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士康事件看员工健康管理.
论重视员工心理健康
摘 要 : 竞争 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活动 中, 在 企业 员工心理及生理上发 生着深 刻的 变化 , 影响 着员工的 生存 乃至生命 ,
在 新 的 形 势 下 注 重 个 人 心 理 健 康 , 立 企 业 对 员工 的心 理 干预 机 制 , 时 调 整 心 理 状 态 , 在 必行 。社 会 、 业要 主 动 干预 建 适 势 企 心 理 救 治 , 行 心 理 救 助 。对 企业 员 工 个人 心 理 健 康 和 企 业 干预 员 工心 理 进 行 了探 讨 进
比 ” 工 之 间 的 格 格 不 入 。就 其 原 因 , 圳 市 社 会 科 学 院 院 长 乐 美 好 的 心 情 , 千 副 良 药 更 能 解 除 生 理 上 的 疲 惫 和 痛 楚 。 深 在生活 中, 很 多我们无法掌握 和改变 的客观 事实存在 , 有 如 正 分 析 , 些 刚 踏 入 社 会 又 背 井 离 乡 的 孩 子 , 旦 出 现 精 神 这 一
我 但 我 困 惑 , 陌 生 的环 境 下 又不 知 该 向谁 倾 诉 , 时 如 果 整 个 社 果 是 好 事 , 们 就 会 十 分 开 心 , 如 果 遇 到 了不 好 的 事 , 在 这 意 会 的 心 理 调适 机 制 没 有适 时 跟 进 , 容 易 出 现 问 题 , 深 圳 们 就 会 倍 受 打 击 , 志 消 沉 。但 聪 明 的 人 不 会 让 事 情 左 右 很 而 虽 但 是 市 总 工 会 在 对 富 士 康 坠 楼 事 件 调 查 后 , 评 富 士 康 在 管 理 自己 , 然 心 情 受 事 情 的 影 响 , 是 它 毕 竟 是 主 观 的 , 可 批 以被 我们 的意志所 支配的 。任何 事情 的本 身都没 有快乐 和 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 。 快 心 我 国新 生 代 农 民 工 多 为 8 O后 、O后 , 们 实 际 上 已经 痛苦 之分 , 乐 和 痛 苦 是 我 们 对 这 件 事 情 的感 受 , 态 影 响 9 他
员工健康管理
80%的人 群 中每 个人都 有 可 能成 为最 不
健康 或 患 病 的个 体 。如果 只 关 注 患病 人
除受个人努力程度 决定 外 ,还受 到个人能 观
系列 的预 防和 诊治 行为提 高 员工的 健康
力与素 质、外 在的 工作条件 与环 境 、个人
我 国企 业的员工健康 状况令人担忧 。 水平,体现 了企业 对 员工 的人 文 关怀 ,同
中?如何避 免类似的 悲剧再 次 发生 ?
改善 健 康 行 为、提 高 个 体生 活质 量 的有 足 ,人 力 资本 逐 渐 成 为企 业 最 为 重要 的
对 职 场 健 康问 题 的探 讨 由来 已久 。 计划、有组织 的系统。
资本 。而 员工健康 管理 实际上 体现了企业
早 些年 的时 候 ,华 为 “过 劳死 ”曾 引起 社
波特 一劳 勒 激励 模型 指出,工怍绩 效
环境 的 变化 推动 着 企业 管 理模 式 的
创新,伴随着 员工健 康 问题 的 日益 凸显 ,
一 种 新 型的 人 力资源管 理 模 式一 一 员工 健康 管理逐 渐浮 出水面 ,为人们 所关注 。
一 . 员 工 健 康 管 理 :一种 现 代 化 的 人力资 源管 理模 式
. |
员工健康管理
文/家 若
最近 ,富士康连 环跳事 件 引起 社会广 群 ,忽视 非 患 病 人群 中健 康 风 险 因素 的 从 对 “物 ”的 管 理 转 向对 ‘ ’的 管理 的
泛 关注 。惨剧 的发 生令人悲 痛 不 已,也 引 影 响 ,患 病人 群势必 不 断扩大 ,从而 使得 反 映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经 历 了从 以 “商 品
富士康跳楼事件分析讨论
富士康跳楼事件分析讨论富士康科技集团发生的员工屡屡坠楼事件.是企业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转型期出现的最为代表性的危机事件。
此次危机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思考。
让人警觉和深思,分析原因如下:一是年轻员工抗压能力差、心理脆弱。
80、90后是现代大城市中新生打工族,这代人多是独生子女,抗压能力、吃苦能力比较差,但同时,这代人更自尊、梦想也更大。
进入现实工作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这些心理尚未成熟的打工者难以适从。
他们会觉得怀才不遇,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逐渐对学习和生活丧失兴趣,产生厌世感。
加上工作难以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一些人还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是密集型工作磨损心理。
企业员工出现自杀事件多发生在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简单机械的行业,如电子制造、IT等。
这类行业的员工入职后一般只接受简单的培训,但要求比较高,年轻员工身心难以适应。
而每天重复性的工作也会磨损人的心理,如果再休息不好、缺乏情感交流,就会加重挫折感和孤独感,对生活丧失信心。
三是统一管理缺乏心灵关怀。
据报道,富士康一个厂区有40万名员工,员工生活在集体管理之中,缺乏个人生活空间。
打工者又远离家乡和亲人,一旦出现不良情绪,找不到宣泄途径,缺少亲情抚慰和自我救助的条件。
久而久之,不良情绪累积起来,造成了极端行为。
另外,根据心理学上的说法,自杀是会心理传染的,当有一个人选择自杀时,其他人很可能会效仿。
出现自杀这样的极端事件是谁也不愿看到的,对此,专家呼吁企业对员工心理健康给予更多关怀。
“国外在这方面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
”杨东说,在日本企业里面,有专门的心理健康保健组织;在美国,企业有专门的员工援助计划,有专业心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咨询。
刘宝峰指出,企业管理者要多对员工进行心灵上的关怀,例如定期组织员工娱乐活动,给员工过生日等,让员工感受到“人情味”。
“事实上,大多数有自杀倾向的人都会表现出一些迹象。
”王祖承指出,有意自杀的人通常是充满心理矛盾的;既想自杀又想生活下去。
富士康跳楼门——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制定员工工作与家庭(或者生活)平衡计划,帮助员工处理好
工作与家庭、生活的矛盾。
改变管理体制
企业需要采取一些柔性的措施,关注员工
的心理感受和需要,在企业高度竞争的压 力下,也关心员工的生活,适当地缓解他
们的心理压力。
现在社会的心理服务系统还不够完善,在 个人的成长、学习、就业中,缺乏心理健
康知识的普及,情商教育缺乏,个人的抗
工作设计的多样化。自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始,我们就逐渐把分工的
专业化发挥到了极致,在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分工越来越细,每 个工人都不断的重复着简单的动作,其疲劳和枯燥程度可以想象。
提供多次择业(择工种)或多通道的发展机会。
如何将员工的兴趣爱好或者理想与企业的需要对接起来,是我们人力资 源管理应该考虑的问题,比如,提供员工择工种的机会、提供多通道的 职业发展通道等。
压能力、抗挫折能力还不够。企业如果有
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就可以为员
工提供多渠道的心理支持。
富士康应改善企业文化或者说弥补原企业 文化的不足,及时对处于高压下的员工进 行心理辅导与心理援助。
摆脱抑郁,心理健康最重要
“社会问题”其实都源于尊严的缺失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在社会上没有得到足 够的尊严。这说明一个问题,虽然社会发展很快,但 不是每个人都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尊严是相互的,
如果社会上只有一部分人觉得有尊严,其他人都觉得
没尊严,这就说明社会存在着问题。现在有钱人不少, 但农民工、困难群众更多。什么时候底层的人得到尊 严了,我们才能说这是一个有尊严的社会。
反思: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不难知道,当员工 生活在一个得不到安全感、得不到爱的需求、得不到足 够尊重的环境下时,或许一开始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留 在这个环境下,而一旦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就会选 择另外一个环境。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机 器。“科学管理”的理念确实曾经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反思——关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分析与建议
杂 。 从个体来看 , 单 富士康员工大 多数是“ O后 ” 8 和 在一种无奈 的心理状 态下选择 了职业学校 。 他们 中
理健康 问题的关注。而作为各大企业一线员工生力军的中职学生 ,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也引起 了社会 的高度
重视。
【 关键 阋】心理健康 富士康跳楼事件
短短不 到半 年的 时间里 ,富 士康集 团接连发 然 。 青 少 年 时 期 身体 发 育 经 历 了急 剧 变 化 , 他 们 可
生 十余 起 员工坠楼事 件 。人 们纷 纷对 富士康企业 阅 历 浅 。 识 和 经 验 不 足 , 识 力 、 解 力 、 维 力 知 认 理 思 的管 理制度 产生质疑 ,质疑 的 同时也 引起 了各 界 都远 远落后 于成年人 。 这种生 理发育与 心理 发展 的 对 富士康员工心 理健康 问题 的关注 。 家分析说 , 不 平衡使青 少年 出现许多 困惑 、烦 恼和躁 动不安 , 专
学生个 体分 析 :一 方面 是青少 年 自身因素使 碍 。
践 ,以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的形
实践表 明 , 围绕 “ + ” 3 1 教育 评价开展 的教学 实 学 出版社 ,0 7 20. [] 3 马树超 _ 工学结 合 : 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
成作为课程 目标 , 将评价置于在教 与学 的过程 中, 既 的关键举措卟 职教论坛 ,07 20. . [] 4 袁振 国. 教育原理【 . M】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 出 注重了学生 内在精神的培养 ,又注重 了学生就业能 力 的培养 , 使职业教育成为学生发展的摇篮。
从富士康跳楼事件看员工压力管理
从富士康跳楼事件看员工压力管理一、案例背景富士康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发展迅速,拥有6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为苹果、惠普等知名IT企业提供代工。
2009年富士康跃居《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
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
2011年7月18日凌晨3时,又有一名员工跳楼,年仅21岁。
富士康的跳楼事件最早要追溯到07年:2007年6月18日富士康一名侯姓女工在厕所上吊自杀2007年9月1日富士康员工21岁的刘兵辞工两小时后突然死亡2008年3月16日富士康烟台工业园28岁员工李某猝死在出租屋内2009年7月15日富士康25岁员工孙丹勇跳楼自杀2009年8月20日富士康23岁员工郑鑫崧在游泳池溺水身亡自此之后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连环跳”。
二、富士康主要存在的问题1、富士康强势的管理风格和极度强调执行力的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巨大的压力2、过分集中于制造(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的系统性风险)的业务构成也是富士康存在的问题之一3、富士康严格的层级管理容易让集体中的个人产生疏离感和巨大压力,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过分强调长官意志,决策过于依赖长官个人的能力;微观管理欠缺,即决策者本人没有足够时间用于细节观察;沟通能力不足,不能以人为本地解决问题;在现实生产中,基层员工往往比领导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却缺少足够的话语权。
4、泰勒制的模式管理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三、富士康事件产生的原因分析1. 富士康管理制度不够人性化,没有倡导以人为本的智慧管理。
他们仅仅把管理者当成简单的经济人对待,即只求劳动报酬,忽略了对劳动者人格的尊重。
从富士康看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辅导不容忽视
全国总工会5月29日发文,强调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疏导,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提高一线职工劳动报酬,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
长期以来,整治企业安全中强调物的安全超过强调人的安全,忽视了对员工心理安全的关注,使得员工的不安全心理长期存在,从而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埋下了不安全隐患。因此,解决员工的心理安全问题,提升员工的安全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员工进行心态培训就是帮助员工拓展观念、调适心态,建立有助于实现目标、取得成功的态度的一种培训方式。可以说,这种心态培训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员工心理的健康发展。定期开展心态培训,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员工解除心理压力,树立起积极的工作态度,培养健康的心理。
2、从改变心智模式上努力。心智模式是根植于我们心灵的想法、看法、假设、图象和印象,就好像一块玻璃能够微妙地扭曲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演绎。心智模式的形成受人们所经历的环境、人的性格、人的智商、情商和逆境商的影响人,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结果时间一长,发现自己渐渐对工作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这就在于在长时间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不良的心智模式,因此,要想改变这种行为,关键就在于很好地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把企业作为我们的唯一来对待和呵护。
富士康的员工管理问题
富士康的员工管理问题富-士-康的员工管理问题顺风:也谈富-士-康等大企业的社会性难题今年以来,富-士-康发生多起员工非正常死亡事件,因而在各路媒体的广泛报道中成了不顾员工权益、一味追求利润的“黑工厂”的代名词,乃至被与事故频发、死伤沉重的“黑砖窑”相提并论。
更为“不幸”的是又冒出个“生蛆早餐”事件,虽然很快被证明是一条假新闻,而且事主也非富-士-康自身,而是其食品供应商福记食品,但也在全网和各大媒体闹得沸沸扬扬,富-士-康一时百口莫辩、澄清无术。
目前看来,社会公众对以上事件的反响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无论是各大媒体还是网民、评论人士,其出发点都是如何更好地维护为企业巨头所雇佣的基层员工的合法权益。
毫无疑问,这些员工在规模庞大、层级森严的大型企业集团面前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尤其需要社会的关爱和瞩目。
无论是非正常死亡事件还是早餐质量问题,都事关他们的根本生存状态,都是社会舆-论、各级政府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但是,在这些事件的演化过程之中,作为雇主企业的富-士-康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在有些方面政府、社会和富-士-康各自是否还存在做得更好之处?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深思。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建立的不断深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也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巨头,尤其是其中的劳动密集型代工企业,其佣工人数动辄数以万计,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开展,对于这些企业的员工管理问题正逐步成为一个无法无视的社会性问题。
一方面,富-士-康在全国约有近80万员工,仅深圳富-士-康员工就有42万人,这些员工四面八方,数量庞大,成分复杂,意味着巨大的管理工作任务;一方面,这些员工往往工作在生产劳动的第一线、最底层,对他们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是维护社会正义、保护弱势群体的一项艰巨任务;另一方面,这些员工支持着象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巨头的生产经营的根基,如何保证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上的稳定状态对富-士-康们而言也是保障企业长远开展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富士康跳楼事件简要分析
富士康跳楼案例剖析011010304沈飞从2010年1月23日开始,富士康就遭遇多起员工跳楼事件。
此次危机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思考。
那么,面对这四个月内频繁发生的跳楼事件,每个人内心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员工走向极端的呢?作为当代大学生,结合自身特点的进行一些分析,现将原因总结如下:一、当今企业由于80后年轻员已经快成为主力,所以沿用以前的一些管理方式,可能将不再适应。
他们大都长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从小没有接受过磨难,心理更加脆弱,应有其自身特殊的管理特点。
富士康公司其之所以能成为全球代工大王,就是因为它实行了“三高一低”的运营战略,即高交货速度、高品质、高柔韧性和低成本,通过实施人海战术24小时轮班、快速转换以抢得先机。
而且为了达到低成本高效率这一目标,制造企业内部往往采用的是非常严格的层级管理制度。
二、当今中国大部分制造业核心领导多为“50后”、“60后”,他们的仍然沿用着老一套的集权制管理。
这类领导者的领导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依赖高度集权和超凡的个人能力进行管理和领导的,是一种英雄式的领导。
在中国企业过去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英雄式领导成为了主流。
而秉持这种管理理念的领导者往往不注重制度建设,以个人直觉代替详细决策论证,凭个人好恶对员工提要求;另外,工作中不肯放权,认为员工不需要想的太多,只要执行好领导人的决策就足够了。
但是80后、90后的员工们显然对此相当抵触,对领导的行为也有不同的解读。
比如说,新生代员工将自身与企业的关系看作纯粹的雇佣关系,注重工作是否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愿意为了企业目标牺牲自身的利益。
华为的“床垫文化”、富士康的“半军事化管理”问题频出,其实就是忽略了员工个体的需求和个性。
三、领导和员工的价值观的差异原来新生代员工多为独生子女,这一代的成长正好是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的时期,对企业和商业社会有了较早的认识,此外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让这一代接触到了大量的来自于不同社会的文化和知识。
从富士康事件看员工健康管理.
最近,富士康连环跳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惨剧的发生令人悲痛不已,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富士康的口诛笔伐和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反思,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对员工健康问题的讨论:如何将员工的健康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对职场健康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
早些年的时候,华为“过劳死”曾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在过去的几年中,青岛啤酒前总裁彭作义、汤臣集团创始人汤君年、爱立信中国前总裁杨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等人的英年早逝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职场健康的关注。
然而几年过去了,中国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似乎并没有得到扭转,悲剧还在继续,只是健康问题从身体健康扩展到了心理健康。
环境的变化推动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伴随着员工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员工健康管理逐渐浮出水面,为人们所关注。
一、员工健康管理:一种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健康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
健康管理的兴起,主要是缘于医疗成本的上升、商业保险的发展及医疗健康的进步。
美国传统的医疗卫生系统是一个以诊断与治疗为主体的系统,20%的最不健康的人群占用了80%的医疗卫生资源,而另外80%的人群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不健康或患病的个体。
如果只关注患病人群,忽视非患病人群中健康风险因素的影响,患病人群势必不断扩大,从而使得医疗卫生支出不堪重负,因此对非患病人群的健康进行管理势在必行。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和人群的健康风险进行全面控制的过程,是旨在提高社会健康意识、改善健康行为、提高个体生活质量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
员工健康管理则是一项企业管理行为,它是通过企业自身或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应用现代医疗和信息技术从生理、心理角度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评估,系统维护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降低医疗成本支出,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行为。
员工健康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它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的反映。
企业员工健康权的缺失与构建探析——以“富士康跳楼事件”为例
人 的幸 福 和 人 类 的 命 运 是 哲 学 的 两 个 根 本 的 问 题 。
如 果没有这 两个问题 的 的垫底 , 其他 问题都 是盲 目漂流着 的 , 如果 不 以幸福 和命 运为前提 , 就都是无 意义的” , 。【 ] 幸 追求 福 的生 活 是 每 个 人 的 生 活 动 力 , 是 一 个 明 显 的 真 理 。但 是 幸 这 福 的心理感 受和精 神生 活的一 个必须 的前提 是这个感 受幸福 的生命没 有疾病 ( 包括生 理和 心理 的疾 病 ) 的痛 苦——健康 的 不 十 三跳 的 隐形推 手 : 企业 对 员工 健 康权 的剥 夺 生命 。没有 比深 受疾 病的 困扰让 生命 如此脆弱 、 自由和无 助 体 就 为 什 么 选 择 跳 楼 的 年 轻 员 工 失 去 了生 的希 望 ? 视 富 士 康 的 了 。 社 会 要 认 同生 命 的 价 值 , 现 对 生 命 的 尊 重 , 应 该 重 透 而 的相 关 制 度 , 难 看 出这 一 事 件 并 非 偶 然 。很 多 原 因值 得 人 们 视 人 们 的 健 康 权 。 因 为 健 康 不 仅 是 一 个 事 实 判 断 , 且 还 是 一 不 它不 仅包 括客观 的生理 事实 , 且也包括 主观 的 并 的深思 ,但 不可否认 的是 员工健 康权 的被剥 夺成 为十三 跳背 个价 值判断 , 健康 权是一 个人 自由的基 础保 障 , 如阿 马蒂 后致命 的隐形推 手。 么叫健康权 ? 世界卫生 组织组织法 》 什 《 序 价 值取 向。其次 , 森所 看到 的 :一个 因身 患疾病 而受苦 、 又没 有支付手段 “ 但 言 中第一 次明确提 出并规定 了健 康权 :健康 不仅 为疾 病或赢 亚 ・ “ 不仅是可 以防治的疾病和可能避免 的死 弱 之 消 除 , 系 体 格 , 神 与 社 会 之 完 全 健 康 状 态 。享 受 最 高 来得 到治疗 的成 年人 , 而 精 而 而能获致之健康标 准 , 为人 人 基 本 权 利 之 一 。不 因种 族 , 教 , 亡 的受 害 者 , 且 也 被 剥 夺 了— — 为 自 己或 者 为 别 人 — — 做 各 宗 而作为 一个负 责任 的人 , 他本来 可能 是希望做 政 治信仰 , 经济 或社会情 境各 异 , 而分 轩轾 。各 民族之健 康为 种事情 的 自由 , H 功 获 致 和 平 与 安 全 之 基 本 , 赖 个 人 间 与 国 家 间 之 沟 通 合 作 。任 这 些 事 的 。 ”L 个 人 的 生 活 由一 系列 功 能 构 成 , 能 即其 能 做 须 包 身 避 何 国 家 促 进 及 保 护健 康 之 成 就 , 人 类 实 利 赖 之 。 ” 全 由此 可 见 , 什 么 和 怎 样 生 活 , 括 营 养 良 好 、 体 健 康 、 免 疾 病 等 基 本 能力则是 使功能 得 以发 挥 的力量, 体现 了个 人过某种 生 健 康不仅是 指身 体生理 机能 的正常运 转 ,而且包 括心 理的 良 要 素 ; 健 好 状态 , 强调健康 与社会的互 动关 系。如美 国著名 社会学家 活 或 实 现 合 理 目标 的 自 由 。 由此 可 知 , 康 权 是 实 现 自由 权 十 还
从富士康事件看人力资源风险管理
从富士康事件看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富士康事件是指2010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一系列与富士康科技集团有关的问题。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对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是组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涵盖了招聘、培训、员工福利和劳动关系等多个方面。
然而,富士康事件揭示了许多组织在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富士康事件暴露了一些组织在招聘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应对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富士康采取了大规模招聘的策略。
然而,由于时间紧迫和招聘标准不够严格,导致了一些员工能力不足。
这些员工无法胜任工作,从而给组织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其次,富士康事件暴露了一些组织在培训方面的不足。
富士康的员工通常需要接受短期培训,然后即可上岗。
然而,这种培训模式无法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并缺乏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这不仅影响了员工的职业发展,也可能给组织带来生产质量和效率方面的风险。
此外,富士康事件还揭示了一些组织在员工福利方面的问题。
富士康被指控对员工工作条件不合理,导致了苛刻的工作时间和低工资待遇。
这使得员工压力过大,心理健康受到了损害。
员工不满和不稳定情绪的积累,可能引发劳动纠纷和员工流失。
最后,富士康事件还暴露了一些组织在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
富士康被指责长期以来控制工会组织,限制员工参与劳动权益保护的活动。
这使得员工缺乏渠道来表达对工作条件的不满,进一步加剧了员工和组织之间的不信任。
综上所述,富士康事件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组织需要加强招聘标准,注重培训和发展员工的能力,合理保障员工的福利,以及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
只有这样,组织才能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风险,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富士康事件给整个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敲响了警钟,并启发了组织对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重视。
对于组织来说,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它的稳定性和发展对于组织的长期可持续成功至关重要。
“富士康事件”对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管理的启示
“富士康事件”对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管理的启示论文报告:一、引言二、富士康事件背景与影响1.事件背景2.对我国的影响三、富士康事件对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管理的启示1.提高员工待遇2.重视企业社会责任3.加强风险管理4.强化企业文化建设5.依法经营四、案例分析1.郑州浮法玻璃制造有限公司上市后缘由衰落2.博思连锁药店股价大跌3.福建永春黑心染料案4.南京ALL INN酒店爆出违法行为5.前途集团违法集资案五、结论引言:富士康事件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界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
该事件不仅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劳工权益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也暴露了我国当前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经济专家,有必要对富士康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中总结出对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管理的启示,以及对其他一些行业内的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富士康事件背景与影响:1.事件背景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一家台湾企业,主要业务为代工制造。
其代工的产品包括苹果的手机和电脑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富士康的业绩一路攀升。
然而,在2010年,富士康却发生了多起员工自杀事件,引来了全球的质疑和关注。
2.对我国的影响富士康事件暴露了我国制造业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其中的换血式管理和营利至上的经营理念,这些都对我国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次事件还直接造成了富士康股价下跌和苹果公司供应链的关注。
富士康事件对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管理的启示:1.提高员工待遇富士康事件使人们看到了劳工利益的重要性。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管理,提高员工的待遇和薪资,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此外,企业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保障和心理健康管理。
2.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不仅需要关注自身的利益,还要承担起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
企业应该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增强企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以此去获得消费者和社会的认可。
3.加强风险管理企业需要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和防范,预见和避免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以防于未然,是企业克服风险的重要策略。
富士康跳楼事件背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反思
富士康跳楼事件背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反思摘要:随着2010年的逐渐过去,富士康12连跳事件也在逐渐淡去,然而,11月5日凌晨,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圳厂区一名员工坠楼身亡,富士康再次尴尬地被公众定位为“血汗工厂”。
究其悲剧发生的原因,有一点可以肯定,富士康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迫切需要变革,改变富士康管理中的机械性,军事性,麻木性,创造更人性化,更活力的富士康,为广大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创立一个模板。
关键字:富士康人力资源管理人性化一、问题由来自2010年1月开始第一起案件,到3月至5月噩梦式的12连跳,最新的11月5日凌晨的坠楼事件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关注,为什么这样的流血悲剧反复的出现,而我们之前的补救措施是否产生效果?二、原因分析富士康跳楼事件负责任的说不仅仅是富士康的错误,它是劳动者权益以及心理健康、中国的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管理制度等种种问题纠结在一起,拧成一个死结,可是说,这种极端自杀行为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
从社会层面来讲,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弱势群体越来越被边缘化,尤其是大量的二代农民工,一方面,高企的房价、微薄的收入、缺乏市民待遇等等,使他们难于融入城市,另一方面,由于从小生活在城市或者失去土地等多方面原因,又使得他们不愿返回农村或者不能返回农村,因此进退无路,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而富士康的员工大多是80后,90后,年纪较轻,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在这种压力下,难免有少数人产生极端行为,比如自杀和报复社会。
但是,作为一家企业,我们对于社会层面或者宏观层面的东西是难以改变的,我们更多的应该反思我们企业的行为。
下面我们就站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富士康跳楼事件背后存在的问题。
1、新一代农民工不能接受军事化的高压管理。
军人出身的郭台铭,对富士康一直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在这个工厂里,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有极度强调执行力的“目标管理”,对员工有严格的奖惩机制。
同时,这种高强度的压力自上而下地传导。
用管理思想看富士康“十四跳”
用管理思想看富士康“十四跳”富士康是一家世界知名的电子科技制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员工和客户。
近年来,富士康频频成为舆论焦点,其员工出现了多起跳楼事件,被称之为“富士康十四跳”。
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而从管理思想的角度来看,富士康“十四跳”的背后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管理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管理思想的角度出发,分析富士康“十四跳”事件,探讨其背后的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管理思想强调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员工是组织的重要资源,其安全、健康和幸福感对于组织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富士康“十四跳”事件的发生说明该企业在员工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员工频频跳楼自杀,显示出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
富士康作为国际知名企业,应当更加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制和员工福利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员工能够得到及时的心理援助和帮助,避免出现员工跳楼事件。
管理思想倡导领导者的榜样作用。
领导者不仅是组织的管理者,更应当是员工的表率和榜样。
富士康领导者的管理方式和做法可能存在问题,导致员工出现了跳楼自杀的情况。
领导者应当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榜样作用,做到心怀善意,关心员工,关爱员工,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管理思想对于富士康“十四跳”事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富士康应当加强员工的人性化管理,注重组织文化的建设,加强领导者的榜样作用,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避免员工的跳楼事件的发生。
希望富士康能够认真反思自己的管理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实现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_80后_90后_的困境与心理危机_从富士康事件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2010.09北京教育·德育富士康基层员工连续跳楼自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调研和分析可以发现: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当代青年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缺少了家庭、同伴和社会的支持,以及正确的信仰、理想和价值观,一旦遭遇挫折,就有可能发生自伤或自杀等极端行为。
在富士康的这起典型的危机事件中,由于自杀事件本身的传染因素以及管理层对危机的应对失当,致使短时间内形成了突发公共心理危机事件。
富士康的问题和教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类似的事件也可能发生在高校。
因此高校的学生工作者要居安思危,以此为鉴,采取有效的体制和措施,防患于未然。
一、为什么是富士康:现象与调研从2009年7月16日深圳富士康集团员工孙某自杀身亡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富士康共发生12起(截至2010年5月25日)基层员工跳楼自杀事件。
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0年5月7日,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心理创伤和危机干预的工作人员,参与了上级组织的专家团,前往深圳富士康集团进行实地调研,对该集团基层员工到中高级管理层的员工进行了访谈,和其他专家一起提出了应对方案。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富士康的问题和教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类似的事件也可能发生在高校,需要防患于未然。
1.员工生活基本状况在富士康调研期间,笔者和其他专家一起,参观访问了厂区和员工宿舍。
与一线员工,工会、人力资源、医院等中层管理者,以及集团的高层管理者都进行了访谈和座谈。
我们感觉到,富士康的深圳厂区与大学校园非常相像:成群结队、富有朝气的年轻人,整齐划一的厂房,大食堂,4~8人的宿舍,宿舍里有空调、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浴房。
员工们衣着时尚,谈吐也没有印象中第一代农民工的“土气”,虽然他们也同样来自中小城镇或农村。
在访谈中,这些与自杀者身份、背景相似的年轻人并不像大众推测的那般,抱怨公司的严格管理,工作压力大等,他们都认为富士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与深圳其他工厂相比都是比较好的。
由富士康事件谈员工_心理管理_
2010 年 11 月 5 日,富士康又爆出员工跳楼事件,使得本已平息的 连续跳楼事件又再次回 到 人 们 的 视 线。 上 半 年,富 士 康 厂 区 接 连 发 生 跳楼、坠楼事件,可以用全民震惊和疑惑来形容当时这件事所造成的社 会影响,而作为全球 500 强之一的富士康因此深陷“跳楼门”。
纵观国外,心理培训已经是一个很普遍和成熟的员工福利项目,其 有助于员工心态的调适、意志品质的提升、潜能的开发等。根据其实施 效果的分析,得到的结果也是令人振奋的: 通过心理培训计划的实施, 有效地降低了员工心理健 康 问 题 发 生 的 概 率,同 时 还 节 约 了 企 业 的 医 疗费用,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工作氛围也得到改善…… 由此可见,员工心理档案建设和心理培训是相当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完整的 EAP 包括: 压力评估、组织改变、宣传推广、教育培训、压力 咨询等几项内容。具体地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是针对造成问题 的外部压力源本身去处理,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 第 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 疏导; 第三,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即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 活方式等。
二、员工帮助计划(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简 称 EAP)
EAP 是企业为员工设计实施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 目。
最早源于美国的企业为 解 决 企 业 员 工 因 酗 酒 引 发 的 心 理 问 题,随 着对员工的援助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也更加丰富。目前,EAP 已发展成 为和员工发展计划等相结 合 在 一 起 的 综 合 性 服 务 项 目,其 内 容 涉 及 到 心理健康、压力管理、裁员危机、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富士康连环跳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惨剧的发生令人悲痛不已,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富士康的口诛笔伐和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反思,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对员工健康问题的讨论:如何将员工的健康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对职场健康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
早些年的时候,华为“过劳死”曾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在过去的几年中,青岛啤酒前总裁彭作义、汤臣集团创始人汤君年、爱立信中国前总裁杨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等人的英年早逝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职场健康的关注。
然而几年过去了,中国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似乎并没有得到扭转,悲剧还在继续,只是健康问题从身体健康扩展到了心理健康。
环境的变化推动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伴随着员工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员工健康管理逐渐浮出水面,为人们所关注。
一、员工健康管理:一种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健康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
健康管理的兴起,主要是缘于医疗成本的上升、商业保险的发展及医疗健康的进步。
美国传统的医疗卫生系统是一个以诊断与治疗为主体的系统,20%的最不健康的人群占用了80%的医疗卫生资源,而另外80%的人群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不健康或患病的个体。
如果只关注患病人群,忽视非患病人群中健康风险因素的影响,患病人群势必不断扩大,从而使得医疗卫生支出不堪重负,因此对非患病人群的健康进行管理势在必行。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和人群的健康风险进行全面控制的过程,是旨在提高社会健康意识、改善健康行为、提高个体生活质量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
员工健康管理则是一项企业管理行为,它是通过企业自身或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应用现代医疗和信息技术从生理、心理角度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评估,系统维护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降低医疗成本支出,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行为。
员工健康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它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的反映。
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从以“商品人”理论为核心的雇佣管理模式到以“知识人”理论为核心的人力资本运营模式的变迁。
在这种演进的过程中,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力资本逐渐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本。
而员工健康管理实际上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力资本的重视,这种管理模式迎合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二、为何进行员工健康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 有利于提高组织绩效和企业生产力波特-劳勒激励模型指出,工作绩效除受个人努力程度决定外,还受到个人能力与素质、外在的工作条件与环境、个人对组织期望意图的感悟与理解、对奖励公平性的感知等因素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重要性逐步彰显,企业对组织绩效的改善,很大程度上要着眼于员工本身。
按照波特-劳勒激励模型,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员工的工作意愿强烈、工作能力能得到有效发挥,其工作绩效会更容易提高。
而企业进行员工健康管理,一方面降低了员工健康风险对其能力发挥带来的限制,改善了企业人力资本的质量;另一方面,使员工感到企业的关怀,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优化了员工的工作动机与意愿,进而提升其努力程度,提高工作绩效。
实际上,对于员工健康管理所付出的投入可以转化为企业盈利,其投入产出的比率通常在1:1.4到1:4之间。
例如杜邦公司在引进员工健康管理之后,其员工缺勤率下降了14%,费用/效益比达到1:1.42。
2. 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凝聚力是企业作为一个团队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
这种力量使组织成员心甘情愿留在组织中,为组织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员工健康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增强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实践证明,实施员工健康管理的企业,员工的离职率也相应有所降低。
IBM台湾分公司导入员工健康管理后效果显示,员工离职率从2005年的10%以上降至2007年的8%。
员工健康管理降低了人才流失的风险,有助于形成可持续性的人力资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我国企业的员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国企业的员工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据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调查显示,亚健康状态的员工已占48%,尤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甚,其中北京是75.3%,上海是73.49%,广东是73.41%;而几乎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个体都或多或少患有慢性病和心理疾患。
另据全球最大的员工福利咨询公司美世《2008年中国员工健康和福利现状调研报告》显示,88%的企业对员工现在和未来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员工健康管理尤为必要。
三、深入理解员工健康管理:不只是诊断和治疗员工健康管理的概念早已有之,但对于到底什么是员工健康管理,以及员工健康管理的内容,却存在不同的认识。
不少人认为,员工健康管理就是完善企业的医疗保险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等;也有人将员工健康管理等同于EAP(员工健康管理计划),以为企业引入EAP之后员工健康管理体系就算建立起来了。
这些认识,笔者认为均有失偏颇。
1. 员工健康管理根源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员工健康管理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一切从人性和人的需求出发,尊重员工的选择,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给员工提供更大的发展舞台和更充分的发展条件,并努力实现人的价值的最大化。
因为只有实现了人的价值的最大化,才有可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而企业实施员工健康管理,是将员工的身心健康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一系列的预防和诊治行为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为员工价值最大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因而,员工健康管理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
离开企业文化谈员工健康管理,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现实生活中,不少企业表面上看来对员工健康状况很关心,以为为员工办理了医疗保险、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就是对员工健康进行了管理。
实际上如果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没有真正重视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就不算是真正建立起了有效的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2. 员工健康管理包含了身心健康的双重管理员工健康管理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不含了员工身体健康管理方面的内容,比如对员工进行全面的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评估等等;同时也包含了对员工的心理健康进行必要的跟踪和辅导,比如设立心理咨询热线、设置心理辅导专员和员工互助小组等。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员工心理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消除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绩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员工的身体健康容易引起重视,而心理健康往往被忽略。
中国健康型组织及EAP协会进行的一项“中国企业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管理调查”显示,99.13%的在职白领受“压力”、“抑郁”、“ 职业倦怠”等职场心理因素困扰;56.56%的被调查者渴望得到心理咨询,但从未尝试过;79.54%的职场人士意识到“职业心理健康”影响到工作。
3. 员工健康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和控制而不是事后弥补员工健康管理是一项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评估的过程,因此它的重点在于预防和控制,而不是事后弥补。
目前,我国的员工健康管理大部分属于“事后弥补”型,即健康出了问题再想办法去解决。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员工健康问题的关注过多地依赖于基本医疗保险,而医疗保险是一个低水平的事后的医疗支付体系,根本无法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而定期的体检也是形式多于内容,很难真正发挥评估、诊断的作用。
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员工健康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
富士康事件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由于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健康管理制度,也缺乏良好的员工沟通渠道,员工的心理紧张和压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不到缓解,因此直到惨剧发生,富士康高层才开始认识到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采取了完善员工关爱中心、设立员工关爱热线等系列举措。
假如富士康能够提前认识到这一点,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四、全面实施员工健康管理:文化、制度、管理多管齐下 1. 建立尊重员工的文化氛围正如前文所述,员工健康管理根源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因此,要实施员工健康管理,必须先从企业文化着手。
首先,企业要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营造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的文化氛围,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形象。
其次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实行柔性管理和爱心管理,倾听员工需求,帮助员工进步,让员工参与决策等等,使员工切实体验到受尊重的感觉,并找到归属感。
2. 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力。
例如,从空间、装饰、光线、整洁度等方面对工作环境加以优化,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对于一些枯燥的重复性劳动,通过工间操、播放背景音乐等形式,达到舒缓压力、调节情绪的目的。
在这方面,Google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
Google 总部地处环境优美的加州山景城,办公楼的设计风格别致,员工使用滑板车往来于不同的工作场所;为了满足员工休闲的需要,Google特意建造了别致的休息区;为了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要,Google支付预算让员工自己布置办公室,等等。
3. 完善企业的激励、沟通机制通过完善企业的激励、沟通机制来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扫清员工健康发展的障碍。
关注员工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善职业晋升通道,给员工以动力和希望;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奖励制度,激励员工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
同时,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让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可以平等对话、互通信息、交流思想。
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舒缓工作的压力,增强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4. 设置员工健康管理相关岗位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设置员工健康管理的相关岗位,负责对员工健康进行管理和监督。
如华为公司于2008年首次设立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以进一步完善员工保障与职业健康计划。
除此以外,华为还专门成立了健康指导中心,规范员工餐饮、饮水、办公等健康标准和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健康与心理咨询。
一些世界500强企业如GE、 Dow Chemicals等也设立了亚太或中国地区健康顾问的职位,用来对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行管理和监督。
5. 实施EAP计划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帮助计划”,是由组织为员工提供的一套系统服务,通过专业人员对企业员工提供诊断、辅导、咨询和培训等服务,解决员工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改善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