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绿建筑_设计探索_台湾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实践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工程台湾经验对浙江的启示与借鉴

绿色建筑工程台湾经验对浙江的启示与借鉴

光 公 害 。近 期 , 台湾在 绿色 建 筑
基础 上 , 又 进 一 步 推 出“ 生 态 城 市 建设 方案 ” 。 二 十 年 间 , 绿色 建 筑 工 程 发 展 虽 有 波 折 , 但 总 至 世
界 的 前 列 —— 台 湾 是 亚 洲 第 一 个 、 世 界 第 四个 正 式采 用 绿 色 建
筑 标 准 的地 区 。据 统 计 , 台湾 现
有 近 3 0 0 0栋 绿 色 建 筑 , 若 以密度
台 湾 的 绿 色 建 筑 的设 计 理
念 , 最 初 起 源 于 地 处 寒 带 气 候 的
欧 美 国家 。这 些 寒 带 国 家 的 绿 色 建 筑 技 术 以保 温 、 蓄热 为主 , 环境
调 为 主 的 热湿 气 候 地 区 。因此 , 台 湾 的 绿 色 建 筑 政 策 在 推 行 之 初 , 成 效 并不显 着 , 甚 至 还 遇 到 了 业界 的 强烈反 对 。通过 台湾 建筑 业 - k管 部 门 以 及 团 体 的 努 力 , 台
所特 别设 立“ 绿厅 舍 改善计划 ” 与
标 章 制 度 》, 接 受 生态 绿 建 材 、 健 康 绿 建材 、 高 性能绿 建 材 、 再 生 绿
益 。据 台 湾 建 筑 管 理 部 门 调 查 ,
目前 , 台湾 近 3 0 0 0栋 绿 色 建 筑 每
年共 节 电 9 . 2亿 度 , 节水 4 . 3亿
吨 , 回 收 二氧 化碳 6 . 1 亿 吨 , 节 省 经 费近 3 0 亿 元 新 台 币。 台北 1 0 1
用 、 商 业 使用 ) , 排 放 的 二氧 化 碳
量 约 占 全 台 湾 总 排 放 量 的 3 8 . 8 。建 筑 领 域 节 能 减 排 自然 而 然 地 成 为 台 湾 永 续 发 展 的着 力

_建筑学报_2013年总目录_84fa8c4a_88bf_4ff5_84f3_5

_建筑学报_2013年总目录_84fa8c4a_88bf_4ff5_84f3_5

6-54昆山滨河公园休憩亭| 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 |6-59粹化自然—— 关于休憩亭的二三事 徐千禾6-60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6-62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设计 张华 孙晴雯 朱阳7-70上海申都大厦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7-75用自然营造环境 用空间构筑绿色—— 上海申都大厦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李群7-78中国(泰州)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7-84从绿色人文视角探索传承转化之路—— 中国(泰州)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心设计思考 张振辉 何镜堂 郭卫宏 等7-86天友绿色设计中心| 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7-91超低能耗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实验—— 天友绿色设计中心改造设计 任军 王重 丘地宏8-26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文科楼(一期)|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8-33融入自然呼应历史——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文科楼(一期)设计 吉国华 陈晓云 王新宇8-34河海大学综合体育馆|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8-39复合功能校园综合体的设计尝试—— 河海大学综合体育馆设计 郭嘉 陈子坚 陶郅8-41天津大学生体育中心|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8-44高校体育建筑创作实践—— 天津大学生体育中心 谌谦 张波 张晓建 孙亚宁 徐丽丽8-46北京服装学院艺术教学楼|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8-51北京服装学院艺术教学楼设计 金卫钧 李晓路 吴剑利 王征8-52四川汶川卧龙特区耿达一贯制学校|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8-56灾后重建:四川汶川卧龙特区耿达一贯制学校 张颀 解琦 张键 吴放8-58四川峨眉安吉儿国际幼稚园| 成都尔本海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UHA)/成都指领名见建筑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 |8-64郑州大学实验小学| 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8-67“纸飞机”—— 郑州大学实验小学设计 张海翱 李迪9-16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 |9-20轻型建筑系统的山地营造—— 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 张东光 韩国日 朱竞翔9-22上海浦东新区南汇东滩禁猎区工作站|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 |9-26湿地中的庇护所—— 上海浦东新区南汇东滩禁猎区工作站吴程辉 朱竞翔9-29溢出轻型结构—— 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和上海浦东新区南汇东滩禁猎区工作站 史永高9-32苏州太湖新城规划展示馆|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9-38态度与方法—— 苏州太湖新城规划展示馆设计 张应鹏 黄志强9-47文化的延续时空的转换—— 美丽上海文化区设计 梁燕妮 杜松9-48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暨江宁博物馆|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9-52适宜和适度限定中的创作—— 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暨江宁博物馆设计札记王建国 徐宁 王湘君 钱峰10-18龙泉青瓷博物馆|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0-23语言与境界—— 龙泉青瓷博物馆建筑创作思考 程泰宁 吴妮娜10-26间舍私人美术馆| 北京超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0-32光与物质性—— 间舍私人美术馆 车飞10-34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综合楼|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0-40田园变—— 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综合楼设计 陆激 郑为10-42独墅湖高教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一、二期工程|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0-47“大苏州”・ “小苏州”—— 独墅湖高教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一、二期工程设计 高庆辉11-42华鑫中心|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11-49游走在抽象与具象之间—— 关于华鑫中心结构与空间的对谈 郭屹民 祝晓峰11-54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楼| OMA |11-60不争之道—— 深交所新总部大楼设计解析 倪阳 杨晓琳11-62洛阳普莱柯兽用疫苗工程中心| 广州图岸建筑设计公司 |11-66洛阳普莱柯兽用疫苗工程中心设计 朱亦民11-68常德市规划展示馆、美术艺术馆、城建档案馆| WCY魏春雨地方工作室 |札记・书评・论坛・产品与技术2-115故土中华忆揽洪 马国馨2-117忆著名前辈建筑师华揽洪先生 张祖刚6-14做“有观念”的建筑人 金秋野6-90超真实:媒介控制下的建筑拟像 张希 徐雷6-96批评的反省和辨析—— 千城一面再认识 申绍杰6-99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趋同与特色塑造 刘晓平7-108绿色办公建筑的高品质新风—— 远大热回收新风机在实践中的应用 何青 陈鑫力9-103啤酒箱之构—— 一次基于日常生活的空间实践 常可 曹晓昕12-110用绘画建造《一点儿北京》 李涵 胡妍国外建筑8-68美国当代教育建筑发展趋势—— SHW 教育建筑的研究及实践 Jim Luckey Trey Laird 邓洁9-54以热力学之美为线索的可持续建筑设计—— Abalos+Sentkiewicz事务所建筑综合体回顾 王桢栋9-58西班牙洛格罗尼奥城市综合体| Abalos+Sentkiewicz建筑事务所 |院所专集1-100设计的融合与汇筑—— 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发展理念 陈坚1-104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有机更新1-106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动漫广场1-108三亚海棠湾凯宾斯基酒店1-110西溪绿草地会所2-103与改革同行30年——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创办30年回顾 李保峰 李晓峰 刘小虎2-106理性、创新与实验精神——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本科特色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刘晖 谭刚毅2-110建筑设计基础课程1∶1营建教学 刘剀4-1102003-2013ECUC华东城建的设计实践—— 走向“后历史主义”的探索 任憑6-102“绿金”释放城市生命力—— 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开发理念发展与创新 任海宏 李斐6-110建造绿色希望教育之城—— 北京金茂府绿色小学设计实践 孙国栋 左建波6-113长沙梅溪湖新城生态城市低碳策略研究 王刚 王勇6-116独立的设计主张及环保意识—— 匈牙利宏咨建筑设计公司作品选7-110天友设计:聚焦绿色建筑与中国城镇化 宋令涛 任军8-104访谈:共享 ・ 共生9-106记戴念慈大师生前的最后几项作品 张钦楠9-108回忆中国特色“无障碍设计”的起步过程 邱秀文10-109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夏建筑设计所11-104滨江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江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 苏惠年报道1-112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在京颁奖1-113梁思成建筑奖的光芒 徐宗威1-114《建筑学报》LOGO设计竞赛结果揭晓1-115明日之光:对光的创造性思考—— 2012IVA大赛颁奖10-106骊山之麓金秋盛会—— 大唐华清城项目研讨会暨华夏建筑设计所成立20周年回顾会11-1102013年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王崇杰 丁玎信息1-118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青年建筑师奖评审结束 等2-119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 等3-120中国建筑学会征集“建筑设计奖”奖杯设计方案 等4-116中国建筑学会组织乡村住房设计调研 等4-117中国建筑学会第九届青年建筑师奖、第五届建筑教育奖揭晓5-116 中国建筑学会系列学术课题研究启动 等6-118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建筑学术交流会在山西太原举行 等7-118“中英对话:国际建筑创新”研讨会召开 等8-116当代中国著名建筑师欧洲巡讲巡展纪事 徐宗威8-118首届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评选结果揭晓 等9-118第七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结果揭晓 等10-118纪念中国建筑学会成立6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等11-115中国建筑学会2013年年会暨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 等12-111第七届威海建筑设计大奖赛暨百院百师作品巡展成功举办 等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1-1浅析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分区规划尝试 张天洁 徐苏斌 李泽1-6北京新城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空间一体化研究 赵之枫 曹浩伟 惠晓曦1-14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陈征 徐莹 何峰 等1-18地域主义下的历史古镇文化传承解析—— 以宁波市宁海县前童古镇为例 李红艳1-24传统聚落空间组构分析—— 以山西上庄村为例 王鑫1-28C-Sign: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布局进化 魏力恺 张颀 张静远 等1-34基于生活支援体系的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研究 胡惠琴 胡志鹏1-40历届韩国建筑文化大赏获奖作品统计分析研究 全成浩1-46社区公共空间的防灾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 胡斌 张明子 吕元1-51滨海产业园区工业防灾综合规划程序与方法—— 以天津临港工业区规划为例 靳瑞峰 曾坚 孙晓峰1-56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地下防灾系统构建 曾坚 王峤 臧鑫宇1-61徽州古民居保护利用技术策略分类模式及类型划分 何路路 吴永发1-66基于历史环境保护的文物古迹周边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探析金鑫 陈洋 王西京。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应用_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应用_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应用发布时间:2021-06-01T06:30:24.150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21年3期作者:杨博[导读] 当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一定污染和破坏后,尤其近几年气温明显升高,雾霾越来越严重,只有在建筑学中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减少对周围环境以及大气的污染破坏,才能保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铭扬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新疆喀什 844000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性的设施建设越来越多,对于绿色节能环保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实现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加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创新”的号召,从而推进了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但我国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引入较晚,建筑节能体系还不完善,很多业内人士对绿色建筑设计只停留在形体方面,缺乏对绿色设计内容的理解,与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相违背;或过分追求使用节能环保耗材,造成成本增加,导致设计的作品多为形式大于内容。

因此,只有在充分理解“绿色生态建筑”理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形体与节能技术,将绿色建筑技术与设计策略相融合,才能在实际施工中构筑多元化的绿色节能生态建筑系统,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融合;应用1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1.1绿色建筑设计与自然和谐统一当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一定污染和破坏后,尤其近几年气温明显升高,雾霾越来越严重,只有在建筑学中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减少对周围环境以及大气的污染破坏,才能保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比如,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考量中尽可能多使用一些天然能源,利用自然环境,采用人工改造的方式,有效降低施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2绿色建筑适应了国家政策从当前环境状况来看,我国只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压力下避免了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局面。

总体而言,大气、河流湖泊、海洋等方面污染还相当严重,生态破坏还在不断加剧。

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证措施,是环境政策向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扩展并与之相互融合的产物。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应用_3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应用_3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应用发布时间:2021-06-15T05:45:54.403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5期作者:王兴辉[导读] 为有效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行业当中,建筑设计需要采用绿色设计的理念,协调好人、建筑和环境的关系。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在原有的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有效融入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在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增加建筑的绿化面积。

王兴辉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100摘要:为有效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行业当中,建筑设计需要采用绿色设计的理念,协调好人、建筑和环境的关系。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在原有的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有效融入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在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增加建筑的绿化面积。

一方面可以满足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则可以提升建筑设计的视觉效果,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融合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竞争激烈,将绿色建筑理念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趋势的需求。

绿色环保节能发展理念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概念,而是通过具体的设计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可以实现人与自然资源的和谐共存和良性循环发展。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概述建筑行业是社会的支柱产业,通过建筑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同时,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绿色环保是当前的共识,更是建筑发展的一个总趋势,环保理念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理念,更是国家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全面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做好环境的科学保护,则需要对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的整治,通过整治,保证环境健康,实现建筑的无污染建设。

为了进一步规范建筑行业行为,国家出台各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此,有效防范环境污染问题,有力的控制环境发展,全面提高环境保护能力,从各个方面推动我国环保事业有效发展,国家下大气力扭转建筑行业带来的生态影响,建设文明城镇、文明社会。

UA建筑师张玉良

UA建筑师张玉良

UA建筑师张玉良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 建筑是有生命的物体,也是多元素的载体.功能、形式、历史、文脉、环境、经济、技术等,是每个设计师都要考虑的问题,设计要在各种因素之间寻找平
衡点,对其进行整合,一个好的建筑作品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总页数】2页(P120-1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为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献上中国建筑师的风采:《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出版座谈会侧记 [J], 王雯淼
2.“绿建筑”是建筑师与大众共同的语言——访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张清华 [J], 赵夏榕(整理);
3.服务国家战略做好进博会文章——专访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 [J], 姜雪峰
4.地域建筑空间文化评析
——以张珂、张利和何崴三位建筑师的作品为例 [J], 王晓飞
5.张玉良 [J], 张玉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实践案例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实践案例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实践案例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逐渐崭露头角。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绿色建筑追求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尊重。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案例,深入探讨绿色建筑带给我们的影响和价值。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荷兰鹿特丹市的双子大楼“玻璃屋”。

该建筑采用高效能节能玻璃幕墙,可以自动开关,以适应气候变化。

此外,屋顶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可为大楼提供可再生能源。

这座建筑融入了植物种植和生态湿地系统,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有效减少了大楼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

通过这些设计,大楼能够自给自足,并且为周围环境提供了独特的生态价值。

其次,来看看中国的一座绿色学院。

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学园社区实验学校建筑群是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指导打造而成的。

通过精确的能源管理系统,该建筑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并且能够将多余的能源供给社区其他建筑。

此外,该绿色学院还种植了大量的绿植,形成了自然的空气过滤系统,有效净化了室内空气。

在学校的运营中,他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再来看一个国际绿色建筑实践案例,美国硅谷的苹果总部——“飞碟总部”。

这座圆形建筑拥有巨大的玻璃幕墙,将整个园区融入了自然环境中。

与传统的建筑相比,这座总部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地热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供应了电力。

此外,在建筑中采用植物墙、景观水池等手段,提高了空气质量和热交换效率。

苹果总部不仅是一座先进的建筑,更是对环保意识的践行。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不仅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三个不同地区的实践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所带来的影响和价值。

绿色建筑的实践使建筑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雨水、风力等自然资源,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浅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_2

浅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_2

浅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发布时间:2021-12-10T02:49:06.289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7月第19期作者:刘斌勇万路遥[导读] 传统的建筑工程和建造技术忽视了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工程内外部环境方面的优化,因而存在严重浪费施工资源、污染周边环境的弊端。

刘斌勇万路遥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摘要:传统的建筑工程和建造技术忽视了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工程内外部环境方面的优化,因而存在严重浪费施工资源、污染周边环境的弊端。

而所谓的绿色建筑不单是从颜色方面来说在设计上多了一些绿植类的绿化设计,更为强调的是在建筑物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并通过对建筑物的采光、水暖和给排水功能根据气候、地理位置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利用更多的新技术和环保型材料来最大化提升绿色建筑品质,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目标,打造一个绿色生态建筑体系,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满意的建筑空间,使建筑行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存,互惠共利,继而打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引言能耗大、浪费大和污染大,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绿色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建筑设计主流,从节能环保方面,既有利于促进建筑业的发展,也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1绿色建筑设计的本质涵义所谓的“绿色建筑设计”指的是:在建设建筑物时,与自然环境进行了密切的融合,同时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通过各种设计方法,减少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程度。

另外,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本身损耗的资源,并通过各种方法对资源的损耗进行合理控制,在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建筑物的环保与节能作用。

在建筑中融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实现生活环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同时,也是响应我国保护生态环境战略思想的重要措施。

绿色设计经典案例

绿色设计经典案例

绿色设计经典案例
1. 雷克雅未克音乐会大厅(Icelandic National Concert and Conference Centre)
这个位于冰岛雷克雅未克市中心的音乐会大厅,是全球最先进的多功能音乐会和会议
中心之一。

它的设计的目标是使用绿色技术建造出一座环保、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筑。

它采用了许多可持续设计方案,例如建筑保温材料选择,夜间自然通风和采集储存雨水。

同时,它还将地热供暖系统和地下水深井采暖结合在一起,达到了高能效、低碳
减排的效果。

2. 德国“丰收之家”(Harvestehude)
“丰收之家”是德国汉堡市一座绿色住宅。

该建筑采用可回收的材料和先进技术,如
太阳能热水器和送风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此外,房屋的设计还支持
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以及附近城市公园和绿地,以鼓励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

3. 新加坡麦里芝蓄水池(Marina Barrage)
麦里芝蓄水池位于新加坡市中心,是一座综合型水利工程,采用了可持续的技术来支
持水资源的管理。

它利用海潮和淡水交汇的河口建造了一个淡水水体,同时还能抵御
洪水和提供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水力发电。

该项目也在城市中心创造了大型公共
空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活动和娱乐的场所。

匠心独运:2024年建筑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匠心独运:2024年建筑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匠心独运:2024年建筑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赏析在万众瞩目的2024年建筑设计大赛中,一批巧夺天工的建筑佳作脱颖而出,荣获大奖。

这些设计不仅彰显了建筑师们的奇思妙想与深厚功底,更体现了他们对环保、人文、科技等多元理念的巧妙融合。

其中,“绿意共生馆”以独特的生态循环系统和未来感十足的外形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历史记忆之城”则凭借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和空间布局的精妙构思斩获高分。

通过欣赏这些获奖作品,小朋友们既开阔了眼界,也激发了对美好建筑的梦想和追求创新的热情。

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设计师们的匠心独运,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城市因这份智慧而更加璀璨。

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设计策略_1

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设计策略_1

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发布时间:2022-07-07T01:46:19.977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4期作者:孟海迎[导读] 建筑设计作为建筑项目中的关键一环,只有在设计阶段将更多绿色理念融入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才能让更多的建设项目符合当前的环境保护理念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降低建筑的碳排放,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源消耗,让更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所以对于当前的建筑行业而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的格局,但是却对于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

孟海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摘要:建筑设计作为建筑项目中的关键一环,只有在设计阶段将更多绿色理念融入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才能让更多的建设项目符合当前的环境保护理念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降低建筑的碳排放,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源消耗,让更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所以对于当前的建筑行业而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的格局,但是却对于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

关键词:低碳理念;绿色;建筑设计1概念与内涵低碳理念的核心在于对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的研究,在不影响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气候变化。

在这一框架的引导下,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显然是更加协调的,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元素。

绿色建筑最大程度的尊重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内循环,并不会打破最为基础的自然平衡,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讲,绿色建筑对能源的限制也并不严格,会大大降低物质和财力的消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能够引导居民真正回归大自然,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从理念解读的层面来看,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牵涉到资源和能源的节约,自然系统和环境的回归,生活环境的优化这几个层面。

就能源和资源来讲,绿色建筑始终在尝试有效的置换方法,在投资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寻找可以代替传统能源的材料。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钻石级绿色建筑一、简介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就是台湾首座绿色建筑图书馆,座落于林木茂密、生态环境丰富的北投公园内,与温泉博物馆比邻,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占地面积1989m2。

北投分馆历经了被检测出就是海砂屋而遭拆除,重新以绿色环保的姿态矗立在台北市民面前。

新的北投分馆由台湾九典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规划,美国Team Oregon提供建议于原址重建,于2006年11月17日隆重开幕。

二、气候条件台北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4℃,年降雨量2100多毫米。

5月底至9月为夏季,气温炎热潮湿,温度约为25、2℃-28、6℃。

10-11月为秋季,温度约为22、2℃-24、2℃。

12月至2月为冬季,气候较冷,温度约为15、3℃-18、5℃。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而寒冷多雨,但很少有低于零度的气温出现。

三、项目基本信息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位于北投温泉亲水公园内,北侧紧邻北投溪,南侧与光明路相接,车流量大,噪音大。

东北侧就是北投温泉博物馆,西邻溜冰场。

基地位于拥有自然生态的公园内,就是该馆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设计者企图将绿色建筑的观念实践在图书馆设计中,将图书馆融入北投公园生态、历史文化环境中,成为大自然中的一本书。

北投分馆由美国俄勒冈州专家及台湾九典建筑师事务所规划设计,为与北投公园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生态建筑,建筑以木构造为主,搭配钢材,外观仿佛一座大型高架树屋,达到人性化与环境友善的设计。

工程总造价1、29亿台币,占地8970m2,,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木构建造,地面三层、地下一层,建筑占地面积1989m2。

因为原建物计划拆除重建,重建建筑须配合台北市即将新建的亲水公园规划。

本建筑结合了北投温泉特色采用木构造搭配钢材,就是台湾首座采用最高9项指标建设的绿色建筑图书馆。

建筑一层为主要入口,设服务台、期刊报纸区、电脑查询区;二楼为图书区、讨论室、会议室;地下一楼则为儿童室、视听室及说故事区。

蓝绿色建筑方案图

蓝绿色建筑方案图

蓝绿色建筑方案图蓝绿色建筑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建筑设计理念,旨在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保护。

本文将介绍一个蓝绿色建筑方案图,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该建筑方案图是一座蓝绿色建筑的平面布局图,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位于一个城市郊区的开阔地带。

整个建筑分为五个部分:主楼、绿化区、能源系统、循环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首先,主楼是整个建筑的核心部分,共有五层。

从外观上看,主楼的外墙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设计,以增加室内的自然光照,减少人工照明的需要。

同时,主楼的屋顶上还设置了太阳能板,以收集太阳能,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

在平面布局上,主楼的一楼是办公区,包括了会议室、办公室和休息区;二楼是研究开发区,供科研人员使用;三楼和四楼是实验室和生产区,用于新材料和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加工;五楼是展示和展览区,用于展示公司的科研成果和产品应用。

其次,绿化区是主楼周围的一片绿化草坪,主要用于提供员工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绿化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节水、环保和美观的要求,采用了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原则,种植了多种具有空气净化和降温效果的植物,如绿篱、花坛和树木等。

同时,绿化区还设置了一些户外休息和运动设施,如长椅、健身器材和篮球场,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息和锻炼环境。

第三,能源系统是整个建筑的能源提供和管理系统。

该系统由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组成,通过集中控制和分散利用的方式,实现了建筑内部的电力、热水和空调供应。

此外,能源系统还设置了能源监测和节能控制设备,实时监测和调节能源的使用情况,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低碳排放。

第四,循环系统是建筑内部的水循环和废物处理系统。

水循环系统通过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的方式,实现了建筑内部的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废物处理系统采用了垃圾分类和生物降解的技术,将废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是整个建筑的能源补充和储存系统。

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杖 .
推 着娃娃 车 ,
阿公 带着
孙子 情人 牵着手 到跨站大 、
厅 远眺小城村 景 . 看火车来
来 往 往 甚 至 跨 站 也 可 以 办 ” .

桌 .
见 证 村 民 的婚 礼 .

开 村 民大会 商量 小城 未来的
发展 而 建 筑 师很容 易 的只 ,
要顺应 环境 民情 . 提 出最舒
适最 优 质 的解 决创 意 。
的。 当展 示 馆 ? ( 这 是最 没 创 意 的说 法 ) . 咖 啡屋 7 ( 这




的想

) .
商店7
( 外面 就~ 堆 而 且 维持 不 ,
下去 ) 最后我们说将遗迹 .
保 留当必 经
的人
口空间 ,

过 旧站再通 过往新站 . 不 要
再 犯 “ 保 留下 来把 它供 奉 在



却真 的变成 闲置 空 间
走 进或走 出跨站 可 以 闻到空 气 中乡村 的 味道
是否可 以不要像舒适 的 高铁 站完全 的 中央空调 , 而 为 地 方 1 J 、站 的 节 能 设 计 。
它 原 来 就 是 一 个 乡村 的 小 站 空 气 中的味 道 让 回 乡

的游子 知道他没 下 错站。 自然通 风 就像 在 大树
推广木材在绿 建筑上 固碳 的
未来潮流 。 连接小城 历 史与未来环
境思 考就像缝 合前后站 的疏
离 一 样 借 着交通 的门户一 .
起 宣 示 当然最 重 要 的它对 ,
地球与使用者是 好 的 。 从 此 小城 的居 民可 以散
步 由前 站 到 后 站 或 由后 站 到

“绿建筑”是建筑师与大众共同的语言——访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张清华

“绿建筑”是建筑师与大众共同的语言——访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张清华

“绿建筑”是建筑师与大众共同的语言——访九典联合建筑
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张清华
赵夏榕(整理)
【期刊名称】《设计家》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对张清华建筑师的这次采访,更像是听她徐徐讲述自己与“绿建筑”结
缘的过程。

她从小在台南长大,那片土地上的老建筑、老街开启了她对于建筑、城市与环境的最早认知。

从成功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她先后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作和学习,去了解“建筑”以外的城市问题、社会问题、【总页数】6页(P26-31)
【作者】赵夏榕(整理)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4.3
【相关文献】
1.“颠覆”城市从一张猫桌开始--访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阮昊 [J], 吴
春花
2.东方性、地域环境养分所孕育出的本质追求——大尺建筑设计+郭旭原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郭旭原演讲实录 [J], 陈婷婷;郭旭原;;;;;
3.用画笔记录城市的风景,用建筑留住在地文化——许华山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
师许华山演讲实录 [J], 赵夏榕;许华山;
4.酒店设计,是基于整个城市信息之上的生活方式设计——访AAI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总建筑师、副总裁蔡楚曦 [J],
5.沟通传统与现代,创造地域特色——访韩国金孝晚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金孝晚 [J], 司阿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绿建筑_设计探索_台湾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实践

_绿建筑_设计探索_台湾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实践

2 石牌图书馆3 工研院六甲宿舍“绿建筑”设计探索—台湾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实践An Exploration into Green Building Designthe design practice of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in Taiwan[ 张清华 郭英钊 ]Chang Ching-hwa, Kuo Ying-chao作者单位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收稿日期2013/03/151 绿色理念2000年台湾成立了“绿建筑标章”的审核制度,以“生态”、“节能”、“减废”、“健康”4个面向9大指标检视建筑。

尔后10年,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陆续完成了一些台湾绿建筑分级最高等级—钻石级的绿建筑项目:北投图书馆(2005)、台北国际花博新生三馆(2010)、工研院六甲宿舍(2009)、淡水艺术工坊(2009)、嘉义产业创新中心(2011)和那玛夏民权国小(2011),随着台湾的绿建筑运动一起成长。

九典被定义成台湾的“绿色”建筑事务所,我们始料未及。

九典自成立10年来,对环境与社会期待的信念让建筑理念从以前的先“美”、再“真”、再“善”的程序变成先从符合社会需求的“善”开始,最后自然走向“美”,而形式的美却变成最后自然的成果而非开始的目标。

2005年北投图书馆(图1)完工后,绿建筑仿佛成为了时尚的代表, 那是台湾绿建筑萌芽的时代。

九典本来无色无味的建筑通过大众语法的三棱镜被分属为“绿”光的建筑。

顺应一般社会大众能理解的通俗语言,我们的创作态度可以用几何学的X、Y、Z 轴来解释彼此间元素的互动与作品的脉络。

X 轴是材料与能源的分析,Y 轴是基地配置与空间布局,Z 轴是科学与人文的对话,这3支轴线在空间发展的驱动力,就是建立环境设计与社会需求空间的互动关系,并找出降低建筑产业中对资源与能源的消耗,藉此找到人与环境共生共荣的策略。

北投图书馆是台湾在制订绿建筑标章之后取得最高绿建筑认证的第一栋建筑物,且博得社会大众的认同。

自然空间-绿建筑之美

自然空间-绿建筑之美
坡地下。
英國蠔形屋
自然有機的外型。 可回收的再生材料與泥
土結合的綠色建材與自 然相融合。
圖片出處:綠色生活家 P156.157
浮在水上的船屋
呼應地球暖化議題,以水上船屋做為未來住宅方案。
圖片出處: La Vie No.45 p138
加拿大休倫湖畔 Michael Meredith
萊特主張人的居住空間應與自然 有良好互動,建築外觀上應呈現 類似天然有機體的特性,並以簡 單造型與工法保留對材質的情感。
•整個建築體像是從河床上長出來的, 房子則像山石與樹木的延續, 橫向延伸的白色長方形盒子像在真實瀑布上又加了兩層瀑布, 反 過來,瀑布又像是房子的一部分。
美國建築師協會 選為二十世紀美國十大經典建築的榜首。
設計 以木材、玻璃、石材
搭建的二層船屋,以 浮橋、空中步道與兩 湖岸連接。
圖片出處: La Vie No.45 p139
河岸小木屋,位於瑞典自然保護區內 ,由漁人休憩所
改建而成。
圖片出處: La Vie No.42 p181
可伸可縮的手風琴屋
圖片出處: La Vie No.42 p182
保留東面原有的 一排大榕樹,並 以大開窗引進光 線。
木板鋪面可滲透 雨水。
整體建築都以木造及大型落地窗構成,特別以一 一○公分的木製矮櫃陳列書架,提供了空間上的 絕佳通透性。
貫穿三個樓 層的挑空, 每一層皆可 欣賞戶外
圖片出處:建築師 No.398 p33
廢棄物減量
一、二樓中間樓梯的 牆面,採用來自鶯歌 陶磁廠廢料,經切割 後巧妙成為層次分明 的陶磁立面,午后陽 光灑進來時更透出層 層疊疊的彩色光輝。
座落處: 格局: 外型: 建材: 功能:

红绿建筑调色方案图解

红绿建筑调色方案图解

红绿建筑调色方案图解红绿建筑调色方案图解是一种使用红色和绿色作为主要调色的建筑设计方案。

这种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和谐、自然和环保的建筑环境。

红绿建筑调色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商业、办公和公共建筑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红色的应用。

红色是一种热情、活力和激情的颜色。

在红绿建筑调色方案中,红色可以用于建筑外观的装饰和细节,例如窗户、门廊、栏杆等。

通过添加红色元素,建筑可以焕发出活力和热情的氛围,使人们对建筑的印象更加深刻。

另外,红色还可以用于建筑内部的装饰。

例如,可以在大堂、接待区、休息室等公共空间中使用红色的家具和饰品,营造出热情和活力的氛围。

此外,红色也可以用于建筑的标识和广告牌,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吸引力。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绿色的应用。

绿色是一种自然、平和和舒缓的颜色。

在红绿建筑调色方案中,绿色常常用于建筑外墙和屋顶的涂料。

通过使用绿色的外观,建筑可以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中,使人们感觉更加平静和舒适。

此外,绿色还可以用于建筑内部的装饰。

例如,在室内空间中使用绿色的墙壁、地板和家具,可以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此外,绿色还可以用于建筑的庭院和花园等室外空间,营造出一个绿意盎然的环境。

红绿建筑调色方案图解的设计还要考虑红色和绿色的搭配。

这两种颜色可以相互补充和强调,使建筑更加美观和有趣。

例如,可以使用红色和绿色的相邻色调来创造出一种渐变效果,使建筑在色彩上更加丰富多样。

另外,红绿建筑调色方案图解还要考虑建筑的周围环境和风格。

例如,如果建筑周围有大片的绿地或森林,可以使用更多的绿色元素来融入自然环境中。

相反,如果建筑周围是繁忙的城市街道,可以使用更多的红色元素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总的来说,红绿建筑调色方案图解是一种创造和谐、自然和环保的建筑设计方案。

通过使用红色和绿色作为主要调色,可以营造出热情、活力、自然和平静的建筑环境。

这种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舒适和具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石牌图书馆3 工研院六甲宿舍“绿建筑”设计探索—台湾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实践An Exploration into Green Building Designthe design practice of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in Taiwan[ 张清华 郭英钊 ]Chang Ching-hwa, Kuo Ying-chao作者单位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收稿日期2013/03/151 绿色理念2000年台湾成立了“绿建筑标章”的审核制度,以“生态”、“节能”、“减废”、“健康”4个面向9大指标检视建筑。

尔后10年,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陆续完成了一些台湾绿建筑分级最高等级—钻石级的绿建筑项目:北投图书馆(2005)、台北国际花博新生三馆(2010)、工研院六甲宿舍(2009)、淡水艺术工坊(2009)、嘉义产业创新中心(2011)和那玛夏民权国小(2011),随着台湾的绿建筑运动一起成长。

九典被定义成台湾的“绿色”建筑事务所,我们始料未及。

九典自成立10年来,对环境与社会期待的信念让建筑理念从以前的先“美”、再“真”、再“善”的程序变成先从符合社会需求的“善”开始,最后自然走向“美”,而形式的美却变成最后自然的成果而非开始的目标。

2005年北投图书馆(图1)完工后,绿建筑仿佛成为了时尚的代表, 那是台湾绿建筑萌芽的时代。

九典本来无色无味的建筑通过大众语法的三棱镜被分属为“绿”光的建筑。

顺应一般社会大众能理解的通俗语言,我们的创作态度可以用几何学的X、Y、Z 轴来解释彼此间元素的互动与作品的脉络。

X 轴是材料与能源的分析,Y 轴是基地配置与空间布局,Z 轴是科学与人文的对话,这3支轴线在空间发展的驱动力,就是建立环境设计与社会需求空间的互动关系,并找出降低建筑产业中对资源与能源的消耗,藉此找到人与环境共生共荣的策略。

北投图书馆是台湾在制订绿建筑标章之后取得最高绿建筑认证的第一栋建筑物,且博得社会大众的认同。

在气候温和时,北侧馆外,面向公园的阳台座椅一位难求,喜爱在此看书的民众以为绿建筑是最美的,也算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图书馆屋顶整合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技术的角度模拟、Eco-Roof 的实验、木构造的应用驱动了建筑法令的修订,各种利用环境能量的节能设计都算是社会开始重视绿色思考的滥觞。

石牌图书馆(2005)项目中一个收集雨水的大屋顶变成小区认路的标志(图2)。

工研院六甲宿舍(2006)用简单便宜的隔热漆及采用台湾到处盛行的双重屋顶为建筑撑一把伞,遮嘉南平原炙热的阳光,让能源及材料的耗损降到最低,并配合当地山坡地形成高低起伏柔软的天际线(图3)。

花博新生三馆(2008)与现有树木对话,重视风、光、热、气、水配置,让人为与自然互蒙其利,公园从二维变成三度空间的公园,并因水资源的规划,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图4)。

台东的原住民工坊(2011)1 北投图书馆057A RCHITECTURAL J OURNAL深入原住民生活区希望藉由带动当地工艺产业,修正设计的空间内容并对未来经营的模式提供建议,回收每年淘汰的货柜屋,用低碳的交通能源—火车运抵现场,透过设计的整合组装使用空间并为未来重组预留弹性。

李长荣化工研发大楼更进一步研发由企业原料生产的塑料合成管材做为轻质隔热的建筑外材,未来易回收,建筑本身的外壳就是企业对自己信念最好的展示与测试。

这一系列的“绿色”项目都在反映着我们对“绿建筑”的看法— 一种对环境与使用者的基本尊重。

2 绿建筑技术分析虽然许多人说九典是盖“绿建筑”的,事实上我们和大部分建筑师事务所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对生物如何造他们的巢穴、电还没被发明前人如何盖房子感到好奇,想从当中学习这些自古以来生物造窝的本能所呈现出的一些基本原则。

我们认为建筑设计本应回归简单的基本原则,并在其中寻找其所蕴藏的无穷可能性。

建筑物主要可以分成结构系统、外壳系统和设备系统3个部分。

外壳整合了外墙和屋顶分离的概念,主要是从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和建筑物内外部空间接口的性能出发,而美感的主要来源是性能的优越和简洁。

所以设计外壳就是一个发展美丽又高效率的系统的一个过程。

外壳的设计策略和空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最近的卫生署大楼项目更是由空调、照明节能的高标准设置,来反推外壳材料,空调系统和照明灯具的选择,也就是过去先由建筑设计先行决定一切,再由机电、空调来“配合”的时代将要过去,机电空调专业在设计过程导入的时间点将愈来愈提前,角色也愈来愈重要。

2.1 台达电那玛夏民权小学在那玛夏民权小学的案例里,思考的是“如何将外部环境的能量整合为建筑物内部空间能量的一部份”,我们将设计按对外关系、影响层面依序拆成3个阶段:首先,利用软件分析基地内近1年以来的“风花图”,调整决定建筑量体的配置与走向,并配合架空楼板所设置的可调式地面通风口、教学栋与图书馆栋的通风天窗系统,在夏季时有效地利用室外气流将外气导引至室内,自然达到通风换气的需求;冬季则靠着量体间彼此的遮蔽形成天然的避风港,此阶段为整合环境因素的“被动设计”。

营运一栋建筑是需要消耗能源的,其中又以空调为其节能要点。

统计资料中不难发现:在台湾空调耗电量在夏季时甚至可高达尖峰用电量的1/3。

台湾属湿热的海岛型气候,不同于高纬度的欧美国家,过去那些大面开窗、玻璃帷幕打造的“玻璃大楼”或以铁皮加盖的工厂、外墙RC 仅仅15cm 厚的住家公寓,不是没考虑到玻璃的热传导率,就是忽略了外墙隔热的重要性;一味追求形式的模仿,无因地制宜地考虑气候因素,以致室内的舒适度仅靠着空调设备来苦撑。

“外壳节能”与“空调规划”是打从设计最初就需拟定的“前置作业”;民权国小就纬度上位属南台湾南部高雄地区,但考虑到其海拔高度在800m 以上,夏季降雨频繁,在空调的规划上我们主张“能省则省”的态度。

依使用者的组成,我们可分为仅于日间使用的国小学员、在基地内从早待到晚的教职员、开放式图书馆的读者群。

以太阳照射外墙吸能的角度分析,建筑室内的温度变化往往于下午时段才达到尖峰,而夜晚与清晨则相对湿冷。

针对基地环境的此项气候特性,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减少空调的设置”。

对第一类的族群来说,他们在建筑使用的时间上相对短暂,如何减少外墙的热传透率、延迟室内温度的攀升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5 6 民权小学屋顶隔热材大样7 民权小学屋顶通风天窗4 花博新生三馆我们在屋顶与外墙的细部设计上加以着墨,3栋建筑的屋顶层内均铺设隔热岩棉并留设空气层以大幅降低屋面系统的U值,同时严防“热桥效应”的产生,在角材与板材间的界面垫置玻璃棉。

教学栋与宿舍栋的外墙采用隔热面漆(一种内含陶质颗粒的面漆)能大幅度地反射阳光,开窗部分以双层玻璃为首选,两层玻璃间的惰性气体有效地降低开窗面的热传导率,在屋面与外墙上双管其效,全方位遏止热能的入侵,使其供国小学童使用的教室空间免设置空调。

接着考虑使用时间较长的第二类教职人员,在权衡后,于办公空间内留设分离式空调系统以备不时之需;校园内的宿舍空间因山区夜晚温度骤降,我们认为无需设置空调,反倒是保温/隔热成了需关注的议题,于RC外墙内侧额外铺设了隔热岩棉,整栋建筑成了个巨大的保温体,不怕热也不畏寒。

最后,在图书馆栋的规划上转化当地部落邹族的集会所(KUBA)意象,以对称的帐篷形式设计图书馆的外观,西侧以深遮阳防止西晒的影响,同时地板的通风口配合天窗的设置导引室外地面层阴凉的自然风,大幅压缩空调的使用时间。

除了空调外,“照明”在建筑能源开销上也享有一席之地,面对一个挑高近12m的空间,真的只能用人工灯具改善?此时地面的阴影、鞋表的反光给出最简洁的回答:“阳光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善加利用“遮蔽”与“反射”等手法可以轻松地解决问题:以大面开窗的木帷幕墙配合挑深屋檐让阳光以间接方式反射至室内天花,天窗的设置更在成大研究室的协助下以计算机进行仿真分析,求出适当的开窗面积以提升室内光源的均齐度,手法简单、自然。

在综合安全考虑与现场施作的因素后,钢构成了理想的决择:一来得以克服山区水泥预拌车难以进入的困难;再者,轻量化高强度的建筑降低了营造期间CO2的产生也使校园兼顾临时避难所的角色。

除此之外,最初“独立基脚”的概念(减少开挖量、基地内土方平衡)也减少了搬运量、减少了车辆排放废气的机会。

在能源使用上,将半透光的太阳能光电板设施(BIPV)设置于入口广场上方,并以能源监控系统实时地反应每日的耗电量与再生能源比例,伴随着孩童每日上下学过程的必经动线、“可视化”的呈现节能成果,生活化地教育孩童们从小养成节能的习惯,对当地师生来说,绿建筑落实于生活的小学中是珍贵的生活体验,同时也是最佳的活教材。

2.2 青年公园图书馆2008年竣工的青年公园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了对外壳和设备的整合一个更深入思考的机会。

长年旅居德国的业主执行方对本案最基本的想法是:用最环保的材料做最节能的建筑;希望采用的做法是:用回收再制或天然的材料建构一个最严密的外壳,将室内外的温湿度差异完全隔热。

这是一个先进、高价能源政策的温带国家(如德国)对付酷寒的基本策略。

我们一再讨论亚热带的台湾和温带的德国,环控的手法是不是应该不一样? 结论是将热阻挡在外(台湾)和将热保存在内(德国)采用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方向不同而已。

台湾较德国不同的则是湿度的课题。

以自然通风做为湿热气候的主要节能手段并不全然正确,因为把过于湿热的空气引进室内对舒适度不但没帮助,还助长霉菌的滋长,有害健康,所以台湾的除湿机、空气清净机才这么风行,但这都要耗费能源,是自然通风的代价。

青年公园图书馆的做法是将建筑物内外彻底阻绝,首先用25cm厚的屋顶隔热层和10cm 厚的外墙隔热层,还有复层Low-E玻璃将内外的热隔绝,再将引进的外气先作除湿过滤处理,再进入空调系统。

所以在本案,引进的外气量(新鲜空气)的控制和外壳的气密和隔热性能才是左右(空调)耗能的关键,才是盖节能房子最核心的课题。

青年公园图书馆外壳材料几乎全部采用最高性能且最环保的材料,屋顶隔热材由回收的钜木屑作成,铺在隔开屋面钢板和RC屋顶板的木椽中间。

这段木椽台湾习惯采用C型钢,但金属导热性高,形成热桥,故用木头。

相同的隔热材料也用在外墙,但厚度减半只有15cm,铺在15cm厚的RC墙外,隔热材外再涂一层天然矿物的涂料。

窗户则是实木框的Low-E玻璃窗,从丹麦进口,因为是工业制品,所以框料很小。

8 青年公园图书馆外景9 青年公园图书馆室内059A RCHITECTURAL J OURN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