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范文精选:《三字经》介绍及全文解读

合集下载

三字经全文及解析精选

三字经全文及解析精选

三字经全文及解析精选三字经全文及解析精选《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三字经全文及解析,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元曾。

乃九族,而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彀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全文附解释精选

三字经全文附解释精选

三字经全文附解释精选导语: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书籍,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三字经》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简短的叙述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表述普遍为古代社会所接受的道德观念和哲理。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三字经全文附解释精选,欢迎大家阅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译文解释: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艮的。

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译文解释: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

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著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译文解释: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

(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

)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著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

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译文解释: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

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

国学经典三字经全文解释

国学经典三字经全文解释

国学经典三字经全文解释国学经典三字经全文解释《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三字经全文解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作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

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

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

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自宋朝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下面是精心整理的三字经全文及解释,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

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弟”通“悌”,尊敬友爱。

11、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三字经》的原文及注释解析

《三字经》的原文及注释解析

【导语】《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并称为三⼤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童启蒙读物,下⾯⽆忧考就给⼤家详细介绍下《三字经》的原⽂及注释解析,欢迎阅读! 《三字经》原⽂ ⼈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不学,断机杼。

窦燕⼭,有义⽅,教五⼦,名俱扬。

养不教,⽗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不学,⾮所宜。

幼不学,⽼何为。

⽟不琢,不成器。

⼈不学,不知义。

为⼈⼦,⽅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

⼀⽽⼗,⼗⽽百,百⽽千,千⽽万。

三才者,天地⼈。

三光者,⽇⽉星。

三纲者,君⾂义,⽗⼦亲,夫妇顺。

⽈春夏,⽈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南北,⽈西东,此四⽅,应乎中。

⽈⽔⽕,⽊⾦⼟,此五⾏,本乎数。

⼗⼲者,甲⾄癸。

⼗⼆⽀,⼦⾄亥。

⽈黄道,⽇所躔。

⽈⾚道,当中权。

⾚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江河,⽈淮济。

此四渎,⽔之纪。

⽈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之名。

⽈⼠农,⽈⼯商。

此四民,国之良。

⽈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有草⽊,此植物,遍⽔陆。

有⾍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

稻梁菽,麦⿉稷,此六⾕,⼈所⾷。

马⽜⽺,鸡⽝⾗,此六畜,⼈所饲。

⽈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黄,及⽩⿊,此五⾊,⽬所识。

酸苦⽢,及⾟咸,此五味,⼝所含。

膻焦⾹,及腥朽,此五臭,⿐所嗅。

匏⼟⾰,⽊⽯⾦,丝与⽵,乃⼋⾳。

⽈平上,⽈去⼊,此四声,宜调协。

⾼曾祖,⽗⽽⾝,⾝⽽⼦,⼦⽽孙。

⾃⼦孙,⾄⽞曾,乃九族,⼈之伦。

⽗⼦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则忠。

此⼗义,⼈所同。

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功。

⾄缌⿇,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共遵,既识字,讲说⽂。

有古⽂,⼤⼩篆,⾪草继,不可乱。

《三字经》的全文解释

《三字经》的全文解释

《三字经》的全文解释《三字经》的全文解释《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三字经》的全文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

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书籍,《三字经》以三字一句的方式,简短的叙述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表述普遍为古代社会所接受的道德观念和哲理。

同时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同为中国古代私塾的初级入门课本,合称“三百千”。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字经》全文及解释,欢迎大家分享。

《三字经》内容介绍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

《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

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

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

模拟《三字经》形式的读物,如《女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西学三字经》、《工农三字经》、《军人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层出不穷,风靡天下。

近期,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生还创作了《新三字经》,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借鉴《三字经》韵语集中识字的原理,深圳市策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开发出包括《中华字经》在内的『爱文识字阅读系列教程』,进行汉语阅读教学推广,取得广泛好评。

《三字经》全文长达1145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三字经》作者《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

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启蒙教材,通过三字一句的形式,概括了儒家的经典思想。

以下是《三字经》的全文,每句后面附有简要的解释:人之初,性本善。

(解释:人类在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们的本性相近,但由于后天的学习和习惯不同,性格有差异。

)苟不教,性乃迁。

(解释:如果不加以教育,人的本性就会转变。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教育的方法应该注重专一的指导。

)昔孟母,择邻处。

(解释:古代的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特意选择了邻近有好风俗的地方。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如果孩子不学习,就像断掉的织机一样无用。

)窜逐机,窃钩者。

(解释:遭到拒斥的人,就会成为偷窃者。

)邻人家,亲邻里。

(解释:与邻里关系亲密,就像是亲人一样。

)乡人子,不称弟。

(解释:同乡的人互相称呼不用弟兄之称。

)始学礼,之儿女。

(解释:开始学习礼仪是儿童时期的任务。

)经不常,失之宜。

(解释:如果经常不修养,就会失去礼仪的本分。

)亲不教,远宾客。

(解释:不教育亲人,就无法招待远方的客人。

)乡人子,非口害。

(解释:乡里的人之间不应该互相害口舌。

)邻国者,宜文宣。

(解释:与邻国交往时,应该以文明和宣传为重。

)父子恩,兄弟和。

(解释:父子之间要有深厚的亲情,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

)朋友说,犹文翰。

(解释:朋友之间的言谈要像文人书法一样文雅。

)亲爱仁,行无疆。

(解释:亲情、爱情和仁爱的行为是无边无际的。

)扬名声,显父母。

(解释:通过努力争取荣誉,为父母争光。

)养我贤,教我良。

(解释:培养我成为贤良之人,教导我学好道德。

)谓颜子,好学勤。

(解释:说颜子是个好学而勤奋的人。

)如李聃,能说文。

(解释:像李聃一样,能够辨论经文。

)文则亲,不文亲。

(解释:文明的人会得到亲人的喜爱,不文明的人会失去亲情。

)敬亲长,爱亲幼。

(解释:尊敬长辈,关爱幼小。

)顺天意,遵人伦。

(解释:顺应天命,遵循人伦。

)孝友爱,诚敬让。

(解释:尊敬父母,友爱兄弟,真诚敬重,互相谦让。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作者简介】《三字经》是中国古代著名教材之一,由王守仁所著,包含1个总目、118个小节,共计360个字。

本文将为您带来《三字经》全文及其解释,希望能给您带来更多对这部经典教材的认识和理解。

【全文及解释】人之初,性本善。

解释:任何一个人,刚开始出生时,本质上是善良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虽然人类的本性相近,都是善良的,但所受的教育和环境等因素会使人们有所差异。

苟不教,性乃迁。

解释:如果不进行教育,人的本性将会发生改变。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进行教育的方法很重要,要注重专注、专心。

昔孟母,择邻处。

解释:古时候的孟母为了让孟子受到良好的教育,选择了一个好邻居。

子不学,非所宜。

解释:孩子不学习是不合适的。

幼不学,老何为?解释:小孩子不学习,长大后将会面临问题。

玉不琢,不成器。

解释: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人如果不学习,就无法明白道义。

为人子,方少时。

解释:作为一个子女,年少的时候要懂得礼仪和行为规范。

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要尊敬师长和朋友,并学习礼仪规范。

传不习,不成立。

解释:如果不能教导后人,道德就无法传承。

幼不学,老无能。

解释:小孩子不学习,长大后就会无能为力。

童子无忌,点睛文。

解释:年幼的孩子可以无忌讳地提出问题,点亮知识的灯火。

诗礼烂,乱世云。

解释:没有诗和礼乐的陪衬,社会将变得混乱。

舞韵好,乐亦真。

解释:舞蹈优美,音乐也会更加动人。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解释:如果能积少成多,就能创造伟大的成就。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解释:水累积成深渊,大龙也将在其中产生。

短薄技,玉易销。

解释:技能不扎实,就像薄弱而脆弱的玉石。

人不堪,言不详。

解释:一个人如果不能承受困难,就无法言谈自明。

当仁不让,义重乾。

解释:遇到应当承担责任的时候,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

亲戚故,琴瑟友。

解释:亲戚是一起成长的,朋友就像琴瑟相和。

衣不完,琼玖琢。

解释:衣物不能完美无缺,玉石才能被琢磨成美玉。

《三字经》完整版及翻译

《三字经》完整版及翻译

1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 、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 、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4 、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 、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 、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7 、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 、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 、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 、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11 、三字经: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解释】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经典国学《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注释及译文

经典国学《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注释及译文
hán yù jūnshuāng lù gǎiyòu gāo yuánzuǒ dà hǎi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解释】我国冷热均匀,霜期和露期会跟着季节而改换,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
〖启示〗我国地处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温带,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冷热均匀,冬天结霜,夏天结露,霜期和露期会跟着季节而改换。若你面向南方,那么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
zǐ bù xuéfēi suǒ yíyòu bù xuélǎo hé wéi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xī mèng mǔzé lín chǔzǐ bù xuéduàn jī zhù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启示〗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chì dào xiàwēn nuǎn jíwǒ zhōng huázài dōng běi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解释】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启示〗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经典国学《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注释及译文

三字经全文完整版(译文)

三字经全文完整版(译文)

三字经全文完整版(译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

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

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

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

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完整版)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完整版)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1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解释】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1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解释】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13、三才者,天地人。

三字经全文及详细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详细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

昔孟母,择邻处,养不教,父之过。

玉不琢,不成器。

香九龄,能温席。

首孝悌,次见闻,三才者,天地人。

曰春夏,曰秋冬,曰水火,木金土,曰黄道,日所踱。

曰江河,曰淮济。

曰士农,曰工商。

地所生,有草木,稻粱菽,麦黍稷,曰喜怒,曰哀惧,酸苦甘,及辛咸,匏土革,木石金,高曾祖,父而身,父子恩,夫妇从。

此十义,人所同。

礼乐射,御书数,有古文,大小篆,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断机杼教不严,师之惰人不学,不知义孝于亲,所当执知某数,识某文三光者,日月星此四时,运不穷此五行,本乎数曰赤道,当中权此四渎,水之纪。

此四民,国之良。

此植物,遍水陆。

此六谷,人所食。

爱恶欲,七情具。

此五味,口所含。

丝与竹,乃八音。

身而子,子而孙。

兄则友,弟则恭。

当顺叙,勿违背。

古六艺,今不具。

隶草继,不可乱。

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

窦燕山,有义方,子不学,非所宜。

为人子,方少时,融四岁,能让梨。

一而十,十而百,三纲者,君臣义,曰南北,曰西东,十干者,甲至癸。

赤道下,温暖极。

曰岱华,嵩恒衡。

曰仁义,礼智信,有虫鱼,有鸟兽,马牛羊,鸡犬豕,青赤黄,及白黑,膻焦香,及腥朽,曰平上,曰去入,自子孙,至玄曾,长幼序,友与朋。

斩齐衰,大小功。

唯书学,人共遵,若广学,惧其繁,教之道,贵以专。

教五子,名俱扬。

幼不学,老何为。

亲师友,习礼仪。

弟于长,宜先知。

百而千,千而万。

父子亲,夫妇顺。

此四方,应乎中。

十二支,子至亥。

我中华,在东北。

此五岳,山之名。

此五常,不容紊。

此动物,能飞走。

此六畜,人所饲。

此五色,目所识。

此五臭,鼻所嗅。

此四声,宜调协。

乃九族,人之伦。

君则敬,臣则忠。

至缱麻,五服终。

既识字,讲说文。

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孝经通,四书熟,有连山,有归藏,我周公,作周礼,曰国风,曰雅颂,三传者,有公羊,五子者,有荀杨,自羲农,至黄帝,夏有禹,商有汤,汤伐夏,国号商,周辙东,王纲坠,嬴秦氏,始兼并,光武兴,为东汉,宋齐继,梁陈承,迨至隋,一土宇,二十传,三百载,炎宋兴,受周禅,舆图广,超前代,迨成祖,迁燕京,清世祖,膺景命,道咸间,变乱起,革命兴,废帝制,中不偏,庸不易。

《三字经》原文及解释

《三字经》原文及解释

《三字经》原⽂及解释《三字经》原⽂及解释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

以下是⼩编精⼼准备的《三字经》原⽂及解释,⼤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易解:⼈初⽣之时,本性都是善良的。

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

失之毫厘,差以千⾥。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易解: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改变,所谓先⼊为主,不可不慎!⾄于教育⽅法,应注重在使孩⼦专⼼,有定⼒。

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博。

据⼼理学家研究发现:⼉童与青少年⼼智的发展,⼗三岁以前着重在记忆,之后理解⼒逐渐成长,故⼗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昔孟母择邻处⼦不学断机杼窦燕⼭有义⽅教五⼦名俱扬 易解:古时候孟⼦的母亲,为了寻找⼀个对孟⼦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劳搬了三次家。

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学校旁。

有⼀次孟⼦不⽤功,逃学回家,孟母当着他的⾯将织了⼀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样,必须将纱线⼀条⼀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积丝才能成⼨,积⼨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匹完整有⽤的布;读书也是⼀样,要努⼒⽤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

否则就像织布半途⽽废⼀样,⼀旦前功尽弃就毫⽆⽤处了。

五代时,有⼀位窦禹钧(⼜称窦燕⼭),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因此五个⼉⼦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养不教⽗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不学⾮所宜幼不学⽼何为 易解:⽣育⼦⼥,若只知道养活他们,⽽不去教育,那是作⽗母的失职。

⽼师教导学⽣,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做⼈处世的道理,使学⽣能够与⼈相处融洽,做事有⽅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

因此对于学⽣的要求⼀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

严师出⾼徒,严是认真,⼀丝不苟的态度。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解释 本⽂提供《三字经》全⽂解释,并提供《三字经》的介绍。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并称为三⼤国学启蒙读物。

古⼈⽈:“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礼。

”【《三字经》介绍】 《三字经》家喻户晓,是我国古代的⼉童识字课本,也是中国传统的⼉童启蒙读物,在传统教育中,⼩孩⼦们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

《三字经》篇幅短⼩,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

《三字经》三字⼀句的韵⽂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些民间传说,⼴泛⽣动⽽⼜⾔简意赅。

让⼈在道德、历史、地理……⽂化上内外都受益⾮浅。

【三字经全⽂解释】 1、⼈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不变坏,最重要的⽅法就是要专⼼⼀致地去教育孩⼦。

3、昔孟母,择邻处。

⼦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次孟⼦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

4、窦燕⼭,有义⽅。

教五⼦,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窦禹钧教育⼉⼦很有⽅法,他教育的五个⼉⼦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吃穿,⽽不好好教育,是⽗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师的懒惰了。

6、⼦不学,⾮所宜。

幼不学,⽼何为。

【解释】⼩孩⼦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个⼈倘若⼩时候不好好学习,到⽼的时候既不懂做⼈的道理,⼜⽆知识,能有什么⽤呢? 7、⽟不琢,不成器。

⼈不学,不知义。

【解释】⽟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的,从⼩时候就要亲近⽼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学习到许多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全文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全文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全文解释三字经全文解释一:三字经全文及全文解释《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在传统教育中,小孩子们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

它能够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介绍及全文解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的第一书,知名度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三百千”之中以《三字经》为首,称为“经”,以《千字文》垫底称为“文”。

当然,在文字难度、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等诸方面,《千字文》要求高。

没有一定的文字学基础和文化素养,对《千字文》是既读不懂,也欣赏不了。

从时间上来说,《千字文》成文于六朝时期,出现的最早;《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明清时期才流传开。

在教学的顺序上是《三字经》第一,《千字文》最末。

其中的道理,一是先简后繁,这很好理解;二就是“经”与“文”的根本区别。

经者经舆大道,是天下车马行人经行的必由之路,引伸义就是规律、原理、原则与方法。

自古以来,圣人的书叫做经典,因其讲述的是恒常不变的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有四书、五经等经典。

《三字经》既敢称为经,而且被千古传颂,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千字文》是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编纂而成的一篇韵文,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文学价值极高,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

《三字经》则不然,它“字有重复,词无藻彩”,即不讲究对仗,语言也不甚优美。

但《三字经》朴实无华,用极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大道理,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

因此“三百千”中最难理解的是《三字经》,最难讲的也是《三字经》,没有丰富的学识、没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仅仅凭借文字是绝对无法理解经义的。

相反,随着阅历的增加与人生《三字经》与《千字文》同理,《三字经》也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史,但《三字经》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贯三才,出入经史”,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清人王晋升就称《三字经》是“蒙求之津逮,大学之滥觞”;清人贺兴思称其是“一部袖里《通鉴纲目》也”;近人章太炎也称赞《三字经》“其启人知识,过之《急就章》与《凡将篇》之比矣……今之教科书,固勿如三字经远甚也”。

在《三字经》出现之前,几乎所有的蒙学读物都是四言的,也就是四个字一句,例如《千字文》《百家姓》都是四言,四个字读起来不上口,小孩子不容易唱颂。

《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三个字一句,四句一组,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的特点,所以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

《三字经》很早就传到了日本与韩国,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三字经》被译成俄文流传到俄国,此后陆续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

____年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

可见这部书早已不属于中国人专有,它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了。

我们作为《三字经》故乡的同胞,今天不但不会背诵《三字经》,有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三字经》,为此你将给自己下一个什么样的评语呢?此次我们讲解《三字经》的形式不同于以往的《千字文》。

《千字文》讲座是讲者解字说文,学者随文入观,体会文义。

《三字经》讲座则是直剖经义,辅以文字,以经义为纲,文理为目,纲举目张,文义也就自然现前了。

《三字经》全篇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独立的中心,但六个部分又合成一个整体,似江河之水风气浪涌,层层推进,在编排顺序上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学术思想,这是我们在学习之中应该加以注意的。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

」,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三字经》简介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

《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

____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

也是古代儿童的必背读物。

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

模拟《三字经》形式的读物,如《女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西学三字经》、《工农三字经》、《军人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层出不穷,风靡天下。

近期,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生还创作了《新三字经》,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借鉴《三字经》韵语集中识字的原理,深圳市策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开发出包括《中华字经》在内的『爱文识字阅读系列教程』,进行汉语阅读教学推广,取得广泛好评。

《三字经》全文长达1722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三字经》作者《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二,都以为作王应麟者应是宋末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

”据此以为《三字经》为明代黎贞撰;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

清代夏之翰《〈小学绀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

”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叙》:“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

”都明确认为《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

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

《三字经》具有识字、广见闻和灌输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即传授知识与封建政治思想教育双重功能。

书中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此书中有段仅用三百多字便概括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历来备受赞誉。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而《三字经》后来居上。

这里的“居上”殆源于数字顺序,未必便是根据三书之内容与作用的有意排列。

但事实上,综其覆盖读者之广、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传时间之久观而言,《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书教材中,不能不说是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书。

巍哉,《三字经》堪称“蒙学之冠”。

《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zhù)。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shǔ)稷(jì)。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shān)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páo)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chui),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治平。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xī)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yú),号二帝。

相揖(yī)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zhòu)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qì)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

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

【本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用途,欢迎大家分享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