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春小学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

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一、上学期学生成绩情况:本年级共有学生22,男生8人,女生14人。

多数学生思想积极、热爱生活。

部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差。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

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本册教材共有六个单元: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有四节教材:祖国多大、首都北京、香港和澳门、宝岛台湾;第二单元壮丽的的山河:有二节教材:我们的母亲河、祖国名山知多少;第三单元,有四节教材:走上黄土高坡、登上世界屋脊、走进东北黑土地、享受热带风光;第四单元各族人民一家亲,有三节教材:大家庭里的成员、多彩的民族风光、各族人民大团结;第五单元自然灾害与救助;有两节教材:自然灾害的威力;自然之中的救护;第六单元珍爱自己的生命;有四节教材:生命只有一次;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快乐生活。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重视从生活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合作;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把教科书做成能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

三、教学措施:(1)我们要关注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让学生有发现──探究的学习与体验──感悟的学习,当然,传授──给予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还是需要,甚至必要的。

(2)要克服“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的倾向,又要克服“该讲而不敢讲”的倾向。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进度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进度计划》
1、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5、绿色小卫士
6、我们的民风民俗
7、家乡的变化
10
6-10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2.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愿意帮助残疾人。
4、积极参加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会救济活动。
1、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2、关注生活周围和社会上贫困和不幸的人们。
考核
17
制订时间:制订人:审核意见:审核人:
四年级品社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课题
教时
周次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完成情况
备注
1、在公共汽车上
2、想想他们的难处
3、伸出我的手
4、我们赢了
10
1-5
1.知道在公共汽车上要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
2.以遵守公共规则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3.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4.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3、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1、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愿意帮助残疾人。
2、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四年级品社ຫໍສະໝຸດ 科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教时
周次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完成情况
备注
8、怎样到达目的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选用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由“我能为你做什么”、“我的家乡在变化”、“我与外界的联系”三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又分四课,每个课文题均引导一个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本册教材的三个单元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示活动,第一主题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从学生身边最为熟悉的人和事为切入口,了解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帮助,我们应该为他们伸出友谊之手。

第二主题单元《我的家乡在变化》,通过设计一系例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第三主题单元《我与外界的联系》,如今科技发达,各类通讯工具也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学生随着年龄的长大与外界的接触面越来越广,如何正确让学生处理媒介的利用尤为重要。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58人。

两个班级一动一静,1班上课学生较为平静,2班则较为热情,但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喜欢这门课,但是也存在学生认为除了语文数学以外的课都非主课,所以课上表现的懒散消极,上课目的性不够强,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应该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课上多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及时给出评价也尤为重要,学生受到鼓励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三、教学目标1、德育渗透总体目标。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合作能力,判断、选择信息的能力;了解家乡的一些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一个有用的社会人。

2、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3、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

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由于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分别为:《在集体生活中》、《学习更上一层楼》、《我的家乡》、《家乡的变化》。

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要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感受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使学生初步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好学的学习态度。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了解家乡的名人并向他们学习。

(4)感受家乡及家乡人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了解家乡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生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今天的儿童在早期的社会性生活中,由于自我中心的存在以及家庭中容易出现的放纵,使得一部分儿童自认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规则意识比较模糊。

随着集体生活与合作活动的逐步拓展,以及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学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

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目前,我国有残疾人6000多万,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今天帮助残疾人,支持、搞好残疾人事业,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只知索取,不知奉献”,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相互相尊重。

面对与自己不一样的残疾人,他们可能会觉得好笑,有时甚至会嘲笑、瞧不起,还可能会戏弄残疾人。

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具有同情心与爱心,并让学生乐意努力去帮助他们。

四年级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的接触也日益频繁,独立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学生从平时亲身经历的事实中理解生活与交通运输业的双向关系,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社会知识,从而更好地去适应生活和创造未来。

三、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第二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三单元《发展中的家乡》2、教学目标: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利用地图的基本知识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向他们学习;了解家乡的民俗、民风,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第二单元学习让学生从了解日常生活中工农业产品入手,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知道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知道各行各业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的关系;知道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刺激生产的发展;知道人们改进劳动工具是为了提高生产和减轻劳动的强度。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社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选用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由“我能为你做什么”、“我的家乡在变化”、“我与外界的联系”三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又分四课,每个课文题均引导一个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本册教材的三个单元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示活动,第一主题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从学生身边最为熟悉的人和事为切入口,了解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帮助,我们应该为他们伸出友谊之手。

第二主题单元《我的家乡在变化》,通过设计一系例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第三主题单元《我与外界的联系》,如今科技发达,各类通讯工具也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学生随着年龄的长大与外界的接触面越来越广,如何正确让学生处理媒介的利用尤为重要。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58人。

两个班级一动一静,1班上课学生较为平静, 2班则较为热情,但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喜欢这门课,但是也存在学生认为除了语文数学以外的课都非主课,所以课上表现的懒散消极,上课目的性不够强,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应该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课上多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及时给出评价也尤为重要,学生受到鼓励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三、教学目标1、德育渗透总体目标。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合作能力,判断、选择信息的能力;了解家乡的一些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一个有用的社会人。

2、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3、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4篇)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4篇)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4篇)一、学生状况简析。

虽说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究竟年龄小,自控力量差,阅历浅,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切忌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

所以我尝试以动情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学问的欲望。

全年级共有147名学生,分为2歌教学班级。

全部来自农村或者是场镇。

学生学习兴趣不很高,根底学问不扎实。

学生对品德的学问知道了解得比拟少。

因此对本校五年级年级学生进展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本学期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1、知道一些英雄榜样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并赞美他们。

2、懂得在集体生活中,有事要与大家商议。

学会遵守集体生活原则,个人听从集体,少数听从多数。

3、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关心和父母、教师的教育和培育。

能孝敬父母、敬重教师。

4、懂得学习科学文化学问是为了建立家乡,建立祖国。

要从小勤奋学习,喜爱科学。

懂得学习、做事要讲效率,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5、知道国家有法律,少年儿童是受法律爱护的,小学生要学法守法。

6、懂得社会财宝、幸福生活都要靠辛勤劳动来制造,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7、愿意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育正值的兴趣爱好。

8、知道要敬重他人,敬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同学间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忙,共同进步。

9、懂得为人要诚恳正直,处事公正,能说真话。

10、懂得做事要有责任心,对师长和集体交给的工作能仔细负责地去完成。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详细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的详细措施: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

故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意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加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把握、深化道德熟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1)以趣激情,导入新课。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擅长发觉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奇妙、新奇、好玩,到达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心情不断高涨。

2017年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17年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17年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知道地受爱,不知道爱别人","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相尊重,面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他们可能会觉得好笑,有时甚至会嘲笑,瞧不起还可能会戏弄他人.所以必须从平时亲身经历的事实中理解、培养学生具有同情心和爱心,并让他们乐于助人。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二)生产与生活,(三)交通与生活,(四)通信与生活.2、教学目标:(1)通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能正确的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利用地图的基本知识在地图中找到家乡的位置;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从了解日常生活中工农业产品入手,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会工人和农民为社会付出的劳动与智慧;了解各行各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知道生产是为了人们的生活.(3)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第1 页共8 页式及其特点,感受交通在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古今交通的发展情况,以及交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热情.(4)社会通信的种类,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通信的使用方法讲究通信道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2、通过给日常生活用品找老家的活动,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让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4、联系身边的事例感受通信与生活的关系.通过调查知道现代通信及各自的特点能根据生活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2017--2018下学期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17--2018下学期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17—2018小学品德与社会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三年级:调皮好动的学男生多。

表现为自制力差,上课精力不集中,搞小动作,小声说话,没有听课的习惯,不管老师说什么,他们一律听不见;懒懒散散,从来紧张不起来,关键时刻冲不上去,干什么事都走在别人的后面,我们设想一下,这样的学生,他怎么会学习好呢?女孩相对比较文静,大部分孩子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是也有个别女生的性格更像男孩子,上课搞小动作,说笑话,听讲不认真等等,针对这种情况,在室内文化评比中,我们专门设立了评比台,别看这小小的评价表,极大地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年级: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

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学科知识用于生活中。

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

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

五年级: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十一到十二岁左右,虽然处于高年级学段,但仍然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对游戏、竞赛、画画还有兴趣。

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会随之减弱。

尤其从这学期开始,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所以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年级:小学六年级是孩子发展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学生开始从相对的儿童心理品质特征向少年的品质特征转化,因吃对未来的成长影响很大,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要积极引导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朝着客观、乐观、进去的方向发展,为顺利完成中小学衔接作好铺垫。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优秀7篇)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优秀7篇)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优秀7篇)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一一、班级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四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及计划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及计划

《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年龄大多在十岁左右,思维非常活跃,好奇心较强,见识较广,对综合性、活动性较强的品德与社会课颇有兴趣。

通过多年的学习与生活,他们已经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生活常识,也了解了一些社会现象,但实际操作与现实表现还有待加强。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各单元的主题与教学要点如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诚信是金。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诚实是自尊自爱的表现,诚信是事业成功的法宝,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努力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伸出我们的手。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愿意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绿色日记。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家乡的水、空气、动植物等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进行考察和探究,使学生初步树立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美好绿色家园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交通连着千万家。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社会的飞速进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祖国真大。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许多名山名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上的趣味较浓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在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教育。

2、善于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要给予来自外地农村的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扩充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进度第一单元《诚信是金》6课时,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6课时,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 8课时,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 6课时,第五单元《祖国真伟大》8课时,机动、复习 4课时五、教学总结及反思要求总结及反思,旨在不断积累和提高教学经验,加强教学研究,提升自身素质。

四年级下册品德教育计划(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品德教育计划(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品德教育计划(苏教版)前言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品德教育计划主要针对四年级学生,在本学期内通过课程设计、活动开展以及小组合作等形式开展品德教育。

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品德意识,提高道德水平2. 注重学生道德行为,促进其良好行为惯的养成3. 开展相关活动,丰富学生品德教育的内容4. 通过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本计划旨在通过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1. 课堂教育安排品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研究劳动、诚信、友爱、守纪、扶助等品德知识,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2. 活动开展安排品德教育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团队合作、校园文化等活动,加强学生对品德的认识,增强道德情操。

3.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个别问题,提供辅导和帮助,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惯。

4. 家校合作积极推动家校合作,加强家庭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关注和引导,共同培养品德好的孩子。

教育方法本品德教育计划采用如下方法:1. 讲解教学法通过讲解品德知识、道德情操等知识,使学生了解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惯。

2. 体验教学法通过活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品德教育内容,提高其参与和研究积极性。

3. 互动教学法通过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品德教育效果,促进学生交流和互动。

教育评价针对本计划的实施效果,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1. 学生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个人品德表现进行审视和反思,不断促进自我提升和成长。

2. 教师评价教师进行品德教育的日常观察和记录,评估该计划实施效果并进行及时的调整。

结语学校将通过本品德教育计划,培养学生成为品德高尚、能力全面、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5篇范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5篇范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5篇范文第一篇: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在上学期的统一质量调研中,品社成绩名列全县中游。

通过教学质量调研,反映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虽然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有些综合应用、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知道的少,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在过去的教学中只知道在课堂中学品社,没有让学生真正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感受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克服。

二、课标教材内容分析:《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该加强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知识,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要注意教科书编写的儿童化。

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3.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生活。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生活中讲规则,分别介绍我们的约定;做守规则的小学生;我做小小普法员。

第二单元健康的生活,安排了走进健康;远离“诱惑”;健康生活每一天;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从马车到飞机;天南地北任我游;我做交通设计师。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l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养成自觉讲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的态度。

2.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做到守法自律。

4.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5.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6.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7.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品行规范意识;2.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3. 培养学生的良好惯和自我管理能力;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情趣教育- 培养学生的美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探索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2. 群体教育-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和帮助他人意识。

3. 弘法利生教育- 培养学生的宽容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关注社会问题,促进公益行动。

4. 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个人卫生惯;-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

三、教学策略1. 融入生活实践: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分享身边的善行和美德,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情感投入。

2. 啄木鸟式教学:通过课堂活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 目标导向教学: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并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指导和反馈。

4. 评价与调整: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资源1.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下册教材;2.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投影工具;3. 音乐、美术、手工等相关教具;4. 图书馆和网络资源。

五、教学过程与安排第一单元:争做文明小卫士- 研究内容:文明礼仪、环保意识、交通安全等-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发表主题演讲、观看教育视频、参观社区环境等- 教学时长:2周第二单元:友善同学- 研究内容:友谊与合作、关心他人、团队合作等- 教学活动:小组协作游戏、合作书写故事、制作合作海报等- 教学时长:2周第三单元:尊重他人- 研究内容:尊师重道、尊重身边的人、尊重不同文化等-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班级文化交流、文化展示等- 教学时长:2周第四单元:健康生活- 研究内容:健康饮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等- 教学活动:健康饮食游戏、户外运动比赛、情感故事分享等- 教学时长:2周六、评价与反馈1. 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实际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2. 教师根据观察和记录,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3. 通过小组合作和班级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支持。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一)年级段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引导学生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做一个文明有教养的人;知道残疾人的困难,感受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可贵品质,从而能尊重残疾人,积极主动帮助他们;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引导学生明白参加集体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做到主动为集体做好好事,感受到只有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发挥各自作用,集体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

2、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了解家乡风俗来历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3、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方便;选择中知道几种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顺利到达目的地;了解从古到今我国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变化,感受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及家乡的热爱;学会编制小报;认识通信的迅猛发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育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育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育计划简介本文档介绍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教育计划。

该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意识,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

目标-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如诚实、守时、尊重他人等。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问题。

-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品德教育:- 强调诚实、守时、友善等基本道德观念。

- 培养孩子们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 通过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互动式教学。

2. 社会教育:- 研究国家、社区和家庭的关系。

- 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制度与职责。

- 研究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3. 活动安排:- 组织校内外义工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进行小组合作和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了解社会问题。

教学方法-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寓言故事、实例等让学生理解正确的道德观念。

- 游戏互动: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义工活动或参观社会机构,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品德和社会教育水平。

- 组织小组活动,并观察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度。

-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后,让学生撰写心得和反思,评估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总结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教育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意识,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

通过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将在实践中提升道德观念、发展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适当的评估方法,可以了解学生的教育效果,并进一步完善教育计划。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1.在公共汽车上授课目的:1.知道在公共汽车上要尊老爱幼,遵守公共序次。

2.以遵守公共规那么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规那么。

3.自觉遵守公共规那么,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4.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规那么的行为能责怪、劝阻。

授课重点、难点:1、教育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要弘扬美德、遵守公共汽车上的序次。

2、教育学生懂得公共规那么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人人都应自觉地遵守公共规那么。

学情解析:今天的学生在其早期的社会生活中,由于自我中心的存在以及家庭中简单出现的放纵,使局部少儿自以为能够做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情,能够获取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规那么比较模糊。

授课时间:两课时授课准备 : 图片、收集相关公共场所的规那么授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发言导入1、说一说同学们,你们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见到过哪些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事情呢?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述:是呀,在公共汽车上,会发生好多的事情,瞧,有一位同学就碰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二、激情明理1、依照课文供应的故事教师讲一讲。

2、边听边想。

A、若是你是曹阳,你坐在座位上会怎样想呢?B、若是你是那位大哥哥,你又会怎样思虑呢?C、若是你是那位站着的老奶奶,你会想些什么呢?3、写一写这时候会出现哪几种可能?请你按你所设想的几种可能编出不同样的故事情节。

〔小组谈论〕全班交流: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为什么?4、实话实说若是你是曹阳你会怎样做?当你这样做时,你是怎样想的呢?师总结:是呀,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乘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老人和抱着孩子的妇女,此时我们应该主动的让出我们的座位,这样才算得上是优秀的少先队员。

5、演一演1、过渡:在乘坐公共汽车是时候,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好多人会主动的让出自己的座位给需要的人坐,那你在座公共汽车时还看见过以下的场景吗?2、仔细观察p2 上的三副图画,小组谈论3、你在等车和上车是还碰到哪些值得赞美或应该责怪的行为,请以表演的形式来交流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年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习惯目标
(1)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特别关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确定本学期的环保主题节水,爱水、节水,创建节水班级,节水校园;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
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办小报,结合班级节水这一环保主题,办一期节水小报,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
4.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

以“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

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

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材情况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
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学措施(具体做法)
1.充分挖掘我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校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五、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
1.暇道德观。

并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2.让学生组织课外研究小组,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渗透节水教育)和社会责任感。

还要比较不同通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一次实际通信联系。

培养他们运用现代通信工具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