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思考,经营管理者.doc
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的思考及对策建议
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的思考及对策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解决社区居家养老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社区作为老年人居住的重要场所,承载着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由于缺乏针对老年人特殊需求的服务及设施,社区居家养老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社区居家养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改进社区养老服务的思路和方向。
首先,目前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活照料、医疗服务、社交活动和心理支持不足。
老年人在社区中面临许多日常生活的困难,比如购物、清洁、煮饭等。
同时,就医也是老年人关注的重要问题,医院离他们较远,拿药也需要排队一段时间。
此外,老年人更需要进行社交活动和接受心理支持,以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建议:1.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社区应该增加一些老年人所需的生活照料设施,例如社区超市、便民餐厅、日间照料中心等。
这些设施能够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各种日常所需的商品和服务。
同时,社区应该提供一些医疗服务设施,例如家庭医生制度、社区诊所、便民药店等。
这样老年人就能够在社区中得到基本医疗服务,减轻老年人去医院的负担。
2.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社区应该增加一些老年人娱乐和休闲服务设施,例如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馆、康复中心等。
这些设施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休闲和娱乐的活动,让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同时,社区应该建立一支专业的社区养老服务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等,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3.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管理和监督:社区应该建立健全的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机制,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社区可以成立居家养老服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加强对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社区可以与专业的养老机构合作,提供培训和指导,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确保服务质量和老年人的利益。
居家养老服务企业须有稳定盈利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企业须有稳定盈利模式2012-09-1810:42:00来源:全国老龄办打印文章发送给我好友中国日报-看世界[提要]养老服务行业是微利行业,政府应考虑在税收上有所支持,以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这个行业。
发达国家的居家养老服务起步早、市场化程度高、整个养老服务业也比较成熟,居家养老服务企业采取直营连锁和特许经营模式的较多。
对于中国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如仁爱华和青松来讲,可能最必不可少的就是创新。
同发达国家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相比,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有限、缺乏自主品牌以及核心技术和产品、管理较为粗放、营销手段不足、服务队伍的职业素养不高――“支付能力缺乏、购买服务意愿不足,导致众多失能老年人的潜在服务需求无法转化为有效服务需求,致使我国养老服务市场难以伴随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得到应有的快速扩张,企业因此也缺乏进军养老服务市场的积极性。
这也是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前景看似很好,实则不佳的根本原因所在。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政策研究部副处长李志宏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据了解,居家养老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这两地合计就10多家的样子,绝大多数属于小微企业,处于市场开拓阶段,多数企业经营处于盈亏临界点上下。
青松老年看护公司总裁王燕妮、引进于美国的仁爱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研发部负责人黄冠华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都一致表示,仅依靠政府全部包揽社会的养老问题是不可能的,企业应找到自己的赢利点,同时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政府给补贴更要给制度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扮演着养老服务提供者的角色。
在发达国家,政府主要是设计制度和制定规则,其他由市场来做,如日本、德国已经建立了专门的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美国也有比较完善的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失能老人可以通过护理保险制度支付居家养老服务费用。
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类似的制度,加之老人们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数失能老人的支付能力不足,由此导致我国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量很大,但是有效需求量不高。
对完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几点思考
对完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几点思考[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死亡率的日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新生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数量产生的了巨大的差异。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程度却与欧美发达国家相似,呈现出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社会现状。
中国老年人如何养老,如何安排晚年的生活已成为社会热议的民生问题之一。
在现有的养老模式中,老年人普遍受到高额养老成本的巨大压力,同时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首居家养老作为自己安度晚年的养老模式,不太愿意接受家庭养老以外的其他养老方式,所以居家养老是符合国情,贴近民心、有具大发展替力的城市居家养老模式。
但是,在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的过程中,此模式在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显现出不尽人意之处。
本人拟通过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当面我国居家养老现状对大力推进城市居家养老模式谈谈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居家养老;模式;思考一、对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基本认识“居家养老”,顾名思义,狭义上讲,就是老年人以家庭为养老地,居住在家里安度晚年的一种养老方式。
广义上讲,居家养老模式是指一种家庭与社区相结合,依靠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为居住在家庭的老年人提供以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相对于目前我国所推行的机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借助社会的力量,家庭和社会共同完成对于老年人的养老义务。
为了更好的推广居家养老服务,2006年初,民政部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近年来,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大中城市都不同程度地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发达城市发展已相当完善。
现阶段居家养老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通过购买服务、服务补贴、发放服务券等措施服务于老年人,服务内容以生活照顾、保健护理和精神慰籍为主,同时兼顾老年人法律维权服务等。
论文: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
---------------------------------------------------------------范文最新推荐------------------------------------------------------ 论文: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一、居家养老服务相关概念第一,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由民政部门牵头,通过街道安排社会内的大龄下岗女职工以家庭养护员的身份实现再就业,进入生活有困难的孤老家庭,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家庭养老院”的形式帮助老人度过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
它最大的特点是解决了目前社会养老机构不足的困难,将大龄下岗女职工和缺乏生活照顾、需要居家看护的孤老这两个困难群体的需要相结合,调动社会和企业力量出资建立家庭养老院,成为老人、养护员、政府和多方受益的良好模式。
第二,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在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
它不仅解决了某个家庭的困难,也解决了社会的困难。
二、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背景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于1999年达到老龄化社会的标准,1999年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是总人口的10%以上,更为严峻的是老龄人口以每年800万至900万的速度增长。
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速度加快。
资料显示,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1.44亿,占总人口的11%,截至2040年,中国老龄人口数字将急速上升至4亿。
年末,老龄人口达1.67亿,80岁以上的老人占1899万,其中多数人逐步成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
银龄浪潮的汹涌而至,以及计划生育的实施,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力量呈现出比较薄弱的局势。
此外,伴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成人后在异地工1 / 6作、结婚生子、安家落户,致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垂暮之年变成了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还有一类老人,他们牵着子女的衣襟来到异地生活,成为寄居老人。
居家养老 解决方案
居家养老解决方案
《居家养老: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养老问题。
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居家养老是他们最期望的选择。
但是,如何才能让老年人在家中得到良好的照料和关怀呢?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居家养老的解决方案。
首先,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家居改造,使得家中更适合老年人居住。
比如安装扶手、增加坡道、铺设防滑地板等等,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其次,老年人可以选择雇佣保姆或护工来协助日常生活和照料。
这些专业护工可以提供非常全面的照料服务,包括个人护理、饮食照料、医疗护理等方面。
另外,现在也有很多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他们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包括让老人进行体检、健康管理、心理护理等。
这些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照料选择。
最后,技术也成为了居家养老的一大利器。
如今,智能科技的发展使得智能家居产品逐渐渗入居家养老领域,例如智能医疗设备、智能家电、远程医疗服务等,这些都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总的来说,居家养老并非没有解决方案可寻,可以通过家居改造、雇佣护工、选用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以及运用智能科技等方
式,让老年人在家中得到优质的照料和关怀。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居家养老服务。
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机制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机制的建议健全和完善养老机制将是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任务,必须走出一条切合实际、统筹兼顾、量力而行、操作性强的新型养老服务之路。
以XX市为例,进入90年代初,全市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户籍人口XX万,占户籍总人口的XX%,已迈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
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达XX万余人,“空巢”老人约XX万人。
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平均每年新增老年人口约XX万,年均增长率为XX%。
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高龄化、老年家庭“空巢”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已成为我市的重要社会特征之一。
预计到XX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XX万人,约占总人口的X/X,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接近X万,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X以上。
目前养老机制凸显的问题主要有:一、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模式尚不健全。
随着独生子女的成长,“421”家庭日渐增多,青年劳动力不断流往发达城市,导致空巢老人群体扩大,越来越多的高龄老人无人照顾,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为有效弥补传统家庭养老的不足,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这两种模式应运而生,近年来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视。
但是二者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社会观念尚未扭转,很多家庭无法接受机构养老。
很多家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论是老人还是子女,都会觉得将老年人送入养老院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再加上老年人自己不愿意去敬老院和陌生人接触,就出现了宁愿让老年人在家卧床,也不让他去敬老院享受照顾的现象。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尚未实现全面覆盖,造成养老服务供不应求。
为了弥补机构养老的不足,居家养老现在是XX市的新型重点发展项目。
但是不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这两者在筹备建立的前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特别是机构养老更需要划出专门的场地予以支持。
目前XX市从城区到乡镇,不同的地区所能担负的经济压力也各不相同,未被政策覆盖到的地方,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照顾仍是难题,就出现了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数目与仅有的居家、机构养老所能承担的老年人数目不平衡的现象,“一床难求”变成了目前最为突出的养老问题。
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
05
政策与制度支持
政府财政支持
1 2 3
制定专项资金投入计划
政府应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的专项资金,明确资 金使用方向和投入力度,并制定逐年增长机制 ,确保资金的稳定与持续投入。
补贴与税收优惠
对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与个人提供一定的 资金补贴、税收减免或优惠,降低服务成本, 提高服务质量与积极性。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作等方式,引导和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推动服 务供给的多样化。
பைடு நூலகம்
社会力量参与政策引导
建立合作机制
01
政府应积极与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团体等建立合作伙伴关
系,共同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
02
对社会力量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在土地使用、税收、行政收
费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
康复护理
在老年人身体状况需要时 ,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如 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精神慰藉与心理疏导
心理辅导
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 中的困扰。
慰藉服务
为老年人提供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服务,满足他 们的精神需求。
社交活动
组织各种社交活动,让老年人保持社交联系,促 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04
政策支持不足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但政策力度 和覆盖面还有待加强。
应对策略与建议
加强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形成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提升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标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服务提供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 水平。
居家养老服务监管方案
居家养老服务监管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家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在老年人居住的社区或家庭中提供的针对老年人健康护理、生活协助和社会支持等服务。
随着居家养老服务的广泛开展,如何有效监管居家养老服务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监管方案,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和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
一、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健全的居家养老服务监管机制。
应当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或机构,负责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法规和监管标准,统一协调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提供者。
应当建立健全的居家养老服务监督管理平台,实施全程监控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应当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对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提供者进行评估,推动服务质量的持续改善。
二、加强对服务提供者的监管为了确保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加强对服务提供者的监管。
应当对服务提供者进行资质审核和备案登记,建立服务提供者黑名单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应当加强对服务提供者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确保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应当建立服务投诉举报机制,鼓励老年人和家属积极参与监督,及时反映问题,维护自身权益。
三、规范服务内容和标准四、加强宣传和宣传为了提升老年人和社会公众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和信任,必须加强宣传和宣传。
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宣传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规定和标准,增加公众的了解和认同。
应当加强对老年人和家属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和理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和支持。
应当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方便老年人和家属获取相关信息和服务,提升服务的透明度和便捷性。
建立健全的居家养老服务监管机制,加强对服务提供者的监管,规范服务内容和标准,加强宣传和宣传,是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举措。
2024年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工作方案
2024年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根据党中央做好新时代老年人居家养老工作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对提升我县农村养老服务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激活农村养老服务市场,探索政府搭台、部门联动、社会组织参与、公益力量补充的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满足农村居家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共担性、系统性”的原则,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目标任务。
面向贫困、失能、残疾、重点优抚对象、留守、空巢、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高龄等农村老年群体,由政府直接提供或者通过一定方式支持相关主体提供的,旨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养老服务。
主要包括:引进优质养老服务企业搭建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创建试点村设立居家康养指导中心和建立家庭养老床位,成立三级网格服务队伍,提供便捷、贴心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友情探视、亲情帮扶和助医助购等养老服务和政策、法规等宣传,打通农村居家老年人服务堵点,破解居家养老难题,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
到2025年,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成果,覆盖全县各乡(镇)、村。
二、主要工作(一)示范引领,优化服务。
在全县各大乡(镇)选取两个、小乡(镇)选取一个人口集中村(居)作为示范点,逐年推广,第二年达50%,第三年达80%以上,依托老年人集聚场所资源,建设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点和家庭养老床位,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不出门即可享受温馨、便捷的养老服务。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一)完善机制,形成合力。
个体经营居家养老运营方案
个体经营居家养老运营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居家养老已成为许多家庭的首选。
个体经营居家养老服务,既可以帮助老年人在家中得到必要的照料和关怀,又可以为个体经营者提供一种稳定的收入来源。
本文将为个体经营者提供一套有效的居家养老运营方案。
二、创业准备1. 了解市场需求:调查当地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和竞争情况,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和服务范围。
2. 获取相关资质:根据当地规定,申请相关的养老服务经营许可证和健康证明。
3. 筹备养老设施和设备:购买必要的养老设施和设备,如床椅、轮椅、助行器具等。
三、服务内容1. 日常照料:提供老年人日常起居的照料,包括饮食、卫生、起居等,确保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2. 医疗护理:配合医生的指导,给予老年人必要的医疗护理,如测量体温、血压、糖尿病监测等。
3. 心理支持:给予老年人心理上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
4. 家居安全:定期检查老人的家居环境,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老人的生活环境安全。
5. 社交活动:组织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提高生活乐趣。
四、运营模式1. 定制化服务:根据每位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方案,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团队合作:建立专业的养老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照料和关怀。
3. 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老年人的档案和服务记录,方便跟踪和管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服务情况。
4. 合作伙伴:与社区医院、社会福利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互相支持和补充优势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
五、市场推广1. 网络宣传:建立专业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养老知识和服务信息,吸引目标客户的关注。
2. 社区宣传:与社区居委会合作,通过宣传栏、社区活动等方式推广自己的养老服务。
3. 口碑传播:提供优质的服务,获得老年人和家属的口碑推荐,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4. 合理定价:根据服务内容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价格,保证盈利的同时吸引客户。
我国社区养老模式探索与创新
老模式,提出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框架思路。
级家庭养老的新模式,依托社区服务的支持,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和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养老方式。
社区养老模式,结合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方式的优势,不管是家庭度远远高于机构养老。
(二)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养老的“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升。
国家先后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等文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家庭、社区、机构、个人进行养老资源对接,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智慧化发展的改革。
在顶层设计、刚性需求的支持下,智慧养老必将成为未来养老发展的中坚动力。
(三)基于医疗和康复是健康的实质需求,养老的“康养化”结合将不断深入。
养老的核心问题是老人的健康问题,其本质是医疗与康复问题。
2016年出台的《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护理体系创建。
2018年下发的《关于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养老市场的发展,确保医养结合的落地。
《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确定医养结合模式,明确医保支付体系的要求。
当前国家政策逐步落地、市场准入机制更为宽松、医保落实问题妥善解决,所以目前养老产业在支付、消费、供给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养老+医疗”必然发展成为新常态化的模式。
(四)分类分层使养老的“多元化”服务不断完善。
老年生命包括三个阶段,即:生活能自理的强能阶段、半自理的弱能阶段、难以自理的失能阶段。
强能阶段,老年人在工作、教育、社会、旅游、居家服务等方面有特殊要求;弱能阶段,老年人有照顾生活起居方面的需要;失能阶段,老年人需要依赖医疗机构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护理。
因此,分类分层进行专业化服务将成为行业趋势。
此外,老年人个体差异很大,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各有不同,根据其兴趣需求,进行社群化区分,提供社圈服务,将丰富其老年生活,更好地满足养老需求。
居家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居家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居家养老。
然而,目前在居家养老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需要一些改善的建议。
问题一: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在居家养老方面,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的服务供应商主要是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这些服务商没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对于老年人的康复护理、营养餐饮、疾病管理等方面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种情况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解决方案:加强对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市场门槛和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
同时对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实行降低税费等优惠政策,鼓励其提供优质服务。
问题二:社区服务设施不足居家养老最重要的是社区的支持,然而目前社区服务设施的不足是影响居家养老的主要障碍之一。
一些社区管理单位由于缺乏资金和专业技能,设施、人员力量等方面的投入比较有限。
在很多地区,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活动场所的数量非常有限,使得老人无法享受一些更为便捷的服务,从而难以适应居家养老模式。
解决方案:加强政府对社区养老设施的投入和管理,提高社区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的投入,在鼓励企业或个人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实行税收和其他政策上面提供减免或优惠等政策。
问题三:安全问题老年人对于自身的安全问题十分关注,在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然而,目前很多家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没有充足的安全措施,比如说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安全等方面,处于较为薄弱的局面,容易引起安全事件,严重的后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解决方案:家居安全是保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方面,故需要积极落实家居安全的意识,提高老年人居住的安全和舒适性,同时加强社区志愿者和公安机关的合作,更好地提供相关的物资支持和人员支持,降低老年人的安全隐患。
总体而言,居家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专业养老服务匮乏、社区服务设施不足和安全问题等方面。
论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完善
送的专业 人才 有限 , 因此我 国 目前社会 工作 专业人 员缺 乏 。现 实 中 居家养老工作人员基本上来自于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 虽然他们也 接受 了一些 短期培 训 , 由于 文 化基 础 较差 , 他 们 往往 只 能进 行 但 使 些简 单的 生活照 料和 家政 服务 , 老 年人 高 层 次 、 对 多方 面 的服 务 无法满 足 。 三 、 善我 国居家 养老模 式的 对策 完 目前 我 国居 家养 老模 式还 处 于初 创期 , 在着 诸 多问 题 , 存 需要 多方 主体共 同努 力 , 用各 种社 会 资源 , 进 居 家养 老模 式 的 不断 利 促
论我国 居家养老模式的完善
和谐 社 会 建 设
论 我且 居 家 养老 模 式的 完 善
王 文 静
( 阳师范学院政 治与管理 学院 陕西成阳 成
7 20 ) 10 0
【 摘
要】 本文 阐述 了我 国居家养老模式 的概念及特点 , 了存在的 问题 , 出了完善我 国居 家养老模式的对策。要 重新 定位政府在 分析 提
实践 中都存 在着 一些 问题 , 要我们 进一 步去 探索和 完善 。 需 我国居 家养 老模式 的提 出 目前 , 我国的 人 口老 龄 化趋 势 正 在 不 断 J U 根 据 我 国 2 1 3J 。 O  ̄ 00
一
金 的资 助以 及少量 的社会 捐助 , 民间和社 会资 本的参 与 。虽 然 缺乏 我国近 些年来 在养 老事业 上 的投入不 断加 大 , 总体上 资金 量还 处 但 于较低 水平 。经费 的缺乏 导致 我国政 府购 买的服 务项 目不 全 , 务 服 水平较 低 , 分经济 困难 的老 人 难 以享 受 , 部 从而 使 居 家养 老 的社 会 福利 性严 重不足 , 了居 家养老模 式 的长远发 展。 影响
关于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思考金秋九月,八师石河子格外的美丽,通过在近5年居家养老工作,感触很深,丰富了自己在社区居家养工作理论上的认识,同时对自己今后在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中有指引、借鉴,现简单谈谈自己在工作中对如何在社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认识。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养老福利服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学者们对长期以来一直奉行的机构养老模式进行了反思,在借鉴国外家居照料模式和继承中国养老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对养老福利服务的新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居家养老在新的形势下应运而生。
而由于居家养老服务是准公共产品,在中国现阶段完全由政府或市场提供都会导致其供给不足,准公共产品可以也应当借助政府、市场来共同提供,而市场上机构和个人的行为又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政府的引导,所以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
一、当前中国政府主导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一)居家养老管理体制落后,基层社区组织权责不相一致民政部门在名义上承担了宏观管理的职责,但实际上各部门互相割裂,民政部门的综合协调效果不明显,各基层单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各部门的作用难以形成合力,而是相互摩擦、相互制约、甚至对立。
在微观层面上,社区责任无限度扩大,各居民委员会承担了政府“下放”的计划、规划、市容、卫生等诸多方面的管理权,但由于机构设置单一、社区组织建设不力,基层社区包括街道、居民委员会还是延续市、区政府帮手和政策落实机构的角色,而作为社区工作之一的老人工作也只能敷衍了事,难有显著的成效。
(二)居家养老工作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街道一级的社区所需资金来源有以下渠道:街道自筹,政府拨款,社会援助。
政府的有限投入,对居家养老工作的全面开展犹如“杯水车薪”。
上级部门财政对社区投入的养老经费比例大小视经济情况而定。
特别是对那些生活困难的居家养老对象,他们虽然有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帮扶措施,但也仅能保障基本生活。
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
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机构的兴起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经营和管理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养老机构的经营与管理策略,旨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经营策略1. 客户需求的分析养老机构的经营成功与否,首先要深入了解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进行市场分析时,需要考虑潜在用户的兴趣和需求,包括生活质量、安全感、医疗护理等方面。
只有透彻了解客户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并真正实现用户的满意度。
2. 建设创新的养老模式在养老机构的经营中,创新的养老模式是关键。
传统的机构化养老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合理利用科技手段,推出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引入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便利的居家养老服务,延长老年人的自主生活能力。
3. 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养老机构的品牌形象对于客户选择和认可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注重建设优质服务团队,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关怀员工;另一方面,要注重养老机构的环境和设施,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
通过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并建立良好的口碑传播。
二、管理策略1. 人员管理养老机构的人员管理是管理策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注重人员招聘,选拔具有养老服务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员工。
其次,要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技能水平。
同时,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保持工作团队的凝聚力和积极性,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2. 资源管理养老机构经营过程中的资源管理也是决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资源管理涉及诸多方面,包括财务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物资采购等。
要进行有效的资源规划,确保养老机构的运作顺利进行。
同时,要加强成本控制,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
3. 安全管理养老机构作为老年人的居住和生活场所,必须重视安全管理。
从防火、防盗、防跌倒等方面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安全可靠。
居家养老改革案例心得体会
居家养老改革案例心得体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居家养老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自然,居家养老改革点滴细节中的体会也就越来越多,借此文章,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一、制度创新是关键
居家养老改革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
在许多地方,政府与社区机构联手,深入社区开展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文娱休闲+智能科技”的养老服务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最终实现养老服务的全覆盖。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充分考虑老人需求
居家养老改革的出发点必须是以老人的需求为本,争取最大程度的满足老人需要的服务,实现养老生活的愉悦和幸福感。
在这一过程中,服务内容和服务品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老年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照料、饮食营养等问题都需要得到妥善
的解决。
通过相关的举措,比如保姆开展生活照料服务,定期开展专业的健康体检,开展义工服务,促进社区文化活动等等。
三、加强科技与信息化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飞速发展,居家养老的科技化建设也逐步成为了必要的条件。
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加强,促进了养老服务的提升和升级。
例如,安装视频呼叫设备,家属们能够远程关注老人身体状况,及时报警预防意外事件,为养老服务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居家养老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创新的模式,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优质、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家庭和社会各界在为实现身心健康和福利事业全面发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道路上,共同推进居家养老改革发展,打造更为和谐、健康、幸福的社会环境。
论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完善
论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完善本文阐述了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对策。
要重新定位政府在养老事业中的角色,完善政府监督管理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注重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素质。
标签:居家养老;模式;存在问题;完善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居家养老模式逐渐成为我国养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居家养老模式正在我国许多地方推行,我们在肯定其取得的诸多成绩时,还应看到居家养老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完善。
一、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剧。
根据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全国人口比例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全国人口比例的8.87%,与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1.91个百分点。
国际社会通常把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因此,我国早在2000年前后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给国家和社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何解决养老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日益关注并应着力解决的一個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主要包括: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三种。
家庭养老主要是养老的物质需要和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家庭结构快速向“421”模式转变,使得家庭养老的功能越来越弱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思考,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思考于兴洪1李兵2(1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3610052哈尔滨市呼兰区电业局150025)【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凸现。
传统的家庭养老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的缩小等因素变得难以为继,而机构养老则限于资源的缺乏和较高的成本无法大规模推广,在这种情况下,既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供为老服务又不需耗费过高成本的居家养老将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
本文通过对居家养老问题分析,试图对居家养老的完善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养老方式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高龄化的来临,养老逐渐变成一种弥漫全社会的压力。
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来看,其经济增长与老龄化是同步的。
但是中国老龄化进程却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目前唯一以较低收入进入老年型人口的人口大国。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下降,“空巢”现象将日益突出,预计到2010年这种“空巢家庭”将达到80%以上[①]。
这一部分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呢?机构养老虽然能使老年人得到较好的照顾,但大多数老年人并不愿意去养老院,况且社会福利单位床位非常有限。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一直占主导地位,作为老人来说,“养儿防老”是天经地义的,老人辛苦一生,最乐意的是在晚年时能够子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因此有的老人认为子女把自己送入养老院,就是遗弃自己。
而有的子女虽然工作负担重,但是也不愿将老人送入养老院,就是担心别人说自己不孝。
另一方面,一些早年退休的老人退休金较少,进养老院的费用也是一个家庭考虑的重要因素。
当前政府财力杯水车薪,但又要必须解决“未富先老”的现实困难。
在国家民政部的倡导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已推广试行,大连,上海等地都进行了实践,上海市各街道都建立了拥有自己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助老服务社[②],服务对象逐步从困难和特殊贡献老人向全体老年人扩展。
大连市制定了《大连市“居家养老院”实施办法》,各街道普遍建立了居家养老院。
居家养老被普遍认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养老方式,是各级政府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
但总体上说居家养老这种模式还刚刚起步,全国各地做法和发展参差不齐,还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式,无论是在实践还是在理论研究上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一、我国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居家养老工作还处于探索之中,投入不足,加上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自然存在不少问题,目前比较普遍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家养老服务经费不足,筹资渠道单一目前,无论是宁波,上海,北京,大连或者其他许多城市,居家养老往往是靠“政府买单”。
居家养者服务的经费主要是来源于政府和民政部门的投入。
政府的有限投入,对居家养老工作的全面开展犹如“杯水车薪”。
尽管一些地方要求基层按照一定比例配备方法补贴给街道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但是这种配套实际上是难以到位的。
好的地方能在设施上(如办公用房、活动用房、水、电等)给予一点投入,有的根本就没有任何投入。
而且,民政部门用于居家养老的经费,筹集的渠道主要来自于社会福利彩票的福利金,而社会福利彩票的收入存在着不确定性,再加下面配套的不到位,使得居家养老服务难有大的发展。
这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波动性的投入方式,使得居家养老服务难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狭窄居家养老模式是在经济瞻养和社会照料等各项社会服务得到充分发展后才得以产生的。
只有“家”中具备的各项社会服务养老设施齐全了,才能够保证老年人居“家”安度晚年,如果社会或社会上没有造成与此相适应环境,不具备这些服务保障条件,老年人得不到社会各项服务和保障,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居家养老。
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群体的共性服务需求十分旺盛,内容也包罗万象,然而社会所能够提供的服务却相差甚远,这还不包括一些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为老服务的市场非常巨大,但是日前却鲜有人愿意做。
即使社区里所能提供也是低层次的、覆盖面窄、范围小,质量不高,精神方面的需求短缺,造成老年人的服务处于“断奶”时期。
目前我国的社会化服务就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开展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以娱乐休闲、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日常的物质生活帮困居多,读报、聊天等还不多见,而对精神护理、心理支持、情感慰籍方面的关注则极少。
(三)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社区服务人员的流动性大和社区志愿者的友情帮助,难以满足老人随时出现的求助,无法让每一次的服务质量得到评价,更无法对服务效果进行质量控制。
虽然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专业机构才能提供的养老服务,但长期以来,对于服务质量如何,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随时随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导致不同的服务员的服务质量差异性较大,无法统一评价和衡量他们的服务质量。
(四)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队伍不稳,缺乏专业训练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的好坏,除了要有充足的经费保障等因素外,还与从事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这支队伍包括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管理人员虽然有热情、干劲,但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有效的管理手段,而服务人员队伍不稳,缺乏专业水准。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承担者是社区的下岗、失业和困难人员,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服务老年人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老年方面的知识技能的储备,不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不懂得服务的技能和技巧,所能做的更多是只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家政服务和护理。
而诸如精神慰藉、医疗护理等深层次的服务要求显然很难达到,服务起来缺乏针对性,很难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由于不同的街道社区所处的区域层次不同,不同社区的老人地位层次不同,老人的数量和要求也不同,因此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常常失衡,各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又不可能维持一支固定的服务人员队伍,因而在服务人员的供需上矛盾更为突出,所以,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又能统筹的居家养老服务专业队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建议由于居家养老本身是新事物,发展中的不足与问题是必然的。
针对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扩大政府财政投入,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第一,扩大政府财政投入。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政府组织和推动的一项社会福利事业,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的规定,今后社会福利支出不应低于财政支出的10%—20%,而老年人是社会保障重点加以关注的四大弱势群体之一,居家养老又是未来养老方式的发展趋势。
因此,居家养老经费来源不能单靠基层财务补贴和社会募集,而应扩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政府居家养老资金预算制度。
居家养老的推广,直接的动力来源于政府启动的临时性补贴老人福利服务的社会政策。
为达到促进居家养老向社区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新目标,政府补贴老人福利服务的社会政策仍需发挥主导作用。
为此,政府需要通过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规划,建立起对于居家养老的整体预算制度,从而保证对居家养老的持续投入。
并在现有投入基数上适当增加一定比例,在初步确保居家养老发展的需要后,以不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的比率,做到逐年有所增长,使需要得到帮助而未能得到帮助的困难老人都能得到帮助,从而将试行中的为困难老人购买服务的措施成为一种制度性安排,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第二,实现投入多元化。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应实行产业化经营,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福利资源中的主导作用,使福利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保持相对平衡。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实行有偿服务合理收费。
这样既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又满足了社区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有利于养老服务产业实现良性循环。
(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第一,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照料、护理服务、精神慰籍服务。
随着社会进步,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不仅满足于此。
开办社区老年学校。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函授等多种方式,或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开办老年书画班、音乐班、舞蹈班、电脑班、外语班等,以满足老年人求知、自尊的需求。
设立老年人才市场。
老年群体是一个蕴含着极大开发价值的人才资源群体,尤其是离退休的老干部、老科技工,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设立社区老年人才市场,使老年人中的各类人才通过人才市场找到发挥余热的场所,以自己的优势再就业,继续奉献,参与社会发展,体现老年价值。
这样既为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又满足了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开展老人法律援助。
开展社区老人法律援助、咨询、调解、庇护等服务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诸如丧偶、离异后的再婚问题;无子女及亲人瞻养问题;老年人受虐待问题;家庭财产分割问题等等,维护和保障老年人权益,使其安度晚年。
第二,加强社区老年人家庭医疗护理工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开始逐渐缓慢地衰退,进入老年以后,各器官生理功能衰退速度大大加快,老年人也就成为了疾病的高发人群。
因此,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服务内容不仅仅只停留在补救性服务方面,而要同时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方面的服务,应建立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网、社区紧急救助网、医疗卫生保健网,为居家老人建档立案,全面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应该发挥社区方便、快捷的优越性,加强社区的家庭医疗护理工作,使老人们能及时就医。
如设立家庭病房,即医院、社区医务人员深入到家庭中去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一种形式。
这既扩大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范围,增加医院、社区医疗服务站的收入,又可以方便老年患者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地就医,解决了往返医院不便的困难,还可以节省一些医药费和其他开支,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三)建立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机制第一,建立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评估机制。
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就是对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需求的老年人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可保证政府的补贴资金真正用到最需要政府帮助的老人身上,发挥最大的资金效益。
因此,评估的指标体系应侧重于老年人居家养老中与生活照料相关的具体状况,包括老年人的自理生活能力、家庭照料能力、家庭经济支付能力,其中老年人的自理生活能力是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的主要内容。
第二,建立养老服务质量的评估机制。
可采取向服务员发放服务手册、建立服务监督员、定期走访服务对象等方法,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效果、效率进行服务质量评估。
同时还要对居家养老的发展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现行政策是否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评估,以此不断完善评估工作。
第三,组建中介性评估机构,使评估人员逐步职业化。
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评估,发展NGO 性质的评估组织,逐步使评估人员纳入国家的职业系列,促进养老服务评估向职业化发展。
同时,政府应建立对评估的监督管理和投诉受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