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最新1)

合集下载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XX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0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克服重重困难,迎难而上的一年,也是我乡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获得整体快速推进的一年。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支持和监督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赶超发展战略,抢抓住机遇,共谋发展,克服了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全面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经济总量快速提升2010年全乡完成了国内生产总值1.96亿元,增长3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0万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4万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20万元,增长20%,完成财政税收总收入377.88万元,增长57.5%。

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全乡上下呈现出一派和谐稳定、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二、农业生产稳定增收,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扩大棉花、油菜、水产养殖规模,今年全乡实现粮食种植面积3.2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1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600亩的,棉花种植面积7820亩,油菜种植面积5385亩,南丰蜜桔面积有800亩。

实现农业总产值9737.62万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收入5843元,同比增长15.4%。

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2010年,全乡粮种补贴78.96万元,粮食直补36.94万元,棉花补贴2.94万元,综合补贴144.64万元,退耕还林补贴82.08万元,家电下乡补贴直接下拨资金23.08万元,汽车下乡补贴16.78万元。

三、招商引资全面提速,项目质量显著增效经济要发展,项目来带动,2010年我们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视招商引资为乡级财政发展的增长极,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工业经济实力得到不断增强。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11.11.16)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11.11.16)

政府工作报告——刘坤同志在房县门古寺镇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2011年11月16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门古寺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紧紧围绕“解放思想,统筹城乡,加快发展,争先进位”工作主线,扎实开展“比拼年”作风建设活动,把夯实基础与提速发展作为“十二五”起步之年的两件大事来抓,在大灾之年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

预计国民生产总值7.5亿元,同比增长38.2%;农村经济总收入2.3亿元,增长21%;工业企业总产值5.2亿元,增长47.5%;财政收入625万元,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1.84亿元,增长42.3%;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4700元,增长28.7%。

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㈠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农村经济上水平针对农业产业大而全,缺乏“生力军”,没有大户引领、没有基地示范、没有规模效益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扶持、鼓励发展专业大户、连片基地、示范大村作为主攻方向,农业产业由“大”向“特”迈进。

培植50亩以上烟叶专业户8户,其中百亩以上烟叶专业大户1户。

项家河村成为我镇首个千亩烟叶大村,东河村、月日湾村成为两个500亩烟叶大村。

全镇烟叶面积由上年的2200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亩。

由叶家河村村民昝启福投资50万元,兴建的年饲养量过千只标准化羊场即将建成。

现有百只以上养羊大户125户,养羊总户数达2087户,年饲养山羊8万只。

新发展袋料食用菌320万袋,其中,5000袋以上专业户103户,四方洞成为50万袋专业大村。

核桃基地挂果面积增加至7000亩,中药材面积达到5000亩。

㈡强化工业主导地位,骨干企业增质效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大旗的决策部署,把工业摆在突出位臵,工业经济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2011年人代会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人代会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0月12日在民勤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县长黄霓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顾县第十六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民勤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奋力拼搏、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努力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走过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最艰难的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时期。

——重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举全县之力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截止今年10月4日,蔡旗断面过境水量达到2.5114亿方,连续两年实现重点治理规划确定年过境水量2.5亿方的约束性目标。

累计关闭机井3018眼,压减配水面积44.18万亩。

改建骨干渠道436公里,实施田间节水工程面积57.66万亩。

深化水权水价制度改革,全县用水总量由2006年7.44亿方下降到3.51亿方,累计削减地下水开采量4.28亿方,地下水位降幅减缓,部分区域地下水位开始回升,去年干涸半个世纪之久的青土湖有了3平方公里的水面,今年至目前已达8平方公里,夹河黄案滩2008年关闭的96眼机井中有7眼自流成泉,极大地提振了全县上下保卫绿色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加大压沙、造林、封育力度,累计完成工程压沙14.02万亩,人工造林38.08万亩,封沙育林(草)1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6年的10.86%提高到11.52%,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总体呈减弱趋势,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遏制。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52.3∶15∶32.7调整为2010年的41.6∶27.7∶30.7,二产占GDP 的比重较2006年提高12.7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0年,生产总值、大口径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较2006年增长56.6%、118.1%、157%、82.3%、45.6%、57.2%。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最终定稿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最终定稿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17日在慈溪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慈溪市市长徐华江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起予以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2010年政府工作回顾从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1展中极不平凡、值得铭记的五年,是波澜曲折、浓墨重彩的五年,是全面跨越、富有成就的五年。

面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的历史机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自身发展转型的挑战压力,面对社会建设与管理日益繁重的形势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创新发展模式,主动顺应大桥经济时代,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预计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50亿元,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长12.4%。

人均生产总值跨越1万美元大关,预计达到10747美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04.88亿元和57.19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和2.4倍,成为全省首个财政超百亿县市。

预计自营进出口总额达到80亿美元,年均增长16.1%,比2005年实现翻番。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0亿元,年均增长16.4%,连续18年居全省各县市首位。

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79倍。

累计新建改建骨干道路222公里,新建拓疏骨干河道81.3公里,新围滩涂16.6万亩,新造土地1.9万亩,新增日供水能力17万方,新增变电容量480万千伏安,沈海高速慈溪段、中横线、梁周线北延、城区东南片骨干道路、500千伏句章变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

杭州湾新区2升格为全省战略大平台。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3月日在小孟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镇长孙恒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过去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加快转型升级,拓宽思路谋发展的五年,也是经济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五年。

五年来,全镇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党委的正确决策下,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不动摇,围绕全面建设“经济主导工业化、农业生产产业化、各项要素城镇化”的现代化新小孟的奋斗目标,以做好计生和稳定工作为前提,以抓好队伍建设为保障,紧紧抓住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三个重点,发扬“团结、苦干、创新、跨越”的小孟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

全镇呈现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经济指标快速攀升。

2010年,完成两税地方收入1300万元,年均增长x%;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同比增长36%;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x亿元,是“十五”时期的x倍。

规模工业销售收入5.67亿元,利税9324万元,分别增长72.9%、81.92%。

全镇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企业迅速发展。

市外国内资金3.2亿元,外资1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200万美元;新增限额服务业x家;新上过亿元项目x个,过5000万元项目x个,签约过亿元项目x个。

各项经济主要发展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

——突出园区平台建设。

我镇经济开发区小孟工业园和镇机械工业园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机械加工产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凸现,支撑小孟经济的企业群体正在崛起。

永华机械、育达X光机、科大鼎新、鑫旺机械、弘诚金属、金泰金属等项目建设,跨出了外引内联、提质增量的坚实步伐。

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对外招商引资,培植壮大了机械加工产业链,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1月23日)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1月23日)

XX镇第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材料(十六)政府工作报告——在XX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XX镇党委副书记、镇长XXX(2011年11月23日)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受XX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过去五年的工作报告,对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五年,也是经受复杂形势严峻考验的五年。

面对各种灾害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及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全局,以“发展、民生、安全、稳定”为主题,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镇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682.5万元,比2006年的2742.3万元增长了34.2%;全镇居民人均纯收入1657元,比2006年的1325元增长了25%。

纵观五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一、坚持兴农富民,“三农”工作取得新进展五年来,我镇坚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抓紧抓实,把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一)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我镇在确保水稻种植不减产的情况下,大力发展高效经济林木、热带水果、冬季瓜菜、淡水养殖、禽畜等种养业,五年来,全镇水稻年均种植面积8500亩,产量2550吨;截止目前,橡胶种植面积达3.7万亩;香蕉种植面积达2.1亩;甘蔗种植面积达1.5万亩;木薯面积7854.7亩;芒果种植面积达5000亩;花梨种植面积达2339亩;瓜菜种植面积1400亩;淡水养殖面积250亩,水产品产量达54吨,产值达27万元;五年来,培育了重合、乙在等100个养猪专业户,年出栏量8122头;组建养蜂专业合作社2家,发展个体养蜂户8户,共饲养蜜蜂1834箱,年产值达129.5万元;引进两家公司饲养霸王乌鸡2万只、霸王山鸡1.5万只。

关于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关于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将科技创新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亮点和重点: 将科技创新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亮点和重点: 一是“ 一是“靠”。今后我们开展各项经济工作都要有意识地往科技创 新的政策上靠,往国家、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上靠。 新的政策上靠,往国家、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上靠。 二是“ 要积极对接首都大专院校、 二是“建”。要积极对接首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优势科技资 通过建立科研和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 源,通过建立科研和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鼓励他们在我区建设 科研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科研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三是“ 要整合我区现有的科技资源,通过科学设计、 三是“整”。要整合我区现有的科技资源,通过科学设计、整体 打包, 单兵作战” 联合出击” 积极争取国家、 打包,变“单兵作战”为“联合出击”,积极争取国家、市级科 技项目支持。 技项目支持。 四是“ 要积极引入高科技人才、 四是“引”。要积极引入高科技人才、高科技企业以及其它科技 要素,服务、指导、参与我区建设。各部门要牢牢把握机遇, 要素,服务、指导、参与我区建设。各部门要牢牢把握机遇,充 分发挥优势,积极宣传推介,强化优惠措施,引入一批专家、 分发挥优势,积极宣传推介,强化优惠措施,引入一批专家、学 研发团体,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 者、研发团体,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 五是“ 要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是“创”。要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报告明确了今年旅游发展总体思路:提出今后要按照“资源整合、项目带动、 报告明确了今年旅游发展总体思路:提出今后要按照“资源整合、项目带动、 市 场化运作”的思路,促进旅游不断向高端化发展,要逐步形成“重点品牌塑造、 场化运作”的思路,促进旅游不断向高端化发展,要逐步形成“重点品牌塑造、 亮点项目支撑、大型企业运作”的发展模式,构建“大旅游”的工作格局, 亮点项目支撑、大型企业运作”的发展模式,构建“大旅游”的工作格局,促 进旅 游业向高端化转型 。 抓住重点项目、景观、活动、时段,提升品质、重组线路、优化服务, 抓住重点项目、景观、活动、时段,提升品质、重组线路、优化服务,深化 旅游品牌塑造,在东部打造金海湖国际山水休闲度假区, 旅游品牌塑造,在东部打造金海湖国际山水休闲度假区,深度开发水上娱乐 项目。在北部整合浅山区旅游资源,策划轩辕山生态旅游风景区项目, 项目。在北部整合浅山区旅游资源,策划轩辕山生态旅游风景区项目,今年 要启动“黄帝故迹——轩辕台”景区建设,在西北部进一步完善丫髻山道教 轩辕台” 要启动“黄帝故迹 轩辕台 景区建设, 养生健康区功能,启动行宫国际生态度假社区、京东道养生谷项目建设。 养生健康区功能,启动行宫国际生态度假社区、京东道养生谷项目建设。 继续开展乡村旅游,坚持生态、文化、景观、产业四个建设标准, 继续开展乡村旅游,坚持生态、文化、景观、产业四个建设标准,主抓现代 农业园、美好家园、旅游休闲观光园的建设。 农业园、美好家园、旅游休闲观光园的建设。 强化旅游项目整体运作。要积极创新旅游运营模式,组建旅游开发集团公司, 强化旅游项目整体运作。要积极创新旅游运营模式,组建旅游开发集团公司, 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策划和运营。探索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策划和运营。探索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撬动社

2011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正稿

2011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正稿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2月20日在茶陵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代县长龙志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回眸“十一五”战果辉煌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茶陵极为困难、极有成效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按照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的要求,突出打好“三大战役”,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全年完成GDP81.63亿元,增长13.6%;财政收入5.31亿元,增长2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1亿元,增长5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亿元,增长19%。

发展速度是近几年较快的,发展质量是近几年较好的。

(二)城市提质稳扎稳打。

城市总规第五次修编已通过上级审批。

紫云街、茶陵大道竣工通车,朝阳街进入路基工程建设阶段;连接衡茶吉火车站的茶陵大道和犀城大道上三个渠化岛全面竣工;东阳商街、缇香小镇、南浦凤凰城、云龙山庄等一批高档—1—次开发项目顺利推进;城区亮化工程深入实施;污水处理厂二期管网工程投入使用;无公害化垃圾处理场加紧建设;烈士陵园整治改造工程全面铺开。

(三)园区攻坚如火如荼。

投资2.08亿元,顺利完成金孟路水泥硬化、弱电入园和10KV高压线路延伸工程,加快实施主干道排水、排污和云湖高压线路搬迁改道工程,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园区洼地效应不断扩大。

一年来,共签约项目27个,合同投资39.85亿元,创历史新高;投资10亿元的德安居陶瓷、投资3.8亿元的华盛和光华陶瓷,项目推进速度日益加快;腰陂东山石材工业园发展来势喜人,湘东钨业收购整合湘宁钽铌公司工作进展顺利。

经济开发区被中国建筑陶瓷协会授予“全国陶瓷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贵派电器获批“中国驰名商标”。

(四)旅游升温有声有色。

投资200万元、总长5.2公里的云阳山东大门路灯安装全面完成,云阳山东门服务区、赤松仙景区以及工农兵政府旧址旅游服务中心、景观大道拓改建设大力推进;国家3A级景点工农兵政府旧址入选全国“十二五”红色旅游线路精品景点,成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阳山风景区被评为湖南省文明景区;洮水水库旅游规划完成初步方案设计;投资8000万元的云阳大酒店主体楼建设已经封顶,将成为茶陵首家四星级大酒店。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今天,我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各位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10年工作简要回顾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xx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八届八次、九次和十次全会精神,落实区委、区政府“项目推进年”“作风建设年”的要求,按照镇党委的决策部署,发扬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科学发展的精神,团结带领全镇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培育新型产业、壮大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以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切入点,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关键点,集中精力实施“五大战役”,全力推进xx社会经济跨越发展。

201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0元,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全镇各项事业呈现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紧扣发展主题,保持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农业是xx镇经济的基础,我们始终把农业摆在核心发展的位臵上,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依靠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合理规划六大产业分布区,完成《xx镇2010年至2015年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稳步发展茶叶产业。

全年新开茶园330亩,改造茶园460亩,新建和扩建茶叶加工厂3个,新增生产线7条,新增加工厂房面积1500平方米。

三是全面落实农业综合开发任务,新发展红肉蜜柚360亩,新植蜜雪梨150亩、脐橙280亩,在屿头培育了蘑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园项目,带动发展蘑菇150万平方尺,并建立了100亩的葡萄园示范基地,150亩的金银花药材示范基地,300亩的Ⅱ优航2号再生稻示范片,推动全镇发展再生稻3500多亩,超计划完成农业开发任务指标。

四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益。

优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多形式、多途径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新增5家农业企业,2个专业合作社,新增蘑菇、水果等“无公害认证”2个。

2011年王君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王君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

王君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不断加大投资力度,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万亿元。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实施两年投资1万亿元的计划(实际完成1.1万亿元),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企业技改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制定实施了扩大消费一系列政策措施,扩大农机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扩大住房、汽车、文化消费,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2.7万个农家店,支持6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升级改造。

“十一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

着力稳定和拓展外需,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8%。

实施有关费用减免缓缴措施,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700亿元、比2009年增长13%,财政总收入完成1810亿元、增长17.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70亿元、增长20.3%,分别是2005年的2.1倍、2.4倍和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40元、4730元,增长11.8%、11.6%。

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

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28个子行业实施方案,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步伐加快。

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行业在稳步增长的同时,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

矿井总数已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已减少到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

去年煤炭产量达到7.4亿吨,是历史最好水平。

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与2005年相比,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6.3%、13.5%,全部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11个省辖市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47天,优良率提高33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由14%提高到18%。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定稿)1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定稿)1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1月18日在威舍镇第六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镇长李刚竑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威舍镇第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十一五”时期,我镇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局,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紧扣“实现跨越”、“构建和谐”两大主题,提出了“主攻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做大物流业,发展旅游业,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思路,明确了打造百亿元新型工业化重镇的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战胜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等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全镇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全镇先后荣获“和谐中国2006年度全国荣誉示范单位”、全省规划的七大煤化工基地、省级文明村镇、全州规划的铁合金生产基地和煤化工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省、州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基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过去的五年,是镇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

五年来,我镇不断强化“支持项目建设就是硬道理”的理念,创新机制,加强力量,突出重点,确保了镇内项目顺利建设,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先后引进项目30多个(含技改),涉及资金50多亿元,投资3.8亿元的桑立公司100万吨洁净型煤、投资3亿元的威红燃料有限公司120万吨洗精煤、年交易能力500万吨的煤炭物流中心、分别投资1.4亿元和1.3亿元的步步升、森乾两公司的2*25000KVA电热炉技改、投资1.2亿元的年产10万吨镍铬合金生产等重大项目纷纷入驻我镇,并相继完工投产。

此外,投资上亿元的国友公司扩能技改、盛火公司、友林公司、威龙公司60万吨煤炭洗选等项目也已竣工投产。

同时,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淘汰拆除金光、兴盘、威泰、三力、贵云、昌威6家落后产能的机焦企业和生铁企业,淘汰机焦 68万吨,生铁10万吨。

政府工作报告2011

政府工作报告2011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3月6日在县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新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明忠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2010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团结一心,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9.6亿元,同比增长1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87万元,同比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24元,同比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5340元,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2亿元,同比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亿元,同比增长18.8%。

全年争取项目226个,到位资金6.4亿元,同比增长4%。

全社会用电量1.65亿度,同比增长30%;工业用电量5533万度,同比增长60.9%。

金融运行平稳,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9.6亿元,比年初增长21.4%;贷款余额19.8亿元,比年初增长25.3%。

——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积极开展大招商活动,认真落实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和奖惩措施,成立招商分队,开展定点、定向招商,全年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25.27亿元;落地项目25个,总投资22.49亿元,到位资金8.27亿元,其中,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

成立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完成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和环境评审论证工作,进入省重点产业集聚区行列,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43家,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亿元、税收6500万元、利润7000万元。

改造升级骨干企业,羚锐公司年产5 000万贴芬太尼透皮贴片和联苯乙酸贴片项目完成临床试验,联苯乙酸凝胶项目产品即将投放市场,“羚锐”跻身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和中药企业现代品牌十强;新林公司连续五年荣获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新林玉露”茶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安太公司被评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羚锐生物药业、巨力、绿源等骨干企业也取得较大发展。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1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1

政府工作报告在XXXX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XXXX人民政府X长 XXX(XXX年X月X日)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XXXX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X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X 人大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和帮助下,X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务实创新,以高昂的精神斗志、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实现了全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X域经济健康发展。

2010年末,全X实现生产总值2520万元,增长14.8%,是2006年的2.5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0万元,增长68%,是2006年的4.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71元,增长22.9%。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五年来,积极实施稳粮、兴药、优果、强牧和农民增收工程。

稳定粮食生产,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完成XXX、XXX、XXX等村口粮田建设工程200多亩,并大力推行地膜玉米、地膜洋芋种植等新技术,全X粮食连续五年增产;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新增养殖大户14个,其中10头以上养牛大户2个、10头以上养猪大户6个、养羊大户3个、千只以上养鸡大户3个。

五年新建以板栗、核桃、连翘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5600亩,经济林总面积发展到9680亩;大力发展劳务产业,五年累计输出劳务8000余人次,实现收入4000余万元。

(三)工业经济日益壮大。

大力发展矿产开发、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钒资源开发成效显著,钒业发展实现快速扩张。

境内的XX、XX、XX等钒矿和XX、XXX等村的重晶石矿产,得到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四)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五年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发展条件。

新修了XX、XX两村22公里村级公路,XXX村岳家庄、XXX村革命山、XX村冷水川、刘家沟、XXX村黄土岭等4村7个组共计15.6公里等通组公路,建成桥梁和便民桥12座,X客运站1处,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对历次的水毁公路进行了修复,并对境内公路实施了日常养护,基本达到了内畅外通的交通条件;完成了4个村安全饮水工程,铺设水管9千米,修建饮水池16个;建起了XXX、鱼洞河、XX移动基站3个,有线电话通村率达到85%、移动电话覆盖面不断扩大;实施了6个村农网户表改造,解决安全用电1366户,基本实现同网同价目标;阵地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新建X 综合楼3层27间,X中心文化站房屋2层间,新建和改建XXX、XX、XXX3个村的16间办公室房屋,建成“农家书屋”6个,X村经济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1)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1)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4月20日在高山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镇长苌廷选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高山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0年政府工作回顾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一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攻难克艰,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具体表现在:(一)积极应对挑战,财税目标顺利完成——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9.6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1%,比去年增长2%;完成财政收入4248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4.9%,比去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8970元,比去年增长5.5%。

(二)围绕镇村环境,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以创建国家卫生镇为抓手,加强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环境综合治理,组建并完善了20支镇村环卫队伍,对镇区基础设施进行了有效的养护和管理,新增垃圾中转站55个,新购臵垃圾桶210个,新安装路灯219盏,新栽绿化树木113630棵,新修补道路3534平方米,镇村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冢岗村被列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年底12月我镇顺利创成国家卫生镇。

(三)坚持项目带动,工业经济增添新活力——一年来,始终坚持抓大不放小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先后引进项目6个,并支持郑州市高山标准件有限公司等大小项目均按照计划顺利落户和投产。

(四)巩固基础地位,农业经济保持健康发展——新增大中型农机具18台,新造林 3039亩,荥阳市旱作农业项目完成并发挥作用;完成廊道绿化15.5公里;种植业、养殖业也加速发展,夏秋粮均喜获丰收。

(五)改善镇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经多方筹资,全年共完成杨村—西窑、石洞街上—曲沟、高山—苌岗、关帝庙—张西、许村—三义寨、老政府—大水井等六条5.2公里村级道路建设;完成金谷堆—庙沟—余顶全长5.4公里道路改造工程;并筹资对全镇损坏道路进行了修补。

2011政府工作报告

2011政府工作报告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政府主要工作“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省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初步统计,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1800元。

农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突破万亿元,服务业增速连续五年高于生产总值增幅,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3%和3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突破万亿元,分别达到12488和10163亿元,年均增长13.3%和16.9%,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进出口总额达到2535亿美元,其中出口达到180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8.7%和18.6%。

——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895和2608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和1.4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00亿元,增长1.8倍,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2.6万元,比2005年提高50%。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22%提高到1.82%。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72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20%,以年均增长7%的能源消耗支撑了年均11.8%的经济增长。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下降16.2%和20.9%,能源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居全国前列。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政府工作报告(2011)

政府工作报告(2011)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4月22日在安塞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安塞县县长程引弟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安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请一并审议。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过去的五年,我县大事多、喜事多。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全党积累了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我县视察,安塞的发展倍受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全县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规划目标超额完成。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

与“十五”末相比,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2.2亿元,年均递增15.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78亿元,年均递增16.5%;农民人均纯收入5562元,净增3163元,年均增加633元。

2006年以来连续四年跨入西部百强县行列,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

主导产业迅速壮大,规模效益不断提升。

五年新建大棚1.06万棚,发展第五代新型大棚570棚;苹果面积由10万亩增加到35万亩,产量达到6.5万吨;发展各类舍饲养殖3500多户、养殖小区21个。

建成了真武洞镇井居村山地大棚标准化示范园,在县生态农业示范园建成了大型沼气站和万头养猪场。

寿光-安塞科学发展农业产业化五大合作示范工程全面实施,安塞(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正在建设,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杏子川采油厂原油产量净增13.3万吨,达到66.6万吨。

举全县之力启动建设了安塞工业园区,已落户的延长集团石油机械装备制造、陕西声威水泥200万吨粉磨站等9个项目中4个建成投产,长期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开始破解。

2011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2011 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2011 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 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 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 化。

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 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98 万亿元,年均增长 112,财政收入从 316 万亿 元增加到 831 万亿元。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

城镇新增就业 5771 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 4500 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 97 和 89;覆盖城乡 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 善。

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 297 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

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上海世博会,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 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 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1政府工作报告

2011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简要回顾和“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2010年,是我县赶超崛起大幅突破提升,民生和谐大力促进改善的一年。

在上级党政组织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直面复杂的经济形势、罕见的自然灾害,紧扣中心,扬优成势,攻坚破难,开拓进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好于预期,好于上年,呈现“质量提高、后劲增强、运行稳健、不断向好”的特点。

——主要指标较快增长。

实现生产总值54.3亿元,较上年增长15.5%;财政总收入5.19亿元,增长41.6%,全省排名前移6位、达61位,荣获省政府“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亿元,增长22.1%;固定资产投资31.3亿元,增长3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亿元,增长18.9%。

——工业经济加速壮大。

投入园区建设资金1.78亿元,富溪板块不断丰满,河东板块启动开发,园区面积扩大1200亩,新增落户企业20户。

恒隆机电、国元乳业、天悦纺织、铭安铝业等新上大项目实施顺利,华夏五千年生态酒庄、隆昌生物能源、盛业科技、绿遥电子等续建大项目基本竣工。

新增食品饮料企业5户,被省工信委授予“江西省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基地”称号,机械、电子、医药、建材等产业不断壮大。

帮扶工业企业筹资2.9亿元,4个工业产品荣获“江西省著名商标”。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6户,达58户;剔除金属加工业,工业纳税5605万元,增长68%。

——中心城区面貌更新。

完成县城总规、全县土地利用总规修编和河东新区控规编制。

环城南路、环城东路、桔苑南北路竣工通车,城市架构日渐成型。

启动琴台河景观绿化、傩乡大桥、投资大厦等重点工程建设,城市形象和功能孕育新的亮点。

环卫水平稳步提升,商贸批发、服装销售划行归市管理初见成效,夜景亮化工程启动建设。

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商贸物流更加活跃,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41.9%。

政府工作报告(2011)

政府工作报告(2011)

政府工作报告——在**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各位代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回顾2010:奋力开拓创造佳绩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

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广大干群积极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奋进,竞相发展争先,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不断加大经济建设力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强劲。

全年累计完成工业销售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23%,工业利税7.6亿元,同比增长15.8%,提前2个月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两项指标总量全区占比均达到1/3;固定资产投入25亿元,同比增长98.42%。

中船设备、正茂集团、**铁矿等大型企业贡献份额全区领先,支撑作用明显。

三产经济全面提速。

按照成场兴市要求,迅速调整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全年完成三产营收25.4亿元,三产利税1.5亿元,三产投入20亿元,同比增长4.5%、23%、194%。

农批市场、工业品城、引资大道沿街汽贸等服务业态日益凸显。

农业经济集聚效应。

加大缩粮扩经力度,累计完成果树、茶叶、蔬菜等产业结构调整1800亩,绿化造林1000余亩。

全区高效农业现场观摩会在我镇成功召开。

蝴蝶兰组培研发中心项目落户**。

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3家,新增省级“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

财税经济高位增长。

进一步加大护协税和建安市场的管理,不断做大“财税蛋糕”。

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24%;一般预算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30%。

连续三年跻身全市乡镇财政十强的同时,在位次上实现了前移,由去年的排名第九跃升第五。

二、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发展后劲强势集聚存量项目稳步推进。

汇科电子办公楼整体实施搬迁,骁翔实业、嘉源电力实现竣工投产。

东亚碳素二期余热发电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联合水泥粉磨站项目也正在深度洽谈中,目前已初步具备开工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功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文件(7)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2月13日在武功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武功县人民政府县长刘勇锋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武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五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克服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坚定信心谋发展,狠抓重点求突破,锐意进取解难题,“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均提前超额完成,武功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综合实力大幅攀升。

预计“十- 1 -一五”末,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52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12900元,比“十五”末提高7497元。

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22:37:41调整到“十一五”末的17:42:41。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744万元,是“十五”末的2.9倍,年均增长23.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76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92元,较“十五”末分别净增12486元和3367元,其它主要经济指标较“十五”末均提前实现翻番。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粮食总产始终稳定在27万吨左右,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2.3亿元,是“十五”末的1.7倍。

先后制定了《武功县农业发展五年规划》、《武功县手工布艺专业大县建设规划》,累计发展设施农业6280亩、清水莲菜2120亩、苗木花卉7800亩、猕猴桃等优质果业4.8万亩。

大力推广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建设生态养殖小区21个,生态猪存栏达到3.5万头,成功举办了全省畜牧现场会,被确定为全省自然法养猪基地县。

“畜、沼、菜”、“畜、沼、果”等三位一体循环农业初见成效,走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

手工布艺大县建设成效显著,培育了苏绘、馨绣等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8个,开发了14大类80多种产品,在北京、山东等省市设立了36个销售网点,带动全县5.1万人从业,荣获全省发展- 2 -一村一品工作先进县。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广泛开展创业和就业培训,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始终稳定在11万人左右,年创劳务收入8.4亿元,先后荣获全省、全国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县。

积极探索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聘请西农大教授高标准设计规划了大庄现代农业示范园,目前,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流转土地17000多亩,发展猕猴桃11180亩、核桃苗木5400亩,被确定为全省优质核桃苗木原种基地。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先后投资1.53亿元,完成土地复垦2.92万亩,新增耕地9736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5.4万亩,新打和修复机井257眼,新建水塔54座,累计解决了18.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城乡道路建设突飞猛进,累计投资2.79亿元,实施了杨临路、西宝北线、曹代路等道路拓宽改造,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839.4公里,为“十五”期间的5.3倍,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村村通”目标。

加快农田林网建设,累计绿化道路453公里,实施渭河近堤绿化2400亩,建成绿色家园示范村15个。

创新推行“护树、护路、保洁”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乡村道路环境明显改观。

秸秆综合利用深入人心,禁烧工作连续多年得到省市表彰奖励。

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高标准建成省级示范村9个、市级示范村13个、县级示范村75个。

建设村委会阵地120个、广场56个、花坛5300个,硬化村间街道976公里,硬化率达到96%。

实施农村户用沼气- 3 -7800口、一沼三改7200户,新建村级垃圾台720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

(三)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坚持园区引领工业发展,五年来累计投资3.2亿元,完成园区排污管网及污水处理厂、35千伏变电站、双回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工业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先后入驻企业25户,被纳入省管园区。

帝辰二期、东方纸业等技改项目全面完成,帝辰彩印、华丰方便面、通达钢铁、宝江金属等企业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华丰方便面厂连续两年实现利润、税收“双过千万”。

食品工业异军突起,我县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称号,被确定为全国农副产品加工创业示范基地。

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9户,规模工业产值达到40.1亿元,是“十五”末的5倍。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大项目建设年”、“大项目提升年”活动,五年来累计实施135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达37.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3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0.2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7.9倍,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城镇建设亮点纷呈,魅力武功日新月异。

编制了城乡一体化规划、县城总规、详规及武功镇控制性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

按照“南伸北拓、东接西连”的发展思路,先后投资8999万元,实施了县城至杨凌西宝中线段拓- 4 -宽改造、县城至5702厂3.5公里城市道路拓宽,以及南大门拓宽、北大门改造等工程,县城框架进一步拉大,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4.5平方公里,扩大到“十一五”末的7平方公里。

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投资7亿多元,新建了育才路、兴中路、兴华路、建设中路、园区轻工路及泰山东路等10多条道路,新增城市道路23公里。

实施了苏武大道、西宝中线升等改造等工程,完成了屈家、李大等城中村及人民东路棚户区改造,共改造面积4.5万平方米。

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加强,新建了县城中心广场、实验小学、普集镇中心小学、车站卫生院,建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超市、宾馆及汽车客运站,县城垃圾填埋场、14座公厕和7个地埋式自动升降垃圾箱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加快住宅开发,先后建成了锦辉花园、皇嘉花园、华宇阳光新城等住宅小区,新增商品房7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5600平方米、廉租房9000平方米。

深入开展街容街景大整治、环境卫生大治理活动,楼体立面改造、门头牌匾规范全面完成,铺设仿古地砖2.6万平方米,新装路灯、景观灯820余盏,弱电地埋4公里。

实施了迎宾大道、周普路、后稷东路、贞观路及西宝中线城区段绿化景观带建设,完成了南大门雕塑、彩门、风景墙等景观建设,创建“花园式”、“园林式”单位15个,全县绿化面积达到145万平方米,较“十五”末净增近5倍。

举全县之力开展创卫工作,成- 5 -功创建陕西省卫生县城。

重点镇建设亮点纷呈,实施了武功镇仿古一条街、漆水河治理、新区路网、百姓广场等9大工程,千年古镇焕发了新的风采。

苏坊、大庄、贞元、长宁、小村等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4.5%,比“十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

(五)非公经济持续壮大,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精心编制了《武功镇文化旅游开发规划》,开通了武功“中国农都”一日游,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0万人。

加强与海内外苏氏宗亲联谊,投资4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苏武纪念馆,连续五年高规格举行了苏武公祭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世界苏姓恳亲大会暨苏武文化艺术节”,极大地提升了武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武功宾馆、金都宾馆、博悦酒店建成营运,商贸大厦、聚家超市、兴庆路饮食街等投入使用。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推进,建成农家超市、农家店347个,城乡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积极实施全民创业战略,全面落实非公经济发展政策,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3966个、私营企业186户,非公经济占全县经济份额达到55.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9.49亿元,是“十五”末的2.7倍。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农村综合改革、粮食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等顺利推行。

城乡低保制度、大病救助制度、农村新合疗制度和- 6 -养老保险制度等全面实施,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国有企业改制有序推进,五年来累计改制企业46户,安臵职工4600人,盘活国有资产9200万元。

全面落实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生猪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累计发放各类补助资金1.3亿元,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国库集中支付和“乡财县管”等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被确定为省财政直管县。

林权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有序推进。

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共签订重大招商项目148个,吸引外地资金96.8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3倍。

秦稷粮业、通达钢铁、正天钢结构等一批过亿元重大项目落户建设,智英建材、新彩彩印、电梯塔吊、精工钢构等一批过5亿元的大项目成功签约,标志着武功招商引资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

(七)千方百计保障民生,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累计实施“民生八大工程”项目379个,总投资8.9亿元。

教育灾后重建进展顺利,完成投资9850万元。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全面实施,“蛋奶工程”实现全覆盖。

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市前茅,2010年跃居全市第一,教育强县地位进一步巩固。

乡镇卫生院改造加快推进,343个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面建成,成功召开了全市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现场会。

县医院成功创“二甲”,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新型农村- 7 -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五年来累计为10.8万人次参合农民补助医疗费1.3亿元。

药品“三统一”有效落实,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五大保险扩面达85419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五保户供养金7133.4万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882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9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计划生育“三新”活动深入开展,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控制在5‰以内,被评为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县。

“五五”普法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荣获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

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荣获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县及双拥模范县全国“三连冠”和全省“六连冠”。

“平安武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和谐社会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八)团结拼搏争创一流,武功形象迅速提升。

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推动政府工作的核心,先后制定了领导包抓、干部驻村、联合督查、考核评价等制度,坚持工业经济运行分析、重点项目联席会议等制度,确保了政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按照“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的工作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一批重点工作得到国家部委和省市的表彰奖励。

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位居第25位,先后荣获全省- 8 -教育强县、全省“平安示范县”、全省计生项目信息化先进县、全省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县、全省最佳投资环境县、全省信息化工作先进县,全国粮食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安畅通县”、全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示范县等诸多荣誉,一个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新武功正在迅速崛起,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