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合集下载

2023最新-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优秀6篇)

2023最新-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优秀6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优秀6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下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教案篇一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及反思教学内容: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二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所用班级:济源一中高一年级。

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实录整理、反思:卢新军教学目标:1.感受本文与一般新闻写作的不同之处。

2.学会新闻写作,并能在文中恰如其分地融入感情。

反思:《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新闻史上的一篇优秀作品,曾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是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的第二课。

本单元要求学生要了解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取主要信息。

鉴于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一篇新闻作品,有一定的新闻知识积淀,初步具备了从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我将目标定为:通过概括比较,体会本文与一般新闻写作的不同之处,并能学以致用。

课堂实录及反思:一、导入新课,感知文本1、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只要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我们一定会想到一个国家,它是谁呢?学生:日本。

老师:为什么是日本?学生:因为它侵略过我们中国,屠杀我们中国人,犯下了滔天罪行。

老师:那么,对于欧洲人尤其是犹太人而言,他们会永远记住谁?学生:德国,纳粹德国。

老师:因为它们同样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对吧?那么,同学们,说到纳粹德国,说到它们的暴行,有几个地名大家可能知道,在这些地方发生过任何心智健全的人都无法想象的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

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名字吗?学生:布热金卡、奥斯维辛老师: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学生:这是纳粹德国的一个集中营,是一个杀人工厂。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分析并理解为什么奥斯维辛集中营没有新闻,并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并提问:“你对这张图片有什么印象?你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了解?”2. 让学生分组讨论一分钟,然后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了解和印象。

讲解新闻报道的定义和重要性:1. 让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对新闻报道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新闻报道对社会至关重要。

分析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的原因:1. 给学生阅读一篇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背景的文章,并让他们回答以下问题:a.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什么?b. 奥斯维辛集中营建立的目的是什么?c. 在奥斯维辛发生的事情有多残酷?2. 让学生讨论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的原因,并给予他们一些提示,如:a. 奥斯维辛被纳粹当局严密保密。

b.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一个秘密的部分。

c. 纳粹在奥斯维辛进行了严格的宣传控制。

d.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受害者被剥夺了表达自己的自由权利。

讨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重要性:1. 引导学生思考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重要性,并怎样确保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

2.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向世界传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以便不忘记和警示未来。

总结和反思:1. 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此活动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2. 引导学生反思他们今后在面对新闻时,需要有怎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个专家或演讲者来学校讲授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 组织学生参观纪念奥斯维辛的纪念馆或博物馆,并要求学生写一篇感想或RIP。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质量。

2. 评估学生在总结和反思时的表达水平和深度。

3. 收集学生提交的RIP文章,对其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估。

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教学资源:1. 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背景文章或教科书章节2.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或视频资源3. 小组讨论的提示问题4. 专家或演讲者来学校讲授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的联系方式5. 奥斯维辛纪念馆或博物馆的联系方式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对此图片的印象。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

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2.讨论交流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展示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导入新课二、资料交流并谈感受1、学生展示他们所收集到的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主要是文字资料),然后我展示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资料2、看完资料后让同学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三、整体感知(一)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参观者游览了哪些地方?2、作者是写自己亲自参观这些地方的感受吗?如果不是,急着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二)勾画参观者在参观时的所见所感和反应并且分析这些感受和反应说明了什么?明确:通过参观者所见所感和反应,从侧面烘托出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

(板书:侧面烘托)四、细节探究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最能触动你们的心灵的细节?并且跟同组的组员之间交流、分享你的这种感动。

学生谈感动的细节(略)教师小结五、交流讨论1、作者在文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如:作者在第六自然段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在最后一个自然段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但作者仍然作了新闻报道,这是不是很矛盾,为什么?2、这篇新闻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明确1、罗森塔尔已被深深震撼,感到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并以此祭奠亡灵,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理解新闻写作中描写内心感受的细节描写手法和这篇新闻中“反差”与价值(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体味这篇文章如何用细节手法来表达感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领悟生命,领悟世界和平的意义;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教材分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

这是一篇短新闻是学生们很少接触的文学样式,应该从新闻的写作、结构、特点三方面入手,才能体味新闻表达的意义、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和新闻价值的所在。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作者的时代背景凸显的意义,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会叙事写人的技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

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是学生处于初中升高中的新阶段,具有表达自己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热情,态度是积极且富有朝气的。

其次,他们已具有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朗读水平。

其三,学生们对新闻报道并不陌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此时的学生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新闻写作中的细节描写手法。

通过学习这一手法,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倾向,最终达到感染大家的目的(二)难点:如何理解话语中的“弦外之音”,品味文中的话语蕴藉,学会分析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氛围变得沉重、压抑,让学生体味这种心理体验活动。

通过简短的图片展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肃穆悲壮的作品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唤醒民族精神。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优秀4篇】-最新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优秀4篇】-最新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优秀4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绝,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这次帅气的为您整理了4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公开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教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背景知识介绍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

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

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

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优秀4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优秀4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下面,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大全篇一一、教材分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

作为新闻稿件,它迅即报道了发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时的重大意义。

作为一个消息,它具备典型的消息特点,适合作为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传授的蓝本。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二、学生分析现代学生生活于和平年代,对战争与灾难没有太多的感触,这也往往造成了他们对于和平与安宁的不屑,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珍惜和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触动。

三、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2、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罄竹难书的暴行,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四、教学重点了解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五、教学难点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六、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1、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走进过去,反思过去,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

奥斯维辛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伤疤,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反思战争,反思人性,都会有着说不尽的感慨和愤慨。

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来感受下当时的残酷的情况。

2、?请同学们同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学生回答)刚才是图片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2023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5篇

2023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5篇

2023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5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1一、说教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

__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区分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其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因此,我会以此为教学重点进行教学。

二、说学情__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新闻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__写于“二战”胜利后的第十四年,离现在的时间比较远,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对“二战”的信息了解的并不多。

因此,我将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与课文所写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

学生对这则新闻中蕴含着的作者情感比较难把握,我会通过初读、再读、研读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去体味文中蕴含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本单元新闻教学的要求以及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制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新闻写作中感情蕴含其中的特点,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学生做好相关的预习。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法西斯的暴行,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我把__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1、教学重点:从品味新闻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其观点。

2、教学难点:体味新闻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1、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我运用诵读、设疑、点拨启发、学生讨论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学习任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通用10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篇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教材地位】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

此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可组合在一起,使高一学生感受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设计思想】实现新课标下三维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结合当前时代,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提升到对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的罪恶,激起理性思考。

【教学重点】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设想】让学生自主寻找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教学对象】重点中学高一学生。

【学生分析】这些高一的学生他们有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能与同学们合作交流;关心时代发展,洋溢着青年学子的朝气。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①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②对“新闻的客观性”课前自己思考,积累感受。

【教学过程】一. 交流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认识,自然营造对纳粹愤怒氛围。

1.先让同学们分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谈谈看法。

之后,请两组代表到讲台上向全班出示最让小组震撼的一张图片,并阐述理由。

2.让小组派代表来简要阐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

3.让学生一起默读课文,来感悟该新闻写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

2019-2020年高一语文 4.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一语文 4.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一语文 4.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1.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

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前准备】抽样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学生感触比较深的句子进行排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

现在请同学们点击“20世纪十大天灾”。

这是天灾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

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

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 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

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

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

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预设: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明确: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2、默读文本,体会情感。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哪些手法表现了参观者怎样 的情感,并且课本中注释部分,深入了解纳粹行径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影响和伤 害。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和语言描述等手法以 及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的相关介绍, 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打下基础。
3、探究法。组织学生展开对纳粹行径的思考、探讨和挖掘,通过文章到当前 恐怖袭击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进行讨论和总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教 育。
4、对比法。将本篇新闻与《别了,“不列颠尼亚”》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对 比了解新闻写作的特点。
5、多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提高 教学效果。
谢谢观看
参考内容
一、导入本课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与社会相伴。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不仅可以看 到战争的残酷,更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悲愤与控诉。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 篇特殊的历史散文,它记录了一个时代人类心灵深处的伤痛和悲愤。这篇文章 就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介绍作者和奥斯维辛
首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罗森塔尔。罗森塔尔是美国 著名的和作家,他的作品以人文关怀和历史思考为主要特点。奥斯维辛是二战 期间纳粹德国的一个重要集中营,位于波兰境内。在这篇文章中,罗森塔尔以 的敏锐和悲悯,记录了他在奥斯维辛的所见所闻所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目录
0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和对历史的理解。
02 教学重点
03 教学难点
04 理解作者对法西斯行 径的谴责和控诉。
05 教学方法
06 教学过程
目录
07 一、导入新课
09
三、深入解读文本, 品味语言特点

语文:4.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

语文:4.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参观者神态表情变化的把握,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

【教学难点】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奥斯维辛大门图片。

)提问:这条路、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师: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60几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进入前方的那扇大门,然后下车,按男人、女人、小孩分为三群,脱光衣服,剪掉头发,送入毒气室,15分钟以后死亡。

这扇大门就是当时德国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营里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400万人进了这扇大门就再也没有出来。

德国纳粹军官还曾经骄傲的说:“绝对不会有人活着离开。

”多么可笑,“天堂之路”却把人引进了一座人间地狱。

如今这里一派宁静,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会带领我们再次走入这扇大门,去碰触那段我们不愿碰触地历史。

二、感悟新闻内容1、新闻与一般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明确:即使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的表达。

2、自由放声的朗读课文,本新闻有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事件?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本新闻并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事件。

此可以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及文中的“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3、那么本则新闻重点在写什么?明确:罗森塔尔的目光始终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

4、文中哪几段集中在写参观者神态、行动的变化。

明确:7段──完。

5、读这些段落,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明确:⑴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精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精选6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同学们了解这篇新闻结构,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理解记者的感情倾向。

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热爱和平。

以下是店铺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这篇新闻结构,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理解记者的感情倾向。

2、过程与方法: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品味细节。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热爱和平【教学重点难点】新闻结构和细节描写【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给大家看一段影片《辛得勒的名单》的视频。

好,同学们,看完了电影片段,有什么感受呢(刚才同学们都纷纷表示“恐怖”、“可怕”、“阴森”和“残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它跟影片里一样阴森、恐怖和残忍,这就是著名的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是二战期间最大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森塔尔的著名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讲授新课(一)同学们先快速朗诵一下这篇新闻,并找出这篇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

(二)分段好,同学们已经快速浏览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找出了这篇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吗?有没有同学主动请缨的啊?好这位同学。

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

1、导语(1-3):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2、背景(4-6):引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

3、主体(7-15):随参观者脚步而行。

4、结语(16):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好,现在已经找出了新闻的四个部分,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篇新闻,我们先看文章的标题(三)新闻标题我们先看新闻标题(板书),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通用6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播放一小段来自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关于纳粹焚尸的剪辑,为学生理解作者沉浸在文字中的悲痛与沉重营造情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14 doc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14 doc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2、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展示奥斯维辛的相关图片;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控诉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教学难点】1、品味作品中意味深长的细节描写。

2、体会作品中精辟的议论五、课型:讲读课六、教学方法:教读法、提问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奥斯维辛的历史吗?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只有4万多居民的一个小镇。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这里设立的规模最大的集中营。

其中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布热金卡集中营、莫诺维策营。

1940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杀人工厂,大约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营内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这里堆放着7000公斤头发,35万件女装,4万双男鞋和五百万双男鞋。

二、了解新闻知识1、什么是新闻(消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特点:及时性、客观性、真实性样式:特写、报告文学、通讯、消息等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when where who why what how (5w+h)三、了解背景1、关于奥斯维辛:(投影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有图片并付有文字)师: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2、写作背景: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教材地位】此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

此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可组合在一起,使高一学生感受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设计思想】实现新课标下三维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结合当前时代,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提升到对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的罪恶,激起理性思考。

【教学重点】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设想】让学生自主寻找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教学对象】重点中学高一学生。

【学生分析】这些高一的学生他们有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能与同学们合作交流;关心时代发展,洋溢着青年学子的朝气。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①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②对“新闻的客观性”课前自己思考,积累感受。

【教学过程】一. 交流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认识,自然营造对纳粹愤怒氛围。

1.先让同学们分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谈谈看法。

之后,请两组代表到讲台上向全班出示最让小组震撼的一张图片,并阐述理由。

2.让小组派代表来简要阐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

3.让学生一起默读课文,来感悟该新闻写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

(此时气氛沉静而严肃)二.引导学生通过此文独特的新闻视角认知其控诉价值(整体感悟新闻内容)1.引导学生探索该新闻的视角①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师生间会明确为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②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探究而知,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

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③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④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让我们每个人都静静地想一想。

注意:此问题不要让学生回答,而是在静默中沉思。

三.对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的感悟1.我们会发现,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

我们一起来读从P50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起至结束,哪些是客观的描述,哪些又写出了参观者内心的感受呢?(各举一例)2.请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请同学对该生的朗读作简要点评,既加深对新闻传达出的感情的感受,又利于学生间互动交流。

3.师生一起探究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如“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

”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4.“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同学们,你们说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老师表情较为严肃,特意留下一点时间空白)这个问题我们想留在课外,让我们用笔来表达,就算是表达对一个像鲜花一样生命的姑娘的追念吧。

5.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为什么要用“恳求”一词呢?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6.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请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在此的不同。

7.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在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学生会找寻一些语句并加以探究罗森塔尔所蕴含的情感。

例如:“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预设:学生体味:“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

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四.师生共同总结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教师组织提升: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五.引导学生思想深化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

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

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让我们再次注观着自己搜集的图片,为在此不幸遇难的生命默哀。

(沉默一分钟)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

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见附件1)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见附件2),你会有何感想。

六.作业(两选一)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教学后记】学生学习后,能领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打破新闻写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写法。

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被共同营造的氛围深深感染。

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

通过比较阅读《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并深入查阅资料,又从理性上对纳粹和法西斯的罪恶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对当今时代有了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一. 附件1《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奥斯维辛委员会柏林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2005年01月27日 12:01 新京报1月25日,工作人员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前为即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准备。

1月27日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纪念日。

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左)抵达本次纪念活动的举行地点奥斯维辛的情景据新华社电国际奥斯威辛委员会25日在柏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

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

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

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

这已经与德国及欧洲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德国及欧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

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

他强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尽管遗忘和排斥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

施罗德呼吁对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行径作坚决的斗争。

他指出,反犹主义依旧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坚决与其斗争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绝不能允许反犹分子的丑恶行径得逞。

从1996年起,德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日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

二.附件2《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2005年01月27日 20:17 文汇报近日,世界各国媒体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

记者发现日本的同行们却在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报道着这一人类当代历史长卷中极不平凡的事件。

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

《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以很小的篇幅予以了“关注”,这两家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约而同”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产经新闻》在26日的日刊中以较大篇幅对27日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了报道,但它的重点是分析欧洲的扩充前景及影响。

日本媒体对此“独到”的报道,仅仅只是显示了他们独特的新闻观吗?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大岛贤三,在此次联大特别会议上表示,日本对其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痛苦”表示懊悔和道歉,但那时日本也有所善举——日本驻立陶宛使馆的一名官员曾经通过签发签证救了近千名犹太人,而且战后的日本已经从联合国的敌人变成了对联合国做贡献最多的国家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