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品)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结果的一般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那么你们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解决问题。

2.理解问题师:请同学们看黑板,这里有一个问题:小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明3个,小华还剩几个苹果?师:谁能告诉我,这个问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生:要求我们算出小华还剩几个苹果。

师:对,这个问题要求我们算出小华还剩几个苹果。

那么,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生:我们需要知道小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给了小明多少个苹果。

师:很好,这两个信息就是解决问题的条件。

同学们,你们能在题目中找到这两个条件吗?生:能。

师:请同学们用笔圈出这两个条件。

3.分析问题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条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生:我们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对,我们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谁来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列式?生:我们应该写成10-3=?师:很好,同学们,这个式子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4.解决问题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们的方法,算出小华还剩几个苹果。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说你的答案?生:小华还剩7个苹果。

师:很好,同学们,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5.检验结果师:同学们,我们解决了问题,但是我们还需要检验一下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检验呢?生:我们可以把答案代入原题,看是否满足条件。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3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3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3篇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P100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三P103第10题、P105第14—16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析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思路。

能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用连乘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记得吗?考考你:1、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条件:①、同学们植树,分成了3组。

②、每组都有12人。

③、一共植树144棵。

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②、平均每组植树多少棵?2、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六一,我们学校从每班挑选部分同学参加集体舞表演。

(出示P100例2情景图:)看!这是他们新编的造型:(1)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出示:集体舞新造型,把同学们分成2大组,每组有5个小圈,每个小圈有6人,学校共挑选了多少人参加这次集体舞表演?3、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数学问题,只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不了的。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板书:解决问题)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现在,老师将这题变一变。

看!你发现哪儿不一样了吗?(后面一个条件和问题交换了)现在要你解决什么数学问题?(1)学生齐读题目。

谁来说说:从题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2)要解决“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能一步求出来吗?(3)那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根据你的想法列出算式,做完后互相说说,互相说一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叫解法不同的同学板演)(4)小组讨论,指名汇报,评价、鼓励正确的想法和不同的想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之后,进一步学习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几个物品,请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物品,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数的。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题为“解决问题”。

主要包括理解问题的类型,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通过图表和实物来展示问题解决的过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并解决基本的数学问题,包括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图表和实物辅助解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进行解答。

如何通过图表和实物更直观地展示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一个挑战。

教具学具准备教材和练习册纸质图表和模型计算器白板和彩色粉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并演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进行解答。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展示与讨论: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并进行讨论和点评。

板书设计中心区域展示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两侧区域分别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作业设计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并写下解题过程。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等,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此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环节:引入方式:可以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引入,例如:“如果你有10元钱,想要买一个价值7元的铅笔盒,你还有多少钱?”这样的问题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意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理解问题的本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水果图片,问学生:“如果有3个苹果,又来了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实例,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并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停车场图片,问学生:“如果停车场原来有5辆车,又来了3辆车,一共有几辆车?”引导学生用加法解决。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提出问题,并用加减法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师及时进行反馈,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加减法运用到生活中的其他场景。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理解和应用相邻数的简单应用;•能够通过图片等辅助工具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够与同伴共同探讨问题。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乐于合作。

二、教学重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应用相邻数的概念;•通过实际物品或图片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1. 认识数•复习加法和减法运算;•认识相邻数的概念;•复习近似数的应用。

2. 运用数•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相邻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运用辅助工具辅助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3.图像辅助法:通过图片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2.引入相邻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

第二课时1.运用相邻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第三课时1.运用辅助工具解决简单数学问题;2.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及时给予反馈;2.学生可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效果评价自己。

七、教学反思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2.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为《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安排,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未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减法运算,理解相邻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运用实际物品或图片等辅助工具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章节主要包括加减法运算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因此,教师需要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加减法。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加减法。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幅图,图中有3个苹果和2个香蕉,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个水果。

引导学生通过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更多的实例,让学生练习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有2个苹果,又来了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这些练习题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

《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核心素养目标
《解决问题》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首先,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其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提升数学思维的品质;其次,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通过识别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再次,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最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这些目标的实现,与新教材的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数学学科素养。
《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重要章节,旨在通过具体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等基本运算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如购物、分组、分配等,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节与课本前后知识点的衔接紧密,既巩固了学生已学的运算知识,又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问题解决打下基础,充分体现了实用性强的教学要求。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大家对识别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是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简要回顾:
1.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购物、分配等。
2.识别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观察、分析问题情境,发现关键数学信息。
3.设计解决方案:运用加减法运算,设计合理的解题步骤。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2《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2《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2《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2《解决问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例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例题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小图片等学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加法和减法解决。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解题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巩固加减法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考逻辑。

2.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解决问题的意愿和信心。

四、教学内容1. 思考问题的方法- 分析问题- 寻找问题的关键- 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2. 解决问题的步骤- 确定问题- 分析问题- 拟定方案- 实施方案- 反思总结五、教学过程1. 导入-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

2. 概念讲解- 讲解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引导学生理解。

3. 教学实践- 分发问题解决练习册,学生自主解答问题,教师辅导。

4. 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仍然存在解决问题时思维不够灵活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启发式问题设计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问题,并思考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或生活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更深刻的思考,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版数学二下3.3《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3.3《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3.3《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难点: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把握问题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内容安排1.复习与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2.新知讲解:–分析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

–教授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点,示范解题过程。

3.练习与训练:–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并解决提出的问题。

–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方法。

4.巩固与拓展:–布置作业,巩固学生的解题能力。

–提出拓展问题,挑战学生思维。

四、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法: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本质。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知讲解–分析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

–示范解题方法,讲解相关知识点。

3.练习训练–分组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解题方法。

4.巩固拓展–布置作业,巩固学生解题能力。

–提出拓展问题,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六、教学资源•课件:相关案例分析课件•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下册相关教材•板书:主要解题思路和方法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解题表现。

2.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解题思路是否正确。

3.课后小测: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八、反思与展望本节课主要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3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耐心和细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学习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问题时不放弃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数学二下》,课本、教案、板书。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首先回顾上节课讲解的问题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回忆解题的一般步骤,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讲解本节课的内容,例如介绍不同类型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通过示范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解题的思路和关键点。

第三步: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解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合作能力。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解题方法。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围绕解决问题展开,通过讲解、练习和总结,学生应该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安排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并思考如何将课堂所学的问题解决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能够理解问题并正确提取问题的关键信息进行计算。

–能够用文字或图形表示解决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积极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勇于面对挑战。

二、教学重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并提取问题的关键信息。

三、教学难点•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组简单的生活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2. 概念讲解•介绍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类型。

•提醒学生关注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如数量、计算方式等。

3. 练习1.例题一:老师给了学生一道题目:“小明有5只苹果,他吃了3只,那么他现在还剩几只?”请学生尝试并讨论解决方法。

2.例题二:师生共喝了10瓶水,老师喝了3瓶,那么学生喝了几瓶?3.例题三:一些苹果,第一天卖了3个,第二天卖了2个,剩下5个,问原来有几个?4. 拓展练习老师出示更多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分组尝试解决,并分享解决思路。

5. 总结归纳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检测出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并互相核对答案。

六、作业布置完成课堂练习中未完成的题目,或设计自己的生活问题并用加减法解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表现如何?解决问题时是否理解问题的关键信息?是否能运用加法和减法正确解题?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下一节课教学策略。

以上教案是针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解决问题》,选自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

本课旨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理解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的核心,找出需要解决的主要数学问题。

2. 运算应用: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展示:呈现多样化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识别问题中的数学元素。

3. 问题解决: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5.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核心问题: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解决步骤:理解问题 > 找出数学元素 > 运用加法和减法 > 检验答案。

3. 示例题目:结合生活实例,展示解题过程。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法和减法应用。

2. 拓展练习:设计一道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强化难点讲解。

本教案设计严谨,内容充实,旨在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练习,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

课后反思环节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环节:此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8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8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8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能够通过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问题讨论,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求解问题的态度。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相互协助、共同进步。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学生能够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5分钟)•利用丰富多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发兴趣。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乐趣。

2. 知识讲解与实践(20分钟)•通过具体案例解析,讲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策略。

•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3. 分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合作、交流和协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 总结提高(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鼓励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解决问题展开,通过多种形式的问题讨论和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但也需要注意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引导学生提出更多问题、探究更深层次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下一节课将进一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问题讨论部分。

2.搜索并解决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撰写解决过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7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7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解决问题展开,包括以下内容: 1. 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中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量比较能力。

2. 找规律:训练学生发现问题中的规律,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 穷举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穷举法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4. 分而治之:引导学生将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部分,逐一解决,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动力。

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过程,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欲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入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二步:学习知识教授比较大小、找规律、穷举法和分而治之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

第三步: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四步: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探究过程中的规律和经验,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第五步: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方法和技巧应用到更广泛的问题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表现、学生小组合作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总结探究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分析问题、寻找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超市购物,引出问题:小明去超市买文具,一支铅笔 2 元,一个笔记本 5 元,小明买了 3 支铅笔和 1 个笔记本,一共花了多少钱?2、新授(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已知信息和问题。

已知:一支铅笔 2 元,买了 3 支;一个笔记本 5 元。

问题:一共花了多少钱?(2)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如先算出 3 支铅笔的价钱,再加上 1 个笔记本的价钱;或者先算出买铅笔和笔记本一共的数量,再乘以每种物品的单价。

(3)教师讲解方法一:先算 3 支铅笔的价钱:2×3 = 6(元)再算一共花的钱:6 + 5 = 11(元)综合算式:2×3 + 5 = 11(元)方法二:先算买的总数量:3 + 1 = 4(个)再算一共花的钱:4×(2 + 5)= 28(元)(4)比较两种方法,让学生说一说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3、巩固练习(1)课本上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拓展练习:妈妈买了5 斤苹果,每斤3 元,又买了8 斤香蕉,每斤 4 元,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4、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的步骤:读题、找信息、分析问题、列式计算、检验答案。

(2)强调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

5、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上的课后作业。

(2)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解决问题”单元,旨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认识和理解问题,找出问题的核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以及验证解答的正确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解决基本的数学问题,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假设、验证等步骤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并能够运用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解决。

特别是对于复杂问题的分解和简化,以及解题策略的选择。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用于制作数学手工)。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问题理解:展示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核心。

3. 解题策略:教授并讨论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关键概念、解题步骤和示例问题。

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确保内容清晰、有条理。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一系列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作业旨在巩固课堂所学,并鼓励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严格遵循人教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并能够运用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解决。

特别是对于复杂问题的分解和简化,以及解题策略的选择。

1. 问题理解:在数学教学中,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5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5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数学二年级下册中关于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中隐藏的数学规律,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适当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内容1.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通过实际例题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解决过程。

–教授学生一般的问题解决步骤和策略。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购物、旅行等场景中的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解决方案,验证结果。

3.巩固数学基础知识–针对学生掌握情况,适当复习和巩固数学二年级下册中的基础知识,为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多用“为什么”、“怎么样”等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案例分析–设计具体实例,指导学生分析实例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案例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小组合作–小组内学生相互讨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指导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与导入(1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兴趣。

•师生互动,让学生讨论各自对问题的理解与看法。

•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节:授课与示范(30分钟)•教师以示范问题为例,演示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结合具体例题,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拟定解决方案。

•在答疑和解惑中,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确保全体学生理解掌握内容。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第一学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

因此,本设计利用烤面包的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新知的欲望。

2.借助直观图形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优化算法。

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由于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形象,因此,本设计通过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算法最优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今天阳光明媚,我们一起去公园春游,你们愿意吗?去之前,同学们要先准备好午餐——面包。

我们先到面包店去看看吧!2.根据情境,自主提出问题、解答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53页例4主题图,“每次能烤9个”不出示)(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

(2)汇报获取的数学信息。

(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4)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式解答。

[90-36=54(个)]3.引入新课。

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同学们掌握得非常扎实,如果老师再加上一个条件,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你还能解决吗?设计意图:此处简化了例4,仅提供两个条件让学生提问并解答,既回顾了以前学习的一步计算解决的应用题,又为后面寻找隐藏的中间问题埋下了伏笔。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1.分析题意,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提出问题)(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板书:剩下的还要烤几次?(3)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哪些条件?(4)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画出色条图,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第42页例3。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并会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谈话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最近我们学校的科技小组特别受欢迎,学校为了扩大规模,打算购买一些物品,可是遇到了难题,你能帮助老师来解决吗?
(设计意图:利用谈话引入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知的出现做准备。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课件出示情境图)
1、尝试用“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解决实际问题
[师]图上有什么物品?从图上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回答了解到的信息。


[师]你发现老师遇到了什么难题?
[学生]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呢?
[学生]一个地球仪的价钱。

[师]是的,一个地球仪8元,那么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呢?
学生分小组分析、探讨解决方案,然后交流汇报:它们的关系可以看成是56里面有几个8,所以可以用除法来解决:56÷8=7(个)。

[师]用什么办法来检验你的列式是不是正确呢?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检验,然后交流汇报:一个地球仪8元,买7个,7×8=56(元)正确。

2、尝试用“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来解决实际问题
师提出:如果我们用24元钱买了6个玩具小汽车,你知道每个玩具汽车多少元吗?
[师]在这道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信息,要求的是什么?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解决的办法,然后交流汇报:用24元钱买了6个玩具小汽车,求每个玩具小汽车多少元,就是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解答,列式为24÷6=4(元)。

[师]用什么办法来检验你的列式是不是正确呢?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检验,然后交流汇报:一个玩具小汽车4元,买6个,4×6=24(元)正确。

3、举一反三,巩固新知
[师]根据图片上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然后采用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完成。

(着重解决与本节课知识点有关的问题)
师小结:“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来解答,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是新知识——运用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除法解决问题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此环节基本上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探索、分析以及灵活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内化新知
1、完成“练习九”第2题
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独自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九”第3题
学生独自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九”第4题
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通过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4、二年级电脑小组共有 24 人。

(1)如果 3 人合用一台电脑,需要几台?
(2)如果现在有 6 台电脑,你打算怎么安排?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回顾反思,总结概括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除法来解决实际数学问题,谁能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小结,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环节,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而且培养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56÷8=7(个)
口答:56元可以买7个地球仪。

24÷6=4(元)
口答:每个玩具小汽车4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