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时教学设计修订版

合集下载

《伯牙绝弦》教学教案

《伯牙绝弦》教学教案

《伯牙绝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团队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懂得珍惜友谊,体会友谊的力量。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知音难觅”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与把握。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朗读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难点1. 对故事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运用。

3. 小组讨论与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生字词、故事情节等。

2. 互动法:提问、回答、讨论等。

3. 实践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

4. 启发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故事内涵。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伯牙绝弦》课文。

2. 辅助材料:生字词卡片、故事图片、道具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黑板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

(2)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分组讨论,探讨故事中的道理。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4. 朗读与表达(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选取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七、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庭作业:以“我眼中的知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伯牙绝弦》教案及板书

《伯牙绝弦》教案及板书

《伯牙绝弦》教案及板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伯牙绝弦》的故事,理解其寓意,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培养分析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寓意意义的感悟和思考。

教学难点:1. 对故事中人物情感的理解。

2. 对寓意意义的深入探讨。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故事文本。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吗?大家知道这个故事背后的含义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或相关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

a. 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体现在哪里?b. 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c. 故事给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寓意?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3. 教师点评并引导student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the story.四、寓意讲解(10分钟)五、课堂小结(5分钟)2.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伯牙绝弦知音难觅友谊珍贵尊重他人传承文化教学反思:六、教学活动(10分钟)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要求学生充分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2. 表演展示:各小组进行表演展示,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强调角色的情感表达和故事寓意。

七、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讨论:结合故事内容和寓意,讨论现实生活中如何寻找知音、珍惜友谊和尊重他人。

2. 分享感悟: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历,互相借鉴和学习。

八、课后作业(10分钟)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列举三个现实生活中如何寻找知音、珍惜友谊和尊重他人的例子。

伯牙绝弦教案(备课)

伯牙绝弦教案(备课)

伯牙绝弦教案(备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及其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培养学生对古琴音乐的认识,了解伯牙绝弦所代表的音乐精神。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聆听、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伯牙绝弦的音乐魅力。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探讨伯牙绝弦的故事内涵。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理解“知音”一词的含义,懂得珍惜身边的知音和朋友。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及其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地位。

学生对古琴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2.2 教学难点:伯牙绝弦故事中“知音”的概念。

学生对古琴音乐风格的把握。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3.2 讲解故事:教师详细讲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关系及故事情节。

3.3 聆听音乐:教师播放古琴曲《伯牙绝弦》,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

3.4 探讨“知音”: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知音”一词的含义,让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知音和朋友。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深入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

4.2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对伯牙绝弦故事内涵的深入探讨。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5.2 作业要求:格式:文章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伯牙绝弦故事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古琴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考查学生对“知音”概念的理解和感悟。

6.2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沟通交流、协作解决问题等。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伯牙绝弦》故事原文及注释。

古琴音乐教材或相关CD。

7.2 教具:PPT或黑板、粉笔。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伯牙绝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好。

2.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解题质疑,引入课文。

初读课题后,学生理解“绝弦”的意思,大致了解伯牙,就课题提出疑问。

二、读准字音,初知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

2.检查初读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联系注释,读懂文意。

1.指导学生联系注释尝试疏通文意,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在学生讲述时,教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善”“志”等。

3.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韵律。

四、深入体会,品味文情。

思考:伯牙为何绝弦?(一)感悟“知音相遇之喜”1.学生自学: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勾划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高山与流水时,善听的子期能准确听懂伯牙的琴音所传达的心声。

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师生共读,表达知音相遇之喜。

(二)感悟“知音离世之悲”借助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

学生练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复杂情感。

对比朗读,再次体会知音离世之悲。

五、回味诵读,升华文心。

1.善鼓的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3.师生诵读全文。

[个人简历]崔雪梅,全国“自辅实验”先进个人,省特级教师后备人选,省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金牛教育专家。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精选11篇)伯牙绝弦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生特点】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

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重点难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操练1.背诵《三字经》“人之初——千而万”2.(教师在黑板左板书)峨峨泰山洋洋江河指名朗读,说这两个四字词语有什么特点。

(AABC式;前面的叠词形容后面的景物)同学们能不能也说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

(生说,教师板书)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蔼蔼云雾袅袅炊烟依依杨柳青青草色……齐声朗读。

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1.同学们,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的珍贵啊!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教师在黑板中板书:“知音”),讲述的就是两千多前春秋时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5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5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5篇《伯牙绝弦》教案设计篇一本文是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力目标: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感受艺术的美好。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一)古文引路,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六、关于第三点的具体说明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为了更好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1、理解课题,整体感知。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重点,树立大的语文观念。

我以课题的理解为教学的切入点,同时渗透理解古文的方法。

2、自读感悟,合作探究。

学习既是每个学生的事,又是师生,生生共同的事。

学生应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想要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民主氛围。

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教案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和讨论伯牙绝弦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古代音乐的价值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 分析伯牙绝弦中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观;3. 探讨音乐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并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难点:1. 深刻理解伯牙绝弦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体验;2. 分析音乐在故事中的具体作用,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1. 伯牙绝弦的故事文本;2. 视频或音频资源:伯牙绝弦乐曲演奏或演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张古代音乐艺术家的画作,并向学生介绍古代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问:你认为音乐在人际关系中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二、学习伯牙绝弦(15分钟)1. 教师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伯牙和琴的重要性。

2. 学生小组讨论:伯牙和琴在故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的关系如何发生变化?三、分析伯牙绝弦的情感传递(15分钟)1. 学生观看或听取伯牙绝弦的演奏或演唱,感受其中所传递的情感。

2. 学生小组讨论:你们认为乐曲中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通过怎样的音乐元素和演奏技巧来表达情感?四、探讨音乐在人际关系中的价值(15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伯牙和琴通过音乐表达了他们的情感,你们认为这在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例子吗?2. 学生分享: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表达体验,以及音乐在他们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音乐在情感交流中的重要性。

2. 预告下节课内容:通过学习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和旋律,探索音乐的多样性和个性表达。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方案7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方案7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方案7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故事的兴趣。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解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借助解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相互理解的真挚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讲伯牙绝弦的故事,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强调“弦”的读音。

学生试读“弦”。

3、解题质疑,理解“绝弦”,并提问学生通过什么知道的。

渗透根据解释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4、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课题后有什么疑问,伯牙为什么绝弦?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课件出示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流利。

2、指名读课文,适当让学生评议。

3、范读课文。

感知课文节奏。

4、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出节奏。

5、齐读课文。

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三、读懂课文,理解文意。

1、通过几遍读下来,我们已经知道课文中有两个人物。

让学生找出来,指名说。

板书:伯牙、钟子期。

2、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爱好呢?在课文找一找。

指名读第一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善”的意思。

板书“善鼓琴”、“善听”。

3、从课文中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自己读课文,把你读懂的交流一下。

4、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第二、三句话。

提问学生这里的“善”表示什么呢?还可以怎么说?用自己的话替换一下。

并视频展示伯牙和钟子期相识部分。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刚才的视频吗?学生汇报。

5、是啊,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就能从琴声里听出来,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读一读,品一品。

6、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谁知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交流,视频展示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内容,感悟何为知音,板书:知音。

部编版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通用9篇)

部编版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通用9篇)

部编版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通用9篇)伯牙绝弦,也叫做伯牙鼓弦。

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接下来店铺搜集了部编版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互读、评价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2、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会有感情地背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悟、情境体验等方式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深情,会说自己的学后收获。

学习重点: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

学习难点:用自己的话讲《伯牙绝弦》的故事。

学习流程:一、导课1、朋友是什么?在孔子的眼中朋友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还想到了哪些?在李白的笔下,朋友是();在高适的心中,朋友是();在王维的眼中,朋友是()人们常说,朋友有很多,但你最好的朋友你称他什么?“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可遇不可求”,“知音”这个词,源于一个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2000多年前春秋时候的一个文言文故事,出示课题:《伯牙绝弦》。

指名读,老师评价:第一次就把最难读的一个“弦”字读准了,读得清晰响亮,字正腔圆。

注意弦与玄的区别。

让我们一起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问了什么问题?2、回忆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文、释义、悟情、背诵。

二、小组预学成果展示,生生互学(5分钟)小组1号同学组织,按照小组4号读文,3号释义、2号记录本组商讨之后不懂的词句或问题。

注意大声清楚地表达,认真专心地倾听与补充。

三、预习成果全班展学、小组互学一个小组整体汇报,其余小组补充。

1、AABC式词语:皎皎明月徐徐清风__________ ____________2、描写高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高山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耸入云、直插云霄、巍峨耸立、巍然屹立、雄伟挺拔)3、描写江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河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会查(不重复,有补充,用自己的话和大家分享)伯牙、子期及相关资料5、我能读准读通课文指名读,教师引导读出节奏和韵味,全班读。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伯牙绝弦》,学生能够:1.了解古代故事《伯牙绝弦》的意义和背景;2.熟悉古筝的基本构造、演奏技巧和音域;3.掌握《伯牙绝弦》这首曲子的基本演奏方法;4.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引入(10分钟)师生互动:引入故事情节,介绍《伯牙绝弦》这个故事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古筝基础知识介绍(30分钟)•古筝的基本构造:琴身、弦、音柱等;•古筝的演奏技巧:使用指甲弹奏、用手掐弦等;•古筝的音域介绍: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等。

3.学习《伯牙绝弦》曲谱(40分钟)教学方法:分段教学第一段:云中有一团云,九月里还算什么云。

1. 弹奏示范; 2. 分解教学音符与节奏; 3. 示范学生跟随弹奏。

第二段:魂断无声洞,心零碎断的苦痛。

1. 弹奏示范; 2. 分解教学音符与节奏; 3. 示范学生跟随弹奏。

第三段:谁哭谁唤,辗转远离的涟漪。

1. 弹奏示范;2. 分解教学音符与节奏;3. 示范学生跟随弹奏。

第四段:一不留神你便走远。

1. 弹奏示范; 2. 分解教学音符与节奏; 3. 示范学生跟随弹奏。

4.全曲合奏(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学会各段的演奏方法后,进行全曲合奏。

5.欣赏与反思(10分钟)学生欣赏《伯牙绝弦》优秀演奏视频,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感受与心得。

6.作业(剩余时间)要求学生每人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进行独立学习与演奏。

三、教学手段与工具1.古筝;2.古筝曲谱;3.演奏示范视频;4.黑板和粉笔;5.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观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2.对学生的个人表演进行评价;3.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

五、教学扩展1.鼓励学生参加古筝社团或培训班,提高演奏水平;2.组织学生集体演出,增加舞台经验;3.引导学生学习古筝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丰富艺术素养。

六、教学心得通过《伯牙绝弦》这个故事,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古筝的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还可以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力量。

2023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5篇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教材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目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重点:是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的丰富意象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学习本文首先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其次,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教学时主要采取以下步骤:(一)、学生尝试读文,根据读文情况教师可示范读文,指导学生恰当停顿,读好两个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哉、兮,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二)、课文读通顺后,请学生根据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加以点拨,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三)、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交流对知音的感受和体会安排学生聆听《高山流水》,欣赏浑厚、流畅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四)、作业中拓展交流古今中外关于交友的名言佳句,体会人们对友情的珍视(五)、注重自读自悟读得充分,读得入情,读出文章的韵味(注:教材分析主要来源于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教师教学用书》根据实际情况有改动)二.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本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高山流水》录音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把握节奏结合课下注释、课后资料袋,想一想是否读懂了这个故事,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三)教学过程:1.课前谈话、揭题导入:给出词语高山流水,师生共同读词引入课文板书课题伯牙绝弦,生读指导生读准弦《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指导读懂文言句子的方法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从词语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同时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2.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解题:课题伯牙绝弦,怎么理解?围绕课题,学生质疑?(如伯牙为什么而绝弦?为谁而绝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学生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活动指读,合作读,齐读,教师范读达到能顺畅地读课文[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教师以富有激情的富有韵味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的情景之中,点燃了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3、联系注释,读懂文意最喜欢读哪一句,为什么?师生共同交流,理解句意(1)引导学生发现:善,一字多义(2)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你就是善听的子期,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山?当伯牙弹琴,志在流水时,你有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指导朗读(3)欣赏音乐,拓展语言:引入语言拓展训练:俞伯牙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止表现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伯牙的琴声也许还会表现很多景象,钟子期会如何赞叹?听音乐,用ABCC的形式说出画面深入理解无论伯牙志在,志在,志在,子期都一定能得之而赞之,这真是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板书:所念必得之)此时的伯牙心情如何?带着理解读出知音欢聚的融洽和欢乐(4)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感悟人物之间互相理解的深厚感情,同时通过进行拓展练习,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是人生知己]4、深入体会,品味文情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伯牙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默读背景故事回顾重点句子,体会知音难得(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到底有没有知音?谁是伯牙的知音?当他志在高山时,钟子期会赞曰,当他志在流水时,钟子期会赞曰,正是闻弦歌而知雅意,钟子期听的是琴声,懂的是志向,是胸怀,他们不是一般的朋友,是知音)可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子期因病而亡,伯牙痛失知音拓展延伸: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师生感情朗读《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伯牙此时什么心情?(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伯牙此时还有什么心情?(带着自己的理解读)齐读最后一句,理解伯牙为什么而绝弦以及知音离散的痛苦和悲愤[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5、升华文心,熟读成诵短短的77个字,却带着我们领略了人生的喜悦和悲凉,无论是琴艺高超的伯牙,还是聪慧敏感的钟子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文言的魅力用简练的文字塑造丰富的形象,抒发真挚的情感,让我们的心灵永驻芳华千百年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成为真挚友情的代名词后人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曲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让我们伴着这一曲动听的《高山流水》,背背这篇课文[设计意图:结合古文特点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字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把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最后熟读成诵,达到其词若出吾之口,其情若生吾之心的境界]6、布置作业:想一想,反思伯牙子期的故事,你赞同伯牙的选择吗?写一写,你想对伯牙说点什么?做一做,搜集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宣布下课板书:伯牙绝弦伯牙所念(知音)钟子期必得之伯牙绝弦教学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4、理解伯牙的悲痛之心,并于朗诵声中。

5、熟读朗诵。

教学过程:1、揭题导入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伯牙绝弦》。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2、整体读文(1)、自由读,大声读,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随机点评,必要时教师范读或带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3、初解绝弦(1)、理解*的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

)(2)、*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它意味着终身不再弹琴,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

)4、再解绝弦。

何为知音:将*再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学生研读课文后交流。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1)、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示赞叹之义。

(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3)、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4)、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5)、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

《伯牙绝弦》教案及板书

《伯牙绝弦》教案及板书

《伯牙绝弦》教案及板书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情节及寓意。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成语“绝弦”的用法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利用图片、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故事情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友谊、知音的珍视,增强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领悟“知音难觅”的道理,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及主要角色。

成语“绝弦”的用法及其文化内涵。

2.2 教学难点:对文章中描绘的古代音乐、友谊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联系实际生活。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伯牙绝弦》原文及其注释。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料。

分角色朗读的录音或视频。

3.2 教学环境: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的音乐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代音乐的世界。

教师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伯牙绝弦》原文,了解故事情节。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章中的难点词语。

4.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强调故事中的重要细节。

教师讲解成语“绝弦”的用法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4.4 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伯牙绝弦》,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复述《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并谈谈自己对“知音难觅”这一主题的理解。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古代音乐的相关知识,下一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伯牙绝弦故事情节:伯牙绝弦钟子期听懂成语:“绝弦”指伯牙毁琴绝弦,表示失去知音的悲痛。

引申为失去兴趣或动力。

主题:知音难觅朋友间的默契与理解。

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共鸣。

六、教学反思6.1 课堂效果回顾课堂上的学生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3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3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等方式学习课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继续运用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了解特殊的语言现象,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比较等方式学习课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继续运用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了解特殊的语言现象,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高山流水》音乐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单元导读,了解单元目标(1)、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3)、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的表达方法(4)、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艺术2、感受音乐魅力,揭题导入:(1)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感受音乐魅力,引出演奏者(板书:伯牙绝弦)(2)人物了解俞瑞,字伯牙,战国时的音乐家,被尊称为“琴仙”。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

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3)解题“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伯牙绝弦:绝,断绝。

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

3、出示学习文言文方法,学生自学学习文言文的方法: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B借助注释,一句一句读,想一想每一句的意思C读懂整篇课文的意思,并借助课外搜集的资料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D不理解的地方与同学共同探讨交流或请教老师E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课文背诵下来4、交流自学情况,学习课文A朗读课文,注意停顿(1)自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指导难读的句子(3)划分朗读节奏B翻译课文合作学习,出示要求请同学来翻译课文,先把句子朗读一遍,然后解释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翻译整个句子(1)结合注释,理解句子注释:绝:断绝。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漂亮的编辑帮大家分享的《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4篇),欢迎参考。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高山流水》录音或flash动画。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1.师: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一组成语:(展示)一琴一鹤人琴俱亡琴心剑胆琴挑文君琴瑟和好琴瑟不调琴棋书画焚琴煮鹤对牛弹琴请大家读一读,找出这些成语的共同点。

(成语中都含有一个琴字)2.师:谁能再说几个带琴字的词语。

(预设答案:琴瑟、琴曲、琴师、琴意、抚琴、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电子琴……)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词语,可以使我们知识视野更宽阔,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3.师:有一个故事千古传诵,流传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释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小游戏入手,引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兴趣。

然后激情导入新课,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1.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和平时课文的有什么区别。

2.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谈谈体会。

3.师: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4.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

六年级课文《伯牙绝弦》教案

六年级课文《伯牙绝弦》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伯牙绝弦》。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学习并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和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领悟友谊的真谛,珍惜身边的朋友。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伯牙绝弦》。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学习并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音乐知识。

2. 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情节和人物关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伯牙绝弦》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资料和音乐知识资料。

3.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道具和教具。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伯牙绝弦》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讲解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和音乐知识。

4. 课堂活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情节。

(2)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伯牙绝弦》。

(2)学生回家后进行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5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5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5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教材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的。

【教学背景分析】“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伯牙、子期,相知相惜的情谊,自古便广为流传。

该篇选入小学教材,不仅要让孩子继续接触和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学会借助工具理解__内容,更重要的是感知人与人之间的通过艺术形式所建立起来的相知、相惜的情谊,这样内涵就更加深远了。

我在教学时,重点抓住相知时所喜,相别时所哀,来体会相知的情谊的。

并在学习中充分表达学生内心所感,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即在学生情感萌发之时,在“读中写在读中感在读中悟”,以求达到情感共鸣。

【本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独立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背诵),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4、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1、借助字典和页下注释理解全文大意,并能理解重点字词含义。

2、感悟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洁友情,并动笔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1、古筝曲《高山流水》。

2、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杨氏之子》,还记得吗?谁来起头,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师:你的记忆力真好,相信这一课已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像《杨氏之子》这样的文言文,我们已经接触过了,文言文是我们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我们民族所独有的,它不仅语言精练,而且寓意深远,是值得我们同学深入理解和研究的。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

2、出示课题:伯牙绝弦(强调“弦”读 xīán,不能读 xuán。

)3、师:现在,我们就跨越时空,来到春秋时代,来倾听这个美丽的传说。

二、总结学法,自主学习1、师:这是一篇比较浅显的文言文,同学们都有了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回想一下,应该怎样学习文言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借助注释,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读懂整篇课文的意思;弄不懂的词句和同学研究,实在弄不明白再问老师。

伯牙绝弦的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的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伯牙绝弦一、教学目标1.了解伯牙绝弦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和意义;2.学习伯牙绝弦的基本技巧和演奏方法;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伯牙绝弦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2.学习正确的演奏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将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与乐器演奏技巧结合起来,理解音乐与艺术的内涵;2.学习并掌握伯牙绝弦的演奏技巧,通过自己的演奏表达情感。

四、教学资源1.伯牙绝弦的音乐曲谱和教材;2.乐队乐器和琴弦。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伯牙绝弦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理论学习)1.引入:通过播放伯牙绝弦的音乐片段或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习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2.学习伯牙绝弦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a.课堂教学讲解: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历史背景(战国时期)和故事情节(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及伯牙丧子后的绝弦)。

b.学生讨论:针对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了解其中的人物性格、情感表达和音乐意义等。

3.小结:对伯牙绝弦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进行小结,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包容性和艺术的力量。

第二课时:学习伯牙绝弦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实操学习)1.引入:通过展示乐队乐器和琴弦,让学生了解伯牙绝弦的乐器演奏特点和要求。

2.学习伯牙绝弦的演奏技巧和方法:a.课堂教学讲解:介绍伯牙绝弦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包括正确的手指按弦、琴弦的拉拨、弦上的敲击等细节。

b.学生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奏伯牙绝弦的基本技巧,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3.小结:对伯牙绝弦的演奏技巧和方法进行小结,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原理与技巧,并感受音乐表演的乐趣。

第三课时:合奏练习和评价(合奏学习)1.引入:通过播放伯牙绝弦的完整音乐片段,让学生对整个曲目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和理解。

2.合奏练习:a.教师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合奏练习,每个学生演奏指定的部分,通过合奏来感受和理解伯牙绝弦的整体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绝弦时教学设计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伯牙绝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严宪菊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教法学法
教法: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四、教学准备
《高山流水》乐曲,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配乐)
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我们看到的这幅画叫——《伯牙鼓琴图》。

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就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这位凝神听琴的就是楚国的一个樵夫——钟子期(板书)。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千古流传的关于他俩友情的故事,题目叫——(板书课题)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课题)
2.板书课题,读题。

3.释题。

(“绝”是什么意思?“绝弦”又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1.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呢想知道吗请打开书本把课文读一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说说第一次读文言文的感受。

3.指名读。

(师评价:很好,第一次读文言文就读得如此的流利,不简单了。

但是,文言文可是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我们要读出它的韵味。

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4.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听后评价,总结读文言文的方法。

5.学生按照方法再读。

6.指名读。

7.教师指导读“哉”“兮”两个语气词。

(师: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语气词后面延长停顿一下、一咏三叹,颇有音乐美。


出示句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8.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出示句子:“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理解“谓”“世”分别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知道这是两个词,应该要稍停顿一下。

9.全班有感情朗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品味知音之情。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课文的意思。

2.汇报学习情况。

(一)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⑴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

⑵指导朗读。

(指名读——评价——再读)
(二)出示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⑴理解几个重点词语的意思。

(“善哉”“峨峨”“洋洋”“若”“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⑵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的意思。

⑶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怎么赞叹
⑷伯牙是当时着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景色呢
⑸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怎么赞叹?
⑹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炊烟……子期会怎么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⑺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鼓的伯牙,我们一起读读这句,感受他们相遇相知的融洽!(指导读出泰山的巍峨挺拔,江河的浩瀚广阔。


(三)过渡: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出示此句)
⑴理解“念”、“必得之”的意思。

⑵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的意思。

⑶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如此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这就叫——知音。

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板书:所念、必得)
⑷伯牙在楚国是着名的弹琴高手,身边总是充满了各种赞美之声,周围的人会怎样称赞这些赞美之声听多了,也不过如此,如果你是伯牙,你会渴望什么当听到子期对自己心意的领会,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或会对子期说些什么
⑸感情诵读2—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和欢乐。

(一个所念,一个必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伯牙和子期知音的境界。

多么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把这奇丽的画面留在脑海里,再次诵读“高山”、“流水”这千古流传的佳句。


(四)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⑴理解“谓”、“乃”、“复”的意思。

⑵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的意思。

⑶师:据记载,这次相遇,伯牙、子期洒泪惜别,相约第二年再相会。

夏去秋来,当伯牙赶到楚国,万万没想到子期已因病不幸去世。

此时,如果你就是伯牙,满怀希望而来,却闻次噩耗,你又是什么心情(
悲痛欲绝、痛不欲生)板书:死,绝弦
是啊,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再也没有人赞他——(生读“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再也没有人赞他——(生读“洋洋兮若江河”)
师:如果你就是伯牙,来到子期的坟前,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无情的黄土,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师: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无情的黄土,伯牙做了些什么呢(破琴绝弦)
⑷他在断绝琴弦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知音不再,留琴何用!这样的友谊哪里找,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友情,琴断音绝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

⑸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师:古人云:“志哀则音促。

”“乃—破—琴—绝—弦”,这样的决心,这样的痛心,是一个字一个字数着读出来的。

谁来读)
指名读,师点评。

⑹教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师:你听得见吗?子期,如今你一走,“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我又要回到没有知音的孤独中去,读——
师:你听得见吗?子期,如今你一走,伯牙所念,无人必得。

“摔断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琴随你去,心随你碎,读——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相识满天下,知音只一人”伯牙绝弦使得高山流水成绝唱,高山流水依旧在,人事已全非,只是这山水中平添了一段知音的千古佳话。

后人由于伯牙绝弦的传说,就认为弹琴时弦断,则听众中必有知音在场;或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也常用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妙或知音难觅。

关于这个故事,还有很多传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去查阅相关的资料。

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伯牙所念绝弦
知音
子期必得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