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二章重点归纳

合集下载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2022年修订版)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2022年修订版)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2022年修订版)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第三节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二、权责发生制三、收付实现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2.资产的分类(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2.负债的分类(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2.收入的分类(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2.费用的分类(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2.利润的分类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一)历史成本(二)重置成本(三)可变现净值(四)现值(五)公允价值第二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二章知识点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二章知识点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二章知识点2017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二章知识点会计基础的第二章只要讲的是会计要素,你对会计要素有什么了解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会计基础第二章知识点。

欢迎阅读。

第一节会计要素考点一:会计要素概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点概念,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时期概念,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利润表要素。

考点二:资产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属于本企业资产; (2)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能形成资产;(3)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分类(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

考点三:负债1.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业务计划等,并不构成企业的.负债;(2)现时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不可以是潜在义务。

2.负债分类(1)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

(2)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考点四:所有者权益1.定义: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成为净资产。

2.三来源: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3.四构成: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考点五:收入1.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例子:销售商品、销售原材料、出租、提供劳务不同于利得(非日常: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收益;罚款、捐赠收入);不同于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不同于所有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业务。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会计基础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知识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详细描述: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如[例2-1]所示。

(1)20x1年1月,甲公司发生经济业务如下:(1)以银行提取现金2万元。

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公司的一项资产(库存现金)增加2万元,另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同时减少2万元,即会计等式左边资产要素内部的金额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属于上述第(1)种经济业务类型。

(2)从银行借入期限为3个月的短期借款8000万元。

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公司的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增加了8000万元,一项负债(短期借款)同时增加了8000万元,即会计等式左右两边金额等额增加,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

属于上述第(2)种经济业务类型。

(3)收到投资者投入的机器一台,价值5000万元。

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公司的一项资产(固定资产)增加了5000万元,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同时增加了5000万元,即会计等式左右两边金额等额增加,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

属于上述第(3)种经济业务类型。

(4)以银行存款2000万元偿还前欠货款。

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公司的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2000万元,一项负债(应付账款)同时减少2000万元,即会计等式左右两边金额等额减少,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

属于上述第(4)种经济业务类型。

(5)股东大会决定减少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银行存款向投资者退回其相应投入资本。

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公司的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3000万元,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同时减少3000万元,即会计等式左右两边金额等额减少,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

属于上述第(5)种经济业务类型。

(6)已到期的应付票据2500万元因无力支付转为应付账款。

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公司的一项负债(应付账款)增加2500万元,另一项负债(应付票据)同时减少2500万元,即会计等式右边负债要素内部的金额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其平衡关系保持不变。

会计基础第二章分享

会计基础第二章分享

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分录
根据经济业务内容,确定 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和金 额,编制会计分录。
记账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复式记账法能够全面反映 经济业务,便于查账和对 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缺点
对于初学者来说,借贷记 账法相对复杂,需要一定 时间适应。
改进建议
加强会计基础知识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对借贷记账 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会计报表的规范性
不同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导致会计报表的可比性较差。改进建议包括加强 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统一核算方法,提高会计报表的可比性。
பைடு நூலகம்
THANKS
感谢观看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01
总账
总账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的账簿,用于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和
余额。总账应按照规定的账页格式登记,包括日期、凭证编号、摘要、
借贷方金额和余额等信息。
02
明细账
明细账是按照经济业务的详细内容开设的账簿,用于记录各项经济业务
的增减变化和余额。明细账应按照规定的账页格式登记,包括日期、凭
利润表
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编制要求包括正确计算各 项损益,真实反映企业盈利能力。
现金流量表
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情况,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 量。编制要求包括准确记录现金流入和流出,以及正确分类和反映现金流量。
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与指标
财务比率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会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计算各种财务比率 ,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以评估企业的 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
趋势分析

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第二章考点精炼

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第二章考点精炼

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第二章考点精炼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最低要求和前提条件,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它是一种资格证书,是会计工作的"上岗证",不分级。

以下是店铺精炼的2016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第二章考点,欢迎学习!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从会计角度描述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

(判断)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要素。

2、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即资产必须是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判断)3、企业是否拥有一项资源的所有权,并不是确认资产的绝对标准。

4、资产必须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品,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5、分类6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清偿负债,企业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从而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除非债权人放弃债权。

7、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也称为净资产,因此,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投资者(即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判断)8、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9、所有者权益与企业特定的、具体的资产并无直接关系,它并不与企业任何具体的资产项目发生对应关系。

所有者权益只是在整体上、在抽象的意义上与企业的资产保持数量关系。

(判断)10、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形成,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它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最终会导致企业所有权益的增加。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基本要求】1.熟悉会计要素的含义与特征2.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构成3.掌握常⽤的会计计量属性4.掌握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5.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考试内容】第⼀节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含义与分类(⼀)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对财务会计对象所做的的基本分类。

(⼆)会计要素的分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费⽤和利润六类,其中,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

⼆、会计要素的确认(⼀)资产1.资产的含义与特征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确认条件将⼀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资产的分类资产按流动性进⾏分类,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或者主要为交易⽬的⽽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起⼀年内(含⼀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资产负债表⽇起⼀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不受限制的现⾦或现⾦等价物。

⾮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个正常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于加⼯的资产起⾄实现现⾦或现⾦等价物的期间。

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年,在⼀年内有⼏个营业周期。

但是,也存在正常营业周期长于⼀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产循环相关的产成品、应收账款、原材料尽管是超过⼀年才变现、出售或耗⽤,仍应作为流动资产。

当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时,应当以⼀年(12个⽉)作为正常营业周期。

最新计资格证考试《会计基础与实务》知识点汇总

最新计资格证考试《会计基础与实务》知识点汇总

计资格证考试(最新)《会计基础与实务》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使用专门的方法,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做报表时要换为人民币计)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使用的方法有七种,书中讲六种。

二、会计的职能:核算和监督。

核算:货币形式表现核算与监督的关系:核算是基础,监督是在核算的基础实行,没有核算就没有监督。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

三、会计对象:经济活动(用货币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叫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四种假设:1. 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它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

2. 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3. 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期相同的期间,又称为会计期间(时间的长度相同)4.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人民币 RMB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共13条)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必须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基础会计》全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基础会计》全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基础会计》全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第一章总论重点与难点通过总论的阐述,使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发展及特点、属性,进而掌握会计和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对象、基本职能、任务、作用和目标,会计核算的方法与会计学的分支等会计基本理论的有关内容。

重点掌握会计对象、会计基本职能及会计方法等问题。

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生产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经济资源耗费的过程。

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一定是先有投入(耗费),后有产出(收入)。

记录生产过程的耗费与收入,并加以比较,才能判断是否有经济效益,继续生产是否有意义。

收入大于耗费,经济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记录耗费与收入的活动即为会计的基本活动。

在人类历史上,会计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奴隶社会繁盛时期称为会计的萌芽阶段或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其特点:一是产生了会计的萌芽,二是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记录。

从奴隶社会的繁盛时期到15世纪末称为古代会计时期,其特点: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及其与私有制的结合,造成了私人财富的积累,进而导致了受托责任会计的产生,二是单式簿记应运而生。

会计的涵义。

一直以来对会计涵义的界定主要有两大观点:一是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在企业或其他组织范围内,旨在反映和控制企业或组织的各种经济活动,而由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程序、方法和技术所组成,由会计人员加以管理,用以处理经济数据、提供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经济信息的有机整体。

二是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它继承了会计管理工具论的合理内核,吸收了最新的管理科学思想,从而成为在当前国内外会计学界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即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

2023初级会计第二章重点知识

2023初级会计第二章重点知识

2023初级会计第二章重点知识第二章是初级会计的重要章节,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核算方法和会计的账务处理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介绍第二章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并以货币形式记录、报告和分析的学科。

其目的是为了提供有关经济实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以供内外部决策者参考。

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对象、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和会计等式等。

二、会计的核算方法会计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和按照现金收付制原则进行核算两种方法。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在经济活动发生时即应当确认相应的会计要素,而与实际收付现金的时间无关;现金收付制原则是指只有在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时才能确认相应的会计要素。

根据不同的经济活动特点和需要,会计核算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或两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会计的账务处理会计的账务处理主要包括分录、账户和账簿三个方面。

分录是指将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则记录到会计账簿上的过程,包括借方分录和贷方分录。

账户是指用来记录和归纳同一性质的经济业务的会计要素的记录单元,包括资产账户、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成本账户、损益账户等。

账簿是用来记录和保存会计分录和账户的工具,包括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

四、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表明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会计等式的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产的价值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和。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以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是初级会计的重要章节,涵盖了会计的基本概念、核算方法和账务处理等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初级会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应用会计原则和方法,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学习和实践,初级会计人员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企业的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前两章知识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前两章知识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前两章知识2017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前两章知识汇总会计基础是会计的基础科目也是会计的入门知识,为了方便考生更好的复习会计基础知识。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会计基础前两章知识汇总。

欢迎阅读。

第一章会计概述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记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

3、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4、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5、会计监督是指在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

合法性是指遵守法律制度,是否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合理性是审查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内部管理的要求,是否执行了单位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

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6、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障。

7、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

体现为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运用)和资金退出。

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种债务、依法缴纳各项税费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8、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应收预付是债权,应付预收是债务);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级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9、会计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0、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的空间范围。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点及例题: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分类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点及例题: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分类

2017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点及例题: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分类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分类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止状态=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运动状态=经营成果【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 )。

A.收入B.所有者权益C.费用D.利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CD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时的表现。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

1.资产(1)资产的定义及基本特征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①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例2-1】某企业的某工序上有两台机床,其中G机床型号较老,自H机床投入使用后,一直未再使用;H机床是G机床的替代产品,目前承担该工序的全部生产任务。

G、H机床是否都是企业的固定资产?G机床不应确认为该企业的固定资产。

该企业原有的G机床已长期闲置不用,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不应作为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②资产是为企业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能够控制的。

【例2-2】甲企业的加工车间有两台设备。

A设备系从乙企业融资租入获得,B设备系从丙企业以经营租入方式获得,目前两台设备均投入使用。

A、B设备是否为甲企业的资产?经营租入:甲企业对经营租入的B设备既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控制权,因此B设备不应确认为甲企业的资产。

融资租入:甲企业对融资租入的A设备虽然没有所有权,但享有与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的权利,即拥有实际控制权,因此应将A设备确认为甲企业的资产。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会计基础》第2章的练习题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会计基础》第2章的练习题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会计基础》第2章练习题目答案版补充资料:①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②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③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④营业利润=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间费用⑤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大于0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利润总额小于0不要交纳企业所得税⑥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所有者权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B.所有者权益的金额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C.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D.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留存收益等2.下列不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

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利润3.承租企业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体现了()的要求。

A.客观性B.重要性C.实质重于形式D.一贯性4.设置会计科目要遵循()原则。

A.永久性B.统一性C.合法性D.独立性5.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B.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C.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加所有者权益-本期减少所有者权益D.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6.与计算“营业利润”无关的因素是()。

A.所得税费用B.销售费用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7.下列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A.管理费用B.制造费用C.销售费用D.财务费用8.会计科目是()的名称。

A.会计等式B.会计账户C.会计要素D.会计对象9.下列不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是()。

A.应收账款B.应收票据C.预收账款D.其他应收款10.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中反映收益积累的账户是()。

A.资本公积B.盈余公积C.利润分配D.本年利润11.下列会计科目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是()。

会计从业《会计基础》考点总结

会计从业《会计基础》考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考点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考点2: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考点3: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考点4:企业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的过程。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包括:供、产、销三个阶段。

资金退出:偿还各项债务、依法缴纳各项税费,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考点5: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如商品销售;经济事项是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件。

经济业务事项具体包括: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钱、券);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得使用(财务);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资本的增减(资本);收入、成本和费用(收支);财务成果的计算(成果)考点6: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考点7:办理资本增减的政策性强,一般都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董事会决议等为依据,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依据进行资本的核算。

考点8:收入、支出、费用、成本都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其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考点9: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考点10: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出的合理假设。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考点11: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

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企业集团等。

考点12: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会计基础第二章总结

会计基础第二章总结

第二章1.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2.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持续取得并可靠计量。

3.其他业务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实现的收入等。

4.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收入,属于利得。

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第二层次的划分。

6.费用按照与收入的配比关系不同,可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因此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确认必须符合关于费用定义,都是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并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7.利润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8.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

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

资产来源于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即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

9.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会减少所有者权益总额。

从净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用盈余公积补亏和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都只是所有者权益内部的增减变化,总额不会发生变化。

10.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它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包括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个部分,其中盈余公积是有特定用途的累积盈余,未分配利润是没有指定用途的累积盈余。

11.出租固定资产收到的租金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收取的增值税属于代收的款项不属于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出售原材料收到的价款等同于销售商品取得的价款;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出售固定资产并非企业的日常活动,这种偶发性的收入不应该确认为收入,所以其收到的价款不属于日常活动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所以不是收入。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第一章总论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押秘模拟题02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押秘模拟题02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A、预收账款B、应收账款C、应收票据D、应付债券2、下列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A、实收资本B、资本公积C、盈余公积D、主营业务收入3、关于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负债的求偿力高于所有者权益B、所有者的投资收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成果C、债权人的求偿权有固定到期日D、所有者承受的风险低于债权人4、下列不属于企业资产的是()。

A、实收资本B、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C、机器设备D、专利权5、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的会计计量属性是()。

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公允价值D、现值6、下列关于会计科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B、会计科目按照其所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七大类科目C、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D、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合法性、相关性和实用性原则7、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

A、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B、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C、总账科目和二级科目D、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8、“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属于()类科目。

A、成本B、资产C、损益D、所有者权益9、关于会计科目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设置科目,不得增加和减少,更不得合并和分拆B、企业必须使用全部的会计科目C、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设置会计科目,只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格式和项目编制财务报表即可D、企业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10、下列项目对企业利润总额没有影响的是()。

A、投资收益B、营业外支出C、资产减值损失D、所得税费用11、下列不属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企业会计的六大会计要素。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属于静态要素,是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属于动态要素,是利润表的构成要素】。

(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特点第一,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二,应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第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3、资产的分类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和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等。

4、资产的确认标准要确认为企业的资产项目,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符号资产的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号资产的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而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2、负债的特点第一,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第二,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第三,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

3、负债的分类负债按偿还期限不同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大类。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预计负债等。

长期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4、负债的确认标准第一,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第二,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第三,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符合负债的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的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2、所有者权益的特点第一,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数量;第二,所有者权益没有单独的确认标准,其确认标准依附于资产与负债确认标准;第三,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都必须按照法律、制度、章程或合同执行。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其中,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部分。

(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特点第一,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

非日常活动导致经济利益增加的,一般属于利得。

第二,收入的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第三,收入的最终结果将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

3、收入的分类收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中定义的收入为狭义收入。

即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收入。

4、收入的确认标准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特点第一,发生费用的目的是取得收入,是取得收入的代价,因此费用的确认要与收入的确认在期间和因果方面进行配比;第二,费用的本质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而这种流出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的分类费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费用是指营业费用。

4、费用的确认标准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2、利润的分类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1、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4、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和负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第二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每一会计科目都有它的经济意义和经济内容。

注意:会计要素——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的分类。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设置会计科目具有如下意义:(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基础。

(3)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4)会计科目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用图表示:会计要素分类会计科目分类注意: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收入和费用要素的大部分内容属于损益类,而费用要素中的成本要单分为一类:成本类。

(1)资产类会计科目,是对资产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收账款”、“库存商品”等;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有:“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2)负债类会计科目,是对负债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是对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4)成本类会计科目,是对产品、劳务成本的构成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5)损益类会计科目,是对收入、费用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根据所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的不同,分设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1)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如“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实收资本”等科目(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如“原材料”科目可按原材料的品种、规格等设置明细科目,分别反映各品种、规格的原材料;“应收账款”科目可按债务人设置明细科目,分别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及其分布情况等等。

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分类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例如,在企业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种类较多的情况下,“生产成本”总分类科目下可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

(3)二者的关系总分类科目对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丙产品机修劳务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四、会计科目的设置(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二)常用会计科目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了企业的会计科目,其中常用的会计科目见表2-1。

五、会计科目编号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

第三节账户及其基本结构一、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账户的分类由于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

根据总账账户所核算的经济内容不同,账户可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五类。

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户或明细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