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三课时教案
⑵中外交流越来越多,我们要主动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
⑶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国不一样,我们应当尊重。
⑷我上次和妈妈出国,在餐厅吃饭时遇到了一些中国人,他们说话声音有点大。
4.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到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功,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事吗?
学生自己观察护照上的信息
全班交流
学生辨析
全班交流
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励志故事
本环节通过辨析、交流故事等手段,让学生知道每个中国公民都是中国名片,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这张名片的形象。
5.师:我们国家为了保护中国侨民,也有一些措施。
出示第31页的小资料
6.师小结
四、总结延伸
1.总结本课内容。
2.布置课后延伸作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这张名片。
学生课后作业
播放《中国话》
师:这首歌是同学们比较熟悉和喜欢的,中国话,其实就是我们的普通话。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中国话。
2.出示资料:全球十大流行语言排行榜汉语排名第一(针对母语使用人数)
师: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3.师小结:的确,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在学习中国话。其实全世界不仅推崇我们的中国话,还有我们中国的文化。
⑵2018年,屠呦呦团队发布重大科研成果“青蒿素搞药性”等研究
⑶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
8.说一说,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的成就。
9.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课前收集到了的资料,我们在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事。
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三部分“我是中国公民”。这部分内容通过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感受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同时也有义务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是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公民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公民,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并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和道德观念,但对于公民的概念和权利义务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对于本题的学习,他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进一步深化对公民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民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公民。

2.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的情感,增强公民意识。

3.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概念和含义。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情境。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公民意味着什么》。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和情境,让学生观看并思考: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是不是公民?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公民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我们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行使自己的权利?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回答问题:什么是公民?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在我国,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是什么?通过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民的概念。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公民的含义和权利义务的重要性。

最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1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1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优质教学课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外国人能加入中国国籍吗?
第七条: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 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 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一、中国人的近亲属;二、定居在中国 的;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第八条: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批 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 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问题六 国籍取得的方式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第四 条、第七条的规定,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 两种:一是以出生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 入的方式取得。
问题七 我国是否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第三 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 具有双重国籍。
案例分析: 龙龙的表哥是中国公民,在北京成家后,
赴美国访学,在美国生下了龙龙的小侄子。 请你想一想,龙龙的小侄子拥有哪个国家
的国籍?
如果依据血缘关系, 龙龙的小侄子可以选择 中国国籍。
如果依据血缘关系, 龙龙的小侄子可以选择 中国国籍。
我认为,孩子的出生 地在美国,也可以选择加 入美国国籍。
龙龙的小侄子可以在美国国籍和中国国籍 中选择一个国籍,成为该国的公民。
国籍
指一个人作为一个特定国家成员的法律身份。
→ 国籍
法律身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 律规定的义务。
怎样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呢?
第七条: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 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 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一、中国人的近亲属;二、定居在中国 的;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
教 学 设 计
课题
3公民意味着什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教学重点
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课题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课型
新授
课时
1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1.知识目标
①身为中国公民,应该知道国家的建设成就。
②知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知道自己应该为祖国做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爱国热情,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教学重点
知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难点
激发爱国热情,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知识链接
视频《网上维权不当,被法院判发帖道歉》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2.课件出示能展现祖国建设成就的图片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你知道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吗?
2.你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爱国热情,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教学重点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形象。
教学难点
激发爱国热情,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人教部编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教案

人教部编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教案

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图对话”等活动,知道我们在不同场合身份有所区别,但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叫“公民”。

(重点)2.利用“活动园”等活动,开展“身份证信息探秘”“身份证用途盘点”等活动,公民身份号码体会身份证对生活的重要影响,重视并学会保护身份信息。

(难点)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包括“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认识居民身份证”和“我是中国公民”三个栏目。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居民身份证”,引导学生关注身份证正反两面所记载的信息,介绍身份证的用处并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

学情分析:公民意识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作为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同学都见过或拥有身份证,也有一小部分同学见过护照,对身份证号码的含义不理解,对于身份证的用途也不是很清楚,保护身份信息的意识也比较欠缺。

因此,教学中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积累公民知识,增强公民意识,锻炼公民行为,努力争做合格公民。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公民身份号码和居民身份证的关系,体会身份证对生活的重要影响,重视并学会保护身份信息。

教学准备: 1.课件。

2.每生准备一份家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建议四人小组准备不同辈分的家人身份证复印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公民身份的表现1.播放图片,引出主题。

(家里——孩子、学校——学生、商场——顾客、医院——病人、电影院——观众、阅读室——读者)。

2.拓展:自己在什么场合还会是什么身份?预设1: 在火车上,我的身份是乘客。

预设2:在公园里,我的身份是游客。

预设3:在亲戚家,我的身份是客人。

预设4:在马路上,我的身份是行人。

3.小结:是的,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相同的,那就是公民。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公民意味着什么?(板书课题)4.猜测:出示PP2情境图1,大家观察一下彼得的身份是什么?预设:1:彼得是英国人。

预设1:他是一名英国外教。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第3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第3课时)
5. 中国公民在国外有哪些有损声誉和形象的行为?
6.中国公民在国外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的热线求助电话号码是什么?
7.小组交流汇总,然后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活动意图说明:结合活动园,明确公民身份的范围;通过资料补充讲解,理解公民身份的要求;通过讨论如何落实行为,使学生珍惜自己的公民身份。
课堂总结: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3.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它包括以下信息:(1)持有人的姓名、出生日期、性别、出生地点;(2)还有签发地点、签发机关、签发日期、护照的有效期限、护照号、国家码;(3)后面的空白页是由所去国家大使馆盖章或粘贴发放签证的信息、每次出入中国及出入所去国海关的进出时间日期的盖章。
4. 中国多次积极参与国际救援;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功;中国公民主动向外国人介绍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这样做维护了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5.中国侨民及热线电话见书本31页小贴士。
3.小结:理解公民身份的要求,珍惜自己的公民身份。
课题
第三节 我是中国公民
单元
2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6
学习
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
2.珍惜自己的公民身份,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责任感。
3.感悟公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激发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重点
认同自己的公民身份,理解公民身份的要求。
学生活动 1:
跟着课件视频,饱含深情齐唱《我和我的祖国》,说一说:我们为什么热爱中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是中国人”,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公民身份,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的来源,理解公民身份的含义,以及认识到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公民身份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教材还通过设置一些讨论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知道自己是中国公民,但对于公民身份的来源,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讲解公民身份的含义,以及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的来源,理解公民身份的含义,知道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念,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民身份的来源,公民身份的含义,以及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教学难点:公民身份的含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民身份的含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公民身份的意义,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公民身份的来源,含义,以及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3.讨论:设置一些讨论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思考。

4.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公民的定义和权利义务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案例来理解和掌握公民的概念,以及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学生对法治观念的认知也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2.培养学生作为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定义及其权利与义务。

2.如何培养学生作为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民的概念。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3.准备时间:2课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一些与公民相关的场景,如选举、公益活动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2.呈现(10分钟)介绍公民的定义和权利与义务,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公民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公民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情境模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精品资料2套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精品资料2套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教学设计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精品资料2套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3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年级3.3《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

公民
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等相对,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

公民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它包括以下的内容:公民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是知情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4、知识窗:什么是公民。
5、小提示: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6、播放视频《中国有56个民族,外国人成中国公民后,会被分到哪个族》
7、讨论:
(1)外国人也能成为中国公民吗?
(2)要成为中国公民都有哪些条件呢?
知道身份证的用途。
懂得要配合警察查验身份证。
学会妥善保管身份信息。
课堂小结
我们是中国公民,我们拥有证明自己的身份证,我们要学会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
总结提升
板书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
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2、认识居民身份证
课题
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公民意识,承担公民责任。
(1)你有居民身份证吗?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2)这些数字有什么含义呢?为什么我的身份证有效期与爸爸妈妈的不一样?
3、认识居民身份证。
4、活动园: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5、讨论:想一想,说一说,身份证还有哪些用处?
6、新闻:拘了!男子拒绝乘警查身份证,理由是丢面子。
(2)你认为一个国家当中,应当让每个人都拥有公民身份吗?为什么?
12、小提示:在一个国家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平等地拥有公民的身份,我们平等地拥有公民的权利。因此,我们也要平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承担属于公民的责任,做合格公民。
【认识居民身份证】
1、思考:什么东西能够证明我们公民的身份呢?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认识居民身份证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认识居民身份证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认识居民身份证部编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安徽省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课题:教学对象:(填写年级)提供者:单位:XXX《3公民意味着什么——认识居民身份证》六年级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研究内容以及这节课的价值)本课教学内容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中的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本节课属于第2课时,重点认识居民身份证。

学生对身份证的了解可谓是不太了解,而本节课的研究旨在加深学生认识,明白身份证是国家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的证件,身份证号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学生从小就要明白身份证的作用、重要性以及保护好自己的证件。

二、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认识居民身份证,了解身份证正反两面的信息和理解身份证号码编码含义和规律;2.懂得身份证的用途广泛,学会科学正确地使用身份证;3.认识到身份证的重要性,明白妥帖保管好身份证,确保信息不泄露,注重公民认识的养成。

三、研究者特征阐发(扼要说明研究者研究的起点以及学生研究风格)经由过程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和本单元第一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的研究,学生开始接触法制教诲,对公民的身份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六年级学生的年岁特点和家庭的保护、社会经历不足,学生们的防范认识、法制认识却较为浅薄。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观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三大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采取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重难点以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1.重点:认识认识居民身份证,了解身份证正反两面的信息和理解身份证号码编码含义和规律;明白身份证的用途遍及;认识到身份证的重要性;2.难点:科学正确地使用身份证;明白妥帖保管好身份证,确保信息不泄露,注重公民认识的养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成为公民的意义和责任。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公民的内涵和意义还不够深入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公民概念多局限于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等方面,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不足。

因此,在本课时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和讨论,深入理解公民的内涵,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培养成为合格公民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自觉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公民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公民的意义和责任。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培养公民意识。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树立合格公民的意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成为公民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履行这些义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公民的定义和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生活的实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公民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成为公民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3.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履行这些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定义和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

2.如何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民的概念。

2.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如新闻报道、故事等。

2.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地。

3.准备讨论题目和引导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公民的概念,呈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例如,模拟在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场景中,公民应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自己在操练中的体验,分享对公民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巩固对公民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公民的义务,例如环保、助人为乐等。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分享和交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这一课时的内容,是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公民概念的深入探讨。

本课时将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公民的定义,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对公民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在社会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也在逐步发展,对于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他们会比较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民的定义,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履行公民责任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定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履行公民责任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在社会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理解公民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就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对公民概念的理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的定义和来源,通过深入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公民身份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公民的定义、公民身份的来源、公民权利与义务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公民身份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公民概念多与户籍、身份证等实物相关,对于抽象的公民身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公民身份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的定义和来源,认识到公民身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自己是公民而自豪的情感。

3.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身份的定义和来源。

2.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公民身份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公民身份的内涵。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图片。

2.制作课件,展示公民身份的相关内容。

3.准备时间:约1课时(40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国旗、国徽等,引导学生产生自豪感,进而引出公民身份的话题。

提问:你们知道自己是公民吗?公民身份是从何而来的呢?2.呈现(10分钟)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的来源和定义。

案例1:某城市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提出建设性建议。

案例2:某农村居民依法维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问: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共同点?他们为什么被称为公民?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公民身份的含义和作用。

提问:公民身份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如何做一个有责任的公民?4.巩固(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公民身份不仅享有权利,还需履行义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1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1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1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课时的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公民身份的来源,从而认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公民身份的来源和意义还不够清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公民身份,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的来源,认识到成为公民的意义。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明白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身份的来源。

2.公民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公民身份的意义。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公民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

2.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3.安排教室座位,便于学生讨论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国旗、国徽等象征国家权威的标志,引导学生产生自豪感,进而引出公民身份的话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的来源。

案例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如古代的诸侯割据、近代的革命等。

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成为公民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以下问题:a.公民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b.公民应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c.公民如何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每组讨论后,选代表进行分享。

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5分钟)利用教学道具,如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卡片,让学生进行互动游戏。

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公民身份的意义。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意味着什么》是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成为公民的意义和责任。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公民的定义,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于公民的定义和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公民行为和责任,但对于如何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的概念和责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

3.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定义和权利义务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和权利义务。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和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和权利义务。

2.准备讨论题目,用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准备实践活动方案,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公民?”引导学生思考公民的概念。

然后简要介绍公民的定义,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生活案例,如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设施等,让学生判断这些行为是否属于公民的义务。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履行公民的义务。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2019人教版部编道法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2019人教版部编道法
观看视频并思考
通过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揭示学习目标
2.出示自学问题,巡回指导
1.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国籍取得的方式有哪几种?
3.什么样的人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4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吗?
5.谈谈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公民的认识。
3.共同探讨:
1.出示图片:在家中、在学校、在商场
点拨:我们在不同的场合身份不同,但有个共同的身份是公民。
2.出示幻灯片: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中国人
过渡语:漫画中有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中国人,我们开始看到的视频中小女孩说自己是中国人,爸爸是外国人,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呢?
2.畅所欲言:出示幻灯片
点拨: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具有某一国国籍、必须享有该国法律规定的权利、必须承担该国法律规定的义务。
过渡语:我们知道公民身份与国家有关,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公民,并为古罗马沿用;在雅典,不是所有人都是公民;古罗马公民资格先后不同。
阅读学习目标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学生观看
学生观看并思考
学生发言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并发言
学生畅所欲言
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有所了解
让学生先熟悉本节课的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知识目标:理解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取得的方式;了解“公民”一词的起源。
重点
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难点
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过渡语:视频中的小女孩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爸爸是外国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6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节《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6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节《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第六条 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七条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一)中国人的近亲属;
(二)定居在中国的;
(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第八条 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课前准备
1.总结自己在生活的不同场合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那些身份。
2.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资料。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1:
1.在国际交往中,人们通常会问,你是哪个国家的人?这实际是在问:你是哪国公民?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公民。
2.在国内,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也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3.那么什么是公民,什么又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籍有什么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学生活动1:
1.看书本第22页活动园,思考后交流活动园提出的问题:
(1)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
(2)想一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提示:外国人出入境不同于中国公民,边检机关需要对外国人持用的护照证件、签证、来华事由和停居留事项进行必要的识别、询问和核查。所以工作量较大,耗时也比较长。”为了适应现场外国人出入境通关需求变化,保障外国人的通关效率。所以机场的边检处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各小组交流汇报。
2.自主学习书本第24页,想一想: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哪两种?思考交流后回答。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结合活动园进行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更进一步理解公民的概念和国籍取得的方式,该活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公民”一词的来源
4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吗?
5.谈谈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公民的认识。
3.共同探讨:
1.出示图片:在家中、在学校、在商场
点拨:我们在不同的场合身份不同,但有个共同的身份是公民。
2.出示幻灯片: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中国人
过渡语:漫画中有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中国人,我们开始看到的视频中小女孩说自己是中国人,爸爸是外国人,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呢?
了解“公民”一词的来源。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公民身份与国家有关、什么样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国国籍取得的方式、“公民”一词的来源,希望同学们能够认清自己的身份。
回顾本节课内容
回顾本节课内容
课堂练习
出示课堂练习
做练习
巩固本节课内容
板书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1.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2.国籍取得的方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 3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单元
第2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目标: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同身份。
能力目标:理解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知识目标:理解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取得的方式;了解“公民”一词的起源。
重点
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难点
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4.出示幻灯片:
点拨: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孩子出生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可以具有中国国籍;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5.出示幻灯片:“公民”一词的来源
过渡语:我们知道公民身份与国家有关,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公民”一词的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学习目标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学生观看
学生观看并思考
学生发言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并发言
学生畅所欲言
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有所了解
让学生先熟悉本节课的内容
认识到我们有共同的身份--公民
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
知道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知道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理解什么样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了解“公民”一词的来源。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公民身份与国家有关、什么样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国国籍取得的方式、“公民”一词的来源,希望同学们能够认清自己的身份。
回顾本节课内容
回顾本节课内容
课堂练习
出示课堂练习
做练习
巩固本节课内容
板书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1.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2.国籍取得的方式Fra bibliotek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过渡语:视频中的小女孩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爸爸是外国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观看视频并思考
通过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揭示学习目标
2.出示自学问题,巡回指导
1.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国籍取得的方式有哪几种?
3.什么样的人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 3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单元
第2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目标: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同身份。
能力目标:理解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知识目标:理解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取得的方式;了解“公民”一词的起源。
重点
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难点
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公民”一词的来源
4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吗?
5.谈谈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公民的认识。
3.共同探讨:
1.出示图片:在家中、在学校、在商场
点拨:我们在不同的场合身份不同,但有个共同的身份是公民。
2.出示幻灯片: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中国人
过渡语:漫画中有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中国人,我们开始看到的视频中小女孩说自己是中国人,爸爸是外国人,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呢?
4.出示幻灯片:
点拨: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孩子出生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可以具有中国国籍;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5.出示幻灯片:“公民”一词的来源
过渡语:我们知道公民身份与国家有关,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公民”一词的来源。
点拨:“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并为古罗马沿用;在雅典,不是所有人都是公民;古罗马公民资格先后不同。
2.畅所欲言:出示幻灯片
点拨: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具有某一国国籍、必须享有该国法律规定的权利、必须承担该国法律规定的义务。
3.探讨:什么样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呢?
点拨: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可以以出生的方式和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