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语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语录生命是一段奇妙而多彩的旅程,其中充满了挫折、喜悦、快乐与痛苦。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探索和体验这一旅程,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由米兰·昆德拉所著的小说,讲述了生命的意义、价值和无常。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语录,给我们带来了关于生命的深刻思考。
1. “生活难以捉摸,它会将你推到极限,然后再抛弃你。
”每个人都经历过生活的起起落落,有时候感觉生活对我们极为不公。
这句话提醒我们,生命并非一帆风顺,它会有时让我们感到迷茫和挫败。
然而,我们需要保持希望和坚韧,才能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走出低谷。
2. “每个人都要学会承受生活的重荷,没有例外。
”生活中的重担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负担和挑战。
这句话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困境,我们不能逃避,而是要勇敢地面对。
只有通过承受,我们才能成长并找到内心的坚韧。
3. “人活着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折磨自己,一个是折磨别人。
”这句话有些讽刺意味,但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
有时候,我们或许会感到生活令人厌倦,是一种痛苦的存在。
然而,生活也给予了我们和他人无尽的发现和乐趣,我们可以通过奉献和爱来反思和改变这种矛盾。
4. “生活不是问题要解决,而是现实要经历。
”人生之旅并非一帆风顺,难题和困扰似乎无处不在。
然而,正确的态度是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改变,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生活不是简单的问题需要解决,而是一系列的经历和体验,它们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和智慧。
5. “无论生活如何变化,爱与欲望始终是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动力。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爱和欲望在生命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无论环境如何改变,我们的内心总存在着对爱和欲望的渴求。
它们驱使我们追求幸福和满足,同时也帮助我们在困难和挫折中坚持下去。
6. “生活中只有一件事是真实而美好的,那就是我们对他人的关注和照顾。
”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怀。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什么意思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看起来无足轻重的事情,但是实际上等事情发生了以后结果往往让我们没有办法承受。
这句话出自捷克作者米兰昆德拉最出名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部作品经过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以后正式更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品主要讲述了托马斯与萨丽娜、特丽莎之间的感情生活,它不仅仅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爱情故事,更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把读者带入了爱情和性两者间。
作品可以说是一部比较复杂的书,书中内容也有很多含义:有社会内涵的揭示、还有人性的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
作者把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写成一部内容丰富引起人们思考的小说,同时也把人的、对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全部展现出来。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二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由米兰·昆德拉创作的小说,通过讲述一系列人物的故事,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对生命、爱情和自由产生了深思。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可以说是生活在不同背景下的普通人,他们的一生被自由、欲望和人际关系所牵引。
通过他们的遭遇和选择,昆德拉揭示了人生的脆弱和矛盾。
他试图探索人类的本质,挑战传统的观念和道德准则。
书中的主要情节围绕着两对情侣展开。
弗朗茨与塔蕾莎,圣西门与西蒙娜。
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欺骗、背叛和疑问。
作者通过刻画这些角色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人们在追求自由和满足欲望时所面临的道德困境。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生命之轻”和“生命的价值”的对立观点。
他认为,人们倾向于将生命看作是廉价的,对待生命的态度漠不关心,这导致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缺乏意义。
他质疑了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传统观念和道德准则,认为人们应该拥有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我被书中的思想触动到了。
在当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享受和忙碌的生活,很少有时间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然而,通过阅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和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活在当下。
书中的人物描写精彩细腻,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
作者通过他们的遭遇和抉择,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深刻洞察力,他的文字流畅而富有感情。
此外,书中的插图和描写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描述了情感和意境,使我仿佛置身其中。
作者对细节的把握非常出色,通过细微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情绪和内心变化。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远远超出了普通小说的范畴,它是一部思想性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生命、爱情和自由有了新的认识。
它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鼓励我勇敢地面对现实和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
总的来说,阅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次心灵之旅,它给我带来了诸多启发和思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语录精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语录精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英文译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是作者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
原著为捷克语,其汉语译本原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后经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后更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欢迎大家的阅读。
1、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2、人最大的弱点是善良。
3、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
4、噪音可有个好处,淹没了词语。
5、媚俗是存在与遗忘之间的中转站。
6、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
7、爱情一旦公之于众会变得沉重,成为负担。
8、当北极近到可以触到南极,地球便消失了。
9、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0、对岁月的回忆远比他们在一起生活时更加美好。
11、就凭他是个陌生人,便超越于所有其他人这上。
12、谁无感情投入,谁就无权干涉对方的生活和自由。
13、真的,有些书是要白天读的,有些书只能晚上读。
14、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15、一切谎言的根源来自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生活的分界。
16、爱开始于一个女人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17、表面上是明白无误的谎言,底下却透出神秘莫测的真理。
18、我寻求的不是快感而是幸福。
没有幸福的快感算不上快感。
19、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味,投向未知。
20、视觉受双重限制:让人什么也看不见的强光和完全彻底的黑暗。
21、推动我们一切行动的东西却总是根本不让我们明了其意义何在。
22、我喜欢你的原因是你毫不媚俗。
在媚俗的王国里,你是个魔鬼。
23、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24、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25、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26、经文循环往复,犹如朝圣者的双眼离不开故土,犹如临终者不忍离世。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
初读此书,可能会被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哲学思考所困扰,但细细品味,便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
小说以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爱情为主线,探讨了轻与重、灵与肉等一系列哲学命题。
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生活放荡不羁,周旋于众多情人之间。
特蕾莎的出现打破了他原有的生活,让他感受到了责任和爱的重量。
特蕾莎则是一个纯真、脆弱的女子,她对托马斯的爱充满了依赖和不安。
在昆德拉的笔下,“轻”并非是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而是一种无根的、缺乏责任和约束的存在。
托马斯追求的性自由看似轻松,但实际上却让他的内心陷入了空虚和迷茫。
而“重”则代表着责任、承诺和道德的束缚,虽然可能会带来压力和痛苦,但却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和意义。
特蕾莎对托马斯的爱虽然让她备受折磨,但也正是这份爱让她的生命有了依托。
书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灵与肉的关系。
托马斯认为性和爱是可以分离的,他可以在与不同女人发生性关系的同时,心中依然爱着特蕾莎。
然而,特蕾莎却无法接受这种观念,她认为灵与肉应该是统一的。
这种观念上的冲突给他们的爱情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昆德拉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讨,让我们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爱情的本质。
此外,小说还涉及到了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通过对捷克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现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和渺小。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人们的命运往往被政治所左右,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
托马斯和特蕾莎也不例外,他们的爱情和生活在政治的影响下变得支离破碎。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被昆德拉深刻的洞察力所折服。
他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揭示了生命中那些看似平常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
他让我们明白,生命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有着其相应的重量,无论是选择轻还是重,都需要我们去承担后果。
同时,书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托马斯的矛盾和挣扎,特蕾莎的善良和脆弱,都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多面性。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
初读此书,可能会被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哲学思考所困扰,但细细品味,便能感受到其中深刻的内涵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小说的背景设定在捷克的“布拉格之春”前后,通过讲述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四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不同人物在政治动荡和生活变迁中的选择与挣扎。
托马斯,一个外科医生,他奉行着“性友谊”的原则,认为爱情与性是可以分离的。
他在众多情人之间游走,享受着这种轻松自由的生活方式。
然而,特蕾莎的出现打破了他的平衡。
特蕾莎对他的爱真挚而纯粹,让托马斯感受到了责任和束缚。
这种“轻”与“重”的碰撞,使托马斯陷入了内心的挣扎。
特蕾莎,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她将托马斯视为自己生命的全部。
她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和恐惧,对托马斯的不忠感到痛苦。
她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托马斯,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阴影。
特蕾莎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爱情中的脆弱和无奈,也让我们思考在爱情中如何保持自我,如何面对对方的不忠。
萨比娜,一个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女性。
她不断地背叛,背叛自己的爱情、祖国和信仰。
她认为背叛是一种解脱,是摆脱“重”的束缚,追求“轻”的方式。
然而,在不断的背叛中,她也感到了虚无和孤独。
萨比娜的经历让我们反思,所谓的自由是否真的能带来幸福,过度的追求“轻”是否会让生命失去意义。
弗兰茨,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投身于各种社会运动,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
然而,他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最终在一场意外中失去了生命。
弗兰茨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让我们思考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如何平衡现实的因素。
在这部小说中,昆德拉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所谓“轻”,并非指轻松、愉快,而是指没有责任、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自由状态。
而“重”则代表着责任、义务、忠诚等。
昆德拉认为,生命中的“轻”与“重”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最经典的40句名言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最经典的40句名言1.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2.噪音可有个好处,淹没了词语。
3.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5.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6.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
7.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
8.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9.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10.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11.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12.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13.爱情一旦公之于众会变得沉重,成为负担。
14.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15.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16.看一看当一个人抛弃了所有他一直都以为是使命的东西。
17.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
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
18.我可以说眩晕是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
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
19.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以为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20.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
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21.爱开始于一个女人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22.一切谎言的根源来自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生活。
23.当北极近到可以触到南极,地球便消失了。
24.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
25.谁无感情投入,谁就无权干涉对方的生活和自由。
26.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
解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解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一部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人性的复杂性、爱情的无常性和生活的轻与重。
首先,人性的复杂性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核心主题之一。
在这部小说中,昆德拉通过主人公托马斯和他身边的各种人物,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
托马斯是一个典型的“轻型人”,他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对责任和承诺感到厌倦。
然而,他在面对爱情时,却又表现出了无法自拔的执着。
这种矛盾的性格使得托马斯成为了一个立体的、鲜活的人物形象。
而其他角色,如萨比娜、弗朗茨等,也都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的人物世界。
这些人物的命运纠葛,使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具有了极高的文学价值。
其次,爱情的无常性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在这部小说中,爱情时常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和消失。
例如,托马斯与萨比娜的爱情就是一段充满曲折的经历。
他们相识于战争期间,相爱于战后,但最终又因为种种原因而分手。
这种爱情的无常性使得人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往往充满了无奈和迷茫。
同时,这也反映了昆德拉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生命中的美好往往只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而不是过于执着于未来的可能性。
最后,生活的轻与重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这部小说中,昆德拉通过对比生活中的轻重缓急,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他认为,虽然生活中有许多琐碎的事情和沉重的责任,但正是这些琐碎和责任,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实质。
相比之下,那些看似轻松愉快的时光,反而可能让人感到空虚和无趣。
因此,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重担,努力去承担责任,而不是逃避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小说,它通过对人性、爱情和生活的探讨,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真谛。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一句来自于米兰·昆德拉的名言。
昆德拉在他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为小说的主题,描述了四个主人公的爱情、友情、背叛和自由。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指人类生命中的负担和痛苦,它们的重量足以击垮任何人。
无论是财富、名誉、权力、爱情、人际关系还是其他方面,所有这些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压力和重担。
人生中的种种挫折、失落、彷徨,都会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沉重和无法承受之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痛苦的源泉。
痛苦来自于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或者是我们对那些并不那么重要的东西过于执着。
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物质财富上,那么我们很容易忽略了我们人生中的许多本质东西。
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名誉、权势、权力上,那么我们会变得很容易到达一条单一的道路上,并永远无法离开。
那么,如何面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首先,我们需要懂得放松自己。
正是因为我们把太多的重量和沉重放在心里,才会让我们感到不能承受之轻。
我们需要学会放松自己,多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放宽心态,放慢自己的思维节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身心上的放松,并积极面对生活。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自我调节。
当我们觉得无法承受轻之重的时候,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思想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用思想来调节情绪,让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控制自己。
最后,我们需要寻找力量源泉。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力量源泉,它可以帮助我们战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全部压迫和痛苦。
无论是信仰、亲人、朋友、音乐、运动等等,只要你相信它的力量,就可以从中获取力量和支持。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并不是可怕的东西。
我们只需要学会处理它,就可以从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只要我们懂得放松,学会自我调节,寻找自己的力量源泉,我们就可以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坚强,赢得人生的胜利。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三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三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一篇 1985年,著名翻译家韩少功根据英文版本翻译了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成了译坛上的常青树,为中国读者所熟知,至今魅力犹存。
18年后,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博导许钧翻译了昆德拉这部最负盛名的作品,改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两个书名看起来差不多,其实传递的意思不太一样,原书名生命中r的范围太广,是一个总的概念,包括了死亡在内的一切东西;新书名中的生命二字单指生命本身,多出了许多的哲学意味。
这虽是一本小说,却很难懂,昆德拉上来就要与读者探讨让人头痛的哲学问题。
昆德拉苦心孤诣地要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到小说的核心部分,即引入到轻与重的讨论当中。
在那里,他要为我们撬开一个解读该小说的缝隙,透过一丝微光,让我们看到昆德拉受难的灵魂。
开始读的时候,删去无法感悟的文字,追求情节的起伏跌宕,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弗兰茨的情感的纠结而废寝忘食,泪眼朦胧。
再读,思想上饱受的折磨以致之后多次拿起这本书,总在想如果没有准备好受难,何必要打开它。
打开也毫无意义。
不如省下时间去读一些流行的通俗小说,还能够从中看到一些花花草草。
已经爱上这本书,也就把它放在床头,时而在夜深人静时,尝试着与它对话,撩拨心灵的弦。
有一段关于特丽莎的心理描述: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里生活就意味着在离地面很高的空中踩钢丝,没有他自我国土之网来支撑他:家庭,朋友,同事。
还有从小就熟悉的语言可帮忙他轻易地说他想说的话。
正是这种游离于母体之外的不安定感(生命像一根鸡毛那样轻飘飘),使特丽莎坚决地离开瑞士,与她深爱的托马斯不辞而别,回到她正处于灾难中的祖国。
在布拉格,仅有在某种心理需要时,她才依靠托马斯。
而在瑞士,由于失根,她事事都得依靠托马斯,那她就不得不一辈子重复深夜里的恶梦。
人生离不开重,重给人能带来充实,在重的圈子里,人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能从其中感到心灵充实的幸福,人会在人的本质力量化过程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为自我自豪。
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2篇)
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地上。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什么是最沉重的负担?而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呢?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描述了男主人公托马斯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
可当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蕾莎时,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却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这促使特蕾莎极度痛苦与不安,最后决定离开托马斯。
分离后经历了磨难,命运与抉择让托马斯回去找特蕾莎,此后两人没有再分离。
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里的快乐,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
而托马斯的情妇之一,萨比娜则不但逃避家庭,逃避婚姻,逃避情人,也逃避祖国,逃避革命,是个典型的背叛者。
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等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
整本小说主要写“轻与重”,“灵与肉”,对托马斯来说,轻是“偶然一次不算数”,是“别样亦可”,而重则是“非如此不可”。
在遇到特蕾莎之前的托马斯,会更偏重于选择“轻”,因此屡次外遇,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背叛这个名词,但当他遇到心爱的女人时,托马斯在灵魂和肉体间划分着明显的界限,他内心确实是深深的爱着特蕾莎,但却不停的一次次的伤害她,而特雷莎潜意识里认定灵魂离不开肉体,因而最终选择离开。
到最后托马斯回去找到了特雷莎,并选择了“重”,做到了“非如此不可”。
重,是有序,是必然,是非如此不可,它意味着责任,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承担责任。
轻,是无序,是自由,是偶然,是别样亦可。
对于何者为“轻”?何者为“重”?什么时候该选择“轻”?什么时候该选择“重”?“灵与肉”能否分开?这些问题,我们往往难以认清且正确地做出选择。
就我自己来说,我难以认同男主人公托马斯“灵与肉”分离,选“轻”弃“重”的做法,我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爱一个人就应该一心一意,就应该尽力甚至牺牲自己去保护她,不让她受伤害。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优秀8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优秀8篇)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篇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
这本书的名字恰如其分的揭示了书中蕴含的哲理:生命不能失去它的重量,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影像。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的存在。
相反,当重量完全却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人也就越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对生命的最终意义表示出了怀疑,那么我们该选择什么呢?是轻?还是重?人生离不开轻,轻是人留恋的终极原因,比如:爱情,友谊,音乐,欣赏大自然,艺术创作等这些对生命本身的享受。
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徐志摩和三毛,他们喜欢自由,追求友谊,爱情和童真。
他们是懂的享受生命本身的人。
人生离不开重,重给人能带来充实,在重的圈子里,人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从其中感到心灵充实的幸福,人会在人的本质力量化过程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为自己自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深刻的体验,比如:当我们站在领奖台上,我们心中洋溢着喜悦之情,我们会通过奖牌看到我们的本质力量,我们会体会到被众人肯定后那种精神上无限的幸福。
所以重在我们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
人生除了轻与重外,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可称为沉重的轻。
所谓沉重的轻,是指人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感到无聊、空虚、寂寞、孤独等难以承受的感绪和纠缠在精神之中解不开的死结而引起的否定性的痛苦的感受。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中,提到托马斯在开始离开他的妻子特丽莎的几天里,确实获得了自由,他又回归到了单身汉的生活,整天可以呼吸令人心醉的自由气息。
但是不久,失去责任的轻就让托马斯难以承受,他发现自己原来更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的这份重。
沉重的轻是人生的一个困惑,大多数无所事事的富人经受着难以言表的烦恼,杰出影星翁美玲因不堪忍受爱情中的沉重的轻而自杀身外亡,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来源于想不开的沉重的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
然而,有时候,生命之轻却无法承受一些压力和困难。
人们在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精神困惑和情感挣扎时,有时会觉得生活变得无望和难以承受。
这种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生活压力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助你走出心理困境,拥抱积极向上的生活。
现代生活各种压力源不断涌现,这是导致生命之轻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工作压力到家庭问题,从人际关系到自身期望,我们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多种多样。
工作环境的竞争激烈,职责的不断增加以及经济不稳定等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此外,人们身处社交媒体泛滥的时代,社会对于外貌、声誉和成功的追求加剧了个人的焦虑感。
所有这些压力的积累,使人们无法应对,最终导致生命之轻的出现。
生命之轻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人们可能面临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大脑的过度应激和压力荷尔蒙的分泌不仅会干扰睡眠质量,还会损害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更容易生病。
生命之轻也可能导致人们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和动力,对工作、学习和日常活动缺乏兴趣。
然而,即使处在生命之轻的困境中,我们仍然可以寻找积极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压力。
首先,我们要加强自我意识,了解自己所感受到的压力和焦虑的根源。
通过反思和沟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要,并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面对压力时,寻找支持和倾诉也是至关重要的。
与朋友、家人或专业的咨询师交谈,可以分享自己的困扰和挣扎。
同时,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也可以帮助我们看到问题的不同角度,给予我们积极面对生活的动力。
冥想和放松练习是缓解压力和焦虑的重要工具。
通过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练习,我们可以帮助自己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除了个人的努力,社会的支持和关爱也是关键。
政府和组织应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资源,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赏析
米兰·昆德拉简介:米兰·昆德拉1929年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出生书香门第受家庭熏陶,童年时代便学作曲;少年时代广泛阅读世界名著;青年时从事写作,画画,音乐,电影。
年轻的时候当过工人、爵士乐手,三十岁左右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最后致力于文学和电影。
丰富的艺术行业的阅历,塑造了他感性,善于思考,以及分析能力,进而对政治,哲学,伦理,等诸多领域形成独立的自己的思想,为以后对人生的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布拉格影艺学院当教授期间,带领学生倡导了捷克的电影探索。
1967年,他的第一篇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的成功,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1968年,苏联坦克占领了布拉格之后,曾经是共产党员的昆德拉,厄运降临,自己的作品横遭查禁。
1975年他移居法国,由于他文学声誉日益增高,法国总统后来特别授予他法国公民权。
他潜心于小说创作,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国际奖,近年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1968年前),长篇小说《玩笑》(1968年),《生活在别处》(1973年),《为了告别的聚会》(1976年),《笑忘录》(1976),《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年)。
解读:昆德拉由政治走向了哲学,由强权批判走向了人性批判,从捷克走向世界,从现实走向了永恒,面对一个超政治超时空的而又无法最终消灭的敌人,面对着像玫瑰花一样开放的癌细胞,面对着像百合花一样升起的抽水马桶,面对着善与恶两极的同位合一。
这种人力的抗击沉重而又无所着落,最终变成了生命不能承受的轻。
小说叙事——永不消散的生存雾霭中的小路。
自由主义的叙事小说,呵护现代生活秩序中脆弱的个体生命的叙事本身,成为了一种生活的伦理,自由主义小说家负担着过去牧师的负担。
昆德拉希望“小说成为精神的最高综合”,这使昆德拉的小说叙事显得很像哲学,并喜欢说教。
不过,既然昆德拉的小说是自由主义的,对于昆德拉来说,小说的喃喃叙事负有重整生活信念的现代使命,他所谓的“精神的最高综合”就当是自由主义精神的最高综合,是反形而上学的、实验性的生活信念。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经典语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经典语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人们总说,生活中不能承受之轻,就像一阵微风,只要你稍作准备,它就会消散在你的心里。
这句话提醒我们,我们不能太轻易就被一些虚幻的东西所打败,我们要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生活中的挑战肯定会降临,而我们却不能让自己被困住,我们要坚信自己,告诉自己,只要我们有勇气,有决心,就一定能够战胜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
生活中的挑战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希望,也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
我们要学会坚持,放弃懦弱,坚定信念,勇于担当,追求自己的目标。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我们不能让自己失去信心,要学会积极思考,从容应对,不让自己受到挫折的影响。
我们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要被轻易的挫折打败,要坚持到最后,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我们要记住,生活中不能承受之轻,挑战也不过是个暂时的过程,我们要学会坚强,敢于承担,把握机会,不断前行,终有一天,我们会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名言
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名言1. "我"的独特性恰恰隐藏在人类无法想象的那一部分。
我们能够想象的,仅仅是众人身上一致、相同之处。
个别的"我",区别于普遍,因此预先猜不出,估不了,需要在他者身上揭示它,发掘它,征服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2. 人类之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3. 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不能承受地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4. 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
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5. 橘黄色的落日余晖给一切都带上一丝怀旧的温情.哪怕是断头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6. 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7.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
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
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8. 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让不少哲学家陷入窘境:想想吧,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这一谵妄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9.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
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
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
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
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
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的轻。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0. 真正的人类美德,寓含在它所有的纯净和自由之中,只有在它的接受者毫无权力的时候它才展现出来。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金句摘选(中文英文对照)
昆德拉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其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等。
其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广大读者比较熟悉的一部作品,书中有不少金句经常被读者摘抄引用。
1、A person who longs to leave the place where he lives is an unhappy person.谁要是想要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那他准是不快活。
2、And what can life be worth if the first rehearsal for life is life itself?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3、Anyone whose goal is 'something higher' must expect someday to suffer vertigo. What is vertigo? Fear of falling? No, Vertigo is something other than fear of falling. It is the voice of the emptiness below us which tempts and lures us, it is the desire to fall, against which, terrified, we defend ourselves.一个人不断要求“出人头地”的人,应该料到总有一天会感到发晕。
发晕是怎么回事?是害怕摔下去?发晕,并非害怕摔下去,而是另一回事。
是我们身下那片空虚里发出的声音,它在引诱我们,迷惑我们;是往下跳的渴望,我们往往为之而后怕,拼命去抗拒这种渴望。
4、Before we are forgotten, we will be turned into kitsch. Kitsch is the stopover between being and oblivion.在被遗忘以前,我们会变为媚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心得感悟(4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心得感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一部作品,该小说通过描写四位主要角色的故事,探讨了生命的价值、爱情、自由和责任等主题。
在读完这本小说后,我深受触动,产生了许多感悟。
首先,小说所表达的“生命之轻”这一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托马斯的塑造,揭示了现代人对生命的轻视和对感情的随意态度。
托马斯是一个漂泊不定、对感情不负责的男人,他通过各种方式追求感官的刺激,而忽视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这种“生命之轻”并不仅仅是托马斯个人的问题,而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难以珍视生命的珍贵和独一无二性,追求刺激和享乐成为他们的主要追求。
小说通过对托马斯的描写,深刻反映了这种现象,并带给读者思考和警醒。
其次,小说中的爱情描写引起了我对于爱情的思考。
小说中托马斯与他的爱人希尔达之间的爱情关系展示了爱情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们之间充满了激情,却又缺乏真正的信任和责任。
他们在一起时,他们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但在分开后,他们又能轻易地将对方抛至脑后。
他们对爱情持有的态度既追求自由和激情,又缺乏责任和承诺。
这让我意识到了爱情关系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真正的爱情不仅仅是情感的交流和激情的火花,更需要相互间的理解、承诺和支持。
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让对方幸福的承诺。
通过作者对于托马斯和希尔达之间爱情的描写,我对于爱情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此外,小说对于自由和责任的讨论也让我深思。
小说中的四位主要角色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也面临了责任的问题。
他们追求自由,却又无法摆脱对感情和社会的责任。
托马斯通过追求感官的快乐来获得自由,但他却无法拒绝希尔达对他的依赖和对其感情的期望。
希尔达在寻求自由的同时,又无法解脱对托马斯的爱情和需求。
在小说中,自由与责任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体,两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这让我认识到自由并不等于放纵和无拘无束,真正的自由需要在责任的基础上获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昆德拉》原文读后感赏析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昆德拉》原文读后感赏析【作品提要】与妻子分居的外科医生托马斯因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小镇酒吧女招待特蕾莎,两人很快陷入情网。
但随之而来的共同生活给两人带来焦虑与不安。
托马斯放荡的生活方式在特蕾莎软弱的“重压”下不情愿地改变,他陷入了承担特蕾莎的爱情和维护自己个人癖好的冲突之中。
一直将托马斯视为精神盟友的特蕾莎,终日生活在嫉妒的煎熬中,托马斯的不忠让她时刻担心自己会重新堕入“肉体的深渊”之中。
女画家萨比娜是托马斯的知心女友和情人,独特的个性和特殊的生活际遇使她在背叛的路上不能停步。
当一切都被背叛之后,她在怅然若失中体验到了生命之轻。
大学教授弗兰茨为了萨比娜而抛弃了无味的婚姻生活,最终得到的却依然是她的背叛,但他自信已从萨比娜那里得到了“赫拉克勒斯之帚”,将生活中所有的平庸都扫除掉了。
最终,托马斯和特蕾莎在“衰老”面前和解了——托马斯“老到”厌倦了各式各样的女人,特蕾莎终于在时间的帮助下赢得了“全部”的托马斯。
萨比娜选择将背叛进行到底,体验着生命之轻的美丽和失落。
弗兰茨在萨比娜的信仰的鼓舞下,毅然投入“伟大的进军”之中,为梦想献出了生命。
【作品选录】不解之词简编(第一部分)女人身为女人,并不是萨比娜选择的生存境界。
既然不是选择的结果,便算不上功绩也算不上失败。
面对一种强加给我们的状态,萨比娜想,就必须找到一种相适应的态度。
在她看来,对生来是女人这一事实进行反抗,与以之为荣耀一样,是荒唐的。
他们初遇时,一次,弗兰茨用一种奇特的语调对她说:“萨比娜,您是个女人。
”她不明白,他为什么会以哥伦布刚刚望见美洲海岸一样庄严的声调向她宣告这个消息。
后来她才了解,他特别强调说出的“女人”这个词,对他而言,不是用来指称人类的两种性别之一,而是代表着一种价值。
并非所有的女人都称得上是女人。
可是,如果萨比娜对弗兰茨而言是女人,那玛丽-克洛德,他真正的配偶,于他而言又是什么呢?二十多年前(那时他俩才认识几个月),她威胁他说,如果他抛弃她,她就自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它还不叫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就读过,那是一九九零年在大学的某一段很郁闷的日子里读过的,从图书馆借阅的借书单上,密密麻麻的人名,而实际上,读完之后想起来,其实在我高中疑惑初中的某一个休闲的夜晚,曾经早就看过这部名为《布拉格之恋》的内参电影。
电影当然容易看明白故事情节,但,读书,就会困惑于米兰·昆德拉到底要说什么?何为“生命之轻”?生命是什么?很多书都在探讨这个问题,生命的元素,男人和女人,以及其间性的关系,还有孩子,等等,然后,需要有背景有环境,就像一幅画,有了人物,还要有后面的背衬,然后,我们才能看见,这画要表达什么,小说也是如此。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细细咀嚼,其实,差别挺大的。
前者强调生命之轻,后者强调生命,哪个更符合作者原意?我不懂捷克语,我不敢下判断。
对我来说,书的名字其实不重要,这个故事,这本书我读了很多遍,但,我依然会发现某些新的东西。
所以,那蛋长什么样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消化了它。
作家们是否有很深邃的思想放在那里让你发现?其实,往往不是的,作家们只是负责将一副你可以展开想象力的画勾勒出来,其他的部分,你自己填充,但,那些勾勒的线条会不断地影响你,甚至禁锢你,等待你的破茧而出。
年少时认为,托马斯是一匹找得到爱情归属却找不到身体归宿的“种马”,特雷萨是一只长不大的瞪着一双迷茫而无辜大眼睛的“小鹿”,而萨宾娜是一头永远渴望另一方的“猎豹”,至于弗兰茨,直接归类一只向往蓝天却永远飞不高的“鹦鹉”,也曾经将这一段理论表达出来,引来的,很像萨宾娜面对那些对她祖国比她的画更感兴趣的场景。
或许叫“媚俗”,或许应该叫“雾里看花吧”多年后,托马斯这匹种马在我眼里已经苍老,他无时无刻不在女性身上寻找一种归宿,一种除了爱情还需要的归属,或许,他才是那个有“俄狄浦斯”症患者;特雷萨呢,她的所有迷茫和无辜其实是寻找一种安全感,一种“关门洗澡”的安全感;萨宾娜则以对“媚俗”的鄙视成就了她与整个世俗背道而驰的叛逆,至于弗兰茨的理想主义,我倒觉得这人蛮可爱的。
承受以上这一切定义,以及米兰·昆德拉那些沉重的哲学思考的,其实,是我们的生命,我们那脆弱无比,那么容易消失的生命,托马斯和特雷萨死于车祸,弗兰茨死于“伟大的进军”所带来的一场打劫。
只有萨宾娜逃离这一切,远远地,远远地。
然而,轻轻地,正如他们轻轻地来,轻轻地,正如他们轻轻离去,不带走什么,当我们合上书,那种萨宾娜所反感的,给历史留下点什么的他们却似乎不曾留什么。
这就是我们举重若轻的生命。
许钧的翻译直接来源于法文版,比之英译版的韩少功翻译,多了很多信息,添加了很多元素,想想当年某些看不懂的地方,想想当年没有理顺的地方,或者当年因看不懂而忽略的地方,觉得收藏一本簇新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其实挺不错的,至少,有些以前从没看见过的描写,现在,看得见了。
据说,台版的更好,其实,我喜欢高健的那句话——翻译需要的是翻译出作者的性格,米兰·昆德拉在他小说中,其实,一直都没有性格,只有思想,和一张没有面孔的脸。
这是他的风格,故此,我倒是能接受没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许钧版了。
只是那部电影,可能还不能公演的吧。
幸好可以看见封面上昆德拉亲自创作封面漫画。
不觉得卡列宁那条狗很幸福吗?我把一壶茶喝完,一本书看完,忽然发现,窗外已经放晴,台风“圆规”大概已经去山东玩了吧,我的山东朋友们,小心哦。
生命之轻,思想之重,都要珍重。
(一)轻与重?a.爱情托马斯原来是典型的花花公子,他抛弃妻子,儿子,陶醉在他构建的“性友谊”的世界里。
他充分了解在“性友谊”中需要遵守的规则,他在多个情人之间来回,却没有产生冲突,也没有因为坠入爱河而深陷其中。
托马斯陶醉在“性友谊”之轻里,自如的发现每一个女人那独特的百万分之一,陶醉在那种征服和发现的快乐中。
他不需要负责,不会产生后果,不会因为沉重的爱情里包含的两人世界的矛盾性而痛苦。
可是他遇到了特蕾莎,诞生在六次偶然中的花朵。
她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托马斯的生活。
她如同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溜漂来的孩子。
托马斯的这个隐喻,让她从此霸占了他的诗化记忆,从此托马斯便坠入了爱河。
她作为一个绝对的弱者无依无靠的出现在了托马斯的生活,让托马斯的同情心为之泛滥。
书中的同情心,不是汉语意义上的同情,而是一种感同身受。
她的出现让托马斯感受到了责任,一种突然出现的责任击溃了托马斯原来自如生活的基础,那就是轻松的,无责任的“性友谊”。
从此他便在因为背叛特蕾莎的爱情的深深愧疚,和对女人的控制欲中的矛盾中深深痛苦着。
他只有喝了酒才能和情人们共眠。
他的情人报复他,而特蕾莎因为他的不忠而不断做着噩梦,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痛苦之中。
轻,还是重?重重的爱情让托马斯如履薄冰,让托马斯挣扎在矛盾之中。
而他十几年的单身生活之轻,却是让他轻松愉快自如。
爱是重,性是轻,爱是要承担痛苦的,性却是轻松的。
而最愚蠢的,莫过于沉重的爱情和愚蠢冲动的性结合在一起,从而让特蕾莎因为托马斯的性之轻而痛苦,托马斯为了特蕾莎的爱之重而惭愧。
b.“非如此不可”和“别样亦可”“非如此不可”是一种必然,它是沉重的,它给予人一种使命。
“别样亦可”是一种偶然,它是轻松的,它给予了人自由。
轻,还是重?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说到:以前人类是两性同体的,上帝把他们分成了两半,从那时起,这两半就开始在世界上游荡,相互寻找。
爱情,是对我们失去的另一半的渴望。
托马斯做过一个梦,他梦见了自己和自己“非如此不可”的另一半在一起,但是当他看到特蕾莎忧伤地在他的窗头走过时,他的同情心却让他选择了特蕾莎。
特蕾莎,六次偶然开出的花朵。
她并不是托马斯的“非如此不可”,她的出现只是偶然,托马斯在发现了这个事实后,后悔不已。
可是托马斯后来发现偶然开出的花朵才是美丽的。
就像吉普赛人从玻璃杯底的咖啡渣的形状做出预言。
偶然给了事件一种预言的魔力,偶然的多次叠加,正是说明了特蕾莎的非凡,而这难以忘怀的爱情,从一开始就从偶然诞生,就变得极其美丽了。
轻,还是重?爱情“非如此不可”的重让生活变得单调,变得过于和谐而缺少了丰富性。
而爱情的“别样亦可”,用偶然性给我们描绘了极其美丽的画面。
给我们期待,给我们一种丰富性。
偶然之轻造就了特蕾莎,而特蕾莎之轻却造就了托马斯自以为然的“非如此不可”回到布拉格的重。
重于轻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b.职业托马斯是个医生,他一直认为自己有一种使命感,他认为他的内心有一种深切的渴望去照顾病人,并且解剖表面发现实质。
他也因此成了一个很了不起的外科医生。
他的使命感是重。
可是当他被迫害,成了一个擦窗户工人时,他发现做着他自己完全不在乎的事,真美。
而职业的“非如此不可”却像吸血鬼一样吸他的血,让他疲倦不堪。
当他最终在农村里开卡车时,他发现自己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使命。
在职业之轻的“别样亦可”中,他发现了极大地解脱。
当负担完全缺失的时候,他变得比空气还轻,轻得飘起来了。
轻,还是重?传统价值观念总是告诉我们应该承担重,应该承担责任,可是我们真的就应该选择重?(二)灵与肉?这二部中,特蕾莎是叙述的主角,是用她的视角来写的。
特蕾莎从小生活的环境就如同集中营。
她母亲美丽价值被粗俗毁灭,因此她想惩罚,所以她所做的就是否定人的特殊性,否定美,让女儿接受她的惩罚。
于是,人就成了徒有身躯的皮囊,人没有了隐私。
在这样一个成长环境下,特蕾莎的灵魂被深深的压抑。
如果说,肉体代表了人的平庸性,那么灵魂就是人得独特性,每一个灵魂都有不同的形状。
她的灵魂一直被压抑,她的灵魂渴望冲破甲板,见到天日。
所以她有了一个怪癖:那就是一个人长时间的静静的照镜子。
她不是自恋,她是为了从那张拥有母亲特征的脸上发现自己的灵魂。
一直在等待有人呼唤她的灵魂,书就成了她的秘密兄弟会的暗号。
而与托马斯的一系列巧合,特别是那书《安娜•卡列尼娜》和《俄狄浦斯》,更成了这种暗号的证明。
于是,特蕾莎义无反顾的抛弃一切,投入托马斯的怀抱。
她的爱,是灵魂之爱。
她在高潮时的尖叫,是灵魂的呐喊,想让肉体的感官模糊。
可是托马斯的“性友谊”再次把她投入了集中营。
在特蕾莎反复做的那个梦中,特蕾莎和其它女人被迫赤身裸体绕着游泳池跳舞唱歌,而托马斯站在顶上用枪威胁着她们。
托马斯的轻让特蕾莎又成了平庸的肉体当中可以相互交换当中的一个。
特蕾莎因此一直痛苦,一直告诫自己“性”与“爱”是不同的,也就是灵魂和肉体是独立的。
可是在她的睡梦中,她压抑不住,她被她的梦深深折磨。
灵与肉?灵魂之爱让特蕾莎如此痛苦。
那么何必不尝试那轻的肉体之爱呢?于是,特蕾莎不断刻意的和一群男人调情,直到最后发生了和工程师的那件事。
她的灵魂拒绝和工程师发生关系,可是她的肉体却背叛了她,她的肉体的快感冲到她身体的每一部分。
当一切结束,她的灵魂受了惊吓。
而此时只需要工程师的一声轻唤,她便会义无反顾的爱上他。
工程师如此,托马斯不也如此吗?而且更加恐怖的是,特蕾莎开始等待工程师的再临。
肉体之爱战胜了灵魂之爱。
特蕾莎意识到这之后,痛苦不堪,她想要托马斯帮他,而托马斯做的,就是送她去死。
原来她灵魂爱上的托马斯,也就是这样爱她的。
灵与肉?肉体战胜了灵魂。
肉体的爱可以转换成灵魂之爱,其中并没有深刻的界限。
(三)不解之词这一部讲的是萨比娜和弗兰茨的故事。
不解之词的时间从故事的开头一直到了最后。
而不解之词在顺序上正好在《灵与肉》和《轻与重》中的对称轴上。
这是否有所含义呢?弗兰茨爱上了萨比娜。
弗兰茨追求性,萨比娜追求爱情。
弗兰茨恋母,忠诚。
萨比娜叛逆。
弗兰茨和萨比娜如此不同。
他们之间存在一条鸿沟:语义之河。
萨比娜离开托马斯后,她想和弗兰茨重温礼帽这个见证他们爱情的小把戏。
萨比娜如此投入,而弗兰茨以为这只是个玩笑。
弗兰茨在音乐当中找到了一种解脱,而对萨比娜来说,那就是噪音,她想起了青年工地的革命歌曲,让她痛恨不已。
游行,弗兰茨为之疯狂,他认为这才是唯一真实的生活,是欧洲历史的“伟大进军”。
可是萨比娜只是想到的是苏联体制的灌输和压制。
墓穴对弗兰茨只意味着垃圾场,而对于萨比娜,却是寂美的。
在荒弃的大教堂里,弗兰茨看到了伟大进军的神圣意义,而对于萨比娜,她发现,美存在于被抛弃之中。
语义之河让萨比娜和弗兰茨无法沟通。
语义之河最终让弗兰茨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他奉献出了自己的忠诚。
可是萨比娜要的只是背叛,她离开了弗兰茨。
可是语义之河并没有因此就消失了。
萨比娜离开弗兰茨之后,因为弗兰茨对此看似无动于衷,而被生命之轻所打败。
原来自己如此重视的价值,如此看重的爱情,竟然在弗兰茨眼中如此之轻,她被生命之轻打败。
可是,弗兰茨,萨比娜成了他的宗教。
他的内心一直爱着萨比娜,真实的萨比娜由于语义之河而无法沟通,而想象中的萨比娜却是一直关心他,一直看着他的。
语义之河诞生于人与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文化背景种种,它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