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万州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

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

这说明()A. 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B. 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C. 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D. 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2.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A. 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 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 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 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3.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江苏农谚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

这些农谚()A. 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B. 没有科学可信性C. 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D. 源于农民的无知4.如图是战国水利工程图。

春秋战国时期,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颇有成效;秦”渠就……,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这一现反映了()A. 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B. 区域位置决定经济水平C. 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D.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发展5.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是拥有土地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等众多配套设施的农艺体系。

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 规模经营B. 男耕女织C. 千耦其耘D. 精耕细作6.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 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 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 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7.授田法打击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政府将农民的部分福利制度化C. 政府立法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D.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削弱8.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

2018-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ocx

2018-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ocx

.精品文档 .2018-2019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部分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命题人:耿协平审题人:查家元本试题卷共 6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相应选项。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 B .刀耕火种.曲柄锄耕 D .铁铧犁耕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 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嫛、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 B .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D .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3.张老师讲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课时欲展示下列四幅图片,如按重大成就出现的时序先后展示,第三展示的图片应是()A. 曲辕犁B.水转风车.都江堰——鱼嘴 D.耧车4.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在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 .“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D .“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5 .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 .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6.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诸如福建等沿海省份,“田不供食,以海为生,以津舶为家者,十而九也” 。

重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历史期中考试

重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历史期中考试

2018-2019学年度高2021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48分)1.“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生产方式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C.手工业生产方式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答案】A【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耕织结合”的特点,这种特点就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点,男耕女织是主要的生产方式,故答案选择A项。

B选项错误,前面一句叙述的是男子的作用;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业;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内容。

2.关于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论述中,正确的是①都是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产物②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结束③都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④都出现在同一时期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

二者都是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产物,都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二者出现了交集。

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答案选A。

3.(本题2分)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二十四节气”“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为农业生产服务,讲究不违农时,顺时劳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故答案为C项。

A项,天人感应是西汉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反映的是天与人的关系,与材料适时而种,不违农时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排除;D项,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与材料中“民间……谚语”不符,排除。

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万州三中2018-2019学年度(下)高2020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B. 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C.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D.华夏族已经形成2.有学者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

”下列的西周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A.鲁国和燕国B.燕国和宋国C.鲁国和齐国D.晋国和秦国3. 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 .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4.唐初设政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仅有三省长官,是当然宰相。

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亦为宰相。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官员的晋升渠道B.强化宰相的行政权力C.加强君主对朝政控制D.提高朝政的决策效率5.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

苏轼感叹说:“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

材料体现了北宋A.台谏制度充分发挥监察效能B.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C.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D.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6.清代康熙皇帝有35个后妃和24个儿子,嫡长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后被废。

最终康照帝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做继承人,秘密建储制由此开始。

该现象在实质上A. 说明了宗法继承制度并非一成不变B.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削的合法性C. 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D. 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7.在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统治的重要命题,秦实行郡县制,东汉实行州郡县制;唐实行道府(州)县制;宋实行路府(州)县制;元则实行省路府州县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这些王朝都对地方实施了绝对控制B.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C.各朝地方管理体制因皇帝的好恶而调整D.三级管理体制优于两级管理体制8.有学者指出: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1.A 2.C 3.D 4.A 5.C 6.C 7.B 8.D 9.C 10.C 11.A 12.D 13.B 14.D 15.C 16.C 17.D 18.B 19.A 20.A 21.B 22.B 23.D 24.B 25.D 26.C 27.D 28.B 29.B 30.A 31.(1)目的:呼吁美国遏制苏联。

影响: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2分)(2)(2)原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盟力图恢复自己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抵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

(4分)(3)特点: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两极格局解体后,一方面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

(4分)原因:苏东剧变或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2分)32.(1)原因:政治、军事的需要;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

(3分)(2)表现:城市功能以商业服务为主(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出现奢侈消费之风(在民众服饰等方面突破封建等级限制);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主要驱动力等。

(4分,任意4点即可)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需求的增加;经济重心的南移。

(3分,任意3点即可)(3)特点:专业化城市发展: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分)品质:勤俭致富;乐善好施;坚持诚信;注重信誉等。

(任意2点即可,共2分)33.(1)原因: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人热衷传播天主教。

(3分)条件:航海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进步;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冒险精神(2分)(2)影响:提高了人民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促使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4分)(3)垄断组织。

(1分)影响:促进了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

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

万州第三中学高一(下)中期考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N-14 O-16 S-32 Na-23 Cl-35.5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5分,共50分)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

运输浓硫酸的槽车上应贴的标签是()A.B.C.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值小于7的雨水称为酸雨B.工厂将烟囱造高能减小对环境的污染C.全球气温变暖是因为SO2的大量排放D.油电混动车的大量推广可减轻环境的污染3.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O B.NO2C.CO2D.SO24.甲、乙是同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x+2 B.x+4 C.x+8 D.x+185.某元素的阳离子R n+,核外有x个电子,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A.A-x-nB.A-x+nC.A+x-nD.A+x+n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3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CO2和SO2C.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D.少量SO2通过CaCl2的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C.常温下,可使用铁或铝制容器储存浓硫酸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得不到氢气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Mg > S > OB.非金属性强弱:Cl > S > PC.酸性强弱:HIO 4 > HBrO 4 > HClO 4D. 碱性强弱:KOH > NaOH > LiOH9.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10.在强酸性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 .Na +、K +、MnO 4-、SO 42- B .Na +、K +、SO 32-、NO 3- C .K +、Ba 2+、SO 42-、Cl - D .Na +、Mg 2+、NO 3-、Cl - 1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A .NO 2B .Cu 2SC .SO 2D .FeCl 312.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 .SO 2 B .NH 3 C .N 2 D .CI 213.下列电子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14.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 )A .NH 4ClB .H 2O 2C .Na 2O 2D .CaCl 2 15.X 、Y 、Z 、W 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春高一(下)期末测试卷历史历史测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曾设司市之职,全面负责所辖市场的刑、政、教、治、量度及禁令。

司市之设A.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B.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 利于规范市场商业行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设司市之职,全面负责所辖市场的刑、政、教、治、量度及禁令”可知,司市之职是管理市场的刑、政、教、治等,这有利于市场规范,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开始于战国,故A选项错误;规范市场商业行为,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是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

西周时期中央集权此时也尚未形成,故C错误。

2.战国时期,黄老帛书《经法·君正》篇指出“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知地宜需时而树”;荀子有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我国的农业生产A. 注重遵循自然规律B. 抵制自然灾害的能力弱C. 牛耕已普及全国D. 重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知地宜需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等信息反映的是按照时令进行生产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映了当时我国的农业生产注重遵循自然规律的特点,故选A项。

材料内容体现了根据季节、植物的生长规律播种、管理、收获庄稼等,强调了按照规律办事,没有体现自然灾害的抵制能力是否弱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牛耕普及的问题,并且牛耕的普及全国在汉代,故C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内容陈述的是应当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的问题,没有体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3.下表摘编了一些古籍中关于三国时期东吴之地的相关记载。

据此可知,当时东吴地区A. 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 经济得到开发C. 耕作技术全国领先D. 贫富差距缩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表格信息沃野万里,士民殷富”、“其田野畛畷无数,膏腴兼倍……国税再熟之稻”“钟离牧有田二十亩,年获六十斛米,平均每亩可达三斛”可知,三国时期东吴地区的农业和商业发展,社会财富有所增长,说明这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是在宋朝以后,而不是在三国时期,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三国时期东吴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没有体现耕作技术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贫富差距的问题,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下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笫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公田变为私田B. 铁器牛耕的推广C. 国家走向统一D. 封建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等信息表明,生产力水平提高,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是铁器牛耕的推广,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劳动者的能力,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无关,A错误;材料与国家是否统一无关,C错误;材料与社会制度无关,且生产力水平提高(铁器牛耕的推广),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D错误。

2.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 开始使用铁器B. 注重精耕细作C. 尚未推广牛耕D. 雇佣关系盛行【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农业注重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器,故A项排除。

汉代已经推广牛耕,故C项错误。

明朝中后期出现雇佣关系,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特点3.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A. 将公田化为私田B. 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C. 土地兼并D. 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土地兼并。

重庆市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

重庆市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

重庆市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 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

” 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B. 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 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 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2.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 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 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 缺少必要的资金B. 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C. 劳动力素质较低D. 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3.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A. 矿山开采业B. 机器制造业C. 面粉业D. 航运业4. 据统计,1901~1911年的10年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家,资本总额近1亿余元,是以前30余年的两倍多。

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有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②列强资本输出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③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刺激④欧美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5. 1935 年 12 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 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

” 计划旨在A. 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B. 缓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C. 备战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D. 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6. 作家茅盾在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提到 1948 年流行着一个笑谈:“ 在中国唯一仍然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

” 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 )A. 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B. 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显著D. 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7. 图片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产生过很大影响,其相同之处是A. 都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B. 都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C. 都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D. 都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8. 1961 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 41437 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

重庆万州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重庆万州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重庆万州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把你选择的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写在题后括号中。

1.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 )A.元谋人的生活状况B.北京人的生活状况C.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D.半坡人的生活状况2.“春秋五霸”中,首先称霸的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下列属于他编订的教材有( )①《诗》②《书》③《论语》④《春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下列历史事件与汉武帝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B.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C.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以夹击匈奴D.赐给日本倭奴国王“汉委奴国王”金印5.将下图所示的各种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一史实发生于( )A.夏朝B.商朝C.春秋D.秦朝6.公元前209年,领导大泽乡起义的是 ( )①陈胜②项羽③吴广④刘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右图所示文物出土于( )A.河南安阳B.湖北随州C.陕西西安D.北京周口店8.近代史上,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主要借助了鸦片、商品、炮舰。

其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商品、鸦片、炮舰B.鸦片、炮舰、商品C.商品、炮舰、鸦片D.炮舰、商品、鸦片9.四川的第一家报纸——《渝报》的创办人是( )A.邹容B.宋育仁C.李正荣D.张培爵10.关注民生问题,是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重要议题。

近代史上,提出资产阶级“民生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历史人物是( )A.洪秀全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11.(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右图中“大学堂”的地点在今( )A.南京B.上海C.天津D.北京11.(课改实验区考生做)右图杂志的创办标志着( )A.洋务运动的开始B.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C.辛亥革命运动的开始D.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2.参加1945年重庆谈判的中共主要代表是( )①毛泽东②周恩来③刘少奇④王若飞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3.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著名诗句,描绘的壮观场面出现于( )A.辽沈战役中B.淮海战役中C.平津战役中D.渡江战役中14.下列人物所处时代的先后顺序是( )①谭嗣同②邹容③邓世昌④叶挺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③①②1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萨拉热窝事件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慕尼黑阴谋D.德国空袭波兰16.参加开罗会议的国家不包括( )A.中国B.法国C.英国D.美国17.1962年,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的国家是( )A.埃及B.尼日利亚C.阿尔及利亚D.刚果18.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凡尔登战役④诺曼底登陆A.③①②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④②③①19.下列历史事件,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巴黎和会——五四运动B.罗斯福新政——美国摆脱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C.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D.欧共体建立——“冷战”的开始20.(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右图所示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出现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20.(课改实验区学生做)下列科技成果,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的是( )A.汽车制造技术B.飞机制造技术C.生物工程D.计算机网络技术二、填图题:本大题共4分。

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万州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万州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B. 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C.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D.华夏族已经形成2.有学者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

”下列的西周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A.鲁国和燕国B.燕国和宋国 C.鲁国和齐国D.晋国和秦国3. 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 .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4.唐初设政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仅有三省长官,是当然宰相。

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亦为宰相。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官员的晋升渠道B.强化宰相的行政权力C.加强君主对朝政控制D.提高朝政的决策效率5.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

苏轼感叹说:“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

材料体现了北宋A.台谏制度充分发挥监察效能 B.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C.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 D.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6.清代康熙皇帝有35个后妃和24个儿子,嫡长子胤礽被立为太子,后被废。

最终康照帝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做继承人,秘密建储制由此开始。

该现象在实质上A. 说明了宗法继承制度并非一成不变B.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削的合法性C. 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D. 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7.在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统治的重要命题,秦实行郡县制,东汉实行州郡县制;唐实行道府(州)县制;宋实行路府(州)县制;元则实行省路府州县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这些王朝都对地方实施了绝对控制 B.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C.各朝地方管理体制因皇帝的好恶而调整 D.三级管理体制优于两级管理体制8.有学者指出: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重庆万州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历史 Word版含答案

重庆万州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历史 Word版含答案

万州二中高2019级高一下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得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这一隆重的仪式说明了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 B.铁犁牛耕始于东汉C.立春是统治者祭祖之日 D.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2.庄季裕《鸡肋编》中记载:“(南宋)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

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

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

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

于是竞种存稼,极目不减淮北。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北民南迁,数量很大B.佃户种麦,不收麦租C.精耕细作,重心南移D.麦价飞涨,稻麦轮作3.一句俗谚:种田种得全,只要买点盐!反映了小农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特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C.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D.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4.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以上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5.《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重庆万州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重庆万州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重庆万州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符合这一主题的资料有()①工业革命的影响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③《共产党宣言》④《国际歌》的诞生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参考答案:C2.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据此可知,东汉时的太学A.发挥了一定的與论监督职能B.是国家的最高学府C.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D.限制了君主的集权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可知,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太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排除B;材料表明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但无法体现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排除C;太学可以舆论监督政治、官员,与限制君主的集权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3. 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某位爱好历史的学生对该图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汉朝时中国农业开始使用牛耕技术B.曲辕犁在当时已经出现C.二牛一人犁耕法在当时已经出现D.画像石是当时种类繁多的绘画门类之一,体现了中国画的特点参考答案:C4. 宋以后散市制代替坊市制,工商业活动从特定区域的“市”区扩散到全城区,“市人”(指在比较固定的市场中谋生的人群)与一般城市居民混居,以“市”字命名的人群,也从“市区”活动者扩展到全城居民。

到明代中叶“市民”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泛称。

这一现象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升C.城市主体人群发生变化D.城市布局由封闭到开放参考答案:A材料所述的是宋代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线被打破,“市民”内容的变迁等,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涉及商人地位的升降等,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城市主体人群的变化,C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线被打破,没有涉及城市布局的封闭与开放的问题,D不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万州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我国有如下谚语:“及时刈艾(除去杂草)仓必满溢”“施粪如用药,适度为佳”“麻黄种麦,麦黄种麻”“深耕三尺三,来年必丰年”。

这些谚语最能说明我国古代(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五谷丰登,生活舒适D.传统文化底蕴深厚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B.农具与技术的改进C.郡县制的普遍确立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 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

这说明( )A.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B.明清官窑的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官窑瓷器工艺制作水平越来越高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4.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商业”的一些历史情境,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①B.②C.③D.④5.“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B.“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C.“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D.“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6. 乾隆以后,一些经营地主和富农,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

这些地主和富农与他们请用的农民“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

这最能表明( )A.在清中期以后开始出现货币地租B.明清时期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C.当时农村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农业发展7.在《从禄赏制的演变看周代的土地制度》中徐秀红指出,春秋中叶“初税亩”以后,宗法分封制逐渐让位于新起的君主集权制,新兴官僚的官俸也不再沿用封土食邑的方式,而是改用谷禄为主的俸禄制,赏田也脱离了封土食邑的轨道,向赐田方式转变。

春秋中叶以后的这一变化( )A.奠定了统一国家形成的基础B.形成了思想领域的新气象C.标志着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D.加速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8.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9.某历史老师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下列认识符合社会史观的是(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人民生活B.新航路开辟给亚非人民带来了屈辱、灾难和落后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D.新航路开辟是人类文明的链接10. 下列插画出自欧洲不同时期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

第一幅插画中的人物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第二幅插画中中国人的形象更符合实际。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影响了绘画的风格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C.东西方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D.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11.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

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B.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12. 根据百濑弘教授在《清代西班牙元的流通》中所作统计,从1700到1835年,由西方流入中国的白银迅速攀升,总额为12亿两左右。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西班牙是欧洲最发达的地区B.白银主要来自美洲C.中国率先成为“世界工厂”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3.不同的经济时代由于生产模式的不同,导致生产组织形式也有所不同。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B.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C.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推广D.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14.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 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15.下表反映出这一地区在鸦片战争以后( )A.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宗法社会完全瓦解C.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6.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17. “买办”一词,明代专指对宫廷供应用品的商人;清初专指为居住广东商馆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买人或管事人。

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雇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

以下与之相关评价,正确的是(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与买办一致B.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因买办的出现得到了推动C.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买办D.帮助西方列强进行军事侵略是买办的主要任务18.中国通商银行创办于1897年,是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

总行第一任大班是曾在汇丰银行任职数十年的英国人美德伦。

该行创办时的主要投资者多是封建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

该银行的创办和经营()A.有利于洋务企业的转型和发展B.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便利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

迨欧战造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

”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A. 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B. 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C.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绝对优势地位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21.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

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对此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单位:1000海关两)A.农业生产已经基本使用机器B.农业近代化发展缓慢C.民国政府积极倡导农业机械化D.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机具的发展22.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

该政策(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该表反映了我国( )A.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基本建立B.逐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C.彻底消除了私有制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24.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

这说明( )A.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B.农村经济“左”倾错误严重C.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D.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25.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

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

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26.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27.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8.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图一的取消以及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29.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下列城市和地区开放顺序与之相对应的是( )A.大连--上海--长江三角洲--温州B.厦门--大连--环渤海地区--武汉C.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武汉D.浦东--大连--闽东南地区--温州30.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

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二、材料题(共2题,每题2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和财富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