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总结 判断选择
矿床学——精选推荐
第一章绪论一、矿床学概述二、矿产资源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三、我国的矿产资源概况第一节矿床学概述矿床学,又称矿床地质学,在国外称经济地质学(Economic Geology),是研究矿产资源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它是矿产勘查和开发的地质理论基础,又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
矿床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新颖的学科,它随着社会生产特别是矿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同时又随着近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矿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而充实更新,形成了一门技术经济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矿床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主要阶段:1、近代矿床学的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十六世纪~十七世纪)虽然人类对矿产的认识远自史前时期,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近代矿床学,其形成和发展始于十六世纪中叶。
当时正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雏形阶段,由于采矿冶金业的发展,在找矿实践中逐渐积累了关于矿床学的丰富知识,因而有些学者能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进而提出早期的成矿理论。
2、成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自十八世纪以来,对矿床成因解释最有代表性的是“水成论”和“火成论”两种学术观点的争论。
水成论者(Neptunist)认为所有岩石和矿床都是在大洋水中沉积形成的,而且所有脉体,包括矿脉也是这样形成的。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弗莱堡矿业学院的维尔纳(1755年),到十九世纪初,波伊(1822年)和尼克而(1832年)都指出火成岩与矿床之间存在着联系。
火成论者(Plutonist)否认地球内营力在地球发展演化中的作用,他们提出,硅酸盐和硫化物都不溶于水,因此矿石只能是地球深部火成的溶液或溶化物质注入地壳裂隙中而成的,这一认识的代表人物有美国人郝屯(1726~1797年)等。
这场“水火之争”尽管在两派的学术观点上都有事实根据和认识上的片面性,但在矿床学发展初期,促使了人们收集大量矿床实际资料,推动了人们对矿石、岩石的成因研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矿床学的发展,对矿床学理论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矿床学知识点全汇总-考前看一看
矿 气 触交 床 水 代矿 热 液 矿 4. 热 床 液矿 床 非岩浆热液矿床 岩浆气液矿床 床
西华山花岗岩体的主要矿化作用 为钨矿化以黑钨矿石英脉产出
1.围岩蚀变类型(高温:云英岩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电气石化、黄玉化;中温:绿泥石化、绢云母花、 黄铁长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蛇纹石化;低温:高岭土化、明矾石化、泡沸石化、重晶石化、石膏化) 2.交代类型:扩散交代(浓度差造成) 、渗滤交代() 3.成矿方式:交代、填充、填充交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划分矿化阶段标志:1.早阶段被晚阶段矿脉交截 2.早期段矿石经破碎和角岩化, 被后阶段矿物所胶结 3.早阶段矿被蚀变 确定矿物生成顺序:穿插、交代、包围、粒间位置、假象
成矿专属性:超基性岩体铬矿床、铜镍硫化物矿床;超基性基性岩体铜镍硫化物矿床;基性岩体钒 钛磁铁矿 花岗岩稀有稀土元素 矿石矿物为自形晶结构、围岩没有明显蚀变现象为早期岩浆分结矿床
2、沉积型矿床的分带特点,以 Fe、Mn 为例? (1)铁矿床的分带性 分为①氧化物相带②硅酸盐矿物相带③碳酸盐矿物相带④硫化物相带图示说明 (2)锰矿床的分带性 分为①软锰矿矿石相②水锰矿相③碳酸盐矿石相图示说明
2. 简述风化矿床的形成条件。 答:1)原岩条件:具有成矿专属性,如玄武岩风化可形成红土型铝矿床;富含铁、镍的超基性-基性岩风化可形成红土型铁矿床和镍 矿床 2)气候条件: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如在温热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地区,有利于大型铝、铁、锰等风化矿床的形成 3)地貌条件:高差不大的山区、丘陵地形对风化矿床的形成最为有利 4)水文条件:在决定风化矿床的规模和深度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地质构造条件:地台区有利于大规模的风化矿床形成,区域构造对风化矿床形成也起控制作用,侵蚀基准面决定风化壳的最终厚 度 6)时间
矿床学复习资料
矿床学复习资料矿床学复习资料矿床学是研究矿床形成、分布和开发的科学,它涉及地质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等多个学科。
对于学习矿床学的同学来说,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矿床学复习资料的内容。
1. 矿床形成机制矿床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热液作用、沉积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形成机制,并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矿床的形成过程。
例如,热液矿床是由热液在地壳中循环流动形成的,而沉积矿床则是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
2. 矿床分类根据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地质特征,我们可以将矿床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分类,并能够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常见的矿床类型包括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等。
每种类型的矿床都有其特定的地质特征和矿物组成,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掌握它们。
3. 矿床勘探技术矿床勘探是矿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寻找新的矿床资源的过程。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矿床勘探技术,并能够评估其适用性和效果。
常见的矿床勘探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遥感勘探等。
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4. 矿床开发与利用矿床开发是将矿床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矿床开发方法,并能够评估其可行性和效益。
常见的矿床开发方法包括露天开采、地下开采、浮选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技术要求,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5. 矿床环境保护矿床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矿床环境保护的问题。
在复习矿床学时,我们需要了解矿床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并能够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矿床开发可能导致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矿床学复习资料应该包括矿床形成机制、矿床分类、矿床勘探技术、矿床开发与利用以及矿床环境保护等内容。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矿床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矿床的形成、类型、分布特征和开采等方面。
矿床是自然界中含有一定矿产的固体岩体,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质集合。
矿床的形成与地质因素、构造环境、岩石矿物的特性、流体作用等因素有关。
在国民经济中,矿床是重要的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总结概念与各类矿床。
一、矿床学的基本概念1. 矿床:指地球上储藏有可开采或潜在开采价值的固体岩体中的矿物质集合。
2. 预测: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目标区域潜在的矿床做出预测。
3. 矿源:指构成矿床的矿物质来自原始的岩石矿物。
4. 成因:矿床形成的地质过程,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热液活动等。
5. 矿床类型:可通过识别矿床的成因、地质特征、矿物质组分来进行分类。
6. 矿石:具有大量有用矿物成分的自然矿物体,可经过选矿或冶炼处理得到金属、非金属等矿产品的矿石。
二、各类矿床1. 火成岩型矿床:由岩浆、岩浆流体中的矿物质析出,主要包括斑岩、粗面岩、岩浆热液等矿床。
其中斑岩矿床是指由深源岩浆中高温、高压、高浓度的矿质溶液在晶体基及交代岩石中形成的矿床;粗面岩矿床是指由熔岩或熔体与下伏地层的反应所产生的特殊类型岩体,包括铬、铜、镍等;岩浆热液矿床指由岩浆热液所形成的矿床,特点是铅锌银以及稀有金属等。
2. 沉积岩型矿床:由沉积作用与地质构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矿床,主要包括铁矿和磷矿等。
3. 变质岩型矿床:由岩石成因中的某些化学元素被迁移、淋滤、结晶、交代过程中的矿物质形成的,主要包括金、铜、铜钼等。
4. 热液型矿床:由地壳中高温高压、带有各种化学元素的热液所携带的矿物质在地质体中沉淀、结晶、交代而成,主要有铜铅锌矿床,铜矿、黄铁矿脉状矿床等。
5. 矽卡岩型矿床:由矽卡岩中含有的铜、钼、铝等元素被热液输送到适当环境下沉淀形成的矿床,钼、铜、铝、锂、锗等都是矽卡岩型矿床的常见矿产。
6. 火山岩型矿床:由火山喷出物中的矿物质、熔岩与火山烟气中的矿物质在火山活动以及周围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包括硫铜矿、玄武岩型铜镍铂族元素矿床等。
矿床学的研究方法
矿床学的研究方法矿床是在地壳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人们的观察却不能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只能看到现代的某些成矿作用,而不能直接观察过去地质时代中的成矿作用;只能观察成矿作用的某一片段,不能观察成矿作用的全过程;只能观察地表和地壳浅部的矿床特征,很难观察地壳深处的成矿特征。
由于这种观察的局限性,很容易导致对矿床认识的片面性。
因此,在研究矿床时,必须全面观察各种地质矿化现象,掌握大量的实际资料,对矿床进行具体研究分析、比较和综合,以便对矿床成因获得较为客观的认识。
同时,由于绝大多数矿床是在地壳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今天所能见到的成矿作用不能与以往地质时期的成矿作用简单的加以比拟,因此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正确运用将今论古的方法。
矿床学的研究必须与找矿、勘探和采矿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并不断提高的过程。
生产实践过程类似于医学上的“临床解剖”,是进行全面、深入观察与研究矿床的最理想场所。
通过现场研究,了解矿床(或矿体)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具体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可以为成矿规律的总结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我国钨矿床的“五层楼”分带规律、鞍山式铁矿的“向斜”控矿规律、北美的斑岩型铜(钼)矿矿化模式,以及通过在太平洋洋中脊直接观察到的正在进行的现代洋底成矿作用(黑、白烟囱)而提出的热水喷流成矿模式等都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
当前,找矿勘探工作已经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资料,这些资料一方面不断检验已有的矿床理论是否正确,对某些传统的矿床成因观点进行重新评价;另一方面通过总结、概括新的理性认识,形成新的成矿理论,为成矿预测、找矿勘探和矿山生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矿床研究的一般方法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步总结出一套对矿床进行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野外(现场)观察、室内研究和综合分析3个阶段:1. 野外(现场)观察野外(现场)工作是一切矿床研究工作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在系统研究和总结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资料基础上,在矿床范围内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编录,测制各种地质图、剖面图和素描图等,查明矿床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即地层、岩浆岩、构造活动等情况。
矿床学题库
矿床学题库名词解释1.矿物的反射率与分级2.矿物的显微硬度与分级3.矿石的品位与品级4.交代作用5.矿床与矿体6.成矿作用7.脉石矿物与矿石矿物8.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9.斑岩铜矿10.风化矿床11.海绵陨铁结构12.矿田13.脉石和夹石14.矿石的结构和构造15.围岩和母岩16.矿石17.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18.有益组份和有害组份19.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20.充填成矿作用和交代成矿作用21.伟晶岩矿床22.围岩蚀变和蚀变围岩23.机械沉积分异、化学沉积分异24.矿床学25.均一温度和爆裂温度26.克拉克值、浓集系数、浓度克拉克值27.受变质矿床和变成矿床28.同化作用29.混染作用二、简答题1.矿床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矿床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3.决定矿床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4.矿产的定义与基本特征?5.沉积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6.画图简要说明胶体化学沉积铁矿的矿物相分带。
7.画图简要说明胶体化学沉积锰矿的矿物相分带。
8.举例说明沉积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矿产种类。
9.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0.如何获得内生矿床的成矿温度?11.如何确定矿物的生成顺序?12.接触交代矿床的形成条件?三、论述题1.岩浆矿床的主要特征?2.热液矿床的主要特征?3.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的形成过程?4.SEDEX型矿床的主要特征?5.沉积矿床的主要特征?6.成矿流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四、判断题1.“沙漠说”是一种重要的海相成油理论。
(×)2.“沙洲说”是一种重要的陆相成盐理论。
(×)3.K、Na、Ca可形成风化矿床。
(×)4.斑岩铜矿又称为细脉浸染型铜矿。
(√)5.沉积赤铁矿矿床的含矿层以粗碎屑岩为特征。
(×)6.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伟晶岩是花岗伟晶岩。
(√)7.风化矿床多产于第三纪、第四纪的风化壳中。
(√)8.风化矿床中,Fe、Ti、Al趋于在风化壳中、上部富集成矿。
矿床学期末考试总结
第一章绪论1.矿产: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目前可被利用的矿物原料。
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2.矿产资源:是指尚未开发利用的矿物资源,是一种自然财富。
一方面体现了客观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物质的天然富集,另一方面在目前或可以预见的将来,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3.我国矿产资源特点:(1)资源总量较大、人均占有量不足;(2)矿产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尽理想;(3)单一矿种少,伴生矿种多;(4)富矿少、贫矿多;(5)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6)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4.矿床:是指在地壳中通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其质和量符合工业要求,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5.矿床三个属性:(1)矿床是综合地质体,是受地质条件控制的,是有地质规律可寻的。
——找矿可能性(地质属性);(2)矿床必须是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
——质量和达到工业要求——经济属性;(3)21世纪以来,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大前提下,需要根据矿山环境属性来研究矿床在自然状态下和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保护和改善矿山环境提供地质依据,以最终达到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的。
——环境属性。
6.矿床学:是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又称为矿床地质学7.1矿床学研究对象(任务):1)正确认识各类矿床地质特征、形成条件、成矿作用和形成过程,以查明矿床成因2)查明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和时空分布规律提供值得进一步工作的基础,成矿预测3)查明矿床中有益有害元素及其含量以利于合理地充分地有效地利用矿产资源7.2研究内容:1)矿床分布规律2)矿床成因3)找矿地质标志4)矿体特征5)矿石特征8.矿体:矿体是指由矿石和脉石组成的独立地质体,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采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围岩:泛指矿体周围的岩石,其界线有的很清楚(如脉状矿体),有的呈渐变过渡(如由细脉浸染状矿石组成的矿体)。
母岩:在成矿作用中,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的岩石。
矿床学总结
矿床学总结(题型:名词解释5个,简答6选5,论述3选2)△矿产: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矿床: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矿床学:研究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是在同一地质作用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后生矿床: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内生矿床:由内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矿体: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采利用的主要对象☆盲矿体:矿体完全隐伏于地下,无出露矿层:在沉积作用下形成的产状与围岩一致的板状矿体,属同生矿床矿脉:形成在岩石裂隙中的板状矿体,属后生矿床倾伏角:矿体最大延伸方向与其水平投影线间的夹角侧伏角:矿体最大延伸方向与走向间的夹角倾角:矿体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投影线间的夹角围岩:泛指矿体周围的岩石母岩:矿床形成过程中,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岩石☆矿源层:成矿物质在沉积成岩时已初步富集并能在后生期被活化迁出的岩层☆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可从中提取有用组份的矿物集合体脉石: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夹石:矿体中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其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必须从矿体中剔除矿石矿物:矿石中有用的矿物脉石矿物:矿石中无用的矿物△矿石的结构: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矿石的构造: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组份的百分含量△边界品位:用来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工业品位:能被开采利用的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矿石品级:主要根据矿石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份的含量确定的矿石等级矿床的成因类型:按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矿床的工业类型:能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上起重要作用的矿床类型丰度:元素在某一地质体中的平均百分含量◇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百分含量◇浓度克拉克值:某元素的丰度与克拉克值之比浓度系数:工业品位与某元素的克拉克值之比成矿作用: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成矿的作用同化/混染作用:岩浆在就位和运移过程中熔化或溶解围岩物质,使岩浆成分发生变化,这种作用叫同化作用,而不完全的同化作用叫混染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岩浆中的矿物按顺序结晶,并在重力和动力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岩浆分结矿床: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使有用组分富集而形成的矿床岩浆爆发矿床:在深部结晶出来的有用组分,经爆发作用带到近地表或在爆发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岩浆喷溢矿床:在深部分异出来的有用组分,经喷溢作用带到地表或在地表附近形成的矿床海绵陨铁结构:岩浆晚期结晶的矿石矿物呈他形晶充填在早期自形程度较高的硅酸盐矿物颗粒间形成的结构☆气水热液:在一定深度下,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气态和液态的溶液青磐岩化:指安山岩、英安岩、玄武岩及部分流纹岩,在中低温热液作用下,特别是热液中S、CO2和H2O等作用下发生的一种蚀变作用矿化期:指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
矿床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矿床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过程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A. 火山作用B. 沉积作用C. 岩浆作用D. 构造作用答案:D2. 矿床中最常见的金属矿物是以下哪种?A. 铁矿石B. 铅矿石C. 锌矿石D. 铜矿石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简述矿床形成的几种主要机制,并比较它们在地球历史上的重要性。
答案:矿床形成的几种主要机制包括火山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和构造作用。
其中,火山作用主要是由于地壳上的火山喷发活动形成的矿床;沉积作用是指由于沉积物(如泥沙、碳酸盐等)中的矿物质沉积和固结形成的矿床;岩浆作用是由于岩浆的侵入和冷却形成的矿床;构造作用是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和变形形成的矿床。
这几种机制在地球历史上的重要性不同。
火山作用和构造作用在地壳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许多重要的金属矿床,如铁矿石、铜矿石等。
沉积作用虽然在地球历史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对来说并不是主要的矿床形成机制。
岩浆作用在造山带的形成和火山活动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些重要的金属矿床。
2. 请简要描述金矿石的成矿机制及其主要富集形式。
答案:金矿石的成矿机制主要有火山作用、沉积作用和热液作用三种。
火山作用是指由于火山活动形成的金矿床,主要是在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的过程中,金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
沉积作用是指由于沉积物中的金矿沉积和固结形成的金矿床,主要是在历史时期,由于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携带着溶解的金质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沉积和富集形成。
热液作用是指由于岩浆侵入引起的地下水的升温和溶解金质物质,然后在断裂带、逆冲带等地质构造条件下,经过矿化作用逐渐形成金矿床。
金矿石的主要富集形式有蛏式富集、层状富集、脉状富集和包体富集等。
蛏式富集是指金以细粒形式沉积在沉积岩的砂层中;层状富集是指金沉积在砂岩或页岩的特定层位中;脉状富集是指金以矿脉的形式存在于岩石之中;包体富集是指金以金伴生矿物的形式出现在岩石的包体中。
选矿知识点总结归纳
选矿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矿石的性质1. 矿石的种类:矿石是一种含有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岩石体,通常可以分为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大类。
金属矿包括铁矿、铜矿、铝矿等,非金属矿包括煤炭、石灰石、花岗岩等。
2. 矿石的成分:矿石的成分是指它所含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不同种类的矿石成分不同,有的含有单一的金属元素,如铜矿、铁矿等;有的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如多金属矿;还有的含有各种非金属矿物。
3. 矿石的矿物学特征:矿石中含有多种矿物,每种矿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和性质。
在选矿过程中,需要对矿石中的各种矿物进行识别和分析,以便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选矿方法。
二、选矿工艺1. 选矿的基本原理:选矿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矿石中各种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将有用的成分从废石和杂质中分离出来。
物理方法包括重选、浮选、磁选等;化学方法包括浸出、氰化等。
2. 选矿的基本流程:选矿的基本流程包括破碎、磨矿、分类、浮选或其他物理化学处理等步骤。
其中,破碎是将原料矿石进行粗碎、中碎和细碎,以便后续的处理;磨矿是将破碎后的矿石进行细磨,以提高矿石的浸出率和浮选速度;分类是将磨矿后的矿石进行粒度分级,以便后续的处理。
3. 选矿设备和技术:选矿设备包括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球磨机、浮选机等。
选矿技术包括重选、浮选、磁选、氰化、浸出等。
不同的矿石和矿石成分需要采用不同的选矿设备和技术,以达到最佳的选矿效果。
三、影响选矿效果的因素1. 矿石的性质:矿石的性质是影响选矿效果的关键因素。
包括矿石的成分、粒度、密度、硬度、磨矿性能等。
不同的矿石性质需要采用不同的选矿方法和技术。
2. 设备和技术:选矿设备和技术的先进程度和操作方法的熟练程度也会影响选矿效果。
高效的选矿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选矿效率和品位,从而减少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3. 矿山环境:矿山环境包括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都会影响选矿设备的使用和选矿效果。
合理的矿山规划和环境保护措施对于保证选矿效果和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矿床学知识点总结
矿床学知识点总结矿床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自然界中含有有用矿产的地质体,以及这些矿产的形成、富集和分布规律。
矿床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而矿床学正是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富集规律进行研究,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矿床类型根据矿床形成的地质性质、地质背景和成因过程,矿床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矿床类型包括,热液矿床、沉积矿床、火山岩矿床、岩浆岩矿床等。
不同类型的矿床有着不同的形成机制和特点,在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中,需要根据不同矿床类型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处理。
2. 矿床地质学矿床地质学是矿床学的基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矿床的地质构造、地质体特征、成矿作用和成矿环境等。
通过系统的矿床地质学研究,可以揭示矿床形成的过程和机制,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和依据。
3. 矿床勘查矿床勘查是指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价,以确定矿产资源的存在、规模和品位。
矿床勘查的内容包括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勘查等。
矿床勘查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期工作,其质量和成果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开发和利用。
4. 矿床开发矿床开发是指通过采矿、选矿和冶炼等工艺技术手段,将矿石中所含的有用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物质提取出来,并加工成为最终产品的过程。
矿床开发的内容包括矿石的采选与选矿、矿石的冶炼与提纯、矿产资源的加工利用等环节。
矿床开发是将矿产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对于不同类型的矿床,其开发技术和工艺流程也存在着差异。
5. 矿床管理矿床管理是指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进行规划、监管和管理的工作。
矿床管理的内容包括矿山规划设计、环境监测保护、安全生产管理、矿床资源勘查和评估等。
矿床管理是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保障,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总之,矿床学作为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矿床类型、矿床地质学、矿床勘查、矿床开发和矿床管理等内容。
矿床学小结
——矿床学小结
岩浆分结矿床 岩浆矿床 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爆发矿床 伟晶岩矿床 岩浆-热液矿床 玢岩铁矿
内生矿床 接触交代矿床 岩浆热液矿床 斑岩型矿床 脉状矿床 沉积喷流矿床 火山块状硫化物矿 非岩浆热液型矿床 密西西比河谷型矿 卡林型金矿 机械沉积矿床 蒸发沉积矿床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生物-化学沉积矿
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性质,赋存于一定的地层层位中; 矿床具明显的时控性,成矿多在早-中元古代和古生代相对集中; 矿石矿物简单,多见细粒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 少量黄铜矿、白铁矿、毒砂等;
矿床具有典型的元素垂直分带(Cu-Zn-Pb-Ba)和水平分带(
Cu-Pb-Zn-Ba);
热 水 喷 流 通 道
碳酸盐岩为主岩的(层控)铅锌矿床,产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 域,称密西西比河谷型(MVT)
卡林型
沉积岩容矿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是60年代在美国西部
内华达州发现的首例,以卡林金矿为典型代表并命名。
不乏大型,超大型规模; 70年代在我国秦岭沉积岩区(陕、甘、川西北金三角)和
西南滇、黔、桂沉积岩区(西南金三角)勘查确定40余例卡 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成为世界对比
主要差别在于 :
岩浆热液有关矿床 ① 成矿温度较高、蚀变强、 分带好 ② 硫同位素值变化小 相对集中 ③ 多产于活动板块 构造岩浆拉张带 非岩浆热液矿床 成矿温度较低、 蚀变较弱 硫同位素值变化大 为-12.2—+36.1‰ 多产于被动板块 局限活动带
外生矿床
风化和沉积
和热液; ——玢岩铁矿
酸性、碱性岩浆环境 岩浆+热液作用 伟晶岩矿床
岩浆+热液矿床
矿床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矿床:指地壳中通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其质和量符合工业要求,在现有国民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2.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3.矿体:由矿石和脉石组成的独立地质体,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采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4.矿石: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的矿物集合体。
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5.内生矿床:主要由地球内地质条件即内生作用形成的矿床。
6.后生矿床:指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矿床。
7.盲矿体:矿体完全隐伏于地下,无出露。
8.岩浆熔离作用:指在较高温度下的一种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熔的熔融体的作用。
9.伟晶岩矿床:指一种矿物结晶颗粒粗大,具有内部构造特征的脉状或透镜状地质体,当其有用组分富集达到工业要求时即称伟晶岩矿床。
10.气水热液:指在一定深度下形成的,具有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的气态和液态溶液。
11.围岩蚀变:指矿体周围的岩石在气水热液作用下发生一系列旧矿物被新的稳定矿物取代的交代作用,使围岩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现象。
12.矿床原生分带:指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矿石结构构造在矿床、矿体范围内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13.接触交代矿床:凡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它含Ca、Mg质岩石接触带或附近,由含矿气水溶液的交代作用形成,并与矽卡岩在成因上和空间上有关的矿床,通称为接触交代矿床或矽卡岩矿床。
14.斑岩铜矿床:指产于陆相火山盆地经次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形成的一类铜矿床。
矿石具细脉侵染型特征,固又称细脉侵染型铜矿床。
15.残余矿床:指原生矿物或岩石经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后形成的一些难溶表生矿物残留原地而形成的矿床。
16.次生硫化物富集作用:地表的原生硫化物矿石经风化作用在氧化带形成的某些金属硫酸盐溶液下渗到潜水面以下,在还原环境中按修曼序列交代原生硫化物生成次生硫化物,从而使矿石品位提高的地质作用。
矿床学实习报告总结
矿床学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加了矿床学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矿床学这一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
首先,实习让我对矿床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在实习之前,我对矿床学的理论知识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矿床的形成、类型和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我明白了矿床是由矿物质沉积、堆积和富集成矿作用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矿床有着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同时,我也了解了矿床的分布规律与地质构造、成矿元素的地壳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对矿床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其次,实习让我掌握了矿床学的实践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放大镜等工具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
通过实地考察,我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矿石、矿物和岩石,并了解了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阅读和分析地质图、矿床图等资料,这对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实习还培养了我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采集。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团队中,每个人都需要承担责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最后,实习使我对我国矿产资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这使我更加认识到珍惜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也激发了我为我国矿产资源事业做出贡献的决心。
总之,这次矿床学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实习也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为我国矿产资源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矿床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
矿床学实验报告矿床学实验报告一、实验报告的特点正确性实验报告的写作对象是科学实验的客观事实,内容科学,表述真实、质朴,判断恰当。
客观性实验报告以客观的科学研究的事实为写作对象,它是对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真实记录,虽然也要表明对某些问的观点和意见,但这些观点和意见都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
确证性确证性是指实验报告中记载的实验结果能被任何人所重复和证实,也就是说,任何人按给定的条件去重复这顶实验,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观察到相同的科学现象,得到同样的结果。
可读性可读性是指为使读者了解复杂的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写作除了以文字叙述和说明以外,还常常借助画图像,列表格、作曲线图等文式,说明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各步骤之间的关系,解释实验结果等。
二、实验报告种类按科目分类:大学物理实验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
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
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三、矿床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在现在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矿床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矿床学实验报告1一、目的要求:1、初步掌握岩浆分结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及矿床特点。
2、了解矿床成矿作用与含矿岩浆分异作用之间的关系。
3、分析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形成机理,了解矿床的分布规律,指导找矿和矿床评价。
二、实验内容:陕西松树沟铬铁矿矿床标本:矿石:1-条带状铬铁矿、2-致密块状铬铁矿、3-稠密浸染状铬铁矿、4-中等浸染状铬铁矿、5-稀疏浸染状铬铁矿、6-星散浸染状铬铁矿。
矿体围岩:7-含斜辉橄榄岩、8-中粗粒纯橄榄岩、9-蛇纹石化橄榄岩、10-透辉岩。
【精品】矿床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概论矿产:在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用矿产资源。
2、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优劣势并存,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①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相对不足。
②优劣质矿并存,品位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少。
③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④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
3、⑤紧缺矿种的资源形势十分紧张。
矿床:矿产在地壳或地表的集中产地。
确切的说矿床是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的质和量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矿体:是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切的说,矿体是指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产状的有用组分集合体。
4、围岩/主岩:矿体周围的岩石。
母岩/源严/矿源层:矿床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岩石矿物的岩石,它与矿床在空间上和成因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5、围岩=或≠母岩。
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
(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由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分结矿床等)后生矿床:矿床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即矿体和围岩是由不同的地质作用在不同的时间形成的。
(如沿地层层里面或穿切层里的各种热液矿床)矿体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地质体的产状。
6、矿体与岩浆岩的关系:矿体产于岩体内、接触带、或侵入体的围岩之中。
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的矿物集合体,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构成。
矿石矿物:矿石中可以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脉石: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过程中被废弃掉。
夹石:指矿体中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它的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得从矿体中剔除。
脉石vs矿石;脉石矿物vs矿石矿物矿石结构: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出的形态特征。
①等粒结构:颗粒比较均匀、大小比较相近的单矿物和复矿物集合体组成的矿石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分类按产出状态:固体液体气体矿产;按矿产性质及主要工业用途:金属
非金属能源矿产地下水资源
划分矿床勘探类型的主要依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体厚度稳定程
度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矿体产状稳定程度
元素聚集成矿的决定因素1元素丰度2元素的聚集亲和能力3成矿地质条件元素聚集成矿的主要方式1结晶作用(岩浆结晶作用凝华作用蒸发作用)
2化学作用(化合作用胶体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3交代作用4离子交换
及类质同像置换作用
矿体根据埋藏情况分为露天和隐伏两种
影响矿床工业品位的因素矿床的规模大小,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矿石的
工艺技术条件伴生有益与有害成分
戈尔德施密特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亲铁亲硫亲石亲气亲生物元素
影响岩浆熔离作用的因素岩浆成分温度压力某些特殊成分围岩的同化作用
以及岩浆体系硫逸度和氧逸度的变化等
伟晶岩矿床的分带性边缘带外侧带中间带和内核
伟晶岩矿床常见矿种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稀土元素白云母含水晶
长石伟晶岩矿床
气水热液来源:岩浆热液海水热液变质水(花岗岩化热液)地下水热液(包括同生沉积溶液和后生下渗溶液)
气水热液在成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几乎在各类成矿作用中都广泛存在
2热液将深部的矿质和分散在岩石中的成矿元素萃取出来形成含矿热液并运移到适当环境中通过充填交代等方式把矿质沉淀下来形成矿床3热液在运移和成矿过程中雨周围岩石相互作用使围岩发生蚀变蚀变的原生晕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气水热液的主要成分最主要组分:H2O 基本组分:Na K Ca Mg Sr Ba Al Si等以及Cl’ HCO3’等
气水热液中成矿物质的沉淀机制1温度和压力的降低2pH值的变化3氧化-还原反应4不同成分和性质溶液的混合5溶液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气水热液运移的主要动力重力压力压实构造应力运移的主要通道:原生孔隙(粒间间隙层面空隙晶洞等)次生裂隙(构造裂隙,非构造裂隙)
研究矿床围岩蚀变的意义理论意义:根据蚀变围岩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上的变化可了解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热液的性质及其变化矿物沉淀原因分布规律等实际意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热液矿床中常见围岩蚀变矽卡岩化石英岩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青磐岩化绢
云母化绿泥石化粘土化硅化碳酸盐化
成矿阶段划分的主要标志1脉体穿插关系:早阶段被晚阶段矿脉交截
2破碎胶结关系:早阶段矿石经破碎并角砾岩化被后阶段矿物所胶结
3交代蚀变关系:具明显的交代蚀变作用早阶段形成的矿物被交代蚀变
成另一种矿物如阳起石或透辉石蚀变成绿泥石及碳酸盐
火山成因矿床主要类型火山岩浆火山气液火山-沉积
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分带1氧化带(完全氧化亚带(铁帽)淋滤亚带次
生氧化物富集亚带)2次生硫化物富集带3原生硫化物带
沉积矿床类型机械沉积分异矿床-砂矿胶体化学沉积矿床-Al Fe Mn
生物化学沉积矿床-P蒸发沉积矿床-盐类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