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理念下的佛山市迳口华侨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_徐东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统一安排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 地。区别于以往只注重建设区,忽视非建 设区的规划,本次规划将大面积的林地、 农田、草地、水塘及水库等自然基质纳入
(2)经济发展目标—构建绿色、循 环的生产体系。立足自身实际,发展生态 型工业,走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能 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 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农业产 业化水平,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利用独 特的山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培育 和发展旅游业,构筑可持续发展、高效的 产业发展模式。
3 规划理念及策略
通过对上位规划、现状经济发展与 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的解读,迳口华侨 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项目组基于“生产、 生活、生态”融合的理念,以科学推导、 整体控制及全面协调为规划原则,在目 标、资源和问题三重导向下力求促成迳 口经济、社会、生态与城镇风貌的和谐发 展。
3.1 规划理念:“生产、生活、生态”融合 规划始终围绕“生产、生活、生态”
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广东省前 省委书记汪洋也提出要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 推动可持续发展,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推动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
佛山市迳口华侨经济区( 以下简称“迳口”) 位于珠 三角外圈层,与珠三角大部分地区相比,经济实力较弱。 近年来,迳口致力于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
(2)生活方面。优化设施,营造安居 乐业的环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城镇及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全 面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型节 能建筑房屋体系;推行绿色交通,完善路
网,实行人货分流;改进供电、供水、排 污、通讯、医疗卫生和安全应急等服务设 施;加强区域交通建设,进一步吸引珠三 角游客。
(2)以工业为主导,复制佛山发达地 区已有的发展模式,三产比例中工业比 重偏高。
(3)自然景观环境破碎化,文化资源 未被珍视,没有将迳口独特的自然景观 和人文景观融入规划中。
(4)缺乏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对建 设项目的引导控制能力不够,开发建设 机制和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这些都与迳口的资源优势、区位优 势和自然优势不符,与新的形势发展要 求不符。迳口若要抢占新一轮的发展机 遇,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急需对上一 轮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规划为龙头,迎 接新一轮的科学发展。
图1 迳口区位图
图2 佛山区域绿地及珠三角生态屏障环
文明、平和有序、安居乐业的宜居地。通 过生境保育,实现生态、生活、生产“三 生”共赢,实现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 的发展目标。
(1)环境发展目标—营造优美、自 然的生态环境。强化重点地区生态建设, 关注不可建设地区的发展问题。通过划 定禁建区和限建区,保护河湖水系、山体 林地、湿地等生态敏感区。贯彻科学发展 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倡循环经济、 节能减排,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 保护发展。
融合的理念,将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充分 考虑到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生境保育, 打造“广东的香格里拉”。
生境保育主要包括:①生态环境保 育,培育天蓝、地绿、水清、生机勃勃的 生态净地;②生产环境保育,开拓循环、 高效、自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 高地;③生活环境保育,建设殷实、健康、
2 0 1 3 年 第 2 期 第 2 9 卷 73
“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理念下的佛山市 迳口华侨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
□ 徐东辉
[ 摘 要] 佛山市迳口华侨经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外圈层,经济实力较弱,但存留了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镇的优越自然生态 环境。迳口华侨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围绕“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理念下,充分考虑自然 资源、文化资源,首先确定了规划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及发展模式,其次分别在生态与生产、生态与生活两方面进行融合规 划,通过生境保育,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区健康、持续发展。 [ 关键词] 融合;生态文明;经济区规划;迳口 [文章编号]1006-0022(2013)02-0072-08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3)生态方面。保育生境,构造生态 安全格局。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构筑多 层次的生态支撑体系,严格保护生态环 境;开发清洁能源,逐步推进生物能技 术研发及应用;发展循环经济,在城镇 建设中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
图3 迳口工业分布图
74
4 规划内容
4.1 总体空间布局 迳口华侨经济区南至广四线,北接
(4)村镇布局散乱,环境较差,风貌 特色缺失,不利于整体形象塑造与综合 效益提升。
2.2 上一轮总体规划分析 上一轮迳口总体规划没有考虑迳口
在佛山、广东甚至中国区域中承担的角 色,只把迳口定位为一个普通的城镇。
( 1 ) 建设用地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 1/3,属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对环境造 成非常大的破坏,而且建设用地布局呈 板结状态,没有考虑城镇与自然环境的 融合。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Integrated Foshan Jingkou Overseas Chinese Economic Zone Development Planning/Xu Donghui
[Abstract] Foshan Jingkou overseas Chinese economic zone is located on the periphery of Zhujiang Delta. It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industrial towns with outstanding environment. The plan is guided by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integration concepts, center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fines general layout and development model, and promotes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zone. [Key words] Integr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nomic zone planning, Jingkou
[ 作者简介] 徐东辉,硕士,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战略规划部部长。
72
游业,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财 政、税收、金融、人才与外资等方面获得 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初步具备了建设生 态文明区的基础。2008 年初,在党的十 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 下,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迳口规划建 设成为“广东、佛山最美的生态旅游小镇”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广东省城乡规 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 心、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联合编制了《佛山 市三水区迳口华侨经济区开发建设规 划》,并于2009 年获得了佛山市政府的批 准实施。规划围绕“发挥后发优势,引领 珠三角小城镇发展模式转型”的目标,以 “反传统路径”探索“绿色崛起”、“反梯 度发展”促进水平分工、“反周期操作”储 备发展项目为主要思路,通过生境保育, 将迳口发展成为珠三角外圈层郊野型绿 色产业基地,自然、人文风情浓郁的休闲 度假区,远离喧嚣与污染的世外桃源,进 而打造“广东的香格里拉”。
1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 三角”)经济发展迅猛,在创造令人瞩目的经济成果的同 时带来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加大了资 源环境的约束力和经济发展的成本。在经济全球化的时 代背景下,“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已走不通,珠 三角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空间格局调整的挑战。党
3.2 规划策略 规划将迳口定位为广东省区域协调
发展中的城郊型产业示范点、珠三角外 圈层的乡村旅游品牌景区及度假胜地、广 佛都市区外围的绿色产业基地。规划围 绕“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理念,提出 了三方面的规划策略。
(1)生产方面。三产联动,实现持续 均衡发展;在生态格局评价的基础上设 置产业准入门槛,构建与生态共生、三产 联动的产业格局;以生态农业为“主基 调”,塑造大地景观,为生态工业提供原 材料的同时作为带动迳口城郊旅游增长 的引擎,并伺机发展旅游房地产业;既要 充分保护自然环境,又要避免过分依赖 单一经济;打造生态示范品牌,确立生态 文明示范区的宣传主题;突出生态景观、 生态建筑、生态设施、生态科技及佛山人 文精神;凸现作为广东省最佳生态旅游 观光区的潜质,并为全省其他城镇的可 持续发展树立标杆。
(2)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未形成特 色产品类型;工业发展迅速,但未形成传 统产业类型,且产业链较短,不利于地区 的高起点开发;休闲旅游资源丰富,但未 能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整体优势未得 到充分利用(图 3)。
(3)迳口距离三水区 30 km,距离佛 山市中心区 65 km,处于都市区边缘地带; 区内交通主要依赖省道广四线与外部联 系,没有高速公路、铁路和港口等交通设 施,与珠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联系不便,受 广佛都市区的带动影响薄弱。
2 项目概况
2.1 现状问题 迳口位于佛山市三水区最北端区域,
北接清远市,南临肇庆市,总面积约为 64.64 km2(图 1)。迳口生态环境优美,文 化资源丰富,但由于区位、基础设施等方 面的原因,其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现 状发展条件较差。
(1)区内基本农田、生态林地、生态 保护区及水源保护区已被纳入佛山市“不 开发区”范围,大部分用地在佛山市区域 绿地及珠三角生态屏障环范围内,建设 用地发展受限;受自然地形影响,环境承 载力较弱(图 2)。
清远,东至观音山,西接肇庆,总面积约 为 64.64 km2(图 4)。规划确定了迳口“一 带、两轴、四廊”的发展模式,“九片、九 核”的空间布局(图 5)。“一带”指漫江 生态休闲带,构筑以漫江河为主线的生 态休闲带,将其塑造成为尊重本地文化 脉络及展示新迳口形象的代表性地区; “两轴”指沿漫江大道的异域风情景观轴 和沿东和路的本土文化景观轴;“四廊” 指由漫江支流、片区隔离绿地等构成的 四条生态廊道;“九片、九核”指九个各 具特色的景观片区及相应功能核,包括 由城镇服务中心、生态工业园、越南民俗 村、法国风情小镇、北欧风情小镇、黄坎 陶园、杜马禅园、南丹山庄园、漫江茶园 构成的九个功能核及与周边特色大地景 观共同构成的九个景观片区。
规划在确定总体空间布局的基础上, 提出要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建设 生态文明,不应重复传统粗放型空间发 展模式;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公交引导、项 目引导和生态引导的空间发展模式,构
建城镇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空间载体,成 为新型空间发展模式的典范。
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以及大地 景观的破碎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城镇发 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生态优先成为我 国城镇发展的必然选择。迳口规划以生 态建设为导向,通过整合自然要素,并与 区域环境衔接,构建区域生态支持体系, 协调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将有 效实现维护、推动迳口生态环境的稳定 和平衡。规划采用生态导向的空间发展 模式(EOD)作为迳口空间总体发展模式,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充分尊重现有自 然资源的基础上,对潜在要素进行识别 并结合功能需求重新构建,打造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构筑青山、碧水、绿地、蓝天的生态支撑 体系,形成网络化、多功能、体验型的生 态格局,建设山水交融的生态型城镇,打 造绿色居民生活方式,保护丰富多彩的 大地景观(图 6)。主要的规划内容有四方 面。
(3)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和谐、优 质的生活空间。全面提升生活水平和生 活质量,改善创业条件及居住环境。建立 高标准的社会公共服务和文化产业设施, 精心打造以人为本、特色鲜明的城镇景 观风貌和社区生活空间,培育和谐、积极 的社会文化氛围。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 会保障体系,尤其关注越南归侨、国有农
场职工、本地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切身利 益,缩小贫富差距,推动社会均衡发展。
(2)经济发展目标—构建绿色、循 环的生产体系。立足自身实际,发展生态 型工业,走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能 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 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农业产 业化水平,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利用独 特的山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培育 和发展旅游业,构筑可持续发展、高效的 产业发展模式。
3 规划理念及策略
通过对上位规划、现状经济发展与 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的解读,迳口华侨 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项目组基于“生产、 生活、生态”融合的理念,以科学推导、 整体控制及全面协调为规划原则,在目 标、资源和问题三重导向下力求促成迳 口经济、社会、生态与城镇风貌的和谐发 展。
3.1 规划理念:“生产、生活、生态”融合 规划始终围绕“生产、生活、生态”
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广东省前 省委书记汪洋也提出要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 推动可持续发展,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推动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
佛山市迳口华侨经济区( 以下简称“迳口”) 位于珠 三角外圈层,与珠三角大部分地区相比,经济实力较弱。 近年来,迳口致力于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
(2)生活方面。优化设施,营造安居 乐业的环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城镇及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全 面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型节 能建筑房屋体系;推行绿色交通,完善路
网,实行人货分流;改进供电、供水、排 污、通讯、医疗卫生和安全应急等服务设 施;加强区域交通建设,进一步吸引珠三 角游客。
(2)以工业为主导,复制佛山发达地 区已有的发展模式,三产比例中工业比 重偏高。
(3)自然景观环境破碎化,文化资源 未被珍视,没有将迳口独特的自然景观 和人文景观融入规划中。
(4)缺乏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对建 设项目的引导控制能力不够,开发建设 机制和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这些都与迳口的资源优势、区位优 势和自然优势不符,与新的形势发展要 求不符。迳口若要抢占新一轮的发展机 遇,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急需对上一 轮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规划为龙头,迎 接新一轮的科学发展。
图1 迳口区位图
图2 佛山区域绿地及珠三角生态屏障环
文明、平和有序、安居乐业的宜居地。通 过生境保育,实现生态、生活、生产“三 生”共赢,实现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 的发展目标。
(1)环境发展目标—营造优美、自 然的生态环境。强化重点地区生态建设, 关注不可建设地区的发展问题。通过划 定禁建区和限建区,保护河湖水系、山体 林地、湿地等生态敏感区。贯彻科学发展 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倡循环经济、 节能减排,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 保护发展。
融合的理念,将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充分 考虑到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生境保育, 打造“广东的香格里拉”。
生境保育主要包括:①生态环境保 育,培育天蓝、地绿、水清、生机勃勃的 生态净地;②生产环境保育,开拓循环、 高效、自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 高地;③生活环境保育,建设殷实、健康、
2 0 1 3 年 第 2 期 第 2 9 卷 73
“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理念下的佛山市 迳口华侨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
□ 徐东辉
[ 摘 要] 佛山市迳口华侨经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外圈层,经济实力较弱,但存留了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镇的优越自然生态 环境。迳口华侨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围绕“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理念下,充分考虑自然 资源、文化资源,首先确定了规划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及发展模式,其次分别在生态与生产、生态与生活两方面进行融合规 划,通过生境保育,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区健康、持续发展。 [ 关键词] 融合;生态文明;经济区规划;迳口 [文章编号]1006-0022(2013)02-0072-08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3)生态方面。保育生境,构造生态 安全格局。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构筑多 层次的生态支撑体系,严格保护生态环 境;开发清洁能源,逐步推进生物能技 术研发及应用;发展循环经济,在城镇 建设中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
图3 迳口工业分布图
74
4 规划内容
4.1 总体空间布局 迳口华侨经济区南至广四线,北接
(4)村镇布局散乱,环境较差,风貌 特色缺失,不利于整体形象塑造与综合 效益提升。
2.2 上一轮总体规划分析 上一轮迳口总体规划没有考虑迳口
在佛山、广东甚至中国区域中承担的角 色,只把迳口定位为一个普通的城镇。
( 1 ) 建设用地面积占用地总面积的 1/3,属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对环境造 成非常大的破坏,而且建设用地布局呈 板结状态,没有考虑城镇与自然环境的 融合。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Integrated Foshan Jingkou Overseas Chinese Economic Zone Development Planning/Xu Donghui
[Abstract] Foshan Jingkou overseas Chinese economic zone is located on the periphery of Zhujiang Delta. It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industrial towns with outstanding environment. The plan is guided by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integration concepts, center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fines general layout and development model, and promotes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zone. [Key words] Integr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nomic zone planning, Jingkou
[ 作者简介] 徐东辉,硕士,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战略规划部部长。
72
游业,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财 政、税收、金融、人才与外资等方面获得 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初步具备了建设生 态文明区的基础。2008 年初,在党的十 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 下,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迳口规划建 设成为“广东、佛山最美的生态旅游小镇”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广东省城乡规 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 心、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联合编制了《佛山 市三水区迳口华侨经济区开发建设规 划》,并于2009 年获得了佛山市政府的批 准实施。规划围绕“发挥后发优势,引领 珠三角小城镇发展模式转型”的目标,以 “反传统路径”探索“绿色崛起”、“反梯 度发展”促进水平分工、“反周期操作”储 备发展项目为主要思路,通过生境保育, 将迳口发展成为珠三角外圈层郊野型绿 色产业基地,自然、人文风情浓郁的休闲 度假区,远离喧嚣与污染的世外桃源,进 而打造“广东的香格里拉”。
1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 三角”)经济发展迅猛,在创造令人瞩目的经济成果的同 时带来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加大了资 源环境的约束力和经济发展的成本。在经济全球化的时 代背景下,“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已走不通,珠 三角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空间格局调整的挑战。党
3.2 规划策略 规划将迳口定位为广东省区域协调
发展中的城郊型产业示范点、珠三角外 圈层的乡村旅游品牌景区及度假胜地、广 佛都市区外围的绿色产业基地。规划围 绕“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理念,提出 了三方面的规划策略。
(1)生产方面。三产联动,实现持续 均衡发展;在生态格局评价的基础上设 置产业准入门槛,构建与生态共生、三产 联动的产业格局;以生态农业为“主基 调”,塑造大地景观,为生态工业提供原 材料的同时作为带动迳口城郊旅游增长 的引擎,并伺机发展旅游房地产业;既要 充分保护自然环境,又要避免过分依赖 单一经济;打造生态示范品牌,确立生态 文明示范区的宣传主题;突出生态景观、 生态建筑、生态设施、生态科技及佛山人 文精神;凸现作为广东省最佳生态旅游 观光区的潜质,并为全省其他城镇的可 持续发展树立标杆。
(2)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未形成特 色产品类型;工业发展迅速,但未形成传 统产业类型,且产业链较短,不利于地区 的高起点开发;休闲旅游资源丰富,但未 能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整体优势未得 到充分利用(图 3)。
(3)迳口距离三水区 30 km,距离佛 山市中心区 65 km,处于都市区边缘地带; 区内交通主要依赖省道广四线与外部联 系,没有高速公路、铁路和港口等交通设 施,与珠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联系不便,受 广佛都市区的带动影响薄弱。
2 项目概况
2.1 现状问题 迳口位于佛山市三水区最北端区域,
北接清远市,南临肇庆市,总面积约为 64.64 km2(图 1)。迳口生态环境优美,文 化资源丰富,但由于区位、基础设施等方 面的原因,其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现 状发展条件较差。
(1)区内基本农田、生态林地、生态 保护区及水源保护区已被纳入佛山市“不 开发区”范围,大部分用地在佛山市区域 绿地及珠三角生态屏障环范围内,建设 用地发展受限;受自然地形影响,环境承 载力较弱(图 2)。
清远,东至观音山,西接肇庆,总面积约 为 64.64 km2(图 4)。规划确定了迳口“一 带、两轴、四廊”的发展模式,“九片、九 核”的空间布局(图 5)。“一带”指漫江 生态休闲带,构筑以漫江河为主线的生 态休闲带,将其塑造成为尊重本地文化 脉络及展示新迳口形象的代表性地区; “两轴”指沿漫江大道的异域风情景观轴 和沿东和路的本土文化景观轴;“四廊” 指由漫江支流、片区隔离绿地等构成的 四条生态廊道;“九片、九核”指九个各 具特色的景观片区及相应功能核,包括 由城镇服务中心、生态工业园、越南民俗 村、法国风情小镇、北欧风情小镇、黄坎 陶园、杜马禅园、南丹山庄园、漫江茶园 构成的九个功能核及与周边特色大地景 观共同构成的九个景观片区。
规划在确定总体空间布局的基础上, 提出要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建设 生态文明,不应重复传统粗放型空间发 展模式;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公交引导、项 目引导和生态引导的空间发展模式,构
建城镇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空间载体,成 为新型空间发展模式的典范。
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以及大地 景观的破碎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城镇发 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生态优先成为我 国城镇发展的必然选择。迳口规划以生 态建设为导向,通过整合自然要素,并与 区域环境衔接,构建区域生态支持体系, 协调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将有 效实现维护、推动迳口生态环境的稳定 和平衡。规划采用生态导向的空间发展 模式(EOD)作为迳口空间总体发展模式,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充分尊重现有自 然资源的基础上,对潜在要素进行识别 并结合功能需求重新构建,打造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构筑青山、碧水、绿地、蓝天的生态支撑 体系,形成网络化、多功能、体验型的生 态格局,建设山水交融的生态型城镇,打 造绿色居民生活方式,保护丰富多彩的 大地景观(图 6)。主要的规划内容有四方 面。
(3)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和谐、优 质的生活空间。全面提升生活水平和生 活质量,改善创业条件及居住环境。建立 高标准的社会公共服务和文化产业设施, 精心打造以人为本、特色鲜明的城镇景 观风貌和社区生活空间,培育和谐、积极 的社会文化氛围。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 会保障体系,尤其关注越南归侨、国有农
场职工、本地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切身利 益,缩小贫富差距,推动社会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