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风筝百科
三种简单风筝的制作方法
蝌蚪风筝
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 刘润刚
王字风筝
八卦风筝
一、 蝌蚪风筝
右图所示为蝌蚪风筝的骨 架图及拴线图。为方便各位制 作,特地加上比例尺网格。这 种风筝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对 材料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按 图制作均能达到放飞的目的。 该风筝所用竹条骨架只有 横竖两根,风筝的制作尺寸一 般宽在450毫米左右为宜,太 大太小均不适宜。以宽450毫 米为例,横竹条宽度和高度分 别为3和3毫米,若为减少些自 重,在边梢部位可以对称地削 到宽高均为2毫米。
课间休息……
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 刘润刚 2008.3.15
风筝的类型
风筝分类常以构造分类
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 刘润刚
可分为串式、桶式、板子、硬翅、软翅、 自由类和现代类。
串式是把数只相同或者不同的风筝拴在 一根或多根线上放飞的风筝。象龙类、七仙 女下凡、八仙过海等。
桶式是立体 的,一般采用折 叠结构的骨架由 一个或多个圆桶 或其他形状的桶 组成,如宫灯、 花瓶、火箭等。
【著名风筝产地】
【放风筝对健康的好处】
春天放风筝,对人的身体健康 是非常有益处的。传统中医认为, 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 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 现 代保健医学的研究也表明,在明媚 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 骨,让身体随着放飞的风筝而不停地移动,从而活动四肢百骸;同时,由 于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 环状态,从而获得消除冬日气血积郁、祛病健身之功效;此外,放风筝时, 双眼面对蓝天,飞行的风筝千姿百态,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 力,预防近视和弱视。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医院和疗养院采用“风筝疗法”治疗精神抑郁、 神经衰弱、小儿智力不全等症,也收到了神奇的疗效。
风筝的介绍.
而有了“风筝”的名字。 • 英语:kite [kait]
3
常见的风筝样式
4
三角形风筝
5
中国传统风筝
6
立体大型风筝
7
现代风筝用途 风筝动力船
8
9
10
11
12
• 1.布或纸(无纺布、雨伞布、一次性雨衣、纸彩带、 海报纸)不易破 ,比较轻的。
• 2骨架(竹子、小木棍、塑料小条) • 3.线(不易断、较长) • 4.其他:铁丝 、或纸胶、双面胶、白乳胶(主要是能
固定骨架和风筝用的都可以)
• 放飞时,放飞者在风筝出手以后,拉着风筝快速地迎 风奔跑一段距离,相对地增加风速,使风筝在地面风 阶段能获得足够的升力而飞入天空。
20
单人放飞法
• 一般面积在20×50平方厘米的小型风筝,如板子风筝、硬 翅风筝、软翅的“鸟”、“蝴蝶”、“蜻蜓”等,在2~3 级风时可以放飞。
• 一手持风筝线与脚线系结处,将风筝擎过头顶,一手持线 车,斜身以侧背迎风施放。
• 先让风筝在头上迎风飘起,再慢慢地放一段线,稍一停, 待风筝升起后,再放一段线。这样放放停停、停停放放, 直到把风筝放到你满意的高度。
21
放飞的注意事项
• 要迎风放飞。风力合适。不要在狂风、雷雨天气下放风筝。 • 放飞环境要开宽,不要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 • 不要让放飞线割到身体,尤其是脖子! • 要有大人陪同下放飞风筝。 • 放飞地点推荐:民众裕民绿道、海滩。
13
关于风筝的介绍
关于风筝的介绍
风筝是一种由轻质材料制成的飞行器,通常由一根或多根线牵引着,以风力为动力飞翔在空中。
风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的风筝被用于军事侦察和祈求丰收的仪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逐渐演变成了娱乐和竞赛的对象,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之一。
现代的风筝通常由轻质材料如聚酯纤维等制成,也有一些风筝采用透明塑料或薄膜材料制成。
风筝的形状和大小各异,一般分为三角形、菱形、几何形、人形等,尺寸从几厘米到数米不等。
风筝的线通常由强度高、耐磨损的线材制成,有些线材还会涂上蜡或其他物质以增加其阻力,使得风筝能够更加稳定地飞行在空中。
风筝的飞行技巧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如调整风筝姿态、控制线材长度等。
风筝的飞行除了是一项娱乐活动外,还被用于气象学研究、科学实验等领域。
风筝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风筝节成为了各地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吸引了很多游客和爱好者前来感受其中的乐趣。
- 1 -。
风筝的介绍
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 后。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举办一年 一届的国际风筝盛会,1988年, 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 风筝都。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九届 风筝 会,每年都要吸引来自世界的 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也为潍坊的经济 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根据 史书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到了 唐代(公元618~907年)中期,社会进入了繁 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 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 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风筝逐渐 走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宋代(公元 960~1279年),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 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 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 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中国风筝以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制作而成。 传统的中国风筝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 艺,"扎"即要达到对称,使风筝左右两侧的受风面 积相当;"糊"即要保证整体平整,干净利落;"绘"即 要做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的效果;"放"即要依据 风力调整提线角度。风筝的种类主要分为"硬翅"和" 软翅"两类,"硬翅"风筝翅膀坚硬,吃风大,飞的高。 "软翅"风筝柔软,飞不高,但飞的远。在样式上, 除传统的禽、兽、虫、鱼外,近代还发展出了人物 风筝等新样式。 中国地域辽阔,风筝作为中国的传 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出许 多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种类、样式和流派。其中以 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四川、广东所制的风筝最 为著名。
风筝的介绍
起源
风筝真正的起源,已无法证明。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
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 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说
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 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 最早的风筝。(约公元前300年),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上。唐代晚期,因为有
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 于是就有了 “风筝”的叫法。
历史
十三世纪时,意大利马可· 波罗自中国返回欧洲后,始传到世界各地。据古书 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 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故而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能发出声 音的叫“风筝”。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有进行测距、 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 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 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风筝的谜语
像蝶不是蝶, 像鸟不是鸟, 清明前后天上飞,就怕雨水浇------风筝 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 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 (打一玩具)---
--风筝
风筝的谜语
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
雨。 像蝴蝶,像飞鸟,乘着风儿天空飘。 一根线儿拴住它, 怕它调皮到处跑 飘。
制作
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其他复合材料包括丝绢、 尼龙布、塑料膜或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等。风筝 纸和丝绢为一般传统风筝的制作材料,着色鲜艳亮丽,更能体现中国风筝的 魅力;但是纸易破,丝绢贵,而现代科学的产物——尼龙布和塑料膜,成了 制造风筝的新材料。 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主要材料,可选的骨架可根据个人爱好来编制,如蜻蜓状、 蝴蝶状等。 纸是蒙糊风筝的主要材料,以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耐湿耐冲击,
《风筝》课件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 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 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 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 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 埂上,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 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 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 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 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 埂上,
的每一位小同学带来了多少快乐与 伤心。我想,不管小同学最后有没 有找到‘‘幸福鸟”
我来做:
精心 1、我们_____做着心里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蜻蜓样 2、我想做一个________的风筝,希望它带着我的 名字,飞上高空,与小鸟嬉戏玩耍。 羡慕 3、村里看见了,______地说:“放得那么高” 快乐 4、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______的风筝。
写话练习
我们拼命地跑到水磨坊,一看
课后作业
1.用两个形容心情的词语造句。 2.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翩翩飞舞 嘣地断了
bēng
依然
shū
gěng
田埂
倏 地
垂头丧气
水磨 坊
mò fáng
大惊失色
半沉半浮
我会读,我会写
飞舞 精心 憧憬 希望 继续 奔跑 似乎 寻找 磨坊 翩翩飞舞
我会写
水磨坊
词语解释
• 憧憬:向往。如:我们心中充满着对美好未来 的憧憬。 • 依然:依旧。 • 凌空: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天空中。 •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 倏地:极快地,迅速地。 •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一个人 用手托着,另一个人 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 说声“放” ,那线一紧一松, 风筝就凌空飞起 ,渐渐高过 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 来。
风筝简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风筝简介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
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
到五代(公元907─960年)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风筝最初出现与军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
传说公元202年,汉王刘邦率大军进攻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韩信为了瓦解项羽部下的军心,在风筝上系上小竹笛,夜晚放飞到楚营上空,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高唱楚歌,项羽士兵听到熟悉的旋律,思乡之情顿起,士气低落,终不敌汉军而败。
经过千余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改进,逐渐完善起来的工艺设计,使风筝的扎制技术日臻精巧、合理而易于放飞。
从唐朝(公元6118─907年)开始风筝由军用品转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饶有趣味的娱乐工具,“孤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仰羡频,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正是放鸢取乐的写照。
“放风筝”这了民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春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
每年的清明节,也就是公历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于在这个期间扫墓或到郊外去春游,放风筝便是此时一项流行的娱乐方式。
古人所述“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声驰空碧东风晓”,正是描绘出春天放飞风筝的热闹景象。
风筝在中国,有北鸢、南鹞之分。
传统样式有串型风筝(以龙头蜈蚣为主),筒子型(以立体宫灯为主),板子型(以八卦形为主),软翅型(以蝴蝶、晴蜓为主),硬翅型(以燕子、神话人物为主),而最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一种用丝绢制成的掌燕风筝,其形体如火柴盒大小,放于手掌上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小燕子。
丰子恺漫画城市之春。
风筝在中国广为流传,但风格各异;北京、天津、潍坊、南通所制风筝各领风骚。
《风筝》原文以及阅读题解析
《风筝》原文以及阅读题解析风筝阅读原文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关于风筝的介绍
关于风筝的介绍
风筝,是一种利用风力飞行的玩具或运动器材。
它的形状多种多样,有菱形、三角形、六边形等,也有动物或人物等的造型。
风筝由轻质的材料制成,例如纸、布、竹子、塑料等,常常在上面绘制图案或文字。
风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中国。
最初的风筝可能是
由军队用来传递信息和侦查敌情的。
后来,它又被用来祈求好收成和驱逐邪灵。
在唐朝时期,风筝成为了一种庆祝节日的活动,人们会在初一、十五等特定日子放飞风筝庆祝。
从此,风筝渐渐演变成了一种娱乐和体育活动。
风筝可以飞得很高,甚至可以在云层上方飞行。
它的飞行需要依靠风力,因此需要在风力较大的天气条件下放飞。
风筝的飞行姿态也需要人们用线控制,通过脚踩轮子或手拉线条等方式来调整风筝的飞行高度和角度。
除了娱乐和庆祝节日,风筝也被用作比赛和运动。
在一些国家,风筝比赛已经成为了一项正式的体育项目,有专业的风筝选手和裁判。
风筝运动也被列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备选项目。
总的来说,风筝是一种充满乐趣和挑战的玩具和运动器材,它不仅可以让人们享受自然风光,还可以锻炼人们的耐心和技巧。
- 1 -。
风筝的简单介绍
风筝的简单介绍
《风筝的简单介绍》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风筝这玩意儿。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去放风筝。
那可是一个超级大晴天,风也刚刚好。
我们拿着各自的风筝,兴高采烈地跑到了一片空旷的草地上。
我那风筝啊,上面画着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可漂亮啦!我满心欢喜地拿着它,准备让它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我迎着风跑起来,边跑边放线,嘿,那风筝还真就慢慢飞起来了。
看着它一点点升高,我的心里那叫一个美呀。
可是没一会儿,风筝就开始摇摇晃晃的,好像不太稳当。
我着急了,就拼命地跑,想让它稳定下来。
结果呢,跑得我气喘吁吁的,风筝还是一头栽了下来。
我那个懊恼啊,小伙伴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我可没灰心,我把风筝捡起来,重新整理好线,又开始放。
这次我慢慢跑,找到感觉后再加快速度,嘿,风筝真的就稳稳地飞起来啦!看着它在蓝天白云下飘荡,我觉得自己好像也跟着飞起来了一样。
这就是风筝的魅力呀,它能带给我们快乐和自由的感觉。
风筝的种类那可多了去了,有三角形的、长方形的,还有各种动物形状的,像老鹰啦、燕子啦,每一个都特别有趣。
而且放风筝还特别能让人放松心情,当你看着风筝在天空中飘呀飘的,所有的烦恼都好像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现在虽然长大了,但每次看到风筝,我都会想起小时候那次放风筝的经历,那真的是一段特别美好的回忆呀。
所以呀,大家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去放放风筝,感受一下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说不定也会给你们留下难忘的回忆呢!好了,关于风筝就先说到这儿啦,下次再和你们聊别的好玩的东西哟!。
风筝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 • 风筝的制作材料与工艺 • 风筝的飞行原理与技巧 • 风筝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风筝的保养与收藏
01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
风筝的起源
风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 传是由古代的发明家鲁班所发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逐渐演变成各 种形状和大小,成为人们娱乐和竞技 的工具。
由于风筝的形状和材质,会产生向上的升力。
平衡与稳定性
02
风筝通过线与地面之间的拉力保持平衡,同时通过自身的设计
保持稳定性。
飞行高度
03
风筝的飞行高度取决于风速、风筝的设计和线长。
飞行技巧
风筝的起飞
通过奔跑或助跑将风筝拉 起,使其获得足够的速度 以产生升力。
风筝的飞行
在风筝飞行过程中,通过 控制线的松紧来调整风筝 的高度和方向。
制作工艺
1 2
骨架制作
根据设计图纸,将竹子切割成适当长度的段,然 后进行打磨和修整,确保骨架的形状和尺寸准确 无误。
蒙面制作
将纸按照设计图纸裁剪成适当的形状和大小,然 后粘贴到骨架上,确保蒙面的平整和固定风筝的各个部分,确 保风筝在飞行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风筝的装饰与色彩
风筝的修复与维护
修复方法
如果风筝出现损坏或老化,可以进行修复。修复时要注意保持原貌,尽量恢复到 原有的状态。
维护建议
对于修复后的风筝,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和保存。同时 ,要注意避免再次损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风筝的艺术价值
造型艺术
风筝的造型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 状,也可以是复杂的动物或人物形象。
三年级 语文 年级上《风筝》课文
三年级语文上《风筝》课文风筝作者:贾平凹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
做一个蝴蝶样的吧。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
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
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那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
”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风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风筝》课件
质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后提出自己的疑问. 疑
质疑一: 为什么“惊异”与“悲哀”?为什么说“春 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
质疑二: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如何理解 质疑…… 1、“惩罚”是什么? 2、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3、为什么“我”二十年来毫不忆及幼小时候对于 精神虐杀这一幕? 4、“我”用最可行的方法去讨他的宽恕,“我”得到宽恕 了吗,为什么? 5、因为他不记得此事了,“我”心里就宽松起来了吗?由此, 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6、为什么“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1)弟弟是真的忘记了吗,请从“我”或者弟弟的角 度写一段话来表现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2)你如何看待现在的家长教育 。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
鲁 迅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 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 1904年入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立 志学医,后弃医从文,成为文坛领袖 。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 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 鲁 、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 迅 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 简 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介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 毫无怨恨,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 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情合理,被虐杀 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 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鲁迅只觉得 这世界一片肃杀和寒威。
质疑探讨:
终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在误解 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
本文叙写的是小时候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 小兄弟做这种没出息的玩艺,甚至很粗暴把小兄 弟做好的风筝毁掉,显然写的是兄弟之间的矛盾 冲突。但从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手足情深,当年 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想小兄弟有出息,但一 旦明白是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 兄长,也一心想补过,讨小兄弟的宽恕,同胞手 足情溢于言表。
风筝简介-专业文档!
风筝简介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
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
到五代(公元907─960年)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风筝最初出现与军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
传说公元202年,汉王刘邦率大军进攻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韩信为了瓦解项羽部下的军心,在风筝上系上小竹笛,夜晚放飞到楚营上空,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高唱楚歌,项羽士兵听到熟悉的旋律,思乡之情顿起,士气低落,终不敌汉军而败。
经过千余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改进,逐渐完善起来的工艺设计,使风筝的扎制技术日臻精巧、合理而易于放飞。
从唐朝(公元6118─907年)开始风筝由军用品转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饶有趣味的娱乐工具,“孤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仰羡频,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正是放鸢取乐的写照。
“放风筝”这了民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春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
每年的清明节,也就是公历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于在这个期间扫墓或到郊外去春游,放风筝便是此时一项流行的娱乐方式。
古人所述“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声驰空碧东风晓”,正是描绘出春天放飞风筝的热闹景象。
风筝在中国,有北鸢、南鹞之分。
传统样式有串型风筝(以龙头蜈蚣为主),筒子型(以立体宫灯为主),板子型(以八卦形为主),软翅型(以蝴蝶、晴蜓为主),硬翅型(以燕子、神话人物为主),而最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一种用丝绢制成的掌燕风筝,其形体如火柴盒大小,放于手掌上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小燕子。
丰子恺漫画城市之春。
风筝在中国广为流传,但风格各异;北京、天津、潍坊、南通所制风筝各领风骚。
风筝介绍(完整版).
潍坊风筝
中国风筝
潍坊风筝文化 山东潍坊市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 山东潍坊是中国著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 人。 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 道光年间,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清末,潍坊已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 潍坊风筝主要有三种基本造型:串式、硬翅式和简形式。其中串式 以龙头蜈蚣最突出,据说是受了龙骨水车的启发而制造的。
风筝之最 2011年4月16日, 潍坊举行万人放风筝活动,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刷新了 在此项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 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 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巨型风筝 2014年8月5日,一只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章鱼”软体风筝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希 拉穆仁草原举行的草原风筝节上放飞升空。
立体风筝
一般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如宫灯、花瓶、 火箭等。
运动风筝
又叫特技风筝,一般为三角形、滑翔伞状、眼镜形。与传统风筝不同,运动风筝不 仅有单线的,还有双线的、四线的,可在空中做一些动作。如水平移动、俯冲、绕 八字、转圈等。
自由类筝。跨种类的如“鹊桥 会”, “梁山一百单八将”、“百鸟朝凤”等。
单人放飞法
• 一般面积在20×50平方厘米的小型风筝,如板子风筝、硬 翅风筝、软翅的“鸟”、“蝴蝶”、“蜻蜓”等,在2~3 级风时可以放飞。
• 一手持风筝线与脚线系结处,将风筝擎过头顶,一手持线 车,斜身以侧背迎风施放。
• 先让风筝在头上迎风飘起,再慢慢地放一段线,稍一停, 待风筝升起后,再放一段线。这样放放停停、停停放放, 直到把风筝放到你满意的高度。
《风筝》课件
•
•
•
1、课文是介绍“风筝” 这种工艺品的吗?
不是
2、“风筝”在课文中起 什么作用?
线索
3、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 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 还处在什么社会吗?
1925年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4、课文记叙了“我” ( 毁掉 )了弟弟的 ( 风筝 ),后来我知道 自己( 错 了 ),准备向 弟弟道歉,而弟弟却 ( 不记得了),我的心只 沉重着 得( )。
惊 恐 不 安 的 内 心
愤怒 即刻伸手 抓断、掷、踏扁 傲然走出
专 制 、粗 盛暴 怒
认为管是正当,自认 该罚。麻木
认为管得对,受封建家长制传 统的影响。
同情
读5-11段,划出我是如何省悟和补过的,以 及弟弟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后的神态并赏析。
我
不幸偶尔看到 心变铅块堕下去 想补过、讨宽恕 深深自责、知错必改、严 于自省,抛弃旧我、追求 新我
2.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 “不幸”?
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 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 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3.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 体指什么?
这一幕,是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 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生字及词语积累
筝 zhēng 蕾 lěi 堕duò 丫杈chà 掷 zhì
língdīng 嫌恶 wù 肃杀 sùshā 诀别jué 伶仃
huá ng 瑟缩 sèsuō 可鄙 bǐ 什物 shí 惊惶 虐杀 nüèshā 宽恕 shù恍然大悟 huǎng
ng 添刻tiān 苦心孤诣 yì惩罚 ché
4.为什么说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鲁迅《风筝》原文及赏析
鲁迅《风筝》原⽂及赏析【原⽂】: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远处有⼀⼆风筝浮动,在我是⼀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个淡墨⾊的蟹风筝或嫩蓝⾊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风筝,没有风轮,⼜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桃也多吐蕾,和孩⼦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春⽇的温和。
我现在在哪⾥呢?四⾯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兄弟,他那时⼤概⼗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最喜欢风筝,⾃⼰买不起,我⼜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于⼩半⽇。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
我恍然⼤悟似的,便跑向少有⼈去的⼀间堆积杂物的⼩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他向着⼤⽅凳,坐在⼩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瑟缩着。
⼤⽅凳旁靠着⼀个蝴蝶风筝的⽵⾻,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对做眼睛⽤的⼩风轮,正⽤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中,⼜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的玩艺。
我即刻伸⼿折断了蝴蝶的⼀⽀翅⾻,⼜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屋⾥。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
然⽽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看到了⼀本外国的讲论⼉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童最正当的⾏为,玩具是⼉童的天使。
于是⼆⼗年来毫不忆及的幼⼩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幕,忽地在眼前展开,⽽我的⼼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
风筝简介
风筝简介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
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
到五代(公元907─960年)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风筝最初出现与军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
传说公元202年,汉王刘邦率大军进攻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韩信为了瓦解项羽部下的军心,在风筝上系上小竹笛,夜晚放飞到楚营上空,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高唱楚歌,项羽士兵听到熟悉的旋律,思乡之情顿起,士气低落,终不敌汉军而败。
经过千余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改进,逐渐完善起来的工艺设计,使风筝的扎制技术日臻精巧、合理而易于放飞。
从唐朝(公元6118─907年)开始风筝由军用品转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饶有趣味的娱乐工具,“孤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仰羡频,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正是放鸢取乐的写照。
“放风筝”这了民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春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
每年的清明节,也就是公历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于在这个期间扫墓或到郊外去春游,放风筝便是此时一项流行的娱乐方式。
古人所述“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声驰空碧东风晓”,正是描绘出春天放飞风筝的热闹景象。
风筝在中国,有北鸢、南鹞之分。
传统样式有串型风筝(以龙头蜈蚣为主),筒子型(以立体宫灯为主),板子型(以八卦形为主),软翅型(以蝴蝶、晴蜓为主),硬翅型(以燕子、神话人物为主),而最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一种用丝绢制成的掌燕风筝,其形体如火柴盒大小,放于手掌上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小燕子。
丰子恺漫画城市之春。
风筝在中国广为流传,但风格各异;北京、天津、潍坊、南通所制风筝各领风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
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
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放风筝给孩子带来的乐趣。
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5、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
有滴滴泪水。
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
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
(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
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
资料谈谈看法。
“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
“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