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关于单元作文教学的探索
基于单元双线的作文教学探索
文理导航Liberal Arts Guidance2024年第4期(总第508期)No.4,2024Serial No.508基于单元双线的作文教学探索张明(江苏省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江苏高邮225600)【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让学生能够自如写作是广大语文教师的终极目标追求。
在教学中要想践行这一目标,教师就需要不断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优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将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本文将围绕单元双线的作文教学视角出发,探究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单元;双线;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单元主题作文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元主题作文的特征在于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主题以及创作思路,让学生立足本单元的课文寻找素材与灵感,为学生的写作创新提供有效的根据,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提升。
当然要做好单元主题作文教学工作,教师还需要做好引导,立足教材找到双线指引,明确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训练要素,深化学生对主题内涵的认知,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法单一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亦是如此。
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现如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课堂秩序控制难度相对比较大,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期间担心创新会增加课堂秩序管理难度,因此在创新时束手束脚,课堂上习惯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其多是运用灌输式教学法。
写作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极高,学生既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观察能力等等,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必然会受到制约,这种情况下作文教学质量就无法达到预期。
(二)学生写作兴趣低迷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切实有效提升学生写作素养,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将其写作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措施已经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
与以往的教学方法相比,单元整体教学着重于围绕主题开展完整的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深入的理解。
要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有必要探索和探讨小学语文课程的整体教学模式。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大力开展整体性活动。
例如,可以分层次探究文本内容,让学生利用图画、传统文化元素、新媒体等工具结合、大胆探究文本内容,进一步展开研究。
此外,学校要定期组织各类教学活动,比如分论坛、主题研讨会等,使学生以活泼的思维来挖掘文本背后的精妙之处。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整体指导。
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
例如,对于初中学生,可以采取更多形式,比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师生协商解决问题,学生主导语文活动等。
此外,可以以教学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习作,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最后,小学语文课程要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
高效的评价机制有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和办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可以将评价分为综合评价和分科评价,采取综合性考核和专项考核,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反馈,加强对学习成果的认知。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小学语文课程在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需要注重活动形式、指导策略以及评价机制的构建,以促进学生通过有趣、有效的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小学语文的教学单位由单篇到单元,阅读教学也基于对内容的分析逐步走向了根据学生能力形成教育的模式,而教师也由原来的只重视课本内容的教学,变成了注重课外实践。
单元整体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从而减少了学生掌握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所需的时间,进而使他们有机会增加阅读量。
一、分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特性1.1单元整体教学的完整性在语文统一整体教学的构想和运作中,强调“整体”的性质,即单元整体教学的完整性。
整体教学的教学内容不是单元的简单组合,而是对于整体的把握,即全面把握整个文章,对于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想法和感觉,并根据不同文章的表达特征解读文本内容。
1.2单元整体教学的连续性单元教学的连续性首先是在单元之间的关系中得到证明的,单元之间必须有联系。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必须考虑到与上下单元之间的联系,以便前一个单元成为下一个单元的伏笔,下一个单元成为前一个单元的巩固和改进,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探究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2.1“精”“略”整合,“扶”“放”组合精读即全面细致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而略读则不需要千屑不遗,只需要提纲挈领,大概了解文章的意思即可。
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略读要更优于精读,因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略读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有利的信息。
但也不能完全摒弃精读课文,精读作为略读的铺垫这一优点仅仅靠略读是无法代替的。
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寻找精读与略读的交汇点,结合“扶”和“放”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方法强化阅读课本中的文字,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四篇课文时,可以以“我的艺术之旅”为主题,将《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月光曲》、《京剧趣谈》四篇课文串联起来。
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伯牙鼓琴》与《书戴嵩画牛》在写作手法以及内容上同工异曲。
教师可以将这两篇文章整合到一起进行教学。
对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观察和思考
对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观察和思考
引言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观察结果
1.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内容广泛而丰富,涵盖了识字、拼音、阅读、写作等多个方面。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注
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2. 教学方法:教师在语文单元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
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较低。
3. 评价方式: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语文单元学习成果时,主要侧
重于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机械运用能力,缺乏对学生语言表达能
力和创造力的评价。
思考与建议
1.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在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
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知
识点的传授。
2.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化
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提高教学
效果。
3. 多元评价方式: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语文单元学习成果时,应
综合考虑学生的记忆能力、机械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
结论
通过对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看到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希望教师们能够重视学生综合
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以提高小学语文
单元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探究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整体教学
探究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整体教学摘要: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的结构体系中,以序列化和整体化的形式构建了专门的习作单元,这体现了习作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教师依据教材设计理念,提高对于习作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实现对课程所学知识内容的有效运用,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
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为研究对象,围绕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就习作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展开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整体教学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当中,习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为此教师应就如何科学地开展习作教学展开研究。
统编版教材正是考虑到了习作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因而在编排方法上作出了调整,为习作教学设计了专门的单元,且覆盖了各种各样的习作类型,为教师开展习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教师应对统编版语文教材中习作单元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积极探索习作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以期能够带领学生学习多元化的习作方法,构建系统化的习作训练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素养。
一、明确单元主题,梳理习作要素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习作单元都有单独的导语部分,教师应重视对单元导语的解读,进而明确习作单元的教学主题,分析单元中包含的语文要素,从而明确习作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保证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1]。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习作内容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通过对单元习作导语进行分析,能够明确单元的主题为“观察”。
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成一篇观察类习作的创作,意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对事物正确观察的方法,并能够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详细、全面地体现在习作内容当中。
在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习作要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要求确定具体的观察对象,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宠物,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一项事物,只要是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都可以作为习作中的观察对象。
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对事物进行观察的角度,并根据观察的角度来对具体的习作思路进行设计。
小学语文课堂中关于单元作文教学的探索
课 堂 创 新都市家教 90【摘 要】新课程改革本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本文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出发,探究教师应该如何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运用地理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以人为本;教学方法本轮新课程改革是在前几次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充分考虑到现代社会发展、信息技术进步与初中生心理变化等因素,转变传统地理教学中“知识本位”的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初中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该主动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并通过转变教师的角色和行为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并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潜能,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
二、要有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课堂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对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激励性。
初中地理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有层次意识,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不同的学习目标,例如对于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教师可以将其的学习目标预设在认知领域,即对于教师讲述的地理概念能够顺利地理解;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高目标要求,让其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还能将知识运用到新领域;而对于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教师在要求其完成前面两个层次学生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对其情感认知提出要求,也就是说,利用知识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
三、要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某教师在“地球与地球仪”的教学中,先通过向学生展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月球绕地轨道等照片,让学生从感性方面了解地球的形状,然后再通过对地理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的基础知识,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中,形成对地球的基本印象。
小学语文单元习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单元习作教学的实践探索在以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围绕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大纲来进行讲授,无论是知识范围还是思维方式,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往往按照教学内容给出的题目,让学生们进行写作练习[1]。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起来过于被动,学生写作思维也难以发展,不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然而,单元习作教学与原有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在单元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写作内容以及课外学习资源进行全面有机融合,能够让小学生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将写作训练上升到科学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写作知识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写作思维和思想情感,师生共同寻找更加适合小学生写作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单元习作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一)教学目标存在误差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教学目标的定位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在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只是着重于某一方面的一点,教学内容比较孤立死板,容易使教学目标分割,缺失教学整体性和综合性,难以提升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整体认知能力和学科素养[2]。
如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识字是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学目标,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是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将课本上的文字反复练习,每个生字动辄写十遍二十遍,让学生孤立地去认字、写字,学生会增加疲惫感,很少能得到成就感。
而在中高年级阶段,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会倾向于单元教学。
虽说是单元教学,但是只将单元中课文之间进行比较,对词句方面的教学有所忽略。
以上两种情况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存在一定的误差,方向没有把控到位,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单元教学缺乏整体性在小学单元习作教学中,注重文本、课堂、单元,大力提倡与课外资源的整合。
据了解,在实际教学活动期间,有部分教师对单元习作教学缺乏重视程度,依然将目光投射在教材中,对课外资源的整合更是无暇顾及,在知识延伸和拓展教学方面不够重视,这也不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关于小学语文单元习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关于小学语文单元习作教学的实践探索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部编语文课本对原有课本进行了改革,特别设置了“习作单元”这一内容。
但是,四年级小学生在进行“围绕中心含义”的习作单元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缺陷。
如果使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习作范文与精读课文的学习,那么这种方式就无法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因此,本文对“围绕中心含义写”的习作单元教学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讨论,并结合新教材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习作;实践探索一、“围绕中心含义写”的习作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式比较老旧在四年级进行“围绕着中心意思写”习作的时候,一些语文教师在“习作例文”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指导学生利用“小站”和“父亲的计划”这两个例子,来理解作家所要表达的意思,而是把重点放在对文章中所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的分析上,然后根据理论归纳出文章的意思,而没有指导学生在选择素材和安排文章的意思上进行作文,因而,学生在练习时不知道应注意什么,从而造成了练习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二)教学时未围绕主题在实施“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时,教师应全面把握该课程设计的目的,注重对该课程设计的整体把握,注重对该课程内容的训练。
然而,有的语文教师在讲授《赵州桥》与《观潮》这两节课时,只注重新词汇与新句子的理解,而忽视了让学生去思考作家在选择素材与创作时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即使上了两节课,也无法完全掌握这两节课的内容。
也不能完全了解如何才能将文章的中心意思贯穿起来,这就会导致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产生语言表达不清楚,思维能力混乱,与文章的内容发生偏差等问题。
二、习作单元教学策略(一)精读课文,准确表达文章思想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作者如何表述文本的核心意义。
同时,同学也要在课前对本课程所涉及到的新词汇进行预习,以便对文章大意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此外,在授课过程中,要以多段为重点,让学生明白,每一段都是为文章的中心意思而服务的。
对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观察和思考
对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观察和思考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单元教学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观察和分析,探讨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观察一: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单元教学法将相关的知识点组织成单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掌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个单元通常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包含若干篇课文和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
优势1. 主题明确:通过围绕特定主题进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连贯性。
2. 结构清晰:单元教学使教学内容条理化,便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3. 循序渐进:单元内教学活动由浅入深,有助于学生逐步提升语文能力。
不足1. 内容单一:若单元内教学资源使用过度,可能导致学生接触到的语文材料类型单一,缺乏多样性。
2. 忽视个体差异:统一的教学单元可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观察二: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朗读、写作等,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
优势1. 综合能力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 互动性强:小组讨论等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不足1. 时间分配问题: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能导致每个活动的时间不足,无法深入进行。
2. 教学方法与内容不匹配:部分教学方法可能与单元内容不太相符,降低了教学效果。
观察三: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单元教学通常伴随着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单元测试等。
优势1. 全面评估: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能够从不同角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及时反馈:频繁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整。
不足1. 评价压力:过多的评价可能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
2. 评价标准不一:不同教师可能存在评价标准的不一致性,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思考与建议为了提高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 丰富教学内容:在单元内融入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阅读广度。
单元习作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通过单元习作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以下是我对单元习作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单元习作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为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 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我注重将习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 创设情境。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写作。
例如,在写《我的家乡》这篇习作时,我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风土人情,让他们亲身感受家乡的美。
3. 举办写作比赛。
定期举办写作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二、培养学生写作技巧1.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例如,在写《秋天的校园》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校园的景色,描述秋天的校园。
2. 指导学生积累词汇。
词汇是写作的基石。
我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一些高级词汇,提高文章的档次。
3. 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使文章生动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 指导学生修改文章。
修改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在学生完成习作后,我要求他们认真修改,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写作要求。
对于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我则注重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 在评价学生习作时,既要关注文章的内容,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
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摘要】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性。
本文通过分析现状,探索研究意义,揭示了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并构建了评价体系。
未来发展趋势和深入研究方向指明了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的发展路径。
结合总结与展望,可以看出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的重要性和潜力。
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小学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特点、方法探究、问题分析、改进策略、评价体系、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方向、总结展望1. 引言1.1 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的重要性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语文单元组文的学习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对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的探究,能够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加自如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素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的现状分析目前,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在教育领域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语文教学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在现今的教学环境中,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存在一些现状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对于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的理解和实施仍存在不足。
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对于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的支持和投入也有待提升,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体系,使得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单元教学的探索
单元教学的探索语文单元教学是这些年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随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的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双季与活动的整合,双基与活动的整合,最终构成语文能力,愈发显得重要,因此单元教学的研究在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位置。
研究的任务,首先定位在如何使单元主题与课文所含的双基容量同综合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单元,使学生真正的受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下面介绍一下我的具体的方法。
一、明确单元主题和各篇课文所含主题的内容所属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完成单元主题的定位,如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以关注自然、保护自然为主题。
然后,要挖拓各篇课文所具有的单元主题的内涵。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选用的五篇,《敬畏自然》告诉人们应该敬畏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
二、依据各篇课文的内涵注意训练的层次性每篇课文均有训练重点,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中要依据每篇文章的特点,逐层完成单元总体的训练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目的。
三、通过语文综合活动,是学生达成综合语文能力。
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实践活动、搜集身边展示的各种科学现象或科学迷幻,然而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完成思维、质疑、表述能力的培养。
组织学生进行自然保护内容的论文攥写。
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结构文章的能力,并利用校刊、校报进行分期公开发表,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所提高。
这样,教师备课、讲课,学生活动形成单元华,是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在综合性学习中,把双基务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把学生训练安排在不同层次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领悟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语文能力适应提高。
基于单元双线的作文教学探索
基于单元双线的作文教学探索【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让学生能够自如写作是广大语文教师的终极目标追求。
在教学中要想践行这一目标,教师就需要不断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优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将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本文将围绕单元双线的作文教学视角出发,探究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单元;双线;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单元主题作文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元主题作文的特征在于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主题以及创作思路,让学生立足本单元的课文寻找素材与灵感,为学生的写作创新提供有效的根据,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提升。
当然要做好单元主题作文教学工作,教师还需要做好引导,立足教材找到双线指引,明确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训练要素,深化学生对主题内涵的认知,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法单一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亦是如此。
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现如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课堂秩序控制难度相对比较大,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期间担心创新会增加课堂秩序管理难度,因此在创新时束手束脚,课堂上习惯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其多是运用灌输式教学法。
写作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极高,学生既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观察能力等等,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必然会受到制约,这种情况下作文教学质量就无法达到预期。
(二)学生写作兴趣低迷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切实有效提升学生写作素养,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将其写作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
但是就小学生写作兴趣激发情况来看,学生写作兴趣低迷是比较突出性的问题,许多学生每到写作时就觉得下笔困难,拼尽全力才能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写作任务。
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组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单元组文教学的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探究,以期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单元组文教学的概念单元组文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针对某一主题或某一具体文学作品,选择多篇相关的文学作品,组成一个文学阅读单元,进行全面系统的教学。
单元组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质。
单元组文教学具有多种教学模式,例如基于“目标——方法——测验”的教学模式,基于“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等的教学模式等等。
其中一个特别有效的教学模式是“以作品为中心”的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指,将某一文学作品设置为单元的中心,其他文学作品则以此作品为主线,进行分析、解读、比较、评价等活动,达到整合多种文学作品进行教学的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和领悟各种文学作品,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动力。
单元组文教学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四种:一是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二是对比鉴赏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对多篇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各篇文学作品;三是情感体验法,即通过多种情感的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内容;四是角色扮演法,通过让学生扮演文学作品中的角色,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
单元组文教学的实施过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确定文学单元的主题或特定文学作品,同时选定多篇相关的文学作品,并确定阅读和讨论的课堂时间;二是进行文学单元的引入,可以通过情感引入、问题启发、故事引领等方式让学生对单元的主题或文学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三是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将阅读过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和任务,如速读、精读、深度阅读等阶段,以及分析、比较、评价等任务,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领悟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意境和艺术表现;四是进行文学单元的总结和评价,对学生的阅读成果、思考能力、情感体验等进行汇报和评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引言语文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是学生学习与沟通的基础,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旨在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目标在进行语文单元教学时,我们应该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并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例如,对于一个课文的教学,教学目标可以包括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等。
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情境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表演评价等,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我们应该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并思考如何改进和优化教学。
以下是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1.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我们需要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如果发现某些方法效果不佳,可以尝试其他更适合的方法。
2. 学生的学习反应如何: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和表现,我们可以了解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果发现学生出现了困惑或理解不足的情况,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指导。
3. 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我们需要反思是否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设备等。
有时候,一些简单的教学资源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利用这些资源。
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有机的教学单元,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被认为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加,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传统的分科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探究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的重要性显得尤为迫切。
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可以发现,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研究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只有深入探讨和研究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End of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找出最适合小学生的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使其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利用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也希望通过评价方法的探讨和效果分析,进一步了解语文单元组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经验。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展望,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和进步,为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探究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进行研究。
我们进行了文献研究,深入了解了国内外关于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为我们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探究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单元组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直备受关注。
在小学教学中,单元组文的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和探究。
那么,对于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探究呢?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小学语文单元组文教学进行探究。
一、单元组文教学的意义我们需要了解单元组文教学的意义。
单元组文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单元组文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2.丰富语文知识。
通过单元组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提高对语文的兴趣。
3.提高文学素养。
单元组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增强文学素养。
单元组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在进行单元组文教学时,我们需要有一些有效的策略,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些单元组文教学的策略:1.体验文本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课前准备活动,让学生先体验一下文本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提前为学生创设文学的情境氛围。
2.讲解背景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3.多角度阅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文学作品,例如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运用等方面,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
5.情感共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情感诱导,让学生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情投入。
这些策略在实际教学中都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1.情境导入。
在展开教学的时候可以从文学作品中的情境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单元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实践情况,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优化与发展。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根据教材内容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小学语文单元教学通常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问答、讨论、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会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小学语文单元教学通常采用考试、测验、作业、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些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学习态度。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的培养。
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被动,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教学方法上,部分教师过于依赖讲解和问答等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过于注重成绩在教学评价方面,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
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的认识过于功利化,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改进措施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中关于单元作文教学的探索
作者:杨霞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年第06期
怕写作文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原因就是孩子们有限的生活实践和阅读实践使他们无“物”可写,无“法”去写。
当然大家都知道感受实践积累和真情实感,是作文的关键所在。
正如刘勰所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讲的就是这实践积累和情感的重要性。
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人与动物”单元作文时同样要面对这个问题。
课本中四篇课文是《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课文讲的都是野生动物的故事,而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只有在动物园远远观望过几眼笼子里的动物。
学生的生活积累毕竟是单薄的,体验是肤浅的。
如何写出一篇表现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感情的作文,并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这就需要围绕这一单元主题展开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观看影视作品、阅读相关文章、查找相关资料等等,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生活的感悟,由此引领孩子多途径地了解动物生活,走进动物内心,体会动物情感,习得方法,从而才能轻松地完成本单元的习作。
一、动物电影——增长见识
提前推荐学生观看相关动物影片,如《狐狸和孩子》、《鸟的迁徙》、《深蓝》和《帝企鹅日记》等优秀影片,因为从这些影片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动物们真实的生活状况,还可以从其中的动物身上反观自己,发现原来与它们的相似之处,远甚于我们的想象,从而生出对动物的喜欢、同情、敬畏等等情感。
在活动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帝企鹅日记》,看完这部片子后,孩子们被帝企鹅的坚强与勇敢深深地吸引了。
它们的一生短暂而不出众,但它们那种对生命的渴望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和孩子们简单的心。
观看后让孩子们简单写出几句话,从他们的话中看出有的孩子喜欢上了南极冰川上这种滑稽,可爱,又坚强的生物——帝企鹅;有的惊讶零下40多度的世界里,哺育生命是一个奇迹;原来企鹅爸爸和企鹅妈妈与我们人类的爸爸妈妈一样爱自己的孩子……
二、动物小说——增进情感
本单元回顾-拓展的课外书屋中推荐阅读沈石溪的《狼王梦》等动物小说,所以这学期开学初就多次要求孩子们阅读《狼王梦》,以及其他作家的动物小说。
等到要学习这一单元时我和孩子们都读过了《狼王梦》这部作品,甚至有的孩子读了好几遍,有的孩子还读了沈石溪的很多部动物小说。
班里一度掀起了读“动物小说热”。
一个个情节曲折多变、荡气回肠的动物故事令人嗟叹和感动,孩子们了解动物自然习性的同时,也走进了动物的情感世界,体会到了动物身上的“人性”,感受到了动物与人一样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在班上我还开展了《狼王梦》的班级读书会,《狼王梦》是一个关于狼,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梦想的动人故事,为了使阅读达到纵深的程度,展开了关于“梦想”的讨论:紫岚在追梦的路上失去了什么,她值得吗?孩子们讨论热烈,发言精彩,有各自的价值判断。
有的说,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追梦的路上肯定有波折,但要坚持;有的说,追梦的方式要正确,不能偏激,不能强求……我在暗暗惊叹孩子们的阅读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提升的同时,感受到动物小说的魅力所在,也感受到孩子们对动物的感情在递增。
三、有效学文——习得方法
新课标中说:“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课上让学生明确本单元训练重点就是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体会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这种感情的。
紧扣这个单元训练重点,采用“批注式阅读法”,本单元教学中只提两个中心问题:哪篇文章、哪个段落、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深厚感情的?体会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这一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是《老人与海鸥》和《最后一头战象》,课堂上学习课文时,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段,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标注文章的写作方法,然后朗读感悟,交流体会。
在学习另外两篇略读课文时,很多孩子也能在书上勾画批注,写下了一行行的小字,留下了他们思考的痕迹。
我也感受到“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才是真正深入学生心灵的阅读,也是引导学生从吸收到表达非常有效的办法,更是阅读与写作之间一座很好的桥梁。
如,学生在教材《最后一头战象》的批注中写到:嘎羧不再是一头普通的大象,而是一个没有忘记自己使命的军人……《老人与海鸥》中的批注中写到:海鸥们翻飞着,鸣叫着,像在说,父亲啊,您怎么能舍得离开我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啊!人们啊,请不要拿走他的遗像,让我们再多看他一眼吧!……同时也领悟到,作家也是通过在故事情节中描写动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叫声)等来表现这些情感的,动物与我们人类何等相似啊!
四、由读到写——水到渠成
本单元教材上的作文是看图写作,讲的是发生在古巴大街上鸭妈妈在紧急时刻求助人类救小鸭,然后过马路的事。
有了前面语言、情感和方法的积累对学生来说已不再是难事。
无需多指导,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这篇习作。
学生对鸭妈妈的神态、动作、“语言”(叫声)想象得合情合理、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这样有主题、有系统、有准备、有层次地丰富孩子们的生活阅历,尽管这是对生活的间接体验,但同样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
能有效弥补学生生活积累的短缺,丰厚他们的语言积累,加深他们情感的体验,让他们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请可抒,不再害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