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组合类型与勘探前景
中国海相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点及勘探领域
二、勘探领域
1、现状和发展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进行海相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的勘探工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发现了多个大型和特大型油气田,如南海的荔湾油气田 和东海的春晓油气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勘探经验的积累,我国在海相超深 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结论
中国海相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点和勘探领域对于国家的能源战略具有 重要意义。这一领域的复杂地质条件和技术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攻关。 在此基础上,应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勘探投入和科技创新,为实现国家能 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包括了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的油气资源。然而, 这种资源的勘探面临着一些特殊性问题。本次演示将对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 气勘探的特殊性问题进行探讨。
3、开发环境的特殊性: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的开发环境通常比陆相碳酸盐岩 层系更为复杂。海洋环境中的温度、压力、盐度等因素都会对油气的开发产生影 响,这使得油气的开发更加困难和风险更高。
四、结论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的特殊性问题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针对 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的地 质条件和油气性质,同时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开发策略,以降低成本和风险, 提高油气开发的效率和效益。
谢谢观看
三、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 勘探的特殊性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特点与勘探方向
、
多源供烃 、 期聚 集、 气转化 、 早 油 晚期定型 的特点 ; 下扬子 中 新 生 界 覆 盖 区 , 有 二 次 生 烃 、 期 成 藏 的特 点 ; 鄂 西 中、 具 晚 湘 滇黔桂等碳酸盐岩裸露 区, 则表现为早期 生烃 、 后期破坏 改造 的特 点。依据 生烃 期的早 晚 以及 油 气在 完成初 次聚 集后至
维普资讯
天 乞t/ *3 -.
第2 7卷 第 3期
O L& G SG O O Y I A E L G 20 0 6年 6月
文章编 号 :2 3— 9 5 20 )3— 3 6—1 05 9 8 (0 6 0 0 1 0
中国 南 方 海 相层 系油气 成 藏 特 点 与 勘 探 方 向
,
m0 e n n n e sv a e r fr to a d t e h d o ab n g n r to mir to V me ta d I tn ie l t e omain n h y r c r o e e ain g ai n,a c mu a in pr s nrt n c u lt 0 ee ai 0 a d d sr c in i s z i n le z i a e e p re c d mu t sa e ph sc d v l p n n v l t0 n e tu to n Me o oc a d Pa o o c h v x e n e li tg a i e eo me ta d e 0u i n i Ar a es wi e aie y sa e tc o c s tig n l r s r ain c ndto s s c s S c u n b sn,a_ c a ce ie t r ltv l tbl e tni e t sa d welp e e v to o i n h n i u h a ih a a i I h I trz d e a
中国海相层系油气基本特点与潜力
中国海相层系油气基本特点与潜力蔡立国;金之钧;陈孔全;李铁军【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08(029)005【摘要】中国境内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大陆边缘沉积、地台盖层大多已褶皱成山,因而海相叠合残留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就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的一大特色.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最佳的源岩、储层、盖层发育条件,同世界主要油气富集带的其他盆地一样,具有良好的早期资源物质基础与成藏条件.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形成时间早、地层时代老,勘探目的层埋藏深,尤其是经过多期的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油气成藏规律复杂,造就了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的特殊性.近期勘探成果表明,中国海相层系具备发育大中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在适宜的条件下仍可形成大规模的油气聚集.构造差异性演化使海相盆地含油气性及油气产出规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海相以气为主,塔里木盆地油气兼有.主要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主要应聚焦在海相层系发育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及周缘、鄂尔多斯盆地.【总页数】9页(P557-564,573)【作者】蔡立国;金之钧;陈孔全;李铁军【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相关文献】1.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特点与勘探方向 [J], 肖开华;沃玉进;周雁;田海芹2.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地质特点、战略选区思考及需要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J], 汤良杰;吕修祥;金之钧;刘小平;邱楠生3.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地质特点、战略选区思考及需要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J], 汤良杰;吕修祥;金之钧;刘小平;邱楠生4.川西坳陷中段海相层系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J], 张永刚;马宗晋;杨克明;王国力;吴世祥;汤良杰;龙胜祥;张克银5.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石油地质基本特征及含油气远景 [J], 金之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开发和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
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储量占全国油气总储量的比例较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因此,对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的评价方法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评价,主要分为沉积地层划分、沉积环境分析、岩性物性分析、地质测井解释、工程评价、经济评价和地震剖面分析六个步骤:(1)沉积地层划分是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评价的基础,主要包括地层划分、地层年代划分、沉积岩性划分和地层参数划分。
(2)沉积环境分析是探讨油气藏形成和发育历史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古沉积环境划分、流体类型识别和沉积模式设定。
(3)岩性物性分析,包括岩石物理性质分析、岩石化学性质分析、岩石变形特征分析和岩石微观特征分析,是认识油气成藏组合的基础。
(4)地质测井解释,是通过解释测井资料,识别油气藏地质构造特征和成藏条件,以及描述油气藏油气成藏组合。
(5)工程评价,主要对油气藏的物性参数、渗流特性和储层特征进行研究,以确定开发技术和工艺路线。
(6)经济评价,是对油气藏经济潜力进行评价,是判断油气藏是否具有可开发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参考依据。
(7)地震剖面分析,是通过建立三维地震剖面图,对油气成藏组合进行分析,为油气勘探、评价和开采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二、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的应用以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为背景,成功开发和运用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需要科学评价、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的相结合。
1.科学评价和技术分析。
通过对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的评价,可以准确判断油气藏的发育状况,预测油气的质量与量,进而为开发技术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2.经济分析。
通过运用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的经济分析,可以准确判断油气藏的经济价值,从而可以给出制定经济有效的开采计划和开发技术。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前景、主要问题与对策
杂, 勘探风 险大 。 气田, 必须坚持 勘探 和持 续投入 , 坚持 理
论 创 新 与 技 术 进 步 , 对 海 相 层 系 面 临 的主 要 问题 , 展 我 国 的 海 相 油 气 成 藏 理 论 技 术 , 针 发 围绕 “多 期 构 造 活 动 背 景 下 海 相 碳 酸 盐 岩 层 系油 气聚 散 机 理 与 富 集 规 律 ” 心 科 学 问题 , 出构 造 演 化 这 一 条 线 , 握 三个 重 点 一烃 源 岩 、 层 、 存 有 效 核 突 把 储 保
Ex l r to o e t pr bl m s a d s r t g e f p o a i n pr p c s, o e n t a e i s o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灿 等( 9 7 将 川 东石炭 系天 然气 藏划 分为一 次 成藏 19 )
模式 和二 次成 藏模 式 ; 次 成 藏 模 式 又进 一 步划 分 二 出早 期 聚集 早 期 成 藏 模 式 和 早 期 聚 集 晚期 成 藏 模 式 。该方 案可 以 比较 好 的用 于川 东地 区乃 至 四川其
方 海相 中 、 生界 油气 藏划 分为 原生 油气藏 、 生油 古 次 气 藏 和再生 烃油气 藏 3种类 型 。该方 案将 已经 破坏
了的“ 油藏 ” 作 为“ 生 油 气 藏 ” 四 川 盆地 天 然 古 均 原 、
组合关 系 , 的注重运 聚机 制 , 的则综 合其 演变 过 有 有
构造 运动 明显 比四川盆地 区要强烈 而 复杂 的南方 其 他地 区来 说 , 以推广 。 难 ( )以成 因 为 依 据 的 油 气 藏类 型划 分 方 案 : 2 王
根海 等( 0 1 、 庭 斌 ( 0 3 ) 赵 宗 举 等 ( 0 2 , 20 ) 王 20 a 、 2 0 a
程 。本 文 在总结 前 人 研 究 成果 基 础 上 , 据 油 气 藏 根 形成、 聚集 与破坏 时期 分析 , 出 了新 的划分 方案 。 提
气 藏主 要属 次生气 藏 的归 类 是 欠 妥 的 , 油藏 本 身 古
就是 地 质历史 时期 油 气 藏 遭 受 破坏 的产 物 , 应 作 不 为“ 原生 ” 看待 , 在 原 始成 藏 系 统 内调整 的气 藏 就 而
北 京 , 0 0 9 5 1 0 2 ; )中 国 石 化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京 ,0 0 6 北 10 8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27卷2006年总目次
酒 泉盆地 白垩纪一 新生代 区域构造演化 与油气勘探 ………………………… …………… 潘 良云, 谢结 来, 李明杰 , ( 2 等 6) 裂陷盆地构造演化及盆地伸展模式—— 以东濮凹陷为例 …………………… …………… 苏 惠, 曲丽 萍, 张金川 , 7 ) 等(0 古龙一徐家围子地 区营城组古构造应力场 数值 模拟——构造裂缝发育 区带 预测及对 比研究 ………………… ………
维普资讯
石 专天然 气
第2 7卷
20 0 6年
总 目 次
第 1期
【 油气 系统与成藏 组合 】
油气系统成因分类及其勘探思路 ………… ……………………………… ……… ……………………………… … 赵 宗举 ( ) 1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组合 类型与勘探前景 ……… …… …………………………… 沃玉进 , 肖开华, 周 雁 , 1 ) 等( 1
【 生烃与成藏 史 】
南鄱 阳坳 陷龙潭组树 皮煤生烃潜力及油气成藏 …… …………………………………… … 周松源 , 克定 , 徐 杨 克拉 2气 田成藏过 程的物理模拟 ………… …… ………………………………… …… …… 张 斌 , (7 等 1)
洪, 何顺利 , 庞雄 奇 , (3 等 2) 乔, 马硕 鹏 , 樊爱萍(7 2)
鄂 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 征及其地质意义 …… ………………………… …… 冯
西峰油 田延长组长 8段储层流体作用期次 分析 …………………………… ……………… 武 明辉 , 张刘平 , 罗晓容 , 3 ) 等( 3 柴西地 区地温一地压系统特征及其 与油 气分布的关系 ……………… …………………… 李鹤 永 , 刘 震 , 党玉琪 , 3 ) 等( 7 黎, 4 等(4)
南海深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南海深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发布时间:2021-05-07T10:36:42.43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9卷第3期作者:黄晓清[导读] 深水盆地一般是指位于水深超过300m的大陆架黄晓清中石化胜利地质录井公司山东东营 257200摘要:深水盆地一般是指位于水深超过300m的大陆架-大陆坡等海域的沉积盆地。
南海深水盆地位于特提斯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转换部位和欧亚、印-澳和菲律宾三大板块的交互区,受中、新生代周边不同板块的相互作用以及南海扩张等地球动力学事件的综合控制,具有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和油气成藏特征。
关键词:南海深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勘探方向引言自2006年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以来,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迫切需要寻找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
21世纪以来,国外深水获得了一大批油气勘探发现,我国深水区油气勘探潜力也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我国深水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地震勘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钻探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截至20世纪末,始终没有获得商业性发现。
在南海南部,我国做了大量科学考察、地球物理调查和部分综合评价。
据原国土资源部的评价结果,南海油气资源丰富且大部分在深水区。
南海深水油气勘探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该区边缘海深水成藏条件复杂,而且边缘海深水属于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前缘领域,面临着深水区盆地结构与形成演化、深水区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机理、深水区构造成像、储层预测和烃类检测、深水安全高效探井作业关键技术等世界级勘探难题的挑战。
1区域地质概况南海位于西太平洋和新特提斯两大构造域交接部位,在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3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古南海地台新生代发生裂谷作用形成了具有洋壳结构的边缘海,发育了深海盆、大陆坡和大陆架等典型的海底地貌单元。
我国深水区盆地(水深大于300m)主体位于南海海域,深水勘探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
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类型、成藏模式及勘探思路
中图 分 类 号 : E 2 . T l21 文献标识码 : A
蹦 .
. 唧 _ 洲 重 圣
一 一 一 一 一 L 蜘 一 . l … 一 一 一 ~ 薹 l 呈 一
0引 言
对 全球 l 6 - 2 0 8 8 0 4年 问 发 现 的 9 0个 大 型 油 气 J
国海相 碳酸 盐岩油 气勘 探程 度 低 、 资源 潜 力 巨大 , 年 近
t 当量 ( 油 平均 单个 油气 田储量 4 1 4 0 油 当量 ) . 7 ×1 t , 合计 可采储 量 几乎 与碎 屑 岩 储 集层 油 气 田相 当 , 个 单
碳酸 盐岩油 气 田规模 比碎 屑 岩储 集 层 油 气 田大 得 多 。
别 是碳 酸盐岩储 集层 油集 层 油 气 藏 的勘 探 主 要 在 于 落 实 层序 及 旋 回地 层 格 架 下 不 同古地 理位 置 的礁 滩 体 时 空分 布 ; 岩 古 潜 山储 集 层 油 灰 气藏 的 勘 探 主 要在 于 识 别 岩 溶 缝 洞 系 统 及 其 充 填 物 性 质 ( 、 、 及 溶 洞 沉 积 物 等 ) 白云 岩 ( 幕 白云 岩 、 油 气 水 ; 内 白云 岩 古 潜 山) 集层 油 气 藏 的 勘 探 主 要在 于寻 找 具 备 有 效 直 接 盖 层/ 盖 组 合 的 构 造 ( 斜 型 ) 闭; 储 储 背 圈 斜坡 扇 储 集 层 油 气藏 勘 探 的 首 要任 务 是 落 实 层 序格 架下 - I 层序 界 面相 关 的斜 坡 扇 体 的 时 空 分 布 ; 9 型 白垩 及 裂 缝 性 灰 岩储 集 层 油 气 藏 的勘 探 应 主 要 考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天然气成因浅析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天然气成因浅析摘要:南方海相地层是个复杂的勘探对象,但勘探资料表明该区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
通过对南方372个天然气气样稳定同位素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对南方全区的天然气成因整体认识,中国南方海相天然气以裂解气和热解气为主,生物气、过渡带气均有分布,具有甲烷含量高、热演化程度高的特点。
依据不同地区的成藏条件与特点,南方海相领域的油气勘探应按重点展开、力求突破和区域侦察3个层次进行,四川盆地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和长兴组成藏条件优越,是最现实的勘探目的层系,川东地区勘探潜力较大。
湘鄂西和黔南—滇桂地区勘探前景较差,多为残留型油气保存单元。
关键词:天然气成因;碳同位素;勘探方向;中国南方海相1、前言国内不同学者先后分别对南方不同区块、不同层位的天然气藏天然气成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过研究,朱扬明、王积宝等(2008)关于川东宣汉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1],樊然学(2003)关于四川盆地西部天然气碳同位素的研究[2],张长江等(2006)对于湘中坳陷天然气成因类型分析[3]等,然而目前尚缺乏对南方全区性天然气成因的认识。
本文通过收集公开发表论文中大量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资料,进行南方全区天然气碳同位素资料的多元统计分析,并重点探讨热解气、裂解气在南方天然气中所占比例,为我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中国南方石油地质基本条件2.1 区域地质中国南方古生代为海相盆地形成和演化阶段,主要有扬子克拉通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及活动大陆边缘的弧后裂谷盆地,中—新生代先后形成了南北两个前陆盆地带和陆内伸展盆地(断陷、断坳、坳陷盆地),这两类盆地叠覆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及活动大陆边缘的弧后裂谷盆地之上,多期盆地的叠覆和改造决定了南方海相盆地的多旋回性和油气勘探的复杂性。
2.2 烃源岩条件中国南方经历了多期原型盆地的并列叠加,发育了4套区域性烃源岩(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底部、下二叠统栖霞组和上二叠统)和4套局部性烃源岩(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中泥盆统罗富组—上泥盆统榴江组、下石炭统、下三叠统下部)。
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和勘探潜力_0
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和勘探潜力摘要:本文就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类型及勘探潜力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中国南海边缘盆地的构造和演变过程,然后重点分析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类型,最后就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的勘探潜力进行探讨,对南海含油气盆地的勘探现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中国南海;油气盆地;构造类型南海位于我国大陆南方,属于太平洋的西部海域,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海盆之一,拥有约1073.82km2的海域面积,不仅生态系统分布广阔,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包括海洋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
南海是海上航行必经的区域,对我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 中国南海边缘盆地性质及其构造和演变南海北部盆地是在华南地块及其边缘活动带基底上发育起来的拉张型新生代断陷—坳陷型含油气盆地,盆地规模较大。
当新南海处于张开阶段时,南沙地块开始呈现出裂离的状态,并且移动到距离华南大陆较远的区域。
在南沙地块漂移的过程中,地层逐渐发生褶皱断裂。
南海北部伸展盆地受到断裂、扩张和沉陷作用,使盆地普遍具有早期断陷、中期断坳、晚期区域沉降的发育过程。
北部湾盆地和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在裂陷活动的初期、地势起伏较剧烈的构造环境下,沉积不稳定,以山麓相、洪积相等粗碎屑沉积为主;在裂陷活动的中期,地势被削平,出现比较宁静的湖泊环境,在湖盆的深洼处形成具有生油条件的暗色泥岩。
其后断裂又活动,盆地普遍下沉,被海相沉积物充填。
拗陷期被凹底锅式的大型坳陷所统一。
琼东南盆地、珠二坳陷和台西南盆地裂陷期晚期处于大陆坡位置,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发育,烃源岩形成与河流—三角洲煤系密切相关。
中沙—西沙到笔架区烃源岩为渐新世—中新世海相烃源岩,与陆源有机质输入相关。
2 中国南海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类型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是典型的含油气盆地,是在华南板块及其边缘地块地质活动中逐渐演变形成的,呈现出新生代凹陷型的特点。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在新生代初期曾发生过裂陷,主要呈现出东北至东西向的分布方向,到新生代的晚期阶段,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逐渐演变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埋藏史类型与生烃演化模式_沃玉进
沉
积
与
特
提
斯
地
质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VSole.p2t 7.2N00o7.3
文章编号 :1பைடு நூலகம்09-3850(2007)03-0094-07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埋藏史类型与生烃演化模式
藏史[ 4] 。 依据印支运动以来南方地区的沉降-抬升特点 ,
考虑埋藏史的相似或相近性 , 可以将南方各地区的 埋藏史可归纳出 两大类 6 种基 本类型 。 两大 类即 “早期沉降 、晚期抬升”型(Ⅰ )和“早期抬升 、晚期沉 降” 型(Ⅱ)。 “ 早降 晚 抬” 型 是 指 印 支运 动 结 束 海 相 沉积建造以后 , 早期总体沉降 , 晚期总体隆升 , 宏观 上构成单一的沉降-抬升旋回 , 可分为四川型 、滇黔 桂型和湘鄂西型 , 从烃源岩生烃角度看 , 其生烃过程 基本在因印支运动而短暂停止(减缓)之后 , 持续完 成 , 即只有一次(连续)生烃过程 , 晚期抬升后不再有 大幅度沉降 。 其中四川型沉降期远长于抬升期 , 湘 鄂西型抬升期远长于沉降期 , 而滇黔桂型则介于两 者之间 。“早抬晚降”型是指印支运动结束海相沉积 建造以后存在多次隆升-沉降过程 , 且总体具有“早 期以隆升为主 、晚期以沉降为主”的特征 , 可进一步 划分为江汉型 、苏北型和苏南型 。 从平面分布来看 , 两大类型的分布基本以黄陵隆起至江南-雪峰隆起 一线为界 , 以西为“早降晚抬”型 , 以东以“早抬晚降” 型为主(图 1 , 表 1)。
收稿日期 :2007-06-15 第一作者简介 :沃玉进 , 1966 年生 , 高级工程师 , 研究方向为石油地质 。 资助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5CB422100)。
中国石油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与下步工作安排及建议
分簇射孔工具
19
开展了储层改造配套工具的攻关研究,并试制了复合可钻式桥塞样品 完成复合材料的研制(可满足桥塞承压70MPa的要求);设计了4个规格的系列复
合桥塞,完成Φ114、Φ109和Φ99复合桥塞加工和室内试验;复合桥塞均封压 75MPa以上;完成了爬行器输送射孔工艺技术、泵送桥塞座封-多簇射孔联作工艺
四川盆地长宁地区地质图
长芯1井
蜀南长宁双河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 露头
5
页岩薄片和露头
黑色页岩 炭质页岩 硅质页岩
笔石页岩
钙质页岩
粉砂质页岩 6
2、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
采集二维地震4411公里,老资料重新连片处理15000公里
昭通区块页岩气地震工作量部署
昭105 YSL1 昭104 宝1 YQ1 YQ4 YQ3 YQ2 YSH1-1 YS106 阳1
3、评价井与水平井
自营区钻直井16口、水平井4
蜀南地区页岩气勘探成果图
口,另外壳牌钻直井5口、水平井3口
2009年钻探了我国第一口页岩气 直井-威201,压裂获气 2010年第一口水平井—威201-H1 井压裂获气 2012年宁201-H1水平井获得高 产,成为我国第一口具有商业价
长宁 威 远 区 块
工作类型 剖面观测 资料浅井 二维地震 三维地震 工作量统计 观测野外剖面220条、露头500处,实测剖面20条5319m 建立双河龙马溪组“铁柱子”剖面 完成地质浅井22口,累计进尺7293m,取芯4709m 4411km
2
358km 长宁威远和昭通钻直井16口(正钻5口),水平井6口(直改平2 口),2个井组8+6(正钻4口);壳牌完钻井6口,其中水平井 3口(直改平)
益开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前景分析
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前景分析与国外相比,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多分布于盆地下构造层,具有时代老、埋藏深、时间跨度大、含油气层系多、成藏历史复杂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地质认识的深化、勘探技术的进步,我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①加大对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两大古隆起的探索力度,在塔北隆起南缘斜坡哈拉哈塘地区发现了奥陶系鹰山组岩溶缝洞型大油田;塔中断裂带北斜坡,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礁滩、鹰山组岩溶等多目的层获得重大突破。
②围绕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台缘带礁滩体勘探,发现了铁山坡、罗家寨、普光、龙岗等一批大气田;加强川中古隆起及斜坡区下古生界—震旦系碳酸盐岩勘探,获得战略性突破,发现寒武系龙王庙组特大型整装气藏。
③强化对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的勘探,于靖边气田西部岩溶带获得新突破,新发现奥陶系马五亚段新的含气层系。
从近期油气勘探发现看,含油气层系埋深普遍大于4000m,塔里木盆地甚至超过7000m,显示出深—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1、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发展趋势1.1关于深层的定义关于深层的定义,国际上尚没有严格的标准,不同国家、不同机构对深层的定义并不相同。
目前国际上大致将埋深大于15000英尺(4500m)的油气藏定义为深层油气藏。
中国2005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颁发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将埋深3500~4500m定义为深层,大于4500m定义为超深层;中国钻井工程采用埋深介于4500~6000m为深层、大于6000m为超深层这一标准。
基于东、西部地区地温场的变化以及勘探实践,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将埋深介于3500~4500m定义为深层,大于4500m为超深层;西部地区将埋深介于4500~5500 m定义为深层,大于5500m定义为超深层,即使按照传统的西部地区深层定义,我国近年来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发现也都属于深层范畴。
1.2 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发展趋势1.2.1全球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海相碳酸盐岩在全球油气生产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沿海油气资源前景分1
中国沿海油气资源前景分析中国海洋油气资源我国海域的油气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它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近海大陆架上的油气资源,另一部分是深海区的油气资源。
在我国海域已发现了18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总面积约13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近海大陆架上已发现含油气沉积盆地9处,开采海区含油气沉积盆地9处。
我国海域石油资源量50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22.3万亿立方米。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进行海洋油气资源的自营勘探开发,80年代开始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进行合作勘探开发。
我国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实行油气并重,向气倾斜,自营勘探开发与对外合作相结合,上下游一体化的政策,取得了重大进展。
到1997年,我国已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67个石油公司签订了131项合同协议,引进资金近60亿美元,发现含油气构造100多个,找到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天然气3500亿立方米,已有20个油气田投入开发,形成了海洋石油天然气产业。
1997年,我国海洋石油产量超过1629万吨,天然气产量为40亿立方米。
在我国渤海、南黄海、东海、珠江口、莺歌海和北部湾海区存在着六大含油气盆地,这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其中,渤海含油气盆地面积约7.3万平方千米,是辽河油田、大港油田和胜利油田向渤海的延伸,也是华北盆地新生代沉积中心,沉积厚度达10000米以上。
海域内有14个构造带和230多个局部构造,是我国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海域之一。
目前,在辽东湾发现了石油地质储量达2亿吨的绥中36-1油田、锦州20-2凝析油气田和锦州9-3等油气田;在渤海中部发现了渤中28-1油田和渤中34-2/4油田。
据勘探,渤海的石油资源量约为46亿吨,地质储量在4~10亿吨之间。
南黄海含油气盆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千米,是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以新生代沉积为主。
它是陆地苏北含油盆地向黄海的延伸,共同构成苏北—南黄海含油盆地。
盆地分南、北两个坳陷。
北部坳陷面积3.9万平方千米,中新生代沉积厚度超过4000米,这里有8个坳陷、5个凸起、9个构造带,具有较好的储油条件。
向斜下中和面构造油气藏——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新方向
层 间力 学 性 质 的差 异在 褶 皱 形 成 中起 着 主 导作 用 。
发生 纵 弯作用 时 , 接近 岩层 中部 , 在 有一 个 既无 伸长
亦无 缩短 的无 应 变面 , 为 “ 称 中和 面 ” 中 国南方 海 。 相 中一 古生 界 长期 以来一 直坚 持在 背斜 构造 的中和
余 和 中 博 士 , 高级工程师 。18 年毕业 于武汉地质学 院, 96 主要从事油气 构造 、 石油地质 等研
究 。通 讯 地 址 :3 0 2 10 3浙 江 省 杭 州 市 西 溪路 9 0号 ;电话 :(5 1 82 4 9 2 0 7 )5 2 9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褶皱 是沉 积岩 层 中的基 本应 变形 式 。沉积 地层
面 以上层 位 ( 称 “ 中和 面 ”勘 探 构 造 油气 藏 , 简 上 ) 但
迄今 未取得 重 大成果 。 者认 为可 以改 变一 下思 路 . 笔
对 向斜 构造 的 中和面 以下 层位 ( 简称 “ 中 和面 ” 进 下 )
并 可 发育 垂直 于缩 短方 向的透人 性 面理 。如果 岩 系
f 3卷
4i
2 0  ̄: 0 J 0 8 1l j
海 相 油 气 地质
4 9
盆地 ・ 构造
文 章 编 号 :6 2 9 5 ( o )0 — 0 9 0 I 7 — 8 42 8 4 0 4 — 4 o 一
向 斜 F巾 和 面 构 造 油 气 藏
中国南方海相 中一 古生界 油气勘探 新方向
小, 则在 褶皱 时要 共 同地受 到 总体 的压短 _ 6 ] 。
前 人 对 褶 皱 的 发 育 机 制 已经 做 了较 完 善 的研
中国南方典型气(油)藏控藏模式探讨
中国南方典型气(油)藏控藏模式探讨徐思煌;马永生;梅廉夫;袁彩萍;郭彤楼【摘要】中国南方海相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油气藏大多属于次生油气藏.油气藏的改造与分布主要由各级控藏要素控制.一级控藏要素为成藏流体源,二级为成藏与改造期次,三级包括保存条件及圈闭类型等.基于南方二级控藏要素建立了10种二级控藏模式,其中原生烃原生聚集、二次生烃原生聚集、无机成因气原生聚集和混源多期次生聚集等4种已被勘探证实,分别以典型实例命名为"沔31井型"、"朱家墩型"、"黄桥型"和"四川型".南方8个典型油气藏的三级控藏模式平面展布特征表明:"四川型"主要分布于上扬子区,"沔31井型"以江南隆起周缘为主,"朱家墩型"主要在中下扬子区,"黄桥型"的分布与张性构造有关.【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7(029)001【总页数】6页(P19-24)【关键词】控藏要素;成藏流体源;油气保存条件;控藏模式;天然气;中国南方【作者】徐思煌;马永生;梅廉夫;袁彩萍;郭彤楼【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昆明,650200;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昆明,65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本文研究的中国南方包括秦岭—大别—胶南以南、龙门山和三江造山带以东的中国陆上地区。
海相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现存的油气藏绝大多数属于次生油气藏,且不同区块油气地质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1]。
“源岩成熟早”与“圈闭定型晚”是影响中国南方海相油气最终保存的突出矛盾。
而这种“早生、晚聚”矛盾通过“烃源晚化”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un zo st eo ece ir, hns cdm Si csG a ghu G a g og50 4 C ia 1G agh uI tu n i t fGohms y C i eAa e yo c ne,u nzo ,u n dn 160,hn t e f e
构 造 运 动 改 造 与 上 覆 陆 相 地 层 的 叠 加 形 成 了原 生型 、 造 型 、 生 型 和 后 生 型 4种 类 型 的 成 藏 组 合 。 其 中原 生 型 成 藏 组 改 再 合 油 气 保 存 条 件 好 , 探 前 景好 。 中 、 扬 子 区再 生 型 和 后 生 型成 藏 组合 具 有 一 定 的 勘 探 前 景 。 勘 下 关 键词 : 质 结 构 ; 藏 演 化 史 ; 藏 组 合 ; 气勘 探 ; 方 海 相 地 埋 成 油 南
沃玉 , 开华 , 雁 , 进 肖 周 杨志强
北京 10 8 ) 00 3 (.中国科学 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 究所 , 1 广东 广州 50 4 2 160; .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 发研 究院 , 摘要: 中国南 方海相层 系以志留系 区域 滑脱层 为界 , 可分 为上 、 下两个构造层 , 不 同地 区上、 据 下构造层形 变特征 与强度及 其组合特征 , 可将其地 质结 构分为单层稳定、 双层连续 、 双层 断褶 、 单层 叠瓦 、 层冲滑 、 双 单层冲 断和二元推 覆等 7种 类型。 印支 以来 多期沉降 与隆升产生 了“ 早降晚抬” 早抬 晚降” 和“ 2大类 6种形 式的埋 藏演化史 类型。海相地层 原始建造 、 后期
f ut d a d bnay n p e tpe .Mu ph s u i n e a d up e v i c nd sn a a e ld t e f r a in a l n i r a p y s e hi a e s bsde c h a a sn e I o i i n h v e o t o n l h m to o i d fb ra v l to so y,wh c a r u e n o t a g y e f6 k n s o u l e ou i n hit r i i h c n be g o p d i t wo l e tp s,n me y “ a l u sd n e— r a l e y s b ie c r l t p e v ’ n “e ry u h a a a e u h a a ’a d l al p e v l—lt ub i n e”.Th n t u l u fma i e s di ntr o a in ae s sde c e i ii b id p o rn e me a y f r t s. l a m o 1 trr c nsr ci n by tco c mo e nt d te s p rmp st n o he o e li g no ma i e fr a in v a e u n h i o ii ft v ryn n- rn o o m t sha e o r s le n 4 p a y s,i cu n rma y e,r c n tuce y e, r g n r td t e,a d p g n t e;o e u t d i l y tpe n l dig p i r tp y e o sr t d t p e e e ae y p n e i e o y p f wh c h rma y pa y e ha o d ol a d g s p e e v t n c n iin ih t e p i r ly t s g o i n a r s r a i o d t s,a d t u a o d e p o ai n p o — p o o n s h s g o x lr to r s h p c s h e p a so e e e me y e a pg n t e i e Mi d e a d Lo rYa g z e s h v et i x l — e t.T l y fr g n r d tp nd e ie oy n t d l we n tea a a e c ra n e p o p h n r
维普资讯
专天然气化
第2 7卷 第 1 期
O L& G SG 0 JG I A E I Y 0 20 年 2月 06
文 章 编 号 :2 3— 9 5 2 0 ) 1— 0 1 0 0 5 9 8 ( 06 0 0 1 — 6
中国南方海相层 系油气成藏 组合类型与勘探前 景
2 E poai . xl t n& Po ut nRsac tu ,I O E B in 00 3 C i ) ro rd c e r I  ̄ eSN P C,eig10 8 , n o i e hn t s j ha
Absr c Ben o n d b h l ra e i n ld t c t a t: i g b u de y t e Si i n r go a ea hme t h rn ta ir p c s re n s u h r n u n ,t e ma i e sr t a hi e si o t e n Chia g i c n b ii e n o l we d u e wo sr cu a a e s Ac o d n o t e srngh a d c a a t rsis o e a e dv d d it o ra pp r t tu t r l y r . n l c r i g t h te t n h r ce t f d — i c fr t n o he sr cu a a e ,a l s t e rc mb n t n f a u e ,t e e l gc c n g r to f ma i e oma i ft tu t r l ly r o s s wel a h i o i a i e t r s h g oo i o f u ain o rn o i sr t r h i e e n s u h r i a c n b l sfe n o7 tp s . .sn l a e t b e,d u l a e o ta i a p c s r s i o t e Ch n a e c a i d i t y e ,i e i g e ly rsa l g i n s i o b e l y rc n—
t u u ,du l l e ut f d d igel e r a d o bel e rs- l pd i elyrtrs i o s obe a r a l- o e ,s l a ri i t ,du l a rtu t s p e ,s g ae hut n y f l n y m ce b y h i n l
中 图 分 类 号 :E 1 . T l2 3 文 献 标识 码 : A
Ty e fm a i l y n s ut r Chi a a x l r to r s cs p s o rne p a si o he n n nd e p o a i n p o p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