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0月)质量检测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1.【答案】B【解析】“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错,材料一第一段“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可看出原文是“可能会”。
故选:B。
2.【答案】C【解析】“为了正面证明‘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已经得到了学者的认可和重视”错。
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从反面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即“诗人的语言不能用常理来衡量”。
故选:C。
3.【答案】D【解析】先看“无理而妙”。
材料二第一段“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
A.“春风”不知离别之苦,也不能决定柳条是否发青。
李白却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春风不让柳条发青,怕离别之人又饱受别离的苦楚,从物的角度表现“无理而妙”。
B.不忿:恼恨、嫌恶。
思妇久盼归人,出门眺望,未见亲人,把失望迁怒于啼叫的喜鹊,表现其盼归之苦,无理而妙。
C.花不能“弄”影,此处用拟人手法,暗示有风。
一个“弄”字,生动细致地写出晚风吹拂时花影晃动之态,无理而妙。
D.是现实主义表达,没有突破思维逻辑的语言表达,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故选:D。
4.【答案】①材料一从逻辑内涵的角度强调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理性精神。
②材料二从逻辑运用的角度强调语言艺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达到“无理而妙”的效果,而“无理而妙”是建立在深邃的逻辑基础上的智慧和能力。
5.【答案】大前提: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小前提:我是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
结论:我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海南省海口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 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高二年级10月校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Ⅰ(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一些地方,野生动物仍然被奉为餐桌美味。
一些食客或是为了尝鲜,或是为了所谓滋补,不惜花大价钱购买野生动物食用。
然而舌尖的一时“任性”,却潜藏巨大风险。
从SARS病毒到鼠疫、H7N9禽流感,再到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都与野生动物有关。
专家学者早已证实,很多要命的急病、怪病都是人在吃野生动物时传染到人身上的,许多疑难杂症的元凶就是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的细菌和病毒。
面对这些血与泪的教训,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绝不能忽视其严重危害。
倡导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刻不容缓。
饮食习惯以及由此形成的饮食文化,并不简单是私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大众健康的公共问题。
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形成了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文化,有的人认为吃什么是自己的事情,别人管不着。
但必须看到,在现代社会中,一旦有一个人或者一小部分人因为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而致病,就可能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更大范围的危害。
这警示我们,必须把区域乃至个人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放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审视。
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每个人管住自己的嘴,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和整个社会负责。
我们尊重、鼓励不同地区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美食文化,但任何一种文化都应建立在对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权利负责任的基础上。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更深层次上体现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和态度。
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们一直以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在证实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时,研究团队也发现蝙蝠身上携带一系列对人类有害的病毒。
但即使如此,在研究者看来,一方面这些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功不可没,绝不能因为携带病毒就消灭它们。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试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
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的是个人的感情。
可是在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歪曲”的。
正是因为“歪曲”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才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一种牢靠索引。
有些作品,尤其是一些干脆抒情的作品,往往并不干脆诉诸感觉,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
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
这时用感觉还原就文不对题了,应当运用的是情感逻辑还原。
诗的逻辑的特点是确定化。
理性逻辑是客观的、冷峻的,是排斥感情色调的,对任何事物都实行分析的看法。
按理性逻辑的高级形态,即辩证逻辑,任何事物都不行能是不变的。
把恋爱者的情感看成超越时间、地点、条件的东西是无理的,但是,这种不合理之理,恰恰又符合剧烈情感的特点。
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叫做“无理而妙”。
无理对于科学来说是糟糕的,是不妙的,可对艺术、审美情感来说则是妙极了。
因为无理了,超越了理性了,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
理性的一个特点是全面性,不能片面、确定化,而情感的一个特点恰是确定化,不确定化不过瘾。
所以宋朝诗评家严羽才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
”当然,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确定化,而且可以违反冲突规律、排中律、足够理由律。
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说:“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法着,”这按通常的逻辑来说是确定不通的,要避开这样的自相冲突,就要把他省略了的成分补充出来:“有的人死了,因为他为人民的华蜜而献身,因而他恒久活在人民心中。
”这很符合理性逻辑了,但却不是诗了。
越是到现代派诗歌中,扭曲和程度越大,现代派诗人甚至喊出“扭曲逻辑的颈项”的口号。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二部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级二部高二10月份月考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所有的逻辑推理,目的只有一个,即找出事物的真相。
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因为真相往往是难以捉摸的。
但不探寻真相是荒谬的,那种真相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同样是荒谬的,它否定了我们所有的努力,使真相沦落为妄想。
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
所谓本体真相,指的是关乎存在的真相,某个事物被认定是本体真相,那么它必然存在于某处。
桌上有一盏灯,这是本体真相,因为它确实是在那里,而不是幻象。
逻辑真相是在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自动呈现出来的真相。
肯定一个命题意味着已判断它为真,反之亦然。
一个命题如果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那么它就为真。
例如一个命题说一艘船泊在码头上,如果这里确实有一艘船,确实有一个码头,而这艘船确实泊在码头上,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
判断一个真命题的过程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将大脑中的观念(主观事实)与相应事物的真实状态(客观事实)联结起来。
上例中,如果那个命题所说的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则命题就是假的。
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对真相的确认都要去检查别人认定或推测所得的真相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依据,即确认真相就是要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这里我们所要关注的焦点是事物的客观情况。
如果不能判断一个命题如“狗在车库里”的真假,那么仅仅在大脑中思考狗、车库或者其他相关概念是无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得亲自到车库去看看。
从这一点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为什么我们说本体真相更为基础。
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客观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
当人们撒谎时,他很清楚现实世界中真相是什么,而在表述时却有意欺瞒篡改,他知道“A是B”,但他说出来的却是“A不是B”,逻辑真相反映的就是命题内容符合客观事实,即符合论。
另一理论——融贯说,则从属于符合论,“融贯说”指如果一个命题与某个已经得到证明的理论或思想学说一致(相融贯),那它就是真的。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北京六十六中高二10月月考语文2024.10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五道大题,共8页。
2.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B.质胜文则野质:质朴,朴实C.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回归D.《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怨:讽刺时政2.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求取B.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也贼:伤害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萌芽,发端D.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伐:讨伐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克己复礼为仁B.其恕乎其皆出于此乎C.复众人之所过吾为其无用而掊之D.而浮乎江湖飘飘乎如遗世独立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见不贤而内自省也A.朝闻道,夕死可矣B.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C.我树之成而实五石D.之所先后,则近道矣5.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C.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不拘于时B.仁以为己任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C.人而不仁知止而后有定D.人之有是四端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7.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君子喻于义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B.仁以为己任C.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无恻隐之心,非人也8.对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译:好比填平洼地,虽然才倒了一筐土,但继续堆下去,那是我自己在往前努力。
B.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译: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出迹象的时候容易得到解决C.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译:所以说人们都有同情、怜悯他人的心绪D.夫子固拙于用大矣译:你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9.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礼和乐是外在的表现,仁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级十月测试语文试题(2024.10)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课内基础知识部分(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湮(yān)没侮(wǔ)辱抉择重创(chuàng)灰犀牛大肄屠杀B. 歼(qiān)灭障碍接载(zài)寒噤(jìn)压舱石言不由哀C. 佯(xiáng)装泡(pāo)桐脱胚嘱(zhǔ)托度难关千军雷霆D. 追剿(jiǎo)井陉(xíng)沉疴罹难铆足劲幡(fān)然觉醒2.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当前,国内外形式复杂严峻,各方面挑战空前绝后。
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
”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痛定思痛,更应举一反三,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
A. 空前绝后B. 如履薄冰C. 见叶知秋D. 痛定思痛3. 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喻于义(知晓)回虽不敏(聪敏)天下归仁焉(称赞)虑而后能得(得到)B. 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请事斯语矣(实践)怵惕恻隐之心(恐惧)保四海(安定)C. 质胜文则野(华美)迩之事父(侍奉)譬如平地(平坦的地方)仁之端也(萌芽)D. 致知在格物(推究)若火之始然(这样)一日克己复礼(一旦)贼其君者(伤害)4. 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人而不仁就有道而正焉皆知扩而充之矣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B. 仁以为己任《诗》可以兴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皆以修身为本C. 由是观之泉之始达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人之有是四端也D. 其恕乎欲治其国者谓其君不能者先致其知5.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敏于事而慎于言B. 有一言而终身可以行之者乎C.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D.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知止而后有定B.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非礼勿视C. 知者不惑任重而道远D. 先诚其意足以保四海7. 下列文化常识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A. 《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都属于新闻通讯,将事实和背景、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融为一体的写法值得学习。
高二语文上册10月月考调研考试题(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礼节甚倨(jù) 列观(ɡuān) 肉袒(tǎn) 赦免(hè) 璧瑕(xiá)B.汤镬(huò) 妃嫔(pín) 礼节甚倨(jù) 秦王不怿(yì)C.连辟(bì)公府揣度(duó) 河间相(xiànɡ) 煴(yūn)火D.扶辇(niǎn)下除斧钺(yuè) 酒酣(hān) 武卧啮(niè)雪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摩擦力供认不悔威慑力暇不掩瑜B.谐奏曲咄咄逼人一拉罐转弯抹角C.活性炭韬光养晦纪传体多难兴邦D.笑咪咪按图索骥化装品整齐划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我知道这本书是你珍爱的东西;我一定注意保护,不出一个月,我一定完璧归赵。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后汉书》是继《汉书》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四史”。
作者为南朝宋范晔。
B.班固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所著《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C.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D.《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明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叫长短句、诗余、曲词、曲子词,根据字数的多少,传统上将词分为长调、中调、小令,词牌规定一首词的韵律,题目则标明这首词所写的内容。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
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
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
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
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
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
“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
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
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遗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
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
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迎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
上学期高二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 试题(共15页)
一中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xuéqī)高二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64分〕以下题目出自课文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铿.〔kēng〕然漂泊.〔pó〕褒禅.〔chán〕山砌石为磴.〔dèng〕B.仓.〔cāng〕皇东出白假设樗蒱.〔pǔ〕钟磬.〔qìng〕为.〔wèi〕天下笑C.庐冢.〔zhǒng〕泣下沾襟.〔jīng〕桴.〔fú〕目响腾聆.〔líng〕听D.仇雠.〔chóu〕冥.〔míng〕然兀坐夷.〔yí〕以近王回深父.〔fǔ〕2.选出以下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哪一项〔〕A.磔磔穴罅涵淡澎湃余韵徐歇B.瑰怪无射鱼工水师水泥渗漉C.五采缤纷鹳鹤呱呱而泣以手阖门D.臆断蓬蒿扶摇而上偃仰哮歌3.以下加点(jiā diǎn)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哪一项〔〕A.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漫:模糊余扃牖..而居扃牖:关门B.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道理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本来C.此三者,吾遗恨.也恨:遗憾华山之阳.阳:山的南面D.原.庄宗所以得天下原:推究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贬职4.比拟以下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②亦以明死生之.大③君臣相.顾不知所归④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A.①与②一样,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一样C.①与②一样,③与④也一样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5.下面的句子全含名词活用作状语的一组〔〕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②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③苍山负雪,明烛东南④有泉侧出⑤函梁君臣(jūn chén)之首。
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⑦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⑧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②⑦⑧D.⑤⑥⑦⑧6.下面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此世所以不传也。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逃狱专家①传统上将庄子和老子并举,称为“老庄”。
然而庄子和老子在思想的根基、关怀的方向以及表达的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并称“老庄”,容易让我们理所当然以为“老”在“庄”前,视“庄”为“老”的延伸、开展,因而忽略了他们之间明显的巨大差异。
庄子所描述、所展现的,是一种不折不扣“连续性的世界观”,以这种非主流的世界观来看待、评断他所处的战国乱世。
相对地,老子仍然是站在周文化“不连续的世界观”中,关心、留意如何处理人间关系,如何运用一种逆反的逻辑,在此世人间找到更好的安排。
②虽然都谈“道”,都以“道”来统称整全的、神秘的原理原则,虽然都强调自然,主张人依循自然而生,但庄子的态度,是人要以自然为广大的空间,摆脱人世狭小范围的拘执,找到徜游自然、依道而行的方式,老子关心的却是将自然的道理运用在人世上,来处理人间关系,因而可以在人世上获得更安稳、更有权力、更有把握的人世生活。
③庄子从一开始就否定了人世的绝对性、独特性,他采取了清楚的“连续性的世界观”,习惯于将现实人间事务放置到一个广大的、“连续性的”架构中,像是从外太空看地球,还原地球为宇宙天体间的一颗水蓝星球,与其他无数众星并置,因而得到一种开阔的新感受、新智慧。
④庄子来自一个不一样的文化传统,而殷商遗民又靠近仍然相信山鬼、水鬼、人神杂处的南方楚文化地区,所以他用“连续性的世界观”对周文化提出了根本的质疑。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千多年来,孔丘一直被世人尊称为孔子,这已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但是,孔丘为什么会被尊称为孔子呢?学者大概有两种见解。
第一种以大名鼎鼎的《论语正义》为代表,认为“子”本指男子,而孔丘是男性,所以就被尊称为孔子。
“子”的本意指婴儿,婴儿有男有女,“子”未必一定就指男子,所以“男子称子说”不可能成立。
第二种是近现代大多数学者的意见。
孔丘因道德崇高,学问伟大,所以其弟子后学都尊称他为孔子,久而久之,成为了后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
这种意见恐怕也难成立:其一,春秋时代道德崇高,学问伟大者,远不止孔丘一人,例如孔子入室弟子颜回,虽然道德学问都非常了不起,却不能尊称为“颜子”。
根据传世文献,战国时代才尊称颜回为“颜子”,而这是违反春秋礼制的,说明战国时代周礼已荡然无存。
其二,春秋时代华夏大国的一些普通的公卿,例如鲁国的公卿“三桓”,也被尊称为“某子”,但他们并没有什么崇高的道德、伟大的学问。
所以,孔丘被尊称为孔子,“男子说”和“道德学问说”,都难自圆其说。
“子”在西周时代是对部分诸侯的贬称。
据春秋传世文献,大体上,华夏大国诸侯称“公”也称“侯”;诸侯称霸者则称“伯”;华夏小国诸侯和蛮夷戎狄诸侯,则笼统称“子”或称“男”,其中“男”爵的地位似乎更低。
蛮夷戎狄诸侯,则无论大小一律称“子”。
春秋初期出现了新情况,以文明之国、强大之国自居的华夏大国,将自己的公卿视作华夏小国之君和蛮夷戎狄之君,有提高华夏大国诸侯政治地位的意思。
尊称华夏大国公卿为“子”的最早例子是《左传·隐公四年》中卫国君子尊称该国公卿石碏为“石子”,因为石碏选择国家大义。
后来,这就成为惯例。
只要是华夏大国的公卿,不管道德学问如何,对国家有无功劳,都可以被尊称为“某子”。
高二语文上册10月月考调研考试题(有答案)
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克扣(kè) 旖旎(yǐ) 扛鼎(káng) 大笔如椽(chuán)B.殷红(yān) 绯闻(fěi) 通缉(jī) 金蝉脱壳(qiào)C.铜臭(xiù) 佣工(yōng) 巷道(hàng)拾级而上(shè)D.奇葩(pā) 谂知(niǎn) 喘息(chuǎn) 解甲归田(ji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贯例哈蜜瓜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延袭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宣泄扫描仪不容置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终身辨认品尝B.终身辨别品评C.终生辨别品尝D.终生辨认品评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声明财产损失将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把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台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2023年10月20日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供应链(Supply chain)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了将产品或服务交付给最终用户,由上游与下游企业共同建立的需求链状网”。
农产品供应链则是基于“农产品”这一特定对象的特殊供应链。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呈现出信息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供应链流程冗杂,运作周期较长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为农产品供应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创造了更为丰富的交易场景,增加了交易手段,提升了交易效率,从而提升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由于农产品消费特性及可替代性,掌握了末端消费者的需求特性并能满足这种需求的企业,就可以成为农产品供应链的主导者,也即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农民,供应商以及批发零售商消费者联结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一定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供应链上所有合作企业实现多方共赢,对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均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互联网十”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末端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其次,客户对农产品及其服务的要求高;再次,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尚未达到理想状态。
为此,要突破上述问题,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唯有紧密依托供应链,从优化农产品供应链上游供给、加强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自身管理平台建设,稳步拓展农产品供应链需求末端等三个方面着手,才能不断创新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逐步形成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农产品供应链创新模式,以此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周宁武《“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路径探析》)材料二:基于“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推进绿色农业供应链优化升级,建设成畅通乡村振兴的“大动脉”,有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推动乡村振兴落地的现实意义。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冠城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上期10月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儒家推崇的道德至善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幸福问题的深刻思考。
“孔颜之乐”是一种克己向善、安贫乐道的德性幸福观,孔子旗帜鲜明地主张“贫且乐”的德性幸福,获得幸福生活的首要标志就是德性的完满,反对世俗的物质幸福,也就是强调道德境界的提升与精神境界的升华,将幸福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级。
孟子的道德哲学力图建构的是一个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进一步追求个体向善的道德人格境界,进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终极幸福。
孟子提出“君子三乐”是对孔子的德性幸福观的创新与发展。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孟子提出的君子三乐,从自身的品行、家庭的美满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三个维度道出了人生幸福之真谛。
孟子毅然将“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视为君子一乐,旗帜鲜明地将家庭幸福纳入到幸福观的范畴,把“孝悌”视为幸福起点,使幸福从虚幻世界拉向现实生活,使得每一个人都具备追求幸福的权利与能力。
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德性幸福观,也使得儒家幸福观更加贴近实际,走近生活。
孟子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幸福视为幸福之源,使得孟子幸福观具有平民化的特点,但孟子的幸福绝非仅仅包含功利幸福,其幸福的实质为精神的自由、道德境界的提升,因而又具有道德超越性。
君子二乐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天人合一之乐,道出了天与人的紧密关系,天道与人道的互通,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蕴。
孟子“天人合一”之乐主要是对道德问题进行考察,是道德完满后与天地合为一体的精神自由。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孟子·离娄下》)君子必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不为外物叨扰,犹如婴孩一样单纯洁净,具备天真淳朴的本性。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秘密★启用前2026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高二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先后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和历史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有人据此提出了是否过时的问题。
能否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传承与弘扬的信心是否坚定、行动是否坚决。
形成过程有限,崇高精神永恒。
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名称、内涵都是具体的,形成的过程也都是与英雄模范、典型地域、历史事件、科技工程紧密相关。
有的以英雄模范的名字命名,如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等;有的以典型地域命名,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有的以历史事件命名,如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有的以科技工程命名,如“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这些精神形成过程虽然有限,但影响和力量无限。
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
时代条件变化,理想事业没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精神主题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精神主题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展现的精神主题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改革开放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现的精神主题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砥砺奋斗的伟大奋斗精神。
时代条件之变带来了精神主题之变,并没有带来理想事业之变,我们始终在坚守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0月联合调研试题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经典作品的确立是一个动态衍变的历程,然而透视经典生成和变化的历史痕迹,不难发现总有一些潜在的内核在这种变化中化为一种准则与范式,这就是文学经典之“道”,犹如自然之道,万物之母。
正因为有了文学经典之“道”的潜移默化、导向与规范,所以至今很多经典能够穿越时空依旧存在。
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实际就是内化于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根源。
传统的儒家之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有了入仕、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理念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爱国题材的作品,并一直被誉为经典,如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等。
又如讲述英雄造反起义的《水浒传》,其内核也都是塑造、歌颂忠君爱民之事,“替天行道”的梁山宗旨、招安思报效朝廷的思想最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旨归。
传统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无不为”、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远离庙堂而退隐山林,回归自然,这为中国文人在精神上提供了可以喘息、聊以安身的家园。
入仕之不得,壮志之未酬,尚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生息之处,获得精神的寄托与愉悦。
这就导致中国文人注重对自然山水风光的描写,从而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石钟山记》等等,然而这些对自然的优美描写之中却也隐含了归隐之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与苦闷。
无论是儒家源于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还是道家重个体自由理想、精神超越,重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对历来的文人在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对审美人格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逐渐成为文学经典审美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文学经典这种审美意识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传统的无意识。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期10月考试高2023级语文科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远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论语·雍也》中,我们能看到传世文献中最早关于“儒”的讲法。
孔子告诫子夏:“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君子求义,小人重利。
孔子告诫子夏,做“儒”就要做成有君子品格的儒,以义为尚。
可见这里的“儒”应该是表示一种职业身份。
君子、小人是对从业者道德水平的评价。
那么儒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呢?《说文解字》中讲:“儒,柔也。
术士之称。
从人,需声。
”许慎认为“儒”是术士。
所谓术士是指法术之士,和鬼神相结交,类似于巫婆、神汉、萨满、道士、和尚等。
事实上“儒”字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我们能看到的原始的儒字。
甲骨文中的儒字,“亦”,从大从水,大指人,人身上有水。
金文中的儒字,“”,水在人上,水变成了雨字,演变成“需”,可以理解为沐浴濡身的样子。
沐浴濡身为什么和儒有关系呢?沐浴濡身是敬鬼祭神的重要仪式,在与鬼神等结交前必须斋戒沐浴以示尊重。
《礼记·儒行》中“儒有澡身而浴德”,《孟子·离娄》中也讲“斋戒沐浴则可以事上帝”。
所以“儒”作为职业主要的任务是为人襄礼,祭祖事神,办理丧事。
孔子三十岁,以知礼而闻名,曾经从事这种工作。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帮助别人办理丧事,从未吃饱过。
有人去世,作为襄礼的儒却大吃大喝,是无德的表现,孔子显然不会如此,并且他于当日不再唱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沾益区一中高二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注意: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漫说姓名文化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
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
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
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
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
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在冷漠的现代社会内,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
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
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
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
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
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
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当然也有嫌名不讳、二名不偏讳、已祧不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等不予避讳的规则。
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
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姓名文化是一种经过数千年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内容的独特的文化系统。
B.姓名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很讲究避讳,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C.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其他民族和我国的周边地区都产生了影响。
D.姓名文化是一种活的传承,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它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担负起责任。
2.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B.在我们源于上古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几乎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C.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D.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是我国民族伦理精髓的重要体现。
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是( )A.如今,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社会里人们对自己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在古代,“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但这种人名文化现象没有得以最终的延续,如今,避讳传统已在人名文化中逐渐消失。
C.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D.作者之所以认为姓名文化是我国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我们的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①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才十之一,坚壁未敢进。
粮尽,欲引去。
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
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
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
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先后功擢建节尉。
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
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
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进封翼国公。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后上书称疾,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①襚:向死者赠衣物。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护儿遣使襚吊.之吊:悬挂B、粮尽,欲引去..引去:领兵去攻打C、众莫对..莫对:认为不对D、历二百余战,数重创..重创:身受重伤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秦琼作战勇猛,屡立军功的一项是()(3分)①粮尽,欲引去②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③贼不敢逼,于是来降④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⑤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⑥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攻打卢明月时,张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
他们奋勇杀敌,最终与张须陀合力大败卢明月。
B、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对他看重有加。
因王世充不重用他,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C、秦琼英勇善战,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耀武扬威时,秦王总是派他去攻取。
他每战必胜,因此很是自负。
D、秦琼一生戎马倥偬,历经两百余战,累官晋爵,多受封赏。
去世后陪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先后功擢建节尉。
(5分)(2)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8.这首诗借助“画眉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9.简析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及作用。
(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3)《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做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大题内小题,不得选做另大厅内小题,如果多做或不图,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你跑什么跑安谅一那天上午我们低年级没课,有同学就提议到学校附近去玩。
学校的围墙外,还是一片农田。
种植的是什么,已记不真切了。
也许当时压根儿就不识五谷,也就无所谓记忆了。
但似乎齐膝高,阡陌小道则隐没其间,笔直延伸。
高年级学生正在操场做操,高音喇叭的声音可以传到数里之外,在空旷的田地回响。
一位体育老师正在高喊着口令,这也是常常带我们领操的那位老师。
我们中的一个同学突然就喊叫了起来,隔着围墙,叫的是体育老师的名字,叫得几乎撕破了喉咙,一声接着一声,尖锐而高亢,在口令的间歇间,非常清晰和响亮。
我在一边傻乎乎地站着,没喊,但心里也被这喊叫声激越着,快乐着。
校园内的广播消停了。
高年级学生做完操,陆续返回教室了。
忽然,围墙的一扇小门被打开,体育老师飞奔而来。
我们如惊弓之鸟,迅速四处逃窜。
那个喊叫的同学腿快,很快跑成田地里的一个点儿了。
我也没命地往前跑,终究落在了后面。
高大健壮的体育老师一把逮住了我。
我被带进教学楼时,高年级同学还逗留在走廊里,我当时一定很狼狈,他们的目光尽是幸灾乐祸。
我的姐姐正同校,比我高几级。
体育老师把我交给我的班主任,班主任把她找来了。
我说我真的没喊呀。
不过是谁喊的,我也闭口不说。
出卖朋友,就是叛徒,做叛徒是最可耻的。
我们从小深受这样的教育,《红岩》里的甫志高、《红灯记》里的王连举就是这样的人,为我们所唾弃。
那你跑什么跑呢?不知谁说了一句。
我哑口无言。
二在我家二三里路的地方,有个工厂——是生产什么的,也早就忘记了。
工厂的后边,是农田。
墙脚则杂草丛生,沟渠蜿蜒。
还有一个厕所,是厂子里用的,对外,开了几扇通风的窗子。
我们常去那儿捉蟋蟀,抓蝈蝈,玩得忘了时间。
那天下午,邻居一个顽皮的大男生又带我去了那儿。
瞎玩一阵后,那大男生说他要上厕所,就从窗口攀爬了进去。
我不敢爬,就在墙外等他。
但左等右等不见他出来,我还叫唤了几声,也不见回音。
我很纳闷,不知什么原因,也有点焦急和担心。
天色渐渐暗了,我还拿不定主意:是继续等他,还是自行返回。
有一个大人快步向我走来,仿佛是冲着我来的。
我转身就跑,但没几步就被他抓住了衣袖,甩也甩不掉。
我被带到了工厂的门卫室。
那个大男生也在,一脸委屈地杵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