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蔡长泰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介绍
预祝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上海市市长 韩正 2008年9月23日
A: 艺术节是中国规格最高的艺术盛会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 国家级的重大节庆活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吸收世 界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为 宗旨。
孙家正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 前艺术节组委会主任
国人说读书辛苦,叫做十年寒窗;说读书用心,叫做面壁十年。十年是历练,是成熟,也是 财富。艺术节十年也正是经历了这样一番辛苦而有成效的历程。十年实践,十年打造。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和主要的平 台,成为国际艺坛极具影响力的著名艺术节之一,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 标志性工程和国际知名品牌。
1、2005年国际节庆协会(IFEA)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奖牌) 2、2007年国际节庆协会(IFEA)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任务奖(奖杯)
• 艺术节在上海近20个场馆演出100多场精彩剧目,近十 个展馆举行规模宏大的展览,同时还在众多开放式的
3、中国节庆产业年度评选活动组委会(CFIC) “中国十大文化艺术类节庆”
官方的权威、 唯一性和国 际性影响力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高端平台
坚实的基础和影响力 迎世博契机和规模优势 优越的艺术平台和资源
自 1999 年 至 今 , 已 成 功 此届艺术节将主题定为 本届艺术节拟将演出100 举办了十届。十年来,共 “艺术节·世博情”, 多台优秀剧目,多数都为 邀请了来自五大洲50余个 并会成为迎世博的重大 国内外顶级艺术团体和艺 国家及中国各省市艺术表 活动之一,社会知晓度 术家参与;艺术资源和借 演团体,献演了各类剧节 都为最高的一次;同时 此建立的艺术平台将空前 目 400 余 台 , 2 万 余 名 中 在宣传规模上成为艺术 强大。 外艺术家参加了演出,进 节史上最为庞大的一次, 剧场的观众人数达240余 在 为 期 一 个 月 时 间 万。展览博览有80余项, ( 2009 年 10 月 至 11 参观者超过四百万人次; 月),宣传周期历时已
厦门大学历史系
时间 厦大思明校区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 12:00-14:00(中午限300名游客); 17:00-24:00(晚上不限人数); 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正常开放。 入口 游客只能从大南和群贤校门进入 进门 游客凭二代身份证刷卡进校,师生员工凭校园卡、 工作证、学生证、校徽等有效证件进校。
研究的特点特色
研究的特点特色
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中国社会 经济史研究 台湾研究所
代表学者和著述
鲁西奇
,男,1965年生,江苏东海人,现任厦门大学 历史系教授。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 区域历史地理与社会经济史研究,特别是汉水流域历 史地理与社会经济史的综合研究。
第二编:信仰•世界观•地域社会 04财富的法术:江南社会史上的五通神/万志 英05明清江南城隍考--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农民 信仰/滨岛敦俊 06神明的标准化:华南沿海天后的推广,960 -1960年/华琛 07帝制中国晚期的标准化和正确行动之说辞: 从华琛理论看福州地区的仪式与崇拜/宋怡明
第四编:历史记忆 13女性形象的重塑:"姑嫂坟"及其传说/刘志伟 14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 析/赵世瑜 15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 研究的方法问题/陈春声 16开山宿老与英雄--历史记忆与香港的移民、定居与纠纷的 传说/蔡志祥 17瓦寺土司的祖源--一个对历史、神话与乡野传说的边缘研 究/王明珂
陈支平,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部主任委员、国学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会 副会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商业史 学会副会长,以及日本国立大阪大学文学部、台湾 暨南大学历史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客座教授、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 会主任等职务。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单元测试-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1·河南南阳·统考一模)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这是因为抗美援朝精神()①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信念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①是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2021秋·陕西榆林·九年级校考期中)灿烂的民族文化,传承的民族精神,下列关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B.C.D.3.(2022·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主媒体中心到竞赛场馆,再到北京和张家口的社区街道,处处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约20万人次的城市志愿者在城市交通、信息咨询、文明倡导等方面提供服务,以饱满热情和温暖微笑扮靓冬奥、点亮城市,为冬奥盛会增添亮丽色彩。
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的行为()①能够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可①是践行友善这一价值准则的表现①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①旨在为个人挣得荣誉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2019·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公益广告语“不要让眼泪成为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①资源可再生,不用担心不够用①我们追求高速发展,只能过度开发资源①我国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源形势①坚持绿色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2022·海南·模拟预测)2020年12月1日海南将全面“禁塑”,这意味着海南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答题要领——探究命题角度1文化创新的作用[答题术语](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这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命题角度2文化创新的途径[答题术语](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
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基本途径。
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6)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进步、思想解放,推动文化形式和内涵的发展。
解题示范——应用[典例]1.(2017·高考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
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
国博《百年巨匠》展:还原文学艺术大师本色
国博《百年巨匠》展:还原文学艺术大师本色作者:孙国维来源:《文化交流》2017年第11期国庆前夕,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盛大展览,向观众推出上世纪43位我国杰出的文学艺术巨匠。
二楼4号展厅前面,陈列着巨幅齐白石《松鹤旭日图》和张大千《华山云海图》以及鲁迅的《自题小像》手稿,还有关山月的梅花图《俏也不争春》。
参观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徜徉在大师们遗留下的文化艺术精品之前,共享这百年难遇的文艺大餐。
在这之前,北京举行了《百年巨匠》研讨会,文艺界的领军人物悉数到会。
大家一致认为要通过《百年巨匠》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的拍摄、宣传、巡展来激励后人,砥砺奋进。
这次国博展示的43位文学艺术大师的作品是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其背后凝聚了摄制团队多少辛酸和心血。
他们奔波于全国和世界各地,采访了大师们的亲朋好友及相关人物,有的则完全依靠民间力量的推动和投入。
这些巨匠大都谢世,有的线索还不在国内,寻找起来十分困难。
总策划和总制片人杨京岛说:“我和《百年巨匠》的7位总导演都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
我们这代人从困难时期过来,一路打拼,到现在各方面条件都改善了,就想为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他足足花了20年的光阴,通过各种锻炼和学养,与书画巨匠结缘,来积累和沉淀。
他以自己的真诚和努力赢得了关山月、吴作人、吴冠中、黄胄、赵朴初、启功等大师的友谊。
为筹措资金,他下海经商,办起了广告公司。
他帮助国内知名书画家举办了几十场笔会和画展,并为他们出版了上百种画册和图书。
进而积累了可贵的人脉资源和商业渠道。
他还不远万里只身前往美国旧金山,寻探张大千的儿子张保罗,从这位老者嘴里掏出了珍贵的“活档案”。
张大千虽然子女众多,但常在身边的只有张保罗,张保罗在日常的随侍中耳濡目染,对父亲的创作生活和艺术作品十分熟悉。
杨京岛以三顾茅庐的真诚和苦口婆心,终于打动了隐居在美国加州卡梅尔小镇别墅“可以居”的主人。
高考语文阅读:《唐宫夜宴》专题阅读及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1.阅读《唐宫夜宴》专题材料,摘录重要观点及重要词句;2.观看视频《唐宫夜宴》,约六分钟;3.运用《唐宫夜宴》相关素材,完成2021南通一模作文题,文题见最后。
【专题阅读】河南春晚《唐宫夜宴》出圈记“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
作为河南春晚里成功火爆出圈的节目,《唐宫夜宴》展现了大唐的盛世风韵。
以创新的手法抹去时间遗留的灰尘,展现出历史风韵与独具魅力的大唐文化。
《唐宫夜宴》火出圈:复活了的博物馆《唐宫夜宴》以夜宴的乐师为主角,展现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最终演奏的过程。
一开始,14位丰腴的唐朝少女怀抱乐器,奏响音乐。
她们身穿红绿襦裙,娇憨可爱。
小碎步走过千里江山,越过彩墨渲染的山岭,练习着将要献上的歌舞。
胖嘟嘟的舞者们拿着不同的乐器,舞动起来仙气飘逸。
当她们结束练习,来到飘着金鱼的故宫时,演出就正式开始了。
舞台一改之前轻松欢愉的氛围,女儿们收起稚气,伴着音乐婀娜起舞。
场面变得宏伟壮观,大唐繁盛华丽的场面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唐宫夜宴》仿佛一场“博物馆奇妙之夜”,处处都可以看到文物宝藏的影子。
其中有不少可以挖掘的地方。
比如仕女的造型。
侍女们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唐三彩陶俑的造型样式。
宽大的裙摆,让整体造型看起来甚至有一些“憨态可掬”。
而风格化十分明显的服装设计又别有用心。
低纯度的红绿配色,既醒目独特,又不显得土气。
非常适合舞台演出的效果。
另外,细心的网友们也发现表演之中出现了许多“国家宝藏”。
比如“妇好鸮尊”,它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型酒尊。
作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它也曾经登上过《国家宝藏》。
神态威严双翅敛羽,两足粗壮有力被称作古代战神的象征,拥有昼伏夜出的天性、击而必中的本领。
再如莲鹤方壶,这件莲鹤方壶无疑最能表现春秋青铜工艺的精湛。
通高126.5厘米的它出土于1923年,壶身上以浅浮雕工艺制作的纹饰,是传统文化的瑰丽。
珍贵如它,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
在《唐宫夜宴》中,它昂首振翅,翘首望向远方,在一众文物中清冷威严。
中央民族大学通识教育中华民族历史答案
中央民族大学通识教育中华民族历史答案1、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以北占到5%;《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1%,以北则为9%。
与唐代天宝年间相比,北宋初期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增长幅度较大,这一变化可以推断()[单选题]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C.北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D.北民南迁进一步促进了南方发展(正确答案)2、69.公元144年,年仅两岁的汉冲帝即位,太后兄长大将军梁冀掌权。
一年后冲帝死,梁冀主谋选立八岁的质帝。
质帝不满梁冀专权,当着群臣说了一句“跋扈将军”就被梁冀毒死了。
此后梁冀专权二十多年。
这反映出当时()[单选题] *A.皇帝昏庸不理朝政B.豪强地主控制地方C.外戚专权把持朝政(正确答案)D.宦官专权统治腐败3、5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是()[单选题] *A.秦、汉B.元、清(正确答案)C.金、元D.辽、宋4、《水经注》是我国优秀的地理著作,作者是()[单选题] *A. 贾思勰B. 祖冲之C. 范缜D. 郦道元(正确答案)5、归纳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刘涵同学归纳宋朝和清朝的对外贸易机构正确的是()[单选题] *A.宋朝(广州十三行)﹣﹣清朝(市舶司)B.宋朝(市舶司)﹣﹣清朝(广州十三行)(正确答案)C.宋朝(勾栏)﹣﹣清朝(市舶司)D.宋朝(瓦子)﹣﹣清朝(广州十三行)6、“正当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焦头烂额时,一个宗教却趁着这混乱劲儿,在帝国境内逐渐兴起。
这就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材料中的“宗教”诞生于( ) [单选题] *A.古代印度B.巴勒斯坦地区(正确答案)C.阿拉伯半岛D.古代中国7、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留意事项:A.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B.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文人经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是中秋赏月遣怀之作,表达了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
文人经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以月光写相思,以秋霜写乡愁,一片月光,一方秋霜,象征了异乡人最凄凉的心境。
短短四句诗中,就出现了“月亮”和“月光”两个意象。
这首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古往今来不知触动了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勾起了那离乡别亲的愁绪和思乡念亲的乡泪。
诗人在借助月亮表达思念、思乡之情的同时,也间或用来表达男女之情,多半是夫妻之间的温情。
比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作者望月抒怀,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以此来表达对远方妻子和儿女深切的挂念之情,以及对安定奇妙的华蜜生活的期盼和憧憬,情真意切,真挚动人。
与中国诗歌相对比,在西方的文化背景里,“月亮”在诗歌中经常用来描写浪漫唯美的爱情,或与爱情有关的美丽女性。
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在西方的文化里,月亮几乎总是和爱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影相随。
比如雪莱的《回声》,干脆把月亮和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爱情有更真实的回声,比一切回声要更奇妙,月亮四周闪着星星,笛声琴声,柔软的吉他声,反复地奏起爱情的曲调。
”诗人在该诗中将月亮与人类最温顺的情感——爱情同日而语,足见其浪漫的情怀和温顺的笔触。
为什么东部的“月亮”擅长传达思念之情,西方的“月亮”常用于表达爱情呢?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文化缘由。
中国历来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诗歌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除了抒情咏志、传承文化这个功能之外,还承载着“载道”的重任。
《人民音乐》总目录
《人民音乐》总目录专稿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总目刘云山(1?6)胡振民(1?7)傅庚辰(1?9)赵季平(1?10)本刊记者张萌(1?11)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花絮(1?4)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副主席名单(1?1】)关于推举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名誉主席和聘请顾问的决定(1?1】) 关于任命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秘书长,副秘书长的决定(1?11)《人民音乐》荣获"新中国6o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1?44)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成立本刊讯(5-4)让世界歌剧历史丰碑镌刻上中国的名字——在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成立仪式上的讲话金曼(5?27)阳春白雪和者El众——"第五届鼓浪屿钢琴节"展演综述本刊记者荣英涛(9?18)繁荣音乐评论促进音乐发展——在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第四届年会上的讲话王次熠(9?26)春华秋实开放共荣——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第四届年会评述高拂晓(9?28) 聚八方宾朋迎7O华诞——中央音乐学院举行建院70年庆典搭建沟通平台共谋音乐教育发展大计——记中外音乐学院院长论坛弘扬主旋律唱响新时代宋学军(12?6)宋学军王小夕(12?10)——"唱响中国"知名词曲作家创作推动会举行本刊特约记者郭娟(12?12)第7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为金钟喝彩塑世界品牌——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圆满落幕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名单倾听音乐界"两会"代表的声音北京现代音乐节展现时代的声音——2O1O年北京现代音乐节综述创作研究?乐海撷英钟文(1.46)(1.47)张蕾裴诺(4?25)浅议2l世纪中国儿童钢琴作品创作说唱剧《解放》音乐解析文心弄"剑器"豪情起"龙舞"——从《剑舞》,《龙舞》看徐昌俊的音乐风格走进音乐分析学的时代——"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述评新思维新感知——从"2009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看电子音乐发展的新趋势第四届京,沪,闽音乐创作研讨会述要论王建民筝曲旋律的创造性杨正君(7?21)杨慧(1-27)王安潮(1.29)明言(1?48-)张巍(2?l8)秦毅(2?22)曾宪林(2?24)张珊(2-26)从《茶》,《门》和《秦始皇》看谭盾的歌剧创作理念东方中乐团首场民族交响音乐会述评为当代作证——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当代音乐周"述评评敖昌群《生命》交响曲关于音乐分析意义,方法,人才培养和文献引进的探讨品味不尽的红色经典故事——听交响组曲《地道战留给后世的故事》有感聆听和谐之音感受华夏巨变杨正君(2?29)王艺(2?32)杨和平(2?34)陈启云(3?12)杜晓十(3?25)左霞(3?28)——"我爱你中华——敖昌群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有感玄音(3?3O)关于在院校常规教学中融入"音乐分析学"理念的思考吴春福(3?32) 2009"帕拉天奴杯"第四届合唱及艺术歌曲比赛研讨会综述陈晶(3?34) 简单的悸论[意]斯特凡诺?爵瓦索尼黄建清,温德青译(3?37)歌剧《青春之歌》带来的喜满新颖(4?8)歌曲创作谈孟卫东(4?26)建设"中华乐派"任重道远——写在金湘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之后卞祖善(4?29)饱含真情品质高洁成熟自信——记作曲家金湘20o9交响乐作品音乐会暨研讨会魏扬(4?32)当代新音乐的轨迹——杨立青的室内乐作品评析田艺苗(4?36)巴蜀神韵天府名家——聆听"天府之恋——张坚民族作品音乐会"印象刘再生(4?40) 弘扬华乐文化展示中华风韵一一听中央民族乐团"中华风韵"新春音乐会尹铁良(5?l1)朱践耳的交响乐创作蔡乔中(5?28)呼唤民族声乐作品的多样化——从"王志信现象"说起张敏(5?31)交响乐本土化探索半世纪国内外传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5O年池瑾瑕(5?34) 东西交融的气韵——陈晓勇钢琴作品《日记》的音乐与演奏常丽(6?10)体验真挚之情净化心灵之旅——徐振民小提琴协奏曲《音诗》创作特色贾国平(7?9)"徐振民交响乐作品研讨会"综述夏苒(7?12)秦文琛室内乐的创作特色安鲁新(7?14)徽风皖韵黄山黄梅——姚盛昌教授的交响曲《黄山?黄梅》评析程炳杰(7?18)音乐传递感恩舞蹈鼓舞奋进——四川音乐艺术家"5?l2"大地震两周年纪念赴京感恩系列活动综述雍敦全(8?7)大爱无疆——在"生命"交响音乐会座谈会上的发言卞祖善(8?10)2O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简析卢璐匡君(8?25) 古韵淳厚秦声幽怨——大提琴与钢琴《古?秦》解析李沙(8?32)为有奇香扑面来——评音乐剧《茉莉花》居其宏(9?22)琴声悠扬丝路音画——评努斯勒提?瓦吉丁《丝道幻影——小提琴作品8首》的艺术特色王宝龙(9?31)理念与技术的创新——电子音乐作品《诺日朗》的创作特点分析王炫(9?34)用声音刻画脸谱—~评析张小夫电子音乐作品《脸谱Ⅱ》徐玺宝(9.38)音乐纵横/,良采尝jPEOPLE'SMUSIC:2010?1291——我所希望并能给予的扎根中国文化"元传统"的清唱剧——瞿小松清唱剧《大劈棺》探析《人民音乐》对新中国交响事业发展贡献的历史回顾——写在纪念创刊6O周年之际聆听《绿色的呼唤》一一韩兰魁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印象给世界一个绿色的吻——一个西部作曲家的思考与情怀因坚韧而坚守由乐观升达观——听黄安伦作品音乐会的感悟透过秦咏诚的经典声乐作品看其创作风格无我之象与有我之境——朱婕的高胡与乐队《自梳女》朝鲜歌剧《红楼梦》带来的思考收获——广东省交响乐作品评奖印象谈谈舞剧《天山荚蓉》的音乐创作剑为我动乐为我心一一简析小提琴与钢琴《剑》创作与演奏特征客家文化的历史颂歌——舞剧《大围屋》音乐评析当代音乐家瞿小松(10?28)石一冰(10?3O)张慧张雯雯(1O?3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记音乐史学家汪毓和音乐学家,教育家汪毓和简历民族声乐理论探索者——记民族声乐教授丁雅贤海阔凭鱼跃——记指挥家,解放军军乐团团长于海技巧与风格的超越艺术与人格的完美——为闵惠芬《二胡艺术研究文集》作序尊师楷模丰碑——记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他为祖国彻夜而歌——记作曲咏矗It东西湖梅兰婺江歌魔笛曲梆情——评詹永明笛子独奏音乐会借"世博"东风展国乐魅力一一访歌唱家宋祖英德无常师主善为师——记琵琶艺术家王范地先生岁月悠悠写华章——徐振民先生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徐振民作品年表呼唤时代的阳刚之气——访军旅指挥家郑健新疆民族音乐我的艺术毕命之魂——记维吾尔族音乐家努斯勒捉?瓦吉丁的音乐创作弓弦人生大爱情怀——贺王国潼从艺60周年,从教5O周年情系交响——记指挥大师韩中杰《偏套集》读后感言——简评《张非诗文辑录》"一个半"中国指挥家的世纪情缘让琵琶永恒的行走92/,良毫亲PEOPLE'SMUSIC2010?12李吉提(11.13)罗艺峰(11?18)宋璐璐(11?23)程龙(1】?26)程龙(11?30)王吉乐(1l?32)何平(11?34)王颖吴春福(12?l6)韩梅(12?25)胡艺芳(12?28)戴嘉枋(1?17)(1?23)沈尊光(1?24)俞峰(2?5)王次炯(3?5)朱昌耀(3?9)杨启舫(4?4)纪维剑张平(5?15)特约记者晓文(6?4)任宏(6?22)林育(7?5)f7?13,赵世民(8?4)何绍儒(9—4)牟典鹏(9?8)卞祖善(10?4)唐诃(10?8)陈孝英温欲耕(10?25)——听读吴玉霞清代占谱《弦索备考》全本音乐会之后的思考——专访三弦演奏家谈龙建表演艺术张振涛(11.4)本刊记者荣英涛(1】?9')看杭州爱乐乐团的崛起方舟(I.33)中国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字声问题及审美差异张旭东(1?52) 永远年轻的乐团——中国少年交响乐团暨"红领巾乐队"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在京举行宋歌(1?56)大气开放响亮南昌——20o9第三届中国?南昌国际军乐节综述于海(2?37)纵意驰骋推陈出新——"戴亚笛子协奏曲音乐会"述评何宽钊(2?41)淡歌唱的"管道"在演唱中的重要性张莉[美]玛莎-诺(2?45) "相约台中一一第二届海峡两岸合唱节"纪行曹国梁(3?16) 春华秋实——观声乐教授,歌唱家马秋华教授从教3O年学生音乐会有感曾彤(3?20)"嘲闩"精神与"谈话"意识——观美国TCU室内乐团沈阳音乐会有感整体计算与局部计算的时间素描——电子音乐作品《阵》之时间逻辑与材料布局立足本土彰显特色——记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晋京演出座谈会本刊记者加尔西亚"声门冲击"学说的一些启示古词今曲铸国魂——无伴奏合唱清唱剧《桃花扇》观后无伴奏清唱剧《桃花扇》审美阐释人声乐器特殊性的声学阐释声乐艺术中的个人演唱风格好哇!古稀歌声——听刘秉义天津音乐厅独唱音乐会有感反者道之动——论张佳林的钢琴伴奏艺术"七星"紫竹作龙吟一一评刘正国笛子作品暨刘氏七孔笛首演音乐会钢琴:现代音乐的实验场手风琴与20世纪【}】国音乐感动与感怀——听安如砺二胡艺术教学成果展演五十载春意盎然世博年申城同庆——"卜海之春"5O周年纪念活动综述"西子"情牵"巨人"丁京城乐坛奏华孝——评浙江交响乐团"春路雨添化"新春音乐会中国歌剧的难点哪里——从歌剧《西施》的演出说起新团队带来新《西施》半个世纪的灿烂——纪念"上海之春"创办.血十周年成就斐然任重道远——为中国爱乐成十周年而作论笛子演奏中的"沉"与"净"对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在2009年中国管乐周研讨会L的发言陶笛的世界:人人都足音乐家姜珊(3?40)李小兵(3?42)于庆新(4?l2)李凤莲(4?43)袁明(5?6)王次煸(5?7)吴静(5?62)陈自勤(5?66)管谨义(6?7)范立芝(6?17)唐朴林(6?2o)马莉(6?26)谭艺民(6?29)刘文金(6?57)王勇尹韶文(7?26)朱璐璐(7?29)石惟正(7?32)蒋力(7?34)陆在易(7?37)卞祖善(7?40)毛云岗(7?42)杨勇(7?44)张德俊L8?12)两岸同歌牵手心灵之旅——第三届海峡两岸(福州)合唱节圆满闭幕本刊特约记者国家大剧院乐团交响绽放——评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音乐会如何塑造民族声乐的共性美和个性美感受低音的魅力——评男低音歌唱家彭康亮的歌剧演唱论歌曲风格的双重属性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展现——西藏爱乐乐团首次参加"中国交响乐之春"展演侧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次赴欧洲演出与交流张志英文明的冲突——中国手风琴多元化,民族化之路用音乐架起两岸友谊之桥——2O】0年海峡爱乐乐团巡演举办打造交响乐发展的新平台——访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联盟主席郭珊跨越平台攀登高峰乔译萱(8-16)刘小龙(8?l8)穆红(8?29)周静(8?36)周咏(8?38)银卓玛(9?12)史晓眉(9?I5)许键(9?41)庸若甫(10?16)亚太地区交响乐团本刊记者张萌(10?18)——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大提琴比赛评述探索创新发展——六届全国大提琴比赛今昔谈中国大提琴音乐新【廿纪新成果的全面检阅与集中展示——2OlO"上海之春"大提琴原创作品比赛述评昆仑群山脚下的传奇音乐会情系交响——贺韩中杰90华诞暨从艺73周年专场音乐会本刊记者一位畿近歌唱艺术高峰的歌唱家~一曹秀美"上海夏季音乐节"独唱音乐会述评戏歌的艺术特征及演唱一一以《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为例光彩夺目的小角色——《蝙蝠》中阿黛莉咏叹调的研究琴韵生辉色彩飞扬——198O一2O10年钢琴音色研究综述音乐构思与再现中的速度音教园地六十载耕耘腾喜庆甲子情桃李竞芳菲——西安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综述瑞雪飘管弦大音满京城——记E海音乐学院国家大剧院"大音之韵"音乐会邹文琴教学随想培养传统文化的记忆——韩国基础音乐教育掠影近代释义学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影响后现代教育理念对l晤方音乐史教学的启示音乐教育哲学的跨文化对话景作人(10?38)刘洋(1O?41)钱仁平(10?44)李瑾(11?20)严济颖(12?15)石惟正(12?20)朱国昌(12?38)张建成(12?41)史晓眉(1?36)伍维曦(1?40)惟正(1?58)金顺爱(1?60)李暑红(1?63)朱宁宁杨九华(1.66)——"2009中国广州-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音乐特长班与普通班学生音乐认知的差异比较延展鲁艺传统彰显沈音精神陈雅先(2?63)江娟娟(2?66)——评沈阳音乐学院"华彩金秋"音乐会观赛随笔——有感于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比赛器乐专场音乐教育审美体验探析高师钢琴教学法课弹性教学与个性教学的重组音乐专业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水平的研究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21世纪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中国人——写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成立lO周年多维音乐哲学流派思想下的音乐教育研究新课程音乐课标实验教材综评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堂研讨会综述构建合理化高师钢琴技能体系的理论探索回应社会需求培养音乐复合型人才音乐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现状分析——基于五所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研究借鉴反思提升创新——"2009武夷山?西方音乐学会综合性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暨讲习班"综述宋方方"口传心授"的多重解读新思路带来新突破——项阳"中国乐籍制度与传统文化"课程之思考网络时代的音乐听觉训练建国6O年基础教育音乐课标的回顾与展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照下的民族音乐课程建构取向王赫秉承尚美创新校训再创川音明日辉煌——四川音乐学院建校7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综述高师声乐教学中关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相互借鉴与融合之探究王丽娜唱好先要说好——声乐教学中"以说助唱"训练法的研究近代化历程中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教材建设问题杨和平漫漫求索之路——国内音乐剧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及评论在对沈洋的教学过程中形成我的教学理念形象思维在声乐教学中的误读及理性思考哈尔滨2O世纪早期(俄侨)手风琴教育的探究音乐数字化对当下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影响——浅谈艺术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基于主体性目标体系的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研究——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桑海波(3?22)金奇(3?54)刘安乐(3?56)王昌逵(3?59)陈凌(4?60)蔡梦(4?63)俞人豪(5?19)黄颖仪(5?46)冯亚(5?50)施咏(5?54)杨相勇(5?56)李宗堂(5?59)宋蓓(6?32)邱桂香(6-36)朱洁琼(6?38)白晓炜(6?41)张晖(7?64)雷美琴(7?67)李婷婷(7?7O)宋康(8?21)郝玉珠(9?59)夏艳萍(9?62)宋莉(9?64)康啸(10?58)杨宝利(11?37)俞子正(11?4O)何艺宋立权(12?62)绍迅(12?64)尹爱青王稼之(12?67)乐海钩沉忆缪天瑞教授主编《音乐百科词典》中的治学思想和方法管谨义(2?11)勤奋好学的一生笔耕不辍的一生——怀念父亲缪天瑞林剑(2?15)深切的怀念——民族音乐大师彭修文与河南省越凋剧团的情缘舞台巨人——彭修文和他的民族管弦乐艺术罗云(2?48)/,良音.尝iPEOPLE'SMUSICf2010?1293 厚德载物乐者乐也——跟随温可铮先生学习的日子笙管箫埙寻墨迹真草隶篆听音律——缅怀民族管乐表演艺术家曹建国先生洒向人间都是爱——回忆母亲肖远肖远同志生平俄侨音乐家与工部局乐队交往历史新探研深事丰赡继往开泰来——第四届"马思聪学术研讨会"综述张鲁在延安时期的音乐生活与创作周总理和时乐潆的二三事古朴雅正气度非凡——琵琶演奏家程午加世纪传承教育爱——记吴漪曼教授试论郑声兴盛之因张美林(4?17)胡亮(4?58)陈滨滨陈其钢(5?22)(5?26)一首名曲的曲折生成史——《满江红》(怒发冲冠)现行曲谱的来历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述评做人至上事业至上学生至上——记首都师范大学吴铁英教授追思会一壁书卷两架素琴卅载育人三碟传世——怀念恩师吴铁英先生长期被忽略和低估的杰出音乐家张曙黄土高原上的音乐守望——作曲家,教育家饶余燕艺术肖像恩师吕骥学者长者开拓者——回忆我与吕骥同志交往的点点滴滴黄自的中国古诗词音乐创作沥血酬壮志深情忆故人——《李元庆纪念文集》首发式座谈会综述论李焕之作为历史人物研究的典型意义李焕之的中国古典器乐观北京历史上的教会学校音乐教育品玄饮韵听古琴——魏晋南北朝古琴音乐的审美转型你和你的旋律永在我心中——为纪念施光南诞辰7O周年而作从"时代歌手"到"人民音乐家"——为纪念施光南诞辰70周年,逝世20周年Ifli作知音良师益友——纪念曹正教授诞辰9O周年民族音乐程兴旺(5?40)李林(6?61)时昭晖(6?64)贾怡(7?53)陈晓雾(7?56)王百灵任飞(7?58)李冰(7?61)赵璐(8?46)蔡梦莽璋(8?49)"集成"与"集成后"守望者们的情怀——"屈家营音乐会"纪事艺术之花两岸共赏——海峡传统文化?北管音乐研讨会综述海南l临高渔歌的社会生态及音乐特点山西汾阳田村圣母庙壁画音乐图像考姚振华箜篌的新生陕北民歌研究:问题意识与文化视野刀郎木卡姆的变异形态探析雅乐归故里遗音续千年94民采谗PEOPLE'SMUSIC『2010?12杨琼(8?52)向延生(9?44)崔兵(1o?12)孟于(10?47)陈自明(Io?50)任志宏(Io?53)李宏锋(10?56)蔡梦(11?42)曹国梁(11?45)盂维平(I1.48)田雅丽(11?51)洪如丁(12?44)明言(I2?46)高百坚(12?49)王耀华(1?70)乔建中(1?72)任飞(2李群山(2武丽敏崔君芝胡友笋滕祯54)56)6o)45)4851)——记"中日韩传统雅乐舞国际学术研讨会"关于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运动与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的互唤问题——兼谈民族音乐教育实践的良好契机从"边缘"到"中心"——谈《茉莉花》文化属性的蜕变二胡曲《病中吟》创作年代再探究大山的情韵——石占明和他演唱的左权民歌试谈陕西筝的学术地位——兼谈周延甲先生的独特贡献"梦寻北京,中国和世界的声音记忆"——记"2009北京传统音乐节"民族音乐学教学中说唱音乐分类新议从荤段子看民歌《集成》保护文化遗产的缺失海南少数民族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略——以琼中黎族民歌为例信手拈来皆成曲——谈孙文明二胡艺术的当代意义苏州对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昆曲的生态性哺育——以《牡丹亭》为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谈"非遗"保护中的"意识建构"问题关于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数据库的若于思考《陕北礼俗音乐的考察与研究》读后诸城琴派风格成因探析庙会民俗中的西安鼓乐的考察及功能分析求同存异"雅""傲"共赏田刚(4?46)蓝雪霏(4?48)胡小东(4?52)卫凌(4?55)乔建中(5?42)钱茸(5?44)卒刊记者张宁(6?13)齐江(6?44)胡小满(6.48)——给广东汉乐筝艺及《出水莲》提供一份教学参考明代弦索调的变异及其对剧唱的影响用音乐与世界对话——世博会与民族音乐文化之传播中国民族乐器发展史的里程碑——《华乐大典?二胡卷》出版感言李清资(6?51)戚萌亚(6?54)冯智全(7?4"/)王华(7?50)曹章琼(8?40)黄虎(8?43)李德敬(9?46)丁静文茹(9?49)王蔚(9?52)李昕(9?56)袁勤(IO-22)朴东生乔建中杨光熊于庆新赵寒阳(1O?62)立派传宗论发展根深叶茂话二胡——"秦派二胡学术论坛"述评邵吉民(IO?64)民族器乐地方派别的新景观——从"秦派二胡"的生成与繁盛说起乔建中(Io?66)古韵长流永葆青春——"孟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综述傅利民翟静雅(10?68)民歌是什么——兼评"第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王桂芹(1卜54) "复活"的弦索——清代古谱《弦索备考》全本音乐会暨学术研讨会印象"非遗"的视野苏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弹的哺育与保护略论现代传媒与传统音乐保护——从一个影视传播公司谈起泉州南音(弦管)二弦"原生态"留存与思考声音景观视角下的黔东南音乐音乐学探索谈谈音乐分析学的多元化建构20世纪作曲家个性化材料与音乐分析技法的适应性——以巴托克,朱践耳为例黄虎(11?56)杨曦帆(11?59)冯智全(12?52)柴广育(12?54)王萍萍(12?56)刘嵘(12?59)于润洋(1.12)王安国(I-14)基于临响倾听之上的音乐批评——和我的研究生讨论音乐批评问题乐评三分法及其实践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分析——基于"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的调查活虎巨象钝龟——科研成果三种类型特性概说中国音乐批评需要批判性文化反思精神认知美学理论视角下的音乐美学原理解读简论音乐的隐喻价值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沟通问题汉魏六朝琴赋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主体意识中国古代音乐"拍"的研究——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音乐"拍"研究共享共建共存——"第五届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图书馆馆长工作会议"综述本刊记者谈学术着作翻译的学术性——评《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的翻译韩锺恩(1?74)傅显舟(1?77)宋蓓(I?80)蒲亨建(2?69)杨民康(2?72)胡晓伟(2?76)王炳社(2?80)项阳(3?74)万志全(3?78)廖家骅(4?66)郭林(4?69)荣英涛(4?74)王秀萍(4?76)"移风易俗,奠善于乐"的音乐美学渊源考杨辉(6?66)音乐创作表演学科的学术性认知——兼谈我国音乐学学科设置与学位体系构想贾达群(6?70) 作曲家音乐创作的社会性问题探讨李劲松(7?73)2009年国内部分钢琴研究综述李佳(7?77)什么是现代音乐——现代音乐漫谈之一徐昌俊(7.80)解读李渔"变死音为活曲"的美学内涵黄彦(7.83)乐由心生心随声动——2009年音乐治疗危机干预国际论坛暨首届学术年会会议侧记杜青青(8?55)师心独见炳千秋——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剖析赵梅枝(9?67)现代,对于传统是一种机遇——从"机遇"说到"视频音乐志"立项伍国栋(9?70)论审美心理在歌剧接受美学中的表现与建构王保荣(9?74) 试论"古典跨界"现象曹锡严昕(10?84)论司马迁的音乐思想陈四海董菲(10?88)意识形态宣传对美感经验的征用——论瓦格纳的一段着名乐曲在电影中的运用邓双林(1O?92) 生态美学——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罗小平(12.84)环球采风纷呈学术续延盛会恩泽学界——"第八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论加纳作曲家曼纽尔?吉玛?拉比的钢琴作品一一《莲花》样性,民主,对话:ISME全球化进程中的核心主题——玛丽?麦卡锡(MarieMcCarthy)教授访谈录从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印度电影音乐的文化认同承载历史回溯辉煌徐元勇(1?83)谢佳音(1?86)蔡丽红(2?82.)宋蕾(3?62)——记意大利博洛尼亚爱乐学院对欧洲音乐文化发展的贡献刘欣尹爱青(3?66)成就斐然仍需努力——中俄音乐文化交流研究述评王岩(3?68)理查?施特劳斯《四首最后的歌》创作特征解析马玉峰(3?71) 积淀丰厚明星闪亮——第九届全国小提琴比赛决赛综述景作人(4?21)数字化背景下的日本音乐市场彦芳梅维维(4?79)在西方歌剧为蓝本的历史中反思——从《夕鹤》创生看日本对西方歌剧的接受。
《扬中人》2011年第二期
2011年3月26日,是注定要写入扬中历史的日子。
扬中发展促进会第一个海外分会——北美分会在大洋彼岸的纽约曼哈顿隆重成立。
美国乡源纺织品公司总裁曹贤华无比激动地说:“今天,北美促进会的成立,使我们又找到了家的感觉。
在这温馨的家庭里,大家又能说家乡话,谈家乡事,叙家乡情。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正是我们这些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我们就想做点事来报答家乡父老。
我们所取得的任何成绩都应当归结于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情。
此时此刻,故乡领导仍不忘我们海外赤子,又给我们提供了拓展交流的平台,使我们扬中人能够共享乡情的温暖。
我们应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乡的建设,关心家乡的发展,同心同德,各尽所长,汇聚力量,共创家乡美好的未来。
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不能忘记我是扬中人。
为表达我对家乡的一片情愫,特赋诗一首。
《乡情》——写在北美分会成立之际:三月寒稀春悄临,游子欢跃汇曼城。
翘首企望北促会,乡情融融一家亲。
硕果斐然桑梓情,乌雀反哺寸草心。
绘设家园谟已定,换来祖国又一春。
”“美国再好,也没有家的感觉。
今天在座的很多人是长途驱车过来的,为的正是重温家的感情。
所以常回家看看,应成为每个人心中的热切呼唤。
”江苏益茂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恒龙的夫人武迪感慨万千地说。
万物都有一个家。
鸟儿的家是巢,树的家是土地,水的家是河流,风筝的家是蓝蓝的天空,北美地区扬中游子的家就是北美分会,在这个大家庭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温馨。
家是宁静的,家是温暖的,家是甜蜜的,家也是安定的。
她可能不华丽,但一定雅致。
那点点滴滴的幸福,实实在在的欢乐,时刻都可以把她装扮得暖意融融。
她可能不富裕,但一定洋溢着爱和情,一句贴心的话,是浓浓的乡情,厚重的给予。
这个家,如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如一阵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和忧伤;如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如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如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够洗涤掉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希望这个家,永远充满欢声笑语,充满和谐温馨。
地方文化下的版画校本课程开发
版 画校 本 课 程 的 开发 , 要 校 内外 合 作 探 究 , 长 、 师 、 需 校 教 家 长 、 生 、 区 代 表 共 同参 与 , 此 , 校 同 步 拓 宽 学 校 、 学 社 因 我 家
补单一国家课程设置 的不足 ,满足学校和学生 的具体需要 , 以 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 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 富学生 的情 拓 丰
程 的 成 功 实施 奠 定 基础 。
的文化 , 使本 土文 化在 学生的生命之旅 中得到传承 。从而让学 生 以开放 的眼光来看待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 , 理解 整体性的本
土文化结构, 以更 加 宽 广 的 视 野 , 注和 整 合 本 土 文 化 课 程 , 关 使
二、 建立健 全机构, 确保开发有序 开展
美 的 体验 与 感 受 , 高 审美 与 创 造 的 能 力 。 提 为此 , 校 充 分发 挥“ 国版 画 之 乡— — 建 瓯 ” 文 化 底 蕴 我 中 的 优势 , 以及 18 9 8年 我 校 就 开 办 了 少 儿版 画 班 的 成 功 经 验 , 住 抓 “ 国家 、 方 、 地 学校 三 级 课 程 管 理 ” 良好 历 史 机 遇 , 的 以建 瓯传 统
的开 展 。
三 、 施 开放 教 学 , 实 让开 发 成 功 高 效
一
是 解 放 学 生 , 励 学 生 自 由的 说 、 鼓 自由 的 想 、 由 的 学 、 自
全 的机构 为保 障、 以开放的教学为动 力, 对版 画校本课 程进行
开 发 , 实 践探 究 中得 以成 功 实 施 。 在
一
自由的画。 二是开放“ 过程 ” ,改变课堂教学情境, 营造大美术教 育氛 围, 形成 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在调查 、 究、 探 认知、
长泰文化对我的影响的作文
长泰文化对我的影响的作文哎呀呀,长泰文化可真是深深地影响着我呢!
我从小就听着长泰的那些故事长大,嘿呀,那些古老又神奇的传说,让我特别着迷。
每次听大人们讲起,我都瞪大眼睛,听得可认真啦,哈哈。
长泰的传统习俗也特别有意思。
过节的时候,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哎呀,那场面可欢乐啦!我会跟着大人们一起去参加各种活动,觉得特
别好玩。
还有长泰的那些民间艺术呀,像木偶戏什么的,我每次看都觉得好精彩呀,嘿嘿。
我会在台下为那些表演的叔叔阿姨们鼓掌喝彩,那感觉可
棒啦!
长泰的美食文化也让我这个小馋猫特别喜欢,那些特色的小吃,哎呀,一想到就忍不住流口水呢。
我经常缠着爸爸妈妈带我去吃,哈哈。
长泰文化就像一个温暖的怀抱,一直陪伴着我成长,嘿呀,我真的好喜欢它呀!我以后也要把这些美好的文化传承下去,嘿嘿!。
长泰特色的传统文化作文
长泰特色的传统文化作文
《长泰传统文化,那独特的魅力呀》
嘿,咱今儿来说说长泰特色的传统文化呀!长泰,那可是个有很多好玩东西的地儿。
就说那次我去逛长泰的一个传统集市,哇塞,那可太热闹啦!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都在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玩意儿。
我记得有个卖糖画的小摊儿,那摊主的手艺简直绝了。
他就那么拿着勺子,在案板上那么轻轻一抖,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就出来啦,简直跟真的一样嘞!我在旁边看了老半天,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真的太神奇了。
还有啊,那些特色的民俗表演也特别有意思。
比如竹马戏,演员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脸上化着滑稽的妆,在舞台上蹦蹦跳跳,演着各种有趣的故事,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那欢乐的氛围哟,能感染每一个人呢。
长泰的传统建筑也很有特色呀,那些古老的房子,有着别致的屋檐和精美的雕花,走在那古街上,感觉就像穿越了一样。
我看着那些建筑,心里就想,以前的人可真是厉害呀,能造出这么漂亮的房子。
哎呀呀,长泰的传统文化真的是丰富多彩,魅力无穷呀!每次想起在长泰的那些经历,我就忍不住感慨,这就是咱们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呀,得好好珍惜和传承嘞!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长泰那独特的传统文化呀!哈哈!。
中国文化遗产长泰高安军作文
中国文化遗产长泰高安军作文
长泰林墩寨位于福建漳州长泰县古善化里高安地,现在的林墩林溪村,林墩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龙津江及其支流在这里交汇,河谷中几座不高的岗埠构成奇异的地理景观:虎、狮、豹、象、麒麟“五兽听琴”,林墩寨就建在麒麟山上,故也称麒麟古寨。
林墩寨是明朝高安军抗倭的遗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古寨东、西、南布有三个石拱形寨门,南为正门。
其中,东门和西门在“文革”中被毁,条石用于建设村部,如今惟南门保存完好,当年雄伟壮观的风采犹存。
史载,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倭寇大肆入侵林墩地区,一名叫林承休的青年吸收各方丁壮,组建了且农且武的地方团练,以其所在地“高安”为名,称“高安军”。
高安军在6年抗倭斗争中,4次保家4次援外,歼寇2000多人。
林墩寨正是高安军的发祥地和大本营。
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三省巡案林秉汉便出生于寨中的一户贫寒的家庭。
福建长泰县文化遗产收录
湖珠鼓鸣岩:位于岩溪镇湖珠村鼓鸣山南麓山腰。
鼓鸣岩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岩下有洞,据《图经》云:“风雨晦明,则闻鼓声。
”据《长泰县志》载:“唐元和二年秋(公元807年),不雨弥月,乡民郑元善率众登山告祷,词未毕,鼓声四起,云物油然,霖雨十日,时因有年,众以为神,赴南安郡,上其事于朝。
三年,敕山为鼓鸣祈雨道场,封其神‘威泽王’,建祠。
”故称鼓鸣岩。
原址于鼓鸣山顶峰。
宋代初毁于大火,尔后易址利用遗物重建。
此建筑坐北朝南,平面为四合院落式,单檐悬山式屋顶,由门厅、天井、正堂组成,面积约168玉米,大门石横楣阴刻有“鼓鸣岩”三字。
正堂有盘龙石柱一对,造型逼真、威猛、栩栩如生。
八角石柱二对,其中一对阴刻有“莲界谈经龟石点头开善慧”、“鸣岩拥胜凤山举翰驾如来”对联一副。
正堂横梁绘有“八仙过海”,中梁有“二龙戏珠”彩色图案。
鼓鸣岩左侧有一巨石,下边有一个能容纳百人的大石洞,洞里陈列着三副得道和尚棺木,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岩后有大石龟、大石鼓、大石洞等景点,可远眺董凤山的美景,吸引众多游人到此玩乐、休闲,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此岩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遗物,曾于近期维修,基本保持原貌。
湖珠鼓鸣岩于1999年4月公布为我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竺岩:位于枋洋镇赤岭村天竺岩社。
该岩于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道人陈正友创建,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比长泰建县(公元955年),早二百九十六年,因此自古以来就有“先天竺,后长泰”之称。
在我县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整座建筑系石、砖、木混合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坐北朝南,面积约160平方米,外墙由石条垒砌而成。
分门厅、正殿二进,中为天井,廊不明显,门厅与正殿相差九级台阶。
门楣阴刻“天竺岩”三字,梁上有倒吊莲花柱头。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六支木圆柱支撑木构架,石柱础为圆形古镜式,配有厢房,中梁有二龙戏珠彩色墨画。
斗拱、石麒麟浮雕具有一定的唐代风格。
侯官文化中爱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研究
侯官文化中爱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研究
梁金豹
【期刊名称】《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2
【摘要】侯官文化是蕴含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地域文化,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世代侯官人。
在这一文化中,爱国精神无疑是其中最为核心、最为闪耀的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精神愈加重要。
结合时代需求,剖析侯官文化中爱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历史维度看,侯官文化中爱国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从文化维度看,侯官文化中爱国精神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从社会维度看,侯官文化中爱国精神与现代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时代需求看,侯官文化中爱国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侯官文化中的爱国精神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仅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
【总页数】9页(P43-51)
【作者】梁金豹
【作者单位】福建警察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2
【相关文献】
1.侯官村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变迁
2.五四爱国精神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承与弘扬
3.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精神
4.弘扬太极精神传承中华文化——记济南杨氏少侯小架人盘太极拳传人于学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县级媒体挖掘弘扬本土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以磐安县融百集纪录片《磐安记忆》为例
县级媒体挖掘弘扬本土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以磐安县融
百集纪录片《磐安记忆》为例
曹国灯
【期刊名称】《传媒评论》
【年(卷),期】2024()5
【摘要】传播地域文化是地方媒体的灵魂和根基所在,也是县级媒体内容创作本土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源泉。
磐安县地理位置特殊,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
在漫长的岁月中,勤劳智慧的山里人,创造了无数宝贵的传统文化技艺。
从2019年3月8日挂牌以来,磐安县融媒体中心立足实际,发挥县级媒体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组织专门工作团队,深入乡村,对话历史,深耕当地“非遗”,探索出一条以电视纪录片形式拍摄弘扬地域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取得了一定成绩。
【总页数】2页(P93-94)
【作者】曹国灯
【作者单位】磐安县融媒体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县级融媒体中心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索
2.县级融媒体中心历史人文纪录片创作探析——以纪录片《印迹•重访》为例
3.县级融媒体中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以滕州市融媒体中心为例
4.县级党媒如何做好舆论监督下半篇文章
——以磐安县融媒体中心为例5.融媒创新打通连接群众“最后一公里”--以磐安县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5版《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历史创新版大题突破技法②
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 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微点拨] 首先锁定时空,得出时间是中国古代,空间是某一个地 域。可以选择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或者珠江流域等,还可以选择某一 个地区,如关中地区、西域地区、齐鲁大地、苏南地区、燕赵大地、 湘湖地区、吴越地区、闽南地区等。阐述的时候要根据所选地区的古 代史,围绕该区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进行作答,比如该地区的 古代文明、思想、艺术等成就。最后,从该地区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 贡献的角度进行归纳总结。
达。(历史术语是指教材语言,时政语言,大型正规考试主观试题的 答案等)。
(4)概括性:内容全面,语言精练,表述准确,言简意赅,要突出关 键词。
பைடு நூலகம்
经典示例 ——在体验中品悟技法 [例] [2023·新课标全国卷,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 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 九州共贯”的气象。
请以“文明涵化”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
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模拟演练 ——在训练中创新应用 2.[2023·湖北卷,19][文明涵化与文化自信](12分) 材料 冯天瑜先生在《中国文化生成史》中指出,多极世界各具特 色的文明彼此交流沟通,其间既有冲突激荡,又有吸纳融会,达成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涵化”结果。今日所谓“西方文明”是多元复 合物,东亚文明的持续发展也是诸文明“对话”的产物。
大题突破技法② 开放探究型试题 答题行文的“四性”
新高考突出核心价值,立德树人,强调情境多元,聚集能力,新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美国著名的思想家塞缪尔在《文明的冲突域世界秩序》里以先哲的口吻写道“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竞争”,这警示世人:文化竞争时代的来临。
中华文化时代相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如何让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大放异彩,还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
当今世界是竞技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源源不断的进入我国,对我国文化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一方面,国人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而漠视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重视。
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也致使中华文化被边缘化。
可见,重树中华民族文化的地位,必须提高文化软实力,使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大放异彩。
让中华民族文化大放异彩,必须提升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当今时代,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凭借其英语的强势地位,大肆传播其文化价值。
如美国利用其电影输出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
所以我国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尤其是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拥有着让世界翘首的丰富内涵,利用各种文件推广活动,进一步加强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重树中华民族文化的地位,必须重塑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
传统文化是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对其传承是我们把我民族脉络的关键。
让中华民族文化大放异彩,必须加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积极学
习和借鉴外国文化的精华之处。
300多年前,德国先哲莱布尼茨期待中西文明“互相取长补短,明一盏明灯点燃另一盏明灯”。
如何让世界更深刻的了解中华文化,还需要政府搭建更多的文化交流平台,更好的展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海外孔子学院的建立于发展、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莫言获得诺奖,这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契机,传播中华文化,让其走的高更远。
文化盛,则国盛;文化强,则国强。
中华民族文化在历史的辉煌与灿烂,必能重获新生。
在国家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在国际加强对于民族文化的推广,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