣物进化观点,⼈同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有许多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之处。
因此,可⽤动物试验的研究结果间接地探讨⼈体的⽣理功能变化及其机制。
2.⽣理学研究的⽔平⼈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许多功能相近的细胞构成组织、器官,由功能上密切联系的⼀些器官构成系统,各个器官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体复杂的整体。
因此,⽣理学研究从下列层次进⾏:从细胞和分⼦⽔平研究构成某器官各种细胞的⽣理特性和构成细胞的各个分⼦,特别是⽣物⼤分⼦的物理学和化学特性。
针对细胞和⽣物⼤分⼦的功能进⾏研究所获得的知识称为细胞⽣理学。
器官和系统⽔平研究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及其在机体整个⽣命活动中所起的作⽤。
例如⼼脏如何射⾎、肾脏如何产⽣尿液、消化系统如何从⾷物中获取营养物质。
整体⽔平三个层次来研究的研究⼈体整体情况下,各器官、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和相互协调,以及整个机体在变化的环境中是如何维持正常的⽣命活动的。
以上三个⽔平的研究不可分割,互相联系和补充。
第⼆节⽣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人体生理学 绪论
第三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二、稳态(homeostasis) 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保持相对 稳定的状态。 保持相对稳定或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 各种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 稳态的实现: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 统的活动而实现。途径---反馈
稳态意义:为细胞活动提供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环境, 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
三、自身调节: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 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肾血流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 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脑血流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60-140mmHg范围内变动时,
脑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自身调节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第五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研究》, 于1628年公之于世。指出 “动脉是
从心脏输出血液的血管,静脉是运回血液到 心脏的血管,血液能从动脉透入静脉,动脉 与静脉的移行是在四肢及身体的远端部分; 心脏是一种肌肉,其瓣膜阻止了血液的逆流,
心脏运动是血液循环的唯一原因。”
第一节
生理学概述
第一节
生理学概述
显微镜的发明为生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1660 年和 1668 年,
第二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特征
一、新陈代谢(metabolism) 指机体不断地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 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不断分解自身衰老、退化的物质,并将 其排出体外的自我更新的过程。 同化作用 机体 环境 (物质代谢) 两个过程 异化作用 (能量代谢) 同化作用:即合成代谢,是机体利用能量将环境中小分子 合成为大分子的一系列代谢途径。 异化作用:即分解代谢,是机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 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能量代谢:各种能量的转化与利用。
生理学 第八版 第一章 绪论
(三)细胞和分子水平: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
研究组成机体的细胞及分子的功能,机制 及相互关系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慢性实验 2、急性实验
离体实验 在体实验
学习生理学的方法: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机体的某种结构,必然有相应
的功能,,功能建立在结构之上,•所以应对相关组织结 构内容进行必要的复习。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机体以其整体适应于自然界,
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等
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弄清这些生命活动的 发生机制、相互关系以及内外环境的各种变 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
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或某些部 分发生的变化,器官在疾病时发生的功能变 化、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对其 他器官的影响等等。
研究的意义是要为临床服务,促进医学 事业的发展
调节方式:反射(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 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 传出神经 中枢
效应器
(二)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 调节方式:激素(有的是神经调节的一个延长部分)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表现
新陈代谢 兴奋性 适应性 生殖
一、新陈代谢
物质、能量
机体
环境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二、兴奋性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反应:可兴奋性组织对刺激作出的相应反应。
兴奋:组织受刺激后由静息→活动
活动弱→强的过程。
抑制:组织受刺激后由活动→静息
第三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一、机体的环境
1.外环境: 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外界、大气环境)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01章+绪论
(三)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组织、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 的周期性变化,依次分别为:
绝对不应期:是指组织细胞在一次兴奋初 期很短的时间内,对于任何强度的刺 激,都不能再产生兴奋的时期(ab段)。
相对不应期:是指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的一 段时间内,须给予大于该组织阈值的 较强刺激才能引起反应的时期(bc段)。
(三)体液调节的生理意义:对机体的快速变化不能起及时的 调节作用,但是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功能的最重要 的调节机制。
三、自身调节
绪论
(一)自身调节的基本方式:不依赖于神经体液因素而起的 调节作用。
(二)自身调节的特点:作用非常局限。
(三)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在心、肾、脑等重要脏器的功 能维持上有重要意义。
(2)持续刺激时间 时值——以二倍于基强度的刺激作用于可兴奋组织,引
起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其长短反映了组织兴奋性的高低。
(3)刺激强度变化率
反应(response):机体应答刺激所产生的变化。
兴奋(excitation):由相对静止 变为显著的运动状态,或原有 的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inhibition):由运动转为 相对静止,或活动由强变弱。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使实验条件简
单化,便于分析有关因素对离体器官、
组织或细胞的功能影响。
绪论
2.慢性实验(chronic experiment)
第一章_绪论_人体生理学
第二节 生命的根本特征
新陈代谢 兴奋性 适应性 生殖
定义:机体与环境之间物 质和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 新的过程,包括了合成代 谢定和义分:解机代体谢或。组织对刺激 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定义:机体根据刺激而调 整自身活动以保持吱声生 存的能力或特性,包括行 为定性义适:应产和生生于理自性己适相应似的 子代个体的功能,也叫自 我复制。
意义:为人类防病治病、增进安康、延 长寿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三、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人体生理学也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知 识主要是通过实验获得的。随着生理学 不同水平研究的日益深入,生理学的知 识和理论不断得到新的开展
〔1〕整体水平
研究方法:活体解剖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以完整机体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 在各种条件下,完整机体的各器官各系 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规律。
〔2〕器官和系统水平
研究方法: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机体内各器官或系统的生理活动功能, 活动规律以及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功能?功能原理?功能的评价?特点? 调节或影响?
〔3〕器官和系统水平
研究方法: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 研究组成机体的细胞及分子的功能,机 制及相互关系
四、人体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构造和功能的关系:某种构造必然有相应 的功能,功能建立在构造之上。
〔一〕刺激与反响
阈强度
阈上刺激 阈刺激
有效刺激
阈下刺激
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强度呈反变关系。
〔二〕兴奋与抑制
兴奋:指组织承受刺激后由生理静息状 态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增强。
抑制:指组织承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 入生理静息状态,或活动由强减弱。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生理学研究任务有哪些?可从什么水平、采用何种研 究法解决?
2.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3.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4.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 5.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举例说明。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
“医学是关于疾病的科学,而生理学是关于生命 的科学。所以后者比前者更有普遍性。这就是为什么 说生理学必然是医学的科学基础。”
——Claude Bernard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排尿反射
盆神经传入 盆神经传出
阴部神经传出
(三)前馈控制系统
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红色框部分为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feed-forward):是一个开环系统。控制部分在反 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 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如:条件反射
意义:前馈控制可以更快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并对 可能出现的反应偏差提前予以纠正,起到“防范于未然” 的作用。
新城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生理学的任务
1、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的生 理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
2、阐明不同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和相互 作用;
3、内、外环境变化对机体功能活动的影响和机体进 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命活动在整体生命 活动中的意义。
生理学的重点
功能(Function) 机制(Mechanism) 调节(Regulation)
反应的表现形式:兴奋和抑制 决定兴奋还是抑制的因素:
外部因素:刺激的质和量; 内部因素:组织、细胞的功能状态和特性 可兴奋细胞:神经、肌肉和腺体细胞 可兴奋细胞的共同特征:动作电位
第章 人体生理学绪论第三节 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ea
第一章绪论第三节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1、稳态:“稳定的状态〞,是维持体内各细胞、器官进行正常活动的根底。
是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如:体温、PH、血压、HR等,都有相对正常的范围。
〔1〕概念:对内环境而言,是指有机体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允许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动,从而保持动态平衡,这一状态称为-。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桥梁,交换场所在细胞内,所以,内环境是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只有它的稳定,才能保持代谢正常,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保持稳态的原因:a、新陈代谢的酶促反响要有稳定的内环境;如:温度、PH、离子浓度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在水溶液中进行,需要相应的稳定的渗透压;〔维持C形态功能〕如:与水溶液接触时间长细胞会变形;吊液0.9%的生理盐水,5%G与组织液相近〔任氏溶液〕活兴奋组织的生物活动要求细胞外液的一些离子浓度稳定;如:缺Ca,表现痉挛、失眠、精力不集中、骨质疏松、容易骨折以及对N-M兴奋性的改变。
2、反响:指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发生相应的暂时的变化,以保持内环境的平衡。
如:炎症、冬天脂肪的变化和动物的脱毛现象。
3、适应:在某种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下,人体的功能和形态所发生的相应的持久的变化,从而使机体具有更高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如:非寒颤性产热、南北身高的不同、俄罗斯的鼻子形状。
4、运动中的反响与适应原因:通过适应机制有目的的提高某些器官系统的功能能力〔尤其是心肺功能〕,并且能提高机体保持稳态的能力和耐受性。
如:运动量及强度的不断适应与增长:超量恢复;HR适应性的变慢一、神经调节人类机体的机能调节是由相互联系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两方面来进行的,生理过程才能统一协调地进行。
根本方式:反射1.反射,指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做出反响的过程。
2.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根底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反响重要的是通过本体感受器的反响调节作用。
人体机能(生理学)绪论
〖熟悉〗新陈代谢的概念
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以达到 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包括: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了解〕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1. (1)合成代谢:机体不断地摄取外界的营养物质,并将其合成、转 化为自身组织成分,并贮存能量的过程。
【掌握】内环境的概念
内环境的组成人体内含有大量体液,它由水分及溶解于其中的溶 质(包括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所组成。全身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60%,它遍布于全身细胞内外。按其存在的部位分为细胞内液(占 2/3)和细胞外液(占1/3)两大部分
细胞外液是组织细胞的直接生存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
2. (2)分解代谢:机体不断地分解自身成分,释放出能量,提供生命 活动的需要,并将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了解〕物质代谢、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中即包括了物质代谢,又包括了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外界物质的摄取、合成、转化、分解 能量代谢:能量的合成、转移、贮存、释放、利用 p95
新陈代谢的生理意义:新陈代谢是机体与外环境最基本的联系, 也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停止,机体也就死亡。
内环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一旦失衡,机体就会出现疾病。
〔了解〕神经调节
【概念】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掌握】反射和反射弧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N、中枢、传出N、效应器 反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
性反应。 反射分类: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了解〕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1、稳态:
“稳定的状态” ,是维持体内各细胞、器官进行正常活动的基础。
是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如:体温、 PH 、血压、 HR 等,都有相对正常的范围。
( 1)概念:对内环境而言,是指有机体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允 许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动,从而保持动态平衡,这一状态称为
-。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桥梁,交换场所在细胞内,所以,内环境是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只有它 的稳定,才能保持
代谢正常,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 2)保持稳态的原因:
a 、新陈代谢的酶促反应要有稳定的内环境; 女口:温度、PH 、离子浓度
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在水溶液中进行,需要相应的稳定的渗透压; 如:与水溶液接触时间长细胞会变形;吊液 0.9%的生理盐水, 5%G 活兴奋组织的生物活动要求细胞外液的一些离子浓度稳定; 如:缺 Ca ,表现痉挛、失眠、精力不集中、骨质疏松、容易骨折以及对
2、 反应:指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发生相应的暂时的变化,以保持内环境的平衡。
如: 炎症、冬天脂肪的变化和动物的脱毛现象。
3、 适应:在某种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下,人体的功能和形态所发生的相应的持久的变化,从而使机体具有 更高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如:非寒颤性产热、南北身高的不同、俄罗斯的鼻子形状。
4、 运动中的反应与适应 原因:通过适应机制有目的的提高某些器官系统的功能能力(尤其是心肺功能)
的能力和耐受性。
如:运动量及强度的不断适应与增长:超量恢复; 一、神经调节
人类机体的机能调节是由相互联系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两方面来进行的,生理过程才能统一协调地进行。
基本方式:反射
1. 反射,指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
2.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基础 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 重要的是通过本体感受器的反馈调节作用。
反射性调节分为: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讨论 )
N 调节的特点:迅速而精确。
二、体液调节
机体的某些细胞产生某些化学物质, 如人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 通过血液循环送到一定的组织器官, 引起 特有的反应, 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等重要机能。
由于这些化学物质都是通过体液运送的, 故称此种调节为体液调 节。
全身:主要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的功能。
特定: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类型:全身性体液调节与局部性体液调节 局部性体液调节:某些组织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扩散到局部组织来改变它们的功能活动称为 如:乳酸、腺苷、二氧化碳刺激局部毛细血管轮流开放,使代谢产物运出,它们积累过多,会容易产生疲
劳。
特点:作用广泛而缓慢。
三、器官、组织和细胞的自身调节
( 1)概念:是指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 应。
如:心脏、脑血管
(维持 C 形态功能) 与组
织液相近(任氏溶液)
N-M 兴奋性的改变。
,并且能提高机体保持稳态 HR 适应性的变慢 反应
如:生长激素
例如,在一定范围内动脉血压降低,脑血管即舒张,以减少血流压力,使脑血流量不致过少。
使脑血管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
(2)特点:自身调节的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但对于器官和组织的机能调节仍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