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特效穴位

合集下载

董氏奇穴72绝针

董氏奇穴72绝针

董氏72绝针是董氏不传之秘.以下只是简单的描述.以后再发详细的.还有32解针.及董氏掌诊.1.外三关一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

外三关二穴与外踝尖联机之中点。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

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

青春痘、粉刺〔效佳〕。

瘰?〔特效〕。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

2.外三关二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3.外三关三穴为外三关二穴与膝盖外侧联机之中央点4. 双龙一穴: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

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5.双龙二穴一穴下6分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6.双灵一穴: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侧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7.双灵二穴穴位: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横纹正中央偏外侧二分半处。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8木灵穴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痛、胆囊炎、胆道蚵虫症。

痿症、半身不遂。

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五穴之一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人体穴位是人体上一些特殊的部位,经络在这些部位上汇聚,具有控制身体功能的作用。

按摩这些穴位能够有效的缓解身体疲劳,增强免疫力,调节生理功能等,被广大人们所喜爱。

以下是十大人体穴位以及保健按摩法。

一、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的凹陷处,是一处十分敏感的部位。

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放在太阳穴处,轻轻旋转按摩20次。

二、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颈椎第一根棘突下缘的凹陷处,是头颈部保健的重要穴位。

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食指捏住风池两侧的凹陷处,轻轻按摩。

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中央,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按摩涌泉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涌泉穴5分钟。

四、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正中间,第一、第二掌骨之间。

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口渴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合谷穴2-3分钟。

五、天宗穴天宗穴位于脚背部,第一、第二跖骨骨间凹陷处。

按摩天宗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关节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天宗穴3-5分钟。

六、肩井穴肩井穴位于肩胛骨下缘,往前约3个手指宽的凹陷处。

按摩肩井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肩井穴2-3分钟。

七、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间。

按摩神阙穴可以缓解腹部胀气、腹泻、便秘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神阙穴2-3分钟。

八、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腿内侧,胫骨下缘前1/3与后2/3的交界处。

按摩三阴交穴可以缓解月经不调、失眠、前列腺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三阴交穴3-5分钟。

九、液门穴液门穴位于脊骨最下端凹陷处。

按摩液门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肾虚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液门穴5-10分钟。

十、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缘下3个指宽处。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缓解消化不良、便秘、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5分钟。

中国针灸手针疗法穴位图

中国针灸手针疗法穴位图
膝盖痛心脏性风湿病鸡咳(连续低沉轻咳)
腮腺炎眼病
后头痛急性扁桃体炎臂痛颊痛呃逆脊背痛膝腘窝 痛
臂痛手指麻木热痛目翳耳鸣喉痹胫肿癫疾产后无 乳
主治:急性脊间韧带损伤尾骨痛椎间盘脱出手术后 腰痛耳鸣鼻塞肩胛痛
疟疾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肋间神经痛盗汗落枕聋 哑腰痛(急性扭伤特效) 半身不遂截瘫
肾虚性腰两侧痛坐骨神经痛疲劳肾炎四肢肿背痛 (妇用更效) 腕顺鼻出血 聋哑手指麻木
不出寒热往来 中风昏迷高热牙痛咽喉痛耳聋指麻胸满喘咳口干 项肿目盲声嘶呕吐 腮腺炎眼病 胃肠病吐泻喉闭唇焦咳嗽发烧小儿急慢惊风假死 痰喘 前头痛胃肠痉挛急性胃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风 湿扭伤所致之膝踝指关节痛牙痛 牙痛咽痛鼻出血面瘫三叉神经痛热痛目黄口干肩 背肠痛口歪眼斜便秘 肩周围炎肩凝等所致肩痛手不举 鼻出血喉痹咽干如梭下齿痛胸腹满肠鸣洞泄寒热 唇焦口干气喘 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病
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咳嗽肺炎中风昏厥项肿喉痹 乳蛾小儿消化不良心烦呕秽疟疾振寒目不明手孪 指痛
昏厥中风昏倒扁桃腺炎咳嗽咽喉肿痛
3. 三商 4. 止涎
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口腔炎耳下腺炎脑充血卒中 小儿慢性肠炎
主治:小儿流口水
5. 眼点
目久痛翳膜内障眼病吐泻拇指关节痛
6. 制污
久年患疮恶瘤开刀后流水不止不收口
感冒五官科疾病面神经麻痹口眼喎斜神经衰弱头痛目痛面浮肿中风口噤风湿疥疮堕胎下死胎发热大渴热汗不出鼻炎三叉神经痛咽喉肿痛聋哑上肢关节痛盗汗经闭高血压痔疾疔疮鼻出血胃肠炎
手背穴位 穴点图片
中国针灸手针疗法穴位图
主治说明
手掌穴位
穴点图片
主治说明
手背穴位名称及主治说明:
编号 穴位 1. 少商
2. 昏厥点
主治

中医民间偏方用艾叶治疗风湿关节炎的实用方法

中医民间偏方用艾叶治疗风湿关节炎的实用方法

中医民间偏方用艾叶治疗风湿关节炎的实用方法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风湿病,它会引起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使用艾叶来治疗风湿关节炎的偏方,其具有疼痛缓解、抗炎等功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使用艾叶治疗风湿关节炎的实用方法。

一、厚贴艾叶法厚贴艾叶法是一种常见的使用艾叶治疗风湿关节炎的方法。

具体操作为先将艾叶洗净,晾干后用清水泡发,使其柔软,再贴于患处。

患者可以选择将艾叶直接贴附于患处,或者将艾叶拍碎后搓成艾绒,然后再贴于患处。

厚贴艾叶法能够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并有助于软化关节组织。

二、熏灸法熏灸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中医民间偏方,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量和烟熏,以温经活络、祛风除湿的作用治疗风湿关节炎。

操作时,可以选择将艾叶制成艾条,点燃后握在患处上方,或者是将艾叶直接点燃,在患处上方进行艾热熏灸。

熏灸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热量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

熏灸法能够通过温热刺激,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三、艾叶煮水浸泡法艾叶煮水浸泡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艾叶治疗方法。

将艾叶用水煮沸后,待水温适宜时将患处浸泡于艾叶水中。

这种方法能够通过水中温热的艾叶成分渗透皮肤,发挥药物作用,减轻疼痛和炎症。

同时,艾叶煮水浸泡法还能够为身体提供艾叶的多种营养成分,促进身体的健康。

四、艾叶搭配其他中药治疗除了以上介绍的单独使用艾叶的方法外,还可以将艾叶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增强疗效。

常见的配伍有艾叶+川乌、艾叶+当归等。

这些中药的配伍能够增加艾叶的药效,并对风湿关节炎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在使用艾叶搭配其他中药的方法时,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使用引起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民间偏方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不同的,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使用艾叶治疗风湿关节炎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适量使用,避免过度依赖或滥用。

《经络腧穴学》重点腧穴及特定穴定位及部分操作

《经络腧穴学》重点腧穴及特定穴定位及部分操作

《经络腧穴学》重点腧穴及特定穴定位及部分操作经络腧穴学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腧穴及其特定的定位和操作方法。

经络腧穴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针灸疗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点的腧穴及其特定定位和部分操作。

1.风池穴(GB20):位于颈部的两侧,枕骨与斜方肌之间,是治疗头痛、眩晕、颈椎病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2.四白穴(SI3):位于手背侧腕关节横纹的尺侧,是治疗头痛、颈肩痛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3.内关穴(PC6):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腕横纹的上1.5寸,是治疗心脏病、胃痛、呕吐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4.合谷穴(LI4):位于手背第1、2掌骨之间,掌指关节褶处,是治疗头痛、感冒、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5.足三里穴(ST36):位于小腿前外侧髌骨下方,腓骨与胫骨之间,是治疗脾胃病、虚弱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6.气海穴(CV6):位于腹中线下脐4寸,是治疗脘腹痛、腹泻等疾病的重要腧穴。

操作时,可以用手指或针刺浅插,适度用力按压,每次约5分钟。

以上只是经络腧穴学中的一些重要腧穴及其特定定位和部分操作方法的介绍,实际上还有很多腧穴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临床应用中,根据具体病症选择合适的腧穴进行治疗,同时结合个人体质和具体疾病情况进行操作,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疗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福音

针灸疗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福音

针灸疗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福音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一般采用针灸治疗方法,选穴以膝关节周围的穴位为主,主要根据患者整体的状况来辨证选穴,常选取内膝、外膝、鹤顶穴、梁丘穴等穴位。

若患者存在气血亏虚的现象,则会加上使用中脘、天枢等穴位,若膝关节为寒湿型,则会加上气海、关元等穴位。

膝骨性关节炎一般发生在50岁以后,其症状主要是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关节畸形、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等一系列症状。

表现为膝盖反复疼痛;无法上下楼梯,蹲下站起受限;膝关节反复肿胀;阴天下雨时膝关节不舒服等。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要遵循阶梯性的原则,就是说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划分出不同的梯度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也是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逐级向上的。

而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可以分为保膝手术和换膝手术两大类。

1膝骨性关节炎概述又称退行性、增生性骨关节炎,其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高,60岁以上患者的发病率高达49%。

针疗法具有疗效明显、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常用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我们对采用针疗法治疗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此外主要的针灸治疗方法包含有:1.针刺针刺可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促进肌肉松弛,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缺氧状态,起到消除炎症水肿、粘连和镇痛的作用。

2.灸法。

研究者通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艾灸患侧内、外膝眼及阿是穴,每天1次,每次灸15分钟,共治疗3个月。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确定了艾灸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3.温针灸疗法。

温针灸是一种传统的针灸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疗法。

艾叶,气味芳香,易燃,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的作用。

温针灸可散寒除湿、活血通络以消肿止痛、恢复关节的运动功能。

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但同时应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消毒,做灸法时注意安全,勿使热力灼伤患者,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特效穴位及如何把脉

特效穴位及如何把脉

特效穴位:1.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14.神门:治心脏病,精神病之要穴,可使心率减慢,对神经垂体高血压的动物,刺后可使血压降低。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2017-02-03 12:23阅读:247 二十七)肩背痛1、针重子穴、重仙穴,特效。

2、针通肾穴、通胃穴、通背穴,特效。

(二十八)肩臂痛1、双河穴点刺放血2、四花外穴点刺放血(二十九)四肢骨肿1、腕顺一穴、腕顺二穴、复原穴。

2、挫伤引起的剧痛、痛入骨髓: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全身骨肿1、五虎穴、灵骨穴、大白穴、土水穴。

2、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一)骨节酸痛1、金营上穴、金营下穴,配灵骨穴、复原穴、骨关穴、木关穴。

2、挫伤引起的剧痛、痛入骨髓: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二)网球肘、肱外上髁炎1、二间穴、三间穴、手三里穴,特效(三十三)腕隧道症候群、腕管综合症1、针阳陵泉穴、足三里穴、董氏上肢穴、四肢穴、肾关穴,配合对侧的解溪穴,特效第十二章下肢疾病(一)下肢疾病总治1、皆可先于委中点刺放血,再对症治疗。

(二)治疗膝盖常用穴道1、肩中穴、建中穴2、膝五针(内犊鼻穴、外犊鼻穴、鹤顶穴透通山穴、阴陵泉穴或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特效3、左右肩中穴,特效4、对侧曲池穴、内曲池穴,特效5、背部五金穴点刺放血,特效6、阳陵泉,特效7、土水穴8、内关穴9、膝灵穴(针刺半分)10、两膝眼(三)治疗坐骨神经常用穴道1、腕顺穴、三叉三穴、中白穴、外白穴、三河穴等区域2、明黄穴、其黄穴、天黄穴道(上三黄穴)3、灵骨穴、大白穴4、大腿后侧(委中上下左右区段,整条后侧)青筋点刺放血5、耳针,由臀穴扎向坐骨神经穴6、八关三穴、八关四穴7、上曲穴、下曲穴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肩中穴8、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9、掌诊坐骨神经区域10、臂诊坐骨神经区域、腰椎区域11、针玉火穴、中白穴,配合腕顺穴12、三河穴13、木魁穴、木科穴14、掌三针15、骨关穴、木关穴16、人士穴(四)治疗脚踝常用穴道1、云白穴、李白穴2、五虎穴3、土水五穴(小节穴)(土水五穴有外踝点、足背点、内踝点之分)4、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5、背部五金穴点刺放血6、手腕尺骨突7、董氏对应针法,取对侧手腕对应点(五)治疗小腿常用穴道1、手解穴(治疗抽筋立解)2、八关三穴、八关四穴3、木华穴、胆穴4、三叉三穴、中白穴5、手指中指背部区域(木华穴、胆穴、八关三穴、八关四穴)6、水沟穴(治疗抽筋立解)7、董氏对应针法,取对侧下臂对应点8、三灵一穴、三灵二穴、三灵三穴、腰灵穴、火圣穴9、阳陵泉穴、承山穴、委中穴、条口穴透承山穴(六)治疗大腿常用穴道1、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2、对侧上九里穴、中九里穴、下九里穴(七)膝盖痛1、针肩中穴,配通关穴,特效。

类风湿-------特效神敷散

类风湿-------特效神敷散

类风湿-------特效神敷散类风湿-------特效神敷散膝关节肿痛内服外敷特效⽅组⽅:当归12g,熟地黄12g,杜仲10g,延胡索12g,补⾻脂10g,⾻碎补10g,桃仁10g,红花8g,伸筋草30g,⽜膝12g,威灵仙12g,防风10g,⽢草6g。

泽泻10g,⽊⽠12g;细⾟5g;1O剂⼀疗程,每天⼀剂煎服3次,服完药渣打烂再外敷膝盖。

特效⽅请在中医指导下使⽤!类风湿-------特效神敷散类风湿王特效神敷散:专治顽固不化的⽼风湿,类风湿,其药效之猛烈,钻透⼒之强劲,疗效之神奇,⽐⼀般药散和药店的⼀⼤堆膏药⾄少要强⼀百倍。

⽐风湿⼀敷灵强⼗倍。

特别对关节肿胀变形也只需⽤药⼀次也⼀定会⼤见奇效,千⽅易得,⼀效难求啊!⿊风藤50、三分三50、⽩花菜⼦100、⽩芷50、斑蟊8、七叶⼀枝花50,热⽔加鸡蛋清调敷适量,敷60分钟,7天⼀次,对⼿脚肿账⼀次见效。

(⽤药期间起泡属正常,常规处理即可)特效民间偏⽅治疗风湿类风湿〔泡、热、蒸疗法〕治疗配置品:1、⼤瓷缸⼀个。

2、桑柴红柳酸枣树宁条〔点⽕⽤〕治疗法;先让患者进⼊瓷缸中,倒⼊煎好的汤药⽔〔海风藤络⽯藤夜交藤鸡⾎藤雷公藤钩藤丝⽠络川断⽜膝桑枝独活羌活防风乳⾹没药红花伸筋草透⾻草⽩蒺藜千年健虎杖威灵仙当归川芎苍术益母草花椒艾叶全⾍⿇黄路路通各30克。

⽽后⽤三层塑料薄膜覆盖瓷缸⼝,中打⼀眼露出头,瓷缸中放⼀⼩凳让患者坐⼩凳上。

后点⽕在瓷缸外熏蒸,温热为度,同时服⽤活络通经汤。

配⽅。

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症〕主要作⽤舒经活络,活⾎化瘀,消肿⽌痛。

〔苍术10克当归10克川芎8克⽩芍6克熟地10克羌活9克独活10克乳⾹6克没药6克⽜膝9克⽊⽠7克红花5克狗脊10克杜仲10克天⿇9克〕煎汤服⽤,⼀星期⼀疗程,中途停三天给与针灸治疗。

每次泡洗120分钟,⽽后让病⼈睡在准备好的热炕上,热炕上铺垫两⼨后沙⼟,沙⼟上⽤纱布铺好,随后让病⼈仰卧在沙⼟上,上⾝⽤棉被盖好,热蒸4个⼩时。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特效方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特效方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特效方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字体????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一般认为与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机体感染链球菌后引起全身变态反应,侵犯关节,就引起了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全身免疫性疾病。

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情绪不佳及身体虚弱等因素,均可促使发生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要表现风湿性关节炎常见于较大的关节,如膝、踝、肩和肘关节等,而且常呈对称性发病。

关节局部有红肿、疼痛、发热和运动受限,并有转移性,如原来受害的关节症状消退后,另外的关节则很快起病。

痊愈后不留痕迹,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侵犯的部位是手指、腕和膝关节,常表现为多关节性和对称性,早期可有游走性,以后渐变为慢性。

膝、肘、肩、脊椎等关节也可发生肿大疼痛,关节肿大活动受累,渐致关节僵硬畸形,最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民间疗法(一)中草药内服疗法:生熟地、当归、赤白芍、川芎、防风、独活、秦艽、补骨脂、骨碎补、续断各10克,鸡血藤、桑枝、桑寄生、狗脊各30克,桂枝、附子、乌蛇、红花各6克,伸筋草、寻骨风、钻地风、牛膝、千年健各9克,水煎分2次服。

每日1剂。

(二)针灸疗法:根据病变部位选穴。

如上肢刺八邪、合谷、外关、阳溪、腕骨、中魁、曲池、肩髃穴;下肢取八风、昆仑、丘墟、足三里、绝骨、阳陵泉、梁丘、膝眼、髀关、环跳、秩边、风市等穴。

每日1次,每次5~7穴,针后可施灸。

(三):①将斑蝥、雄黄各等量研为细末,放在粘性强、不漏气的小膏药中心(若漏气则不宜发泡),贴在关节病灶部位。

如关节腔内积液过多,须先用注射器抽取其中积液,然后发泡。

大关节贴4张,贴成梅花形;腕、踝等较小关节贴3张,指关节贴1张,贴在外侧。

24小时后将膏药揭掉,贴药处表皮即起水泡。

将水泡表皮剥落干净,揩干黄水,再贴上膏药(浙贝母、天花粉、赤芍药、青黛各9克,煅石膏120克,冰片2.4克,共研细末,拌匀入膏药内)。

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近况

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近况

戴 忠 良等闻 用针 灸结 合穴 位 注射 正清 风痛 宁 治疗 R 采 A.
研究进展
29 1第6第 、 合 0年 月 1 l期 刊 0 卷 2
穴位注射治疗 类风湿性 关节 炎的近况
梁 昊
( 河北 省秦 皇 岛市 中 医医 院骨科 , 河北 秦皇 岛 0 6 0 ) 6 0 0
[ 词】 关键 穴位 注射 ; 类风 湿性 关 节 炎 ( 中图分类 号】R 9 ‘ 5 32 2 【 文献标 识 码】A
前 西 医治疗 R 尚无 特 效 方 法, A 且长 期 服 药毒 性 和不 良反 应
较大 。而 中 医药在 防治 R A方 面具 有较 大 的潜 力与优 势 。穴
高树 良等 嘲 采用 正 清风 痛 宁穴 位注 射 类风 湿性 关 节炎 5 0例 与肌 肉注射 3 0例 对 照 , 穴注 组 取穴 : 于病 情 较 轻者 . 对 选 用病 变部 位较 明显 处 附近 的穴 位 , 于肢 体痿 废瘫 痪 于床 对 等 重 症 患者 可选 上 下 肢关 节 处 主要 大 穴 及 华佗 夹脊 、阿是 穴 。对 照 组肌 肉注 射剂 量 、 疗程 和 穴注 组相 同。治 疗组 痊愈
炎患 者 6 0例 ,急性 发作 期 , 累关 节 疼痛 肿胀 较 甚, 受 在局 部
寻 找压痛 点 。 病情 处 于稳定 阶段 , 用 阳 明经穴 或相关 经 穴 。 选 近 期 控 制 8例 。 1 .% ; 效 3 占 33 显 0例, 5 .% ; 步 1 占 00 进 0例 , 占 1 .%; 50 无效 1 ,占 2 . 2例 00 %。丁 丽玲 等圆 蜂毒 注射 液穴 用 位 注射治 疗旭 痹 3 4例 与 灯盏 花注 射液 穴位 注 射 3 4例 对 照 , 蜂 毒 穴 位 注射 方 法 根 据 经 络辨 证 ,以循 经 取 穴 和 局 部取 穴

董氏奇穴丨治疗膝关节疼痛(针入痛消)

董氏奇穴丨治疗膝关节疼痛(针入痛消)

董⽒奇⽳⼁治疗膝关节疼痛(针⼊痛消)天⽓逐渐寒冷,有⼀些⽼年⼈会出现膝盖受凉疼痛的情况,尤其是患有关节⼈的⼈在天⽓转变时尤为注意。

膝关节是⼈体最复杂的⼀个关节,据统计,仅仅是膝关节炎的种类,就可以列出⼀百多种。

膝关节⾥的任何⼀个零件出了问题都可能引发膝关节疼痛,⽽且很多膝关节疾病的症状交叉重叠,董⽒奇⽳针灸治疗膝痛临床常⽤灵⾻、⼤⽩、肩中治疗膝痛,针⼊痛⽌,⼤见奇效。

下⾯为⼤家详细介绍⼀下。

【灵⾻⽳】⽳位:在⼿背虎⼝、拇指与⾷指叉⾻间,即第⼀掌⾻与第⼆掌⾻接合处。

与重仙⽳通。

解剖:浅层分布⼿背静脉,桡⾻神经浅枝。

深层分布正中神经的固有掌侧指神经、肺⽀神经、⼼及肾神经。

取⽳:握拳取⽳,在拇指与⾷指叉⾻间,第⼀掌与第⼆掌接合处。

可透重仙⽳。

归经:⼊⼼肺⼤肠经。

⽳性:通经活络,清调肺⽓,通降肠胃,通⽓清瘀。

主治:肺⽓不⾜引起的肺炎、肺⽓肿、肺癌、坐⾻神经痛、腰痛、背痛脚痛、半⾯神经⿇痹、半⾝不遂、头痛、⽉经不调、经痛、难产、冠⼼病、⼼律不整、狭⼼症、胃及⼗⼆指肠溃疡、肾盂炎、⼤⼩肠炎、⾯疤、眼疾、⽿鸣、⽿聋。

针刺法:直刺⼀—⼆⼨,可透刺重仙⽳。

亦可向外斜刺⼆—三⼨。

针感:局部酸胀⿇⽊感。

孕妇禁针,因此⽳有强烈收缩⼦宫作⽤,恐流产。

配⽳:(⼀)治疗肺癌、肺⽓肿、肺积⽔时配⼤⽩⽳、⼼常⼀、⼆、三⽳,奇效。

(⼆)半⾝不遂配⼤⽩⽳、上三黄⽳、通肾⽳、通关⽳、通背⽳、通⼭⽳、正会⽳。

(三)治疗经痛配门⾦⽳、四花上⽳特效。

【⼤⽩⽳】⽳位:⼿背第⼀掌⾻与第⼆掌⾻之间,距灵⾻⽳⼀⼨。

可透重⼦⽳。

解剖:此处为第⼀⼿背侧⾻间筋、有桡⾻动脉、桡⾻神经、肺⽀神经。

取⽳:⼿握拳当拇指与⾷指间横纹尽头向外⼀⼨是⽳,即灵⾻⽳下⼀⼨处。

归经:⼊肺经。

⽳性:发汗解表,清肺宽胸,清理上焦,肃肺疏表,理⽓化瘀。

主治:头痛、偏头痛、肺癌、肺炎、肺⽓肿、肺积⽔、坐⾻神经痛、腰痛、背痛。

⼜治⼩⼉⽓喘、发⾼烧、急性肺炎。

针刺法:直刺五分—⼀⼨半。

穴位1——精选推荐

穴位1——精选推荐

穴位贴药疗法是一种古老的治病方法。

它以中医经络学说为依据,用药物贴敷于身体的某些穴位或一定的部位上,利用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调整机体,达到治病的目的,简便价廉,疗效显著。

《内经》、《千金方》、《外台秘要>等都有记载,历代医家也普遍使用。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风毒脚气治法中记载有外用膏方八首,如“神明白膏治百病,中风恶气及头面诸病……皆以膏敷……”可见从古到今就流传着很多疗效确切,安全易行的药膏疗法。

内行者往往选用药力强大,疗效卓著的中药适当配伍后能立即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治疗多种疾病。

比如祛邪扶正膏就具有消炎灭菌、活血化瘀、止痛消肿、通络祛湿等功效。

此膏运用中医内病外治之机理,采用循经透穴的方法治疗各种伤病规避了内服药物对人体造成新的医源性疾病。

其使用方便,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疗效直接可靠,适用面广。

一、主要适用:各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骨质增生、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四肢麻木、红肿变形、瘫痪麻痹等急慢性软组织及骨伤病痛显效神速。

对各种脏腑气滞血瘀的陈年老病、脚手乏力者均具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功。

对淋巴结核、良(恶)性肿瘤,无名肿块及顽固性皮肤病具有消肿散结、活血清毒之奇功。

对跌打损伤、头晕头痛、口眼歪斜、一切无名肿毒、臁疮良效。

下面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必须严格按要求使用二、用法用量:可用本品同时敷贴病源处与痛处,结合参考循经取穴的方法使用,每处1贴,48小时换贴1次【皮肤娇嫩敏感,反应强烈者可贴六至十小时即可,通常在皮肤很痒时,就把药膏取下,药膏可以换另一侧穴位贴,贴够48小时为止】。

根据患处或穴位面积大小取本品适量压平其上【一般取桂圆大小即可,胶布可以大些,头面五官接近处绿豆大即可】,用胶布固定后即可【胶布边缘必须贴紧,否则效果大减】。

{买包扎用的好胶布用针或缝纫机扎成密布的小眼,剪成适当的小块,使用起来比较粘}第一要用好胶布,第二贴的时候先用小的胶布把药贴紧皮肤,再用大些的胶布覆盖小胶布上盖过小胶布的边缘,这样就不容易掉了。

唐先平应用六节穴诊治风湿骨病关节疼痛经验

唐先平应用六节穴诊治风湿骨病关节疼痛经验
[ 关 键 词 ] 风 湿 骨 病 ;关 节 疼 痛 ;六 节 穴 ;唐 先 平 ;名医经验 [中 图 分 类 号 ] R 249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 文 章 编 号 ] 1672-951X (2021)05-0203-03
风湿骨病泛指由风湿类疾病所引起的各骨关节以及周 身某部位的疼痛,属中医“痹 病 ”范 畴 。关于风湿骨病关节疼 痛的治疗,目前西医主要采用非留体类药物,虽可短期止痛 , 但 症 状 易 反 复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胃肠道刺激等副作用 中药U 服汤剂口感较差,患者难于接受。针灸治疗不仅见效 快 ,且 无 副 作 用 ,患者接受度也较高。唐 先 平 ,中医传承博士 后 ,硕士研究生导师,朝阳区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经验继承人,从事风湿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 年 ,临床 经 验 丰 富 ,对风湿骨关节疼痛治疗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唐 先平在董氏奇穴的基础上1 结合全息医学理论,探 索 、总结 出了治疗风湿骨病疼痛的特效穴位— 六节穴。经临床验证 不 仅 临 床 见 效 快 ,而疗效确切。现将六节穴的临床应用报告 如 下 ,旨在为临床针灸治疗风湿骨关节疼痛提供新的临床思 路。 1 病因病机
[摘 要 ]从 风 湿 骨 病 关 节 疼 痛 的 病 因 病 机 、临 证 经 验 、典 型 病 案 等 几 个 方 面 介 绍 唐 先 平 教 授 应 用 六 节 穴 治 疗 风 湿 骨 病 关 节 疼 痛 的 临 床 经 验 。唐 先 平 认 为 风 湿 骨 病 关 节 疼 痛 的 病 因 病 机 可 概 括 为 “不 通 则 痛 ”“不 荣 则 痛 ”, 其 通 过 辨 病 位 选 取 六 节 穴 针 刺 以 疏 通 病 变 部 位 的 经 气 、调 整 机 体 的 盈 亏 平 衡 ,以 达 到 治 疗 疾 病 的 目 的 。临证以 针 刺 局 部 以 治 全 身 、患 侧 疼 痛 针 刺 健 侧 穴 位 、贴 骨 进 针 增 强 针 感 、动 气 针 刺 牵 引 其 气 、留 针 时 间 长 增 加 刺 激 为 主 要 治 疗 原 则 ,疗 效 显 著 。并 列 举 医 案 2 则 以 佐 证 。

花谷三穴的功能主治

花谷三穴的功能主治

花谷三穴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花谷三穴?花谷三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组合,包括足三里、曲池和关元。

这三个穴位位于人体腹部和下肢的特定位置,具有调和气血、强壮脾胃、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2. 足三里足三里是位于小腿前面的穴位,距膝盖下方三寸。

它是胃经的关键穴位,主要功能有:•健脾胃:足三里能调和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缓解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补益气血:刺激足三里能增强气血运行,有助于调养虚弱体质,改善贫血、乏力等症状。

•增强免疫力:足三里穴位的刺激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3. 曲池曲池位于大腿前面,当膝盖弯曲时形成一个凹陷的位置。

曲池穴位的主要功能有:•活血化瘀:刺激曲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淤积和瘀血问题。

对于淤血引起的痛经、瘀血斑点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缓解痛症:曲池穴位的刺激可以缓解膝盖疼痛、肌肉酸痛等问题,对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调和气血:曲池可调和气血循环,有助于舒缓情绪、缓解疲劳,提高身体的舒适感。

4. 关元关元位于小腹正中位置,距离肚脐约三寸。

关元穴位的主要功能有:•健脾胃:刺激关元能强化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消化不良、纳差等问题。

•增强生殖健康:关元穴位的刺激有助于调节生殖系统的功能,提高生育能力,改善月经问题、不孕等症状。

•增强免疫力:关元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疲劳等。

5. 如何使用花谷三穴?使用花谷三穴可以选择按摩、针灸等方法,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按摩方法:1.先找准足三里穴位,用拇指和食指按压穴位,以适度的力量进行旋转按摩,每个穴位按摩1-3分钟。

2.然后按摩曲池穴位,同样用适度的力量旋转按摩,每个穴位按摩1-3分钟。

3.最后按摩关元穴位,同样使用适度的力量旋转按摩,每个穴位按摩1-3分钟。

使用花谷三穴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每天进行一到两次的按摩,一般持续使用1-2个月可以感受到明显的效果。

6. 注意事项•使用花谷三穴时,应适度使用力量,避免过度刺激。

小腿酸痛艾灸哪里

小腿酸痛艾灸哪里

小腿酸痛艾灸哪里关于《小腿酸痛艾灸哪里》,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皮肤下表面是有一层肌肉来维护人体内的每个人体器官的。

这种肌肉对大家而言十分关键,要是没有这种肌肉群,大家的內部组织就非常非常容易遭受外部锐利物件的损害。

肌肉假如运动过度,便会造成很多乳酸菌,乳酸菌会使肌肉觉得十分酸疼。

例如有些人走的時间久了便会出現小腿酸痛的觉得。

那麼小腿酸痛应当艾炙哪儿呢?1、腿酸疼要艾炙哪些穴道艾炙灸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穴道是阿是穴及生病骨节部分穴道(膝关节炎灸膝眼、鹤顶)、曲池、足三里、血海穴、肝俞穴,另外,不完需要依据不一样人的状况,配搭一些配穴,那样实际效果会更好,这种配穴主要是行痹加风池;着痹加阴陵泉;热痹增加椎,艾灸疗法,能够挑选比较便捷的艾炙悬灸就可以了,这类艾灸疗法便捷,实际效果也很好,对于隔姜灸,温针灸,要不太不便,要不需要的专业技能太强,而针对我们这种又嫌不便,专业技能又不是较强的盆友,就用艾灸贴悬灸吧。

或是依靠随身灸(也称之为艾炙盒)来实际操作艾炙。

每天灸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艾灸治疗腿酸疼的实际效果艾炙在治疗风湿腿酸疼层面,拥有独一无二的优点,由于艾灸的原理主要去湿气,袪风、祛寒,舒筋活血的,而进到到我们人体内的湿风,恰好能够给排出来身体之外。

年青人,一般状况下,碰到风湿病腿酸疼,用艾炙两三次,便会有显著的改进,可是假如年龄很大的盆友,可能就需要依据不一样的人而定時间了,但总而言之一条,艾灸治疗风湿病,是一种更为理想化的挑选。

风湿性关节炎归属于中医学的“痹证”、“历节”,“痛风”。

因为气血虚,阳气虚,肾藏空疏,加上居住环境湿地公园,冒雨外出,气侯巨变等原因,使寒症寒湿造成,阻于经脉,致血气运作不畅,即成痹证。

3、腿酸疼吃什么中药止疼胶襄:止疼胶襄能够协助我们快速改进脚部的肌肉僵硬和酸疼感,减轻骨节出現的疼痛与发胀,协助病人提升骨节活动的范畴,因此老年人腿疼吃什么中药能够止痛,止疼胶襄是优选止疼的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保健穴位汇总以下资料多数来自互联网,部分来自相关书籍。

腰背部穴位1.小肠腧取穴之法:在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与第一后骶骨孔相平。

穴位功效: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腰痛/遗精、遗尿、尿血、带下、疝气、腹痛、泄泻、痢疾等疾病。

按摩保健:患者站立,用双手叉腰,拇指端按、揉压此穴。

每次2分钟左右。

疾病治疗:多用于治疗骶髂关节炎、肠炎、盆腔炎、淋病等疾病。

2.关元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取法: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四指横放即为三寸)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

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

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治各种血症:本穴为血液循环的强壮剌激点,又为先天气海,元阴元阳在此交会,虚症用灸,平时多揉按拍可促进血液循环。

另,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功效:痛经,腹痛,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按摩:双手手指指端按、揉压,做环状运动。

力度稍重,可反复操作。

每次三分钟左右。

3.尺泽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功效:风湿,咽喉肿痛,胃肠炎,调节微血管自律运动。

按摩:拇指指腹按压,每次2分钟。

4.曲池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配内关、合谷、血海、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穴、昆仑穴、太溪穴、阿是穴,有温阳散寒,活血止痛作用,经穴现代研究之一。

实验结果表明,曲池穴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多用于治疗发烧、关节疼痛、鼻子过敏、腹泻、气喘、便秘等疾病。

5.外关【标准定位】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取法】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或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特异性】本经络穴。

八脉交经(会)穴之一;交阳维脉。

【功用】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关节炎,颈椎病。

按摩:指端用力按压,做环状运动,每次2分钟,每日两次。

配伍1配阳池、中渚,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手指疼痛,腕关节疼痛。

2配太阳、率谷,有祛风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3配后溪,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落枕。

4配足临泣,为八脉交会穴,主治耳目、颈项及肩部病证。

文献摘要1《甲乙经》:耳炖炖浑浑无所闻,外关主之。

2《铜人》:治肘臂不得屈伸,手五指尽痛不能握物,耳聋无所闻。

3《大成》:主耳聋,浑浑焞焞无闻,五指尽痛,不能握物。

下肢穴位6.伏兔足阳明胃经穴。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膝盖骨)底上6寸。

出自《灵枢·经脉》。

别名外沟。

属足阳明胃经。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或术者以手腕横纹抵患者膝盖上缘,当中指到达处是穴。

一说在膝盖上七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

主治腰膝冷痛,膝关节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腰腿痛,膝冷,下肢麻痹或瘫痪,脚气,及股外侧皮神经炎等。

直刺1-1.5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用拇指或中指、食指、无名指三指垂直按压此穴。

每日2次,每次5分钟左右。

7.犊鼻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刺犊碧者,屈不能伸。

”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

穴性属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

〖取穴方法〗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解剖〗在髌韧带外缘;有膝关穴节动、静脉网;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

功能作用:清刷膝关穴节中的脾土微粒,保证膝关穴节的伸缩自如。

功效:祛风湿,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利关节止痛。

按摩:双手指腹端垂直用力按压,力度较大。

每次5分钟,每日2次。

犊鼻穴治法:寒则泻之,热则补之。

主治:膝痛,麻木,屈伸不利,脚气。

现多用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配伍:配膝阳关、足三里、阳陵泉,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膝及膝下病。

配梁丘、阳陵泉,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

配阳陵泉、委中、承山,有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髌骨脂肪垫劳损。

刺灸法:直刺1~1.5寸。

禁直接灸,艾条灸10~15分钟。

临床应用主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外伤等各种膝关节痛患者,犊鼻穴为常用腧穴。

膝部神经痛或麻木,下肢瘫痪,常为辅助用穴。

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

穴性属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

蜂针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等各种膝关节痛患者,犊鼻穴常用穴,而且疗效肯定。

首先,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胃为后天之本,取本经喻穴可大补气血,调节人体免疫力,而上述疾病往往是因为气血不足,免疫失调所致;其次,犊鼻穴位于膝关节外侧,符合针灸穴辨证取穴的原则,且蜂毒治疗作用以局部疗效显著。

因此,治疗上述疾病,犊鼻穴为常用穴。

8.飞扬取穴:踝关节向上与膝关节连线中间点下1寸,再往后1.5寸的位置。

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膀胱炎、鼻塞、腰背痛、腿软无力、痔疮等按摩:指腹用力按压,力度较大。

日2次,次4分。

9.申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定位:足外侧,外脚踝直下方凹陷处,距外脚踝凸起处0.5寸。

左右各一。

申脉。

申,八卦中属金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

脉,脉气也。

申脉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变为凉湿之性。

本穴物质为来自膀胱经金门以下各穴上行的天部之气,其性偏热(相对于膀胱经而言),与肺经气血同性,故名申脉。

治疗:颈部痉挛,关节扭伤,足外翻,类风湿,足踝关节痛,腰酸背痛,坐骨神经痛。

按摩:指腹按压,并做环状运动。

力度适中,每日2次。

每次4分钟左右。

另,足太阳膀胱经穴。

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跷脉。

足太阳阳跷脉之会。

同阳跷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一为经部经水,其量少,二为天部的温热之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膀胱经下行,阳气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治法】虚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实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0.3~0.5寸,灸3~5壮;悬灸10分钟【主治】头痛,失眠、腰腿痛、关节扭伤、类风湿、颈部痉挛、坐骨神经痛、脑脊髓膜炎,内耳性眩晕、癫痫等。

按摩:指腹按压,做环状运动,力度适中,日2次,次4分。

10.鹤顶经外穴。

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功用】通利关节。

【主治病症】风湿性关节炎、各种膝关节病,中风,脑血管病后遗症。

指腹用力按压,做环状运动,力度较大。

日2次,次3分。

11.八风经外穴。

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穴。

主治足趾痠痛,脚背肿痛及脚气麻木等症。

经外穴名。

出《奇效良方》。

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痛风、关节炎、头痛,牙痛,月经不调,蛇咬伤,脚气,脚背红肿,足趾麻木等。

斜刺0.5-1寸;或点刺出血。

12.踝点在手拇指桡侧缘,当掌指关节赤白肉际处;伸臂仰掌,微屈拇指取之。

主治病症踝关节扭伤,踝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胸痛。

13.风市足少阳胆经穴。

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

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腰腿痠痛,下肢痿痹,脚气,全身瘙痒。

现多用于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荨麻疹等。

配风池、曲池、血海,有活血祛风止痒的作用,主治荨麻疹。

《金鉴》:主治腿中风湿,疼痛无力,脚气,浑身瘙痒,麻痹等证。

按摩:指腹垂直按压,日2次,次3分。

14.中渎足少阳胆经穴。

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配阴市,有通经祛寒止痛的作用,主治下肢外侧凉麻、疼痛。

主治: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等。

按摩:指腹按压,做环状运动,日2次,次3分。

15.阳陵泉足少阳胆经穴。

在小腿外侧,膝盖下方约1寸,圆骨凸出部前方凹陷处的中心。

左右各一。

或,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胆的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历代针灸医家将之列为要穴,亦与其主治有关。

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三陷下者炙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此是治疗胆腑病症。

阳陵泉又治筋病,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有:“……筋急,阳陵泉主之。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阳陵泉又治疗足少阳经体表循行通络上的病变。

主治范围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

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膝关节炎,小儿舞蹈病等。

按摩:用手指轻握膝盖前下方,用拇指指腹按压。

日2次,次3分。

16.悬钟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别名绝骨。

属足少阳胆经。

八会穴之髓会。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

主治膝关节炎、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偏头痛,半身不遂,腰腿疼痛,脚气,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按摩:指腹垂直按压,切记一定要按摩对侧的穴位。

例如左腿疼痛就按左侧。

日2次,次3分。

17.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穴。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本穴是足三阴经交会处,故名。

(三阴交为立体交会,依肝、脾、肾为浅深层次),故名。

只有“足三阴经”(脾经、肝经、肾经)才交汇在三阴交穴,内踝(踝huai)尖上三寸,腿胫骨旁。

但“手三阴经”(肺经、心经、心包经)不交汇,分别走手掌的外中内侧。

别名:承命,下之三里,太阴。

主治病症:多用于治疗膝关节炎、下肢肿痛、消化不良、肠胃炎、胃溃疡等(1)此穴是妇科疾病的克星,是妇科主穴,对妇科疾病很有疗效,如: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不调、经痛、带下、不孕,崩漏、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等;(2)此穴还能治疗男女生殖器官的疾病,如:遗精、遗尿、阳痿等;(3)此穴还能使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肠绞痛、腹泄、失眠、神经衰弱、全身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等得到缓解。

按摩:用力按压,日2次,每次5分钟。

18.解溪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