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药理学-首关消除
药理学全书重点名词解释
1.首关消除/代谢(first pass elimination、metabolism)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的现象。
2.半衰期(half-life)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活性,但可给其他急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4.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是体内药物按恒定比例的消除,在单位时间内的消除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5.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6.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及其不良反应。
7、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的药物反应。
8、副作用(side reaction):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效应。
9、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对机体组器官的危害性反应。
10、后遗效应(residual reaction、effect):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还残存的生物效应。
11、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突然停药后原有的疾病或症状加剧。
又称回跃反应。
12、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hypersensitive reaction):是一类免疫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13、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少数特异体质的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很小的剂量即可引起超出常人的强烈的药理效应。
药理学名解
肝药酶抑制剂:使肝药酶活性减弱的药物称肝药酶抑制剂。
48.是量反应的指标
49.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使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22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
23 耐受性:指药物连续多次应用于人体,其效应逐渐减弱,必须不断地增加用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应。
24.摄取-1:神经末梢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
摄取-2:非神经组织如心肌、血管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
39.首次接触效应(first?expose?effect):是抗菌药物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以后,才会再起作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明显的首次接触效应。
40.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指长期应用某种广谱抗生素,可使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发生变化,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乘机大量繁殖,造成新的感染.
12.副作用: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13.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14.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己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5.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5.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milination kinetics):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呈正比,也称线性动力学(linear kinetics)。TD:大多数药物属于、比率恒定、半衰期=0.69/k。
护理药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1.药物治疗疾病时可发生哪些不良反应?⑴与药物作用或剂量有关类: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致突变、致畸、致癌;⑵与机体反应性有关类:包括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⑶与连续用药有关类:包括耐受性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和停药反应。
3.从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关系比较受体激动药、受体阻断药、部分激动药的特点?受体激动药:与受体有亲和力,并有明显的内在活性;受体阻断药: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部分激动药:与受体有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
当部分激动药单独存在时,可产生较弱的激动作用,当与激动药同时存在时,可产生拮抗作用。
5.试述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能产生防治作用,可治疗或预防疾病,同时又可给病人带来各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病人死亡。
因此应合理用药,既要提高药物的疗效,又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哪些特性?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可逆性、饱和性、竞争性。
3.试述生物利用度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和速度,吸收程度可用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表示,吸收速度可用最在血药浓度(Cmax)和达峰时间(Tmax)评估。
其临床意义有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可反映药物吸收速度结药效的影响、评价各种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4.什么叫血浆半衰期?有何临床意义?血浆半衰期是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其临床意义有可反映药物消除的速度、是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根据血浆半衰期可预测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根据血浆半衰期可估计停药后体内药物基本消除完了的时间。
1.试从药动学和药效学两方面论述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动学方面相互作用表现在影响药物的吸收过程、竞争性地与血浆蛋白结合、诱导或抑制肝药酶活性影响药物的代谢、以及影响药物排泄过程,从而使药物作用增强或减弱。
药效学方面相互作用表现在产生生理性拮抗或协同作用、对受体的激动或阻断作用、改变组织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使药物作用增强或减弱。
药理名解
名词解释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首过消除: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经肝脏时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很大,则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生物利用度: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
零级消除动力学:指当体内药量过多时机体以最大能力消除药物的方式。
其特点是单位时间内消除药量不变,即恒量消除。
一级消除动力学:当体内药量不超过机体消除能力时的消除方式。
其特点是单位时间内消除速率不变,即恒比消除。
消除率: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有多少体积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是体内肝脏、肾脏和其他所有消除器官清除药物的总和。
表观分布容积(Vd):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时体内药物按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所需体液容积。
消除半衰期(t1/2):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负荷剂量:指在较短时间内使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的有效治疗水平的剂量。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反应。
配体:能与受体结合的物质。
激动药: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对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
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了,但缺乏内在活性。
本身不引起效应,却占据一定量受体,拮抗激动药的作用。
储备受体:在受体-配体耦联效应中,未与药物或配体结合的受体。
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的结合呈不可逆性,并使亲和力与活性均降低。
部分激动药:能与受体结合,但内在活性较小的药物,具有激动哟啊和拮抗药双重特性。
对因治疗:用药物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将疾病治愈,也称治本。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也称治标。
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药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及代谢物经胆汁排泄入十二指肠,一些结合型药物在肠中受细菌和酶的水解可被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可使药物消除缓慢,作用时间明显延长。
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类,使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4、首剂现象. 首剂效应,又称首剂综合征或首剂现象,系指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肌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
最初发现引起首剂效应的药物为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该药引起的首剂效应表现为恶心、头晕、头痛、心悸、嗜睡、体位性低血压、休克等;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也可引起首剂效应。
为预防哌唑嗪的首剂效应,可采用临睡前给药,并从小剂量(0.5mg)开始;一旦发生首剂效应,应使患者平卧,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5、首过消除(首过效应、首关消除、首关效应、首关代谢). 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
10、效能.指药物产生的最大效应,此时以达到最大有效量,若再增加剂量,效应不再增加。
15、部分激动剂. 具有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双重特性,亲和力较强,内在活性弱。
16、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17、调节痉挛. 毛果芸香碱作用域睫状肌的M胆碱受体,使远物难以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故看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
睫状肌上的M受体被激动→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突,屈光度增大→眼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
18、调节麻痹. 睫状肌松弛退向外缘,悬韧带向周围拉紧,使晶状体处于扁平状态,导致屈光度降低,不能将近距离的物体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看近物模糊不清,只适于看远物。
20、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原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而残存的药理效应。
药物应用护理学复习题一
药物应用护理学复习题一《药理学》复习题一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药理学:耐药性: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关消除:半衰期:最小有效量:最大治疗量: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处方药:非处方药:二重感染:抗生素:二、填空题1、受体激动药是指与受体既有又具有的药物。
2、受体阻断药是指与受体有而的药物。
3、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
4、目前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主要有、、、。
5、催眠药应在使用;助消化药需在或服用。
6、处方药的缩写,非处方药的缩写为。
7、麻醉药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天,麻醉药品处方应保存天。
8、精神药品处方应保存备查,毒性药品处方应保存备查。
9、青霉素性质极其不稳定,必须,用配制。
10、目前治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是。
11、军团菌、弯曲菌感染首选治疗。
12、金葡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首选。
13、庆大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用来解救;引起的神经肌肉毒性用来解救。
14、鼠疫和兔热病的首选药为。
15、细菌性心内膜炎可用来治疗。
16、四环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
17、氯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
18、流行性脑膜炎的首先药为。
19、常用的抗结核病的药有、、。
20、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
21、控制疟疾临床症状的首选药是;控制疟疾复发和传播的首选药是。
22、阴道滴虫病的首选药是。
23、环磷酰胺特有的不良反应是。
24、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现象称为,患者在连续应用某药后,使药效降低的现象称为。
25、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的解毒药品有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26、肾上腺素通过激动受体使血管收缩,激动受体使心跳加速。
27、我们把提前用药以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的作用称为________。
28.、药物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者称为____________29、药物对受体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者称为____________。
30. 药物与受体结合所需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护理本科药理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护理专业(本科)《药理学》学科期末考试试题(A卷)号学一、名词解释(10分)评卷人名姓班‘级系1 .二重感染2 •药酶诱导剂3. 耐受性4. 首关消除5. 血浆半衰期D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E.抑制磷酸二酯酶6. 阻断胃壁细胞日+泵的抗消化性溃疡药是A .米索前列醇B .奥美拉唑7. 胰岛素的常用给药途径是A .口服B .皮下注射&铁剂急性中毒的特殊解毒剂是A.碳酸氢钠B. 磷酸钙9. 乙酰水杨酸禁用于A .头痛B .风湿性关节炎10. 能抑制幽门螺菌的胃粘膜保护药是A .枸橼酸铋钾B.哌仑西平C.奥美拉唑C.丙谷胺D.丙胺太林E.西米替丁C.C.肌肉注射D.静脉注射E.舌下含服四环素 D. 去铁胺E.肾上腺素C.支气管哮喘 D .坐骨神经痛D.阿托品E.肌肉痛E.法莫替丁三、A2型选择题(最佳否定选择题10 分)期学、A1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10 分)第度年学1.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A.去甲肾上腺素B.阿拉明C.肾上腺素D.阿托品E.西地兰2.肝素应用过量可注射A .维生素K B.鱼精蛋白C.葡萄糖酸钙D.氨甲苯酸E.叶酸3.属于繁殖期杀菌药的是A.青霉素GB. 四环素C.氯霉素D.红霉素E.克林霉素4•何种情况下,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最强A .杜冷丁+氯丙嗪B.苯巴比妥+氯丙嗪 C .氯丙嗪配合物理降温D .异丙嗪+氯丙嗪E.单用氯丙嗪5.一般认为强心苷加强心肌收缩性作用机制是A .抑制M受体B .兴奋B受体C .抑制Na+-K+-ATP酶1. 下列哪一药物没有抗炎抗风湿作用A.阿司匹林B.吲哚美辛C.炎痛喜康2. 下列哪一药物没有B受体激动作用A.肾上腺素B.麻黄碱3. 支气管哮喘应禁用A.肾上腺素B.普萘洛尔4. 下列哪种药不引起低血钾症A.呋塞米B.螺内酯C.5. 无中枢抑制作用的抗过敏药物是A .异丙嗪B .苯海拉明6. 下列哪一作用不是地西泮的作用A.抗焦虑B.镇静催眠7.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不会引起A.血糖升高B. 高钾血症C.&下列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是A .红霉素B .麦迪霉素D.扑热息痛E.布洛芬C.多巴胺C.氨茶碱利尿酸D.毛果芸香碱E.异丙肾上腺素D.D.C.阿司咪唑特布他林氢氯噻嗪D .扑尔敏C.癫痫持续发作向心性肥胖 D.C .万古霉素E.麻黄碱E.布美他尼D.抗惊厥钠水潴留D .阿齐霉素E.布可立嗪E.抗抑郁E.咼血压E.乙酰螺旋霉索9. 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可使用缩宫素催产A.低张性宫缩无力B.产道异常C.无头盆不称者D.足月妊娠E.二次妊娠10. 普鲁卡因不能用于A .浸润麻醉B .阻滞麻醉四、B型选择题(10分)C.表面麻醉D.腰麻E.硬脊膜外麻醉C .小剂量替代疗法D .局部应用E .以上都不可1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米用 2. 慢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采用 3. 严重感染性休克采用 4. 接触性皮炎、湿疹采用 A .强亲和力,强内在活性 D .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5. 受体激动剂 6. 受体阻断剂 7. 部分受体激动剂 A.噻嗪类利尿药 B.D.呋塞米E. B .强亲和力,弱内在活性 E .无亲和力,强内在活性甘露醇C.乙酰唑胺C .强亲和力,无内在活性螺内酯5.简要说出磺胺药损害肾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6.如何防治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五、简答(32分)7.简述在局麻药液中加入肾上腺素的目的。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上海交大医学院11级护理
药理学药理学:研究药物和机体之间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理的科学。
新药研究过程:分为三步--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监测。
临床试验分为4期,1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2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3治疗作用确证阶段、4新药上市后的监测。
第二章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药物的不良反应: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受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
药物的效能和效价强度(效能:指药物的最大效应,反应药物的内在活性。
其意义为:表明药物在达到一定剂量时可达到的最大效应,如再增加剂量,效应不会再增加;效能大的药物在效能小的药物无效时仍可起效。
效价强度: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同类药物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反应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大小,其值越小强度越大)半数有效量:在量反应中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物剂量;在质反应中指引起50%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
半数致死量:指能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的比值,其值越大越安全。
安全范围:ED95和LD5之间的距离,其值越大越安全。
受体的特点:6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多样性、可逆性、可调节性。
激动药:既有受体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完全激动药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部分激动药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的受体,这种竞争性结合是可逆的。
药理期末重点
一、名词解释1、首过消除:指从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被肠壁和肝脏部分代谢,从而使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减少的现象,也称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P72、量效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
P233、瑞夷综合征(阿司匹林):在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使用阿司匹林退热时,偶可引起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瑞夷综合征),以肝衰竭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虽少见,但预后恶劣。
P1734、抗菌后效应: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这种效应即抗生素后效应。
P3625、赫氏反应:应用青霉素G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雅司、鼠咬热或炭疽等感染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表现为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症状。
此反应可能是大量病原体被杀死后释放的物质所引起。
P373二、填空题1、反跳现象:长期应用B(贝塔)受体阻断药时如突然停药,可引起原来病情加重,如血压上升、严重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甚至产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此种现象称为停药反跳。
其机制与受体向上调节有关,因此在病情控制后应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2、强心苷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心脏反应(快速型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p237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共同具有的不良反应,包括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麻痹,过敏反应4、口服降糖类药物:p346磺酰脲类:格列齐特双胍类:二甲双胍(甲福明),苯乙双胍(苯乙福明)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环格列酮,吡格列酮阿尔法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其他类:瑞格列奈5、甲亢的术前准备:一般在术前两周给予复方碘溶液,因为大剂量碘能抑制TSH促进腺体增生的作用,使腺体缩小变韧,血管减少,利于手术进行及减少出血。
6、引起金鸡纳反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奎尼丁。
首关消除名词解释药理学
首关消除名词解释药理学
首关消除是药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一种物质或活性物质,它可以抑制其他物质或活性物质,从而降低或抑制药物的作用。
这一概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设计和开发,以改善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疗效。
药物的活性作用受到许多生物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受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影响。
在药物的吸收和分布中,首关消除决定了药物能否有效地通过血管吸收。
在药物代谢和排泄中,首关消除会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排泄速率,从而使药物的效果更加长久。
药理学的首关消除主要是指肠道和肝脏在降解和排泄药物时,可能发挥的角色。
肠道介导的消除包括表面活性物质的降解,以及各种转化酶的作用,如CYP3A4、CYP2D6等。
肝脏所发挥的消除作用主要
是降解药物并将其转化为更有毒的物质,然后由胆汁输出体外。
由于首关消除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因此,在药物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其影响。
具体而言,在药物的吸收阶段,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和溶剂环境,可以开发具有抑制首关消除的合成药物。
在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阶段,可以采取抗首关消除肠道和肝脏的措施,以减少药物的代谢水平和排泄速率,延长药物的持续时间。
总之,首关消除是药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在药物开发与药物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
首关消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开发者应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和溶剂环境,采取抑制首关消除的措施,以改善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疗效。
浙大护理药理学简答题(必做题)
浙大护理药理学简答题(必做题)《药理学(甲)》必做作业问答题1、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答案:(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等。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因素。
2、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胃肠道蠕动、2.循环系统、 3.胃排空速率3、试述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结合型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
(1)结合型药物一般无药理活性:不能跨膜转运,是药物在血液中的一种暂时贮存形式。
(2)结合是可逆性的,当血浆中游离型药物的浓度随着分布、消除而降低时,结合型药物可释出游离型药物,发挥其作用,故结合型药物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即结合率越高,药物作用时间相应越长。
(3)这种结合是非特异性的,有一定限量,受到体内血浆蛋白含量和其他药物的影响。
若同时应用两个血浆蛋白结合率都很高的药物,可发生竞争性置换的相互作用4、何谓首关消除,它有什么实际意义?(1)首关消除(首过消除):是指某些药物口服后经肠道吸收先进肝门静脉,在肠道或肝脏时经灭活代谢,最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即口服后在进体循环到达效应器起作用之前,先经肠道或肝脏多数被灭活,称为首关消除。
(2)实际意义:有首关消除的药物(如利多卡因,硝酸甘油)不宜口服,可改为舌下或直肠给药,或者加大给药剂量。
但治疗血吸虫病的吡喹酮虽有首关消除,还应口服给药,因口服吸收后门静脉浓度高,有利于杀灭寄生在此处的血吸虫;之后经肝脏代谢,又可使全身不良反应减轻。
5、何谓肝药酶的诱导和抑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1)肝药酶诱导:有些药物能增强肝药酶活性,使其他在肝脏内生物转化药物的代谢加快,导致这些药物的药效减弱,称为肝药酶的诱导,如苯巴比妥、利福平、苯妥英。
(2)肝药酶抑制:有些药物则能抑制肝药酶活性,使在其他肝脏内生物转化药物的代谢减慢,导致这些药物的药效增强,称为肝药酶的抑制,如异烟肼、氯霉素、西米替丁等。
药理学重点打印
一、名词解释1.首关效应:又称首过消除,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替使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2.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原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面残存的药理效应3.肝肠循环: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可从粪便排出体外,但也有的药物在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体循环的反复循环过程称为肝肠循环4.稳态血药浓度:又称坪值临床上多次给药,若每隔1个如用药一次,则经过4~6个6后体内药量可达稳态水平的93.5%~98.4%5.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6.时量曲线下面积油坐标轴和曲线围成的面积称为曲线下面积,它表示一段时间内药物吸收到血中的积累量,反应了药物吸收的情况是重要的药动学参数之一7.半衰期:半衰期一般指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也称血浆半衰期8.表观分布容积: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药物分布所需要的容积9.对因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如抗生素杀死或抑制致病菌10.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三、问答题1.简述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答:胃肠道反应;出血和凝血障碍;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瑞夷综合征。
2.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答: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严重感染或预防炎症后遗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休克;血液病及肿痛;皮肤病。
3.简述镇静催眠药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依次出现的药理作用答:小剂量抗焦虑、缓解患者对于手术的焦虑紧张情绪;中等剂量用于镇静催眠;大剂量抗惊厥和抗癫痫,也可产生暂时性记忆缺失,手术前用药可使患者对术中的不良记忆不复记忆;中枢性肌松弛作用。
4.简述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1)疼痛:对钝痛特别是伴有炎症者效果较好,是治疗头痛和短暂肌肉骨骼痛的常用药,也用于牙痛、关节痛、神经痛及痛经等;(2)发热:适用于感冒发热,对体温过高、持久发热者可降低体温,缓解并发症;(3)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剂量一般比解热镇痛用量大1・2倍,成人每日3-5g;(4)防止血栓形成:小剂量阿司匹林,即50-100mg∕d用于预防冠状动脉及脑血管血栓形成;5.为防止过敏反应,请简述使用青霉素时的注意事项(1)详细询问过敏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2)在注射前必须做皮肤过敏实验,包括中途更换批号、生产厂家及用药间隔24小时以上重新用药者。
药理名解
1.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effect,药物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因经过肝脏药物代谢酶系统的灭活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2.药物的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是指药物在机体内经过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酶的作用,产生的原形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又称为药物代谢 drug metabolism3.肝肠循环 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自胆汁排进十二指肠的结合性药物在肠中经水解酶水解后被肠黏膜再吸收的过程。
肝肠循环使药物的作用时间明显延长。
4.药物的清除半衰期是指药物在消除相时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可以表示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
T1/25.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指血管外给药后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的相对分量或百分数。
6.首剂加倍负荷剂量 loading dose D L为使血药浓度尽快达到稳态水平,可在常规(恒量恒速)给药前给予一个负荷剂量。
7.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指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的治疗。
8.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指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的临床症状的治疗。
9.补充治疗 supplement therapy 替代治疗 substitution therapy 指用药目的在于补充机体缺乏的物质,以满足机体正常生理、生化功能的需求。
10.不良反应 adverse reaction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对人体不利甚至有害的作用。
11.激动药 agonist 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12.拮抗药antagonist 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与受体作用后可阻断内源性或外源性激动剂的效应。
13.抗菌药物是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可以治疗由细菌、真菌等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14.抗菌药antibacterial drug 对病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止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护理药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药理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项目一测试1.药理学是研究()。
参考答案: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2.经肝代谢的药物与药酶抑制剂合用后,其效应()。
参考答案:增强3.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机体出现戒断症状的是()。
参考答案:成瘾性4.生物利用度是指()。
参考答案: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5.首过消除明显的药物不宜()。
参考答案:口服6.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后次晨出现的困倦、乏力等现象属于()。
参考答案:后遗效应7.血浆半衰期的意义有()。
参考答案:药物分类的依据;估算停药后药物从体内消除时间;给药次数的参考依据;估算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所需时间8.联合用药的目的包括()。
参考答案:降低单独用药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疗效药物;避免或延缓病原体产生耐药性;达到多种预防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9.药物依赖性可以分为身体依赖性和成瘾性()。
参考答案:错10.特殊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参考答案:对项目二测试1.阿托品的下列哪项作用与M受体无关()参考答案: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参考答案: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3.抢救心跳骤停的首选药是()参考答案:肾上腺素4.酚妥拉明扩血管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参考答案:阻断α受体5.普萘洛尔使心率减慢的原因是()参考答案:阻断β1受体6.溺水、麻醉和手术意外所致的心脏骤停宜选用()肾上腺素7.阿托品的适应症包括()参考答案:全身麻醉前给药;胃肠绞痛;虹膜睫状体炎;感染性休克;缓慢型心律失常8.肾上腺素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作用机制有()参考答案: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升高外周阻力和血压;抑制组胺等过敏物质释放;增加心输出量9.毛果芸香碱使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
()参考答案:对10.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痉挛效果最好的是支气管平滑肌。
()参考答案:错项目三测试1.地西泮不用于()。
首关消除名词解释
首关消除名词解释
首关消除:
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
有的药物在被吸收进入肠壁细胞内而被代谢一部分也属首关消除。
首关消除也称首关代谢(first pass metabolism)或首关效应(first pass effect)。
注射,舌下和直肠给药可避免肝代谢。
首关消除明显的药物有硝酸甘油、普萘洛尔等,一般不适宜口服或需调整口服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