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计算机网络提纲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_谢(5)版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提纲第1章概述1、了解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主要功能:连通性、共享。
2、结合“4.2.1 虚拟互连网络”(P110)理解“因特网是网络的网络”。
3、了解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ARPANET、三级结构Internet、多层次ISP结构Internet。
4、了解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RFC的概念。
5、了解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资源子网)、核心部分(通信子网)。
6、了解资源子网的两种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C/S)、对等连接方式(P2P)。
7、理解三种交换方式,重点掌握分组交换(所用技术、原理、优缺点),并结合图1-12(P15)掌握三种交换的主要区别。
8、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了解网络的不同分类。
9、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重点掌握三种时延的概念及计算、理解数据传送总时延的关系、理解RTT。
10、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体会采用分层思想的必要性。
11、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12、理解网络体系结构各层需实现的“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和分用”、“连接建立和释放”等功能(概念、在TCP/IP的哪些层次实现、如何实现)。
13、掌握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和各层的功能。
14、结合图1-17(P29)掌握数据在各层之间的传递过程。
15、了解PDU、协议栈、对等层等概念。
16、理解协议与服务的区别和联系。
17、结合图1-21(P32)了解和体会TCP/IP体系结构中Everything over IP和IP over Everything的思想。
复习参考题:P33——2、3、8、13、14、17、18、19、21、22、24、26、27第2章物理层1、了解物理层的主要任务。
2、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3、了解数字、模拟、数据、信号等概念。
4、了解信道、基带、宽度的概念,了解通信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
5、理解调制器和解调器的作用、三种基本的调制方法。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要点课件
文件传
总结词
文件传输是指通过网络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 台计算机的过程,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需求之一。
详细描述
文件传输(File Transfer)是指通过网络将文件从一台计 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的过程。文件传输通常使用文 件传输协议(FTP)或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用 户可以通过FTP客户端软件连接到FTP服务器,上传或下 载文件。文件传输在网络办公、软件共享、数据备份等 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远程登录
总结词
远程登录是指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登录到远程计算机 上,并使用该计算机的资源和服务。
详细描述
远程登录(Remote Login)是指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 登录到远程计算机上,并使用该计算机的资源和服务。 远程登录通常使用Telnet或SSH等协议实现。用户可以 在本地计算机上打开终端或SSH客户端软件,输入远程 计算机的地址和登录信息,即可访问远程计算机的操作 系统和应用程序。远程登录在网络办公、远程教育、远 程技术支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UDP协议
总结词
不可靠、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详细描述
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传输层协议,不保证数据包的顺序或可靠性。它适用 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流媒体、实时游戏等。UDP协议简单高效,不进行数
据包编号、确认和重传等操作,减少了传输延迟。
HTTP协议
总结词
用于Web通信的协议
VS
详细描述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主要协议是IP协议 。
各层功能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如TCP和UDP协 议。
网络接口层:负责将数据帧转换为适合在物理介质上传 输的信号,通常涉及硬件设备驱动程序。
南邮计算机网络复习重点
PPP协议的应用2、二重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答:(1)是否隔离广播域,路由器隔离(2)基于目的MAC地址(交换机)还是IP地址转发(3)端口数目。
(交换机端口数目多)(4)连接范围。
交换机单一三层网络,路由器三层不同类型的网络。
3、交换器与集线器的区别(1)HUB(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基本上是一个多端口的转发器,它不存储帧,而switch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实现帧的存储转发。
(2)冲突域不同,HUB上的所有端口属于一个冲突域,共享带宽,而连接在switch 上的主机独占媒体,通信时独享带宽,每个端口是一个冲突域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4、(1)面向连接服务(connection-oriented):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2)无连接服务(connectionless)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
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
这种服务常描述为“尽最大努力交付”(best effort delivery)或“尽力而为”。
无连接通信和面向连接通信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主要的区别有两条。
其一:面向连接通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建立连接,在此阶段,发出一个建立连接的请求。
只有在连接成功建立之后,才能开始数据传输,这是第二阶段。
接着,当数据传输完毕,必须释放连接。
而无连接通信没有这么多阶段,它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其二:面向连接的通信具有数据的保序性,而无连接的通信不能保证接收数据的顺序与发送数据的顺序一致。
Two reasons for using layered protocols?(1)通过协议分层可以把设计问题划分成较小的易于处理的片段。
(2)分层意味着某一层的协议的改变不会影响高层或低层的协议。
OSI 的哪一层分别处理以下问题?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数据链路层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网络层.5、TCP/IP与OSI不同之处(1)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的互连问题,并将网际协议IP作为TCP/IP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网络复习大纲版
计算机网络复习大纲版第一章1.ISP、ARPANETISP:用户接入与使用各种网络服务都需要经过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来提供。
ISP可以分为多个层次。
国际或国家服务提供商NSP通过网络接入点NAP互联。
ARPANET:两个基本问题:网络拓扑结构、数据传输方式网络拓扑包括:集中式和非集中式拓扑构型、分布式网络拓扑构型2.线路交换的三个阶段:线路建立、数据传输、线路释放3.ARPAnet、虚电路、数据报交换虚电路:将数据报与电路交换结合起来。
三阶段:建立连接、数据传输、拆除连接。
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建立逻辑连接;通信的所有分组都通过这条虚电路顺序传送;结点只做差错检测,而不需要做路径选择;通信子网中每个结点可以和任何结点建立多条虚电路连接。
数据报交换:与报文交换类似,每个数据单元都要附加一个分组头并封装成分组(数据报)。
4.物联网设备:射频标签、无线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
5.互联网设备: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6.点-点网络采用存储转发、广播式网络采用介质访问控制机制7.广域网是一种公共数据网络8.计算机网络拓扑描述的是通信子网的结构第二章1.UDP、OSI参考模型UDP:面向进程无连接传输服务,不确认报文是否到达,不对报文排序,不进行流量控制,UDP 报文可能出现丢失、重复和失序等。
支持多路复用。
通信开销小,效率比较高,适合对可靠性要求不高,但需要快捷、低延迟通信的应用场合,例多媒体通信。
UDP数据报通过IP协议发送和接收。
OSI:1)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主机之间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2)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基础上,通过建立数据链路连接,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3)网络层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传输路径,实现流量控制、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联的功能。
4)传输层为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计算机的进程通信提供可靠的端—端连接与数据传输服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提纲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发展a.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b.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a. OSI参考模型b. TCP/IP模型c.应用层协议二、局域网技术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以太网(Ethernet)a.以太网的标准和类型b.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c.以太网的帧格式和传输机制3、令牌环网(Token Ring)a.令牌环网的原理和特点b.令牌环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c.令牌环网的帧格式和传输机制4、无线局域网(WLAN)a. WLAN的原理和标准b. WLAN的拓扑结构和传输机制c. WLAN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三、网络互联技术1、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和协议2、IP和子网掩码a. IP的分类和格式b.子网掩码的作用和应用c.私有IP和动态IP3、路由器和路由协议a.路由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b.路由协议的种类和特点c. RIP、OSPF和BGP等常用路由协议的应用和配置4、交换机和交换技术a.交换机的功能和工作原理b.交换技术的种类和应用场景c. VLAN、Trunking和Spanning Tree等技术的应用和配置四、 Internet技术及应用1、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WWW服务与HTTP协议3、DNS服务与域名解析4、FTP服务与文件传输5、E-mail服务与邮件传输6、Telnet服务与远程登录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提纲一、引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运行。
它扮演着“桥梁”的角色,沟通了硬件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管理资源、实现系统安全和高效运行的关键。
二、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1、基本概念:包括进程、线程、资源、系统调用等。
2、功能: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管理等。
南邮计算机考研大纲
南邮计算机考研大纲
南邮计算机考研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数学基础:主要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和线性代数三个模块。
2.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主要考察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数据结构类型、算法分析的方法和常见算法的实现等内容。
3. 操作系统:主要考察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等核心内容。
4.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考察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处理器设计、指令系统、存储系统、总线与输入输出系统等核心内容。
具体考试大纲的细节可以访问南邮官网获取。
南邮通信网复习提纲及答案汇总
第1章1、传输系统的硬件包括哪些?线路接口设备、传输媒介、交叉连接设备等。
2、在垂直结构上,可以将通信网分为哪三层?应用层、业务网和传送网。
3、从水平分层观点来看,网络结构是基于用户接入网络实际的物理连接来划分的,如何划分?可以分为用户驻地网、接入网和核心网,或者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
4、利用网络的基本结构形式可以构成任意类型的非基本拓扑结构。
实际常用的非基本结构形式有哪些?(1)复合网;(2)格形网;(3 )树形网;1、简述现代通信网的定义、构成要素和每一要素的基本功能。
(1)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节点、交换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2)实际的通信网是由软件和硬件按特定方式构成的一个通信系统,每一次通信都需要软硬件设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
从硬件构成来看:通信网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系统构成,它们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
软件设施则包括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主要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2、为什么要在通信网中引入分层结构?(1)可以更清晰地描述现代通信的网络结构;(2)使网络规范与具体实施方法无关,从而简化了网络的规划和设计;(3)使各层的功能相对独立。
3、分别按以下标准对通信网进行分类:(1)通信服务的范围;(2)通信的活动方式。
(1)按通信服务的范围进行分类:本地通信网、长途通信网和国际通信网或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
(2)按通信的活动方式进行分类:固定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等。
4、通信网组网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哪四种?假如网络节点数为N,请写出每种结构的链路数。
(1)全连通网;H(N -1)2(2)星形网;H二N-1(3)环形网;H = N5、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哪几个方面进行衡量?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哪些?(1)对于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信息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2)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通信网的拓扑结构;通信网的网络资源;通信网的可靠性.6、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几点?(1)通信技术数字化;(2)通信网络宽带化;(3)通信业务综合化;(4)网络互通融合化;(5)网络管理智能化;(6)通信服务个人化。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复习提纲
Copyright © by LIPENG All rights reserved.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教学中心
第四章 局域网与广域网
1.了解IEEE 802 局域网标准,局域网的子层划分 2.掌握CSMA/CD协议(原理、争用期、最短帧 的计算、以太网MAC帧格式) 3.理解 10BASE-T,10BASE-F 等以太网的几个 技术特性(传输技术、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 质访问控制方法等)
4.掌握以太网级联与扩展使用的设备及特点(物 理层、数据链路层扩展设备的原理)
5.理解网桥(交换机)帧过滤的算法。
Copyright © by LIPENG All rights reserved.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教学中心
第四章 局域网与广域网
6.掌握以太网交换机转发帧的过程,三种转发方 式及其特点,理解碎片帧的含义。 7.了解虚拟局域网VLAN的基本概念 8.理解无线局域网链路层协议CSMA/CA(三种 帧间间隔、实现信道预约的方法等) 9. 理解虚电路和数据报的原理、优缺点。 10.了解三种广域网技术(X.25、帧中继、ATM)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教学中心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样题
1. HDLC采用“0”比特插入法的目的是( C )。
(A) 差错控制
(B) 链路管理
(C) 保证传输的透明性
(D) 流量控制
2.数据链路层采用连续ARQ协议,发送方已经 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若发 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 重发 4 个帧。
A. 0.48
B. 5.12 C. 10 D. 80
2、局域网采用CSMA/CD 协议,传输介质是用中 继器相连的两根总长度为1600m长的电缆,电缆中 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108m/s。若信号经过中继器 会产生2us时延,且最短帧长为1000 bit,求出该局 域网的最大传输速率。( 50Mb/s )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1.Internet/ARPANET2.C/S方式,B/S方式,P2P方式3.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4.WAN/MAN/LAN/PAN5.速率/带宽(频率带宽,数据传输带宽)/吞吐量/时延(发送)/传输,传播,处理,排队6.OSI/RM,TCP/IP,网络协议,网络体系结构,五层与七层协议模型,TCP/IP协议簇,分层的理由。
1.网络由若干个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建立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3.ARPANET最初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要连接在ARPANET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节点交换机相连。
后来ARPANET开始研究多种网络(如分组无线电网络)互连的技术,这就导致了后来互联网的出现。
可以说,ARPANT 是因特网的前身。
4.C/S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与服务器都是只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而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这里所指的客户与服务器本来都指的是计算机进程(软件)。
B/S方式是C/S方式的一种特例。
5.P2P方式(对等连接方式)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P2P软件,他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的连接通信。
6.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7.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而且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重点,好像在一个管道里传输。
南邮 计算机网络 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概论1.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行环境下,以实现网络中的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2.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5种:星状、树状、总线型、环状和网状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分类:个人局域网(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因特网。
3.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要素组成。
语法: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确定通信时采用的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即对所表达内容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一中规定,也即“怎么讲”。
语义:协议的寓意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也即“讲什么”。
同步:规定了时间执行顺序。
4.网络通信协议的特点:层次性,可靠新和有效性。
5.OSI/RM的七种模型从下而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6.OSI/RM七种模型的功能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送,进而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是体检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取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编程无差错的物理线路。
网络层:未分组交换网络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为以分组为单位的数据包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的路由并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联等功能。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短对端的数据传输服务,解决对上层屏蔽低层的数据传输问题。
会话层:负责维护通信中的两个节点之间的绘画连接的建立,维护和断开,以及数据的交换。
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它包含了各种用户使用的协议。
7.OSI/RM和TCP/IP体系结构的对应关系 P16图第二章物理层1.要求计算:P28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b)/信道带宽(bps)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糟心到上的传播速度(m/s)2.奈奎斯特定理:任何一个信号如果通过带宽为W(Hz)的理想低通滤波器,当美妙传输2W马原,就可实现吗原件干扰传输。
南邮网络课程设计
南邮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网络基础知识,掌握网络通信原理,了解网络架构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IP地址、子网划分、路由选择等网络配置方法。
3. 学生能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网络风险及防范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搭建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网络配置与调试。
2. 学生能利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控和故障排查。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网络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3.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作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网络基础知识测试,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 学生能够完成指定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与配置,实现网络通信。
3. 学生能够针对网络故障进行排查,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网络项目,展示成果并进行评价。
5. 学生能够撰写网络安全意识小论文,分享学习心得。
1. 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发展历程、网络通信原理、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栈等,关联教材第一章。
2. 网络设备与拓扑结构: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与搭建,关联教材第二章。
3. IP地址与子网划分:讲解IP地址的表示方法、分类和子网划分,关联教材第三章。
4. 网络配置与故障排查:涉及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网络监控及故障排查技巧,关联教材第四章。
5. 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风险类型及防范措施,关联教材第五章。
6. 网络应用实例:分析实际网络应用场景,如家庭、校园网等,探讨网络技术的应用,关联教材第六章。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网络基础知识学习,完成第一章学习;第二周:网络设备与拓扑结构学习,完成第二章学习;第三周:IP地址与子网划分学习,完成第三章学习;第四周:网络配置与故障排查学习,完成第四章学习;第五周:网络安全学习,完成第五章学习;第六周:网络应用实例分析,完成第六章学习,并进行课程总结。
计算机网络辅导提纲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参考教材:《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和设备连接起来,按照事先约定的规则(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要素:①共享能力;②联系通道;③通信规则。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①共享资源;②分布式处理;③提高可靠性和可扩充性;④信息通信。
1.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1.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的层次结构、协议栈和相邻层次间的接口以及所提供的服务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换言之,网络体系结构是指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1.2.2 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ISO/OSI模型功能简述:①物理层:提供物理介质的检测、接口物理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的定义等。
②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的定界与同步、数据链路管理、差错控制及流量控制。
③网络层:提供路由选择算法、拥塞控制、流量控制和网络互连功能,实现端到端的连接。
④传输层:屏蔽低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及不同通信子网的服务质量差异,为高层提供可靠的端进程到端进程服务。
⑤会话层:负责实现和维护用户进程间的会话连接。
⑥表示层:处理不同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
⑦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TCP/IP协议功能简述:①网络接口层:也称物理层或主机-网络层,负责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支持不同协议的兼容。
②网络互连层:又称网际层或IP层,以无连接方式尽最大努力向上提供IP数据报传输服务,支持异构型网络的互连,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的转换等。
③传输层:支持面向连接的TCP及无连接的UDP两种服务方式,通过复用和分用功能,实现不同端进程之间的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参考答案(或有疏漏,仅供参考)1.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征答: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由于终端没有独立处理数据的能力,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
但在这个阶段中,逐步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是当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础。
第二阶段:多主机互联计算机网络处于这个阶段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特征在于运用了分组交换技术。
第三阶段:标准计算机网络主要特征是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遵守同一种网络协议,突出了资源共享。
第四阶段:国际化的Internet信息综合化和传输高速化是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2.计算机网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答: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有:1、资源共享(硬件共享、软件共享、信息共享)2、数据通信3、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4、分布计算与协同工作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答:1、按网络交换功能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2、按网络拓扑结构分:总线型、星型、环型结构3、按网络作用范围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4.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原理以及三种交换方式的比较答: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有三种: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发送方和接收方在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必须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通信双方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一直占用该通路,在数据传输完成后才释放该通路;报文交换: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不需要建立专用的物理通路,发送方在发送报文时,要将接收方的地址添加到报文中一起发送,也称为存储转发;分组交换:在发送报文前要将较长的报文划分为多个较小的等长数据段,然后以分组为单位采取存储转发方式传输。
三种方式的比较:电路交换建立通路后,传输延迟短并固定,适用于实时信息、大容量且连续的数据传输;报文交换适用于线路带宽比较高的情况,可靠灵活,但延迟大;分组交换缩短了延迟,也能满足一般的实时信息传送。
计算机网络研考大纲
计算机网络【考查目标】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3. 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计算机网络概述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4.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1.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2. 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3. 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二、物理层(一)通信基础1. 信道、信号、宽带、码元、波特、速率等基本概念2. 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3. 信源与信宿4. 编码与调制5.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6. 数据报与虚电路(二)传输介质1.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2. 物理层接口的特性(三)物理层设备1. 中继器2. 集线器三、数据链路层(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二)组帧(三)差错控制1. 检错编码2. 纠错编码(四)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1. 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轮窗口机制2. 单帧滑动窗口与停止-等待协议3. 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GBN)4. 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SR)(五)介质访问控制1.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随即访问介质访问控制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
3.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六)局域网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2. 以太网与IEEE 802.33. IEEE 802.114. 令牌环网的基本原理(七)广域网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2. PPP协议3. HDLC协议4. ATM网络基本原理(八)数据链路层设备1. 网桥网桥的概念;透明网桥与生成树算法;源选径网桥与源选径算法。
计算机网络_南邮
第一章习题解1.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行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1.2试分析阐述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异同点。
答:计算机网络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分布式系统是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的支持下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各计算机之间的并行工作,分布式系统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透明的集成应用环境。
所以,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区别主要在软件系统。
1.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种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网络的拓扑(Topology )结构是指网络中各节点的互连构形,也就是连接布线的方式。
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五种: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和网络形,如图1.1所示。
图1.1星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一个中心节点,其他计算机与中心节点互连,系统的连通性与中心节点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
树形结构的特点是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呈现层次性。
总线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一条主干线,所有的计算机连接到主干线上。
环形结构是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一个环形的线路,每两个计算机之间有两条线路相连。
网络型是一种不规则的连接,事实上,目前的因特网就是这种拓扑结构。
1.4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内涵是什么?答: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把一个计算机网络概括为一个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的通信系统终端系统:终端系统由计算机、终端控制器和计算机上所能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源(如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构成。
计算机通过一条高速多路复用线或一条通信链路连接到通信子网的结点上。
终端用户通常是通过终端控制器访问网络。
终端控制器能对一组终端提供几种控制,因而减少了终端的功能和成本。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由用作信息交换的网络结点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计算机网路提纲整理
第一章:概述1.三种交换方式P15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网络的分类P173.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P19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P245.OSI,OSI的七层协议各用一句话介绍功能P256.网络协议P26;什么叫“网络协议栈”,“服务原语”,“实体”,“服务访问点”P317.TCP/IP的体系结构的功能:⏹应用层⏹为用户提供访问Internet 的一组高层协议(如FTP、TELNET、SMTP等)⏹传输层⏹为源和目的主机的应用程序间提供端-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如TCP、UDP)⏹网络互联层(网际层)⏹把分组独立地从信源传送到信宿。
解决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互联等问题(如IP)⏹网络接口层⏹负责将IP分组封装成适合在物理网络上传输的幀格式并传输,或将从物理网络接收到的帧解封,取出IP分组交给网络互联层(如Ethernet、PPP)第二章:物理层1.物理层是干什么用的?什么叫“波特率”,什么叫“比特率”P412.信道的极限容量P423.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P404.带通调制的概念,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P415.基带调制的概念,基本的基带调制方法P416.脉冲编码调制PCM P557.常用的传输介质P44 单模光和多模光纤的差别P47⏹它们都沿直线传播,不能穿透或绕开固体障碍物,需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存在一条视线通路,故有时统称为视线介质。
8.信道复用技术P50(频分复用,码分复用)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P672.循环冗余检测CRC P703.点对点协议PPP P72(异步传输->字节填充,同步传输->零比特填充)4.网络的拓扑结构P795.局域网的两个标准和体系结构P79(LLC 和MAC)6.介质访问技术P81(CSMA/CD协议)7.MAC帧的格式P928.网桥的种类P95(透明网桥:自学习,源路由网桥,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并行的在端口之间转换数据)9.虚拟局域网VLAN P10110.高速以太网/局域网的组网技术(种类)P103第四章:网络层1.网络层的任务是什么?虚电路服务于数据报服务的对比P1142.IP地址的分类P1183.地址解析协议ARP(IP地址->MAC地址)& 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P1234.IP数据报的格式(要求能够看懂每一个字段是干什么用的)5路由表的组成P1326.划分子网P133(为什么要划分子网?怎么划分子网?子网掩码是干什么用的?P135)7.无分类编制CIDR(构成超网)P140(原理;好处)8.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P146(报销;信息交换;ping;tracert)9.路由选择协议P149(静态路由;动态路由)10.什么叫做“自治系统”(AS)P151,内部网关协议IGP,外部网关协议EGP11.内部网关协议RIP P152(RIP的特点是什么),距离向量算法;外部网关协议OSPF(特点);两者的比较12.网络互联的主要设备P16613.IP多播的概念14.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的概念和用场P17115.虚拟专用网VPN和IP隧道技术P177(把一个数据报放到另一个数据报当中去)16.网络地址转换NAT P179(概念)17.有几种方式解决IP地址紧缺的问题第五章:运输层1.运输层的作用?TCP和UDP的区别P1932.什么叫协议端口号?常见的端口号有哪些P191,1923.什么叫“套接字”,它的组成是什么?P1974.流量控制P2125.停等协议基本原理P1986.连续ARQ协议和滑动窗口协议P2017.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差别(目的不一样)P2018.TCP的拥塞控制P219(那张图)9.了解随机早期检测RED P22110.TCP的运输连接管理P225(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四次握手释放链接)第六章:应用层1.应用层的作用?域名系统DNS P236(概念,作用,由哪些部件组成,分布式资源记录)2.文件传输协议P244(特点:两个连接,21:命令连接;20:数据连接)3.万维网WWW P248超媒体,超文本,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4.电子邮件P268(部件,邮件的封装)5.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P2716.邮件读取协议POP3 和IMAP P274(各自的特点)7.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充MIME P275(怎样封装多媒体数据)8.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P279(用来配置网络参数)9.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MTP P281(概念,作用,要素):SMTP,SMI,MIB P283(各自的特点)第七章:网络安全1.面临的安全威胁的种类P3002.两类密码体制P303(对称密码体制DES,公钥密码体制RSA)3.防火墙P321(目的)第九章: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1.几个标准P3602.无线局域网的构造P3613.移动自组网络P362(了解)4.几种常用的802.11无线局域网P3655.CSMA/CA协议P3656.虚拟载波监听VCS和网络分配向量NAV P3687.请求发送RTS和允许发送CTS P371第十章:下一代因特网1.IPV6 P393,394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定义: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设施(利用通信网络和通信协议),将地理上分布的、具有自治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互操作和协同处理的系统。
⏹特点:资源共享,透明操作2、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的定义和关系?⏹常见的网络标准主要有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国际标准OSI 参考模型,描述规范,功能全面,但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非国际标准TCP/IP 现在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
⏹TCP/IP 常被称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OSI参考模型是七层的结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OSI参考模型中高层(上三层),面向信息处理。
OSI参考模型中低层(下四层),面向数据通信。
端系统具有七层功能。
网络中间节点只有低三层功能TCP/IP 是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采取折衷的办法,综合 OSI /RM 和 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来说明其工作原理。
(从上至下)⏹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物理层(physical layer)3、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网络协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4、广域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区别?由局域网和广域网组成互联网。
相距较远的局域网通过路由器与广域网相连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很广的互联网。
5、现代通信网的组成包括哪几部分?在通信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现代通信网的组成包括三个部分:终端系统、交换系统和传输系统。
其主要任务是提供面向信息的处理、交换和传送服务。
传输系统又可分为:中继传输系统和用户传输系统。
6、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包括哪几部分?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源系统(或发送端)、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数据终端设备(DTE):简单数据终端、中央计算机系统⏹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信号转换设备(模拟、数字)⏹信道:模拟信道、数字信道⏹数据电路:信道+两端DCE(物理链路)⏹数据链路:数据电路加上DTE 中的通信控制功能。
(逻辑链路)7、通信双方信息的交互方式有哪几种?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8、数字信号及编码中的相关概念(单极性/双极性、归零/不归零、绝对码/相对码等)9、使用香浓公式计算信道的最高速率;⏹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 可表达为C = W log2(1+S/N) b/s•W 为信道的带宽(以Hz 为单位);•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信噪比是没有单位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以分贝为单位表示信噪比的大小。
其关系可表达为(S/N)dB = 10 log10( S/N )香农公式表明:⏹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若信道带宽W 或信噪比S/N 没有上限(当然实际信道不可能是这样的),则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 也就没有上限。
⏹实际信道上能够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要比香农的极限传输速率低不少。
10、数据电路和数据链路的概念11、数据链路层的通信流量控制技术主要有哪些?流量控制方法:•开关式流量控制: XON/XOFF, 硬件•协议式流量控制: ARQ自动重发请求•停止等待协议(Stop-and-Wait Protocol )•滑动窗口协议(Slide Window Protocol )(1)连续重传ARQ协议(2)选择重传ARQ协议12、虚电路和数据报各自的优缺点和通信方式的区别?13、连续ARQ协议实现流量控制的原理?当发送完一个数据帧后,不是停下来等待确认帧,而是继续发送若干数据帧;如果收到了接收方发来的确认帧,则发送方可以继续发送数据帧;如果出现差错,则从出现差错的数据帧开始全部连续重发。
(1) 接收端只按序接收数据帧。
虽然在有差错的 2号帧之后接着又收到了正确的 3 个数据帧,但接收端都必须将这些帧丢弃,因为在这些帧前面有一个 2 号帧还没有收到。
虽然丢弃了这些不按序的无差错帧,但应重复发送已发送过的最后一个确认帧(防止确认帧丢失)。
(2) ACK1 表示确认 0 号帧 DATA0,并期望下次收到 1 号帧;ACK2 表示确认 1 号帧 DATA1,并期望下次收到 2 号帧;依此类推。
在协议式流量控制方式中,确认序号 N(R) 一般表示接收方希望接收的下一帧序号为 N(R) ,实际上同时也表示了对 N(R)-1 帧及其以前各帧的确认。
(3) 结点 A 在每发送完一个数据帧时都要设置该帧的超时计时器。
如果在超时时间内收到确认帧,就立即将超时计时器清零,继续发送后续的数据帧。
但若在所设置的超时时间到了而未收到确认帧,就要重传相应的数据帧(仍需重新设置超时计时器)。
(4) 在重传 2 号数据帧时,虽然结点 A 已经发完了 5 号帧,但仍必须将 2号帧及其以后的各帧全部进行重传。
连续 ARQ 又称为Go-back-N ARQ,即“返回N帧的ARQ”,意思是当出现差错必须重传时,要向回走 N 个帧,然后再开始重传。
发送端设置发送窗口:发送窗口用来对发送端进行流量控制。
发送窗口的大小 WT 代表在还没有收到对方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端最多可以发送多少个数据帧。
接收端设置接收窗口:在连续 ARQ 协议中,接收窗口的大小 WR = 1。
只有当收到的帧的序号与接收窗口一致时才能接收该帧。
否则,就丢弃它。
每收到一个序号正确的帧,接收窗口就向前(即向右方)滑动一个帧的位置。
同时发送对该帧的确认。
连续ARQ可以采用累积确认方法。
发送窗口的最大值:当用 n 个比特进行编号时,则只有在发送窗口的大小W T≤2n−1时,连续 ARQ 协议才能正确运行。
例如,当采用 3 bit 编码时,发送窗口的最大值是 7 而不是 8。
在实际应用中,有模8和模128两种编码方式。
模8采用3位编码,一般用于地面链路通信;模128采用7位编码,一般用于卫星链路通信。
14、什么是汉明码的编码距离?其检错纠错的原理?汉明距离(d0):一个有效编码集中,任意两个码字的码间距离的最小值。
即一组编码中的最小码距。
汉明距离与纠错检错能力如果要能检测 e 个差错,则编码集的汉明距离至少为 e + 1;如果要能纠正 t 个差错,则编码集的汉明距离至少为 2 t + 1;如果要能检测 e 个差错,同时能纠正 t 个差错( e > t ),则编码集的汉明距离至少为 e + t + 1;汉明码:纠正一比特差错的编码;n = k + r ,其中,每个校验位和某几个特定信息位构成偶校验,形成 r 个监督关系式;使用 r 个校验位构造 r 个监督关系式来指示一位错码可能的 n 个位置,则n≤2r-115、HDLC帧的帧结构以及各种参数的含义?标志字段F (Flag)为6 个连续1 加上两边各一个0 共8 bit。
在接收端只要找到标志字段就可确定一个帧的位置。
当连续传输两个帧时,前一个帧的结束标志字段 F 可以兼作后一帧的起始标志字段。
当暂时没有信息传送时,可以连续发送标志字段,使收端可以一直和发端保持同步。
HDLC 采用“零比特插入法”使一帧中两个F 字段之间不会出现6 个连续1。
以实现任意组合的比特流传送,或者说,就可实现数据链路层的透明传输。
零比特插入法: 在发送帧时,当一串比特流数据中出现5 个连续1 后,就立即自动插入一个0。
在接收帧时,先找到F 字段以确定帧的边界。
接着再对比特流进行扫描。
每当发现5 个连续1 时,就自动将其后的一个0 删除,以还原成原来的比特流。
地址字段A不平衡配置:从站地址平衡配置:应答站地址控制字段C: 说明帧的类型、功能①信息帧I:数据传送,包含信息字段;信息帧不仅携带发送信息,还携带确认信息,这样可以提高传送效率。
②监督帧S:监视和控制数据传送;③无编号帧U:数据链路的控制和管理,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恢复。
也可能包含信息字段,说明故障情况。
HDLC监视帧的作用:RR帧(Receiver Ready 接收端准备好)是一种标准应答,用于确认,并表示接收端已作好接收准备,发送方可继续发送信息帧。
RNR帧(Receiver Not Ready 接收端未准备好)用来确认前面发送的帧,同时通知远端停止发送任何帧,直到发送RR帧为止。
REJ 帧(Reject 帧拒绝)在连续ARQ方式中,用于拒绝收到出错的帧(出错重发)。
SREJ 帧(Select Reject 选择拒绝)在选择ARQ方式中,用于要求选择重发出错的帧。
无编号帧:无编号帧的控制字段中没有N(S) 、N(R) 序号,即可以不按照顺序接收。
无编号帧的控制字段中有5位,可以实现32种编码,用来表示帧的控制功能,但实际只使用了十几种。
无编号帧一般用于链路控制和异常情况处理。
信息字段 I 高层信息,长度可变帧校验序列 FCS 差错控制,CRC校验16、局域网的定义?局域网是由一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通过共用的通信线路或无线连接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系统,它们在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
就其技术性定义而言,它是通过特定类型的传输媒体(如电缆、光缆和无线媒体)和网络适配器(亦称为网卡)将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并受网络操作系统监控的网络系统。
(百度而来)17、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的原理?什么事“争用期”?其长度是如何确定的?原理:CSMA/CD协议中每个站点在发送前对公共信道进行载波监听,未检测到其它站点发送数据则开始发送。
在发送过程中,同时对信道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冲突。
其长度是如何确定的?(看PPT)18、A/B/C类IP地址的编码规则?无分类编址CIDR的原理及编址特点?CIDR 最主要的特点:CIDR 消除了传统的A 类、B 类和C 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IPv4 的地址空间。
CIDR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network-prefix)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
IP 地址从三级编址(使用子网掩码)又回到了两级编址。
无分类的两级编址:无分类的两级编址的记法是:IP地址::= {<网络前缀>, <主机号>}CIDR 还使用“斜线记法”(slash notation),它又称为CIDR记法,即在IP地址后面加上一个斜线“/”,然后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比特数(这个数值对应于三级编址中子网掩码中比特1 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