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网络连接实验

合集下载

网络的发展史

网络的发展史

网络的发展史1962 力量、在"冷战"中聚集· 1963 促成"脑语"的统一· 1964 英雄所见略同· 1965 第一次对话· 1966 "网父"出山· 1967 孕育中的第一网· 1968 群雄争夺,以小取胜· 1969 互联网诞生· 1970 ARPANET雏形初具· 1971 E-MAIL的诞生· 1972 初露锋芒· 1973 规则的确立· 1974 PC----ARPANET发展的基石· 1975 黑客文化的兴起· 1976 UNIX新突破· 1977 邮局大同盟· 1978 战国时代的革命导火索· 1979 "准平民"时代的五件大事· 1980 "笨小孩"蹒跚学步· 1981 推动Internet的巨轮· 1982 黑客战胜官僚· 1983 阿帕帝国联接世界· 1984 核战、人性、赛跑、网络· 1985 传奇中的1985· 1986 初见峥嵘· 1987新巨人的崛起· 1988 一只让网络瘫痪的小虫· 1989 独立网最初的互联与合并· 1990 万维之网· 1991 来自芬兰的小企鹅· 1992 起飞前夜· 1993 MOSAIC风暴· 1994 明星诞生的年代· 1995 世界因“I“疯狂· 1996 Internet世界之辩· 1997 Internet发展的分水岭· 1998 电子商务腾飞· 1999 世纪的轰动1962 力量、在"冷战"中聚集Internet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而这项庞大的工程真正的开始时间是1962年。

网络基本操作的实验报告

网络基本操作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网络基本设备的连接方法;2. 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3. 了解网络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交换机、路由器、PC机、网线、Console线;2. 软件设备: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网络管理软件、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1. 网络设备连接;2. 交换机基本配置;3. 路由器基本配置;4. 故障排除。

四、实验步骤1. 网络设备连接(1)将PC机通过网线连接至交换机;(2)将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至路由器;(3)将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至另一台PC机;(4)将Console线连接至交换机和路由器的Console口。

2. 交换机基本配置(1)进入交换机Console口,输入命令进入用户视图;(2)输入命令进入系统视图;(3)输入命令进入接口视图,配置交换机端口;(4)配置VLAN,设置端口所属VLAN;(5)配置端口链路类型(Access、Trunk、Hybrid);(6)配置端口安全策略;(7)配置STP(生成树);(8)保存配置。

3. 路由器基本配置(1)进入路由器Console口,输入命令进入用户视图;(2)输入命令进入系统视图;(3)配置接口IP地址;(4)配置默认路由;(5)配置静态路由;(6)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7)配置NAT(网络地址转换);(8)保存配置。

4. 故障排除(1)检查物理连接,确保网线连接正常;(2)检查设备配置,确认配置无误;(3)检查设备状态,查看接口状态和VLAN状态;(4)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5)查看设备日志,查找故障原因;(6)根据故障原因进行相应处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设备连接成功,PC机之间可以互相ping通;2. 交换机基本配置完成,VLAN划分合理,端口链路类型配置正确;3. 路由器基本配置完成,接口IP地址配置正确,默认路由和静态路由配置无误;4. 故障排除过程中,通过检查物理连接、设备配置、设备状态等方法,成功解决了网络故障。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网络实验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网络实验

◆ 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
确认所有芯线都插到水晶头底部后, ★ 确认所有芯线都插到水晶头底部后,即可将插入 网线的水晶头直接放入网线钳压线缺口中
因缺口结构与水晶头结构一样, ◆ 因缺口结构与水晶头结构一样,一定要正确放入 才能使后面压下网线钳手柄时所压位置正确
水晶头放好后即可压下网线钳手柄,一定要使劲, ◆ 水晶头放好后即可压下网线钳手柄,一定要使劲, 使水晶头的插针都能插入到网线芯线之中, 使水晶头的插针都能插入到网线芯线之中,与之 接触良好
如两个设备都使用Uplink口连接,网线需要一端 口连接, ◆ 如两个设备都使用 口连接 使用EIA/TIA 568A的标准,另一端使用 的标准, 使用 的标准 另一端使用EIA/TIA 568B的标准 的标准
4、 STEP4-压线 、 -
根线按B排好理顺后 ★ 将8根线按 排好理顺后,用压线钳将头部剪齐, 根线按 排好理顺后,用压线钳将头部剪齐, 然后用力将8根线并排插入 然后用力将 根线并排插入RJ-45头 根线并排插入 头
这两个端口称为共享端口, ◆ 这两个端口称为共享端口,不能同时使用
补充资料: 补充资料:Uplink口 口
级联的时候,可使用一般的网线( ◆ 级联的时候,可使用一般的网线(网线的两端都 遵循同一标准,即同是 遵循同一标准,即同是EIA/TIA 568A或568B) 或 ) 将一个交换机的普通端口和另一个交换机的 Uplink口连起来 口连起来
⑵ 了解交换机的参数及基本配置
二、实验任务
熟悉交换机的接口及接线方法, ⑴ 熟悉交换机的接口及接线方法,弄清各指示灯 的含义
用超级终端完成带网管功能的交换机的IP配置 ⑵ 用超级终端完成带网管功能的交换机的 配置
访问交换机, ⑶ 用IE访问交换机,并设置 访问交换机 并设置VLAN,了解用 ,了解用WEB 方式配置交换机

无线路由器的组网及桥接(实验报告)

无线路由器的组网及桥接(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院系: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无线路由器的组网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无线路由器及其下PC机和手机的无线互联实验。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了解无线路由器的工作模式2.了解无线路由器的Bridge(桥接)模式3.巩固和熟悉无线路由器的配置与应用三、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无线路由器与PC机组网。

(1)打开网上邻居→本地连接→属性→TCP/IP协议→自动获取IP和DNS服务器。

(2)打开IE浏览器,在浏览器地址中输入192.168.1.1,按回车。

输入用户名:admin 密码:admin。

(初始用户名和密码一般都是这样的)(3)进入路由界面:主要设置以下内容:IP地址:10.170.49.xxx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10.170.49.1DNS:202.103.224.68SSID: 自定义名称。

(4)利用手机通过无线路由器上网2.路由器桥接实验(小组1作为PC1,小组2作为PC2)(1)主路由器通过LAN口与PC1小组电脑用直通线相连。

(2)打开IE,输入主路由器的配置网站的IP地址(192.168.1.1),进入路由器的Web配置界面,修改主路由器的Lan口IP地址为192.168.1.1,修改主路由器的SSID为P1,地址池192.168.1.100-192.168.1.149,保存,重启。

(3)副路由器通过LAN口与PC2小组电脑用直通线相连。

(4)打开IE|,输入副路由器的配置网站的IP地址(192.168.1.1),进入路由器的Web配置界面,改副路由器的Lan口IP地址为192.168.1.2,修改副路由器的SSID为P2,地址池192.168.1.150-192.168.1.199,保存,重启。

无线网络的实验报告

无线网络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无线宽带路由器配置【实验目的】1、认识路由器,了解其基本功能。

2、学习路由器的安装、接线、工作状态的判断等基本知识。

3、了解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4、了解路由器的参数及基本配置。

【实验设备和环境】1、多台具备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的计算机和局域网网络环境。

2、路由器一台,网线数根。

【实验内容】1、熟悉路由器的接口及接线方法,弄清个指示灯的含义。

2、用超级终端完成路由器的连接,熟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

3、完成以上实验内容后拟写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1、按照下图的方式,正确连接好相关设备后,打开网页浏览器,在地址栏中键入“http://192.168.0.1”,并回车。

2、在弹出的以下窗口中,输入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单击确定。

3、进入路由器的欢迎页面,选择“下一步”进入设置向导页面。

4、选择“以太网宽带,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固定IP 地址”,设置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5、设置IP地址为172.20.76.21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为172.20.76.254,DNS服务器为202.193,160.33,设置完成,点击“下一步”。

6、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完成设置。

上”。

8、设置完成,即可以上网。

实验二无线局域网Ad hoc连接和无线局域网infrastructure连接【实验目的】1、认识无线网卡,了解其基本功能。

2、学习无线网卡的安装、工作状态的判断等基本知识。

3、了解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4、了解路由器的参数及基本配置。

【实验设备和环境】1、多台具备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的计算机和局域网网络环境。

2、路由器一台,无线网卡一块,网线数根。

【实验内容】1、熟悉无线网卡。

2、掌握如何通过无线网卡进行移动设备之间的互联。

3、完成以上实验内容后拟写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1、配置无线宽带路由器(参见实验一)。

新硬件并提示安装。

路由器实验报告

路由器实验报告

.路由器技术实验报告《路由器技术》实验指导书一.实验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内学时):22开实验个数: 7二.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三.考核方式及办法:在规定实验时间内完成实验要求,依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综合考核。

四.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自编实验指导书五. 实验项目:实验一:Packet Tracer软件使用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内容一):认识 Packet Tracer软件Packet Tracher介绍Packet Tracer 是 Cisco 公司针对CCNA认证开发的一个用来设计、配置和故障排除网络的模拟软件。

Packer Tracer 模拟器软件比 Boson 功能强大,比 Dynamips 操作简单,非常适合网络设备初学者使用。

学习任务:1、安装 Packer Tracer;2、利用一台型号为 2960 的交换机将 2pc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3、分别设置pc机的ip 地址;4、验证 pc 机间可以互通。

实验设备:Switch_2960 1 台;PC 2 台;直连线配置信息:PC1IP: 192.168.1.2Submask: 255.255.255.0Gateway: 192.168.1.1PC2IP: 192.168.1.3Submask: 255.255.255.0Gateway: 192.168.1.1(内容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1.实验目标: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2.实验背景: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进行初始配置与管理,你作为网络管理员,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与管理。

3.技术原理: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1.通过交换机的 Console 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 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2.通过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 Switch>●特权模式 Switch#●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端口模式 Switch(config-if)#4.实验步骤:●新建Packet Tracer 拓扑图●了解交换机命令行●进入特权模式(en)●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 f0/1)●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帮助信息(如? 、co?、copy?)●●命令简写(如 conf t)●命令自动补全(Tab)●快捷键(ctrl+c 中断测试,ctrl+z 退回到特权视图)●●Reload重启。

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 互联网诞生

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 互联网诞生

回顾历史: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互联网诞生2009-10-28 23:27:50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编者按: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40年,时间虽然很短,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对社会的变革意义也非常巨大。

或许正因为发展太快,关于互联网起源的谜团也很多,首先当然就是互联网到底是何时诞生的呢?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具体生日日期却有两大派别:“9月2日派”认为克兰罗克(L.Kleinrock)教授实现了两部电脑的连接,即阿帕网的诞生;而“10月29日派”则强调只有两台主机之间实现了通讯,才算是互联网的真正“生日”,我们认同后者。

因特网起源于阿帕网,阿帕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第一节点与斯坦福研究院(SRI)第二节点的连通,实现了分组交换网络的远程通讯,才是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当时准确的时间是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

以下是《电脑报》在2000年4月17日的一篇文章,回忆了1969年10月29日互联网是如何一步一步诞生的:经天纬地的互联网络,究竟诞生于哪一刻?业界历来有不同的说词。

1999年9月3日,中国首届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拉开序幕。

有媒体报导说,这是为了纪念互联网络诞生30周年。

据说在1969年9月3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雷纳德·克兰罗克(L.Kleinrock)教授实验室内,两部电脑成功地由一条5米长的电缆接驳并互通数据,在场大约只有20来人,这天就被视为网络网骨干网络诞生的日子。

若仅根据两部电脑在实验室内互联的资料,便断言互联网络诞生未免使人产生疑惑。

要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拉里·罗伯茨(L.Roberts),在他尚未成为“阿帕网之父”前,就曾经主持过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远程联网实验。

他成功地将MIT一台TX-2小型电脑,以电话线传输和声音调制方式,连接到千里之外的加州圣莫尼卡,与另一台Q-32大型机实现了远程通讯,时间是1965年10月,只不过没有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局域网的构架实验报告与心得体会

局域网的构架实验报告与心得体会

局域网的架构与应用实验报告与心得体会101111103 阮伟仁实验一:我们第一次实验是自己做网线。

首先是看老师做网线,感觉很简单。

但是轮到自己做的时候就变得无比的复杂了。

经常有的线接不到位,还有就是把线接到水晶头后还是很松。

最后只做成功了一根网线。

实验二:这次课我们组在建立对等网的时候犯了些错误。

比如说Internet协议中的IP设置错了;致使后面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时候出现了错误。

虽然实验过程一波三折,但是最后经过老师的指导,我们终于完成了本实验,虽然我们小组的完成速度有点慢,但是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希望以后再接再厉,争取把以后的实验做得更好!以下是第二次试验的内容与大致步骤:一、Windows Server 2003的网络配置1.检查网线、网卡、Hub等是否已插好2.检查Windows Server 2003的基本情况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菜单→选择“计算机名”选项卡→检查计算机名Win2003s-01,工作组WorkGroup-07是否正确3. 安装网络组件及配置右击“网络邻居”→“属性”菜单→双击“本地连接”→单击“属性”→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设置IP地址192.168.7.14. 在Windows Server 2003上创建本地用户(1)“开始”→“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系统工具” /“本地用户和组” /“用户”→右击,选“新用户”(2)打开对话框后,输入用户名:user1 →密码:无→选中“密码永不过期”→单击“创建”按钮。

5. 资源共享(1)用资源管理器创建一个文件夹 c:\myfile,拷贝一些文件到此文件夹中。

(2)右击myfile文件夹→“共享…”菜单→在“myfile 属性”对话框中,选中“共享该文件夹”,共享名为:myfile,用户数限制为:“最多用户”(3)单击“权限”按钮,出现“myfile权限”对话框,设置此文件夹的共享属性为everyone有“读取”权限,则在本机上所有用户,均对文件夹myfile 有读取权限。

光纤通信第一次实验报告

光纤通信第一次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光纤通信第一次实验报告组员:__报告撰写人:学号:实验1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一、实验目的:目的:了解本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初步了解完整光通信的基本组成结构,掌握光通信的通信原理。

要求:1.画出实验过程中测试波形,标上必要的实验说明。

2.结合实验步骤,叙述光通信的信号变换、传输过程。

3.画出两实验箱间进行双工通信的连接示意图,标上必要的实验说明。

4.如果将光跳线分别连接TX1310、RX1550两法兰接口,P204测试点是否有信号,信号与TX1310是否一样,写出你的答案,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答案。

二、实验基本原理图:本实验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电端机部分、光信道部分。

电端机又分为电信号发射和电信号接收两子部分,光信道又可分为光发射端机、光纤、光接收端机三个子部分。

实验系统(光通信)基本组成结构(光通信)如下图所示:三、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用光跳线连接TX1310、RX1310接口(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

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码型变换实验一CMI码PN”,在P101 口输出32KHZ的15位m序列。

通过示波器确认有相应的基带波形输出后,连接P101、P201两铆孔,示波器A通道测试TX1310测试点,调节W201改变送入光发端机信号幅度,不超过5V。

然后观察示波器B通道测试光收端机输出电信号的P202测试点,看是否有与TX1310 测试点一样或类似的信号波形。

2.采用固定CMI码作为基带信号重复以上步骤,并记录波形。

3.观察接口影响轻轻拧下TX1310或RX1310法兰接口的光跳线,观测P202测试点的示波器B通道是否还有信号波形?重新接好,此时是否出现信号波形。

4.如果要求两实验箱间进行双工通信,如何设计连接关系,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5.如果将光跳线分别连接TX1310、RX1550两法兰接口,P204测试点是否有信号,信号与TX1310是否一样,写出你的答案,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全文5篇)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全文5篇)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全文5篇)第一篇: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滑动窗口协议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要求、三、实验内容1、λ数据结构λ流程图λ主要实现逻辑λ代码λ心得第二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课程_ _ 实验名称 _姓名_________ ________ 实验日期:学号________ _________ 实验报告日期:同组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人学号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一.实验名称二.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机器的IP地址)三.实验目的""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主要流程和说明,分工说明)五.实验结果六.实验中的问题及心得第三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模版)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级周术成老师2014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系:计算机与信息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11姓名:学号:实验课程:_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号____田C-305__计算机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以太网组网实验1.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局域网所使用的基本设备 2.掌握以太网组建方法 3.掌握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2.实验原理以太网事实上是一簇局域网技术,不同的以太网在链路层帧头的格式、电缆的类型和传输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以太网可以利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等不同的传输介质进行组网,也可以运行10Mb/s、100Mb/s、1000Mb/s 的网络速度。

不管采用何种传输介质,以及网络速度各不相同,只要是以太网,采用的都是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即任何结点没有可预约的发送时间,所有结点平等地争用发送时间,并随机地发送数据。

无线网络技术全部实验报告含选作实验

无线网络技术全部实验报告含选作实验

无线网络技术全部实验报告含选作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通信的原理和技术;2.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建立和配置方法;3.了解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问题。

二、实验内容1.确定实验需求,并选择适当的设备和工具;2.建立无线局域网并进行配置;3.测试无线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4.分析无线网络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实验步骤1.确定实验需求:考虑到实验环境的特点和预期使用需求,确定实验中需要建立的无线局域网的规模、范围和设备要求。

2.选择适当的设备和工具:根据实验需求和预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等设备,并准备好相应的安装、配置和测试工具。

3.建立无线局域网:根据选定的设备和工具,按照相关操作手册,按图示连接路由器、网卡等设备,并进行相应的电源接入和网线连接等操作。

4.进行配置:根据实验需求和设备特点,进行无线局域网的配置,包括设置网络名称、密码、IP地址等参数。

5.测试速度和稳定性:使用专业的无线网络测试工具,对建立的无线局域网进行速度和稳定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6.分析安全问题:通过专业的无线网络安全分析工具,对建立的无线局域网进行安全问题分析,包括扫描可能存在的漏洞和攻击面等。

7.提出解决方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设置强密码、关闭不必要的网络服务、更新设备固件等。

8.完成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内容、步骤、分析和解决方案等。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1.建立无线局域网: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个范围为100平方米的无线局域网,使用了一台无线路由器和多台无线网卡。

4.分析安全问题:使用安全分析工具对网络进行分析,发现无线网络存在弱密码漏洞和未关闭的不必要网络服务。

5.提出解决方案:将无线网络密码更改为复杂的组合,并关闭不必要的网络服务如远程管理等,定期更新设备固件。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无线通信的原理和技术,并掌握了无线局域网的建立和配置方法。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

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通用8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总结篇1一学期的计算机网络课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各方面知识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一学期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总共进行了5次:第一次是关于网线制作以及相关设备的了解;第二次是关于交换机的配置问题;第三次是关于vlan的配置问题;第四次是关于路由器的配置和协议问题;最后一次是了解RIP协议和OSPF协议,以及相关的配置。

5次实验课从简单到困难,考察了计算机网络一些重要的基本知识,为我们以后详细学习计算机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试验是制作网线。

首先是了解网线连接设备时的规则问题,我们了解到同态设备使用交叉线,异态设备使用直通线。

直通线两头都按照T568B线序标准连接,交叉线一头按照T568A线序标准连接,另一头按照T568B线序标准连接。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制作交叉线和直通线。

制作网线的过程分为这几部分:剥线排序理直剪齐插入压线检测。

每一步都很重要,稍有差错网线就不能制作成功。

组员内有人制作失败,原因是网线没有剪齐,有的线无法接触到顶端的簧片。

这个错误是不应该的,只要仔细就可以完全避免的。

然后我们又了解了制作网线所用到的一些工具,包括各种网线钳和网线,这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二次实验是进行交换机的配置。

学习到有关全局模式和特权模式转换的方法、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vlan的配置问题,还有在dos命令框中输入代码进行配置的各种方法。

我们进行了划分vlan操作,删除vlan操作等,详细了解了设备各种端口的设置,还有IP住址以及住址掩码等的设置。

在这一次实验中,问题主要是在全局模式和特权模式中,有人在设置的时候没分清计算机是处于那种模式下,导致设置出现错误。

不过大家互相帮助,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这个问题没有再出现过。

第三次实验是vlan的配置。

主要内容有创建vlan,划分端口,以及各个端口的设置。

实验错误主要是出现在拓扑图连线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端口的问题,在设置的时候,没有分清端口的位置,导致出错,最后拓扑图无法连通。

网络10个基础实验

网络10个基础实验

实验一、双绞线制作和测试及连接一、实验目的1.掌握RJ45头与双绞线的连接方法。

2.掌握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RJ45头2个,无屏蔽双绞线(1米)一条。

2.工具(RJ45钳一套、、双绞线BNC测线器一套)三、实验环境普通机房实验四、实验步骤A、双绞线的制作步骤:1、把双绞线的一端约2厘米的保护皮剥落,然后按不同的颜色把线分成独立的四组。

2、拆开每一组线,按一定的顺序(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把每一根导线都拉直,然后用RJ45工具钳把拉直的线约预留2厘米后剪平。

3、左手按紧剪平的线,把RJ-45(水晶)头套进,然后用力往上挤,直到导线顶住水晶头的外壳顶部,再用工具钳夹稳水晶头。

4、用测线器测试做好的双绞线是否可用?根据双绞线的T568B标准,为什么线的排布要按附表所示?实验二、局域网的组建实验(光纤及收发器连接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安装对等网络协议的方法。

2.掌握共享资源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普通机房实验三、实验步骤1、TCP/IP属性设置(1)在桌面上,右键单击"网上邻居",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进入网络窗口,如图,单击"属性"。

(2)进入如图2的【Internet协议(TCP/IP)】窗口以后,先单击如图3的【使用下面的IP地址】标签,配置本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每个正式入网的用户都被网络中心分配给了一个合法IP地址,不同的用户拥有各自不同的IP地址和相同的子网掩码,如有疑问请向网络中心查询)以及网关,DNS服务器,如图3所示。

图2 图32、标识计算机(略)3、文件共享A(1)选择要共享的文件夹或磁盘,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选择"共享"标签,弹出如下对话框。

(2)选择"共享该文件夹",输入共享名,设置用户数为"最多用户数","确定"后返回属性对话框。

网络实验报告心得5篇

网络实验报告心得5篇

网络实验报告心得5篇网络实验报告心得1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学会局域网的设计与应用,网络互连技术,以及网络应用中如何保证信息的安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我们的理论知识。

要想在短暂的实训时间内,尽可能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我们跟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

刚到培训基地,老师并不了解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能力,不清楚我们会做那些工作,所以跟老师进行沟通是很必要的。

通过沟通了解,老师对我们有了大体了解,便有针对性的教我们一些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 让我们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在实训的课程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如何进行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如何进行网络的部线,路由器及交换机的配置,防火墙和网络检测器IDS的安装和配置等等。

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我真正学到了计算机教科书上所没有或者真正用到了课本上的知识,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

此外,老师还特地带我们去参国家软件孵化器科技园。

参观中我懂得了真实生活中,网络的部线原理和方式以及从硬件上是如何实现网络的互联和保证信息的安全的。

此外,在此次实训的过程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分组完成一个网络系统的构建策划,包括项目的需求分析,网络拓扑图的制作以及网络搭建方案的撰写。

在这些过程中,我不仅知道了整个项目的竟标和项目开发的流程,而且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团队中的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要善于团队合作,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这才是大智慧。

靠单一的力量是很难完成一个大项目的,在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还要考虑技术上的规范性和统一性,这样才可能在进行组合的时候能得到更完美的组合。

这次实训让我学到的东西太多,使我受益非浅,它让我知道了工作上的辛苦,让我知道工作并不像在学校里学习一样轻松。

不过,虽然辛苦了点,但能让我学到不同的东西,我心里还是高兴的。

人非生而知之,要学得知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

实训1-路由器连接与配置

实训1-路由器连接与配置

实训1-路由器连接与配置路由器连接与配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将介绍实训1中的具体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在开始路由器连接与配置之前,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已正确接通电源,并连接好所需的网络线缆。

- 确定路由器的默认管理IP地址和登录用户名、密码,以便后续配置使用。

2. 连接路由器按照以下步骤连接路由器:1. 将一端的网络线缆连接到路由器的WAN口(宽带接口)。

2. 将另一端的网络线缆连接到宽带提供商提供的设备(如光猫)的LAN口(局域网接口)。

3. 配置路由器按照以下步骤配置路由器:1. 打开一个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默认管理IP地址,并按回车键进入登录页面。

2. 输入正确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进行登录。

3. 进入路由器的管理界面后,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操作,如修改网络名称(SSID)、设置无线密码、配置端口转发、配置静态IP等。

根据实际情况,参考路由器的说明文档进行操作。

4. 配置完成后,点击保存或应用按钮,使配置生效。

5. 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确保能够访问互联网。

注意事项在进行路由器连接与配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确认网络线缆连接正确,避免插错接口。

- 输入正确的路由器管理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以免登录失败。

- 在进行配置操作时,确认每一步的配置信息准确无误。

- 路由器连接与配置过程中,务必遵循网络安全规范,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新路由器固件等。

以上就是实训1-路由器连接与配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正确进行路由器连接与配置,可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问题,需要仔细阅读路由器的说明文档或咨询相关技术支持人员。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实验仪器:电脑,交换机,路由器,网络线等。

实验过程:1. 实验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首先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使用交换机和网络线将几台电脑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星状拓扑结构。

确保所有设备正常工作和连接无误。

2. 实验二:IP地址配置和子网划分IP地址是数据通信网络中的基本寻址方式。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给每台电脑分配一个IP地址,并进行子网划分。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使用私有IP地址,如192.168.1.1、192.168.1.2等,并通过子网掩码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子网。

3. 实验三:路由器配置和静态路由设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路由器来连接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网。

首先,需要将路由器与交换机相连,并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

接下来,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用于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4. 实验四:网络访问控制列表(ACL)实现网络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种用于控制数据包流动的技术。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ACL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访问控制。

通过配置ACL 的规则,可以限制某些子网对其他子网的访问权限,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5. 实验五:虚拟局域网(VLAN)的配置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物理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设备组织在一起的技术。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VLAN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隔离和通信。

配置交换机的VLAN信息,并将不同端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可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独立操作。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实验操作,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通信网络。

每台电脑都被分配了一个唯一的IP地址,并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实现了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通过配置ACL和VLAN,还实现了对不同子网的访问控制和隔离。

整个实验过程顺利进行,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并掌握了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移动通信史上十件大事

移动通信史上十件大事

移动通信史上十件大事移动通信史上十件大事:1.第一次移动通信实验(1876年)在 1876 年,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发明了方式,进行了第一次移动通信实验。

这次实验对后来移动通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首次商用移动方式系统(1947年)在 1947 年,贝尔实验室推出了首个商用移动方式系统,这成为移动通信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该系统能够支持一定范围内的移动方式通信。

3.第一个移动方式网络(1971年)1971 年,通过建立第一个移动方式网络,瑞典实现了国内的移动方式通信。

这个网络被认为是现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雏形。

4.第一次商用蜂窝移动方式系统(1983年)1983 年,美国推出了第一个商用蜂窝移动方式系统,使用了全球标准的模拟技术,这是移动通信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5.第一次数字移动通信系统(1991年)1991 年,北欧国家推出了全球第一个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全球标准的数字技术。

这个系统标志着模拟通信时代的终结。

6.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2023年)在 21 世纪初,移动通信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2G、3G、4G等移动通信标准相继诞生,移动通信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7.方式智能化的崛起(2023年)2023 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代 iPhone,这标志着方式智能化的崛起。

智能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移动通信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8.第一次商用 5G 网络推出(2023年)2023 年,全球范围内开始商用 5G 网络,这是移动通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5G 网络具有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可靠性,可以支持更多创新的应用。

9.移动支付的普及(2023年)进入 21 世纪,移动支付开始普及。

通过方式与移动通信网络的结合,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支付、转账等金融操作,移动通信再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0.移动通信技术在抗疫中的应用(2023年)2023 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移动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抗疫工作。

网络实验实验一原理和步骤

网络实验实验一原理和步骤

原理一. 交换机管理方式交换机管理可分为带外管理与带内管理两种方式。

带外管理指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进行管理,带内管理是指通过Telnet、Web等其它方式进行的管理。

下面就对常用的几种管理方式进行介绍:1. 通过Console口配置第一步:如下图所示,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口连接。

图1-1-1 通过Console口配置交换机第二步:在微机上运行超级终端程序(开始->程序->附件->通信->超级终端)。

设备终端通信参数:波特率为9600b/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和无流量控制。

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如果已经将线缆按要求连接好,并且交换机已经启动,此时按Enter键,将进入交换机的用户视图;否则启动交换机,超级终端会自动显示交换机的整个启动过程。

第四步:键入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的运行状态。

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

2. 通过Telnet配置如果用户已经通过Console口正确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某VLAN接口的IP地址,并已指定与终端相连的以太网端口属于该VLAN,这时就可以利用Telnet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然后对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配置。

在通过Telnet登录以太网交换机之前,需要通过Console口在交换机上配置欲登录的Telnet用户名和认证口令。

3. 通过Web配置如果用户已经通过Console口正确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某VLAN接口的IP地址,并已指定与终端相连的以太网端口属于该VLAN,这时就可以利用Web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然后对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配置。

在通过Web登录以太网交换机之前,需要通过Console口在交换机上配置欲登录的Web用户名和认证口令。

4. 通过专用的管理软件对一些交换机设备厂商来说,其在提供硬件设备的基础上,也会提供相应的管理软件,如华为3Com的Quidview管理软件,对其设备进行综合的管理,如锐捷会提供StarView相关软件来进行设备的统一管理,利用这些管理平台,可以有效的对设备厂商旗下的设备进行综合管理,这将大大减少因设备的多样性而造成的设备管理方式不统一和管理不便的问题。

移动通信史上十件大事

移动通信史上十件大事

移动通信史上十件大事移动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

以下是移动通信史上十件重要的大事。

1. 第一次无线通信实验(19世纪末)无线通信的鼻祖是19世纪末的无线电发明家,如尼古拉·特斯拉和阿列克谢·波波夫。

他们开展了第一次无线通信实验,为后来的移动通信技术奠定了基础。

2. 第一次商业方式推出(1973年)1973年,摩托罗拉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商业方式——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

这款方式开启了移动通信的商业化时代,为后来的方式行业铺平了道路。

3. GSM标准的制定(1987年)1987年,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正式制定,标志着移动通信进入了数字时代。

GSM是第一个广泛采用的全球移动通信标准,为后来的3G和4G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第一次商用3G网络推出(2001年)2001年,NTT DoCoMo在推出了第一次商用3G网络(WCDMA)。

这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5. iPhone的发布(2007年)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代iPhone。

这款革命性的智能方式引领了移动通信的新时代,推动了移动应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

6. 4G网络的商用化(2009年)2009年,斯堪的纳维亚电信公司推出了商用的4G网络。

4G网络带来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为高清视频、移动支付和物联网等应用创造了条件。

7. 5G技术的商用化(2023年)2023年,全球范围内开始商用5G技术,这一技术革新将为移动通信带来巨大的变革。

5G网络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将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8. 移动支付的兴起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逐渐兴起。

移动支付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使得移动设备成为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支付工具,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9. 移动应用的繁荣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移动应用的繁荣发展。

计算机网络第1次实验

计算机网络第1次实验

实验1 标准网线制作1 实验目的及要求掌握利用非屏蔽双绞线(UTP )制作连接相同设备和连接不同设备的网络连线的方法。

2 实验计划学时本实验2学时完成。

3 实验器材非屏蔽双绞线1根、RJ45水晶头两个、夹线钳1把和网线测试仪1个。

(常见的电话线上的2芯或4芯水晶头为RJ11型,网线上的水晶头为RJ45型。

)4 实验内容4.1 了解双绞线布线标准双绞线的色标和排列方法是由统一的国际标准严格规定的,现在常用的是TIA/EIA568A 和TIA/EIA568B ,分别简称568A 和568B (或T568A 和T568B )。

将水晶头竖直摆放,开口向下,有金手指的一侧面向自己,有塑料弹片的一侧远离自己,线槽中的导线颜色从左到右,依次分布如下: 568A 标准: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568B 标准: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颜色后面的数字表示该颜色的线所在的位置,图1-1所示。

图1-1 两种标准的排线方式当网线频繁地从计算机网卡接口插拔时,很有可能导致网线的水晶头损坏。

这时,你是否有能力给这根网线换个水晶头?水晶头内的布线顺序有什么样的标准?如何判断一根网线能否正常使用? 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卡三种类型的设备互连或自连时,应该采用什么标准的网线? 以上都是计算机网络初学者最常见的疑惑。

在本实验中,这些问题都将被一一作答。

4.2 认识直通线和交叉线两端按照同一标准布线的网线叫做直通线。

通常情况下,标准直通线的两端都是按照568B的标准来布线的。

两端分别按照不同标准布线的网线叫做交叉线。

通常情况下,标准交叉线是一端按照568A的标准,另一端按照568B的标准来布线的。

一般说来,同种设备相连,采用交叉线;不同种设备相连,采用直通线。

例如,网卡和网卡相连,应该采用交叉线。

若此时采用直通线,则两个网卡之间无法通信。

而网卡和交换机相连以及交换机和路由器相连,均应该采用直通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网络连接实验
---------感想记录9月28日下午,我们在逸夫楼二层参观了交换机并进行了网络水晶头接口连接实验。

我觉得水晶头连接这个实验是一个比较基础的实验,在这次实验操作过程中,我掌握了一些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水晶头连接的一些基本要领。

参观交换机时,王老师和我们讲解了交换机是如何工作的,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接口都连接着一台电脑。

然后我们两人为一组开始进行水晶头连接实验。

我们先从助教老师那里领取了一个水晶头。

助教老师说,水晶头不可重复使用,一旦损坏,只能换一个新的再进行实验。

所以他嘱咐我们要细心做实验,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然后我们又从另一个老师那里领取了双绞线和专用的压线钳。

找到一个空桌子后,我就和同伴开始照着助教老师教的流程开始做实验了。

首先是剪取网线我们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掉原有的水晶头,用剩下的网线做实验。

其次是去皮,由于当时没有听仔细,我不知道怎样去皮,还是用那个剪线刀口来去皮,结果试验了三次,总会把里面的细线损坏。

于是我询问了一下旁边的小组,他们告诉我,先用剪线刀口将网线头端剪齐,然后用剪线刀口旁边的剥线刀口进行去皮。

我就将网线放进剥线刀口,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
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然后去掉了胶皮。

不过还是浪费了好几小段双绞线。

看来,一定要认真听实验步骤,这可是考验细心的时刻。

再次,是排列顺序。

我们按照助教讲的颜色排列顺序将里面的两两缠绕的细线重新打开并排好顺序,又用手指用力使它平整。

接着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细线剪齐,准备插进水晶头中。

水晶头有八根线脚将水晶头有塑料弹簧片的一面朝下有针脚的一面
朝上,此时最左边的是第一脚,最右边是第八脚。

然后,我们将线头插进水晶头,检查细线排列顺序无误后,我们就用压线钳按压水晶头,听到“咔”的一声,说明我们成功了!我又稍微用力压了一下。

接着把水晶头拔出,第一端的水晶头就这样做成功了,我们又照着一样的步骤做好了第二端的水晶头。

最后,我们拿着做好的水晶头双绞线去到老师那里用测线仪检测网线是否可以使用。

老师讲两端的水晶头插进测线仪指定位置,上面的八个指示灯依次亮起,我们非常开心第一次试验就成功了!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网线没有请助教接到电脑上检验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别看这是一次小实验,但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是不少的。

这次试验还是很锻炼我们的细心程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