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上第四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word教案三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5.4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教案
教案
四、营养物质的吸收1、播放课件:请同学们边观看课件边体会理解营养
物质的吸收部位、吸收过程。
2、指导学生体会吸收的定义。
3、指导学生总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阅读:p63内容思考:
1、没有吸收功能的消化器官
是什么?
2、胃、大肠吸收的是什么?
3、吸收的主要场所是什么?
4、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到哪
里了?
五、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谈话:消化不良是青少年常见的疾病,经常患这种
病,人就会消瘦、体乏、头晕,出现营养不良。
暴
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
根据以上资料,小组讨论: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
划:讨论交流
小结指导学生总结本节我们学到了什么?并强调补充。
思考小结:学习人体对食物的
消化吸收的收获
作业布置
必做题
选做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苏科版生物七上5.4《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教案设计实录
第三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第5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描述消化和吸收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消化系统是意图和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观察和阅读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和绘图,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团队合作及动手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消化系统相关知识,是学生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难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编排小品,制作消化系统各个机构的胸签。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合作教学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多媒体展示全家吃团圆饭)生:学生合声。
师:人为什么要吃饭?生:食物可以为我们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
师:这些营养物质(食物)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吗?生:不能,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师:展示课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二)消化和吸收师:事实上,食物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物质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等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而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经过消化,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说到消化和吸收,大家都非常熟悉。
那么什么是消化?消化包括几个过程?什么是吸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3页文字,并观察课本83页图5—4食物在消化道中消化和吸收示意图。
生:开始阅读和观察。
师:食物的消化包括几个过程?生:两个,依次说明。
师:分析两个过程,介绍消化酶。
消化酶:是一种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消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工作。
师:展示消化的概念。
生:师生齐读。
师:食物消化完要被吸收,分析吸收过程,出示吸收概念。
苏科版七上《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docx
苏科版七上《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一、课标要求:通过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使学生明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的实验,让学生理解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通过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的活动,指导学生尝试制订探究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探究,进一步体验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关爱别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现象在学生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这一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认识到暴食暴饮对健康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形成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本节重点为通过探究活动“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为制订“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的探究计划。
四、设计思路:第 1 课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单纯的几点生物学知识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生物学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阅读、思考、分析是学习的基本方法。
本课将着重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通过简单的谈话式教学拉近师生关系,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和分析问题,并辅以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另外,本课将以拟人的手法描述“食物在人体的旅行”,并结合学生的创作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 2 课时: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性教学,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引导作用,而不是灌输,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体验整个学习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体现这一特征。
5.4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
5.4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一、课标要求:通过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使学生明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的实验,让学生理解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通过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的活动,指导学生尝试制订探究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探究,进一步体验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关爱别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现象在学生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这一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认识到暴食暴饮对健康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形成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本节重点为通过探究活动“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为制订“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的探究计划。
四、设计思路:第1课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单纯的几点生物学知识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生物学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阅读、思考、分析是学习的基本方法。
本课将着重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通过简单的谈话式教学拉近师生关系,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和分析问题,并辅以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另外,本课将以拟人的手法描述“食物在人体的旅行”,并结合学生的创作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课时: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性教学,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引导作用,而不是灌输,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体验整个学习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体现这一特征。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5.4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教案
第5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教学目标1.知识:列举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能力:尝试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尝试通过探究找出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在前三节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知识提升,内容比较繁杂,有些知识点有一定抽象性,有的还有一定难度,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是七年级学生首次涉及人体生理部分的知识。
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教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这部分知识,并在课文中突出了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概念及原理。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消化器官的名称有所了解,但对其结构和功能往往是一知半解。
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既可以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想,又有利于教师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说出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难点: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学法1.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六大类营养物质,提出问题:吃到这些食物就能利用吗?引出消化、吸收的概念。
(二)、食物消化吸收的部位和过程1.观察教材第83页中的食物在消化道中消化吸收的示意图,说出什么是消化,什么是吸收。
消化和吸收是依赖哪一系统完成的?由此进入消化系统的学习。
2.自主学习人体的消化系统,并思考人体的消化系统从上到下由哪些器官组成?哪些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的消化?(三)、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一段动物的小肠,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1.小肠很长,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
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扩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5.4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教案
小组交流讨论:食物经过的途径有哪些?
看书P84:消化系统结构图,识记各部分名称。
结合P92
自主交流讨论
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让学生说出消化道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消化腺:由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组成。其中肝脏位于右上腹部,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通过前面的学习,进一步讨论:
消化道和消化腺有什么不同?
课题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1
课型
新授
课时分配
本节课为第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周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能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标
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会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学习难点
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小组合作探究
2、小肠内有许多皱襞,内表面积大;
3、小肠皱襞上有绒毛
4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很
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5、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知识梳理,巩固训练:
(导学案)
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
学生总结
小肠适应消化、吸收的特点:
①、长
②、表面积大
③、有肠腺
④、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概述本节课知识点
通过课本中P84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再对照
自身实际进行学习,从而认识消化系统各部分
的名称并思考:
(1)、消化道从上至下由哪些器官组成?
(2)、人体内有哪些消化腺?
师生总结: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5.4《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
5.4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2、说出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造情境,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
2.提出问题:合理的膳食能提供人体一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做到膳食合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就一定能为人体所用吗?3.出示课题。
二、认识人体的消化道1.食物在人体内“旅行”都经过哪些地方?是不是都留在了人体内?2.播放食物在消化道“旅行”的flash动画。
3.引导学生看图。
三、怎样消化1.引导学生分析课本P59页图3-4理解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
2.提出问题:(1)这些营养物质被什么分解?(2)食物为什么要经过牙齿的咀嚼?(3)消化可以分为几个过程?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还需要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1.看flash动画。
2.对照课本P60页图3-5找到并记住消化道的组成1.关于消化和吸收学生并不陌生,所以让学生讨论、交流能得出结论。
既巩固了上一堂课的知识又引出了课题,一举两得。
动画直观、有趣,感官刺激强,有利于学生对消化道组成的了解。
(4)消化液是在哪儿产生的?3.引导学生看图3-5了解人体的消化腺并建立消化系统的概念。
4.引导学生分析图3-7了解食物消化的过程和最终产物。
5.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在哪儿?四、探究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1.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2.资料:体小肠大约长5-7米,直径约3厘米,以此可计算出小肠的外表面积大约是0.67平方米,然而小肠的内表面积则有200平方米以上。
3.组织学生观察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的结构图。
4.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5.组织学生总结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
五、小结与巩固1.播放“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的flash动画。
2.讨论:小肠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皱襞表面的细小突起),有何意义?3.讨论:小肠绒毛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4.交流、总结:(1)吸收面积大(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2)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
苏科版生物七上第四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word教案一
第三章第四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第1课时主备人:章红凤
1、消化作用是指在消化道中,将原来分子比较、结构比较的物质,转变成分子比较、结构比较的物质的过程。
例如,馒头里的淀粉需要转化成
,鱼肉里的蛋白质需要转化成,脂肪需要转化成
以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2、食物的消化过程非常复杂,是在中完成的。
其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是;能够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的是。
3、食物中被消化的营养成分通过进入的过程,叫做吸收。
[小故事]:姗姗小朋友吃苹果时不小心将种子咽下去了。
这粒种子在姗姗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
他先遇到了像轧钢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差点被压得粉身碎骨;然后咯噔一下掉进了万丈深渊;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又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走出迷宫又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又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最后在姗姗上厕所时离开了姗姗。
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
1、消化过程
口腔——唾液腺——淀粉发生初步分解:
咽——
食管——
胃——胃腺——
蛋白质发生初步分解:Array
小肠——
淀粉、蛋白质、脂肪发生彻底分解:
大肠——肛门——。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5.4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教案
第5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3.其他同学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指认各个消化腺(四)回到消化作用、吸收的概念消化作用就发生在消化道内,仅在消化道内食物不能被彻底消化,有消化腺的参与。
进行总结出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平板展示学生所做“课堂记录”,进行个别展示,反馈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关系;进入下一个活动。
问题探究二(活动: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一)分析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特点与学生逐一分析出:1.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
2.人体小肠大约长5~7米,有利于消化吸收。
进而引出第3点“小肠的外表面积大约是0.67平方米,然而小肠的内表面积则有200平方米以上。
内外表面积为何差异这么大呢?这么大的内表面积与消化吸收有关系吗?”平板展示图片及相关问题,进入下一个活动-观察猪小肠。
(二)教师演示操作过程1.用镊子取一段小肠,用解剖剪纵向剪开小肠。
2. 将小肠放入盛水的培养皿中,露出小肠的内表面,用手指来回抚摸小肠内表面,有什么感觉?3.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内表面,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平板现场拍摄过程(三)学生操作实验,进行观察平板展示操作过程,展示现场学生操作图片,及时反馈实验效果。
(四)分析、总结小肠特点带领学生进行逐层分析出第4个特点,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壁薄,利于吸收。
1.用“放大镜”对图中不易观察到的小肠绒毛进行放大,让学生清晰观察到皱襞和绒毛。
2.画笔圈划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具体位置情感教育回归暴饮暴食的危害,并展示“路边摊食品”,播放各种路边摊食品的有害制作,让学生体会食品的不健康。
搜索相关“食品安全”问题,将“合理膳食”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课堂小结请你回顾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教学反思:1.视频“暴饮暴食”,素材来源于生活,很快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自然引入到消化和吸收。
消化、吸收的概念,结合实例,介绍清晰到位。
第四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学案[初中生物苏科版初一七年级]
第四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学案一、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理解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二、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自主学习。
同学们,食物中营养物质是通过人体的什么系统摄入并利用的呢?消化系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二)师生互动,合作共建。
任务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说出你知道的消化器官的名称及作用。
2、阅读教材P60页内容,认识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并完成下图的内容,在字母后面填上合适的器官名称。
3、消化道组成器官依次有口腔组成,同时把上图相应的字母依次写出。
写出人体内主要的消化腺。
4、口腔内的舌具有作用,牙齿具有作用,牙齿可分为、、三部分组成。
任务二:食物的消化阅读课本59页内容,并仔细观察插图,比较这两个图中食物的变化情况。
1、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消化和消化。
2、其中物理性消化方式有、、、等。
3、化学性消化是指把不溶于水的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道内在的作用下,转变成的物质的过程。
4、唾液腺分泌能对进行初步分解。
胃腺能够分泌能对进行初步分解。
肝脏能够分泌,它不含,参与的消化。
胰腺能够分泌参与、、等各类物质的进一步消化。
肠腺分泌,也是参与多种物质的消化。
任务三: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学生阅读课本61页,读图分析,小肠为什么是吸收的主要场所,从小肠的结构特点上找一找原因。
归纳总结:小肠结构上的哪些特点使它能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①小肠细而长;②小肠内表面有;③小肠内的消化液种类,有、、。
④小肠绒毛里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管壁都只由构成。
小肠的这些结构使得食物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都在小肠中被消化和吸收。
所以说:小肠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任务四:课堂演练1“狼吞虎咽”会增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A.食道B胃C.肝脏D小肠2消化道内最重要的消化场所()A胃B口腔C小肠D大肠3下列营养物质中,能在口腔内进行初步化学性消化的是()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蔬菜叶4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以下哪种物质的消化?()A、豆腐B、米饭C、肥肉D、瘦肉5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
3.4《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doc
第2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第3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的观察、操作能力。
2.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小肠结构的观察活动,理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培养学生关爱牙齿,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拥有良好的身体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会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CAI:有关食物的录像片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吃?食物进入人体后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导入新课——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一、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小故事]:姗姗小朋友吃苹果时不小心将种子咽下去了。
这粒种子在姗姗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
他先遇到了像轧钢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差点被压得粉身碎骨;然后咯噔一下掉进了万丈深渊;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又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走出迷宫又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又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最后在姗姗上厕所时离开了姗姗。
[出示]:消化系统模式图,请同学们描述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
[讲述]:刚才同学们按照食物的经过路线描述的消化系统的组成,我们把食物经过的通道称之为消化道。
但大分子的营养物质要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简单的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而起关键作用的则是消化腺。
[提问]:你知道消化道周围有哪些消化腺吗?它们分泌什么消化液?你能在自己身体上指出它们的部位吗?[小结]:消化系统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分泌唾液肝脏——分泌胆汁消化腺胰腺——分泌胰液胃腺——分泌胃液肠腺——分泌肠液教师活动[讲述]: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4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学案3(新版)苏科版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3课题: 5.4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3第23课时学习目标1.尝试通过探究找出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
2.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习要点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
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消化的场所最终产物淀粉口腔、小肠蛋白质脂肪2.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3.食物中被消化的营养成分通过进入________的过程,叫做吸收。
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4.食物中的、和能直接被吸收,而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必须被消化成、、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5.消化道中具有吸收作用的器官:、、。
6. 能够吸收脂肪分解产生的部分物质,其余各种营养物质都由吸收,然后再进入血液循环。
7.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
是引起儿童青少年消化不良的原因之一。
二、合作交流【活动】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1.提出问题:暴饮暴食会引起消化不良吗?2.作出假设: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有限,不能消化过多的食物。
3.制定计划:①取4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D,各注入2ml淀粉糊。
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__________。
③向A试管内滴加清水2ml,向B、C试管各滴加2ml唾液,向D试管滴加1ml唾液。
④将A、B、D试管振荡,C不振荡,然后将4支试管同时放入约37℃水中恒温保存10min,同时取出4支试管冷却。
⑤向4支试管中各加2滴_________,观察4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4.实验结果: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唾液能消化。
唾液过少或与食物没有充分_______,都会影响,也就证明了_____________会使食物不能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液有限,不能消化过多的食物,从而引起_________。
三、达标练习1.下列关于营养物质消化的最终产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是甘油、脂肪酸D.水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水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淀粉、脂肪、蛋白质B.淀粉、蛋白质、脂肪C.脂肪、淀粉、蛋白质D.蛋白质、淀粉、脂肪3.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C.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4.蛋白质进行化学消化的场所有()A.口腔、食道、胃B.口腔、咽、胃C.口腔、咽、小肠D.胃、小肠6.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消化即可被人体吸收的是()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葡萄糖7.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器官里取出少量的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该器官是()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8.下面是某校学生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请回答有关问题。
苏科版生物七上第四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word学案
第三章第四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第2课时主备人:章红凤
1、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别离是在什么部位开始消化?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别离以什么物质最终被人体吸收?
3、人体消化道最长的部份。
4、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要紧场所。
一、小肠什么缘故是吸收的要紧器官,这与小肠的结构是不是有关?
[观看]:鸡小肠的结构。
将剪开的鸡小肠,用水洗净,把小肠放入盛有生理盐水的培育皿中,内表面向上。
小肠有哪些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①
②
③
④
二、吸收的概念:
没有吸收功能的器官:
要紧吸收器官:
营养物质最先被吸收的部位:
除大部份的脂肪成份(和)被小肠绒毛中的毛细淋巴管吸收之外,其余的各类营养成份都由小肠绒毛中的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少量水、
无机盐
水、无机盐、维
生素、葡萄糖、氨
基酸、甘油和脂肪
少量水、无
机盐和部分维
3、探讨暴饮暴食引发消化不良的缘故
淀粉糊(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
淀粉糊(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放入37℃左右的
温水中5—10分钟
各加2滴碘液,摇匀
1.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3.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
4. 为什么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味?。
6038.苏科初中生物七上《3.5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word教案 (3)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学科生物课题第5章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案例背景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先以图片及文字资料介绍,让学生分析得出消化和吸收的概念、过程以及消化吸收的部位—消化系统组成。
然后安排了一个“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的实验,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适应关系。
最后通过“探究暴饮暴食引起的消化不良的原因”的活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从而懂得消化卫生的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情分析本节课消化系统组成及消化吸收的过程的知识较抽象,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小品表演和游戏活动来增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记忆。
探究暴饮暴食的实验设计有一些难度,教师应加以指导。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过程方法尝试设计探究实验方案,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情感价值关注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策略全过程采用实验教学法,创设“操作——探索——归纳——应用”的模式,以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以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探索过程中采用实验操作法、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和三大营养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的活动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计划教学准备实验器材(一段鸡的新鲜小肠,放大镜、培养皿、清水、镊子,试管8只,烧杯,温度计,淀粉糊,滴管,碘液,热水,唾液,鱼胆,食用油)小品表演: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台词准备、角色确定)教学过程(3课时)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人吃了食物后,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吗?不能直接吸收的营养成分需要经过什么过程后再吸收?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食物消化吸收的部位回答:有的能直接吸收利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而糖类、蛋白质、脂肪不能直接吸收。
先复习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有关内容,为下面学习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做好铺垫。
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四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3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以图片及文字内容直接呈现了相关知识,目的是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图片和文字信息,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并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学生虽然有所了解,认知基础并不系统,尤其是内容所涉及的东西虽然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却是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内容,而且关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内容比较多,学生在系统地接受上有一定的难度。
3、食物的消化吸收的过程
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设问:这些营养物质吃进去以后能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呢?
引入本课内容。
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认识到有些食物必须要经过消化以后才能被吸收。
引导学生分析资料
出示消化系统的卡通图片,让学生描述消化的部位
引导学生分析图文资料
布置作业:分组分工以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一种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回忆有关知识回答。
观看多媒体
讨论:食物的消化过程。
(答,略)
阅读教材中的图文资料,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消化的部位。
对照图片,描述消化的部位。
阅读教材中的图文资料,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完成讨论题。
教后感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认知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重点
学生能力的培养。
难点
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法
导学法
学法
自学
导入新课
一、食物消化吸收的部位和过程
1、消化作用
2、认识食物消化的部位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5.4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教案设计
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学设计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关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 1.探究口腔中化学性消化,唾液的消化作用。
让学生理解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2.探究胆汁参与消化作用。
3.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的实验,让学生理解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指导学生尝试制订探究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探究,进一步体验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关爱别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1.课程标准 2.教材资源 3.相关的课程资源的准备 4.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三、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措施1.本节重点: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的组成和功能。
说出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2.难点:探究口腔中化学性消化,胆汁的消化作用。
探究小肠的结构特点。
突破重点难点的措施:1.通过教材中图片及配套文字内容直接呈现了相关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领会图片和文字的信息,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并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通过视频和3个探究实验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体验,进一步理解消化腺的功能。
四、教学方法:1.目标教学法 2.讨论-合作-探究 3.谈话式 4.多媒体教学五、学生的学习方法:1.通过导学案学生自主观察图片,观看视频解决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验证部分消化腺的功能。
六、教具:试管烧杯滴管温度计动物胆囊食用油清水培养皿食盐水、解剖工具放大镜。
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回忆所学饮食和营养的知识,交流厘米,平方米以上。
1.分析资料后产生疑问:小肠的内外表面积为什么差异这么大?2.讨论:小肠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皱襞表面的细小突起),有何意义?3.讨论:小肠绒毛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4.交流、总结:1.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苏科课标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五章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识别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理解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体验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关爱别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喜欢交流,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团结合作,勇于创新,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消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名称和功能难点: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创设情景,导入新知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人体摄入后如何被吸收吗?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课件。
生:观看课件,思考问题。
我是一粒西瓜子,一天我被一个叫小明的小朋友吃西瓜的时候咽了下去,从此我就开始了一天的不寻常旅行。
首先我遇到了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差点把我压得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到了“酸雨”,后来又钻入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我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很多物质都神秘的消失了。
走出迷宫,差点又钻入死胡同,幸亏我及时改变了方向,后来又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最后,我在小明上厕所时离开了他,结束了一天特殊的经历。
师:同学们,西瓜籽在哪里遇到了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在哪里又遇到了“酸雨”?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为什么它身边的很多物质都神秘的消失了?在什么地方它又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设计意图:以生动有趣的问题创设情景,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活动2、自主学习,突出重点(一)说出消化的概念师: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酸雨、迷宫等都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消化系统知识有关。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消化系统的知识。
同学们阅读课本p83第一、二段落,完成学案1-3题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二)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师: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系统消化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6037.苏科初中生物七上《3.5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word教案 (2)
5.4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学目标: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教学重点、难点: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课题设问: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2.小肠的结构特点有哪些?3.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二、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动画展示: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组织学生讨论: 1.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什么部位开始被消化?最终被消化成的小分子分别是什么? 2.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哪里?它能吸收哪些营养物质?3.消化道中还有哪些部位能吸收营养物质?又分别吸收哪些营养物质?描述: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有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和胰腺;2.小肠很长,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讨论、交流:1.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口腔、胃和小肠开始被消化,最终分别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以及甘油和脂肪酸;2.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从学生较熟悉的已学知识入手,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易被学生接受。
1.使学生认识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品学皆优◆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三、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组织学生讨论:你在日常生活中得过哪些消化系统疾病呢?青少年暴食暴饮常常会引起诸如消化不良这样的消化道疾病。
设问:暴食暴饮为什么会引起消化不良呢?指导学生查阅P67-68关于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和P69关于唾液、胆汁消化作用的介绍,分析为什么暴食暴饮会引起消化不良。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评价学生的探究设计。
引导学生分组实施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糊的消化。
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问题: 1.各组设置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什么? 2.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淀粉糊都变蓝,什么原因?3.如何充分利用好手边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进行全班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一、课标要求:
通过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使学生明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的实验,让学生理解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通过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的活动,指导学生尝试制订探究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探究,进一步体验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关爱别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现象在学生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这一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认识到暴食暴饮对健康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形成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本节重点为通过探究活动“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为制订“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的探究计划。
四、设计思路:
第1课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单纯的几点生物学知识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生物学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阅读、思考、分析是学习的基本方法。
本课将着重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通过简单的谈话式教学拉近师生关系,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和分析问题,并辅以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另外,本课将以拟人的手法描述“食物在人体的旅行”,并结合学生的创作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课时: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性教学,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引导作用,而不是灌输,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体验整个学习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体现这一特征。
探究“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教材中的第四个探究,重在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提示制定探究计划,学生需通过讨论,确定探究主题、探究方法、材料用具、实施步骤等。
五、活动设计:
第1课时
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