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代码:0522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面向表1 本专业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从事焊接操作、焊接质量管理与检测、焊接设备管理与维护、焊接设备及焊接材料的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3)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优质服务意识。
(4)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备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范的意识。
(8)具有控制焊接质量意识。
2.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备识读焊接装配图、绘制简单机械零件图的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处理图样的能力。
(2)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础知识。
(3)具备焊接冶金的基础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
(4)掌握常用焊接方法和焊接设备的基本知识。
(5)具备选择并实施焊接工艺的能力。
(6)掌握普通焊接的操作技能,并取得焊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7)具备选择检验部位、检验方法及分析和处理焊接缺陷的基本能力。
(8)具备使用与维护焊接设备的能力。
(9)具备焊接生产管理与组织的基本知识。
专业(技能)方向——特种焊接(1)掌握焊接材料的种类、性能,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焊接材料。
(2)了解常用特种焊接方法及其应用领域,掌握1种特种焊接的基本操作技能,能按工艺要求实施特种焊接操作,完成结构件的焊接。
(3)具有选择和使用常用特种焊接设备及工具的能力。
(4)能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2015年3月目录第一部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第二部分教学计划 (7)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7)一公共必修课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2)《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17)《高职高专英语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22)《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29)《应用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3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9)《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43)《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47)《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50)二专业必修课 (54)《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54)《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62)《金属熔焊原理》教学大纲 (68)《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标准 (71)《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80)《焊接方法与设备》教学大纲 (85)《焊接结构生产》教学大纲 (89)《金属材料焊接》教学大纲 (92)《焊接生产管理与检测》教学大纲 (95)《参观及基本技能操作》实训大纲 (99)《焊接基本技能(一)》实训大纲 (100)《焊接基本技能(二)》实训大纲 (101)《焊接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大纲 (102)毕业实践大纲 (103)顶岗实训大纲 (104)三专业拓展课 (105)《工程力学》教学大纲 (105)《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110)《高职AUTOCAD》课程标准 (112)《压力容器基础》教学大纲 (117)《热加工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19)四任选课 (121)《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121)《大学语文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24)《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127)第一部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代码580108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焊接基本操作、焊接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焊接质量检测与控制、焊接生产管理与组织,以及焊接设备、焊接材料的营销等工作,积累经验后,可升迁为焊接工艺编制人员。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与人才培养方案说明一专业背景已从传统的发展到集材料、冶金、结构、力学、电子等多门类科学为一体的工程工艺学科,是许多制造不可缺少的加工方法;在我国应对提出的十大振兴行业中,汽车、钢铁、造船、、、石化等六个行业对焊接需求量较大;总体来看,我国焊接行业现状如下:1、焊接技能型人才缺;2、焊接技术发展速度快;3、焊接钢材用量大;4、用人单位需求急;唐山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突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方向;以轨道交通设备、工程装备、自动焊接设备、冶金装备、修造船等为重点,建设中国动车城、曹妃甸装备制造园等工业聚集区,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根据对唐山市多家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未来五年对焊接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约为5万人左右;这对学校培养“复合型”的、掌握新型的、高精尖焊接技术的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二专业发展历程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自1974年开办以来,紧紧围绕唐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态势和企业用人需要,不断深化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和实训条件,以质量创品牌、以创新求发展;2010年被命名为唐山市示范专业,2012年被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首席焊接专家钟秉锐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近5年包揽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团体一二等奖;目前拥有350多名学生,专职教师32人;实训试验室10个,设备 180多台套;(三)人才培养方案说明近年来,本专业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基本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唐山三友、日本住友唐山建机、国丰钢铁、二十二冶”等企业合作,取得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开展大量企业调研,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共同编制适合“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以此作为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本方案借鉴唐山松下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在建设奥运场馆鸟巢时,控制产品质量的五个要素“人、机、料、法、环”,把校内“师资、设备、教材、教法、环境”五个要素与企业无缝对接,改变过去纯消耗性单项实训教学课题,打破传统的学校单一培养,充分利用企业场地设备、技术人员,引进企业产品、能工巧匠,将三年学业在学校和企业完成,实现校企共同培养;四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坚持“立足实用性、满足区域性”的宗旨,通过“校企合作、专家引领”,确定以满足企业“首岗胜任、多岗适用”需求,培养具有高新专业理论、高超操作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产学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共同评价下,通过“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对接高新专业理论、高超操作技能培养目标,通过“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对接高超操作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课采用“产品+课题”教学模式,即:以课题为引领,以产品为载体,专项训练打基础,制作产品练综合;深化“做中教、做中学”,以实践应用为主,强化技能训练,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达到中级以上水平,职业素质得到企业的认可;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学生角色与职工角色”的有效对接,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唐山,面向京津冀地区,服务于造船、石油化工、汽车、桥梁、钢结构等行业;坚持“首岗胜任、多岗适应”的原则,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富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具备焊接结构设计、安装以及焊接工艺编制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焊接设备进行产品加工,能进行焊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适应钢结构焊接生产第一线需要并可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表1、人才培养目标三、人才培养规格一培养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二学制:三年三毕业条件:全日制学习期内,完成所有能力模块的学习,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成绩及格以上或达到规定学分,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中级焊工鉴定考试和特种作业证考试;学生毕业须获得三证:毕业证+技能等级证+特行证;四就业方向:1、企业一线焊接加工操作人员;2、经企业的培养和锻炼,还可从事焊接检验员、焊接工艺员的工作;3、其它相关岗位工作;五就业范围:1、钢铁行业 5%、2、装备制造和机械加工行业 65%3、建筑安装、汽车制造等其他行业 30%四、课程设置一总体安排表2、教育教学活动总体安排表二课程设置表3、课程设置及课时三专业核心课程简介1、焊工工艺及技能训练以岗前培训为前提,以焊条电弧焊和气割为基础,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为重点,以先进的焊接机器人和自动焊为发展趋势,以典型产品制作课题训练为提高,以电阻焊等其它焊接方法为完善,以焊接检测手段为有益补充;2、焊接检测讲授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四种探伤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探伤缺陷辨识;3、焊接结构生产讲授焊接结构件生产的主要技术要点和生产工艺;熟悉焊接结构应力和变形原因和常用防护措施,了解焊接生产工艺和常用工艺装备,并能够看懂焊接技术图纸中的焊接符号4、焊机维修1学习焊机区域电气部分的巡检与维护;2对发现的设备异常和缺陷进行全面分析,掌握设备及部件的易损、易磨和易发生异常部位,探索掌握设备的维修规律;3熟悉设备的原理、性能、接线、运行特点,图纸、安装使用说明书及工艺方法,熟悉各种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能力提高工作技能;五、教学组织与实施表4、“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进程表表4、“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进程表专业:焊接技术应用起点:初中学制:三年职业资格:中级焊工采用周倒形式教学一周理论一周实习;前四学期在学校学习,第五、六学期到企业工学结合;5、“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实训环节安排表含校内和校外六、人才培养与教学环境条件保障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1、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由学院、行业企业领导为负责人,教学系领导为成员的领导机构;2、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院教学负责人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课程体系,确定教学模式,制定教学计划,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3、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计划选定8家优质企业,在工学结合、师资互派、技能培训、产品研制、项目开发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二实训条件配置保障1.校内实训基地本专业拥有教学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包含4个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理实一体实训室,1个氩弧焊理实一体实训室,,3个手工电弧焊理实一体实训室,1个比较先进的焊接设备实训室,1个焊接检测实验室,各类设备设施186套台;为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拟增建1个生产性实训车间、1个焊接检测实验室、1个计算机控制数字化焊接实训室,计划增加设备仪器20台套;表6、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2、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条件的现状、水平表4-2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2、建立稳定的“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1签订基地协议选定4家钢铁和机械制造加工企业,作为工学结合实训基地,计划在唐山范围内选2家,京津地区选2家;与相关企业进行协商并签署相关协议;协议包括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实习期待遇及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和生活条件等;2制定管理制度依托学校工学结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责任,制定管理办法和奖惩方法;3建立组织机构成立校、系、室管理机构;负责工学结合的组织、规划、协调、实施、管理、检查、评估及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教学系领导机构:组长:副组长:成员:4 制定工学结合计划按照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规定的学时数量,对接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在企业实习教学内容和要求;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与保障1、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按照双师教师培养建设方案,重点加强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教育素养的培养,建设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的教学做一体双师教师团队;主要实施路径1、进修培训,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安排教师进行“一体化教学能力”专题培训,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利用寒假组织教师到企业培训学校学习“焊接机器人操作技能”、“数字信息化焊接操作系统实作”和“焊机维修技术”;支持教师参加教育理论和教学改革研讨会;邀请职教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引导教师自学和研究职教理论和规律;2、企业锻炼,增加企业经历,加强工程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参加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工作,感受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安排教师到唐山松下、唐山信德锅炉、天津新华昌、天津荣成钢铁等企业锻炼,每人每年不少于四周;3、开发课程和实训项目,提高教改研发能力;拟编制五本校本培训,新开发二个实训课题,建设二个实训车间,改造和自制二个实训设备,提升专业技能和研发能力;4、参加进修考级,提高学历层次和技能等级,5、承担技能大赛训练和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达到如下要求:①既能从事理论课或文化课教学,又能从事技能训练教学与指导;②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承担企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③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做一体课程实施能力;④具有较高的整合教学资源能力和指导技能竞赛能力⑤具有较全面的的能力素质,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指导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能力;2、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立足校企人才资源共享,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8人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在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应用和实训环境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保持师资队伍职业教育教学对技术发展的引领性和前瞻性;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整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基本要求如下:①焊接专家优先考虑②具有10年以上从事焊接技术工作经历;③拥有大学学历、技师及以上技术职称,获得市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④在行业企业界具有广泛影响和较高知名度;⑤愿意致力于中职教育,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人文素质;四专业教学资源建设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参考劳动部教学大纲,计划编写以下校本教材: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人才读本与企业文化教材,适应“产品+课题”专业教学的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和焊接专业机械制图,适应新岗位、新技能需要,编写焊接机器人操作指南、先进焊接技术,使学生具备会用能修焊接设备技能的焊机维修;推出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3门网络课程;打造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为精品课,制作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冷作工实习多媒体课件40个课题;完成非核心课程电子教案、核心课程试题汇编;建立焊工专业初、中、高级、技师技能鉴定模拟题库,建立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焊接检验试题库、焊接机器人操作习题库;自制、机械基础模型和焊接专业机械制图电子挂图;制作完成焊工实训仿真教学片,为教学中运用仿真、虚拟等信息化方式,提供充足资源,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立体融合,多渠道系统优化了教学过程;七、学生学业评价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234”模式,即:在学校学习和企业实习两个过程,由学校、企业、社会三方参与,从考试与操行、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技能鉴定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组成为了全面、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在综合考量不同的学习、实习环境;不同的评价主体和不同的评价方法的前提下,建立四类评价指标:1、考试成绩与操行评定主要侧重评价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在校行为习惯和心理精神状态;该类评价中,客观指标较多,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理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知识水平以及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素质;2、产学评价侧重学生在学校接受一体化培养和“产品+课题”学习过程中技能水平和素养评价;此类评价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形式,评价学生教学生产过程中,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工学评价该评价是侧重学生在企业进行工学结合时的生产实践能力评价;该评价由“指导教师评价”、“车间班组评价”组成;此类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指标体系中主观指标较多,反映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纪律观念、人际关系、生产能力、安全意识、效益意识、责任意识等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4、技能鉴定通过国家规定、社会认可的鉴定机构职业能力鉴定,此成绩客观评价学生在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两方面的能力;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1、成立教学质量检查监控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制定教学管理制度3、加强过程与结果考核以学院教学管理制度为依据,通过日常检查、推门听课、学生评教和产工学成绩,由企业、学校、学生对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二0一三年九月。
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
焊接加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年高职)一、专业名称焊接加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二、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部分城市2010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和2009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75.18%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意向性要求。
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体需求的58.92%;其中,对16–24岁、25–3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比重分别为33.99%和24.93%。
企业对新招员工的职业技能明确要求。
对企业调查中,企业招工岗位中近1/3都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
其中,要求具备初级工水平的岗位占25%,要求达到中级工及以上水平的占7%,对职业资格暂无要求的占68%。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求人倍率为0.92,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技师、高级技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01、1.44、1.46、1.74、1.84、1.62、1.5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来看,56.01%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资格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中级技能,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2.09%。
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与用人需求的技术等级结构基本一致。
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36.64%,其中54.47%的求职者是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14.79%;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3.38%;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5.18%。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大学、硕士以上各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84、0.84、1.05、1.01和1.13。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学制:3+2年学习形式:全日制四、培养模式“一主线、双平台、双通道、三环境”模式。
特种设备焊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特种设备焊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收对象:年满16周岁普通初高中毕业生、身体健康,无妨碍本工种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2、学制:全日制一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特种设备焊接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和主要技能,能从事特种设备制造,安装,钢结构、金属加工、制作,石油,化工,冶金,建筑安装造船行业等焊接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职业岗位知识要求1、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科学素养;2、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4、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1、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3、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本专业方向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5、具备一定的加工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管理能力;6、具备一定的本专业方向的新工艺、新设备及新技术的应用能力7、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接受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
(三)资格证书要求1、焊工证目前总共有五种:1)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也叫IC卡证、磁卡证):属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是焊工进行焊接工作的一个操作证、上岗证,主要范围是除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以外的相应钢构件、焊接件的焊接工作。
证书全国通用;适用范围较广。
2)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证(也叫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属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颁发的一种焊工证,;其主要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并用于造船行业,同时也适用于其它的焊接工作。
证书全国通用,适用范围也最广、最大最有权威性。
3)等级证:属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其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种。
焊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焊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和需求分析目前社会对于焊工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供应量不足。
焊工是工业生产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焊工人才,成为迫切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焊接作业;2.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3.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能够适应工作需求的变化。
三、培养内容和方法1.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焊接原理、材料知识、安全知识等基础理论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焊接知识的基础。
(2)实践操作课程:包括焊接技术实验、工程实训等实际操作课程,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焊接技能和操作能力。
(3)综合能力课程:包括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沟通技巧等综合能力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2.实践教学在培养焊工人才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践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操作、实训实习等形式,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3.实习实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实际生产操作,加深对焊接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四、培养模式1.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基地,通过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场地。
学生可以在合作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实际运作和工作要求。
2.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提供全日制学习和全日制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既可以让有学历需求的学生进行全日制学习,也可以让已经工作的人员进行全日制培训,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五、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培养质量,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培养焊工专业的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
可以通过招聘外部专家、组织教师培训等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六、评估和质量监控建立有效的评估和质量监控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监控。
焊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大中型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从事焊接技术与工程开发以及生产运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产品策划、市场调研以及相关培训和教学工作。
三、基本要求(素质要求、能力要求、知识结构要求)
(一)素质要求
1、具有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必修
9
高等数学(一)
100
50
50
6
6
1
▲
10
高等数学(二)
100
50
50
6
6
2
▲
11
材料力学
90
45
45
5
5
2
▲
12
机械设计基础
90
45
45
5
5
2
▲
13
机械制图与CAD
146
52
21
73
8
8
1
▲
14
电工技术
126
53பைடு நூலகம்
10
63
7
7
2
▲
选修
15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74
31
6
37
4
4
3
○
16
经营管理
36
18
焊接技术工程专业(函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规格的业务要求是:比较系统地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所需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科技的新发展有一般了解。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焊接技术与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 大连交通大学教务处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一、培养方案(一)本科学制基本学制四年(二)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焊接工艺及装备、焊接材料及结构设计、焊接质量检测与评定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监理及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四)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2.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以及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材料成形和加工工程的基础知识;4.按国际焊接工程师要求,系统地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主课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产品和工程要求优化、设计有关工艺系统及设备;5.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6.了解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的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7.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运用计算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8.了解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的能力并能在团队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9.能有效的运用外语了解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国际发展动向,具备国际视野和与国际先进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0.建立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五)专业定位与特色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面向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以轨道交通材料的焊接与连接技术为特色,培养能够在焊接工艺及装备、焊接材料及结构设计、焊接质量检测与评定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监理及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报稿)
陕西中北中等专业学院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名称: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代码:052200二、入学要求(招生对象)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修业年限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修业3年。
四、职业面向等全方面发展的,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必备的基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焊接技术是制造业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同时还作为一项新型技术在各个领域内广泛应用,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焊接技术的优劣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联系,焊接技术的发展程度已成为多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的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焊接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和主要技能,能够胜任焊条电弧焊、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气焊、气割、碳弧气刨、及各种自动化焊接方法的施焊操作;焊接结构生产工艺的实施,焊接设备维修及管理,焊接质量检验等工作的中级焊接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1。
职业素质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3)。
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4)。
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8).具有控制焊接质量意识。
2、专业知识1)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焊接技术基础理论知识;3)具有供配电技术的基础知识;4)具有焊接施工与维护的基本知识;3、专业能力1).具备识读焊接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处理图样的能力。
2)。
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础知识。
3)。
具备焊接冶金的基础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 4)。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目录一、专业名称 (1)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1)三、招生对象 (1)四、学制 (1)五、职业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 (1)(一)(专门化)培养目标 (1)(二)人才培养规格 (1)五、职业岗位分析与职业资格证书 (3)六、主要接续专业 (3)七、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分析 (3)八、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计 (4)(一)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人才培养模式图) (4)(二)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框架图) (6)(一)数控专业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表 (6)(二)实习计划 (7)十、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7)(一)公共基础课程 (7)(二)专业课程 (11)十、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 (12)(一)教学方法 (12)(二)考核评价 (13)十一、基本实训条件 (17)(一)校内实训设施 (17)(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17)(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8)十二、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 (18)(一)合格评定及要求 (18)(二)质量监控与评价 (18)(三)毕业生跟踪调查及反馈 (21)十三、师资配备情况 (22)十四、教学资源建设 (22)实践项目 (22)十六、教材选用情况 (22)十七、毕业标准 (23)(一)品德要求 (23)(二)实训要求 (23)(三)取得证书 (23)一、专业名称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代码(052200)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中专三、招生对象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历四、学制三年五、职业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一)(专门化)培养目标1.具体(专门化)目标本专业以服务本地经济为宗旨,面向机械制造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掌握焊接操作、焊接质量管理与检测、焊接设备管理与维护、焊接设备及焊接材料的营销与售后服务,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适应XXX及XXX地区现代制造技术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焊接技术的应用广泛,包括制造业、航空航天领域、能源行业等多个行业。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要制定全面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二、培养内容1.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焊接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包括焊接原理、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课程和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包括焊接设备调试、焊接工艺参数设置、焊接质量检验等实践技能。
3.项目实训:组织学生参与焊接项目实训,结合实际工作需求,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锻炼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跨学科知识培养:鼓励学生学习相关的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等跨学科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5.管理和沟通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管理能力,包括项目管理、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三、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包括焊接原理、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2.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焊接实验,熟悉焊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3.实训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焊接项目实训,实践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校外实习: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5.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小组,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提升学习效果。
四、考核评价1.课堂考核:定期进行课堂测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验考核: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进行评估,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训考核:根据学生在项目实训中的表现评估其综合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阳泉高级技工学校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高中、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的,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焊接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和主要技能,能够胜任焊条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气焊、气割及各种自动化焊接方法的施焊操作;焊接结构生产工艺的实施,焊接设备维修及管理,焊接质量检验等工作的中级焊接技术应用型人才。
2.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械加工企业、个体从事各种金属的焊接工艺,熟悉各种材料的对接技术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1.具备一定的机械知识、电气知识。
2.具备一定的钳工、车工、电工的初级知识。
3.具备焊接专业知识。
4.具有良好的各种焊接操作技能。
(二)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1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具有较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工作勤奋踏实,有创业精神。
2.业务素质(1)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某项专长,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和业务。
有初步的现代制造技术和生产管理知识,具有成本、效益和质量观念;(2)领会与行业、专业有关的法令法规、安全生产条例,遵守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
掌握行业、专业的有关标准;(3)整理并保持有序的工作环境,有做工作计划、总结和保持工作或技术记录的习惯。
勤于实践,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反应敏捷,处理问题果断;(4)善于收集信息,了解行业和专业发展动态。
具有一定的知识面,能综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文化素质(1)毕业生具备技工人才所需的文化知识和应用能力,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2)学风严谨,实事求是。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成为了许多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目前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如就业能力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
因此,为了培养更适应发展需求的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本方案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案。
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以满足相关行业对于焊接技术人才的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能够胜任相关岗位工作;2.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注重社会责任和安全意识。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焊接工艺学、焊接材料学、焊接自动化技术等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实践课程:包括焊接操作实训、焊接工艺设计与优化等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综合课程:包括焊接质量控制、焊接设备维护与管理等综合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焊接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和设备管理等方面知识。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和实战场地,提供真实的焊接操作环境。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实习机会为了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学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争取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实际工作需求,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5.实际项目合作学校应积极与焊接技术相关行业开展实际项目合作,配合企业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培养模式的。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更好地了解职业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三、评价体系为了评价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等方面。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一、专业背景分析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焊接技术应用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的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焊接技术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各种常见金属材料的焊接工作;2.熟悉焊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具备焊接工程的组织和管理能力;3.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焊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4.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适应并融入工业生产环境。
三、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实训课程三个阶段。
(1)基础课程阶段:学习基础数学、力学、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阶段:学习焊接工艺学、焊接材料与设备、焊接自动化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掌握焊接技术的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
(3)实践实训课程阶段:进行焊接实训和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环节:实际操作是培养焊接技术应用人才的关键,我们将设置以下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课程:学生将参与焊接实验,学习正常和异常焊接现象,从而掌握焊接技术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2)实习环节:学生将参与企业的实习活动,亲身经历焊接工作的实际情况,锤炼实践能力。
(3)毕业设计:学生将进行毕业设计,通过独立完成一个焊接工程项目,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实际操作。
3.教学方法: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教学、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焊接技术应用的知识和技能。
四、人才培养要求1.知识与能力:(1)掌握焊接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2)具备日常焊接工作的操作技能;(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焊接问题。
2.素质与能力:(1)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2)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能力为目标的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
论、 轻实践 的 内容 体系 精简过多 的理论 , 重点突 出理论知识 对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指导作用 ;其次 ,课程及时反映新知
识、 新技 术 、 工艺和新 方法 ; 新 最后 , 加强理论 与实践 的结合 ,
突出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 , 加强理论应用能力 、 动手操作能力
l ⅣG a n Di n一
(e at n o c n ead Tcn l y i n esy,J iHe o¥i g 1 8 0) D p r t fS i c n eh o g,x U i ri me e o Ji v t i , i n a 5 1 0 x l n
r et tepo s oa jb cm e n yrq i met o etert a tahn ote ”e esr n uf i tfrte e c h rf s nl o o p t c eur ns ft hoe cl ecig t h ncsaya d sfc n o l f s ei e e h i ie h
Ab t a t s r c :Vo ai n l w l i g p oe s n l c riu u c p ct - u l i g g a f q ai d c t n a h o e u l c t a e dn rf s i a u r l m a a i b i n o lo u l y e u a i s t e c r .F l o o c y d t o y
能 的积极性 、 主动性 、 造性 , 创 选择合适 的教 学方法 和教学手
教学质量 ,才 能为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出大批合格 的焊接
人才 。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人材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560110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身心素质和人文素质,掌握焊接工艺设 计、实施、管理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机电、化工、能源、交通等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 才。
(二)培养规格1.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 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预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 精神;尊重劳动、 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 绿色环保意识、 安全意识、 信息素质、 创新精神; 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 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 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 动知识和 1~2 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 美和人文素质,能够形成1~2 项艺术特长或者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 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1) 掌握必需的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 掌握机械工程材料及金属热加工的基本知识; (3)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 (4)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金属学与热处理的理论知识; (5)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电工电子理论知识; (6) 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7) 掌握一定的焊接结构生产工艺装备设计知识; 掌握一定的识图、绘图的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的,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焊接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和主要技能,能够胜任焊条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气焊、气割及各种自动化焊接方法的施焊操作;焊接结构生产工艺的实施,焊接设备维修及管理,焊接质量检验等工作的中级焊接技术应用型人才。
2.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械加工企业、个体从事各种金属的焊接工艺,熟悉各种材料的对接技术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1.具备一定的机械知识、电气知识。
2.具备一定的钳工、车工、电工的初级知识。
3.具备焊接专业知识。
4.具有良好的各种焊接操作技能。
(二)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1而奋斗的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具有较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工作勤奋踏实,有创业精神。
2.业务素质(1)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某项专长,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和业务。
有初步的现代制造技术和生产管理知识,具有成本、效益和质量观念;(2)领会与行业、专业有关的法令法规、安全生产条例,遵守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
掌握行业、专业的有关标准;(3)整理并保持有序的工作环境,有做工作计划、总结和保持工作或技术记录的习惯。
勤于实践,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反应敏捷,处理问题果断;(4)善于收集信息,了解行业和专业发展动态。
具有一定的知识面,能综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文化素质(1)毕业生具备技工人才所需的文化知识和应用能力,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2)学风严谨,实事求是。
善于观察,讲究科学的工作方法。
谦虚好学,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尊重科学,对伪科学有初步的识别能力;(3)思想开放,易于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事物,有主见,勇于创新。
具有较强的参与、竞争和合作意识。
追求效率,时间观念强;(4)严于律己,能正确对待不同意见,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举止文雅,待人有礼。
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具有高尚的生活情操和审美素养。
(5)善与他人交流,尊重和理解别人,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4.身体和心理素质(1)毕业生具有基本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
身体健康,养成锻炼身体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
能承受一定强度的体力工作。
(2)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 公共基础课1. 德育(168学时)(1)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1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 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 经济政治与社会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4) 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2. 语文(108学时)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3. 数学(108学时)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1、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1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4. 英语(54学时)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 计算机应用基础(60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6.体育与健康(必修72学时+选修72学时)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