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试卷】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期中综合检测卷
初一历史下册中期考试卷子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册中期考试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下哪项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科举制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秦朝的灭亡?A. 楚汉战争B. 巨鹿之战C. 焚书坑儒D. 陈胜吴广起义4. 汉朝建立后,以下哪项政策使得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 轻徭薄赋B. 重农抑商C. 兼并土地D. 科举制5. 以下哪个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A. 汉高祖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武帝6.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汉朝对匈奴的防御战略取得重大胜利?A. 漠北战役B. 垓下之战C. 巨鹿之战D. 淮阴之战7. 以下哪个皇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A. 汉高祖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武帝8. 以下哪个朝代出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A. 汉朝B. 唐朝C. 明朝D. 清朝9.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局面开始?A. 黄巾起义B. 董卓之乱C. 三国鼎立D. 赤壁之战10. 以下哪个皇帝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A. 隋文帝B. 隋炀帝C. 隋恭帝D. 隋烈帝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_。
12. 汉朝建立于公元前202年,刘邦被称为_______。
13.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_______。
14. 汉朝时期,发明了_______,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5. 汉朝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促进了_______的交流。
16. 隋朝建立于581年,由_______建立。
17. 隋朝时期,开通了_______,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18. 隋朝时期,发明了_______,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19. 隋朝灭亡后,唐朝由_______建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期中考试试卷2020年5月一.选择题1.如图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第一章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
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A.杨坚B.李世民C.李渊D.嬴政2.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正式诞生于()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它开凿于()A.秦始皇时B.汉武帝时C.隋文帝时D.隋炀帝时4.小聪同学针对隋朝大运河内容编设为:“一个中心两个点,经过五河分四段。
运河浩荡过六省,一个数字掉里边。
”这个“中心”指()A.洛阳B.涿郡C.长安D.余杭5.古人这样评价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从中可以看出大运河直接作用是()A.实现了南水北调 B.加强了民族融合C.便利了南北运输 D.促进了中外交流6.唐帝国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这个强大帝国的建立者是()A.李渊B.李世民C.杨坚D.刘邦7.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乎?”为此,他()A.知人善任B.虚心纳谏C.轻徭薄赋D.大兴科举8.唐太宗时期,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史称()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开皇之治9.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0.唐朝时,即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城市是()A.成都B.洛阳C.广州D.长安11.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这个繁荣盛世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2.唐朝时期,漠北地区少数民族为了方便到长安朝拜皇帝,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可打印】(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这项政策是()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2、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4、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
这种现象说明()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5、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古诗千百年后依然脍炙人口。
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6、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
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7、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后期B.战国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8、下图所示的是青牛白马的故事,反映的是关于契丹族起源的传说。
你知道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并建国的契丹族首领是谁吗()A.赵匡胤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阿保机9、《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A.匈奴统治者B.女真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10、宋朝某大臣,其职责是与知州共同签书以裁决兵民、户口、赋役等事,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综合检测试卷(1一11课)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综合检测试卷(1一11课)(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卷Ⅰ(选择题,共50分)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2018·北京)与以下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B.定都建康,开发江南C.开凿运河,创立科举D.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某同学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图文展览。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这首诗与下列哪幅图片搭配最合适()A.都江堰B.秦长城C.隋运河D.赵州桥3.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A.创设科举制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D.完善科举制4.唐朝是继隋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21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人物分别是()A.李渊、黄巢B.李世民、朱温C.李渊、朱温D.李世民、黄巢5.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认识,来自于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A.春秋诸侯争霸B.隋朝暴政而亡C.魏晋北民南迁D.汉末军阀割据6.(2018·山东)如图,与其表达了相似情感的诗句是()A.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人玉门关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力里7.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
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8.(2019·河南)穿越是指某人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物理学上也称为“时间旅行”或“时空旅行”。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盛唐时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万A.使用曲辕犁耕地B.在“瓦肆”里听说书C.用筒车灌溉D.在长安城东市贩卖货物9.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佳句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玄奘和鉴真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11.唐末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为()A.魏晋B.南朝C.北朝D.十国12.“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分)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为都城。
()A.长安B.洛阳C.涿郡D.余杭2.(2分)下列有关隋朝大运河的描述,正确的是()A.隋文帝在位时期开始开凿B.大运河以江都为中心C.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D.加强了东西地区的交流3.(2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A.注重门第家世B.取士方式多样C.关注道德品质D.公开公平竞争4.(2分)“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
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
”以上诗歌是对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评价。
她突出的贡献是()A.创立殿试制度B.戒奢从简,虚心纳谏C.重视地方吏治D.制定法律,减省刑罚5.(2分)“他在位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材料中的“他”是()A.唐太宗B.唐玄宗C.唐高宗D.武则天6.(2分)如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A.社会政治状况B.科举选才标准C.思想开放程度D.手工制作水平7.(2分)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
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
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A.经济的繁荣B.文学艺术的兴盛C.政治的清明D.社会风气的开放8.(2分)小明看到一本人物传记中写道:“他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创造出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名篇,深受大众欢迎……”上述人物传记中的“诗人”是指()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杜牧9.(2分)如表是唐朝人口统计表,其中导致755年﹣760年人口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人数(单位:万人)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约1900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约4141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1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约5291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9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 A.安史之乱B.宦官专权C.黄巢起义D.藩镇割据10.(2分)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四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十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故C正确;松赞干布是吐蕃的首领,故A错误;弘法大师空海(公元774-835)是日本真言宗的开山祖师,为汉传密宗八祖,作为日本弘扬佛法的先驱者享有崇高的声誉,故B错误;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故D错误.综上答案C.
材料一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二 “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唐]杜佑《通典》
材料三 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
(1)材料一诗中蕴含了一种选拔人才制度,该制度是在哪位帝王时正式确立的?
(2)科举制在唐朝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据材料二指出武则天完善科举制的举措.
(3)据材料三分析,宋朝的科举制度有何发展变化?
(4)阅读材料四,概括指出作者认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分别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6.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进藏
D.玄奘西游
【答案】C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0分)1.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2.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B.统治者注意任用贤才C.皇帝勤于政事D.人口大幅度增长3.“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靖难之役4.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荣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5.李白《哭晁卿衡》中写道:“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这里的晁衡属于()A.新罗遗唐使B.日本遺唐使C.唐朝取经僧人D.唐朝东渡和尚6.《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时说:“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这一记载有利于我们()A.感悟玄奘西行的精神内涵B.感受鉴真东渡的艰难险阻C.证明客观存在鉴真东渡D.知道政府支持玄奘类西行7.“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胆,流血川原丹。
”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对“安史之乱”的描绘。
造成这一动乱的原因有()①唐玄宗朝政的腐败②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③地方潮据势力的互相攻伐④农民起义的打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8.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下列各项中,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句是()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大江东去液淘尽,千古风流人物”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9.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A.陈桥兵变B.五代的频繁更替C.唐未农民起义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10.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这一现象出现的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1.好多诗词当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
2023_2024学年初中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初中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模拟测试卷第I卷(选择题56分)本卷共28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部分内容。
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A.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B.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C.科举制的深远影响D.隋朝统一全国的背景2.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数量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
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A.开凿大运河B.发展生产C.加强中央集权D.改革制度3. 唐太宗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为此,唐太宗( )A.戒奢从简、轻徭薄赋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C.广纳贤才、知人善任D.完善了三省六部制4.贞观初期,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暗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意在劝诫太宗( )A.重视生产B.减省刑罚C.虚心纳谏D.注重文教5.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反映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 )A.以民为本,仁政爱民B.广纳贤才,知人善任C.虚心纳谏,从善如流D.开放包容,兼收并蓄6.有一位皇帝,创立了殿试制度,在位期间重用贤才,励精图治,使国力不断增强,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这位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7.唐朝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任命礼部侍郎(正四品下)取代吏部考功员外郎(从六品上)来主持科举考试,从而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这说明唐朝( )A.士族地位提高B.社会阶层固化C.六部分工不明D.重视人才选拔8.下面是小史同学撰写历史小论文时查找的有关盛唐气象的资料。
据此判断,该小论文研究的主题是( )A.文学艺术丰富多彩B.民族差异彻底消除C.社会风气开放包容D.中外交往日益密切9.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约占7%。
【期中卷】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一)含答案与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范围:七年级下1-11课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1.将“581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A.隋朝的建立B.杨坚掌握北周大权C.陈朝的灭亡D.隋朝的统一2.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河”中心是现在的()A. 北京B. 洛阳C. 扬州D. 江都3.观察右图“举子看榜”,它反映的是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一项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的创立。
A.秀才科B. 武举C. 制举D. 进士科4. 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
”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A. 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B. 设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C. 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D. 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5. 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
其原因是武则天()A. 创立殿试制度B. 重用有才之人C. 打击大族势力D. 促进社会发展6. 唐朝时,某地发生灾荒。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中书省最高长官),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按程序接下来你应该交给哪个部门审议()A.尚书省 B. 门下省 C. 内阁 D. 军机处7.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
下列工具中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A.铁农具B.水排C.耧车D.曲辕犁8.唐代陶瓷业闻名于世界,其中由红、黄、白等颜色构成的色泽艳丽的工艺珍品是()A、唐三彩B、白瓷C、青瓷D、景德镇瓷器9.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10.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
这位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A. 文成公主B. 蔡文姬C. 王昭君D. 金城公主11.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标准测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明末,民谣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这首民谣反映的是()A.君王昏乱,奸臣当道B.宦官专权,打击忠臣C.明朝刑法严酷D.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2、我国汉代中医学家中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注: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理藩院B.中书省C.宣政院D.行中书省4、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古诗千百年后依然脍炙人口。
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5、唐朝时期,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A.洛阳B.扬州C.长安D.成都6、《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7、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期()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8、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
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9、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原始文化有较大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因素 B.农业发展状况 C.体质进化程度 D.生产力水平10、“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自秦始皇置丞相,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说这句话的应是()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2、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C.宦官专权D.农民起义3、唐蕃和亲是我国的一段历史佳话,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唐朝公主是()A.金城公主B.王昭君C.西施D.文成公主4、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
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5、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7、“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先生为唐代一位著名诗人题写的一副对联,他称颂的人物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8、他统治前期,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唐朝的国力进入鼎盛时期。
材料叙述的盛世局面的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康乾盛世D.开元盛世9、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B.盘庚迁殷C.武王伐纣D.平王东迁10、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
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模拟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二题题号上方的答案栏内。
每小题1.5分,30小题,共45分。
1.隋朝哪一年统一了全国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2.从历史的角度比较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为巩固统治,而修建了巨大的工程C.历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D.采取残酷的手段来加强思想控制3.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的皇帝是A.秦始皇B.隋炀帝C.唐太宗D.明太祖4.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5.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明太祖6.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7.北方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一时期A.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B.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C.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D.唐朝时北方各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8.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A.朝鲜B.印度C.日本D.越南9.“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不畏艰难的精神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10.唐朝灭亡的标志是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B.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C.朱温建立后梁D.安史之乱的发生11.唐朝的书法和绘画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023-2024学年宁夏石嘴山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期中试卷(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宁夏石嘴山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期中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唐代高僧玄奘到达印度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A.B.C.【答案】C【解析】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选项C符合题意。
2.“他亲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
”“他”是()A. 李白B. 白居易C. 杜甫D. 韩愈【答案】C【解析】“他亲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
”“他”是杜甫。
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被后人尊为“诗圣”,他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3.下面是中国古代的货币,按其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④③①②D. ④③②①【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①“交子“出现于北宋的四川地区;②“会子”出现于南宋;③开元通宝出现于唐朝唐玄宗在位时期;④五铢钱出现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综上所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③③①②,故选C.4.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 繁荣与开放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 民族政权并立D. 中外交往与冲突【答案】A【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由于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所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民族关系融洽,对外友好往来,所以隋唐时期属于我国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阶段。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七年级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注意事项:1.满分6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他是外戚,他是皇帝,他灭掉陈朝,他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这里的“他”是( )A. 杨坚B. 杨广C. 阿骨打D. 元昊2. 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我国古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也在不断发展。
观察下面的行政系统示意图,其反映的主题应该是( )A.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 西汉强化监察制度C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D. 宋朝加强专制统治3. 卜宪群说:“我国历史上盛世与治世的含义是同一的,盛世即治世,治世即盛世,二者可以互称。
”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4.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5.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眘晚陕西西安分会场的节目名为《山河诗长安》。
该节目通过诗仙的视角,带领观众进入长安城,展现了西安的盛唐之韵和中华文化的浪漫风采。
“诗仙”是( )A. 骆宾王B. 李白C. 白居易D. 李贺6. 《步辇图》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记录了1300多年前唐王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赞干布的联姻佳话,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幅画的创作者是( )A. 阎立本B. 张择端C. 顾恺之D. 欧阳询7. 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下图中空格内应填写的是( )A. 春秋战国B. 三国时期C. 南北朝D. 五代十国8. 宋辽“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试卷】历史下册(部编版)期中综合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将“581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A)
A.隋朝的建立B.杨坚掌握北周大权C.陈朝的灭亡D.隋朝的统一
2.观察下图所示的“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B)
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
3.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引用此话的根本目的是(D)
A.为了阐明君民关系B.为了阐明水与舟的关系
C.为了说明民贵君轻D.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4.每个历史盛世的出现都有其共同的历史原因。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B)
①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②选贤用能③虚心纳谏④注重改革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5.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
与下图中诗篇的作者生活于同一朝代的是(A)
A.杜甫白居易B.屈原苏轼C.颜真卿李清照D.吴道子辛弃疾
6.某班同学准备表演一部反映唐朝对外关系的历史剧。
下列素材可以选择的是(B) A.张骞出使西域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三征辽东
7.“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
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D)
A.黄巾起义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安史之乱
8.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这项政策应该是(B)
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
9.袁腾飞曾在《百家讲坛》中讲“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它们分别是(D)
A.辽、西夏、清B.大理、金、元C.金、西夏、元D.辽、西夏、金
10.假如你是生活在宋代的一位市民,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D)
A.使用景德镇的瓷器B.用“交子”购物
C.到瓦舍中看戏D.练习八股文的写作
11.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
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B)
A.都护府B.市舶司C.宣政院D.理藩院
12.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
以下名词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B) A.澶渊之盟、宣政院B.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C.西域都护、中书省D.大都、玄奘西行
13.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名词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D)
A.交子B.瓦子C.夜市D.岁币
14.下列人物在《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能查到的是(C)
①秦始皇②汉武帝③唐太宗④宋太祖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5.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B)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的广泛应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5分,17题13分,18题14分,19题13分,共55分)
16.中国古代史上,秦朝、隋朝既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有扼腕痛惜的结局,历史让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历史学家翦伯赞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
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隋炀帝继位后,……但因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杰出人物”的原因。
(2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文化方面列出秦始皇是“杰出人物”的成就。
(2分)
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统一文字。
(2)材料二中,诗人肯定了隋炀帝的功绩。
请从经济方面举一例说明诗人的观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5分)
开通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沿岸地区城
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3)依据材料三,请概括出秦朝、隋朝二世而亡的相同原因。
(2分)
统治残暴或实行暴政。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秦、隋兴亡的认识。
(4分)
统治者应采取措施积极促进国家统一,实行制度创新,发展经济和文化;爱惜民力,轻徭薄赋,施行仁政。
(言之有理即给分,两个层面各2分,共4分)
17.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以下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
(5分)
图A:是反映隋朝(朝代)修建的运河,隋炀帝(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
图B:是根据唐朝高僧玄奘口述而整理,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南亚历史的参考书。
图C:是岳飞的塑像,他是南宋(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2)刘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①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他完善了什么制度?(2分)
科举制度。
材料二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从而进入鼎盛时期。
②材料二的“他”是谁?“鼎盛时期”又指什么?(4分)
唐玄宗、开元盛世。
(3)许杰同学搜集了一份报道,如下:《杜甫很忙,正在QQ空间写诗》。
请你谈谈对恶搞杰出历史人物的看法。
(2分)
如:包容有尺度,娱乐有底线,世界文化名人值得世界的尊重和礼遇。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4分)
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2分)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1分)何时完成的?(1分)
经济重心南移(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从唐朝中期开始,南宋时完成。
(3)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加上自然条件的便利,南方农业生产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分)
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等(符合题意即可)
19.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中华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以士为臣。
……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
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诸侯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
——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柳子厚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
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如指掌矣。
——虞集《道园学古录》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分)
特点:等级森严(层层分封),诸侯要对周天子履行义务。
(2)材料二称赞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2分)依据材料二分析这一制度是如何克服分封制弊端的?(3分)
制度:郡县制。
克服弊端:地方官员不得世袭;不占有土地、人民;不掌握军权。
(任
写一点得1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是什么?(2分)元朝还在中央设置了哪一机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2分)
创举:开创省制(设立行省);宣政院。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加强地方制度建设的核心目的。
(2分)
目的:维护统治。
(加强对地方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