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考试专用)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二、网络纲要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F.明清:城镇商业繁荣表现:2.影响因素: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3.三个高潮期:A.战国秦汉 B.唐宋 C.明清A先秦:商业兴起4.商业限制:B.秦汉:初步发展,比较艰难1.发展概况C.隋唐:进一步发展D.两宋:空前繁荣a.原始商业:物物交换b.商朝人善于经商,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c.西周:工商食官d.春秋战国:①______________局面被打破a.发展原因:统一货币、度量衡b.艰难原因:②____________政策c.概况: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原因:表现: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b.大运河的开通;c.国家统一,政局稳定d.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a.都市商业发展b.农村集市贸易(草市)发展起来c.出现③______(银行雏形)和④_______(汇票)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表现:a.商品种类迅速增加;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⑤“_______”;c.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E.元朝繁荣: a.原因:交通发达b.表现: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a.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出现“商帮”:⑥____ ____A.国家政局;B.农业、手工业发展状况;C.政府政策;D.国内和国外交通;E.货币是否统一A.对商人地位的限制B.市场开放程度的限制C.受交换媒介形式的限制D.受交通水平的限制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宋以前:宋以后:A .特定地点: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四周有围墙,与居民区严格分开(市坊制度)B.特定监督:设市令或市长C.特定时间: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A.打破地点限制: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B.打破时间限制:⑦______、________C.打破监督: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D.出现较大市镇:四大名镇(⑧_____、_____、____、_____)2.城市繁荣:A.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B.类型:宋以前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宋以后商业中心C.南方城市兴起:⑨“___________”3.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A.城市功能:由政治军事重镇,到以经济发展为主B.商业活动: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C.城市数量和规模: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D.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相应变化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发展历程:A.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B.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C.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D.元朝:○10______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E.清朝:海禁和“闭关锁国”,广州一处对外通商,政府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2.特点:A.受官府控制;B.朝贡贸易是主要形式,占有重要地位☆基础过关1.古代中国商业打破官府“一统天下”的局面始于()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D.秦汉时期2.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导学案 (含答案)

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导学案 (含答案)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2020.07.26活动2.师生共研见课件活动3.学生互学及展示[材料一]白圭,周人也。

……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

……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司马迁《史记》(1)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

[教你读史]抓住关键词“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若猛兽挚鸟之发”“犹……之谋”进行分析归纳。

[答案提示]①人弃我取,人取我与;②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③讲究经商计谋策略。

[材料二]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

新安大贾,鱼盐为业。

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

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2)据材料二,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

[教你读史]关注省略号后的两句话,通过比较进行概括。

[答案提示] ①经营的商品有所不同;②徽商奢侈,晋商节俭。

[材料三]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教你读史]提炼材料信息:一是国家对“市”的严格管理;二是“市”有时间、空间等诸多限制。

[答案提示]①由政府设置于城中;②与居民区分开;经营位置、交易时间有限制;③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材料四]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

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

“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教你读史]抓住关键语句“处处都有……”“通晓不绝”,指出具体的变化。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隋唐时期
进一步发展
1、国家重新统一
2、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3、隋朝时开凿了大运河
4、政府实行开明的对外
1、城市商业发达的(长安、洛阳、扬州)
2、农村集市(草市:六朝时出现)发展
3、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4、唐末开始打破市坊空间界限和时间限制
5、唐代还出现了柜坊(最早的银行雏形)和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1、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早市和夜市;城郊与乡村的“草市”更为普遍;
2、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3、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管理

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一批批新兴城市的兴起和繁荣;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出现了“扬一益二”
2、商品种类增多,各种类型的集市出现, “草市”更加普遍
3、边境贸易繁荣。设榷场
4、海外贸易发达(开始以海路为主),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5、北宋四川益州(成都)开始发行纸币“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元代
继续繁荣
1、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重新疏浚了大运河
3、开辟了海运
4、在各地遍设驿站
5、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
1、大都成为国际商业大都会
2、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3、对外贸易发达。设有市舶司管理。泉州是元代外贸最大港口,也是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
鼎盛时期
1、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农作物专区,民间手工业发展
2、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

高中历史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概述古代中国的“市”的形成与发展。

2.了解古代中国重要的商业都会及著名商帮。

3.从商业的兴起、市场的发育和专制政府控制商业等方面去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知识梳理】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商业兴起(1)“商人”的由来:商朝人善于经商;(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1)统治者开始推行_________________政策;(2)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现了________和________;4、宋元时期:商业繁荣(1)两宋商业空前繁荣:①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代商业继续繁荣:元代的________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5、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1)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_________________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3)出现了地域性的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和________。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2.难点: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理解商业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历史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商业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5.设计一道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历史题目,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适中,既要能够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作业量适度,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
3.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古代商业发展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实践等活动,评价学生在历史素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4.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商业遗址等地,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商业文化。
(2)鼓励学生开展课后研究,深入探讨古代商业发展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开展商业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条古代商路的起点、终点及其在商业发展中的作用。
a.列举三个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及其特点。
b.分析丝绸之路对古代商业发展的作用。
c.举例说明古代商业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设计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A教学目标B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难点: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C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讲述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归纳课本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古代商业的发展,归纳出商人的活动、城市和市的发展、商路和政府对商业的政策等几个方面。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商业就出现了。

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1)商周时期——商人、商业的出现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

在远古时期,商部落就以善于交换出名,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传说他们的祖先曾驾着牛车游走部落之间,进行交易。

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由此引申,出售的生产物便叫“商品”,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商人地位提高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如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尊为祖师。

这个时期出现的大商人除了课本上讲的越国的丞相范蠡,还有孔子的弟子子贡和吕不韦等。

范蠡,他本来是越王勾践的丞相,他在帮助越王勾践复国之后,就功成身退,到了陶这个地方隐居,自称为朱公,从事经商活动。

因为他经商有道,很快就富致千金,被后世商人尊为商人的鼻祖,也就是人们所传说的陶朱公。

吕不韦:战国末年秦相。

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入质于赵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

门下有食客300 0人,家僮万人。

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故史称“杂家”。

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

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

高中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二、网络纲要0.原始商业:物物交换fA先秦:商业V (兴起B.秦汉:初步发展,比较艰难b. 商朝人善于经商,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c. 西周:工商食官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秋战国:①局面被打破■ a.发展原因:统一货币、度量衡J b.艰难原因:②______________ 政策•-•C.概况: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商人”/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C. 隋唐:步发展D. 两宋:繁荣空前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b.大运河的开通;c.国家统一,政局稳定d.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表现a.都市商业发展 b.农村集市贸易(草市)发展起来“:c.出现③_______ (银行雏形)和④ _______ (汇票)「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表现:a.商品种类迅速增加;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⑤“I c.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原因:E•元朝繁荣:a原因:交通发达b•表现: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F.明清:城镇商r a.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业繁荣表现:\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出现“商帮”:⑥‘___2•影响因素:’ A.国家政局;-D.国内和国外交通;3•三个高潮期:A.战国秦汉 B.唐宋B. 农业、手工业发展状况;E.货币是否统一C. 明清C.政府政策;14•商业限制:-A.对商人地位的限制〔C.受交换媒介形式的限制B.市场开放程度的限制D.受交通水平的限制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市的变迁:rA .特定地点: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四周有围墙, 宀与居民区严格分开(市坊制度)广木以刖:』% B.特定监督:设市令或市长.C.特定时间: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A.打破地点限制: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知、片 B.打破时间限制:⑦________ 、 ________■、C.打破监督: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I D.出现较大市镇:四大名镇(⑧「A.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2. 城市繁荣:“ B.类型:宋以前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宋以后商业中心X.南方城市兴起:⑨“ _____________ ”(A.城市功能:由政治军事重镇,到以经济发展为主3. 中国古代城市J B.商业活动: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发展规律的认识 C.城市数量和规模: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I D.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相应变化「A.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1.发展B.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2•特点:A.受官府控制;B.朝贡贸易是主要形式,占有重要地位三*重点拓展■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川 ⑭寸间:起源早,不断发磁。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导学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编制:审核:高一历史组领导签字:【使用说明】1、依据知识结构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并记忆。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

3、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课堂上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学习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

【学习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对等的深层次原因。

【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目标1、认识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2、了解古代市的变迁及古代城市的发展3、认识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以及这一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内容1、从第一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⑴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⑵隋唐及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2、从第二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⑶宋朝前后坊市变化的特点?⑷中国古代大城市发展的特点及代表?3、从第三个子目中找出问题:⑸官控贸易的发展概况及特点?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四、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

指名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

【疑难点拨】【合作探究】探究一: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名商人,听说秦国的丝绸价格很高,于是带了一批丝绸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逃过军队的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秦国,心想可以赚一大笔,没想到秦国的尺寸比齐国的大的多,尽管高价出卖,仍然没赚到钱,只拿到了本钱。

但是他又想在秦国做生意,可是秦国政府有严格限制商人活动,对商人征收沉重的赋税,这名商人最终是身无分文返回齐国。

请根据这个故事,结合课文古代商业发展的线索概括分析促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探究二、中国古代商业经济有什么主要特点?【重点阐释】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及影响(1)变化①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高中历史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1. 商人的来历。

2. 交子、商帮。

3. 两宋城市发展的表现。

三、学习难点影响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

【自主学习】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秦汉:(1)原因: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2)表现:商业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一定发展。

3.隋唐:(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业流通。

(2)表现:都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柜坊和飞钱问世。

4.宋元:(1)原因: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国家空前统一。

(2)表现:两宋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5.明清:(1)原因: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2)表现: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越来越大,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注:古代每个时期使用的货币主要有:贝(商朝)、半两钱(秦)、五铢钱(汉)、开元通宝(唐)、交子(宋)、白银(明清)。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

(2)宋朝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第 3 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标要求:概括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认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色。

学考要求:商人的来历(识记);交子出现的时间和地位(识记);北宋城市发展的表现(识记)。

教课过程【基础过关】(一)历朝概略1、商代:商代人擅长经商(故后代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2、春秋战国:繁华(1)官府控制商业的场面被打破(2)商人社会地位提升(3)各地出现了很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财产的大商人3、秦汉:水平不高,困难发展4、隋唐:获得发展(1)都市:邸店、柜坊、飞钱(2)乡村:市集贸易5、两宋:空前繁华(1)商业环境相对宽松(2)商品种类快速增添(3)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路6、元代:繁华(多数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多数会)7、明清:依旧繁华(1)一些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2)地区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3)钱币的作用愈来愈大(4)出现地区性商人集体——商帮(徽商和晋商)(二)市的变迁1、宋朝从前(1)地区散布:一般设在县治及县治以上城市中的特定地点(宋朝从前县治以下一般严禁设市,故唐代乡村市集属于非法“私市” )(2)特色:管理严格①坊市分开:即城内住所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②专人负责:市令、市长或市丞(其官署叫“市楼”或“旗亭” )③时间限制:一定准时开市闭市2、宋及此后(1)地区散布:由县治及县治以上城市中的特定地点渐渐普及到城郊和乡村①草市:城郊和乡村的按期市集②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湖北)、佛山镇(广东)、景德镇(江西)、朱仙镇(河南)(2)特色:管理宽松①坊市合一:即住所区与商业区不再严格分开②打破时间限制:出现早市、夜市③官府不再直接看管(三)城市发展1、代表①长安(即西安,西汉、唐代国都)②洛阳(东汉国都,唐代东都)③开封(北宋国都)④临安(即杭州,南宋国都)⑤多数(即北京,元明清国都)⑥扬州⑦益州(即成都)2、趋向:南方城市发展水平渐渐超出北方(四)对外贸易1、概略(1)西汉:开始发展,出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2)唐宋元:繁华①唐代: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②宋朝:同亚非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国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路③元代: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3)明清:渐趋萎缩①原由:海禁,闭关锁国②表现:广州十三行2、类型类型直接主持主要出口商主要入口商目的手段者品品朝贡宣扬中国国威,增强与外国的政外国朝贸易官府中国特产或异域瑰宝特治联系,知足中国统治者豪侈生贡产活的需求中国回外国市场所赐需民间中国市场所等价交民间个人获得经济效益贸易需换3、特色:官府控制(1)特意机构:市舶司(2)特意人员:市舶使(3)特意条例:市舶法例(4)特意凭据:公验公凭(5)特意收入:抽分(也叫“抽解” )【合作研究】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人教版必修二)要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色。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由。

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怎样获取发展。

课前自主学习:1.隋唐期间,商业发达的城市有黄河流域的和,长江流域的和,管理市场贸易的官员是。

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唐政府在这里设有,专管对外贸易。

2.元朝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多数会。

是元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3.唐朝商品经济发达,为商业服务的和飞钱问世。

讲堂合作研究知识点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周期间(1)商代人擅长经商,他们使用的钱币主若是海贝、骨贝、石贝、玉贝和铜贝等。

(2)商业由官府控制。

2.春秋战国期间(1)诸侯争霸,官府控制商业的场面被打破,商人的社会地位提升,各地出现很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这一期间的范蠡被后代商人尊为祖师。

(2)商品互换的发展促使了城市的繁华3.秦汉期间(1)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比较困难,商人经商受时间、地址的限制,商业整体水平还不高。

(2)秦始皇一致钱币、度、量、衡,促使了商业发展。

4.隋唐期间(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促使了商品流通。

(2)都市商业和乡村市集贸易获取发展。

(3)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邸店、飞钱接踵出现。

5.宋元期间(1)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华,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商品种类快速增添,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路。

(4)元朝交通发达,有益于商业的繁华。

多数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多数会。

6.明清期间(1)固然政府征收深重的商税,实行各种压制政策,但城镇商业依旧体现繁华情景。

(2)棉花等农副产品大批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地区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钱币作用愈来愈大。

(4)“商帮”出现,典型的是徽商、晋商。

【例 1】隋唐期间商业繁华的根来源因是( )A.国家一致B.政治清明C.民族交融D.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变式题1】假定一位唐朝的商人到长安经商,他的活动中不行能出现( )A.在特意的“市”里卖瓷器B.从各地的草市收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D.他的商业活动遇到特意机构的监察管理知识点二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市的变迁(1)宋从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地方设市。

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必修2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学习目标】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梳理】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①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②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秦汉时期:①原因: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________政策,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②表现:商业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一定发展。

(3)隋唐时期:①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业流通。

②表现:都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________问世。

(4)宋元时期:①原因: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国家空前统一。

②表现:两宋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5)明清时期:①原因: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②表现: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以________为代表的“商帮”。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①宋朝以前: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________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

②宋朝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乡村的“________”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佛山镇、________、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2.城市的发展:①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________,催生一批城市的兴起繁荣。

③南方经济的发展,使________等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大都会。

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概况:①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________。

度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0

度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0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目标导航]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了解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3.认识古代商业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兴起(1)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2.秦汉时期——艰难发展(1)政策: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比较艰难。

(2)特点: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

3.隋唐时期——发展(1)发展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

(2)表现: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4.宋元时期——繁荣(1)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表现: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5.明清时期——继续繁荣(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3)出现晋商和徽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易混易错]虽然隋唐到明清商业不断发展,但政府重农抑商的压制政策一直存在,因此其发展一直是艰难的,在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里居次要地位。

[思维点拨]1.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

2.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表现①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易错易混]正确辨析“市”“草市”“夜市”(1)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doc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doc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自主预习案一、商业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概括1、商朝时期: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因此把经商的人称为 o商周时期,商业由控制。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各地出现许多的商品市场和商人,3、秦汉时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为商业服务的和相继问世7、宋代商业的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8、商帮的出现:代表性的商帮有和-所谓的“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二、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1.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九处。

长安城东、西有市。

市区与住宅区严格分开,周边有围墙,市内设有出售商品的店铺。

官府设有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再有经营活动。

(2)唐代长安城设;市有两个,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

市与坊仍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东西两市各有220行。

(3)两宋的商业,空前繁荣。

城市中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买卖时间也一改旧时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

2.古代中国商业城市(1)长安与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南方经济的发展,出现了 ""的说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正常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促进中外贸易发展。

(2)唐朝:政府在重要的外贸港口设,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先在南方主要港口设七个,后合并为泉州、庆元(今宁波)、广州三处;制定市舶法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港。

人教 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人教 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周: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的人称为“商人”(工商食官)。

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1)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2)各地出现许多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3.秦汉:统治者多推行 ,商业发展艰难。

4.隋唐:商业发展(1)发展的条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的开通。

(2)发展的表现:除都市商业外,贸易发展起来,和飞钱相继问世。

5.宋元:商业十分繁荣(1)宋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2)元朝: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6.明清:城镇商业繁荣,区域间发展较快,出现“商帮”。

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

“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唐代诗人姚合的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 )A.经商之人较少B.商业繁荣C.经济破败,田地荒芜D.政府推行工商皆本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1)宋朝以前:①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的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②西汉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

(2)宋朝时期:①城市中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②城郊和乡村的“”更加普遍。

③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著名的有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2.城市的发展(1)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的逐渐南移,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3)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民居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 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这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发展历程(1)西汉:陆地和海上两条开通,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完美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完美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 3 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归纳、识记各个阶段商业发展表现;概括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理解影响我国古代商业发展 的诸多因素。

2、过程与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区分不同形式材料的史料价值,理解市的发展与变迁。

结合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分析影响古代商业发展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理解商业发展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重点:市的发展和变迁难点:分析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教学方法】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展开教学。

经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上通过多种形式材料的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知识内化与历史的建构,从而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提高对历史表现的认识。

【讲授新课】导入: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江苏省及福建省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

在两国争霸战争中,吴国灭掉了越国。

越王勾践非常痛苦,想要复国,有一位谋士范蠡,辅佐越王奋发图强,终于灭掉越国,报仇成功。

范蠢辅佐越王勾哉灭吴复仇后,颇为自得地说,我为越国献了七条计策,越王只用五条就获得了成功。

往后,我想把这些策略用到治家上;他放弃官职,来到货物集散交易中心之地陶,经营商业,改名朱公。

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 被称为陶朱公。

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从该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商人地位提高)。

商人”名称的起源与什么时期呢?由此导入课文。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商人的种类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完成下表:第一:商周时期商业产生(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自主挖掘,在此基础上由老师概括):贾:固定在一个地方经营者。

流通的物资叫商品; 商:流动在外进行贸易的人。

从事买卖活叫经商。

商人在商品交换中,使用海贝、骨贝等货币,且商业为官府控制。

到春秋战国时期,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目标导航]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了解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3.认识古代商业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兴起(1)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2.秦汉时期——艰难发展(1)政策: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比较艰难。

(2)特点: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

3.隋唐时期——发展(1)发展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

(2)表现: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4.宋元时期——繁荣(1)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表现: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5.明清时期——继续繁荣(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3)出现晋商和徽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易混易错]虽然隋唐到明清商业不断发展,但政府重农抑商的压制政策一直存在,因此其发展一直是艰难的,在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里居次要地位。

[思维点拨]1.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

2.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时期宋朝以前宋朝政策严格控制放松控制商业地点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政府管理官府设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管理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经营时间按时开市、闭市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2.城市的发展(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表现①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易错易混]正确辨析“市”“草市”“夜市”(1)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则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延长到夜间贸易,冲破了“市”的时间限制。

[图解识记] “市”“坊”的发展与演变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概况(1)西汉: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清朝①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②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特点(1)官府控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2)朝贡贸易: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易错易混]正确认识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并非取消一切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朝开放广州一处口岸与外国通商。

主题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1.先秦时期的商业史料白圭,周人也。

……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

……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司马迁《史记》[史料解读]白圭是战国时期的大商人,关键词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若猛兽挚鸟之发”“犹伊尹、吕尚之谋”。

[问题思考]据史料,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及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提示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

特点:战国出现大商人。

2.唐朝商业的发展史料一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史料二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夜看扬州市》[史料解读]史料一反映了唐朝一些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史料二反映了唐朝商业经营的状况。

[问题思考]根据史料一、二说明唐朝商业发展的概况及其原因。

提示概况:唐朝时,商品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出现不受时间限制的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

原因:唐朝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海外贸易的繁荣。

3.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史料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

婚嫁之家,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

——李竞艳《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探析》[史料解读]史料划线部分反映了明代中期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婚姻观念的转变。

[问题思考]根据史料说明婚姻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化的原因。

提示变化: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

原因: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拜金逐利之风兴起;商人实力雄厚,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古代中国商业的特点(1)商业市场的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有早市、夜市等,城郊和乡村有草市等。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

(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主导地位。

主题二古代城市的变迁1.唐代以前城市的状况史料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史料解读]划线部分说明唐以前的“市”有固定的位置,与居民区分开;交易时间有明确的规定。

[问题思考]依据史料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提示由政府设置于城中;与居民区分开;重视对市场的管理;经营位置、交易时间有限制。

2.古代城市的唐宋之变史料图一唐朝长安城图二北宋东京城布局[史料解读]图一中市与坊是分开的,图二中市和居民区交错一起,说明了市坊界限已被打破;图二中出现了“夜市”“早市”及鱼市,说明了当时商业的交易时间不受限制,而且出现了专门的市场,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官府对商业的控制减弱。

[问题思考]结合图片说明北宋东京城与唐长安城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反映了古代商业发展的什么特点?提示变化: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突破了时间限制,出现夜市和晓(早)市;出现专门市场等。

特点:反映了商业的发展和官府对商业控制的减弱。

3.明清城市的发展史料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中国古代商业史》[史料解读]由划线部分“向农村延伸”和“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这两个关键信息得出其特点。

[问题思考]根据史料归纳明清城市发展具有什么特点?提示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1)从城市的功能看,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自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宋代以后经济功能增强,明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景德镇等。

(2)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的工商业城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3)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都市商业繁荣。

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4)从城市经济发展看,明朝中后期,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地区某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5)从地区分布看,古代城市的发展呈现不断南移的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发生由北向南转移的变化,特别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大批工商业市镇。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1.商业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有固定的时间、地点限制,宋元时期这一限制被打破。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易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后以交易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为主要内容。

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为金属货币;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行会。

5.城市职能的变化: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专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发展。

6.交易范围的变化: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易向对外贸易发展。

1.(2018·淄博高一检测)下图为《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

画面左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南市门”。

下列对图片中集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A.交易时间不受限制B.受到政府严格监管C.交易场所遍及城中各处D.起源于农村的“草市”【考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题点】古代商业的繁荣答案 B解析在画像砖中,有“北市门”“南市门”,可见交易必须在指定的地方进行,故B项正确。

2.(2018·天门高二期末)美国学者查尔斯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中国“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因素。

”其依据是( )A.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早市夜市普遍且昼夜相连D.出现地域性的商帮【考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题点】古代货币的演变和发展答案 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含有近代商业因素的表现是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商业发展的媒介,故B项正确。

3.《广志绎》称:明代万历时,“天下马(码)头,物所出所聚处,苏、杭之币(丝织品),淮阴之粮,维扬之盐……无锡之米”无所不有。

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繁荣B.抑商政策废弃C.坊市制度形成D.自然经济瓦解【考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题点】古代商业的繁荣答案 A解析从材料中各地各种商品应有尽有可知商品经济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