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达标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宿迁中考)如图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现象是( )A.日食B.照镜子C.射击瞄准D.小孔成像2.(佛山中考)如图所示,表示光从空气中射向玻璃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是( )3.当你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仪表时,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镜的大小 B.人本身的大小 C.镜放置的高低 D.人离镜的距离4.在水深1 m 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鸟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 m 高的树杈上婉转歌唱;在水中有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B.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 mC.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 mD.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5.(北京中考)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放大镜把字“放大”B.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C.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D.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6.白天,我们在汽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外的景物;晚上,打开车内灯时,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内的乘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B.前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C.前者看到的就是实物,而后者是反射成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绵阳中考)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 )A.竖直向上运动B.竖直向下运动C.水平向左运动D.水平向右运动8.(齐齐哈尔中考)有关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倒立的虚像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9.仲秋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上,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大地上圆形的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________像,是由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10.(龙岩中考)图1所示的小女孩站在毛玻璃前看不清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反射造成的;图2所示的是透过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容器看到图案变形的领带,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图1图211.(泰州中考)用透明玻璃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因为它既能透光也能________光;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说明它是________像;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车内物体经它所成的像偏向车子的________(填“上”或“下”)方,因而不会干扰驾驶员对前方的观察.12.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光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___;另一“人”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____.“潭清疑水浅”说的是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中说的是________现象.13.(丹东中考)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三种色光合成,电视遥控器是用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14.(鞍山中考)平面镜成像原理是________,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 m处,以0.2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3 s后站立,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他的距离为________m.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15.(常州中考)挪威留坎镇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工程师在位置A处安装平面镜,使广场中心B处被照亮.若太阳位于图中所在位置,请在A处添加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16.如图所示,小强在A点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B物体.画出:(1)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B′.(2)小强在A点通过平面镜看到B物体的光路图.17.(眉山中考)有一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玩具,内有光源S,摇动玩具就能看见其发光.图中画出了玻璃中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空气中对应的两条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9分,第19题10分,共19分)18.(宁德中考)小伟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A、B是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1)实验中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以得出: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现将玻璃板靠近A蜡烛一些,为了使B蜡烛与A蜡烛的像再次重合,B蜡烛应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A蜡烛;(2)如果移去B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蜡烛的像;(3)小伟看到自己的手表与同桌的相同,于是小伟突发奇想将两块手表替代A、B蜡烛,正立于玻璃板两侧,如图乙所示,此时A手表指针指在9点整,那么B手表的指针应调至________点才能与A手表指针的像完全重合.19.小宇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3)他通过查阅资料(如下表)发现,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入射角增大到一定值时,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0 10 20 30 40 48.6 50折射角0 13.4 27.0 41.7 58.7 90单元测试答案1.B 2.B 3.B 4.C 5.D 6.A7.C8.D9.实光的直线传播10.漫折射11.反射虚上12.人的影子酒杯中的像折射反射13.红、绿、蓝红外线14.光的反射不变 3.215.16.17.18.(1)相同靠近(2)不能(3)319.(1)向水中加几滴牛奶能(2)大于增大(3)折射光线消失。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大约在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

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万中新生军训地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发生在万州的“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现象C.鸟巢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D.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烛焰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倒像”是实像B.一束光线与镜面夹角是40°,则反射角是40°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0cm,则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0cmD.人远离平面镜,人在镜中的像变小4.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汽车观后镜是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黄C.湖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5.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3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将变为()A.150°B.120°C.90°D.60°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红、黄、蓝光被人们称为光的三原色B.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汽车的后视镜利用凹面镜来扩大视野D.光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108m/s7.常消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

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A.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升华现象B.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干燥得越快,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C.为预防新冠病毒学校“临时留观室”内的消毒灯,利用的是红外线D.额温枪是利用超声波测量人的体温8.溺水是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预防溺水,刻不容缓!实际的池水比看起来要深,能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A.B.C.D.9.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B.钢笔移位C.小孔成像D .水中倒影10.如图所示,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乙图中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 .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 .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1.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块红色透明玻璃片甲和一块绿色透明玻璃片乙部分重叠,然后在正下方放置一张白色纸板。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小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2.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

以下实例不涉及这个规律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B.自行车的尾灯格外亮C.雨后的彩虹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又到鱼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质只存在固态、液态、气态C.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就是紫外线D.宇宙中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我们将之看作参照物4.城市洒水车在夏天洒水时常常拖着彩虹尾巴,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漫反射B.光的色散C.光的镜面反射D.光沿直线传播5.实验课上,小华将一枚一元硬币放到碗的底部,然后向后退到恰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如图所示,小明向碗内缓缓注水,直到小华恰好再次看到完整的硬币为止,再次看到完整硬币的光路是()A.B.C.D.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缓慢地注水,水面逐渐升高(未到水槽口),在此过程中()A.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的位置保持不变B.光的折射角不断减小,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C.光的折射角不断增大,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右移动D.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7.下列有关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反射现象,还是折射现象,光路都是不可逆的B.光从空气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在视野不开阔的弯道口设立的反光镜是凸透镜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烛焰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倒像”是实像B.一束光线与镜面夹角是40°,则反射角是40°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0cm,则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0cmD.人远离平面镜,人在镜中的像变小9.如图中的四种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的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B.图乙的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色光,故只用红绿蓝三种色光不能混合成白光C.图丙紫外线验钞机工作时发出的紫光是紫外线D.图丁用红外胶片拍摄的“热谱图”可以反映人体不同位置的温度10.如图所示,长30cm的物体AB斜放在平面镜前,会在镜中成像A B''(未画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基础过关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基础过关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基础过关测试卷(全卷满分100,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激光准直打隧道 B.夏日浓密树荫下可见圆形的光斑C.阳光穿越整个大气层 D.日食、月食2.生活中常说、常见的“海市蜃楼”、“水中的明月”和“运动员持枪瞄准”,顺次对应的物理现象是( )A.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C.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3.会聚光束经过一平面镜反射后()A.变成平行光束 B.变成发散光束 C.仍是会聚光束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5.如图所示,从玻璃杯底部的A处发出一束光,在杯壁B处形成一光斑,当逐渐往杯中加水时,则光斑()A.可能移向B的上方 B.可能移向B的下方直到杯底C.在B处不动 D.可能先移向B的下方,再慢慢向上移停B处6.白天室内的人觉得光线明亮,而室外的人观看建筑物时总觉得窗口是黑洞洞的,这是因为()A.窗玻璃的透明度不高 B.窗玻璃把入射光反射出去C.进入房间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很少从窗口射出 D.房间内和房间外的人对光的感受能力有差异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8.(多选)透过蓝色玻璃观察,结果是( )A.黄色物体,呈现绿色 B.白色物体,呈现蓝色C.红色物体,呈现黑色 D.任何物体,都呈现蓝色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10. 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变亮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变亮了11.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树林间的光束B.天空中的彩虹C.水珠中的花朵D.湖水中的倒影2.关于光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月亮是光源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3.屋顶有一个正方形的小孔,在地板上形成一个光斑,这个光斑是()A.正方形的,是太阳的影子B.圆形的,是太阳的影子C.圆形的,是太阳的实像D.正方形的,是太阳的实像4.某同学的手表是数字式的电子表,当它的表面正对左边的镜面时,平面镜中显示的数字如图所示,请问当时的真实时间是()A.20点51分B.15点02分C.12点05分D.21点02分5.半城山水半城湖,秋色醉人意正浓。

如图所示为魅力开州一角,关于文峰塔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所成的像是实像B.水中所成的像和文峰塔大小相同C.水面越深,像离水面越远D.水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

逐渐往杯中加水,则观察到的光斑将会()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向上移动D.原位不动7.如图所示,图中对应的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甲图: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对光的反射来集热的B.乙图: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丙图:人在船上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丁图:彩色电视的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二、多选题8.光从空气射向透明玻璃时,通常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B.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会增大C.在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D.光束垂直射向透明玻璃时,反射角和折射角都是90°9.如图是小亮做的小孔成像实验装置,他将A、B两个厚纸筒套在一起,并可将B纸筒向右拉伸,使半透明纸与小B孔间的距离增大,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B.小孔成像所成像的形状取决于小孔的形状C.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D.当图中A纸筒不动,B纸筒向右拉伸时,半透明纸上的像将变大1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40°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三、填空题11.“天眼-fast”第一次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00光年的毫秒脉冲星,其中“光年”是单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km/s.12.如图所示,是女子10米气步枪选手杨倩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首金场景,杨倩举枪瞄准,是利用了光沿传播,光在气步枪的靶子表面上发生反射(选填“漫”或“镜面”)。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他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然后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则()A.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是为了看到蜡烛A的像更清晰B.实验用到刻度尺,是为了测量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将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蜡烛B位置上,光屏上没有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质只存在固态、液态、气态C.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就是紫外线D.宇宙中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我们将之看作参照物3.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海市蜃楼C.手影D.水中倒影4.如图所示,平镜面位于水平位置,入射光和镜面成1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15°B.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15°C.反射角为75°D.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75°5.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与文中词句相关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渔歌互答”,歌声要靠空气传播,水中的鱼是听不到歌声的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湖中月是因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薄雾冥冥”,湖面的雾是湖水汽化形成的D.“锦鳞游泳”,水中鱼的实际位置比透过湖水看到的位置更深些6.常消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

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A.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升华现象B.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干燥得越快,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C.为预防新冠病毒学校“临时留观室”内的消毒灯,利用的是红外线D.额温枪是利用超声波测量人的体温7.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B.钢笔移位C.小孔成像D.水中倒影8.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因为光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是()A.手影的形成B.月亮的“倒影”C . 玻璃幕墙光污染D . 笔在水面处“折断”9.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 .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D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10.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块红色透明玻璃片甲和一块绿色透明玻璃片乙部分重叠,然后在正下方放置一张白色纸板。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

以下实例不涉及这个规律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B.自行车的尾灯格外亮C.雨后的彩虹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又到鱼2.如图所示为某一条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路径,保持入射光线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向右平移面镜B.调整后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不再相等C.平面镜应该逆时针转动D.调整后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仍在原来位置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C.向右移动D.向左移动4.城市洒水车在夏天洒水时常常拖着彩虹尾巴,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漫反射B.光的色散C.光的镜面反射D.光沿直线传播5.发生雷电时,雷声与闪电同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B.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C.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D.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6.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汽车观后镜是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黄C.湖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7.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中“高”是指声音响度大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③“绿树荫浓夏日长”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④“潭清疑水找”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只有①④正确B.只②③有正确C.只有②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8.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凸面镜扩大视野D.水中舞月9.检查视力时,要求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是5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检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检测卷一、选择题(36分)1.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 )A .钢笔“错位”——光的折射B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C .海市蜃楼——光的反射D .水中倒影——光的反射2.冬天坐在火炉旁取暖,主要利用的是( )A .可见光B .紫外线C .红外线D .超声波3.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

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下列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 )A .B .C .D .4.(多选)如图所示是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物体A 的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眼在C 处看到的是物体的像B .人眼在C 处看到的是物体本身 C .潜望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D .潜望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5.如图所示,“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6.如图所示,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7.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非典隔离病房里,使用紫外线消毒B .儿童常晒太阳,接受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合成维生素DC .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机底片感光 D. 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红外线8.小明同学身高1.80 m ,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A. 30 cmB.60 cmC.90 cmD.120 cm9.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是白光,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光从空气射入水后传播速度会变大C.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漫反射形成的D.月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11.有一种自行车装有激光尾灯,在晚上骑车时,该灯发出的激光在路面上形成“虚拟自行车道”,如图所示,它可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质只存在固态、液态、气态C.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就是紫外线D.宇宙中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我们将之看作参照物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岸上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它们吸收了红光C.能看清电影屏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3.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B.C.D.4.如图是小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与光现象有关的实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钱币真伪B.乙图: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现象C.丙图:雨后天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丁图: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5.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汽车观后镜是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黄C.湖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6.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与文中词句相关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渔歌互答”,歌声要靠空气传播,水中的鱼是听不到歌声的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湖中月是因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薄雾冥冥”,湖面的雾是湖水汽化形成的D.“锦鳞游泳”,水中鱼的实际位置比透过湖水看到的位置更深些7.2020年6月21日,天空中上演了本世纪最壮观的一场日环食景象,火红的太阳逐渐变成了一个金色的“指环”(如图)。

下列光现象,与日环食成因相同的是()A.长虹饮涧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凿壁偷光8.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30cm处以4cm/s 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靠近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8cm/sC.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2cm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9.以下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B.光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凹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D.小孔成像与日食形成原理不同10.如图所示,要使入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α角为()A.10°B.20°C.70°D.无法确定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12.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相等B.雨后形成的七彩虹,是因为光的反射C.人们利用发光二级管发出的紫外线遥控电视机D.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3.2020年6月21日下午14:36,合肥地区上空出现了日环食现象,如图所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章 光现象 检测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2.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②在A 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3. 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4. 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B.皮影戏中的“手影”C.立竿见“影”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5. 光学实验课上,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没有发生漫反射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6. 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

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虚像,距离变小B.实像,距离变小C.实像,距离变大D.虚像,距离变大7. 图2中,正确表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的情况的是( ) 空气空气空气空气A BC D图2 8. 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A.小于50°B.大于50°C.大于40°D.小于40°9. 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小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2.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未点燃的蜡烛B的位置放光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可以判断像的虚实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3.下列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光现象相同的是()A.教室里的同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B.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C.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D.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4.如图所示为某一条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路径,保持入射光线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向右平移面镜B.调整后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不再相等C.平面镜应该逆时针转动D.调整后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5.现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

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会产生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产生“光污染”的原因从物理学角度讲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镜面反射D.光的色散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到地球的B.当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为90°C.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D.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为红外线发生了反射7.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

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图中的4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A.B.C.D.8.发生雷电时,雷声与闪电同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B.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C.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D.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9.如图所示,平镜面位于水平位置,入射光和镜面成1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15°B.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15°C.反射角为75°D.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75°10.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30cm处以4cm/s 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靠近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8cm/sC.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2cm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11.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达标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2016年5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小孔成像 B.河水看起来变浅C.海市蜃楼 D.水中荷花的倒影2. 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光路图,能够正确说明叉到鱼道理的是()A. B. C. D.3. 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后,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 )A. 10°B. 15°C. 30°D. 60°4.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5.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 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6. 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A. B点B. B点上方C. B点下方D. B点左方或右方7. 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如图所示。

图中“科学”两字是( )A. 变浅的虚像B. 变浅的实像C. 变深的虚像D. 变深的实像8. 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直线传播B. 小孔成像C. 光的反射D. 光的色散9. 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小明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

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A. B. C. D.10. 王派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她发现某行人在路灯下经过时,行人影子的变化情况应该是 ( )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11. 新修的武昌东湖路上,在传统的交通标志白线上每隔2米安装了一个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

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所示)。

下面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完全不同的是( )A. 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B. 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C. 自行车的尾灯D. 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12. 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 )A. 镜子中的“自己”B. 湖水有青山的倒影C. 阳光下绿树的影子D.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二、填空题13. 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

14. 身高1.70 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 m,则镜中像高为________m。

15. 站在湖边的小雪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小鸟”在水中飞翔。

小雪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水中的“小鸟”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

16. 青海湖水清澈见底,平静如镜。

站在湖边的游客能清晰地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湟鱼洄游时游客也能欣赏到水中的鱼在游玩,他们看到的是鱼的________像(填“虚”或“实”);有时,游客还能看到鱼在白云中穿行的趣景,以白云为参照物,鱼是________的。

17. 生活中一些光现象: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

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填序号)。

18. 如图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人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

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人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________的虚像。

(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α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αB,则αB________αC。

三、作图题19. 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A点。

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0.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

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

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

四、实验题21. 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

(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

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________(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________(填序号)。

五、作图题22.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1)请在图中分别作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表示)________。

(2)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实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实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六、实验题23.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高为7 cm。

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 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2 cm。

(1)最好选用________玻璃板(填“茶色”或“无色透明”)进行实验。

(2)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7 m的人,站在镜前5 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七、综合题24. 为了捕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请你说明其中的物理道理。

25. 利用激光束测量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是目前最为精确的方法,测量工具是一架天文望远镜、一台激光器,和登月行动中留在月球上的角反射列阵。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的宇宙航行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在上边放置了一台重30 kg的“角反射列阵”,它由100块石英制成的角反射镜组成,排列成10行,每行10块。

角反射器刚放好,各国立即向它发射激光。

宇航员还没有离开月球,科学家就捕获到了反射光。

后来,人们又不断把角反射器送到月球,其中阿波罗15号的角反射器列阵由300块角反射镜组成,测月的误差已经减小到15 cm。

(1)想一想:我们能利用高能量、方向性好的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吗?为什么?(2)角反射器其实就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如图所示。

请在图上准确画出所给入射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

并说出下面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类似的装置A.自行车尾灯 B.汽车后视镜 C.手电筒反光罩(3)若从发射激光开始到接收到反射回的激光共用时2.56 s,求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第2题【答案】第3题【答案】第4题【答案】第5题【答案】第6题【答案】第7题【答案】第8题【答案】第9题【答案】第10题【答案】第11题【答案】第12题【答案】第13题【答案】第14题【答案】第15题【答案】第16题【答案】第17题【答案】第18题【答案】第19题【答案】第20题【答案】第21题【答案】第22题【答案】第23题【答案】第24题【答案】第25题【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