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下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2《比例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2《比例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2《比例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2《比例的应用》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比例的存在,从而引出比例的应用。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于比例的应用,他们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灵活运用比例知识,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进行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比例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概念及其运用。

2.掌握比例的简单计算方法。

3.熟练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概念及其运用。

2.比例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比例的基本概念及运用方法,并做好预习作业。

2. 课堂探究教师先通过图片或物品等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提供样例讲解1.案例一:30个苹果分给5个人,每个人分几个?解:每个人分得的苹果数为:30 ÷ 5 = 6(个)2.案例二:小明每天步行走了600米,步长为0.75米,他走了多少步?解:小明走的步数为:600 ÷ 0.75 = 800(步)3.案例三:小红学了146页的作业,她已经做了3/4,还有多少页没有做?解:小红还没做的页数为:146 × (1 - 3/4)= 36.5(页)4. 练习巩固教师提供多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与解答。

1.案例一:10个橙子分给4个人,每个人能分几个?解:每个人能分得的橙子数为:10 ÷ 4 = 2.5(个)2.案例二:小华每天跑了6公里,她已经跑了2/3,还有多少公里没有跑?解:小华还没跑的公里数为:6 × (1 - 2/3)= 2(公里)5. 课堂互动教师在课堂上设置较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交流意识,比如填空、选择、问答等。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用方法,能够熟练使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不断发现和运用比例,让知识变得更加实用和有趣。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及预习作业。

2.总结比例的概念及运用,写一篇小结性文章,并进行分享。

《比例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例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例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定义、比例的表示方法、比例的性质。

2. 比例的应用: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几何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性质。

3. 应用实例: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例的应用,提醒学生注意比例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例的应用》2. 板书提纲:(1)比例的基本性质(2)比例的应用实例(3)小组讨论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提高题:给出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进行解答。

3. 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反思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是否充分:检查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2023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2023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比例的应用》为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1.比例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3.求比例的值:学会求比例的值,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比例尺的应用: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实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转换。
-举例:若比例尺为1:1000,图上2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米。
2.教学难点
-比例的求解:求比例的值,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例计算。
-难点解释:学生在求解过程中可能对比例关系的转换和计算步骤不够清晰。
-举例:已知比例关系3:5=x:25,求x的值。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按比例分配物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举例:小明和小华的年龄比为3:4,五年后年龄比为4:5,求两人现在的年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直观演示、案例分析、练习巩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比例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比例的应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按比例分配物品或计算距离的情况?”比如分蛋糕时如何按人数平均分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比例的奥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2《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2《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2《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2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比例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概念,对比例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比例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巩固比例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应用,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复杂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比例解决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例应用的实例和案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比例应用的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商品打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让学生认识到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比例应用的案例,如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

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他们发现比例解决问题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尝试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比例的应用教案本课时的内容是教材19-20页,主要研究解比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意义,教材创设了“物物交换”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解比例的方法,难点是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其中,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解比例;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学生经历用多种方法解决“物物交换”问题的过程,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在解比例的过程中感受研究数学的乐趣,增强研究数学的信心。

在课前准备方面,需要准备多媒体课件以便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首先创设情境,介绍“物物交换”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货币的历史,并提出“玩具汽车换小人书”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体会在“物物交换”的过程中,玩具汽车的数量与小人书的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最后,教师提供多种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有一些格式错误,需要进行修改。

同时,文章中的一些段落表达不够清晰,需要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以便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

三、自主研究,探究新知1.提出新的要求。

老师提出问题:如果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你能尝试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吗?2.学生尝试列式。

学生用四种方法列式,分别是:方法一:4∶10=14∶x。

方法二:10∶4=x∶14.方法三:14∶4=x∶10.方法四:4∶14=10∶x。

3.交流汇报写出比例的主要依据。

学生交流汇报,写出比例的主要依据是“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

4.学生独立解比例。

学生独立解比例,有的学生根据内项外项积的关系直接列方程解决问题,有的学生用其他方法解决问题。

5.汇报结果。

2.2《比例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2.2《比例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2.2《比例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2.2《比例的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二章《比例》的第三节《比例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比例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例的应用方法。

难点:如何正确设置比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问学生:“如果我想知道苹果和橙子的重量是否成比例,我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接着,我通过课件讲解比例的应用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

3. 例题讲解:我展示一个例题:“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小明从甲地骑自行车前往乙地,速度为每小时15公里。

同时,小华从乙地骑自行车前往甲地,速度为每小时20公里。

问他们多久后会在路上相遇?”我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我们设他们x小时后相遇,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比例关系:15x = 20x。

解这个方程,得到x = 4。

所以,他们4小时后在路上相遇。

4.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讲评。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比例的应用:1. 确定比例关系2. 设置未知数3. 列出比例方程4. 解方程求解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家的书架上,小说和科普书的比例是2:3。

如果小说有40本,请问科普书有多少本?答案:设科普书有x本,则有2/3 = 40/x,解得x = 60。

所以,科普书有60本。

2. 题目:甲、乙两地相距180公里,小明从甲地骑自行车前往乙地,速度为每小时20公里。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1)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内涵,体会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比例方程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概念,对比例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太会运用比例知识,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用比例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体会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用比例解决问题。

2.难点: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体会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3.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巩固比例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购物、做饭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片中隐藏的比例关系。

让学生说说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例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定义、比例的组成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体会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找出生活中的比例关系,并用比例表示出来。

然后,让学生进行互相问答,检验彼此的比例是否正确。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学会解决与比例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使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比例的应用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比例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决与比例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2.难点:如何将比例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例的应用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比例有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际物品,如尺子、玩具等,用于展示比例的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如两家商店同一商品的售价相同,但一家商店提供九折优惠,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

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与比例有关,从而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如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与比例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集体讲评,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6)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6)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6)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题,并能够将比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比例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比例的概念和应用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比例的情况较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题,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题。

2.难点:将比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概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比例的应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比例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的价格是3元,橡皮的价格是1.5元,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可以用比例来解决。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如“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并给出比例的符号“:”。

同时,解释比例的四个要素:内项、外项、比例尺、实际距离。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教学反思
今天的《比例的应用》课堂教学让我深感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的工作。在课堂上,我看到了学生们对比例知识的热情和积极参与,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感到在知识讲解环节,虽然我尽力清晰、准确地讲解了比例的概念和性质,但部分学生仍然显得有些困惑。这让我意识到,仅仅依靠讲解是不够的,我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比例知识。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比例的应用》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比例的应用》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比例的应用》教学目标和《比例的应用》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比例的应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比例的应用》的积极性。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比例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比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本章节主要围绕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以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讲解。具体内容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组成、比例的性质(如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比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2 《比例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2.2 《比例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2.2 《比例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和性质2. 比例的计算方法3.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教学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比例尺、模型等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比例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展示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例的应用》2. 内容:比例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应用实例等3.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设计,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清晰的认识,便于复习和巩固。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比例、解决实际问题2. 提高题: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复杂问题3. 拓展题:研究比例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堂课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例的应用》教学目标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会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比例的定义和性质比例的运用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比例的运用。

难点: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比例的意义。

2. 讲解:详细讲解比例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知识。

3. 演示:通过PPT演示比例的运用,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比例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1. 《比例的应用》2. 内容:比例的定义和性质比例的运用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比例的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比例的概念,然后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

在练习和应用环节,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活动安排,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学生能否有效学习。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引入生活实例:我会展示一些包含比例关系的生活图片,如摄影中使用的三等分法则、建筑设计中的黄金分割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比例的存在。

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如“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比较两个数量关系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的经验。

2. 讲解讲解环节是学生对比例概念和性质深入理解的关键。

2.2比例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2.2比例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2.2比例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98页,主要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计算以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比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例如“如果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1.5小时,它将行驶多远?”2. 讲解:然后我会在黑板上展示比例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计算过程。

3. 练习:接着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以巩固他们对接比例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4. 应用: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以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例的计算方法:内项之积 = 外项之积比例的应用:问题1: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1.5小时,它将行驶多远?解答:距离 = 速度× 时间 = 60公里/小时× 1.5小时 = 90公里问题2:一家商店将一件商品的价格降低了10%,降价后的价格是多少?解答:降价后的价格 = 原价× (1 10%) = 原价× 0.9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辆自行车以1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它将行驶多远?2. 一辆汽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0.75小时,它将行驶多远?答案:1. 距离 = 速度× 时间 = 15公里/小时× 2小时 = 30公里2. 距离 = 速度× 时间 = 80公里/小时× 0.75小时 = 60公里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否能够将比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比例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章内容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如何设置比例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大量的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的概念和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比例观念的培养,以及将比例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比例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比例知识。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比例的相关知识。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讲解两个物体之间的速度比,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例的基本概念,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尺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具体的问题,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1《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1《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1《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含义和性质;2.掌握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比例的含义和性质;2.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比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说:“早上好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比例的应用’。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将学习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来了解比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方法。

”2.新知学习(35分钟)(1)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先用示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如果我们想知道两条路线的长度,并且两条路线的长度比是1:3,那么可以如何计算?•如果小明身高为1.5米,小红身高为1.8米,则小红的身高是小明的几倍?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操作,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应用实例老师给学生分发练习题,并请学生手动完成,学生可以结合基本的比例概念,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明用10个相同大小的积木搭建了一座城堡,小红用15个相同大小的积木搭建了一座城堡。

请问小红用的积木的数量是小明用的数量的几倍?•在一场足球比赛中,甲队的得分是乙队的3倍,最后甲队得了24分,那么乙队得了几分?3.课堂练习(10分钟)课堂练习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课堂内容和方法。

教师可以考虑以下形式:a)简答题请画出1:2、1:3和2:3的比例尺,并标注相应的分数值。

b)应用题如图所示,如果游泳池的长度是20米,宽度是10米,并且游泳池的长和宽的比是2:1,求游泳池的周长是多少?4.课后作业(5分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巩固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如下:请你写一篇关于“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文献综述,以教材所收录文献为主,综合摘录相关材料。

内容要求层次分明,连贯通顺,避免内容重复,撰写1200字。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比例的运用
总第14课时
教学内容
比例的运用
教学目的
1、使先生了解比例的意义,会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联络先生的生活实践创设情境,体会解比例在消费生活中的普遍运用。
教学重点
使先生自主探求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教学难点
用比例处置生活中的实践效果。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进程
教员活动
先生活动
〔2〕等号左边的比是3.6:4.8,等号左边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区分是1.5和x。
板演解比例的进程,然后说说每一步的依据。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比例的运用
4:10=14:x
解:4x=10×14 (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x=35
教学反思
补充修订
温故互查:
1、请写出一个比例,并说说它的各局部称号。
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自学感悟:
阅读课本第19页,并尝试解答其中的效果。
协作探求:
1、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你是怎样解答的?在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吧!
2、说说书中用比例解答的方法,4:10=14:x,为什么可以这样列?
温习比例的有关知识。
阅读并尝试解答。
读懂效果情境,先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处置,再在小组内交流。
汇报点评:
1、4:10=14:x,怎样解这个比例?
请同窗板演解比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程,并弄清依据是什么?
2、你还能列出其他的比例来解这个效果吗?
稳固练习:
1、解比例:
24:0.3=x:0.4
x:4=3.5:7
2、写出比例,并求出未知数
〔1〕40和x的比等于5和8的比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的应用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
教学重点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
:
教学难点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 1.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说说它的具体内容吗? 2.请你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且说明理由。

5:7和8:13 1/2:1/3和1/4:1/6
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几:3、 14:()=35:5 ():5=4:10二、导入新知
我们知道比例中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大家对自己有信心吗?
三、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呈现情境图,解决实际问题。

⑴呈现情景图。

⑵你如何理解4个玩具汽车换10本小人书?
⑶尝试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⑷学生交流。

(5)尝试用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尝试解答。

页 1 第
学生交流,形成方法。

解: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

4:10=14:x
4x=14×10 4x=140
=35 x答: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35本小人书。

教师指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板书:解比例。

2、比较、小结。

(1)提问:解比例的方法和解方程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处和不同处?
方法小结: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我们先来总结总结:(在这道题里,我们先根据问题设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

其实,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他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解比例。

15 :8 = X :40 X/9 = 7/3
1/2:X = 1/6:2/5 1.5:0.6=x:0.4 2.按下面的条件组成比例,并求未知数的值。

(1).12和5的比等于3。

6和X的比。

3。

的比等于和1/34 :)(2.X 、拓展延伸。

3(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
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乘积是最小的质数,已知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多少?
四、课堂总结:页 2 第
(1)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
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
(2)现在你们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另一个作用是什么了吗?(用来解比例)
五、作业。

第20页练一练。

比例的应用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经历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

3、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解比例。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运用比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
什么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 (2)1.4:2和28:40
(3)1/2:1/5和5/8:1/4 (4)7.5:1.3和5.7:3.1二、提高练习
1、解下面的比例2: 6:x(4)1151 :: 3() = X9
363页 3 第
2、博物馆展出一个高为19.6cm的秦代将军俑模型,它的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10。

这个将
军俑的实际高度是多少?
3、育新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为35m,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比是500:1。

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三、达标练习5104051、 = = X24X380.4 =
6.5:X =3.25 :4 21X342、如果 a = b(a,b≠0),那么,(a﹥b 、a﹤b、a ﹦b)。

85
113.如果a×3= b×5,那么a :b = :;: = : 6。

34
4、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的比。

40和X)5和8的比等于1((2)等号左端的比是1.5:X,等号右端的比的前项和后项
分别是3.6和4.8。

(3)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2和5,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2.5。

的比。

1/5和2/5X(4)和3/4的比等于四、全课小结:和同桌分享你的心得体会。

、、23题。

第五、布置作业:P201 比例的应用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经历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

3、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页 4 第
教学重点:解比例。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运用比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填空题。

1.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

2.18:6=24:()=()÷3=()%。

3.甲数是乙数的1.5倍,用最简单的整数比表示():()。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4.5,另一个内项是()。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7.在比例3:12=6:24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加6,第二个比的前项应(),比例才能成立。

二、判断题。

1.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2.任意两圆各自的周长和直径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

()
3.在一张地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

()
4.x:16=7:6,求x的值叫做解比例。

()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积的差是0。

()
三、解下面的比例:
23.X2563:=XX=40 := 51.4854 11136541:?:x? 0.4:12=X: 254x34页 5 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