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进宇读后感
学习改变命运读后感
惬意的午后,手捧一本书,和一群爱书的同伴一起静心阅读,我觉得很幸福。
我要推荐的书籍是董进宇博士的《学习改变命运》。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十分有趣,因为主人公居然是老鼠,但是读完整本书心情就不自觉变得沉重,并发现这真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好书! 两座岛,引人深思。
明明只是写的老鼠的世界,读来却格外有代入感,董进宇博士就是这样让我们认识到人与人、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巨大差别。
而造成这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学习了。
你愿意做哪种人?你愿意在哪种环境下生活?这答案几乎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生在一个十倍数爆炸成长的时代,每个月Google必须处理27亿次搜索,新的科技知识大约每两年就会成长一倍,对于正要就读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前两年所学的知识在第三年就可能全部过时了。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不断学习真的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现在的小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新知识了,比如乐高编程,scratch,STEAM课程,数学建模,思维导图……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仅仅靠照本宣科,如何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只有自己先做好一个D岛公民才能培养出更多拥有D岛公民特质的学生!全国名师桂贤娣老师就说过她一生都在学习,至今都未停止,所以她才比别人懂得多,教得好,成了名师。
学习也许不一定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却可以惠及自己的学生,甚至改变他们的命运。
有效沟通和有效思维的重要性。
这是书的第二部分。
书中说:“一个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他的能力之中,人际关系能力占85%,专业技术能力占15%。
而有效沟通能力又占人际关系能力的80%。
由此可见,有效沟通的能力,对一个梦想成功的人来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非常赞同书中的观点,也深有感触。
今年我任教的是一年级,众所周知,教一年级,最难打交道的是学生及其背后的家长,一旦沟通不畅,心里存了疙瘩,家长会不断地在你的工作中“择错”,孩子也会逐渐变得难带,未来几年可能这个班你都将带得不顺了。
董进宇讲座
董进宇讲座心得体会
今天我听了董博士的讲座,受益匪浅,为我教育孩子指点了迷津。
董教授所说的六大精神品质我认为对教育孩子是重中之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兴趣就是孩子的积极心态,有了这种积极心态,孩子也就具备了董教授所说的六大精神品质。
其实,对于孩子我们首先要培养其责任心。
在生活中,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让他知道要认真做,要尽力去做。
比如说:为自己做的作业要认真,为别人做事要尽力,要讲信用。
久而久之,在孩子心理种下了做事不能敷衍的信念。
第二,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认真做好了事情后,家长一定要给予肯定,要让孩子在夸耀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在遇到困难时,要鼓励他:相信自己,我能做好。
在困难中帮助孩子,成功后让孩子感知做这件事根本就不难。
但是不能让孩子产生依赖的习惯,第一次和孩子一起做并教方法,第二次自己去做,要给予鼓励和赞扬,这样孩子会有一种成功感。
有了责任心和自信心其他的主动进取心也就水到渠成了。
再有,我认为董教授所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这一点尤为关键。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尊重你,信服你。
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一定会把董教授的理论应用于生活中,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学习改变命运》优秀读后感(通用5篇)
《学习改变命运》优秀读后感《学习改变命运》优秀读后感(通用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改变命运》优秀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改变命运》优秀读后感1最近读了一本名叫《学习改变命运》的书,总体感觉不错,朴实真挚,受益匪浅。
感觉这是一本催人奋进的书,它展示了作者踏实的作风和出众的才华,它不仅在传授学习方法,更是在励志,在树人。
我认为无论谁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受到启迪。
当下,在“素质教育”的呼声浪潮中,很多人展开了对所谓“应试教育”的批判。
诚然,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忽视学生其它素质的发展,是不对的。
但是仅停留在将“素质教育”与“考试”简单对立这个层面上,以为搞“素质教育”就是否定考试,这显然也不合情理。
这本书中鲜明的提出“考试能力是一个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和“考试成绩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两个观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读完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学习与人生的密切关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当今这个经济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的一切都与学习相关,所以生存的第一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懒于学习的人,实际是在选择落后,也就是在选择离开。
学生需要学习,企业员工需要学习,我们作为老师也应该跟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我们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跟上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上有所作为。
当今我国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经开展教学课程的改革,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必然也跟着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观念也要转变,我们的文化水平、业务水平也要不断提高。
认真读这本书,会帮助我们重新树立学习观、考试观,乃至对整个生活、事业的看法和观点。
由此可见,学习不仅是读书、听课、做题那么简单,它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它需要正确的方法,需要良好的心态。
2023年《命运》读后感
2023年《命运》读后感2023年《命运》读后感1第一次读以“我们”为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的小说,说实话刚开始还真是有点别扭,总觉得哪里不对,明明主角是三个人(姐妹),可是这个“我们”一出来讲述的时候,我总想判断一下,这个“我们”到底是谁占的比例大些,到底真正复述的是谁,因为“我们”这个词不管代表多少人,但负责主观复述的应该只是一个人吧(至少我现在是这么认为的)!更别扭的是小说主要讲述了三个姐妹因家庭诅咒(当然是她们自己这么认为的),而决定在一起自杀的故事,更可笑的是作者竟让她们成功了!如果我只理解到这种程度,我想那这本书我真是白看了(虽然前面看到姐姐开始一个人试图自杀的过程,我怀疑过小说,我甚至讨厌它,更讨厌自己怎么会买了这本悲观的书,真是晦气,不瞒您说,我当时真是这么想的,可是我不信,我还是认为既然可以翻译过来拿到书店来卖的外国小说,一定有它可以被流传阅读的原因,还好,我继续往下读了)。
小说故事里的某些人物与历史事件都是真实的(这也让我很长知识),比如说爱因斯坦一家早期夫妻生活,比如犹太裔德国化学家佛利兹。
哈伯的家庭故事和科学成就以及他在一战中使用氯气作战的恶行(是否是恶行,后来在世界上还是很受争议的)。
而这个伟大或罪恶的科学家就是小说中三位主人公的曾祖父(这层关系是作者编的,但很有意思)。
“一个人的罪恶会波及以后三到四代”,(当然这不是小说原话,但是原意),三位主人公的家族成员一直背负着这个诅咒,大部分人都死于自杀,这种用巧合很难解释的事实只能把它当作诅咒。
于是三个姐妹开始讨论在哪一天自杀,其中第二个女孩小薇因已到了乳腺癌晚期(她可真是够倒霉的),使她们的计划不得不提前了。
在一个飓风闯入的夜晚,三姐妹正试图在此夜离开人世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闯了进来——是她们的姨妈。
但这是不可能的呀,因为她们的妈妈曾告诉她们,姨妈也没有逃过恶咒而自杀了。
可是眼前的事实又怎么解释呢?没错,这就是小说的名字“当命运来敲门”。
董进宇博士:童年的安全感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董进宇博士本文来源于董进宇博士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童年的安全感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董进宇博士说到,童年的安全感是今生幸福的宝藏,如果想让你的孩子真正幸福,让他在成长的每一步都有取之不尽的宝藏,请给他一个温暖自由的童年。
这种安全感是否在童年被满足将决定着孩子一生关于幸福的潜意识趋向,将为他今后人格的形成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请一定不要当着他的面和你的伴侣吵闹,请千万不要问他,如果我跟爸爸(妈妈)离婚了,你想跟谁过?对他来说最大的安全就是家庭的和谐,父母的恩爱,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才是阳光品质形成的乐土。
请不要对他动辄大声斥责,不要不假思索地就去打骂孩子,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他有感觉和感情,他不是木偶。
不要让他在梦里都充满了恐惧和忧愁。
请不要把自己的辛苦和委屈发泄到孩子身上,宽松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才更容易懂得感恩,他的天真给你带来的快乐会抚平你作为成人的辛酸。
请不要挖苦讽刺自己的孩子,尽管他有自己的缺点,他自己也不愿意这样,请不要让他稚嫩的心背上沉重的压力。
请让他懂得爱和宽容是无价的宝贝。
你对别人的言行,他会不自觉的模仿。
不要让他小小的心里装满了敌意和反抗。
请不要在别人面前故意强调他的不足,请相信古训“人前教子”恰恰是错误的,他也有深深的自尊,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了他,至少你的肯定就是他最温暖的阳光。
请爱惜自己的身体,给孩子做一个保护自己完善自己的榜样,要让他知道只有好身体才会有幸福的生活。
董进宇博士说到,如果你不幸生病,一定不要让孩子感到缺少了安全,至少你的态度要乐观,要让他知道乐观的人生态度可以抵消疾病和痛苦带给生命的创伤。
请让孩子知道除了健康的体魄,还要拥有健康的灵魂,请交给孩子积极调节自己的方法,请不要让他小小年纪就皱着眉头品尝沉默和忧伤。
请不要限制了孩子沟通的欲望,让孩子学会和别人沟通来快乐成长,不要让他封闭了自己,躲在自卑和自闭的矮墙边默默流泪。
请不要让他习惯孤独。
请让他学会与人相处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情。
(完整版)董进宇讲座心得体会
董进宇讲座心得体会董进宇大学学数学,硕士学经济法,博士学刑法,精通经济法、法学、哲学、心理学、成功学、人际关系学等各种学科。
如何教育孩子(上)批评一个人只能让他不干什么,而不是让他去干什么,比如:禁止随地吐痰、闯红灯等。
任何人都不喜欢批评,批评于事无补。
孩子有问题,百分之百是家长的问题,不是99%.家庭教育大秘诀—闭嘴。
望子成龙本身没有错,望子成龙心切就是错。
孩子的六大精神品质:一、自尊心:由此产生羞耻心和上进心。
二、自信心(秘诀—鼓励孩子):面对没有做过的事情时的三种态度:我能我不能我试一下三、责任心:愚蠢的家长把孩子当成宠物养,要把孩子当成人对待。
教育孩子三件事:成人、成才、成功。
“穷家养富子”是人生的一大不幸,注定孩子不会上进。
责任心的培养:1、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不能代替他做,不会可以教给孩子做.2、让孩子知道自己做的事,会对别人产生影响,学会收敛、约束自己。
四、主动进取精神:心中不服输的那个劲头,并不是说技高一筹。
主动进取精神的培养:1、孩子作对就要及时表扬,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
2、要及时切断孩子的后路,避免依赖,推动孩子进取.五、学习兴趣:把学习与快乐联系在一起.一个人若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在一块,注定他断然不能学习好,因为人是逃避痛苦,寻找快乐的生物.六、良好习惯:习惯使然.教育孩子的八大工具:爱表扬鼓励确认理解陪伴制定规则善用批评一、爱1。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2.爱是平等关系。
3.爱是无条件的,没有附加条件。
有条件的爱是爱的否定,爱的交易.4.爱是整体接纳,与孩子的行为、成绩单无关。
5.爱的有无是由被爱者决定的,法官是孩子,不是家长。
表达对孩子爱的五点硬性要求:1.要直接开着孩子的眼睛,说出“我爱你”。
2.语气温柔,充满爱意。
3.目光柔和,充满爱意。
4.表情要微笑。
5.要有身体接触,如:拥抱、轻拍肩膀。
二、表扬有些家长认为表扬会使孩子骄傲自满,骄傲自满的原因是无知,无知是因为家长不会表扬孩子。
董进宇读后感
董进宇读后感导读:本文董进宇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董进宇读后感(一)早在两年前就曾经拜读过董进宇博士的著作《培养真正的人》,当时书的题目中那个人字被大大的加重了笔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近期儿子的老师建议我去听一场董进宇博士的讲座,同时我还听说班上有限的几张入场券,感动之余我猜想可能是近期我在教育儿子的方面遇到了很多困惑,老师给我一个解惑的机会,我是提前了10分钟到达会场,令我感动的是等我到场时场内基本上已经座无虚席了,一张张期待的脸庞和一双双渴求真谛的眼睛,几乎每一个家长的手里都握着纸笔,准备记录下专家的字字句句。
报告会在家长的期盼中准时开始了,董进宇是一个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贫苦家庭的孩子,凭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博士学位,成为吉林大学法学院的副教授。
而这个普通的家庭,因培养出三个博士,五个大学生而远近闻名,同时因其对中国的亲子教育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被誉为“中国亲子教育第一人”、中国亲子教育专家,报告会上,董博士介绍了自己成长的经历,展示了他长期以来摸索出来的一套“教育成功学的理论”。
他认为教育孩子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的,亲子关系又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孩子有问题百分之百家长有问题,改变孩子首先从改变家长开始,从改变亲子关系开始;家长并不是永远正确;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才有成长的机会。
他首创“亲子关系模型图”,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各个要素,揭示了教育孩子的规律。
董博士以娴熟的演讲技巧,生动风趣的比喻,诙谐幽默的故事,富有哲理的讲述,对“生活事件”入木三分的剖析,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家长,感染了每一位听众。
很多家长边听边不由自主地频频点头,对演讲者的观点表示认同和赞许。
每当报告会进行到精彩之处,常常被听众热烈的掌声打断。
两个小时的报告会不知不觉就结束了,会后我的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静,凭心而论这样的报告会听了也不少,每次听后也是激动一段时间,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慢慢的就趋于平静,甚至由于工作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产生懒惰和懈怠思想。
董进宇讲座的观后感
前几天我去听了董进宇的讲座。
那场面,可热闹了。
一进会场,哇,好多人啊。
我赶紧找了个位置坐下。
旁边坐着一个阿姨,她笑着跟我打招呼:“你也是来听讲座的呀?” 我点点头说:“是啊,听说董进宇的讲座很不错,就来听听。
”
讲座开始了,董进宇老师一上台,那气场,一下子就把大家给吸引住了。
他说话可幽默了,时不时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嘿,这老师还挺有意思。
” 我心里想。
董进宇老师讲了很多关于教育孩子的方法。
有一个例子我印象特别深刻。
他说有个孩子考试没考好,回家很沮丧。
这时候家长要是一顿批评,那孩子肯定更难受了。
但是如果家长能理解孩子,鼓励孩子,那孩子就会更有动力。
我想起我小时候,有一次考试没考好,我爸妈就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当时我心里可难受了。
要是他们能像董进宇老师说的那样做就好了。
讲座中间有个互动环节,大家可以提问。
有个大哥站起来说:“我家孩子特别调皮,怎么说都不听,咋办啊?” 董进宇老师笑着说:“孩子调皮是正常的,说明他有活力。
你可以多和他沟通,了解他的想法,然后引导他。
” 大哥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讲座结束后,我和旁边的阿姨聊了起来。
“这讲座真不错,学到了不少东西。
” 阿姨说。
“是啊,我也觉得。
以后教育孩子得注意方法了。
” 我点头表示赞同。
哎呀,说了这么多,听了董进宇的讲座,真的让我对教育孩子有了新的认识。
以后我可得好好运用这些方法,让自己和孩子都能更好地成长。
《造就卓越教师》观看体会
《造就卓越教师》观看体会看完董进宇博士关于《造就卓越教师》的讲座后,我的内心受到极大震动。
觉得董博士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夸张的手法,语言非常朴实,阐述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想一想董博士的所言所讲,对照现实中的小学教育状况,我思绪万千,不能不将自己的感想诉诸于文字,谈一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我懂得了要了解教育的真相,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清楚转变的天条。
老师和学生之间隔一条自由意志之门,如果老是想把自己的思想、他的知识装进这个学生的大脑,那么学生必须自己打开那扇自由意志之门,如果他打不开,你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如果学生不准备接收你的观点,他不打开那扇自由之门,你根本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没有办法完成你的教书任务。
比如说让一个学生从网吧里回到书桌上来学习,让一个后进的学生、好吃懒惰的学生能够发奋学习,让一个这样消极怠工的人,变得勤奋起来,完成这个转变,有一个转变的天条,叫做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转变之门,钥匙在我们的手里,不经过我们同意,任何人都无法使我们改变。
我们老师所有的工作是外在的因素,是外在环境,而不是你直接的去指挥,这叫转变的天条。
作为教师的我们把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由他自己打开那扇自由意志之门,由他自己完成转变。
其次,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牢记教育者的天条——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
通过讲座我懂得了要改变不爱学习的学生爱上学习应该做到: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能影响关于学习的动机,你给他讲学习的意义,讲学习的好处,讲学习的快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你的感受传达给他,如果你感受传达的准确,那么最后他选择由原来的不学习变我要学习了,那么这个转变完成了。
如果他没选择,你已经说了你该做的,说了你该说的,他还没有转变,你只能耐心的等待机会下次继续影响。
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越线,你要知道在他的心灵世界里,那那个被教育者是他自己做主的地方,你越线会适得其反,会造成他心灵的伤害,还不会达到你要的效果。
董进宇读后感
董进宇读后感董进宇读后感(一)早在两年前就曾经拜读过董进宇博士的著作《培养真正的人》,当时书的题目中那个人字被大大的加重了笔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近期儿子的老师建议我去听一场董进宇博士的讲座,同时我还听说班上有限的几张入场券,感动之余我猜想可能是近期我在教育儿子的方面遇到了很多困惑,老师给我一个解惑的机会,我是提前了10分钟到达会场,令我感动的是等我到场时场内基本上已经座无虚席了,一张张期待的脸庞和一双双渴求真谛的眼睛,几乎每一个家长的手里都握着纸笔,准备记录下专家的字字句句。
报告会在家长的期盼中准时开始了,董进宇是一个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贫苦家庭的孩子,凭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博士学位,成为吉林大学法学院的副教授。
而这个普通的家庭,因培养出三个博士,五个大学生而远近闻名,同时因其对中国的亲子教育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被誉为“中国亲子教育第一人”、中国亲子教育专家,报告会上,董博士介绍了自己成长的经历,展示了他长期以来摸索出来的一套“教育成功学的理论”。
他认为教育孩子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的,亲子关系又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孩子有问题百分之百家长有问题,改变孩子首先从改变家长开始,从改变亲子关系开始;家长并不是永远正确;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才有成长的机会。
他首创“亲子关系模型图”,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各个要素,揭示了教育孩子的规律。
董博士以娴熟的演讲技巧,生动风趣的比喻,诙谐幽默的故事,富有哲理的讲述,对“生活事件”入木三分的剖析,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家长,感染了每一位听众。
很多家长边听边不由自主地频频点头,对演讲者的观点表示认同和赞许。
每当报告会进行到精彩之处,常常被听众热烈的掌声打断。
两个小时的报告会不知不觉就结束了,会后我的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静,凭心而论这样的报告会听了也不少,每次听后也是激动一段时间,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慢慢的就趋于平静,甚至由于工作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产生懒惰和懈怠思想。
董进宇博士:放手,才放心
董进宇博士董进宇博士:放手,才放心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
有责任才有成长!什么是责任心?以及如何培养责任心!董进宇博士说到,我们很多的中国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他们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要求孩子只学习就行了。
这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端有害的,这无非是培养无用废材的最有效方法。
假如我们的孩子从小什么都不会做,他的大事小事都由父母包办,时间久了他就什么都不会做了,他会越来越自卑。
他的所有责任都由其父母来承担,他没有学会对自己负责,更没有学会对别人负责,他在生活中觉得自己是一个无用的废物,他们任何的价值感。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
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使用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有的父母把儿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
董进宇博士说到,其实,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
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儿子可以创造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弱小的男孩成为勇敢的男子汉。
那么,父母该如何使用孩子呢?在许多书中都表达了感受:享受儿子,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有一位男孩的母亲。
从小就常对儿子说这句话:儿子3岁时,有一次我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下一软,我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
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妈妈,您怎么啦?”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下乡插队时,把膝盖摔坏了,抱着你上不去车。
”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我捶腿。
我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儿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经常为我捶腿。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我为您倒的。
”茶已经凉了,我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我仍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如果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 董进宇博士第二天,我就“享受”了儿子倒的一杯热茶。
董进宇读后感
董进宇读后感董进宇读后感(一)——《教育的天条》读后感前些天浏览了董进宇博士的博客,感慨颇多。
其中有一篇《教育的天条》。
他讲到在教育这个领域中存在一个天条:当接收者做好了准备,给予者才会出现。
如果接收者没有准备好,给予者无论怎么讲,接收者都不会接收到。
这就是说:做为教师,我们每天站在课堂上,面对我们的学生。
如果他们没有准备接收我们的观点时,那么,就是累死也达不到应有的教研效果。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枪头不动,累死枪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学生。
他们整天的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没有理想,没有目标。
我也曾经尝试着接触他们,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太好。
于是乎什么“烂泥扶不上墙了”“扶不起的刘阿斗”了这类的想法就会在脑中浮现,最终导致自己对学生的失望,甚至想放弃。
然后用“我不可能照顾到全班的每一个学生”来安慰自己。
例如三五班有位学生,平常上课不认真听讲,我也屡次找他谈话,想了解他的想法。
但是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前几天我发现他的化学课本干干净净的,一点笔记都没有。
他上课都在干什么?显然过多的批评和责备在这里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学生他有他内在的自由,他在他的自由意志下,我说什么,如果他不准备接受,我是没有办法的。
我只能尝试着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前提是他能接受我的观点。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在“接收者准备好了,给予者才能给予”的基础上的。
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道理。
比如,孩子现在不爱学习,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如果你说:“你给我学,不学看我不收拾你。
”那你已经违背了教育者的天条。
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
董进宇读后感(二)——《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读后感一天晚上,听妈妈给我讲过去的故事,我们那个年代,条件很艰苦,爸爸妈妈每天忙于生计忙于生活,忽略了对我们的教育,到现在为止都多多少少心存一点遗憾。
读了董进宇博士书以后,深有启发。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爱是生命的阳光董进宇博士在书里说,不管什么时候,爱,就像是生命的阳光,当不管在我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只要给父母打一个电话,什么不好的事情就都没有了。
董进宇读后感
董进宇读后感导语:董进宇读后感(一)——《教育的天条》读后感前些天浏览了董进宇博士的博客,感慨颇多。
其中有一篇《教育的天条》。
他讲到在教育这个领域中存在一个天条:当接收者做好了准备,给予者才会出现。
如果接收者没有准备好,给予者无论怎么讲,接收者都不会接收到。
这就是说:做为教师,我们每天站在课堂上,面对我们的学生。
如果他们没有准备接收我们的观点时,那么,就是累死也达不到应有的教研效果。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枪头不动,累死枪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学生。
他们整天的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没有理想,没有目标。
我也曾经尝试着接触他们,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太好。
于是乎什么“烂泥扶不上墙了”“扶不起的刘阿斗”了这类的想法就会在脑中浮现,最终导致自己对学生的失望,甚至想放弃。
然后用“我不可能照顾到全班的每一个学生”来安慰自己。
例如三五班有位学生,平常上课不认真听讲,我也屡次找他谈话,想了解他的想法。
但是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前几天我发现他的化学课本干干净净的,一点笔记都没有。
他上课都在干什么?显然过多的批评和责备在这里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学生他有他内在的自由,他在他的自由意志下,我说什么,如果他不准备接受,我是没有办法的。
我只能尝试着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前提是他能接受我的观点。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在“接收者准备好了,给予者才能给予”的基础上的。
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道理。
比如,孩子现在不爱学习,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如果你说:“你给我学,不学看我不收拾你。
”那你已经违背了教育者的天条。
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
董进宇读后感(二)——《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读后感一天晚上,听妈妈给我讲过去的故事,我们那个年代,条件很艰苦,爸爸妈妈每天忙于生计忙于生活,忽略了对我们的教育,到现在为止都多多少少心存一点遗憾。
读了董进宇博士书以后,深有启发。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学习董进宇博士讲座心得
学习董进宇博士讲座心得学习董进宇博士讲座心得在教师进修学校有幸观看了董进宇博士《造就卓越教师》视频,感触颇深,董进宇博士从自身成长入手,结合大量教育理论提出的亲子教育模型,辅以大量真实可信的例子让听众耳目一新。
董博士剖析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理解“过程”的人才是智慧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提倡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每个孩子的天赋差异有限,多种潜能等待开发,博士以实例证明任何的潜能开发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被激活,然后是环境支持,再就是科学的系统训练。
具备这三条,挖出了宝藏,潜能得到开发从而成为特质。
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自我观念的局限。
所谓的自我观念,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综合稳定的评价。
例如:一个人的负面自我评价多于正面评价时,他再努力也不会有多少成就。
在这里,董博士用了一个比喻和一个实验进行说明。
一个比喻是:同样的一煤气罐,打开与不打开阀门,在烧水时用的时间就会不同。
所以,如果一个学生在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不行,犹如煤气罐的阀门没有打开,不会在学习时达到最佳状态。
一个实验是:最初由一个数学老师尽全力教学,一名心理学家旁听。
一段时间过去,这个班的学习成绩还是不好。
而这个心理学家经过观察研究发现:原因就是学生的注意力涣散,在他们心底里认为怎么努力也不行。
后来的一段时间,改为由心理学家讲课,数学老师旁听,心理学家每天上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进入半睡眠状态,进行2个小时的“数学很简单、数学很容易、很有趣、我是一个数学天才”心理暗示。
后来,这班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快进步。
对此,我深有同感,自己的女儿每天和我唠叨,对数学没信心,怕学不好,结果,直到现在,她的数学成绩虽然能够跟的上大部队,但是,却没能学到她的最佳状态。
我想,这就是畏难情绪导致的吧。
二、学习方法不当。
一流的学生一定有一流的学习方法。
目前,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文科学好的方法就是“背”,而理科学好的方法就是“做题”。
《董进宇:写给中学生朋友》读后感
《董进宇:写给中学生朋友》读后感“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座谈会上这样强调。
可见重视中学生的教育是重中之重,尤其是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是我们当前的关键。
自卑会给学习和生活造成危害,影响我们的茁壮成长。
所以作为中学生,应该克服自卑心理,努力、乐观、自信的去拥抱生活。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都要自信,不必在意先天条件。
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或许在容貌上、思维上,我们可能会与他人有先天的差距,但如若我们怨天尤人,只会在后天上被人拉开差距。
左思相貌丑陋,但他能够勤奋苦学,写出了《三都赋》,轰动洛阳,造成了洛阳纸贵的局面。
“书中自有黄金屋。
”斯言不谬,“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向我们说明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不必因为先天的差距而自卑,那决定不了什么。
生活中不要盲目地与他人相比。
在青少年时期,我们或许会有与他人攀比的心理,但要适度,若深陷其中,只会助长我们的自卑。
我们何不学习孔夫子“见贤思其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尝试化自卑为动力。
就如陈忠实,没有被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打击到自信心而变得自卑,而是下定决心去奋斗、去超越,最终创作出了《白鹿原》。
罗素的话更是一针见血:“不是读书没用,而是你读的那些破书没有用。
多花点儿时间塑造自己,少花点儿时间研究别人。
”他的话直白而又深刻,那些我们浪费时间追逐研究的明星,终归在他人的人生道路上熠熠生辉,而我们只有青春一世,韶华易逝,少年时光不回头,努力提升自己,这永远比仰望他人更有意义。
想要根除自卑,唯一的方法就是树立自己的信心。
一个有信心的人,他有勇气去探索和实践,他不怕失败,敢于迎接挑战。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是不好的,容易停滞。
我想顶好的是自信,不气馁。
”所以,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自信。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身为中华青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共发展。
愿诸君克服自卑,不失自信,更不负盛世华章。
实习心得
《学习方法的革命》观后心得在星火教育培训期间,观看了董进宇副教授的《学习方法的革命》光盘,受益匪浅。
他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我对学习和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董进宇副教授是我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著名人生激励导师、成功学教育专家,也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做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专家。
他被众多的媒体誉为“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
《学习方法的革命》是他的作品之一。
总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学习的真正规律;知识是什么;文科和理科的正确学习方法;创造巅峰学习的状态。
我将按这四个部分来分别阐述自己的观后心得。
一、学习的真正规律学习的真正规律,分为两个小部分,先讲学习兴趣是什么,再讲学习兴趣如何培养。
这一部分让我从本质上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从思想上对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并掌握了学好的诀窍—兴趣。
从开始演讲之前,在现场做了一个调查。
问题是在你的认识中是否认为要想学习好就得勤奋刻苦。
现场大家都表示了认可,但是马上就否认了这一观点。
董教授从心理和生理告诉我们要想学习好,靠的不是吃苦,而是在学习中找到兴趣。
他结合自身的经历以及一些名人如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普朗克的经历,让我们领悟学习最大的规律:不是靠毅力刻苦学习,而是在学习上找到快乐,进入乐此不疲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快乐的学习。
痛苦使人改变,快乐使人坚持。
快乐就是学习的兴趣。
然后紧接着就是如何来培养兴趣。
第一步,观念上的改变。
学习是快乐的,而不是要吃苦。
第二步,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学习,找到胜任感。
第三步,寻找学习方法,增长能力,切忌好高骛远。
第四步,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第五步,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形成习惯。
二、知识是什么知识是什么,分为三个小部分,分别是:符号与真知的区别;学习的四个基本程度;学习的四个基本程序。
董教授提到在课堂中总会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课,台下的学生拿着笔奋笔疾书,抄笔记。
学生拽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真理,整节课的心思都花在记笔记上,但事实上,这类学生成绩却不见得很好。
《董进宇:写给中学生朋友》学习心得感想
《董进宇:写给中学生朋友》学习心得感想松,一枝一叶,生于山之狭隙间,脚踏实地而稳立于群峰之巅;日,一光一色,生于浩渺苍茫之中,昂扬向上而俯瞰世间之万物;水,一分一毫,利于万物而不争不抢,随遇而安都待机缘。
一松一石,一花一木皆晓之以礼。
身于天地间,作为一书生,应当如此,也必须如此。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脚踏实地,排除虚妄才是硬道理。
散开云雪雾,所见皆为真实,所散皆为虚妄。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代表着价值观的深度塑造以及习惯的长期培养。
但现如今不少学生出现了虚荣、不实等不应出现的情况,例如盲目地追求外形上的美观,追求别人的夸奖,甚至在学习上也欺骗他人,欺骗自己。
如此这般,结果终会让你失望。
面对这些,我们应当明确学习的目的,回归本源,排除万难,像山间的松树那般扎好每一寸根,把牢每一寸土。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昂扬奋进,阳光自信才是中学生应有的风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范仲淹先生对我们的深切教诲。
外物的变化不应当对我们产生影响,我们每个人本应不一样。
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会存在缺陷,有的人缺陷大,是因为上帝独爱他的芬芳,学会发现自己的独特,找准自己的定位,又或者对自己进行合适的心理暗示,都可以帮助你摆脱焦虑,找回自信。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消除自卑,树立自信,相信你一定可以。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适当调节,静待机缘,成功就会来到你身边。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故无所不在,无所不达。
心态是否良好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欲速则不达,有时候慢下来才是成功的决窍。
应对紧张烦躁,我们可以听听音乐,看看风景,或仅仅是静坐几分钟,这时便不要再去想烦心的事,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
且行且忘且随风,且听且看且从容,调节好心情,才能更好地出发。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
脚踏实地胜过虚无迷惘,阳光向上打败自卑迷茫。
我们乘风接力扶摇上,乱云飞渡仍从容,在学习之路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董进宇:写给中学生朋友》学习心得整理
《董进宇:写给中学生朋友》学习心得整理人往往容易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进行比较,因此更容易掉进自卑的陷阱,一蹶不振。
自卑就是自己轻视自己,自卑是缺乏魅力的根源,也是衰老的催化剂。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完全不必为自卑而彷徨,只要把握好自己,成功的路,就在脚下。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由于牙齿的暴露,难堪的境地使他没有一个更好的仪态。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卑,没有在自己的缺陷面前消沉退缩,而是全面充分正确的认识自己,以一种积极不懈的精神,不断寻找克服这种缺陷的方法。
终于,他学会了利用假声来掩饰他不被人喜欢的姿态,以及他那无人不知的龅牙。
终于,他克服了自身的困难以及自卑心理,获得了成功。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一次古筝考级,我站在门外听着别人弹奏的优美的旋律,想一想我的平凡,我越发的紧张,心想我弹的没他们好,万一被嘲笑怎么办?倍感压力。
到我了,迷迷糊糊进了场,坐在椅子上没弹多久,弦断了,我更慌了。
我不知所措,愣在了当场,台下听众哗然。
老师让我先下去,我垂头丧气的走下台,这次的考级比赛让我出尽了丑。
可是罗斯福的事情让我懂得了,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缺乏自信,没有自信只会优柔寡断,只会让事情更糟。
相反,我们应该克服自卑,将自己的缺点转化为优点,树立起自信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成为自信的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进宇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董进宇读后感
——《教育的天条》读后感
前些天浏览了董进宇博士的博客,感慨颇多。
其中有一篇《教育的天条》。
他讲到在教育这个领域中存在一个天条:当接收者做好了准备,给予者才会出现。
如果接收者没有准备好,给予者无论怎么讲,接收者都不会接收到。
这就是说:做为教师,我们每天站在课堂上,面对我们的学生。
如果他们没有准备接收我们的观点时,那么,就是累死也达不到应有的教研效果。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枪头不动,累死枪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学生。
他们整天的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没有理想,没有目标。
我也曾经尝试着接触他们,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太好。
于是乎什么“烂泥扶
不上墙了”“扶不起的刘阿斗”了这类的想法就会在脑中浮现,最终导致自己对学生的失望,甚至想放弃。
然后用“我不可能照顾到全班的每一个学生”来安慰自己。
例如三五班有位学生,平常上课不认真听讲,我也屡次找他谈话,想了解他的想法。
但是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前几天我发现他的化学课本干干净净的,一点笔记都没有。
他上课都在干什么?显然过多的批评和责备在这里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学生他有他内在的自由,他在他的自由意志下,我说什么,如果他不准备接受,我是没有办法的。
我只能尝试着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前提是他能接受我的观点。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在“接收者准备好了,给予者才能给予”的基础上的。
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道理。
比如,孩子现在不爱学习,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如果你说:“你给我学,不学看我不收拾你。
”那你已经违背了教育者的天条。
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
董进宇读后感
——《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读后感
一天晚上,听妈妈给我讲过去的故事,我们那个年代,条件很艰苦,爸爸妈妈每天忙于生计忙于生活,忽略了对我们的教育,到现在为止都多多少少心存一点遗憾。
读了董进宇博士书以后,深有启发。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爱是生命的阳光
董进宇博士在书里说,不管什么时候,爱,就像是生命的阳光,当不管在我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只要给父母打一个电话,什么不好的事情就都没有了。
爱一直是一个支撑点。
家庭,无时无刻都在教育你,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也是一辈子的老师,他们教导你生活上的琐事,教你判断是非对错。
许多习惯、价值观都在小时候慢慢的教导你,要有
好习惯、诚实都是其中的的课程。
父母亲除了教导孩子,父母亲本身也要以身做则,这才会让孩子对你要叫他所做的事心甘情愿去做,心服口服的配合。
董进宇博士的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相处的方式,亲子之间的感觉是要如同上司和下属的关系,还是像朋友一样的关系?,做子女的一定都不希望被父母念,但在就父母方面认为,孩子一定要念要教才会懂事,但是一定吗?有的孩子你愈是念他,他只会愈反抗,这时亲子间就要好好沟通了。
董进宇博士说,给孩子做榜样,言教不如身教;谈话,争论也是一种谈话;斥责;肯定,与其称赞不如肯定。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父母亲的称赞,而不是斥责。
但矛盾的事,孩子往往需要家长念才会懂得去做。
现在有许多的书籍和节目都是讨论有关亲子间的问题,往往叙说亲子间的相处摩擦,父母有父母的看法,小孩有
小孩的看法,其实在亲子相处间,往往有很多答案并没有正确答案,就比喻门禁,有些家长认为10点前回家,有的家长认为下课就要回家,不同家庭对门禁的看法不同,有些孩子,对于门禁的看法更是不同,他们会认为我在外面和朋友玩,该回家时他们会回家,不用父母担心。
但是父母怎嚜可能不担心?亲子间的问题随时存在着,要如何解决?要靠沟通和价值观的改变。
关于这一点,董进宇博士在书里说的很明白。
亲子,既然成为亲子就要彼此看重对方,不要为小事吵架,往往父母亲都会说在我们那个时代如何如何,小孩就会说现在这时代和你们那时代不能比,没错是不能比,但有些道理的存在是不会随着时代变而改变的,比如说孩子不能顶嘴,这是最基本的,父母生你养你,还要让你来激怒他,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他们已经教育你了,如果你不学好,辛苦的是孩子自己。
父母无法帮你过你的人生,你的人生要自己负责。
就我看来,亲子教育是一门很深的课程,这一门课程是长久的并非短暂,现在的你是孩子,等到长大成为父母时,作为家长的你,也要学好这门课程,如何和孩子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亲子教育,你不能以你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来教育现在的孩子,之前的人们不大重视家庭教育,但是现在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也在发展,你的思维也在变化,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过的好,也希望亲子间气氛快乐,虽然说父母亲常念孩子,但孩子们换点角度想,父母思念孩子,代表着父母爱孩子。
我记得以前一篇课文里这样写这一句话,“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大家可想而知,父母对我们的爱绝对是后者,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对父母说“我爱你”是因为我们需要父母将我门抚养长大成人。
在读完这本书以后,突然觉得,我们也应该对父母说“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家庭教育的本身不只是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也非常注重孩子的品质。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感触,时代在变,我们教育子女的观念也应该在变化。
想让孩子更优秀,就得从改变自己的观念。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