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第3课时)导学案
高三诗歌鉴赏导学案
诗歌鉴赏导学案: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一、学习目标1、理解意象和意境2、了解常见诗歌意象的作用和常见意境的特点3、能运用意象和意境的知识解题二、知识归纳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诗歌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的景物,因此通常称为1、请圈出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并在后面括号里指出其代表的思想感情。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多个相关的意象组合成特定的。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相关意象,组成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真切地表现了一个飘泊旅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2、请概括下列各诗的意境。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宿甘露寺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海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三、真题展示(阅读下面各诗及答案,并完成后面问题)1.(2014全国新课标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第1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模块导学案(第一课时)
秋天的遐想
吹着秋天的风,淋过秋天的雨,温暖着深秋的缕缕阳光,感受着这个季节带给我的快乐与忧伤,在遐想的憧憬中徜徉,没有金钱与物质欲望,没有权势与政治较量,只有少许感伤和青春迷茫!
秋天的雨下的沉寂而又淅沥,来的悄然去的毫无声息;没有电闪雷鸣的帷幕,没有狂风大作高潮,一切都变得那么委婉那么寂寥,却总能够给予人淡淡悲凉与忧伤;像一首主旋律总能勾起内心些许记忆的过往,喜与悲,得与失,是与非;亲情,友情,爱情,纷纷扰扰,扑朔迷离,纠结煎熬。
雨侵透衣衫打湿了发梢却冲淡不了回忆符号,就让所有记忆是随着雨中的落叶尘封心底,化作基石伴着我们走向人生的远方!
秋风吹落了一地黄叶,慰藉了大地辛劳,却孤独了枝头依靠。
季节的变迁总能激起我们对万物的感伤。
纷纷落叶黄,淡淡残花香,一切变得那么顺理成章。
光阴在四季轮回中穿梭,岁月却苍老了脸庞!岁岁年年皆不同,我们不能驻足青春留住年华,只能让记忆定格曾经的美好时光!
秋天的阳光温暖了脸庞,却抚慰不了内心孤独与惆怅。
心灵在过往与现实中游荡无处躲藏,遐想一片田园风光,邂逅一段情感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袅袅炊烟起,品粗茶淡饭香;一起策马牧羊,一起望秋水长天,一起观满天星斗,小桥流水茅草屋旁,月下共饮一杯自酿美酒两情相依儿女情长好生浪漫……
岁月的年轮还在继续,一切又回到了生活的原点把所有的遐想放进行囊,伴着着青春的激情和力量继续前行远方,创造一个奇迹铸就一段辉煌。
高考诗词鉴赏教案
【 - 高中作文】【篇一】高考诗词鉴赏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通过适量的读练析强化学生的对古代诗歌的感性积累和鉴赏的思维能力。
2、强化学生适应各种题型的能力,尤其是主观题。
教学设想:1、抓住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讲析,并进行有效的综合讲析,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要求学生背诵和欣赏一定量的诗歌作为训练的补充,以免学生只求做题,而忽略了古代诗歌鉴赏其实是一个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3、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心里一定在装着学生,要真正摸清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
必要的时候实施分层教学。
4、本知识点教学大约需要9课时,知识点强化训练解析3课时,综合检测讲练2课时,共约十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
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之典例例析一、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在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三个变化最大的项,古典诗歌鉴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笔试题,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说:古代诗歌的考察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
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是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
张伟明的说法指明了古典诗歌欣赏的四个方面,综合起来说就是“三鉴赏一评价”,由于这道题是以主观题型出现,难度不太大,而且与以前的客观题型应该存在着一定联系,这个联系应当是题目语言导向性。
就目前所见到的试题而言,具体的题型可分为两种:有话语引导的填空题型和无话题引导的短评题型,也有的是二者结合,题型很不一致,说明我们还处在摸索阶段。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导学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导学案【摘要】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规定有两个考点是针对古代诗歌鉴赏的,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试卷,我们发现诗歌鉴赏命题有很多共同点。
在进行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时,要让学生明确考纲规定,引导学生通过近几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把握命题的共同点,积累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和解题技巧,开展有效复习。
【关键词】诗歌鉴赏考点阐释复习目标重点难点方法指导【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57-011 考点阐释(i)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能力层级为d级。
2 复习目标2.1明确考点内容,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题型。
2.2了解近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特点。
2.3感悟诗歌鉴赏应积累的基础知识。
2.4感悟鉴赏的基本步骤和解题技巧。
3 重难点3.1重点熟悉近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特点。
3.2难点从近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问答模式、详解,感悟解题技巧。
4 方法指导自主阅读资料,独立解答07—12高考诗歌鉴赏题,总结近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特点。
5 学时安排一课时预习,一课时展示。
6 直击湖北高考6.1链接2012年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导学案:诗歌鉴赏-古诗文阅读 学案33
学案33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局部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学案目标 1.掌握古诗抒情的方式。
2.掌握做局部思想感情把握题的基本方法。
3.掌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方法。
抒情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本质的特性。
要把握诗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了解、掌握古诗抒情的方式。
一、直接抒情1.知识梳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不需要任何“附着物”,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有时当作者感情奔放,不直接抒发不足以表达强烈感受的时候,常用这种方法。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强烈的愤激之情,宛如洪钟巨响,突现了诗人刚直、倔强、无丝毫奴颜媚骨的品格。
中国古典诗歌抒情温柔敦厚,内敛含蓄,少有热情奔放,袒露胸襟。
但不代表每首诗都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
诗的尾联,词的下片,往往就是作者直抒胸臆的地方。
抓住了直抒胸臆的句子,就抓住了诗歌之核心。
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诗以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念”字统摄全诗,“独”字承上启下。
“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间接抒情(一)借景抒情1.知识梳理借景抒情,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高考诗歌鉴赏边塞诗导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边塞诗导学案高考诗歌鉴赏边塞诗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特点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一、高考真题体验1、(2015新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5分)【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2、(201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
④(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①眀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答案】(1)(3分)[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第3课时导学案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第3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2)运用翻译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重点难点】(1)领悟陶渊明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精神品格;(2)背诵并默写三首诗。
【知识链接】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
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
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祖父、父亲静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
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l岁,以后终老农村。
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
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信息筛选“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二、合作探究1.探讨“从哪里返回”这个问题。
(l)“尘网”“樊笼”比喻什么?(2)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探讨“为什么要返回”这个问题。
(1)那么,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2)哪一句是点题句?(3)归西圈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3.探讨“回到哪里去”这个问题。
(1)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2)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三、诗句鉴赏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淡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导学案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导学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单元作文、话题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英语作文、作文素材、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se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unit composition, topic composition, genre composition, post-reading feeling, English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material,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导学案年级:高三学科:语文章节、课时:高考诗歌鉴赏诗歌鉴赏导学案教学目标:1 构建诗歌鉴赏的知识网络;2 掌握诗歌鉴赏的必要知识、方法、技巧;3 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诗歌鉴赏3
正德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诗歌鉴赏之语言型》(第3课时)等第:班级:组别:学生姓名:组长签名:【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懂得诗歌语言鉴赏方法2.懂得一些诗歌语言答题技巧【学习目标】1.懂得诗歌语言鉴赏方法2.懂得一些诗歌语言答题技巧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示例:《越女词(其三)》李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一、习题: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题义公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问:这首诗的语言特征怎样?二、总结:编写人员:赵林春审核人员:李锦菲编定时间:2012年10月答:此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
(步骤1)诗人用“见客”“笑入”“不出来”这一连串似乎很平常的动词短语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采莲女的形象,“佯羞”一词写其对意中人的心理和情态,十分自然。
(步骤2)诗人用“清水出芙蓉”般的语言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赞美。
(步骤3)1、答:①此诗的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②“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③自然贴切地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答:①表现自然明快、词句清谈秀丽。
②山谷秀美、山峦清净、空气清新、和润阴凉、自然幽雅。
③表现了作者恬淡高雅、纯净脱俗的心境。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学习目标】一. 知识目标1. 知人论世,把握诗歌主旨;2. 领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体会李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3. 掌握诗中的文言字词。
二. 能力目标1. 反复诵读,背诵全诗;2. 学习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联想等手法和多变的句式来表达奔放的思想感情,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三. 德育目标学习诗人不与权贵同流合污,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学习时数】:两课时【学习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重点】1. 领会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2. 感受李白的人格魅力,学习他追求理想,勇于进取的精神,和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全诗,把握内容要点;结合诗人经历,体会全诗主旨。
(学法指导:1、先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结合课文注释把握诗歌大意,再研读本学案。
必须牢记:不读课文,不做学案。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待课堂讨论解决。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目标]了解作者和诗歌的写作背景;疏通词句,熟读全诗。
[教学过程和要点]预习案自主阅读《新新学案》p30页“知识链接”部分,完成“预习新知”部分。
探究案一、走进作者李白(701--762),字,号,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
公元472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任了个侍御闲职。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
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达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二、解题(1)梦游:(2)天姥:(3)吟:(4)留别: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姥.()瀛.()洲剡.()溪渌.()水屐.()殷.()岩泉栗.()深林水澹.()澹扉.()訇.()鸾.()觉.()时之枕席四、重点字词理解1. 解释下列加点字。
诗词鉴赏教案
诗词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让学生积累一些名家名作及相关知识要点。
2、让学生明确针对诗词的一些考点:艺术形象、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分析的能力、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
2、在实践中运用诗词鉴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古代诗词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及运用。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句更是不胜枚举,如当你遇到困难时会想到李白的《行路难》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你乐观地去面对它,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的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我了解了他的忧国忧民思想,李清照写自己的愁思时也写出了一些名句,如《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诵读时既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更可以得到启发。
所以对诗词的鉴赏非常重要,而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也明显地体现在中考试题中,纵观近几年我们内江市的中考试题都有这一板块的考查,因此今天我们来进得古诗词阅读的鉴赏。
(二)总结考点1、感知诗词中的艺术形象,即诗词中的意象。
2、对诗句的理解,体会其表达的言外之意。
3、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
4、明确艺术手法及表达技巧。
(三)总结鉴赏步骤我们明确了这些考点之后,那在鉴赏时应该要有一定的鉴赏步骤。
读诗→理解→读问→分析→作答。
(四)结合中考题例讲解解答方法和技巧。
现在我就结合下面的例题来讲解一下我们在遇到这些考点的时候应该怎样来解答,请看下面这道题。
例题: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015年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第6课时)导学案不分版本
2015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第6课时)导学案不分版本人教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模块导学案〔第六课时〕课题古代诗歌鉴赏〔第六课时〕--语言特色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理解语言的方法;2、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3、鉴赏语言的角度;4、表述要清晰标准。
重点难点☆重点: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鉴赏语言的角度。
☆难点:理解语言的方法;表述要清晰标准。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老师点拨学习过程备忘一. 预习导学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诗歌语言风格方面的常识:①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出塞》);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②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
情感谢荡,风格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傲骨嶙峋,狂荡不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白《秋浦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③沉郁: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
“沉那么不浮,郁那么不薄。
〞例杜甫之诗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模块导学案(第三课时)课题
古代诗歌鉴赏(第三课时)---分
析形象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几种形象。
2.能分析出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
3.能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出这一形
象的效果和作用。
重点
难点
1.能分析出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
2.能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出这一形
象的效果和作用。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老师点拨
学习过程备忘
一. 预习导学一.形象的分类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即诗人自己或寄寓自己情感理想的他人形象。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写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情节)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物”和送别诗中的“动作细节”。
二.常见的诗歌中人物的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激愤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边塞报国或反对征伐的形象。
三.人物形象鉴赏的思路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1.提问方式: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
2.提问变式: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作者笔下的某一形象有何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形象(品质)?
3.答题步骤:
①找到诗词中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明了形象类别(人、景、物)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③结合诗句主旨分析诗人写这一形象的原因
④指出作者描绘形象的作用和效果。
二.问题探究【示例一】09年江西卷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
【注】⑴蔡家亲:表亲。
⑵此时作者被贬而身居外地
问: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本文描写了一位晚年得罪权贵独居外地的孤翁形象。
(什么形象)他不畏朝廷权贵,
却被贬独居在异地,当作者在雨夜书房中苦读时倍感孤独落魄,此时亲人却来相见,在欣慰中透露出无尽的悲凉。
(形象特点)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以乐事写悲情表现了作者的孤独落魄的境遇和凄苦孤单的感慨。
(表达感情)
【示例二】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问: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答: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什么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有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动作特点)含羞、好奇、爱恋等。
(表达感情)
三.限时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10年福建卷)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3分)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2. (12,江苏)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提问:词中三、四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满怀深情盼望丈夫归来的思妇形象,充分揭示了她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和痛苦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不幸妇女的同情。
同时也寄寓着诗人遭受统治阶级排挤,不受重用的悲凉心情,也是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
四.延伸拓展【答题套路】
这首诗通过描写********,表现了******的人物形象,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要知人论世,了解诗人遭遇、风格、流派、志趣、抱负。
(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3)分析诗中词句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人物思想感情;借助意象、重要词语,运用典故、想象、比喻等技巧,感知人物形象。
五.课时作业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12,安徽)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提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
【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步骤一,2分)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步骤二,2分)
2. (12,湖北)
送邹明府游灵武 [注]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提问: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清正廉洁。
(步骤一,2分)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然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步骤二,2分)
六
.
学
习
反
思
附:精美文章选读
哈佛大学自习室的名言(二)
8. The study certainly is not the life complete. But, since continually life part
of - studies also is unable to conquer, what but also can make?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9. Please enjoy the pain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 Only has compared to the others early, diligently diligently, can feel the
successful taste.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的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it comes from the thorough self-controland the
will.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意志。
12. The time is passing.时间在流逝...
13. Now drips the saliva, will become tomorrow the tear.现在淌的哈喇子,将成为
明天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