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疟原虫PPT课件

合集下载

疟原虫ppt课件

疟原虫ppt课件

2、裂殖体期
2.1 未成熟裂殖体 经40小时晚期滋养 体发育成熟,虫体变 圆,核开始分裂(2 个以上),但胞质未 分裂 疟色素比较集中 RBC变大、色淡,有 时可见红色的薛氏点
2.2 成熟裂殖体
裂殖子
核分裂数增多 胞质也分裂成许多小团,分别包绕每一个细胞 核,形成裂殖子,常为12-24个,排列不规则 疟色素集中成堆,虫体占满胀大了的红细胞
从RBC释出裂殖子 的全过程约需1分钟 在血液中的裂殖子, 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吞 噬,一部分侵入正常 的RBC,重复裂体增 殖过程
3、配子体期
疟原虫在RBC内经过数次裂体增殖,部分裂殖子 在RBC内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发育为雌配子体 (大)或雄配子体(小)
雌: 虫体较大,占满整个红细胞 胞质致密,深蓝色 核小致密,深红色,常位于 虫体的一侧 疟色素分散
1、滋养体期 1.1 早期滋养体--环状体 胞核 虫体胞质少,淡蓝色,环 空泡 状,中间为一空泡,直径 约占红细胞的1/3 核小、点状红色,形似红 宝石戒指,故称环状体 胞质 被寄生的红细胞正常大小
1.2
晚期滋养体--大滋养体 疟色素 虫体增大,并伸出不规则 的伪足 胞质增多、变大,胞质中 出现疟色素(消化Hb后的终 产物,出现于环状体以后各 期) 胞核增大 被寄生的红细胞胀大,颜 色变浅,并出现能染成淡红 色的小点-薛氏点
一、在蚊体内的发育 二、在人体内的发育 1、在肝细胞内的发育(红外期) 2、在红细胞内的发育(红内期) 在外周血RBC内发现疟原虫是确诊的重要 依据 疟原虫基本结构:胞膜、胞质、核 瑞氏或姬氏染色:疟原虫核染成红色,胞 质为蓝色,代谢产物疟色素为棕黄色
以间日疟原虫为例
三期六种形态 1、滋养体期:大、小滋养体 2、裂殖体期:未成熟、成熟裂殖体 3、配子体期:雌、雄配子体

疟原虫PPT课件

疟原虫PPT课件

寄生部位 肠道 肠道 肠道 肠道 肠道 口腔 脑 脑
引起疾病 阿米巴性结肠炎、肝脓疡
非致病 非致病 非致病 非致病 子宫内感染 阿米巴性脑炎、结膜炎 阿米巴性脑膜脑炎
14
常见医学原虫及所致疾病(三)
虫名 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刚地弓型虫 肉孢子虫 等孢子虫 隐孢子虫 人芽囊原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
胞核(核膜、核质、核仁)——是维持原虫生命和繁殖
的重要结构。核仁内富含RNA,染色质含DNA、蛋白质
和少量RNA
6
内含物(食物泡)
营养细胞器
基质(外质) 基质(内质)
运动细胞器
医学原虫的细胞结构
7
原虫生活史
滋养体(trophozoite):是原虫生活史中代 谢旺盛的阶段,具有运动和摄食功能,为原 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阶段。
虫媒传播型 完成生活史需经吸血昆虫体内的无性或 有性繁殖,通过叮咬再传播人体或其它动物。如利什 曼原虫(无世代交替)和疟原虫(有世代交替)的生 活史。
10
致病特点
增殖作用:只有当体内虫体增殖到相当数量后才表现
为明显的损害或临床症状,如疟原虫
播散能力:建立原发病灶后有向近邻或远方组织侵蚀
和播散的倾向,从而累及多个器官,如弓形虫
11
机会致病: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和蓝
氏贾第鞭毛虫
机会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 pathogen)
寄生原虫中的某些种群对健康宿主不表现明显致病性, 但对免疫功能受累的宿主则可引起急性感染或严重发 作。
12
常见医学原虫及所致疾病(一)
虫名 杜氏利什曼原虫 热带利什曼原虫 巴西利什曼原虫 锥虫 阴道毛滴虫 口腔毛滴虫 人毛滴虫 脆弱双核阿米巴 蓝氏贾第鞭毛虫

医学寄生虫学 PPT课件

医学寄生虫学 PPT课件

疟原虫★防治
• 我国制定的防治原则:
• 加强和落实灭蚊和传染源防治的综合措
施,解决治疗抗氯喹疟药的研制和生产
供应,严格执行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制度。
执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疟原虫★防治
查、治、灭、管、防、宣
查:病人、带虫者
治:控制症状:氯喹、喹啉、青蒿素类等 防止复发:根治药伯喹 阻断传播:伯喹,青蒿素类
疟原虫★引言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种类
• 间日疟Plasmodium vivax
pv 多见
• 恶性疟Plasmodium falciparum pf 次之
• 三日疟plasmodium malariae pm 少见
• 卵形疟plasmodium ovale
po 罕见
疟原虫★形态
人体内红内期
滋养体
1.滋养体
医学寄生虫学
疟原虫
二、 疟原虫
疟原虫的危害——疟疾
◆流行广泛
◆危害严重
世界上约1/2人口受到威胁,每年死于疟疾的人 数达150-270万,其中非洲儿童100万。
云南思茅县1925年10万人,1950年仅剩余1千余人。
我军进攻云南时有的 连队因疟疾而非战斗 减员达80-90%
解放前我国75%县有流行,目前仍有 15个省、区近3亿人受威胁。
疟原虫★流行与传播
2、流行环节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
传播途径:按蚊叮咬、 输血及器官移植、 胎盘垂直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疟原虫★流行与传播
3、流行因素
自然因素:
降雨、气温等:温室效应
大面积的洪涝水灾造成地区性暴发性流行:
疟原虫★流行与传播
3、流行因素 社会因素

疟原虫-寄生虫学课件-0PPT课件

疟原虫-寄生虫学课件-0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与其他寄生虫的共生关系
疟原虫与肠道寄生虫
在某些情况下,疟原虫和肠道寄生虫可能共存于同一宿主体内,形成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可能有助于两种寄 生虫的生存和传播。
疟原虫与丝虫
丝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有时与疟原虫共存于同一宿主体内。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但具体共生机制仍 需进一步研究。
对其他寄生虫的竞争关系
生命周期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生命周期包括在肝 细胞内的无性繁殖期和在红细胞内的 有性生殖期。
传播途径
疟原虫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人体传播, 按蚊吸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后,疟原 虫会在按蚊体内继续发育,再通过叮 咬将疟原虫传给人类。
地理分布与流行病学
地理分布
疟疾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南美洲和部分中 东地区。
疟原虫与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常见的细胞内寄生虫,与疟原虫在宿主体内的生存和繁殖存在竞争关系。疟原虫的存在 可能会影响弓形虫的传播和生存。
疟原虫与利什曼原虫
利什曼原虫是一种引起利什曼病的寄生虫,与疟原虫在非洲地区的传播存在竞争关系。疟原虫的传播 可能会影响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和生存。
对其他寄生虫的传播作用
预防疟疾的主要措施包括控制传播媒 介(如消灭蚊子)、疫苗接种和个人 防护(如使用蚊帐、驱蚊剂等)。
03
疟原虫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01
02
03
形态描述
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其 形态多样,但通常呈椭圆 或梨形。
大小比较
不同种类的疟原虫大小略 有差异,但一般长度在530微米之间,宽度在1-10 微米之间。
疟疾作为传播媒介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通过蚊子 叮咬传播。疟疾的传播可能会影响其他 通过类似途径传播的寄生虫,如登革热 病毒和黄热病毒。

《疟原虫和弓形虫》PPT课件

《疟原虫和弓形虫》PPT课件

精选ppt
21
3.5 贫血:疟疾发作数次后,可出现贫血,
尤以恶性疟为甚。
• 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 • 脾功能亢进吞噬破坏大量正常红细胞。 • 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 免疫病理因素。
精选ppt
22
3.6 凶险型疟疾
• 脑型 • 胃肠型(痢疾型) • 超高热型 • 厥冷型
精选ppt
23
3.7 黑尿热:多由恶性疟原虫感染引起。 3.7 疟疾肾病: 多见于三日疟。 临床表现为肾病症状。 3.8 其他类型疟疾: 先天疟疾、输血疟疾。
精选ppt
12
2.2 感染方式: • 雌性按蚊叮人吸血时,子孢子经皮肤感染。 • 输血或器官移植时,红内期虫体感染人体。
2.3 人体内疟原虫只侵犯两种细胞: 红细胞和肝细胞。
精选ppt
13
2.4 子孢子类型 • 间日疟原虫子孢子有速发型及迟发型。 • 恶性疟原虫只有速发型子孢子。
精选ppt
14
2.5 四种疟原虫发育时间比较
精选ppt
28
6.2 流行因素
• 传染源: 外周血中有配子体的感染者。 血中有裂体增殖期虫体者。
• 传播媒介:按蚊。
•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儿童和外来 人口。
精选ppt
29
6.3 影响流行的因素
• 自然因素: 以温度及雨量最为重要。
• 社会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条件及社会活 动等。
红外期发育
红内期发育
Pv
7 d (速发型)
48 h
Pf
6d
36-48 h
Pm
12.5 d
72 h
Po
9d
48 h
2.6 致病阶段:红内期裂体增殖阶段

疟原虫课件

疟原虫课件

雌配子体
间日疟原虫-PV
圆形。质--深蓝 核--小深红致 密在一边
疟色素散在分布胞质
恶性疟原虫-PF
新月形,两端稍尖。 质—深蓝 核—深红致密位于中央 疟色素密布核周围
雄配子体
间日疟原虫-PV
圆形。质—浅蓝 核—大淡红疏 松在中央
疟色素散在分布胞质
恶性疟原虫-PF
腊肠形,两端钝圆。 质—淡蓝 核—淡红松散 疟色素散在核周围
发作---红内期;
再燃—红内期残存原虫;
传播---配子体形成;
31
贫血 疟原虫对红细胞的直接破坏 ; 脾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 免疫病理; 骨髓造血受抑制。
脾肿大 脾脏充血,细胞增生。
返回 32
凶险型疟疾 多见于恶性疟。 脑型、超高热型、休克型等。发病急,病情凶险,
死亡率高。 疟性肾病 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我军进攻云南时有 的连队因疟疾而非 战斗减员达80-90%
疟原虫 疟疾 国内
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疟原虫寄生于人及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体内。目前已
知疟原虫种类130余种。疟原虫有严格宿主选择性。 人疟原虫寄生于人的红细胞内,引起疟疾。
我国: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四种疟原虫生活史相同,形态略有差别。
污 浊 气体
Malaria 瘴气
中外不谋而合
引言
人类对疟原虫的认识过程
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
Ronald Ross
Julius Wagner-Jauregg
“诺贝尔医学奖”
4
引言
疟原虫的危害
• 世界上约1/2人口受到威胁,每年死于疟疾的
人数达150-270万,其中非洲儿童. ❖云南思茅县1925年10万人,1950年仅剩余1千余人。

寄生虫学疟原虫PPT课件

寄生虫学疟原虫PPT课件

红细胞 变化
红细胞 选择
发育周期 发育时间
间日 疟原虫
8天
1-1.2 万
各期
涨大,薛 氏点
幼稚 红细胞
48h
9天
恶性 疟原虫
6天
4万
R,G 期
缩小、茂 氏点
无选择
36-48h 11-12 天
三日 疟原虫
卵形 疟原虫
11 天 9天
1.5 万
各期
缩小、齐 氏点
衰老 红细胞
各期
红细胞变 形,薛氏

幼稚 红细胞
-
19
疟疾的防治
治疗病人、防蚊、灭蚊
氯喹:可杀灭红内期裂殖体(控制症状) 伯氨喹啉:杀红外期和红内期配子体(抗复发) 乙胺嘧啶:抑制蚊体内疟原虫孢子生殖(阻断传播) 青蒿素:用于对氯喹有抗性的虫株
疟疾疫苗的研制
-
20
人体寄生的四种疟原虫
-
21
间日疟原虫红外期发育的研究
Shortt&Garnham(1948)持续性红外期学说
上述因素造成了疟疾流行的地域性分布和季节性消长
-
7
间日疟原虫生活史与形态
蚊体内发育阶段
配子生殖(胃腔内)
雄配子体 雌配子体
雄配子 雌配子
合子
孢子生殖(胃壁上)
合子 动合子
囊合子(卵囊)
子孢子
子孢子
(唾腺)
-
8
四种人疟原虫生活史主要不同点
红外期
红内期
25℃
种类
蚊体内
发育时间 裂殖子数
外周血 虫态
P.v 10-15至200-500/mm3 P.f 500-1300/mm3 P.m 140/mm3

人体寄生虫学——疟原虫

人体寄生虫学——疟原虫

1 红细胞外期 (exo-erythrocytic,stage)



按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约30分 钟随血流侵入肝细胞。 在肝细胞内,子孢子→滋养体→裂体增殖→红外期 裂殖体→裂殖子(约12000个) →肝细胞破裂→裂 殖子散出→血窦,一部分裂殖子被 Mф吞噬,一部 分则侵入RBC内发育。 目前认为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的子孢子有:速 发型和迟发型

卵囊逐渐长大并向蚊胃壁外突出 囊内的核和胞质反复分裂进行孢子增殖, 生成成千上万的子孢子
2.2 子孢子(sporozoite)形成



呈梭形,10~15µ m×1µ m 主动从卵囊壁钻出或因卵囊破裂后散出,随血淋巴 钻入蚊体组织 只有到蚊唾腺内的子孢子才具有传染性
3 雌性按蚊--终宿主--虫媒

2 裂殖体期Schizonts

2.1
未成熟裂殖体 (immature schizont)


经40小时晚期滋养体发育成 熟,虫体变圆,空泡消失 核开始分裂

2-12 细胞核 薛氏小点 受染RBC 变大、颜色苍白、 形态不规则
2.2 成熟裂殖体Mature schizonts
五、流行


流行环节 传染源:血液中有成熟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 带虫者+感染血 传播媒介:按蚊 易感人群:非流行区人群、儿童。 流行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温度、湿度 社会因素 :经济、卫生条件。
1-1 红外期— 肝细胞内裂殖体
1-2 红内期(erythrocytic stage)
由肝细胞释放出的红细胞外期裂殖子侵入RBC内进 行裂体增殖,称为红细胞内期(红内期)。包括滋 养体和裂殖体两个阶段 基本过程:环状体 →大滋养体 →未成熟裂殖体 →成熟裂殖体 →裂殖子→健康RBC ,重复上述过 程几次,部分裂殖子在RBC内不再进行裂体增殖, 而发育为配子体 红内期增殖周期:间日疟和卵形疟为48h/代;三日 疟72h/代;恶性疟36-48h/代

疟原虫 ppt课件

疟原虫 ppt课件
脑型、超高热型、厥冷型、胃肠型、 重度贫血、肾功衰竭型、 水电解质失衡型
7. 疟性肾病:Ⅲ型变态反应
热带巨脾综合征
四. 免疫
1. 先天性免疫:
2. 获得性免疫 ⑴疟原虫抗原 具有种/期/株特异性 ⑵体液免疫 I gG,IgM,IgA ⑶细胞介导免疫 ⑷带虫免疫及免疫逃避
五. 实验诊断
1. 病原学诊断: 2. 外周血涂片,瑞氏/吉氏染色 ●采血时间:
核 疟色素
红细胞 胞质
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
蚊体
人体
肝细胞
红细胞
唾腺 ( 红外期)
速发型
囊合子 子孢子 裂殖体
孢子增殖
红外期裂体增殖
裂殖子 环状体
休眠子
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型
裂殖子 大滋养体
红内期 裂体增殖
动合子
裂殖体
雌配子 合子
配子生殖 雄配子
雌配子体
配子体形成
雄配子体
疟原虫生活史
环状体 ring form
胞核 胞浆 红细胞
⑶需要两个宿主:人—中间宿主 蚊—终宿主
⑷在人体的两种细胞内寄生 肝细胞:红细胞外期(红外期) 红细胞:红细胞内期(红内期)
配子体形成 ⑸两种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孢子增殖(蚊)
裂体增殖(人)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蚊)
配子体形成(人)
⑷典型症状 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退热 发作周期 间日疟 隔日 恶性疟 隔日 三日疟 隔两天
二.生活史(life cycle)
★ 1. 基本发育过程(以pv为例)
PV环状体
核 细胞质
环占红细胞直径的1/3,红细胞无反应
Pv大滋养体与成熟裂殖体
PV配子体(gametocyte)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生人体的四种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P.v] 三日疟原虫[P.Malariae,P.m] 恶性疟原虫 [P.Falciparum,P.f] 卵形疟原虫[P.Ovale,P.o] 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另二种少见,近年偶
见国外输入病例。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1 红细胞外期 (exo-erythrocytic,stage)
按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约30分 钟随血流侵入肝细胞。
在肝细胞内,子孢子→滋养体→裂体增殖→红外期 裂殖体→裂殖子(约12000个) →肝细胞破裂→ 裂殖子散出→血窦,一部分裂殖子被Mф吞噬,一 部分则侵入RBC内发育。
一、形态
在RBC内发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和鉴别虫种的重要依据 疟原虫基本构造相同-细胞膜、质、核 瑞氏Wright或姬氏Giemsa染色:核染成紫红色,胞质呈
兰色,疟原虫消化血红蛋白产物-疟色素呈棕黄色 疟原虫在RBC内各期形态各不相同 间日疟原虫在RBC内的形态 三期六种形态 滋养体期:大、小滋养体 裂殖体期:成熟、未成熟裂殖体 配子体期:雌、雄配子体
2 裂殖体期Schizonts
2.1 未成熟裂殖体 (immature schizont)
经40小时晚期滋养体发育 成熟,虫体变圆,空泡消失
核开始分裂
2-12 细胞核 薛氏小点 受染RBC 变大、颜色苍白、
形态不规则
2.2 成熟裂殖体Mature schizonts
裂殖子12~24个,平均16个, 排列不规则
1.2 晚期滋养体-大滋养体
经8~10小时,虫体增大,伸出 伪足,胞质增多,出现疟色素 (malarial pigment)
红细胞胀大,颜色变淡,并出现 能染成淡红色的小点,称薛氏小 点(Schüffner's dots)。
滋养体充满RBC, RBC变形 原虫胞质大,变形,有一大空泡 胞核增大 疟色素增多 薛氏小点明显
疟原虫 Plasmodium
Department of Human Parasitology, School of Medicine,Shandong University
ZhouHuai-yu
[教学大纲]
熟悉孢子虫纲基本特征。 掌握疟原虫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防治原
则及首选药物。 熟悉恶性疟原虫环状体、配子体形态;恶性疟原
1 滋养体(trophozoite)期
Fig. 1: normal red cell; Figs. 2-6: ring stage parasites (young trophozoites)
1.1早期滋养体--环状体 虫体胞质较少呈环状,中间为大空泡 细胞核位于虫体一侧,颇似戒指的红宝石。 早期滋养体又称为环状体(ring form)
疟疾典型临床表现:周期性、规律性寒战、发热和出汗。 疟疾(Malaria)是世界六大热带病和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
一,对人类危害极大,非洲每年死于疟疾的儿童约100万。 malaria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各国。在我国华南、华中
的某些地区,特别是云南和海南省尚有不少病例。 malaria仍是我国重点防治寄生虫病之一。
Life Cycle
生活史
人疟原虫生活史,都需要人(中间宿主)和雌性按 蚊(终宿主)做宿主,并经历世代交替。
1.在人体内发育 肝细胞内为裂体增殖,称红细胞外期(红外期) 在红细胞内发育包括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红内 期)和配子体形成。
2.在蚊体内发育 在蚊胃腔内进行有性生殖,即配子生殖 在蚊胃壁进行的无素集中成堆
从红细胞释出裂殖子的全过程约 需1分钟。
在血液中的裂殖子,一部分被吞 噬细胞吞噬,一部分侵入健康的 红细胞,重复裂体增殖过程。
3 间日疟原虫配子体
疟原虫经过几次红细胞内裂体增殖,部分裂 殖子在红细胞内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发育 为雌性配子体(female gametocyte,即 macrogametocyte)或雄性配子体 (male gametocyte,即 microgametocyte),
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生活 史的主要区别点疟原虫的免疫学及流行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疟原虫的致病和实验诊断及防治原则 难点:疟原虫生活史与致病机制
[教学内容]
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是疟疾(Malaria)的病原 体。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俗称“冷热病”、“打摆子”、 “发疟子”、“脾寒”、“瘴气”等。
疟色素集中成一团 虫体占红细胞体积的
2/3至3/4
4 恶性疟原虫雌配子体
新月形,两端较尖 核致密,深红色,
常位于中央 疟色素黑褐色,分
布于核周围
5 恶性疟原虫雄配子体
腊肠形,两端钝圆 胞质色蓝而略带红 核疏松,淡红色,位
于中央 疟色素黄棕色,小杆
状,在核周围较多
二、生活史
学习要点: 1.感染阶段:子孢子 2.感染途径与方式:蚊虫叮咬;输血或经胎盘。 3.致病阶段:红内期疟原虫 4.寄生部位:肝细胞、红细胞 5.媒介:雌性按蚊(为终宿主) 6.诊断阶段:红内期原虫
环纤细,约为RBC直径的1/5 核1个,但2个常见 红细胞常含2个以上原虫 虫体常位于红细胞的边缘 ,呈“鸟飞状”
2 恶性疟原虫—大滋养体
一般不出现在外周血 体小结实,圆形,不
活动 疟色素集中一团,黑
褐色 原虫此时开始集中在
内脏毛细血管
3 恶性疟原虫成熟裂殖体
裂殖子8~36个,通常 18~24个,排列不规 则
间日疟原虫配子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疟色素 均匀分布于虫体内,核1个。
3.1 间日疟原虫雌配子体
虫体较大,占满胀大的红细胞 胞质致密,色深蓝 核小致密,深红色,多位于虫体一侧 疟色素分散
3.2 间日疟原虫雄配子体
虫体较小,胞质浅蓝 核大疏松,淡红色,多位于虫
体的中央。
1 恶性疟原虫--环状体
目前认为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的子孢子有:速 发型和迟发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