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医案内风病证病因学特征分析
内经临床运用(疾病)9.21.素问·风论
内经临床运用(疾病)9.21.素问·风论经文分析本篇所论风邪的致病特点,指出其不仅能与多种致病因素一同侵犯人体而四时皆能为病,而且侵入人体之后,外则皮肤筋肉,内则脏腑气血,皆能致病,病恋迅速而病状多样。
阐明'风者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等病机特点,对中医病因学、发病学有较大影响,后世称'风为六淫之首',殆即秉自本篇。
至于篇中关于各种风证的命名,部分为后世所继承发挥,部分则随着辨证论治理论的发展而归纳于其他病证之中,但从其有关病位及病候的论述中亦可体会到风邪的基本致病特点。
临床应用风,实际上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常见的证候,由于风在发病上具有迅速、多变、证候复杂等特点,因此,《内经》认为认识风证很重要,于是讨论了风证的表现特点、病变趋势,以及风中脏腑揄穴所导致的病变,这其中所言风主要是外风,但也涉及内风,是较细致,且具有完整、系统性的风证研究专论。
某(妪)今年风木司天,春夏阳升之候,兼因平昔怒劳忧思,以致五志气火交并于上,肝胆内风鼓动盘旋,上盛则下虚,故足膝无力。
肝木内风壮火,乘袭胃土,胃主肌肉,脉络应肢,绕出环口,故唇舌麻木,肢节如痿。
固为中厥之萌,观河间内火召风之论,都以苦降辛泄,少佐微酸,最合经旨。
折其上腾之威,使清空诸窍毋使浊痰壮火蒙蔽,乃暂药权衡也,至于颐养工夫,寒暄保摄,尤当加意于药饵之先。
上午服∶金石斛(三钱)、化橘红(五分)、白蒺藜(二钱)、真北秦皮(一钱)、草决明(二钱)、冬桑叶(一钱)、嫩钩藤(一钱)、生白芍(一钱)。
又∶前议苦辛酸降一法,肝风胃阳已折其上引之威,是诸症亦觉小愈,虽曰治标,正合岁气节候而设。
思夏至一阴来复,高年本病,预宜持护。
自来中厥,最防于暴寒骤加,致身中阴阳两不接续耳。
议得摄纳肝肾真气,补益下虚本病。
九制熟地(先用水煮半日,徐加醇酒、砂仁再煮一日,晒干,再蒸如法九次于者炒存性八两),肉苁蓉(用大而黑色者去甲切片盛竹篮内放长流水中浸七日晒于以极淡为度四两),生虎膝骨(另捣碎研二两)、淮牛膝(盐水蒸三两),制首乌(四两烘),川草(盐水炒二两)。
方剂学治风剂
五、分类
❖ 1、疏散外风—外风病证—川芎茶调散、消风散
(大 秦艽汤、小活络丹、牵正散、玉真散)
❖ 2、平熄内风—内风病证—羚角钩藤汤、
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
六、使用注意
❖ 1、辨清内外之风精确选方。 ❖ 2、阴虚津少者慎用疏散外风方。
川芎茶调散《局方》 一、构成
❖1、涉及使用方法中旳茶叶。 ❖2、重用薄荷。
①为何养阴?
②为何化痰?
③为何重在熄风治标?
❖④与凉开三宝之区别。
羚羊角、钩藤—熄风平肝,凉肝清热—君
桑叶、菊花—助清肝、又散风热———臣
生地、芍药、甘草—酸甘化阴
贝母、竹茹—清热化痰
为佐
茯神—————安心神
甘草—————又调和——————为使
五、临床应用:
❖ 1、原则 ❖ 2、当代 ❖ 3、加减
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一、构成:
1、主要配伍。 2、羚羊角。 3、生地、竹茹用量。
二、使用方法—竹茹先煎,代水再煎余 药三、主治—肝热生风(热极风动证)
❖ 1、病机:肝热灼津、筋脉失养。
❖ 2、主症 : 高热不退、眩晕、手足抽搐, 甚痉厥,舌绛干,脉弦数。
❖ 3、痉厥:痉病昏厥。
四、方解:
❖ 1、治法—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 2、配伍 ❖ 3、阐明:
天麻、钩藤
平肝熄风
石决明
平肝潜阳 平肝熄风
牛膝 引血下行,补益肝肾 清热活血
山栀、黄芩 清肝泻火
补益肝肾
益母草 活血利水
杜仲、桑寄生
补益肝肾
夜交藤、茯神
安神定志
本方作用特点:善治头痛目眩,清热力强,兼 能安神。
二、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证。 三、症状: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
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
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
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
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
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
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
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中风病_《中医内科学》
医学PPT
4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以“ 内风”立论。
刘河间主“ 心火暴甚”; 李东垣主“ 正气自虚”; 朱丹溪主“ 湿痰生热”; 张景岳倡“ 非风”之说,提出“ 内伤积损”的论 点;
叶天士创立“ 肝阳化风”之说; 王清任创立“ 气虚血瘀”之说。
医学PPT
5
三、范围
中风类同西医脑血管疾病:
暂脑缺短血发作
脑血管病
缺血性
脑梗塞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出血性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医学PPT
6
【病因病机】 1、正气虚弱,内伤积损 <正气虚弱>
年老 气虚 脑脉瘀滞不通
体弱 虚
脑脉失养 中风
久病 阴血亏虚 风痰瘀血上扰
医学PPT
7
<劳倦内伤>
(1)慢性
房劳 肾精暗耗 脏腑损伤 气血逆乱
忧思 心血亏损 气血不足
中风
本 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标 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医学PPT
11
【诊 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甚则神 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 体麻木等先兆。
3.年龄多在40岁以上,常嗜好烟酒、膏粱厚味及素有肝 阳上亢,痰湿素盛等,每因恼怒、劳累、酗酒、受凉等因素 诱发。
肝郁化火 烁津成痰 挟风
医学PPT
10
病因:生活失节、情志过激、年龄体质、久病失调。 诱因: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 病机: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
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
顾植山五运六气医案
顾植山五运六气医案
《顾植山五运六气医案》
一、患者概况:
患者,男性,62岁,从小居于北京。
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多年来于四、五月季节定期发作,发作时症状有:气短加重,咳嗽偶有痰,有时伴有鼻塞,发热,体温不高,咽部酸辣苦,咽痛,呼吸困难,头晕,腹痛,大便干结,多尿,耳鸣,舌苔白,脉浮弱。
二、诊断:
顾植山以此病为“温病”,即气虚之证,季节性发作,病虚犹存,虚证未见,故以“五运六气”为诊断,以“四证八治”为治疗。
五运六气,即阴阳、气血、津液、精气、神识五运,表里、先天、阳明、阴邪、痰湿六气。
三、治疗方案:
1、实虚治疗:采用活血化瘀,补肾气,清肝脾,补肺阴,采用温补气血之药,如当归、黄芪、熟地黄、白术、石膏、砂仁、黄芩、桃仁、枳壳、桔梗、柴胡等药方;
2、理气治疗:采用清热益气,补气养血之药,如五味子、芍药、陈皮、川芎、乌梅、苍术、木香、山药、淡竹叶、百部、知母、石斛、白芍等药方;
3、祛寒治疗:采用清热解表,温中安气之药,如茯苓、枣仁、红花、枳实、黄连、芒硝、藿香、甘草、蒲公英等药方;
4、除湿治疗:采用清寒消肿,化湿活血之药,如桔梗、决明子、
芦根、茴香、薏苡仁、小茴香、大黄、黄芩、石灰、青蒿等药方;
5、安神治疗:采用宁心安神,补肝养脾之药,如酸枣仁、芝麻、藿香正气、黄芩、白芍、当归、炙甘草、茯苓、玄参、熟地黄等药方。
四、结果分析:
以上治疗方案,患者改善显著,发作次数及症状均明显减轻,检查显示发热消失,经过半年多的治疗,患者基本痊愈。
中风相关病名古文献考略
中风相关病名古文献考略曹霞;裴丽【摘要】“中风”最初见于《素问·风论》,但与现代所指中风病不同.两汉时期张仲景创“中风”疾病名,隋唐时期医家巢元方提出“风懿”,南宋医者陈言提出了“头中风”一词,元末医家王安道提出“真中”“类中”,明代楼英将中风病命名为“卒中”,清末张锡纯提出“脑充血”“脑贫血”,与现代“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的中风病机认识相吻合.本文通过对中风及相关疾病名的古文献梳理,揭示中风病的历史演变,为现代人们了解、掌握中风病提供文献学研究基础.%"Apoplexy" was first found in Plain Questions· Wind,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sent meaning.Zhang Zhongjing created the name of "apoplexy" in the Han Dynasty.In Sui and Tang Dynasty,Chao Yuanfang proposed "wind stroke".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Chen Yan proposed the term "head apoplexy" firstly.Wang Andao proposed "Zhenzhong" and "Leizhong" in Yuan Dynasty.In Ming Dynasty,Lou Ying named apoplexy as "Zuzhong".In the late Qing Dynasty,Zhang Xichun proposed that encephalemia and brain anemia,which is coincided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of modern "hemorrhagic apoplexy" and "ischemic apoplexy".This paper reveal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apoplexy by combing ancient literatures on the names of apoplexy and related diseases,so as to provide philology foundation for the modern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apoplexy.【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15)012【总页数】3页(P132-134)【关键词】中风;半身不遂;病名;古文献【作者】曹霞;裴丽【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2中风亦称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症状为中风古方病案
中风《唐书》载许允宗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
时柳太后感风不能言,脉沉而口噤。
允宗曰:口不下药,宜以汤气蒸之,令药入腠理,周时可瘥。
遂造黄芪防风汤,煮数十斛,置床下,气如烟雾,熏蒸之而得语。
遂超拜义兴太守。
震按:书称允宗医术若神,曾曰医者意也,在人思虑。
即此条,思虑巧矣。
然仅可治真中风,《内经》所谓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也。
邪从汗解故得语。
若概试诸不能言者决无效。
又按:罗谦甫治史太尉,冬月坐火炉左侧,觉面热,左颊微汗。
旋出外,因左颊疏缓,被风寒客之,右颊急,口喎于右,脉浮紧,按之洪缓。
罗用升麻汤加桂枝、白芷、艽、防,兼灸地仓、颊车穴,此治风中阳明经之表证也。
赵僧判半身不遂,语言不出,神昏面红,耳聋鼻塞,六脉弦数。
罗谓中藏者多滞九窍,中府者多着四肢,今脏腑俱受邪,先用三化汤行之,通其壅滞,使清气上升,充实四肢。
次与至宝丹,安心养神,通利九窍。
五日音声出,语言稍利,惟行步艰难,又刺十二经之井穴以接经络,随四时脉症加减用药,百日方愈。
此治中腑兼中脏之里证也,皆风邪实证也。
张安抚半身不遂,语言謇涩,自汗恶风,痰嗽不寐。
罗谓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
《经》云:形乐志苦,病生于脉,神先病也。
邪风加之,动无常处,治病必求其本,邪气乃服。
用加减冲和汤,汗加黄芪,嗽加五味。
其昼夜不睡,因心事烦冗,心火上乘阳分,卫气不得入于阴。
用朱砂安神丸,遂得寐,诸证渐减,惟右肩臂痛。
《经》云:虚与实邻,决而通之。
又云:下陷者灸之。
为阳气下陷入阴中,故肩膊痛不能动,宜以火导之补之。
乃于右肩臂上肩井穴,先针后灸,隔一月,再灸肩井,次于尺泽穴,各灸二十八壮,引气下行,与正气相接,遂能运动。
仲夏用清肺饮子,秋分用益气调营汤,全愈。
此治中经兼中腑,本虚标实之症也。
许允宗所治亦系本虚标实者,但病起于暴,故用蒸法,亦如通关散之取嚏,稀涎散之探痰也。
丹溪治浦江郑君,年近六旬,奉养膏粱,仲夏久患滞下,又犯房劳,一夕如厕,忽然昏仆,撒手遗尿,目上视,汗大出,喉如拽锯,呼吸甚微,其脉大而无伦次部位,(杨曰:将脱之象。
王永炎
为了研究系统中药汤剂和颗粒剂的疗效机制,以王永炎为主要研究者,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到化痰通络汤及颗粒剂、化痰通腑汤及颗粒剂、益气活血汤及颗粒剂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体内纤溶活性的作用,并可明显地延长实验动物体内血栓形成时间,说明系统方药从不同环节起到了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
王氏从事中医内科学教育、医疗、科研30余年,主要方向是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研究,主要成就有下列几个方面:———制定与完善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983年经卫生主管部门推荐在全国试行,1993年纳入中医急症诊疗规范专辑,1995年纳入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制的[ZY]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面向全国推广,该《标准》首次应用医学计量学记分方法评价疗效,提高了科学性第五卷733而且简便易行。获[86]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八五”期间又应用辨证量表、CT、MRI、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对中风病的证候学与临床诊断进行了深化研究。
学习前贤指归,研究当代规范,面向海内外实施、推广,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王永炎
团结、学习、开拓、进取。
———王永炎
王永炎,1938年生,天津市人。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首届本科六年制毕业。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中医系温病教研室助教及附属东直门医院内科助教、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内科副主任、医务处主任、常务副院长,其间曾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和日本宫琦、小林市神经精神病院学习研修。1983年12月被国务院任命担任北京中医学院院长,1985年10月改任第一副院长,1997年4月出任校长。
中医治疗风证的经验良方
中医治疗风证的经验良方风证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那么,中医是如何认识风证的,它的用药、组方配伍有何规律?本文主要讨论风证的常用证候及其处方用药规律。
一、概述1.风证的病机、证型及临床特征风证的范围很广,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概言之,有外风与内风两类。
外风是由六淫之首的风邪侵入人体所引起,由于风邪有在肌表、经络、筋肉、骨节等之异,以及兼挟病邪之不同,所以有中风、破伤风、外感风邪头痛、风寒湿痹、鼻渊、风疹、湿疹等多种外风病证。
内风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外感温热病热极动风,杂病阴虚阳亢、肝阳化风,温病后期阴血虚亏、虚风内动等,均是常见的内风病证。
当然,外风与内风有时又相互诱发或兼挟为病,如外风引动内风,内风新感外风等错综复杂的病证即是。
2.风证的常用治法风证的治疗方法是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
治疗风证的方剂称为治风剂,是用祛风药或熄风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的作用。
治风剂分为疏散外风与平熄内风两类。
疏散外风剂,适用于外风所致诸病。
外风诸病,是指风邪外袭,侵入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所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鼻塞不闻香臭、口眼㖞斜、猝然倒仆而半身不遂等症。
常用辛散祛风的药物,如麻黄、防风、川芎、白芷、荆芥、薄荷、乌头等为主组成方剂。
配伍用药有如下几种方法:①配清热药,如黄芩、生地黄、石膏、知母等;②配祛风痰药,如天南星、白附子等;③配活血药,如地龙、乳香、没药等;④配养血药,如当归、熟地黄、白芍、胡麻仁等。
平熄内风剂,适用于内风病证。
内风的临床表现,常见眩晕、震颤、四肢抽搐、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等症。
内风有虚实之分,治法与处方配伍用药自亦有异。
热极动风和肝阳化风,属于内风之实证,治宜平肝熄风,常用钩藤、羚羊角、天麻、代赭石、龙骨、牡蛎等平肝熄风药为主组方,配伍方法有如下几方面:①配清热药,如栀子、黄芩、石膏、寒水石、滑石等;②配滋阴养血药,如生地黄、白芍、玄参、龟板等;③配安神药,如茯神、夜交藤等;温病后期,阴血亏虚,虚风内动,属于内风之虚证,治宜滋养熄风,常用阿胶、鸡子黄、白芍、生地黄、麦冬等滋补阴血药为主组方。
中医病例精选
中医病例精选中医病例精选病例一风寒表证江×× ,男, 53 岁。
患者咳嗽 3 天,伴有恶寒,无汗。
3 天前自觉咽痒,微恶风寒,夜间少许咳嗽,无汗,继则咳嗽加剧,咽痛,全身酸痛,微有发热,经人介绍服小青龙汤(生姜、桂枝、麻黄、白芍、炙甘草、细辛、法半夏、五味子)1 剂,当晚咳嗽更加厉害,彻夜不眠,伴有心烦,胸闷,口干等,而且上述症状加重而来求诊。
症见舌质红,苔薄白微黄干,脉浮紧而略数。
西医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诊为咳嗽,属风寒束表,入里化热的表寒里热证,治宜外解风寒,内清里热,选容麻黄汤加味:麻黄 10 克,桂枝 10 克,甘草 6 克,杏仁 12 克,石膏 30 克(先煎),生姜 3 片,黄芩 19 克,清水3 碗煎至 8 分,温服,两剂而愈。
(李俊彪 . 谈谈中医的“特效处方” . 家庭医生,1985 ⑺ : 25 )病例二:表虚证朱××,女, 25 岁。
患者 3 年前有“风疹块”发作史,于 1982 年 4 月 21 日来诊。
症见皮肤瘙痒,夜间为甚,每晚均有风疹出现,小如黄豆,大似硬币,痒甚不能入睡,白天消失,但以手抓皮肤即起皮疹,久不消退,已有一个多月,西医诊断为慢性寻麻疹。
平时体倦,恶风易汗,面色(造字1 )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辨证为肺气不足,卫外不固,营卫不和,治宜益气固表,调和营卫,选桂枝9g 、白芍 20g 、生姜 3 片、大枣 5 枚、炙甘草 6g 、黄芪 24g 、防风 12g 、白术 9g 、山楂 15g 、云苓 20 g ,连服 6 剂。
服药后晚间已无皮疹,瘙痒消失,继服上方3 剂,日间抓后均不起皮疹,但觉心慌心跳,舌质淡红,脉细数,改用益气养阴,调和营卫法。
处方:党参 12 g 、麦冬 12 g 、五味子 6 g 、黄芪 20 g 、当归 12 g 、白芍12 g 、云苓 12 g 、大枣 4 枚、生姜 3 片、桂枝 9g 、防风 12 g , 6 剂而愈。
中医内外妇儿(病例分析)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第一站
中医内科学1、感冒1.常人感冒-风寒感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常人感冒-风热感冒——银翘散3.常人感冒-暑湿感冒——新加香薷饮——4.虚体感冒-气虚感冒——参苏饮5.虚体感冒-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2、咳嗽1.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2.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桑菊饮3.外感咳嗽-风燥伤肺证——温燥桑杏汤,凉燥杏苏散——4.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内伤咳嗽-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6.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7.内伤咳嗽-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3、哮病1.发作期-冷哮证——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发作期-热哮证——定喘汤3.发作期-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发作期-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加味5.发作期-虚哮证——平喘固本汤——6.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7.缓解期-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4、喘证1.实喘-风寒壅肺证——麻黄汤合华盖散2.实喘-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3.实喘-痰热郁肺证——桑白皮汤4.实喘-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实喘-肺气郁痹证——五磨饮子——6.虚喘-肺气虚耗证——生脉散合补肺汤7.虚喘-肾虚不纳证——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8.虚喘-正虚喘脱证——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5、肺痨1.肺阴亏损证——月华丸2.虚火灼肺证——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证——补天大造丸6、肺胀1.外寒里饮证——小青龙汤2.痰浊阻肺证——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3.痰热郁肺证——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4.痰蒙神窍证——涤痰汤5.阳虚水泛证——真武汤合五苓散6.肺肾气虚证——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7、心悸1.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证——归脾汤3.心阳不振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4.水饮凌心证——苓桂术甘汤5.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6.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7.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8、胸痹1.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3.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5.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9、不寐1.肝火扰心证——龙胆泻肝汤2.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3.心脾两虚证——归脾汤4.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5.心胆气虚证——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10、痫病1.风痰闭阻证——定痫丸2.痰火扰神证——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瘀阻脑络证——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证——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11、胃痛1.寒邪客胃证——香苏散合良附丸2.饮食伤胃证——保和丸3.肝气犯胃证——柴胡疏肝散4.湿热中阻证——清中汤5.瘀血停胃证——失笑散合丹参饮6.胃阴亏耗证——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7.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12、腹痛1.寒邪内阻证——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滞证——大承气汤3.饮食积滞证——枳实导滞丸4.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5.淤血内停证——少腹逐瘀汤6.中脏虚寒证——小建中汤13、呕吐1.外邪犯胃证——藿香正气散2.食滞内停证——保和丸3.痰饮中阻证——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证——四七汤5.脾胃气虚证——香砂六君子汤6.脾胃阳虚证——理中汤7.胃阴不足证——麦门冬汤14、泄泻1.寒湿內盛证——藿香正气散2.湿热伤中证——葛根芩连汤3.食滞胃肠证——保和丸4.肝气乘脾证——痛泻要方5.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6.肾阳虚衰证——四神丸15、痢疾1.湿热痢——芍药汤2.疫毒痢——白头翁汤3.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4.阴虚痢——驻车丸5.虚寒痢——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6.休息痢——连理汤16、便秘1.热秘——麻子仁丸2.气秘——六磨汤3.冷秘——温脾汤4.气虚秘——黄芪汤5.血虚秘——润肠丸6.阴虚秘——増液汤7.阳虚秘——济川煎17、胁痛1.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2.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3.瘀血阻络证——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4.肝络失养证——一贯煎18、黄疸1.阳黄-热重于湿证——茵陈蒿汤2.阳黄-湿重于热证——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3.阳黄-胆腑郁热证——大柴胡汤4.急黄-疫毒炽盛证——《千金》犀角散加味5.阴黄-寒湿阻遏证——茵陈术附汤6.阴黄-脾虚湿滞证——黄芪建中汤黄疸消退后调治1、湿热留恋证——茵陈四苓散2、肝脾不调证——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3、气滞血瘀证——逍遥散合鳖甲煎丸19、鼓胀1、气滞湿阻证——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2、水湿困脾证——实脾饮3、水热蕴结证——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4、瘀结水留证——调营汤5、阳虚水盛证——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6、阴虚水停证——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20、头痛1.外感头痛-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2.外感头痛-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3.外感头痛-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4.内伤头痛-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5.内伤头痛-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6.内伤头痛-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7.内伤头痛-肾虚头痛——大补元煎8.内伤头痛-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9.内伤头痛-气虚头痛——益气聪明汤21、眩晕1.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2.气血亏虚证——归脾汤3.肾精不足证——左归丸4.痰浊上蒙证——半夏白术天麻汤5.瘀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22、中风急性期中经络1.风痰瘀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2.风阳上扰证——天麻钩藤饮3.阴虚风动证——镇肝熄风汤急性期中脏腑4.阳闭证——羚羊角汤合安宫牛黄丸5.阴闭证——涤痰汤合苏合香丸6.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恢复期和后遗症期7.风痰瘀阻证——解语丹8.气虚络瘀证——补阳还五汤9.肝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地黄饮子23、颤证1.风阳内动证——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2.痰热风动证——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3.气血亏虚证——人参养荣汤4.髓海不足证——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5.阳气虚衰证——地黄饮子24、水肿1.阳水-风水相搏证——越婢加术汤2.阳水-湿毒浸淫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阳水-水湿浸渍证——五皮饮合胃苓汤4.阳水-湿热壅盛证——疏凿饮子——5.阴水-脾阳虚衰证——实脾饮6.阴水-肾阳衰微证——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7.阴水-瘀水互结证——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25、淋证1.热淋——八正散2.石淋——石韦散3.血淋——小蓟饮子4.气淋——沉香散5.膏淋——程氏萆薢分清饮6.劳淋——无比山药丸26、郁证1.肝气郁结证——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证——丹栀逍遥散3.痰气郁结证——半夏厚朴汤4.心神失养证——甘麦大枣汤5.心脾两虚证——归脾汤6.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27、血证1.鼻衄-热邪犯肺证——桑菊饮2.鼻衄-胃热炽盛证——玉女煎3.鼻衄-肝火上炎证——龙胆泻肝汤4.鼻衄-气血亏虚证——归脾汤——1.齿衄-胃火炽盛证——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2.齿衄-阴虚火旺证——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1.咳血-燥热伤肺证——桑杏汤2.咳血-肝火犯肺证——泻白散合黛蛤散3.咳血-阴虚肺热证——百合固金汤——1.吐血-胃热壅盛证——泻心汤合十灰散2.吐血-肝火犯胃证——龙胆泻肝汤3.吐血-气虚血益证——归脾汤——1.便血-肠道湿热证——地榆散合槐角丸2.便血-气虚不摄证——归脾汤3.便血-脾胃虚寒证——黄土汤——1.尿血-下焦湿热证——小蓟饮子2.尿血-肾虚火旺证——知柏地黄丸3.尿血-脾不统血证——归脾汤4.尿血-肾气不固证——无比山药丸——1.紫斑-血热妄行证——十灰散2.紫斑-阴虚火旺证——茜根散3.紫斑-气不摄血证——归脾汤28、消渴1.上消-肺热津伤证——消渴方2.中消-胃热炽盛证——玉女煎3.中消-气阴亏虚证——七味白术散4.下消-肾阴亏虚证——六味地黄丸5.下消-阴阳两虚证——金匮肾气丸29、瘿病1、气郁痰阻证——四海舒郁丸2、痰结血瘀证——海藻玉壶汤3、肝火旺盛证——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4、心肝阴虚证——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30、内伤发热1.阴虚发热——清骨散或知柏地黄丸2.血虚发热——归脾汤3.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4.阳虚发热——金匮肾气丸5.气郁发热——丹栀逍遥散6.痰湿郁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或三仁汤7.血瘀发热——血府逐瘀汤31、癌病1、气郁痰瘀证——越鞠丸合化积丸2、热毒炽盛证——犀角地黄汤合犀黄丸3、湿热郁毒证——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4、瘀毒内阻证——血府逐瘀汤5、气阴两虚证——生脉地黄汤6、气血双亏证——十全大补丸32、痹证1.风寒湿痹(行痹)——防风汤2.风寒湿痹(痛痹)——乌头汤3.风寒湿痹(着痹)——薏苡仁汤4.风湿热痹——白虎加桂枝汤或宣痹汤5.痰瘀痹阻(顽痹)——双合汤6.肝肾亏虚——独活寄生汤33、萎证1.肺热津伤证——清肺救燥汤2.湿热浸淫证——加味二妙散3.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4.肝肾亏损证——虎潜丸5.脉络瘀阻证——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34、腰痛1.寒湿腰痛——甘姜苓术汤2.湿热腰痛——四妙丸3.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汤4.肾虚腰痛——肾阳虚右归丸,肾阴虚左归丸中医外科1、痈1、火毒凝结证——仙方活命饮2、热胜肉腐证——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3、气血两虚证——托里消毒散2、乳癖1、肝郁痰凝证——逍遥蒌贝散2、冲任失调证——二仙汤合四物汤3、湿疮1、湿热蕴肤证——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2、脾虚湿蕴证——除湿胃苓汤3、血虚风燥证——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散4、痔1、风热肠燥证——凉血地黄汤2、湿热下注证——脏连丸3、气滞血瘀证——止痛如神汤4、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汤5、脱疽1、寒湿阻络证——阳和汤2、血脉瘀阻证——桃红四物汤3、湿热毒盛证——四秒勇安汤4、热毒伤阴证——顾步汤5、气阴两虚证——黄芪鳖甲汤6、精癃1、湿热下注证——八正散2、脾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3、气滞血瘀证——沉香散4、肾阴亏虚证——知柏地黄丸5、肾阳不足证——济生肾气丸7、肠痈1、瘀滞证——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2、湿热证——复方大柴胡汤3、热毒证——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中医妇科1、崩漏1、血热证-虚热证——保阴煎2、血热证-实热证——清热固经汤3、肾虚证-肾阴虚证——左归丸去牛膝,合二至丸4、肾虚证-肾阳虚证——右归丸5、肾虚证-肾气虚证——加减苁蓉菟丝子丸6、脾虚证——固本止崩汤7、血瘀证——桃红四物汤2、闭经1、肾气亏虚证——加减苁蓉菟丝子丸2、气血虚弱证——人参养营汤或圣愈汤或八珍汤3、阴虚血燥证——加减一阴煎或补肾地黄丸4、气滞血瘀证——血府逐瘀汤5、痰湿阻滞证——苍附导痰丸3、痛经1、气滞血瘀证——膈下逐瘀汤2、寒凝血瘀证——少腹逐瘀汤3、湿热瘀阻证——清热调血汤4、气血虚弱证——圣愈汤5、肾气亏虚证——益肾调经汤4、绝经前后诸证1、肾阴虚证——左归丸2、肾阳虚证——右归丸3、肾阴阳俱虚证——二仙汤5、带下病1、带下过多-脾虚证——完带汤2、带下过多-肾虚证——内补丸3、带下过多-阴虚夹湿证——知柏地黄汤4、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止带方5、带下过多-热毒蕴结证——五味消毒饮——1、带下过少-肝肾亏损证——左归丸2、带下过少-血枯瘀阻证——小营汤6、胎漏、胎动不安1、肾虚证——寿胎丸2、气血虚弱证——胎元饮3、血热证——保阴煎4、跌扑伤胎证——圣愈汤合寿胎丸5、癥瘕伤胎证——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7、产后发热1、感染邪毒证——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或解毒活血汤2、外感证——荆防四物汤3、血瘀证——生化汤4、血虚证——八珍汤8、不孕症1、肾气虚证——毓麟珠2、肾阳虚证——温胞饮或右归丸3、肾阴虚证——养精种玉汤4、肝气郁结证——开郁种玉汤5、瘀滞胞宫证——少腹逐瘀汤6、痰湿内阻证——苍附导痰丸9、癥瘕1、气滞血瘀证——香棱丸或大黄蛰虫丸2、痰湿瘀结证——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3、湿热瘀阻证——大黄牡丹汤4、肾虚血瘀证——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中医儿科1、肺炎喘嗽1、常证--风寒闭肺证——华盖散加味2、常证--风热闭肺证——麻杏石甘汤3、常证--痰热闭肺证——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4、常证--毒热闭肺证——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5、常证--阴虚肺热证——沙参麦冬汤6、常证--肺脾气虚证——人参五味子——1、变证--心阳虚衰证——参附龙牡救逆汤2、变证--邪陷厥阴证——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2、小儿泄泻1、常证--风寒泻证——藿香正气散2、常证--湿热泻证——葛根黄芩黄连汤3、常证--伤食泻证——保和丸4、常证--脾虚泻证——参苓白术散5、常证--脾肾阳虚泻证——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6、常证--肝郁脾虚证——痛泻要方合四逆散——1、变证--气阴两伤证——人参乌梅汤2、变证--阴竭阳脱证——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3、积滞1、乳食内积——消乳丸;保和丸2、脾虚夹积——健脾丸4、鹅口疮1、心脾积热证——清热泻脾散2、虚火上浮证——知柏地黄丸5、水痘1、常证--邪伤肺卫证——银翘散2、常证--邪炽气营证——清胃解毒汤——1、变证--邪陷心肝证——清瘟败毒饮2、变证--邪毒闭肺证——麻杏石甘汤6、痄腮1、常证--邪犯少阳证——柴胡葛根汤2、常证--热毒蕴结证——普济消毒饮——1、变证--邪陷心肝证——清瘟败毒饮2、变证--毒窜睾腹证——龙胆泻肝汤7、手足口病1、邪犯肺脾——甘露消毒丹2、湿热蒸盛——清瘟败毒饮8、麻疹1、顺证--邪犯肺卫证(初热期)——宣毒发表汤2、顺证--邪入肺胃证(出疹期)——清解透表汤3、顺证--阴津耗伤证(收没期)——沙参麦冬汤——1、逆证--邪毒闭肺证——麻杏石甘汤2、逆证--邪毒攻喉证——清咽下痰汤3、逆证--邪陷心肝证——羚角钩藤汤9、丹痧1、邪侵肺卫证——解肌透痧汤2、毒炽气营证——凉营清气汤3、疹后伤阴证——沙参麦冬汤10、紫癜1、风热伤络证——银翘散2、血热妄行证——犀角地黄汤3、气不摄血证——归脾汤4、阴虚火旺证——知柏地黄丸。
临证指南医案说内风产生之机理为
临证指南医案说内风产生之机理为
【最新版】
目录
1.介绍《临证指南医案》对内风的定义及产生机理
2.分析内风的病理变化
3.阐述内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正文
《临证指南医案》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很高价值的医学著作,其中对内风的定义及产生机理有详细的阐述。
根据该书所述,内风是指体内阳气变动而引起的一种病理变化。
内风的产生机理主要与体内气机的逆乱有关,即阳气亢逆变动。
内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风气内动,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风邪具有善行数变的特性,容易损伤筋骨,导致血虚不萦筋骨。
同时,内风袭络,可引起脉象左缓大,出现肝肾虚内风动的症状。
内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中风、偏枯、筋骨疼痛等。
中风是内风的一种严重表现,可能出现突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
偏枯是指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通常发生在左侧。
此外,内风还可导致筋骨疼痛、肢体麻木、头痛等症状。
针对内风的治疗方法,古代医学家提出了多种方法。
如《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述,可以使用开通 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 14 项超值服务。
此外,还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如制首乌、枸杞子、当归身等中药,以达到平肝熄风、滋阴养血的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调理气血,避免使用过于寒凉的药物,以免损伤阳气。
第1页共1页。
临证指南医案说内风产生之机理为
临证指南医案说内风产生之机理一、什么是内风内风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种内部异常气机的紊乱状态。
在中医理论中,气是人体内部运动的能量,而风则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
内风产生的机理是指内部气机的紊乱导致风的产生。
二、内风产生的机理1. 情绪不稳定情绪不稳定是内风产生的一个重要机理。
中医理论认为,情绪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情绪的波动可以影响脏腑的功能。
当情绪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时,会导致内部气机的紊乱,进而产生内风。
2. 脏腑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失调也是内风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医理论中,脏腑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
当某个脏腑功能失调时,会影响整个气机的运行,从而产生内风。
3. 阴阳失衡阴阳失衡是内风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机理。
中医理论认为,阴阳是人体内部的两种相对而言的力量,它们之间的平衡维持着人体的健康。
当阴阳失衡时,会导致气机的紊乱,从而产生内风。
4. 外邪侵袭外邪侵袭也是内风产生的原因之一。
中医理论认为,外邪是指外部环境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寒、热、湿、燥等。
当外邪侵入人体内部时,会干扰气机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内风的产生。
三、内风的临床表现内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头痛:内风紊乱可导致头痛,疼痛多为突然发作,剧烈而刺激。
2.眩晕:内风紊乱还常常伴随眩晕症状,患者会感到头晕目眩,行走不稳。
3.抽搐:内风紊乱可导致肌肉的抽搐,患者会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收缩。
4.言语不清:内风紊乱还会影响患者的言语能力,导致言语不清、口齿不清。
5.面部抽搐:内风紊乱也常常表现为面部肌肉的抽搐,患者会出现面部扭曲的症状。
四、内风的治疗方法治疗内风的方法多样,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调节情绪:对于情绪不稳定引起的内风,可以通过调节情绪来缓解症状。
可以尝试进行放松训练、心理疏导等方法。
2.调理脏腑:对于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内风,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恢复脏腑的功能。
近代齐鲁名医张伯龙中风学术思想探析
张伯龙,名士骧,约生活于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期[1],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光绪初年曾在太医院任职,与张锡纯、张山雷并称“近代三张”[2]。
张伯龙生于官宦世家,自幼饱读诗书,精通文史。
因其父张墨园体弱多病,故潜心研究岐黄之术。
光绪十二年(1886),其父感染时疾,群医束手无策,他极力救治,使父亲转危为安,国手之名鹊起[3]。
光绪十八近代齐鲁名医张伯龙中风学术思想探析季晨露,宋咏梅(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摘要] 张伯龙是近代齐鲁名医,与张锡纯、张山雷并称“近代三张”。
张伯龙博采历代医家学术精华,辨析了中风病名源流,汇通中西理论,探讨了中风病理机制,提出中风病位在脑,重视以脉测证、凭脉施治,确立了“潜阳息风,镇摄肝肾”的治疗大法,强调南北分治,注重调理体质预防中风。
张伯龙的中风学术思想推动了清末民初中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开辟了近现代中风研究的新路径。
[关键词] 张伯龙;中风;肝肾亏虚;肝风上扬;镇摄肝肾;南北分治;齐鲁名医[中图分类号] R25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659X (2024)01-0117-05DOI :10.16294/ki.1007-659x.2024.01.019Academic Thought of Modern Qilu Famous Doctor ZHANG Bolong on StrokeJI Chenlu ,SONG Yongmei(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China )Abstract ZHANG Bolong was a modern Qilu famous doctor ,and he was called “Modern Three ZHANG ” together with ZHANG Xichun and ZHANG Shanlei. Zhang Bolong learned from the academic essence of doctors in the past dynasties ,analyzed the origin of stroke diseas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ies ,discussed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stroke ,put forward that the stroke was located in the brai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pulse ,established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subduing hyperactive yang and calming endogenous wind ,consolidating and astringing liver and kidney ”,emphasized the separate treatment of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and paid attention to conditioning thephysique to prevent stroke. ZHANG Bolong ’s academic thought on strok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trok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nd opened up a new path of stroke research in modern times.Keywords ZHANG Bolong ;stroke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liver wind rising ;consolidating and astringing liver and kidney ;separate treatment of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Qilu famous doctor[收稿日期] 2023-06-08 [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编号:GZY -KJS -2020-029) [作者简介] 季晨露(1996—),女,黑龙江青冈人,2021年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临床文献研究。
中医内科学:中风
2019/12/7
11
五.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5.辩病势顺逆:神志,瞳神,抽搐,呃 逆,戴阳,呕血,黑便。
6.辅助检查:CT,MRI。
2019/12/7
12
五.辨证论治•类证鉴别
中风:昏迷,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醒后留有后
•
遗症。
痫证:昏迷,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异常叫声,
醒后如常。
厥证: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无口眼歪斜
气短乏力:党参、白术。
小便失禁:益智仁、桑螵蛸。
言语不利:菖蒲、远志。
苔腻:半夏、天竺黄。
肢冷:熟附子。
偏瘫日久:水蛭、虻虫、地鳖虫、乌梢蛇、莪术、
鬼箭羽、鸡血藤。
手足肿胀麻木:茯苓、泽泻、苡仁、木瓜、桑枝、
防己、伸筋草。
2019/12/7
18
五.辨证论治•分型论治
6.阴虚风动——镇肝熄风汤。 加减: 阴虚甚: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萸肉。 肝火偏盛:龙胆草、夏枯草。 肝风内动:蜈蚣、僵蚕、龙骨、牡蛎。 痰阻清窍:菖蒲、远志。 肝火扰心: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
2019/12/7
19
五.辨证论治•分型论治
中脏腑:
1. 痰热内闭清窍——羚羊角汤、安宫牛黄丸。
加减:痰涎壅盛:胆星、天竺黄、竹沥。
抽搐:全蝎、蜈蚣、僵蚕。
呕吐:代赭石、竹茹。
昏睡:郁金、菖蒲。
便秘:大黄、枳实、芒硝。
身热烦躁:醒脑净,清开灵静注。
2019/12/7
20
五.辨证论治•分型论治
2. 痰湿蒙塞心窍——涤痰汤、苏合香丸。 加减:寒象明显:桂枝。
2019/12/7
8
总病机:
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 (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 逆),血(血瘀)六端。 其中以肝肾阴虚为 根本。
医宗金鉴·中风篇整理
医宗金鉴·中风篇整理医宗金鉴·中风总括中风总括歌诀风从外中伤肢体痰火内发病心官体伤不仁与不用心病神昏不语言当分中络经腑脏更审虚实寒热痰脱证撒手为脾绝开口眼合是心肝遗尿肾绝舞声肺闭证握固紧牙关初以通关先取嚏痰壅不下吐为先病因病机外风人的体质虚弱,贼风乘虚侵入,中伤四肢躯这就称为中风。
内风-痰火痰火热盛的时候,能产生内风;内风煽动,痰火上犯心包,也能成为中风。
中风轻症的感到舌本转动不灵活,语言难出:严重的可出现昏迷,不省人事。
辩证依邪中深浅分症候类型:分中络、中经、中腑、中脏。
中络、中经属中风轻症中络多见步履沉重,肌肤麻木不仁(感觉迟钝)口眼歪斜等;中经可出现四肢瘫痪不用中腑、中脏属中风的重症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这时又应当辨别闭、脱。
脱,是指真气外脱;闭,是指邪气内闭。
脱证的症状撒手为脾绝、开口眼合是心肝气绝、遗尿肾绝、舞声肺,总起来是五脏阳气暴脱的现象。
闭证则是两手握固,紧牙关辨夹虚、夹实、夹寒、夹热、夹痰等的兼症。
治疗原则初以通关先取嚏有嚏可治,无嚏多死。
口噤者,用开关散,擦牙软之。
痰壅不下吐为先痰涎壅盛,用诸吐法涌之。
若口噤不开,汤药不能下咽者,插鼻管送药。
中风死候(中风病预后判断)歌诀寸口脉平卒中死,生气独绝暴脱之五脏几息呼吸泯,譬如堕溺岂能期脉来一息七八至,不大不小尚能医大小浮昼沉夜死,脉绝不至死何疑脱症并见皆死候,摇间上窜气长嘘喘汗如油痰拽锯,肉脱筋痛发枯直本节讲述了中风预后不良的情况与病机。
预后不良情况寸口脉如平常,忽然中风。
者是因为中邪较重,风邪闭九窍,生气暴脱而死亡的。
由于这种突发的中风,好像失足落水溺死一样,事先难以预料而且凶险。
脉浮大而疾,真气外脱沉微细数,阳气衰竭中风伴有各种脱证情况颈强摇头,张口吹气,气喘,汗出如油,喉间痰鸣如拉据声,四肢臀部肌肉消瘦将尽,全身筋脉抽痛,头发枯燥失于柔软等都属中风的凶症。
预后稍好脉数而且脉形不大不小,元气未绝,可治。
附方证19条开窍方通关散开关散熏鼻法解语法通关星皂细荷半,开关乌梅冰片南,巴油纸皂烟熏鼻,龟尿舌下点难言。
中医内科学病案分析,中外交流会议摘要,第七例病案及其翻译
中医内科病证病案(例)摘要:石某,女,51岁,已婚,售货员。
2019年1月15初诊。
患者胃痛病史5年。
近3天出现大便色黑,便溏,伴腹部隐痛,神倦懒言,气短,怕冷,头晕,舌质淡,脉细。
中医疾病诊断:血证-便血(3分)中医证型诊断:脾胃虚寒证(3分)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胃痛病史5年,现以“大便色黑”为主症,故可辨为血证之便血(1分);根据其“腹部隐痛,神倦懒言,气短,怕冷,头晕,舌质淡,脉细”可辨证为脾胃虚寒证(1分)。
其是由中焦虚寒,统血无力,血溢胃肠所致(2分)。
中医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3分)方剂:黄土汤加减(3分)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4分)灶心土10g炮姜6g白术9g附子(先煎)6g 甘草6g 阿胶6g艾叶9g 白及6g乌贼骨9g三七6g3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翻译:Summary of medical records (cases) of diseases and syndromes in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imou, female, 51 years old, married, shop assistant. First visit on January 15, 2019.The patient has a history of stomach pain for 5 years. In recent 3 days, the stool is dark and loose stool, accompanied by dull abdominal pain, listlessness, shortness of breath, fear of cold, dizziness, pale tongue and thready pulse.Diagnosis of disea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lood syndrome-bloody stool (3 points) TCM syndrome diagnosis: spleen and stomach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3 point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basis of TCM (including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nalysis): The patient has a history of stomach pain for 5 years, and now the main symptom is "black stool", so it can be distinguished as bloody stool (1 point); According to its "dull pain in the abdomen, tiredness and laziness in speaking, shortness of breath, fear of cold, dizziness, pale tongue and thready pulse", it can be differentiated as 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1 point). It is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cold in the middle energizer, weakness in regulating blood, and blood overflowing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2 points).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invigorating spleen, warming middle warmer, nourishing blood and stopping bleeding (3 points)Prescription: Huangtu Decoction (3 points) Composition, dosage and decoction method: (4 points)Kitchen soil 10g baked ginger 6g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9g aconite (fried first) 6g licorice 6g donkey-hide gelatin 6g mugwort leaf 9g bletilla striata 6gCuttlefish bone 9g Sanqi 6g3 doses, decocted in water. One dose a day, divided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塞
重 (P dO . 0 5 ) 。
“ 中风” 等病证 中。《 灵枢 ・ 卫气失常 》 :“ 人有 膏、有脂 、
有 肉。 ”《 灵枢 ・ 五疮津 液别 》 :“ 五谷 之津液合 而 为膏 , 内渗于骨空 ,补益脑髓 ,而下流于 阴股 。 ” 明代张景 岳评 说 :“ 膏 ,脂 膏也 。津 液合 为膏 ,为精 为血 ” ;清代张 志
共7 7 7份 , 对 记 载 的 相 关 病 因进 行 规 范 化 处 理 ,建 立 内风 病 证 医案 病 因信 息 数 据 库 ,应 用数 据 挖 掘 的 方 法 进 行 挖 掘 分 析 。结 果 古 籍
医案 中有病 因记 载的 医案数为 5 0 3 份 , 占医案数 目的 6 4 7 %。其 中,情 志 因素为 内风病证 最常见的病因 ,占2 9 . 0 6 %;痰饮 因素 次之 ,
古籍 医案 内风病证 病 因学特征 分析 ※
吴建 林
( 山东 中 医 药 大 学基 础 医 学 院 ,济 南 2 5 0 3 5 5 )
摘 要 :目的 探讨基 于古籍 医案的 内风痛证病 因学特 点。方法 从 大型电子 书籍 《 中华 医典》“ 医案类” 著作 中收集 内风病 证 医案
版社 , 2 0 1 0 : 5 - 8 .
E 2 ] 中国成人血脂异 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 . 中 国成人 血脂异常 防治指南 [ J ]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 0 0 7 , 3 5 ( 5 ) : 3 9 0 - 4 2 0 . [ 3 ] 郑筱萸 . 中药新药临 床研究 指导 原则 [ M] . 北京: 中国 医药科 技 出版社 , 2 0 0 2 :
2 3 3- 23 7.
E 4 ] Mc G a r r y J D . D y s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f a t t y a c i d e me t a b o l i s m i n t h e e i t o l o g y o f t y p e 2 d i a —
病过程 中的病理产 物 。故在 临床辨证论 治过 程应加 强益 气养 阴、清化痰湿 、活血化瘀 之剂 以提高 临床疗效 。本
研究从 中医证候 与血 脂 之 间 的关 系入手 ,样本 量较 小 ,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今 后 的研 究 中可从不 同的角度 去 探究 ,如从疾病的不 同发展 阶段 以及糖 尿病 与非糖 尿病
人群血脂异 常 的分 布特 点 等 ,采 用多 中心 、不 同地 区、 大样本 的流行病学调 查 ,以更好 地揭示 血脂异 常 中医证 候学特征 ,为 中医药 防治糖 尿病及 其并发 症 、伴发 症提 供理论及临床依据 。
参 考 文献
[ 1 ] 中华 医学会糖 尿病学分会 . 中国糖 尿病 防治指 南[ M] . 北 京: 北 京大学 医学 出
则皮 肉膏肥 ,余 于内则膏育丰满 。 ” 由此 ,脂膏来源 于中 焦脾 胃,由水 谷精微 所化生 ,属津血 的组成部 分 。在正
常生理情况下 ,膏脂 随脾 的运化 、肺气 的敷 布、心 的营 运 、肝的疏泄 、肾的气化 功能 而流行津 血之 中 ,对人体 起着濡润 、补 益 、充养 的作用 。血脂 异常是 膏脂 的病理
状态 ,是血中之痰浊 ,其形 成与水 谷精微 敷布及 气血津 液运行 密切 相关 。属 中医 “ 虚” 、“ 痰” 、“ 瘀” 等范 畴 。 “ 虚”指 气阴两虚 ,“ 痰”指 痰湿不 化 ,瘀滞成 浊 ; “ 瘀” 指久病挟瘀 ,瘀 血 内停 。其 病 因多 由 “ 饮食 不节 ,嗜食 肥甘厚味” ,损伤脾 胃;或情志不畅 ,肝郁脾虚 ,气血 津 液运行输布 障碍 ,气 滞 痰 凝 血瘀 ,而 致 “ 浊脂 ”蓄 积 。
占2 3 . 0 6 %;先天因素 ( 素体 阴虚 、素体 阳虚 、素体虚 弱、素体痰湿 、素体肥胖 等) 占 2 2 . 8 6 %;外邪 引动者 占 1 6 . 7 0 %;劳逸 因素 占
1 5 . 3 1 % ;饮 食 因 素 占 1 0 . 1 4 %。 此 外 ,失 治误 治 、年 老 体 衰 、瘀 血 因素 也 占到 一 定 的 比 例 。结 论 引起 或 诱 发 内风 病 证 的 原 因 众 多 ,
b e t e s [ J ] . D i a b e t e s 2 0 0 1 , 5 0 ( S u p p  ̄ ) : 6 .
E s ]朱丽芳. 糖 尿病 患者的脂代谢紊乱 [ J _ . 医学综述 , 2 0 0 8 , ( 6 ) 1 4 : 1 8 8 6 - 1 8 8 7 .
阻遏证最 多 ( 3 5 %) ;气 阴两 虚证 次 之 ( 2 8 %) ;脾 肾阳
虚证最少 ( 4 %) 。血瘀 脉络证 型 T G 升高较 其他 证型更 严重 ( P d0 . 0 1 ) ;痰湿 阻遏型 T C升高较其他证 型更 严
( 本文校 对 : 苏
玲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2 - 0 8 )
聪注 《 内经》云 :“ 中焦之气 ,蒸津液化其精微 ,溢 于外
综上所述 ,糖尿病血脂 异常是 本虚标 实之证 ,气 阴 两虚是疾病发 生的根 本 ,痰 湿 、瘀浊 等邪实 在疾病 发展 过程 中起着极 为重要 的作用 。气 阴两虚 、痰瘀 内阻 既是
其发病 的主要病 因病机 ,同时又是糖 尿病脂 代谢紊 乱发
脾虚痰浊血瘀是 主要病 机 ,多为本 虚标实 之证 。本虚 为 脾气亏虚 ,肝 肾不 足 ;标实为 痰湿瘀 浊 内蕴 。脾 肾气 亏 虚 ,运化失司 ,蒸腾气 化无力 ,膏脂不 得布 散 ,反渗 入 血而成 ;或肝肾阴血不足虚火灼津为痰 ,痰 阻血凝为患 。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糖 尿病 血脂异 常 的证 型 中,以痰 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