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及县城防洪的对策
防洪抗灾保证措施
防洪抗灾保证措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洪水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国都采取了各种防洪抗灾措施。
本文将对防洪抗灾保证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科学规划城市和土地利用科学规划城市和土地利用是防洪抗灾的首要措施之一。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土地,避开低洼、易涝区域,尽量远离河流、湖泊等容易发生洪水的地方。
同时,需要建设规范的排涝系统,确保城市各地区都能够有效排水,并定期清理污水管道,避免积水导致的洪灾。
二、建设防洪设施为了应对洪水威胁,建设防洪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包括修建堤防、挖掘河道、建造水库等。
堤防是防洪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将洪水引到规划好的区域,避免水患蔓延至城市。
挖掘河道能够增加河流容量,提高水流速度,从而减少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水库作为储水和调节水位的重要设施,可以在洪峰来临时储存大量洪水,以减缓洪水流速,保护下游区域。
三、加强洪水预警和监测系统洪水预警和监测系统的建设对于防洪抗灾至关重要。
通过安装气象雷达、水位监测器等设备,及时获取气象和水文数据,可以预测洪水的发生和演变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洪水遥感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洪水的泛滥范围和水位,及时通报预警信息,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
四、加强防洪教育和宣传加强防洪教育和宣传是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
需要向社区居民、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广泛宣传洪水知识和防护措施,提醒人们在洪水来临时采取相应的紧急应对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这包括教育人们如何应对洪水,避免趟水、涉水,向上游地区撤离等。
五、加强跨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洪水不仅是一个单一地区的问题,还存在着跨区域和国际性的影响。
因此,加强跨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十分重要。
在洪水发生时,各地区应加强信息共享,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洪灾。
同时,各国之间也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防洪技术和经验,为全球防洪抗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城市防洪保护措施
城市防洪保护措施引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面临的洪涝风险也日益加大。
为了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各个城市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洪保护措施。
本文将就城市防洪保护措施展开详细阐述,以探讨如何应对洪涝灾害的挑战。
一、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城市排水系统是防洪的基础。
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疏导排水通道:对于城市内部的河道、湖泊、湿地等水体,需要进行疏浚清理,保证排水通畅,减少水体积聚的风险。
2. 建设雨水蓄滞洪区:适度设置雨水蓄滞洪区,将雨水暂时蓄存起来,以降低洪水的冲击力和滞洪时间。
3. 安装节流设施:在城市内设置节流设施,减缓雨水流速,降低洪峰流量,减轻洪涝风险。
二、加强堤防和河道管理1. 加强堤防修筑:对于城市周边的河岸堤防,应加强巡查和修筑工作,确保其坚实可靠。
定期进行巡视,不定期进行加固修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洪水来袭时的堤防安全。
2. 疏浚河道:定期对城市河道进行疏浚工作,保持河道通畅,防止因淤积导致水流阻塞,形成积水区域,加剧城市洪涝风险。
疏浚河道还可以改善水体自净能力,减少污染物滞留。
三、建设防洪闸门和泵站1. 建设防洪闸门:对于城市河道交汇处、水闸、水库等关键地点,应设置防洪闸门。
这些闸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开关控制,及时切断洪水的入侵,保护城市区域。
2. 建设泵站:在城市低洼区域,建设抗洪泵站,通过抽水来减少积水时间和水深,防止城市区域被洪水淹没。
泵站的建设还可用于农田排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四、加强预警和监测体系1. 完善洪水预警系统:建立全面的洪水预警系统,对洪水的发生和演变进行及时监测和预警,提前通知相关地区做好防洪准备。
预警系统应包括水位监测、气象预报、地质灾害监测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2. 安装遥测设备:在洪涝易发区设置遥测设备,实时监测降雨量、水位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地方防洪指挥部,为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建立灾后评估机制:在洪涝灾害发生后,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场地勘查和损失评估工作,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指导。
防汛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防汛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分析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防汛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面临许多问题。
1. 水利设施不完善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规划未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特点,导致水利设施缺乏或不完善。
大型排涝设备不足,排水系统老化严重。
2. 防汛应急预案不健全在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时,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存在瑕疵。
对于各种灾害风险的评估、人员转移安置以及物资储备等方面的准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 缺乏科技支持和信息共享现有防汛监测与预警系统与新技术相比较滞后。
缺乏先进的遥感与无人机技术的使用,这给精确评估灾情提供了困难。
4. 基层组织合作不畅由于缺乏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和制度约束,导致商业开发违法占用河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增加了防汛工作的难度。
二、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来改进防汛工作。
1.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排水系统。
要重视自然环境特点和气候变化,合理规划和布局。
发展低渗透地面覆盖材料,减少土地流失和洪水灾害的影响。
2. 健全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应制定健全的防汛应急预案,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要开展灾害风险评估与演练,提前做好避灾转移准备。
同时,加强物资储备与调配机制,为抗洪救灾提供有力支持。
3. 加强科技支持和信息共享发展先进的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监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防汛工作中。
及时更新气象信息、河道水位等监测数据,并向公众发布。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宣传防汛知识。
4. 健全基层组织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参与机制和审核制度,加强对商业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
加大对涉水项目的审查力度,修复河道、湖泊等生态系统,保护自然水源。
5. 强化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加强防汛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组织定期演练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
6. 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对于防汛工作非常重要。
城市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城市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洪涝灾害是指由于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引起的大规模洪水泛滥现象。
洪涝灾害对城市的破坏性非常大,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城市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
1.加强防洪工程建设防洪工程是预防洪涝灾害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城市应该加大投入,修建和完善防洪设施,如河道堤坝、排水沟渠等,为城市提供必要的排洪通道。
同时,还应考虑建设抗洪能力更强的水利设施,如蓄水池等,以便在洪水来临时有效调节水位,减少洪水泛滥的风险。
2.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城市在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降雨特点和城市规划发展的需求,合理设置排水设施。
重点加强下水道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排水通畅。
同时,加强城市内涝处置,采取合理的抽排措施,迅速将积水排出城区。
3.开展洪涝风险评估城市应该加强洪涝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掌握降雨情况和河流水位变化。
针对不同地区的洪涝风险,开展洪涝风险评估,科学制定防洪预案。
根据不同等级的洪水来临,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
4.加强水文监测和信息共享加强城市内涝的水文监测,掌握地下水位、地表水位和土壤含水量等重要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加强预警和预测,提高对洪涝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和社会群众的沟通,及时传达洪涝灾害的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积极开展公众宣传与教育通过开展洪涝灾害的公众宣传与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洪涝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加强对学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洪涝灾害防护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建立起市民参与防洪工作的机制,实现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的共同防护和应急救援。
6.注重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强抚育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高水源涵养、减少洪峰冲击、减缓洪泛和洪峰过程对城市的影响。
加强城市水源地、湿地、森林、草地的保护,减少土地沙化,重建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抗洪能力。
防洪的措施
防洪的措施洪水是指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因降雨过大或融雪过多而导致水位迅速上升,水流加大的自然灾害。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洪水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们的生活、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因此,制定有效的防洪措施对于减少洪水灾害的损失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洪措施。
一、治理河道治理河道是预防洪水的有效措施之一。
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固河道,防止河道决口和溃堤,二是加大水流通道,防止河水涨潮。
对于已经存在的河道,可以通过加固堤坝和修建整齐的排水渠来提高抵御洪水的能力。
同时,对于城市中的河道,还可以进行截水建筑,将风险区域划分出来,为城市的安全提供保障。
二、建设围堤围堤是建设在沿海地区和河口地区的一种结构性防洪措施。
围堤可以防止洪水进入低地区和居民区,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围堤一般分为固定堤和移动堤两种。
固定堤主要是利用混凝土、钢筋等材料构建,可以长期有效地抵御洪水。
而移动堤则是一种临时性的防洪措施,通常在大雨来临之前紧急建造,用来应对紧急的洪水袭击。
三、梳通排水系统梳通排水系统是指对城市的排水设施进行规划和加固,以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减少城市内出现的内涝现象,从而降低城市洪灾发生的概率。
梳通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提高排水设施的通畅性,改善城市下水道的设计和布局,加强雨水收集和蓄洪设施的建设。
四、开展生态防洪生态防洪是指通过植被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手段来减少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和降低洪水的影响。
这种方法主要有植被恢复治理,生态复育和湿地修复等。
生态防洪的措施不但可以减轻洪水对人类的影响,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五、利用灌漏空间灌漏空间是指借助自然力和人造设施,广泛开展积水浸渍、渗漏渗透和沉水漏盘等,以保留及利用湖泊、水塘、水库中的水位差配套生态防洪工程。
通过这些工程可以有效减小洪水灾害,保护生产设施和居民财产。
综上所述,拟定好的防洪措施可以有效的减轻洪水对人类的影响,提高城市的防洪抵御能力。
防洪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防洪防汛工作开展情况1. 洪涝灾害是我国常年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夏秋季节都面临着严重的洪涝灾害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加强防洪防汛工作。
2. 在全国范围内,相关部门根据地方气候和水文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防洪防汛方案和预案,并组织实施。
各地政府也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加强堤坝、水库、河道的巡查和维护工作,确保防洪设施的完好。
3. 针对特大洪涝灾害,政府还开展了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工作,通过气象预报、水文监测、人工观测等手段,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并组织疏散受灾裙众,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存在问题1. 虽然防洪防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地质地貌复杂、气候多变,一些地区的防洪设施建设滞后,存在严重的防洪隐患。
2. 一些地方防洪预警系统建设不完善,信息发布不及时准确,致使部分灾害预警效果不佳,影响了灾害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3. 一些地方在防洪防汛工作中,存在部门分工不明,责任不落实等情况,导致对洪涝灾害的应对不够及时有效。
(三)对策建议1. 针对防洪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防洪工程的投入力度,实施长期规划,加快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城乡防洪能力。
2. 在防洪预警系统建设方面,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完善信息发布体系,确保预警信息的快速传达和公众的及时应对。
3. 对于部门分工不明、责任不落实的情况,地方政府应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洪涝灾害的应对工作能够高效开展。
防洪防汛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才能有效应对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够认真对待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防洪防汛工作的水平,为人民裙众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防洪能力1. 在城市防洪方面,应加快排水系统和抗洪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在低洼地区和城市内河网密集的地方,需要加大力度完善防洪设施,确保城市内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下暴雨防洪措施方案最新
下暴雨防洪措施方案最新1. 引言暴雨是一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性很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暴雨事件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洪措施。
本文将提出一些最新的措施来应对下暴雨防洪问题。
2.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城市排水系统是应对暴雨的关键。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一方面,要提高排水系统的负荷承受能力,包括增加下水道的容量、扩大雨水花园的规模等;另一方面,要加强排水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时清理和修复堵塞的管道,确保水流畅通。
3.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对于山区和河流上游地区的森林、湿地等自然环境,应加强保护和治理工作。
森林具有良好的屏障作用,能够减缓暴雨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湿地则能够吸收大量的雨水,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
因此,保护和修复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有助于减缓洪水的形成和传播。
4. 健全预警系统提前预警是防洪工作的重要环节。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气象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暴雨预警信息。
同时,加强对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预测暴雨的强度、范围和时间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还要加强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测,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 加强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防洪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当加强与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合作,共同推进防洪工作。
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洪水防治宣传教育、抢险救灾等工作。
个人也要积极参与,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盲目靠近河流、积水区等危险地带。
6. 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对于防洪工作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加大对防洪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开展洪水防治方面的科学研究。
此外,要鼓励技术创新,开发出更先进的防洪设备和技术,提高防洪措施的效果。
7. 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在暴雨来临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能够减少损失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制定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协调救援等。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也在增加,其中城市防洪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事关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
要有效解决城市防洪安全问题,就需要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全面提升城市的防洪能力。
本文将从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原因和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以期为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一、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1.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成因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成因多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降雨量增加、雨季集中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城市发生洪涝灾害。
人为因素包括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河道堵塞、违规开发等,导致城市排水系统不畅,使得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增加。
2.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危害性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洪灾来临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城市居民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
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受到损坏。
洪水容易淹没城市道路、建筑物、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给城市的正常运转带来严重影响。
三是对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洪水可能导致城市停工停产,影响城市经济的正常运转。
四是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
洪水可能导致城市内河湖泛滥,进而导致环境污染。
二、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防治策略1.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升城市的防洪能力,首先需要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阻。
还应完善城市道路、桥梁的建设,增加城市的排水能力。
还可以加强城市的水库、堤坝建设,提升城市的抗洪能力。
2. 完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防洪工作的基础,要有效解决城市防洪安全问题,就需要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要根据城市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布局,避免在洪涝易发区进行开发建设。
还应合理规划城市内河湖的建设,确保城市内河湖的排水畅通。
城市防洪措施的有效性
城市防洪措施的有效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防洪措施成为了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防洪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在实际实施中的挑战和改进方向。
一、城市防洪的背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人口密集,雨水排放系统的承载能力受到极大挑战。
特别是在一些老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及时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导致洪水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不足。
根据近年来的数据,城市内涝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上升,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二、主要城市防洪措施1. 增强排水系统城市防洪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排水系统。
现代城市一般采用的排水措施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通过设置雨水收集池、渗水砖等设施,将降雨水有效收集并引导至排水管网。
•立体绿化:通过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方式进行雨水收集,增加植被覆盖,减缓水流速度。
2. 建设水利设施有效的水利设施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应对洪水的能力。
主要措施包括:•蓄洪区:在城市周边建立蓄洪区,利用自然地形临时储存洪水,降低城市中心区域的积水风险。
•水闸和堤坝:修建水闸和堤坝,控制河水流入城市的速度,确保在特大降雨时城市内河流的水位可控。
3. 智能监控系统近年来,智能技术在城市防洪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对雨量、河流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降雨和洪水趋势,为城市防洪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三、城市防洪措施的有效性分析虽然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防洪能力,但其有效性仍需不断评价和改善。
1. 效果显著根据某些城市实施防洪措施后的数据,涝灾发生率明显降低,排水效率提高。
尤其是在雨季来临前,与居民沟通防洪知识,进行有效的疏导,减少了居民因水灾引起的恐慌。
2. 难以覆盖所有区域然而,城市中部分老旧商圈、居民区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因规划失误,防洪措施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在极端天气来临时,部分区域依然会出现严重的内涝现象。
防汛防洪解决方案范文大全
防汛防洪解决方案范文大全防汛防洪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解决方案来预防和应对洪水灾害的发生以及减轻洪灾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在我国这个经常发生洪水的国家,防汛防洪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解决洪灾问题,相关专家和机构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如下:1. 加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堤坝、水闸、排水渠等设施,通过调节水流、蓄洪、疏洪等措施,有效控制洪水的发生和流动,从而减轻洪灾的程度。
2. 强化洪水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系统,通过气象预报、水文监测等手段提前掌握洪水的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民众做好防范措施,避免洪灾的发生。
3. 加强流域管理和综合治理:流域是洪水的形成和传播的重要地区,对流域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治理,可以减少洪灾的发生。
这包括对河道进行疏浚和修复、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改善农田排水条件等。
4. 推动城市防洪能力建设: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防洪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应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同时,应避免大规模的地下开挖和水泥化,保留更多的自然水体,增加城市的吸水能力。
5. 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生态修复和保护在防洪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恢复湿地、河流的自然水文过程,修复自然河道的生态功能,可以减缓洪水的发生和传播速度,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6. 加强市民的防洪意识和应急能力:市民是抵御洪灾的第一道防线,应加强市民的防洪意识培养,提高市民的应急能力。
通过举办防洪宣传活动、组织应急演练等方式,提高市民对洪灾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7.推进跨区域和跨部门的合作:防汛防洪工作需要跨区域和跨部门的合作。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群众组织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洪灾。
8.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防洪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利用新技术和设备来提高防洪能力。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洪水情况,利用无人机巡查洪区的情况,利用3D模拟、大数据等技术预测和模拟洪水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针对防汛防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预警系统、加强流域管理和综合治理、推动城市防洪能力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加强市民意识和应急能力、跨区域和跨部门合作、利用科技手段等多种解决方案来应对洪灾问题,从而减轻洪灾的危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防洪安全问题成为了各大城市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城市防洪安全事关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现状和挑战入手,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以期为解决城市防洪安全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现状和挑战1. 挑战一: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利用结构失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失衡加剧了城市防洪安全问题。
长期以来,大量耕地、林地和湿地被填充和开发,导致城市地表水的渗透性变差,增加了城市洪水的积聚和滞留时间,给城市防洪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挑战二:气候变化影响明显,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强降雨、洪涝灾害等,给城市防洪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导致城市排水系统负荷加重,城市防洪设施面临严峻考验,局部地区易出现洪水灾害。
3. 挑战三:城市规划和建设滞后,防洪设施不完善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防洪设施相对滞后,城市内河流湖泊和排水系统因而容易出现防洪安全问题。
城市内河道收口宽度狭窄、排水设施老化等问题凸显,严重制约了城市的防洪能力,一旦遭遇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事件,易造成城市洪水灾害。
1. 加强城市水系规划和自然生态保护针对城市水系规划和自然生态保护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规划与保护工作,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保护湖泊、湿地资源,恢复湿地功能,修复黄河、淮河、长江等重要河湖生态系统。
同时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布局水系空间,保留和恢复自然水系,完善城市雨水径流利用,改善城市地表渗透性,降低雨水径流污染。
2. 规范城市用地行为和土地资源保护为了解决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失衡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城市用地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护耕地、林地和湿地等水土资源,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扩张,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防洪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防洪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现状入手,探讨城市防洪安全的挑战和防治策略。
目前,城市防洪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导致排水能力不足,一旦遭遇暴雨等极端天气,就容易造成城市内涝。
城市土地利用不合理,过度开发建设导致水源丧失、地表透水性下降,降雨无法迅速排泄,增加了城市内涝的风险。
城市发展过程中,水体和水流的自然状态被破坏,河流被堆填填埋、湿地被破坏等,使得城市无法有效地调节洪水,进一步增加了城市防洪的难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策略。
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能力。
增加城市的排水沟渠、排水管道等设施,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减少内涝风险。
要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避免过度开发,保护水源和湿地。
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结构,增加绿地和湿地的比例,提高地表的透水性,减轻降雨对城市排水的压力。
要加强自然水体的保护和恢复,合理利用河流和湖泊进行洪水调节。
加强河流和湖泊的治理,恢复自然的水体的功能,提高水体的储能和调节能力,降低洪水的威胁。
还要加强城市防洪安全的技术支持和管理能力。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城市洪水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预警洪水风险,提高防洪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的城市防洪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完善防洪演练和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城市防洪安全人员的培训和配备,提高城市对抗洪水的能力。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只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加强自然水体的保护和恢复,加强技术支持和管理能力,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防洪安全成为国家和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减轻洪水灾害的损失。
本文将就城市防洪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城市排水系统的不足、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以及水资源的浪费等方面。
城市排水系统不足是指市区排水管网狭窄,排水能力不足,导致洪水难以及时排除。
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是指城市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洪水对建筑物和人口的影响,导致洪水灾害发生后难以救援和疏散。
水资源的浪费主要体现在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的滥用和浪费,导致城市防洪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城市防洪安全的防治策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防洪安全的基础。
应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投入,加快建设排水管网,提高排水能力。
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排水管道堵塞,确保排水通畅。
应加强对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及时清理排污口和河道,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洪水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避免在低洼地区建设大型建筑物,减少洪水对建筑物和人口的影响。
还应加强对河流和湖泊的保护和治理,确保水域的正常运行。
提高居民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鼓励居民使用节水设施,减少日常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
还应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城市的水资源供应和防洪能力。
加强防洪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洪意识。
通过开展防洪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防洪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还应加强防洪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公众的防洪自救能力。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防治。
只有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强公众的防洪意识,才能有效预防和减轻洪水灾害的损失,提高城市的防洪安全水平。
城市防洪的措施
城市防洪的措施引言城市防洪是指为了保护城市和人民财产安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洪水灾害的发生和蔓延。
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洪水对城市造成的威胁日益增加,因此,实施有效的城市防洪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城市防洪措施,包括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能力、修建防洪墙堤、建设雨水花园以及提升居民的防洪意识。
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能力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防洪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排水系统可以将降雨快速引导至河道或其他水体,缓解城市内涝的问题。
为了提高排水系统的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清理排水管道和河道:定期清理排水管道和河道中的垃圾和淤泥,确保水流畅通,提高排水效率。
•修建雨水收集设施:在城市中建设雨水收集池或蓄洪区,以收集和储存降雨水量,减轻排水系统的负荷。
•增设雨水下水道:在城市道路和人行道上增设雨水下水道,将雨水快速引入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和洪水的发生。
修建防洪墙堤修建防洪墙堤是一种常见的防洪措施,可以有效地阻挡洪水的流动,减少洪水对城市和人民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洪墙堤建设措施:•建设堤坝:在河流两岸修建堤坝,以扩大河道的容量,增加水流通过的能力。
•加固堤坝:对现有的堤坝进行加固和维修,确保其稳固性,防止其被洪水冲垮。
•建设护岸工程:在河道两岸加设护岸,能够有效地减缓洪水的流速,保护沿岸的建筑和人民。
建设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种将雨水自然地收集和利用的措施,可以减少城市的洪涝风险,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雨水花园建设措施:•建设雨水花坛:在低洼地区或公园中建设雨水花坛,以收集和过滤降雨水,改善水体质量。
•建设湿地公园:建设湿地公园可以保持水体的稳定性,缓解降雨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种植雨水花园:在屋顶、庭院等区域种植雨水花园,通过植被的吸收和蒸发,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洪水的发生。
提升居民的防洪意识提升居民的防洪意识是城市防洪工作的重要一环,只有居民了解并积极配合防洪措施,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和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
城市防洪排涝对策
城市防洪排涝对策根据城市洪涝产生的原因分析,可知城市防洪排涝应充分利用地势优势,尽量减少防洪排涝设施的修建、提高防洪排涝效率。
具体措施如下:(1 )完善防洪、排涝沟系,提高河道防洪、排涝标准并进行拓宽改造,尤其针对城市内部的低洼地区要理顺排涝系统,以打通排涝通道,使涝水顺利排出。
城市的防洪排涝系统应定期检查,并根据城市规模的变化调整设计。
(2 )高水高排,采取修建截洪沟,加大收水设施,拆除棚盖等多项措施将高地势雨水排入山洪沟或河道, 避免地势高的雨水顺道路排入低洼地区,尽可能减少低洼区的汇水面积,降低积水量。
将各个区域的积水相互分割进行排出,能够有效的降低洪水的整体危害,也能够降低排水系统的负担。
(3)低水低排,为确保低洼地区涝水顺利排出,针对排涝河道的主要出口流量大、水位高的特点,必须重视水位高程衔接,根据外河排涝水位和现状地面标高,确定河道自排或泵排方式;此外各低洼区应结合现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地面标高或增设泵站等排涝措施。
(4 )应对超标准涝水的措施:首先是将洪涝分流,同一个城市周边的洪涝源头可能有多个,因此一旦出现洪涝灾害,应尽可能的将各个区域的洪涝分割,通过各区的排水系统单独的排出,避免汇合的洪涝造成更大的损失;二是在排水系统的出口设置防止洪水倒灌的装置,加装大功率的排水泵,提高排水效率;三是要在城市周边设置蓄水区,主要目的在于将山区的洪水阻隔在蓄水区,或是起到减缓洪水速度的作用,同时在城市内涝时,也可以讲蓄水区作为主要的排水区。
_(5 )对于解决市区局部地区积水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完善雨水管道系统,按排雨标准扩大雨水管沟断面,加大雨水收水设施建设,重视雨水设施的管理养护,改善道路行洪、积水的局面。
结语:我国在城市防洪排涝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由于固有城市布局的限制和城市规划领域技术的制约,导致许多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需求。
虽然当前国内在防洪排涝方面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范,针对性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是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不断的探索和针对国内城市规划实际来强化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城市防洪措施
城市防洪措施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城市防洪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洪灾给城市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财产上的损失,更是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城市防洪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城市防洪措施,并解析它们的具体作用和实施方法。
1. 河道治理河道是城市内部水流的主要通道,其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洪水的排解能力。
因此,对于城市中的河道进行治理十分重要。
首先,需要清理河道内的杂物和淤泥,保持河道的通畅性。
其次,应加强河道堤岸的加固工作,防止洪水冲垮堤岸。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态修复的方法,恢复并保护河道周边的植被和湿地,增加水源地的存储能力,减缓洪水的流速。
2. 建设水利设施除了治理河道,城市还可以通过建设水利设施来提高防洪能力。
例如,可以修建排水沟、堤坝和水库等,用于集中管理和控制洪水的流动。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建设智能化的水位监测系统和雨水排放系统,实时监测降雨情况,并及时进行水位调控和排水。
这些水利设施的建设能够有效地减少洪水对城市的影响,保护城市及其居民的安全。
3.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可以有效地减少洪水的侵袭。
通过增加公园、广场和绿地的建设,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可以增加地表的渗透能力,减少雨水径流,改善城市的水文循环。
此外,绿化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气温,减少降雨量,从而减缓洪水发生的概率和程度。
因此,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是一项重要的城市防洪措施。
4. 建设雨水花园和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花园是将城市排水系统与植物园艺相结合的一种防洪措施。
通过将雨水从屋顶和地面收集到雨水花园中,让雨水在花园中慢慢渗透,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减少水流的速度和冲击力,改善城市的排水状况。
此外,雨水收集系统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洪手段,通过收集雨水并进行处理后,可以用于植物浇灌、冲洗等用途,从而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
5. 加强防洪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城市防洪工作不仅仅是靠设施和技术手段来解决的,还需要加强居民的防洪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城市防洪措施分析
城市防洪措施分析城市防洪是指通过一系列预防性措施来减轻或避免城市洪水灾害对居民和基础设施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洪水威胁。
本文将分析当前的城市防洪措施,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1. 防洪规划与土地利用城市防洪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来减少洪水灾害风险。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理和水文条件,并合理规划土地的使用。
例如,将水体和湿地纳入城市规划,并避免在洪水容易发生的地区进行人口聚集。
2. 水体治理与疏浚水体治理是有效防范洪水的关键环节。
城市应加强河道、湖泊等水体的治理与疏浚,确保水体良性循环,并增加其贮水能力。
此外,定期清理化粪池、雨水管道等设施,防止其堵塞,提高排水效率。
3. 建设防洪设施城市防洪设施的建设是减轻洪水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
例如,建设堤坝、水闸、泵站等工程设施,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
同时,利用生态防洪方法,如人工湿地和河岸生态廊道的建设,能够减缓洪水波及范围,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4. 洪水预警与监测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洪水情况对于做好城市防洪工作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和监测系统势在必行。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和气象雷达,提前预测洪水的发生和演变趋势,以便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5. 增强公众意识和应急能力公众的防洪意识和应急能力对于城市防洪工作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识别洪水风险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确保在洪水来临时能够有效应对。
未来发展方向:针对日益严峻的洪水挑战,城市防洪措施应不断创新与发展。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发展方向:1. 生态防洪的应用: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生态防洪措施,如建设人工湿地和河岸植被,以吸收雨水和提供自然的洪水储存空间。
2. 智能防洪系统:利用智能感知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建立智能防洪系统,实现对洪水发生和演化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3. 跨区域合作:加强城市间、乡村间的协作,共同制定区域性防洪规划和应急预案,提高整个区域的防洪能力。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城市洪涝灾害的不断发生,给城市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包括城市排水系统的不足、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城市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多个方面。
为了加强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防治,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
一、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防洪的关键。
要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就需要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需要根据城市地形、水系分布、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来制定,确定排水流向和排水管道的位置、直径和长度等参数。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需要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的具体情况,确定排水池、排水沟、排水管、防洪闸、防洪堤等设施的尺寸、数量和形式等参数。
城市建设规划需要从防洪安全角度出发,对城市建设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城市建设规划应该考虑到城市地形、水系分布、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避免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缓城市洪涝灾害的影响。
三、加强城市自然环境保护城市自然环境保护是防洪安全的基础。
城市自然环境保护需要从水源保护、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方面来加强。
要保护城市自然环境,就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水体污染,增加生态资源的保护与支持,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种植绿化带,避免土地沙化等问题。
四、加强城市防洪安全教育城市防洪安全教育是提高公众防洪意识和防洪能力的关键。
加强城市防洪安全教育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加防洪安全知识的普及率。
针对各类人群,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防洪意识和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城市防洪安全人才培养,为城市防洪安全问题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支持。
结论综上所述,城市防洪安全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如何有效防治城市防洪安全问题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加强城市建设规划、加强城市自然环境保护、加强城市防洪安全教育,这些都是有效防治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重要策略。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防洪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的自然环境被破坏,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水灾频发,城市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环境保护,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开发和非建设用地占用越来越多。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治城市防洪安全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防洪安全的基础。
城市防洪安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之上,包括水电、交通、电信、供水、排水、燃气、供热等方面。
城市防洪安全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包括堤防、涵洞、管网等,保障城市的排洪和防洪能力。
二、科学规划和土地管理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治理需要科学、系统和全面的规划,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防洪安全的水平。
城市防洪安全规划必须包括城市自然环境和城市人地关系的分析,启动城市的土地管理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防洪安全的技术水平。
三、加强普及和宣传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意识,必须加强城市防洪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如洪水知识普及、防洪应急演练等,提高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应急能力是城市防洪安全的关键。
城市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防洪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好应急预案,提前做好抗洪准备工作,协调好各种资源,尽快处置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五、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城市防洪安全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各国应相互学习借鉴各自的经验和教训,共同研究解决城市防洪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从而确保城市防洪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城市防洪安全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各方的协调和合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治城市防洪安全问题。
现场防洪处置方案
现场防洪处置方案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洪水灾害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更好地应对洪灾,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现场防洪处置方案。
以下是一些应对洪灾的建议:预防措施:1.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排水系统,合理设计下水管线和排水沟等设施。
2.及时修缮市区内河流、沟渠和排水口等设施。
3.加强城市列管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避免堵塞和失修。
4.制定紧急预案,及时通知、疏导受灾人群。
针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和滑坡灾害,及时对该区域进行疏散和转移,保障人员安全。
5.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洪水灾害应急巡查,提前对可能出现的洪水隐患进行排查和处置。
处置方案:1.开展抢险救灾行动,调动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
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一系列应急处置工作,尽快组织人员赶往现场进行搜救。
2.及时疏通堵塞的排水沟、下水道等设施,降低洪水淹没范围。
3.针对可能出现的电力、交通中断,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4.进行动员,组织市民加入到抗洪队伍中来,配合救援人员,保障抢险救灾工作的正常推进。
5.在救援过程中,注重对现场卫生、食品等方面的管理和妥善处置,确保人员在救援过程中身体健康。
处理洪水灾后的工作:1.对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统计灾情和损失情况。
2.针对受灾地区相关设施、房屋破坏等情况,做好修缮和重建工作。
3.加强对受灾人员的关怀工作,为灾区的人员提供相应的生活和医疗保障。
4.开展灾后重建工程,建立和完善灾后防洪和减灾的防护系统。
以上是一些应对洪水灾害的建议,但是在实际的应对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开展工作,因此,一个明确详实的现场防洪处置方案就非常重要。
只有上面所说的、各方面都考虑周到的应对方案,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城市及县城防洪的对策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对小城市及县城防洪、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城市及县城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阐述了小城市及县城防洪措施,探讨小城市及县城城区防洪建设的要求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防洪;措施;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small city and flood control,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and city and county urban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small city and county flood control measures, small city and town of urban flood control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and method.
Key words: city; flood control measures; countermeasure;
1.城市及县城防洪措施
1.1对城区进行专项水利规划
水利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与道路等基础设施一样,围绕城市或县城总体规划的总目标,同步规划,同步协调,并以专项规划报告作为总体规划报告的附件,正式列入总体规划内容,报有关部门批准实施。
专项城市及城区水利规划应以城区为主,兼顾农村,城乡一体化。
确保防汛安全,不能让城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因洪涝灾害而遭受损失;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改造整治内河水系,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满足城区引水、排水和生活环境的需要,建立多功能、高效益的水保护综合体系,促进城市开发和品位提升。
主要规划项目为防汛、引水、排水、水环境等。
防汛主要是根据城市、县城规模和国家防洪标准确定的防洪治涝标准,采用加高加固现有防洪堤等工程措施,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引水和排水是城市水利规划的重要内容,要统一规划水源,合理调度水利工程,引入高质量的水;通过暴雨峰值和径流量计算,确定城区的排水出路,完善排涝设施,保证有水排得出去。
水环境的治理则保留水面积,通过清淤疏浚、截污、亲水护岸、水利设施改造、立体绿化等措施,控制水环境,实现水清、流畅、岸绿、美观的目标,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1.2加强城区河道水系的综合治理
由于城区发展以及管理上的不善,使城区内河道成为城市排污沟,集污水和洪水为一身,恶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制约了城市发展。
目前,对城市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为确保全县城镇、水库、山塘、水保工程小流域、重要山洪灾害易发地、主要工矿企业、电站、河道等处的防洪安全和抗旱工作,近年来,织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县直35个有关单位防汛抗旱工作作出布置,做到合理安
排,未雨绸缪。
一是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建立健全防汛抗旱工作行政一把手问责制,各乡镇及相关成立和充实防汛抗旱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防汛抗旱工作。
二是确定防洪预案范围,划分防洪水位及水位高程,各乡镇及部门对辖区内的山塘、水库、重要防洪设施及薄弱地段进行全面清查,做好应急渡汛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对山洪、泥石流、山体塌方和滑坡等山地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区做好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明确防洪安全重点,采取安全防洪措施,杜绝人员伤亡和事故发生。
对有水库、山塘的乡镇和县内100多个工矿企业和开发建设单位及时制订出防洪应急预案及时汇报。
三是健全洪水预警机制,各相关单位迅速建立和完善汛期24 h值班制度,汛前和汛期安全检查制度、水旱灾情统计上报制度。
四是认真落实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机构,对重大隐患点和灾害易发区反复进行排查,对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要及时组织群众转移,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五是组织抢险队伍,及时了解掌握城乡干旱缺水状况和供水动态,落实应急供水措施,统计上报有关信息,做好应急水源调度和应用,做到计划和节约用水,遵循先生活用水,后工业和生产用水的原则。
六是搞好组织联络工作,确保信息畅通,做好汛情灾情的反馈上报工作,保证水情、雨情、旱情及时准确无误上传下达、下情上报,各乡镇将汛期旱情反馈上报工作责任制落实到村一级组织,如遇突发灾情及时上报。
1.3加快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步伐
现代城市水利是一项综合工程,承担着防洪治涝、供水排水、排污治污及生态环境的建设。
目前,水资源管理体制仍是水利部门管水源和防洪治涝,城建部门管城区供水和排水,环保部门管理污水。
管水和防洪治涝的不管城区供水、排水和治污,管供水和排水的不管水源、防洪治涝、治污和河道上下游的关系,甚至出现河道排涝和城区排水标准不是同一体系,块块管理,各自为政,不能统筹兼顾,全面规划,使水利设施难以合理安排,并充分发挥作用。
必须由水利部门对城区的防洪治涝、供水、排水及水环境治理统一规划,研究防洪减灾措施,保证高质量供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4加大对城市水利的投入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城市的供水质量、生态环境的协调美化要求越来越高,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对水利建设要求也相应提高,其所需资金较大。
要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社会办水利的办法筹集资金。
2.水利建设中防洪对策
2.1科学认识洪水,把江河治理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如何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保护好水环境,兴利除害,把我国的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减灾工作放在国土整治、改善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中考虑,这是我国21世纪和远期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
在防洪治理过程中要掌握好“防”与“避”与“保”的关系,既要考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又要考虑社会长期发展对环境的要求,树立“大防洪”观念,将防洪与长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1-2]。
要用
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大力加强河流治理与开发利用规划的基础工作,制订综合治理规划,并按照规划和国民经济不同发展阶段要求,持之以恒地分步实施。
2.2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管理
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洪水位超过往年,大水后国家投入工程投资数十亿元,工程防御能力得到显着提高,险情大为减少,有力地保证了当地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
事实说明,加强工程建设才能保安全是硬道理,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投入。
没有投入,仅靠汛期全民防汛,不仅耗费大量人、财、物,而且也将承担极大的风险。
在加大工程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要特别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
真正认识到质量就是工程的生命,防洪工程建设要强化招标承包制、合同管理制和建设监理制,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
2.3重视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的原则
在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水文、通信、交通、集雨器、人工降雨摸拟装置等非工程措施的建设。
水文、通信是防汛的耳目和尖兵,要为防洪调度决策及时提供水情、工情等可靠信息。
在水文信息的监测预报方面,改变目前雨情、水情一报多发,一个控制站多层单位进行洪水预报,信息不能共享和信息有偿服务的现状,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效能,避免重复工作等浪费现象。
进一步加快全国防汛指挥系统建设,提高我国降雨预报和对洪水信息的预报水平和预警能力。
3.结语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城市与基础设施建设大都没有考虑洪水风险,无序发展现象严重,一旦发生洪灾,损失惨重。
国家要加强洪水、堰塞湖的风险管理和动态监测,制定和公布各地洪水风险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洪患意识;制订政策法规,控制高风险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建设向低风险地区转移,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洪水保险研究,力争早日实施。
管新国:1968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自己1989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水文监测的一线工作。
王东华:男,1969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
工作于河北钢铁公司承德分公司钒制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