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4课《观沧海》课件30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弄清字意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 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 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 峙: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著名的文化史学家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曹操的军事权谋 形象在中国民间早就凝固,却缺少他在文学中的身份。然而, 当大家知道,那些早已成为中国熟语的诗句居然都出自他的手 笔,常常会大吃一惊。哪些熟语?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 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还有那些描写乱世景象 的著名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 断人肠。”在漫长的历史上,还有哪几个文学家,能让自己的 文句变成千年通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曹操,走进他的 《观沧海》,去体味他的宇宙人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弄清字意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 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 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读准字音
观沧海
jié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dàn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xiāo s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 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 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 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 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关于“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在铜雀台,用笔直抒 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 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 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东 汉末年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思想情操。建安文学的十大 代表诗人: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 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 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 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 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中国,要做一番大事 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 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 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sǒng zhì
zāi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读出节奏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 加以调整,以免读破词语。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 是:
四言句:××/××,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句:××/××/×,或者××/×/××。 七言句:××/××/××/×,或者 ××/××/×/××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 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 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 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 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 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 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 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 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 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 评其为“妙品”。
——关于“乐府”及“乐府诗”
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 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 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汉代乐府诗一般无 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诗的最后两 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 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观沧海》是《步出夏门 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 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 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从诗的内 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 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弄清字意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 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 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 峙: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著名的文化史学家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曹操的军事权谋 形象在中国民间早就凝固,却缺少他在文学中的身份。然而, 当大家知道,那些早已成为中国熟语的诗句居然都出自他的手 笔,常常会大吃一惊。哪些熟语?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 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还有那些描写乱世景象 的著名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 断人肠。”在漫长的历史上,还有哪几个文学家,能让自己的 文句变成千年通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曹操,走进他的 《观沧海》,去体味他的宇宙人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弄清字意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 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 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读准字音
观沧海
jié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àn dàn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xiāo s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 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 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 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 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关于“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在铜雀台,用笔直抒 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 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 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东 汉末年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思想情操。建安文学的十大 代表诗人: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 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 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 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 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中国,要做一番大事 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 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 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sǒng zhì
zāi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 )第4课 《观沧 海》课 件30张
——读出节奏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 加以调整,以免读破词语。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 是:
四言句:××/××,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句:××/××/×,或者××/×/××。 七言句:××/××/××/×,或者 ××/××/×/××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 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 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 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 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 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 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 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 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 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 评其为“妙品”。
——关于“乐府”及“乐府诗”
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 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 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汉代乐府诗一般无 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诗的最后两 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 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观沧海》是《步出夏门 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 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 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从诗的内 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