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人教版正式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案教案 (4)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案教案 (4)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案教案 (4)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妈妈的节日——母亲节的来历、为什么要尊敬妈妈、如何向妈妈表达感激之情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妈妈的辛苦和付出,培养他们热爱妈妈、尊敬妈妈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对色彩、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妈妈的付出和辛苦可能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实例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的辛苦,从而激发他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为什么要尊敬妈妈。

2.培养学生热爱妈妈、尊敬妈妈的情感。

3.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表达对妈妈感激之情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为什么要尊敬妈妈。

2.难点: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表达对妈妈感激之情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导入、分组讨论、示范讲解、学生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故事课件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绘画纸张、水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关于妈妈的故事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母亲节的来历,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为什么要尊敬妈妈。

3. 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通过绘画和制作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然后学生分组讨论,计划自己如何创作。

4. 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开始动手绘画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5. 拓展(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人教版正式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人教版正式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人教版正式版妈妈的节日一、说内容本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二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

二、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妈妈的节日》是一节造型表现课,课前通过了解妈妈的工作与爱好,收集妈妈的照片,帮妈妈做家务等活动,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课上交流妈妈的“节日有哪些”,“妈妈怎样过节的”,“我为妈妈做了什么”等一些情况,增进对妈妈的了解与关心,作业时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鼓励学生用绘画或剪贴的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表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色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知识、能力、情感定出以下三大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简单的构图方法,用绘画或剪贴的形式表现画面。

2、能力目标:通过绘画作品表现自己的愿望,敢于在一张画面上使用多种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妈妈的辛劳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表现的主题要鲜明,表现手法多样化。

难点:画面上主体与背景的前后层次、色彩搭配的表现。

(四)、课前准备:学生了解妈妈的工作与喜好、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收集妈妈生活中的照片;准备水粉、彩色水笔、油画棒、荧光笔、剪刀、胶水、彩纸等工具材料教师收集优秀的学生作品,准备一个关于妈妈的儿歌三、说教法学法教育的成功,莫过于对健康人格的培养。

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

通过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对生活的责任感,激起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所以美术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使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本节课中,我以“母爱”为突破口,以创作为中心,以绘画为手段,让学生在集体交流、造型的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具体做法有:1、创设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

”针对这一特点我创设了“儿歌——《我的好妈妈》”这一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到温馨、充满爱的的氛围中,全方位启发、诱导孩子们对妈妈的关心和爱,同时也体验妈妈为养育我们所付出的辛劳。

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 《第12课 妈妈的节日》 优质教案

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 《第12课 妈妈的节日》 优质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优质教案妈妈的节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2.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学重点:1.是否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2.是否认同自己的作品。

3.是否敢于在一张画中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课前准备:1.水彩笔、记号笔、蜡笔、油画棒、绘画纸2.学生在课前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并收集妈妈工作时的照片。

3.学生收集各种彩色图片纸、及时贴、彩色塑料纸、彩色手工纸,准备剪刀、橡皮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每个同学们都非常爱自己的妈妈,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动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现在我要请同学们来讲讲你自己的妈妈,也可以把你妈妈的照片拿上来给其他同学们看看。

妈妈每天除了上班,还要照顾我和爸爸,做家务,打扫卫生。

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和伟大的。

你懂事了妈妈会开心,你遇到烦恼时,妈妈会理解你,帮助你。

妈妈永远是你心灵的庇护所。

二、新授讨论: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在节日的时候,自己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看其他同学们是怎样来表现的:帮妈妈做家务,制作贺卡,为妈妈画像……三、布置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1.可以将“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给妈妈过节的礼物”放在画面显著的位置。

2.可以用绘画,也可以用剪贴加添画的方式。

3.添画当时的环境。

4.注意主题与背景之间的色彩搭配。

5.鼓励将学生制作的作品送给妈妈。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五、讲评六、小结母爱是伟大的,在生活中,我们要孝敬妈妈,帮妈妈分担些家务事,听妈妈的话,不让她操心。

在学习上,要勤奋努力,将来学有所成,才能更好地报答妈妈。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word教案 (4).doc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word教案 (4).doc

妈妈的节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身边有限的材料,运用有趣的创意,或绘画、或制作、在妈妈的节日里为妈妈送上一份心意。

3.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学生有秩序的学习、完整地表达语言、和认真倾听他人讲话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绘画、制作表达自己的愿望。

2.学会认同自己的作品。

3. 敢于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自己的创意。

教学难点:能够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自己特殊的创意。

教师准备:1.妈妈的生活录像、学生作品照片、小制作若干、各种动物亲情照片、教学课件2.教会大家一些手势(暂停、不说话、坐端正),引领同学们良好的听课秩序。

学生准备:彩纸、橡皮泥、彩色卡纸、剪刀、彩笔、小盒子、纽扣、丝带、信纸教学过程:一、认识英语单词,激发兴趣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单词(出示mather、mom、mama、momy单词卡片),谁知道它们怎么读?读给我听,好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对了,它们都是(板书:妈妈)的意思。

二、感受妈妈辛劳,体验情感1.快乐成长,妈妈哺育。

知道我们是怎样从一个小婴儿长成这么高的吗?(手势表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指名回答)(播放孩子是如何在妈妈的呵护下成长的生活录像)2.了解妈妈,关爱妈妈。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呵护,妈妈不仅仅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辛劳,还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更多的汗水。

不信,大家请看(播放妈妈工作、做家务、照顾老人图片资料)师小结:无论严寒酷暑,妈妈认真地上班、起早贪黑地做饭、做家务,照顾爷爷奶奶……她多辛苦啊!3.诗歌朗颂,感受母爱。

所以,有很多人都在歌颂母亲。

(播放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运用理论介绍、案例分析以及重点难点解析等方式,让学生们掌握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但从学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绘画和色彩搭配仍然存在一定难度。为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绘画操作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过于关注细节,导致作品整体效果不够突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醒他们在绘画时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举例:介绍色彩的基本搭配原则,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表现母爱的颜色,如温暖的色调。
2.教学难点
-难点一:人物造型的准确性。一年级学生对于人物的比例和结构掌握较为困难。
-举例:通过观察妈妈的照片或现场模特,指导学生注意人物头身比例、五官位置等,帮助他们在绘画时更准确地表现人物。
-难点二:色彩运用的协调性。学生在使用色彩时,可能会出现色彩搭配不协调的情况。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妈妈的节日》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母亲节的热情和对绘画的喜爱。从导入新课到实践活动,再到小组讨论和总结回顾,整个教学流程基本顺利,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新课的导入,我发现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母亲节的表达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更深入地体会母爱的伟大,从而在绘画作品中自然地流露出对妈妈的爱。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妈妈的节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母亲节的时候,都是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谢的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用美术作品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妈妈的节日》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妈妈的节日》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妈妈的节日》。

本课通过让学生观察、了解母亲节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同时,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学生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母亲节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2. 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材、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手工材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母亲节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2. 新课导入:展示教材中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3. 教学演示:教师示范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技能。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的练习,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1. 课题:《妈妈的节日》2. 教学目标: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提高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 教学重点:理解母亲节的意义,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4.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回家后,为妈妈画一幅画,表达对妈妈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3)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3)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手工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爱意。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妈妈的外貌特征、服装、配饰等,以及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来表达爱意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但对于如何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意可能还比较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特征,并通过具体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来表达爱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外貌特征、服装、配饰等,并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学生与家人的情感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意。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特征,并将其运用到绘画和手工制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外貌特征、服装、配饰等,并描述出来。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2.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妈妈的图片或实物作为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描述妈妈的外貌特征、服装、配饰等。

b.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

2.呈现(10分钟)a.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妈妈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让学生欣赏和评价。

b.教师讲解和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a.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b.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供建议。

4.巩固(10分钟)a.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学生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作品。

b.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12 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12 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12 妈妈的节日1.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的第12讲,主要通过儿童自创画的方式,让儿童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这是一节情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展示儿童亲手制作的礼物给妈妈送上祝福,深化儿童对母爱的认识,使儿童懂得珍惜母爱。

本课程与绘画的相关知识点有关注重情感表达和学生的创意,而非技巧和造型。

本课程在情感上引导儿童的探究与表达,在美感体验上注重让儿童感受绘画的乐趣。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用线和形状表达情感。

2.学会在卡纸上粘贴、书写祝福语和绘制图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感恩父母,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

2.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情感表达。

2.创意思维和绘画艺术的应用。

难点1.创意思维。

2.儿童用线和形状表达情感的熟练度。

4. 教学准备教学资料1.卡纸、颜料、毛笔、水杯等。

2.母亲节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3.设计好的一些示范画。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整洁,在教室墙上悬挂适当的母亲节相关图片。

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亲近、热情、温和,关注学生情感,引导他们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情。

5. 教学流程5.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播放母亲节相关视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母亲节的概念和意义。

5.2 感性体验1.教师讲解母亲节的意义,学生们通过画画的形式,用情感表达自己对母亲节的理解。

2.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相关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对母亲节有更深的感性体验。

5.3 观察分析1.教师展示示范画,并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分析画面构图、色彩等方面。

2.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自己和示范画,并找出不同的地方。

5.4 创意表达1.学生们用卡纸制作出一份特殊的礼物,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祝福。

2.学生们可以自己设计和绘制所需要的图案,用毛笔书写上一些祝福语。

5.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所作的礼物,分享彼此的感悟和经验。

6.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创意和绘画作品进行评价。

人教版美术一下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一下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一下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美术一下第12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以母亲节为主题,通过绘画、制作等形式,让学生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绘画素材的收集、绘画技巧的指导以及创作方法的引导。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他们对母亲节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母亲的付出和奉献感受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母亲的辛勤付出,激发他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感受母亲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的孝敬之心。

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绘画、制作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母亲的付出,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五. 教学方法1.情感引导法:通过讲解、故事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母亲的辛勤付出,激发他们的孝敬之心。

2.实例分析法: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分析其中的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制作,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收集关于母亲节的资料,如故事、图片等。

3.准备展示优秀作品的幻灯片。

4.划分课堂区域,设置绘画、制作等工作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情感引导: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分享关于母亲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母亲的辛勤付出,引导他们产生孝敬之心。

2.呈现(10分钟)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分析其中的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12课 妈妈的节日)说课稿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12课 妈妈的节日)说课稿

[2.0微能力获奖优秀作品]: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美术下》第12课《妈妈的节日》是一节以母亲节为主题的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简单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学习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对母亲的爱;二是通过手工制作一份特别的母亲节礼物。

教材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多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母亲有了一定的认知,他们知道母亲节是专门为母亲设立的节日,也知道在这一天要表达对母亲的爱。

但在绘画和手工制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基本的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学会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对母亲的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感激母亲、关爱家人的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能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母亲节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使作品更具个性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绘画工具和手工材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母亲节的来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

2.教学新课: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5.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家人,培养家庭责任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另一部分是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感悟母爱的伟大,从而引导学生创作一幅简单的母亲节贺卡,表达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2.引导学生创作一幅简单的母亲节贺卡3.让学生表达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三、教学难点如何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对母亲节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母亲节的起源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母爱的伟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爱。

3.创作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如纸张、彩色笔、水彩笔等,引导学生创作一幅简单的母亲节贺卡。

4.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创意和表达方式。

5.总结让学生从展示的作品中找到代表性的几幅,进行典型作品的推选,并从中找出学习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教学的完善。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对母爱有了新的认识。

2.学生能够创作出一幅简单的母亲节贺卡,表达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活动性强。

3.展示过程,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表达方式和创意,从而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六、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的思考和表述,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表达方式。

七、教学手段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八、教学资源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纸张、彩色笔、水彩笔等。

九、教学时间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为60分钟,课前预习为20分钟,课后复习为30分钟。

十、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学生个体差异大的问题,此时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此外,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保证教学步骤的紧凑性和教学效果的质量。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 说课稿二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 说课稿二

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二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来自()市()小学,我叫()。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

今天的说课内容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是10分钟的即兴讲课,然后再对本课进行说课。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指点和批评。

讲课开始,播放幻灯片(教学程序)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单词(出示mather、mom、mommy单词卡片),谁知道它们怎么读?(师举手)恩,非常好!师读3个英语,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对了,它们都是(板书妈妈)的意思。

那你知道我们是怎样从一个小婴儿长成这么高的吗?(手势表示)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图片吧!(播放孩子是如何在妈妈的呵护下成长的图片)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呵护,谁能给老师讲讲自己的妈妈?说的非常好,老师也是一位母亲,有一次,我女儿病了,我心里着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真希望这病能生在自己的身上,来减轻女儿的痛苦。

母爱是伟大的,她让我们感动。

所以,有很多人都在歌颂母亲。

(播放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我们都爱自己的妈妈,那你知道妈妈的节日有哪些吗?(板书:的节日,指名回答)小结:你们知道的真多,妈妈的节日有三八妇女节、母亲节、还有妈妈的生日。

在妈妈的节日里,你有什么想对她说呢?说的非常好,我们都想为妈妈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播放同龄小朋友的绘画、泥工、手工作品)首先是幅画,这个小朋友画的是自己正在帮妈妈洗衣服,谁能给我说说他画的怎么样?说的很好,大家看的出来他用色非常的丰富,构图大大方方,很饱满,恩,他画的可真用心。

(板书:色彩丰富,构图饱满)他画的也是帮妈妈洗衣服,但是这个同学更细心,刚洗完的衣服还滴着水呢?观察的可真仔细。

我们要向他学习!这个小朋友给妈妈做了一条项链,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哦,是纽扣。

颜色很漂亮,搭配得还很有规律呢?这是一个垃圾桶,恩,很有创意!这还有一双小拖鞋,如果妈妈穿上孩子这双有趣的拖鞋,她一定感到非常幸福。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3)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3)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绘画和制作卡片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创作方法和灵感,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自己的方式为母亲庆祝节日。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还在初级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表现手法,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可能还比较抽象,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他们表达出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母亲节的来历,掌握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创作出表达对母亲敬爱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增进亲子关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创作出表达对母亲敬爱的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内心的感激之情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形成具有个性的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绘画工具和手工材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含义,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教学新课: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展示教材中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学生创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如何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然后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4.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5.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母亲节的来历、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表达感激之情等方面,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1.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2.学习绘制简单的卡通母亲;3.使用简单的颜色和线条进行配色。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2.掌握简单的卡通母亲的画法;3.学习使用简单的颜色和线条进行配色。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母亲节的主题;2.能够使用基本的美术素材,绘制出简单的卡通形象,提高手工能力;3.能够简单地使用配色知识进行色彩搭配。

3.情感目标:1.增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2.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致,提高艺术品味。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简单的卡通母亲的画法;2.学习使用简单的颜色和线条进行配色;3.能够使用基本的美术素材,绘制出简单的卡通形象。

2.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配色知识;2.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手工能力,绘制卡通形象;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致,提高艺术品味。

四、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通过简单地引入,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学生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感恩母亲对我们的养育和付出,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母亲是多么的伟大,让学生意识到要珍惜亲情。

2.学习第一步:学习卡通母亲的画法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细节逐一讲解,让学生了解卡通母亲的轮廓和基本比例,然后让学生尝试模仿,练习画出简单的母亲形象。

第二步:学习简单的配色知识老师指导学生颜色基础知识,如红、黄、蓝等简单颜色的名称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基本组成,掌握简单的颜色搭配方法。

第三步:练习简单的配色和线条学生根据教师指导,通过细心观察,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填充和配色,同时尝试使用不同的线条进行描边,从而提高手工能力和绘画技巧。

第四步:课堂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使用课堂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母亲形象卡通形象,并用简单的文字和色彩表达感激之情。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第12课,主题是《妈妈的节日》。

教材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和体验妈妈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妈妈的日常生活场景、妈妈的兴趣爱好、孩子们为妈妈制作的礼物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够提高绘画技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于妈妈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对妈妈辛勤付出的深刻体会。

学生在绘画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可能在绘画表现妈妈的形象和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日常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用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妈妈的日常生活,学会用绘画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把握妈妈的形象和情感,以及如何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日常生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表现妈妈的形象和情感。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

2.画材: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3.教学辅助材料:妈妈的照片、妈妈的日常用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妈妈的照片和日常用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妈妈的日常生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呈现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妈妈的日常生活场景、妈妈的兴趣爱好等。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1)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1)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主题是《妈妈的节日》。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母亲节的来历、怎样为妈妈准备礼物以及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含义,学会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为妈妈制作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母亲节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如何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还有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含义,知道怎样为妈妈准备礼物。

2.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3.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懂得感恩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含义,学会为妈妈准备礼物。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如何为妈妈制作礼物,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母亲节的来历、如何为妈妈准备礼物等。

2.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如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如何为妈妈准备礼物的示范,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并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让学生发挥想象,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word教案 (3)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word教案 (3)

妈妈的节日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简析:本课要引导学生会议“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的生日的情景,用绘画或其他形式、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的愿望,并敢于在一幅画中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录音机、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同龄人的作品供学生欣赏。

学生:在课前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并收集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等。

水彩笔、蜡笔、彩色纸、图画本、及时贴、彩色塑料纸、手工纸、剪刀、胶水,橡皮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听《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进教室。

分小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妈妈的辛苦与喜好、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的资料,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活动二:集体交流:“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分小组讨论:在妈妈的节日里,自己可以为妈妈送上一份怎样的心意?活动三:欣赏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注意构图、色彩搭配、材料与形式等。

活动四: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将自己组要表现的情景表演出来,同学们讨论这样构图是否合适,再添加哪些道具会更好。

活动五:小组为单位画一幅表现“妈妈的节日”的画,可以用拼贴加画的方法。

可先让学生将“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给妈妈过节的礼物”放在显著的位置上,再添加当时的环境(以家为主,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家具、家用电器等的图片资料)提示学生注意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彩搭配。

活动六: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收拾整理。

第二课时活动一:向学生展示一幅表现妈妈的画,向学生展现这幅画是怎样“变”成一幅贺卡的。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还见过哪种贺卡形式。

活动二:欣赏马蒂斯、夏加尔等艺术家的粘贴作品,体会其画面的构成。

活动三: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如何为妈妈制作一幅贺卡?用何种形式、哪些材料、表现什么主题及贺卡的打开方式等。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教学背景:此次教学是一年级下册美术课的第12课,教学内容为《妈妈的节日》。

在一年级下册美术课的教学中,本节课是向学生介绍节日和绘画表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的重要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妈妈节的含义和相关知识,并能够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对妈妈的心意。

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妈妈节的含义和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妈妈的爱。

2.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祝福,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3.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向学生介绍妈妈节的含义和相关知识。

2.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祝福。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妈妈节的含义和相关知识。

2.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表达对妈妈的心意。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妈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通常在每年的五月份举行,以表达人们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在此次课堂中,我们将会介绍妈妈节的来历、传统习俗以及妈妈节的现代意义,并鼓励学生自行创造和绘制妈妈节相关的图画。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讨论:“你们在什么时候会对妈妈心存感激之情?”然后推进妈妈节的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妈妈节的来历和意义。

第二步:介绍妈妈节的知识1.通过用语言和图片的形式来介绍妈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用一些现代的例子来展示妈妈节的现代意义和作用。

第三步:绘制自己的妈妈节图画1.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学生他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和绘制自己的妈妈节相关图画。

可以让他们自己决定绘画的主题,绘画的媒介等。

2.学生开始绘画,老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指出学生作品的亮点,并促进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第四步:总结和展示1.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同时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和同学分享。

2.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创作和探索美术世界。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2)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2)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活动,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例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

教材内容难度适中,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和实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手工制作能力。

他们对妈妈有深厚的感情,愿意通过绘画和制作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同时,学生对色彩、形状和线条有一定的认知,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妈妈的特征和服饰,通过绘画和制作活动,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提高自己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会关爱妈妈,培养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准确地表现出妈妈的特征和服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妈妈的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制作活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设置妈妈的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妈妈的特征和服饰。

2.新课导入:介绍妈妈的节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示范讲解:讲解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学生创作:学生根据妈妈的特征和服饰,进行绘画和制作活动。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制作活动。

6.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欣赏。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妈妈的节日》、妈妈的特征和服饰的关键词,以及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1)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1)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说课稿 (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制作等手段,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爱意。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参考和启发。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

同时,他们对妈妈有着深厚的感情,愿意通过绘画和制作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绘画和制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表达对妈妈的爱,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表达对妈妈的爱。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妈妈的付出,让他们在创作中有深刻的感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妈妈辛苦付出的场景,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绘画和制作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表达。

3.互动评价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妈妈辛苦付出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让学生明白如何表达妈妈的爱。

3.示范:教师示范绘画和制作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表达。

4.创作: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5.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妈妈的付出和学生的感恩之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妈妈的节日》、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的绘画和制作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的节日
一、说内容
本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二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妈妈的节日》是一节造型表现课,课前通过了解妈妈的工作与爱好,收集妈妈的照片,帮妈妈做家务等活动,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课上交流妈妈的“节日有哪些”,“妈妈怎样过节的”,“我为妈妈做了什么”等一些情况,增进对妈妈的了解与关心,作业时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鼓励学生用绘画或剪贴的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表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色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知识、能力、情感定出以下三大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简单的构图方法,用绘画或剪贴的形式表现画面。

2、能力目标:通过绘画作品表现自己的愿望,敢于在一张画面上使用多种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妈妈的辛劳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表现的主题要鲜明,表现手法多样化。

难点:画面上主体与背景的前后层次、色彩搭配的表现。

(四)、课前准备:
学生了解妈妈的工作与喜好、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收集妈妈生活中的照片;准备水粉、彩色水笔、油画棒、荧光笔、剪刀、胶水、彩纸等工具材料
教师收集优秀的学生作品,准备一个关于妈妈的儿歌
三、说教法学法
教育的成功,莫过于对健康人格的培养。

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

通过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对生活的责任感,激起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所以美术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使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本节课中,我以“母爱”为突破口,以创作为中心,以绘画为手段,让学生在集体交流、造型的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具体做法有:
1、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

”针对这一特点我创设了“儿歌——《我的好妈妈》”这一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到温馨、充满爱的的氛围中,全方位启发、诱导孩子们对妈妈的关心和爱,同时也体验妈妈为养育我们所付出的辛劳。

2、交流讨论
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妈妈的各种资料,感受母爱的伟大。

集体交流“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妈妈的节日是怎样过的”“节日里我为妈妈做了什么、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等问题,激发学生回忆、想象,为接下来的创作表现搜集素材。

3、欣赏学习
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如绘画作品中有水粉画、线描画、油画棒画、水粉油画棒结合的画,其他作品有彩纸剪贴画、立体作品等,学习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观察优秀作品的构图和主体人物的刻画,与其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表现出来。

4、扶持创作
学生在创作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教师都应该预见到,并对解决的方法有所准备。

针对这些问题,我利用多媒体完整地演示了绘画的步骤与需要注意的地方,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绘画的方法,在学生创作时,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些家具、家用电器等常见物的图片资料,便于学生添画当时的环境。

5、积极评价
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内在的潜能,促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欣赏他人作品时,积极提倡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他人的作品,发现优点,也敢于指出不足。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

不仅对学生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而且注重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评价;不仅重视正式的评价,而且重视非正式的评价,用眼神、笑容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我选择了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儿歌做为本课的开头,儿歌《我的好妈妈》配以背景音乐,由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播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妈妈的辛劳与伟大。

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讨论共表心意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交流课前准备收集的有关妈妈的各方面资料,有妈妈的照片、妈妈的工作、妈妈的爱好、我和妈妈最难忘的事等,从中体验妈妈对自己无私的关心与爱护,说说“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在这些日子里,自己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三)、佳作欣赏了解方法
课件播放同龄人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在舒缓、悠扬的背景音乐衬托下,课件演示了二十多幅作品。

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如水粉画、线描画、油画棒画、多种材料结合的画,彩纸剪贴画、立体作品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为什么喜欢?学习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与绘画技巧,观察优秀作品的构图和主体人物的刻画,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表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