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3月
有关工作作风问题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有关工作作风问题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最近,有关工作作风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作风问题不仅仅关乎一个人的个人素质,更关乎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价值观念。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工作作风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首先,我们要重视工作作风的问题。
作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行为方式。
一个人的作风好坏直接影响着他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因此,良好的工作作风对于工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自觉地培养好的习惯和精神状态,以高尚的品行和良好的工作态度,为自己的事业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其次,我们要加强对工作作风的培养和引导。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道德、品德和职业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流程和规范,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让工作作风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发展。
最后,我们要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更能让员工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合作的力量。
因此,我们应该营造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工作氛围,让工作成为一种愉悦和享受。
总之,良好的工作作风是企业和员工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携手,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
【作文素材】人民日报2024年3月时评
人民日报2024年3月份时评金句作文素材汇总01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适用主题:实践、实干等02文物不言,自有春秋。
适用主题:文脉、文化等03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适用主题:教育等0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适用主题:前瞻性、提前筹谋等05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适用主题:知与行等06奋斗最美,万事奋斗以成。
适用主题:奋斗等07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适用主题:传承与创新等(出自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意思是运用古人总结出来的创作基本法则,开创自己新颖独特的创作局面。
)08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适用主题:教育强国等09新时代同心逐梦,新征程凯歌以行。
适用主题:奋进新时代等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
适用主题:奋进新时代等1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适用主题:物质与精神文明等(出自《管子·牧民》,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12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适用主题:创新等13前途一片光明,舞台无比广阔,奋斗正当其时。
适用主题:美好、奋斗等14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适用主题: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等15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适用主题:积力与众智等(出自《淮南子·主术训》,意思是善于积聚众人的力量,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能够集中大众的智慧,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
)16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适用主题:全局意识、长远目光等(出自清朝·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意思是不能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不能够筹划好眼前的事;不能着眼全局来谋划事务,也便没有谋划或者治理一个地区的才能。
)17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
适用主题:时代青年、使命担当等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安全的发条,必须拧得紧而又紧。
适用主题:粮食安全等19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中山市知识界人士联谊会会讯 “一人一议”汇编
33
阮志远:落实教师工资改革,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中山市的教师工资近几年的增长速度较周边城市都慢,种种原因种种理由,相信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中山成功通过教育强市,新一届政府上任,中山的教师加薪,正是喜事重重,也正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教育和坚持教育强市的决心。
然而,作为教师的一员,也为部分镇区加薪和补发薪金的不落实,深感难过。
希望各级部门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落实工资改革的执行。
解决办法:
建议把落实教师工资改革,作为各镇区工作考核的基本指标之一。
李美:幼儿教育师资培训要重视
现在中山幼儿教育师资较为短缺,老师流失较为严重,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大点:
一、与中小学老师相比,幼师的社会地位较低。
二、幼师工作量大,但报酬则相对较少。
尤其是私人承包的幼儿园、镇区的幼儿园,平均工资水平不到1200元,老师普遍缺乏再培训的机会。
解决办法:
建议参考部分城市,实行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方法,让学前教育与小学初中进行一体化管理,这样在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同时,也提高其老师的福利待遇,增加培训机会,从而推动全市的学前教育水平。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民⽇报评论员⽂章⼈民⽇报连发三篇评论员⽂章: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的⽣命为代价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的⽣命为代价⼈民⽇报评论员最近⼀段时间,⼀些地⽅接连发⽣重特⼤安全⽣产事故,造成重⼤⼈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惨痛的事实再⼀次敲响警钟:⼈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的⽣命为代价。
世间万物,⽣命最宝贵。
百业兴旺,安全最重要。
我们搞建设、谋发展,最终⽬的不是创造多少GDP、上多少项⽬、盖多少⾼楼⼤厦,⽽是让⼈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当前、今后的发展任务仍然很重,但发展绝⾮不计代价,更不能被曲解为⼀切为发展让路,甚⾄包括⼈的⽣命。
⼈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没了,还怎么能发展。
发展为了⼈民,发展的根本⽬的是⼈民幸福。
事故频发,⽣命安全没有保障,⼀切幸福都⽆从谈起。
⼈民是发展的主体,⼈民推动发展。
事故频发,⽣命安全没有保障,⼈民怎么能安⼼投⼊发展,⼀切发展怎么可能持续。
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为本”,始终把⼈的⽣命安全放在⾸位,把“⽣命⾼于⼀切”的理念落实到⽣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切不可⽚⾯追求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各地谋发展的劲头很⾜,许多⼯程、项⽬相继上马,安全⽣产形势更加复杂繁重。
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绷紧安全⽣产这根弦,越要摆正安全和发展的位置。
党和政府历来⾼度重视安全⽣产,制定了⼀系列法律法规,完善了相关监管制度。
但是,部分⾏业、部分地区的重特⼤事故仍时有发⽣,暴露出⼀些地⽅、部门和⽣产企业发展理念落后、安全⽣产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教训极其深刻。
⾯对⼀起起重特⼤安全⽣产事故,我们为逝者深切哀悼,也要吸取⾎的教训,痛定思痛,举⼀反三,全⾯排查隐患,坚决堵塞漏洞,切实防范重特⼤事故发⽣。
安全⽣产,预防第⼀。
国务院已经部署在全国集中组织开展安全⽣产⼤检查。
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更加坚决、更加有⼒、更加有效的措施,深⼊排查隐患,铁腕打击⾮法违法和违规违章⾏为,抓好重点⾏业领域安全整治,夯实安全⽣产基础。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一——是非界限岂能模糊
是非界限岂能模糊《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最近,中央电视台曝光了东莞多个娱乐场所的卖淫嫖娼现象,当地政府部门迅速采取整治行动。
对这次扫黄风暴,绝大多数主张弘扬社会正气的老百姓是赞成的,但也出现了令人诧异的杂音怪论。
一些人以娱乐心态看待东莞扫黄,甚至对“莞式服务”叫好,为色情业张目,嚷嚷“东莞挺住”。
在他们眼里,这类社会丑恶现象不仅不该报道,更不能打击。
如此荒唐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扫黄打非,本是正义之举;揭丑黜恶,也是媒体职责所在。
为什么却受到质疑甚至嘲弄?而那些声色犬马之地、醉生梦死之徒,为何又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乃至力挺?这一事件的娱乐化、恶搞化倾向,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心态?如此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美丑不明,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问题?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有法必行、违法必究,都是不可逾越的社会底线,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和动摇的余地。
无论是卖淫行为还是嫖娼行为,都是法律明文禁止、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的对象,这早已世人皆知。
从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层面看,卖淫嫖娼与社会公序良俗格格不入,向来为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不容。
放眼世界,即便在欧美各国,对色情业的打击也越来越严。
法律的天平、道德的准绳、社会的呼唤,无不要求我们敢于向这些丑陋现象说不,果断剔除社会肌体上的毒瘤。
然而,一些人却无视法治常识,模糊了道德界限,唱起了“卖淫有理、色情无罪”之类的反调。
东莞扫黄,这样一个是非明确的事件,竟在网上掀起不小波澜、引发复杂舆情,的确发人深思。
在价值多元、观念多变的转型期中国,固然不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求得一致,但在一些基本价值上,必须有起码的共识。
守住法律底线,保持价值判断力,具备道德责任感,这是一个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为取向,也是一个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
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只会导致价值错乱、逻辑谬误,最终行为失当、社会失序。
当一些微博大V娱乐化地调侃“人间有爱”,可曾以一份同情之心,想想那些被明码标价像商品一样叫卖的失足妇女?当一些人狂欢式地呼喊“今晚我们都是嫖客”,可曾以一份体谅之心,听听广大东莞市民热望“扫黄就要扫彻底”的心声?当一些所谓意见领袖陶醉于“群起挺黄”的幻觉时,可曾以一份责任之心,审视一下无节操之论对网络生态的扭曲,对世道人心的污染?有学者曾忧心忡忡地指出,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一种怪现象——比坏。
人民日报文章
从政真的是“高危职业”吗(人民论坛)谭用发《人民日报》(2015年03月24日04 版)一些贪官落马后,或痛斥权力让人堕落,或后悔当初入错行选错道、不该当官,或以官场“险恶”告诫子女“千万不要从政”。
诸如此类的反思之语,看似情真意切,实则大谬不然。
分明是为民服务尽责的公职岗位,怎么就成了误己误人的“陷阱”,甚至是杀人于无形的“凶器”?一朝腐败被捉便一推六二五,把所有的过错归罪于“权力”本身,暴露的是抵不住诱惑、守不住清廉、容易自我腐化蜕变的本性。
从政同当医生、清洁工等一样,职业本身并无尊卑贵贱之分,也无风险高低之别,更不是从了政就一定会变坏。
一些人滑倒在有油水的地方爬不起来,思想防线上开了口子是重要内因。
正如有人说:“人一旦有了权力,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因此变得伟大起来。
”一些人走上贪腐之路,正是因为这种错觉,把权力的强制力当作自己的个人力量,把权力掌控的公共资源当作自己名下的个人财产,其结果也必然被这种错觉吞噬。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
”清廉乃居官者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
人不清廉莫从政。
从政的本义,就在于无私地为公众服务。
无私,并非无视正当的个人利益,而是不能用公权谋私利。
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腰缠万贯、富贵荣华的念想。
对党的干部来说,风险不在于反腐败,而在于辨别不清为公还是为己的价值排序;危机不在于制度约束,而在于从内心中缺少对权力的敬畏、对清廉的认同。
廉乃正本,贪为堕源,任何时候都当牢记。
事实上,清廉不只是从政者的应有品格,更是做人的基本品性。
贪心重、利欲心重的人,为官从政,迟早都会披枷带锁、坐穿牢狱。
即便经商,也往往难以干成事业,甚至会自掘坟墓。
即使是做一个普通的人,干一份平常的职业,最终也会因贪利小器而失去人缘。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说到底,就是内心对“清”的一种信念、信守。
很多人正是因为尚清、守清,淡泊名利,做人做得堂堂正正,做事做得干干净净,做官做得清清白白。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4月1日-4月15日)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4月1日-4月15日)到基层看看全是办法”(人民论坛)谢国明《人民日报》( 2015年04月01日 04 版)近日到浙江采访,刚从基层调研回来的一位省委省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谈到在基层调研的感受时说:“坐在办公室想想都是困难,到基层看看全是办法。
”诚哉斯言,深得党的群众路线之真谛,找到了经济转型发展的活力源泉。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国际市场没有大的起色,稳增长难度加大,一些领域仍然存在风险隐患。
面对这样的困难和问题,一位企业家说,中央强调“三个自信”,作为经济微观活动的细胞,我们企业家要做到“三个相信”:相信党中央的集体智慧和政府的有效作为,相信市场机制的作用,相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企业家有这样的认识,就能够做到真正自信,摆脱焦虑和犹疑。
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但是,有一些企业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进入了误区,陷入了困境。
于是出现了一种畏难情绪:企业不搞转型创新,等死;搞转型创新,找死。
如何避免这个陷阱?有企业家认为,从事科学研究,需要创新导向;从事企业创新,要以市场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
市场广阔,一旦技术获得突破,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益。
如果技术先进,但没有市场价值,投入越多,亏损就会越大。
这样的实例,过去和现在都比比皆是。
正确把握市场的逻辑和科研的逻辑之区别,企业就能够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过程中躲避陷阱,把握命运。
在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企业有困难,政府怎么办?浙江一些基层政府认为,政府要帮助企业,但是不能包办代替,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具体事务。
他们认定,凡是市场能做的,都交给市场。
只有市场干不了干不好的,才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承担起来。
有的基层政府建立了“8718”(帮企业一把)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
有的实行负面清单以外,不再对企业的投资等经营行为进行审批,通过政府的“瘦身、转身、健身”,解决行政管理的错位、越位、缺位,激发市场的活力。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讲话发言稿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讲话发言稿
(本文来自,最大的原创公文网站)我认为,《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对当前若干重大问题做了深入分析和深刻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央精神,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很强的思想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对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切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领会三篇文章、贯彻中央精神,要认清形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断...阅读完整文章将扣除您1点积分,确定要浏览吗?。
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学习了人民日报刊发的《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三篇评论员文章。
使我深受鼓舞。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在这重要的时刻,中国两会的召开,确定了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在今年,中国人民还将迎来又一让人振奋人心的政治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召开。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是全国人民满怀期待的历史事件,它将让中国的历史翻开又一个新的篇章。
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我学习了人民日报的三篇评论员文章。
当前,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
我们既要正视前进中的问题与矛盾,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总体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要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难点,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
今年两会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了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价格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府改革等改革的重点任务,为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动力。
稳中求进,是党中央确定的今年工作的总基调。
“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科学发展,中国一定能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两会闭幕以来,五千多名代表委员和13亿人民带着这样的共识踏上新的发展征程。
集中精力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犹存,信心与勇气同在,只要我们继续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就一定能为中国发展迈向新高度打下坚实基础,创造新的更加伟大的成就。
我们将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人民日报2022年3月神仙作文素材金句摘抄50句+时评
人民日报2022年3月神仙作文素材金句摘抄50句+时评1、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2、在一撇一捺、一点一滴的坚持中。
3、有网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黄金是在超新星爆炸、中子星合并中形成的金属,在经过漫漫长夜后与地球相遇,是恒星亘古的余晖,堪称“宇宙级硬通货”。
4、组合,为抒情表义给出靠近最优最美之解。
5、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
6、吸睛不能辣眼睛,玩梗不能恶趣味,出圈不能靠出格。
7、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
8、网络暴力这把“刀”必须入法治这个“鞘”。
9、只关注导航软件中点对点的连线和精确计算的距离数字,我们很容易脱离具体环境的历史、文化和人情味,淡化了与大地的联系,弱化了对世界的感知,也可能在急匆匆的赶路中,丢失了“在路上”的乐趣。
10、能好好地睡一觉,犹如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11、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
12、当伸出手指指责别人的时候,还有三根手指正指向自己。
13、人生标尺上,他们为艺术划定的刻度无一不是:“一辈子”“为中国”。
14、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15、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16、当“银发族”愿意踏出第一步,搭乘数字化快车,我们也应一路从旁协助,帮助他们更好融入数字社会。
17、冬奥的底色,是美丽中国。
18、当消费者认可了这套叙述,自然愿意为“生鱼片加米饭”背后的溢价埋单。
19、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20、“一朵雪花”,开放在每一个未来。
21、我看不清这个世界,但希望世界看到我。
22、用金融“活水”浇灌科创之树。
23、音乐,是属于时间的听觉,而这些问题,也正需要通过时间来印证。
24、政府工作报告点名“你我他”,“国家账本”中填满民生事,社交平台上“国家最懂我”的热评折射出保障改善民生的温度和成色。
25、试图为人格打上固定标签,忽视在交互情境中动态变化的“主体间性”,难免有刻舟求剑的嫌疑。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3月16日-3月31日)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3月16日-3月31日)以制度筑自信以民主聚人心(社论)——热烈祝贺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人民日报》( 2015年03月16日 01 版)观大势、掌全局,议大事、抓大事,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
这次大会充分发扬民主精神,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与会代表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履职尽责、凝心聚力,再次奏响了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乐章。
大会务实高效、成果丰硕,我们对此表示热烈祝贺。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会议充分肯定各国家机关过去一年的工作。
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总体要求,贯穿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既讲成绩、也讲问题,直面困难挑战,部署应对之策,是一个凝聚力量、提振信心、求真务实的报告。
代表们尽心履职,听取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为部署和落实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凝聚起广泛共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全面依法治国首先要完善立法制度。
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立法法修改决定,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生动实践,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成功典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成果。
我们相信,立法法的修改完善,必将对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立法质量,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稳增长调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任务艰巨而繁重。
新形势下,面对接踵而至的挑战、稍纵即逝的机遇,尤其需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支撑作用,广聚社会共识,崇扬法治精神,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提供强大的制度动力。
人民日报关于诗意人生的评论员文章
诗意人生1. 序人民日报评论员:诗意人生,是一种超然情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诗意人生的向往越来越强烈,诗意生活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态度和境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诗意人生进行深入阐述,以探讨人们对诗意人生的向往,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诗意人生。
2. 诗意人生的内涵诗意人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是一种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诗意人生是对生命的感悟,对世界的独特视角。
它是对美好的追求和真善美的体现。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诗意人生的向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对自然的向往诗意人生是一种对自然的向往。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的喧嚣和压力让人们感到疲惫和迷茫。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远离城市的自然生活,追求诗意般的田园生活。
他们渴望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宁静和平和,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
这种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人们对诗意人生的追求和渴望。
4. 对艺术的追求诗意人生是一种对艺术的追求。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理性的结晶,是对生活和情感的表达。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欣赏也越来越深入。
无论是音乐、绘画、舞蹈还是文学、电影,人们对于艺术的向往和追求都表现出诗意人生的内涵和境界。
通过艺术的欣赏和创作,人们寻找内心的安宁和情感的共鸣,实现诗意人生的追求。
5. 对生活态度的理性思考诗意人生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理性思考。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愉悦,他们开始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人们渴望实现内心的平衡和情感的升华,从而达到诗意生活的境界。
6. 如何实现诗意人生诗意人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同时也是一种需要付出努力和实践的生活态度和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实现诗意人生呢?7. 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愉悦要实现诗意人生,首先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
心得体会
在学校组织下,我认真学习了人民日报《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三篇评论员文章。
使我深受鼓舞。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全国两会在今年召开,确定了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也即将召开,正如评论员文章《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一文中指出:
当前,改革发展呈现出活力迸发、蓬勃兴旺的良好态势。
从城市到农村,从海港到边疆,从工厂到矿区,调结构转方式迎难而上,形成转型发展新热潮;惠民举措频频推出,力推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领域改革稳妥推进,破解难题迎来新契机;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加大,推动城镇化进程进入新阶段;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有机结合,大力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文化事业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社会风气和人民精神面貌展现新气象……各地各部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
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巩固和发展了“十二五”开局良好势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正如中央一再强调的,今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新情况、新变化。
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加要求我们坚定信心、聚精会神、攻坚克难、开拓前进,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我们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联系工作实际,以饱满的热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人民日报优秀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优秀评论员文章《人民日报》优秀评论员文章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日报》的优秀评论员文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文章以深入的分析、独到的观点和精彩的表达,为人们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其中几篇让人印象深刻的《人民日报》优秀评论员文章。
让我们来看一篇名为《中国创新引领世界发展》的文章。
这篇文章以中国创新为主题,分析了中国在科技、企业和教育等领域的取得的突破成果。
文章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并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文章还强调了中国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名为《中国与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章。
这篇文章从中国的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文章指出,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通过参与全球治理、推动经济合作和维护国际秩序等方面,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还强调了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还有一篇名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的文章。
这篇文章从中国的改革开放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文章指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推动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文章还强调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让我们来看一篇名为《中国坚定维护国际秩序与世界和平》的文章。
这篇文章从中国的外交角度出发,讨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责任。
文章指出,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维护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
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还强调了中国的外交理念,认为只有通过合作共赢才能实现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
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最近,《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三篇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高度评价。
当前,全国、全市、全县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但也呈现出不少的新情况、新问题。
这三篇评论员文章化解了我们心中的疑虑,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吃了一颗定心丸。
我们要切实有效的把“两会”精神贯彻好,按照中央和市委的统一要求,推动XX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这三篇评论员文章,就是我们的“指南针”,让我们进一步找到了XX未来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那就是结合实际、稳中求进,深入实施“四大战略”,持续推进“四轮驱动”。
这三篇评论员文章,就是我们的“力量源”。
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在即,我们更加需要坚定与执着,更加需要沉着与实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当前,各级各部门要全面开展学习《人民日报》刊发的三篇评论员文章的活动,迅速掀起学习高潮,全县各级干部务必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学习好这三篇评论员文章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扎扎实实地吃透精神、把握基调、了解形势,将学习与自身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要领会精神抓落实。
学习好这三篇评论员文章,要进一步领会中央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全国“两会”精神的认识,切实把“两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进一步提高对稳中求进总基调的认识,深刻理解“稳”和“进”的内涵,巩固“十二五”良好开局势头;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在路线原则问题上保持立场坚定,更加自觉地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
要结合实际抓学习。
我们千万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要做到学以致用,学而有用,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中与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与我县当前的发展实际结合起来。
人民日报时评范文五篇
人民日报时评范文五篇篇1人民日报时评据媒体日前报道,某在线旅游平台宣布将从下个月起在全公司推行混合办公,即每周三、周五员工可选择在家远程办公。
据透露,“3+2”工作制将无差别覆盖公司所有员工,且不做薪资调整。
远程办公并非新事物,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前。
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远程办公、轮班制等弹性工作制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大面积使用,作为一些企业、组织等度过非常时期的应急手段。
之后,随着疫情防控的稳定,远程办公的人们大多重新回到传统的办公室。
尽管国外一些科技巨头试图将远程办公永久化或半永久化——比如Facebook曾宣布花5-10年时间让半数员工实现永久远程办公,Twitter也宣布允许部分员工永久远程办公,不过在国内的企业中,如此大面积“正式”地使用弹性工作制,似还不多见。
弹性办公所自带的优势显而易见。
不用跑去物理意义上的规定办公空间出勤打卡,不仅让“打工人”们省却了通勤之苦,并在客观上达成缓解早晚高峰交通拥堵的结果,由此实现的减碳也是人们所乐见的。
而且对工作时间和内容更具自主性的安排,也会增加员工对自身生活秩序的掌控感。
尤其是对那些已经承担父母责任的员工来说,弹性办公让他们更好地看护孩子、料理家务成为可能。
如果父母均为享受弹性工作制的员工,安排得当的话,独立在家看护孩子并不是奢望。
更重要的是,弹性空间的存在,让一个家庭应对各种或日常或意外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之前背负的心理压力或得到减轻。
对于当下处于“夹心层”的年轻人来说,工作和生活之间哪怕是紧平衡的实现,也会显著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在当前的诸多话语中,相较于朝九晚五、固定格子间的传统办公意象,远程办公多被赋予自由自主的色彩与轻松惬意的想象。
然而,果真如此吗?居家办公看似可以兼顾家庭与工作,但这也在事实上打破了之前传统工作所建立的工作与生活的边界。
处于“员工”角色的你,随时都可能被“爸爸/妈妈”“丈夫/妻子”的“角色”需求召唤,频繁的角色切换势必影响工作效率。
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
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心得体会区政协副主席李绍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富有成效的开展,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补了钙、充了电,在为民务实、廉洁自律和提升为民服务理念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通过践行群众路线,思想受到了洗礼,灵魂受到了触动,为今后在工作中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为民意识,摒弃不良风气起到了指引和鞭策作用。
2014年12月人民日报先后刊发了《巩固从严治党的强劲态势》、《摒弃为官不为的消极状态》等六篇评论员文章,这六篇文章是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即将收官之际继续巩固和拓展活动成果的一针强心剂,为活动结束后党员干部如何践行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摒弃不良作风,紧密联系群众提供了行动指南,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通过学习讨论,总结精髓,对照检查,反躬自省,深刻领会文章精神,并决心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一、坚持加强学习,强化党性修养。
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也是坚持从严治党的基础因素,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辨别力,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不断严肃党内生活,彻底根除“四风”,严格按照党员干部标准和党员义务反躬自省,检查批判和纠错,逐步在工作实践中增强党员干部意识,锤炼坚强党性修养。
二、坚持自我完善,改进工作作风“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这句话是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的,也振聋发聩的指明了工作作风的重要性。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经历了一次严格的锻炼和考验。
当前,作风建设正在全党上下稳步推进,同时也面临着不良惯性的挑战,活动结束后更要注重干部作风和工作作风的改进,把工作作风的改进落到实处,不断取得工作的新成效,切实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当中,切实把改进工作作风和推动工作进展结合起来,时刻以群众为中心,围绕群众工作,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坚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在生活上关心群众,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大全(2013年3月)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大全(2013年3月)目录·人民日报评论员:向最美基层干部致敬 2013年03月29日08:31·人民日报评论员:让人民监督立政府公信 2013年03月29日07:53·人民日报评论员: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2013年03月29日06:53·人民日报评论员:在党的引领下汇聚圆梦力量 2013年03月28日08:26·人民日报评论员: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2013年03月27日04:51·人民日报评论员:和世界共发展与世界同分享 2013年03月26日06:48·人民日报评论员:民生改善是梦想的最好诠释 2013年03月25日07:41·人民日报评论员:用改革精神打造现代政府 2013年03月22日05:26·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发展筑牢梦想根基 2013年03月22日05:25·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发展筑牢梦想根基--四论同心共筑中国梦 2013年03月21日21:16 ·人民日报评论员: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 2013年03月21日05:05·人民日报评论员: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 2013年03月20日05:44·人民日报评论员: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 2013年03月19日05:07·人民日报评论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突破 2013年03月15日04:58·人民日报评论员:男女平等是一种现实权利 2013年03月08日05:21·人民日报评论员:从严治党不辱历史使命 2013年03月04日04:15·人民日报评论员:以绿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 2013年03月03日04:44·人民日报评论员:雷锋,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2013年03月03日04:43·人民日报评论员:多些理解支持,多些关心帮助 2013年03月01日05:12人民日报评论员:向最美基层干部致敬本报评论员2013年03月29日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四川省甘孜州瓦日乡原乡长菊美多吉用青春演绎了造福百姓的感人故事,更用生命谱写了党的基层干部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015年3月目录人民日报评论员: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 (1)人民日报评论员:共担促进男女平等的责任与使命 (5)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权力清单”推进治理现代化 (7)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全面改革优化“创新生态” (9)人民日报评论员:传承弘扬丝路精神共筑梦想同谱华章 (11)人民日报评论员: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五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2015年03月01日“8000多万中国共产党党员与13亿中国人民一起……凝聚成13亿的中国力量”,当热播宣传片《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以变幻的场景呈现一个古老而又朝气蓬勃的中国,人们在光影交错的时空激荡中深切感受到,“中华号”巨轮行稳致远,需要从容驾驭的领航者;中国现代化列车驰向远方,需要强劲有力的火车头。
这是一组每每读来让人心生感慨的数据。
国家统计局在21个省区市开展的民意调查显示,87.3%的群众认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以往相比有好转,77.1%的群众认为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有力度。
这是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正风肃纪的可观实绩,是党的建设进程中从严从实的初步战果。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任伊始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将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落脚到从严治党、使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上。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中央就制定出台八项规定,发出正风肃纪、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全党全社会为之一振。
“开弓没有回头箭”,两年多来,从坚持不懈反“四风”,上紧作风建设发条,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猛击一掌的警醒,到从严管理干1部,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党内法规体系,全方位、高标准的管党治党举措,刷新了党风政风,深得党心民心,写下了党的建设新篇章,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
在继承优良传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构成了当代中国最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
“既然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交给了我们,就要担当起这个责任”。
正是基于“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的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号召全党及时解决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认真医治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坚决祛除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为肇始,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反腐倡廉为动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成熟。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这是党的建设规律的新探索。
焦裕禄纪念馆的深情驻足,民主生活会上的以心换心,中央纪委全会上的谆谆告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2活动中的亲力亲为……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身体力行,全党同志的积极参与,不断诠释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内涵。
“全面”是基础,它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它是建章立制和执行落实的有机统一,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又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守纪律、重申守规矩;它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既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又要层层传导压力,全党动手、全党参与。
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
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
全面从严治党,意味着党的建设要在“严”字上铆足力气、下足功夫。
思想上要把好“总开关”,作风建设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制度落实强调“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反腐败斗争强调“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教育要严、标准要严、执纪要严、惩治要严、制度要严,“严”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来说,从严治党更有其自身规律。
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治标和治本的统筹兼顾、自律和他律的双管齐下。
这一党建战略思想,开创了党建新格局,表明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党建规律、治国理政规律有了新探索、新认识、新创见。
“大盘取厚势,官子有妙手。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
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必须有一个主轴,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文明,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无可替代,就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3领导不动摇。
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
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防止在大的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政治保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凝聚力量。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从苦难到辉煌,从贫弱走向复兴,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民族复兴推进到今天这样的境界,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就是要坚持不懈全面从严治党,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坚强的政治保证。
4人民日报评论员:共担促进男女平等的责任与使命2015年03月08日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
这是一个美丽又庄严的节日,请向身边的女性朋友致敬,请为我们的姐妹祝福!国际妇女节的设立,是为了促进全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
在第105个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在男女平等成为中国基本国策的第二十个年头,除了致敬与祝福,我们还有必要审视责任与使命:我们还能为促进男女平等做些什么?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取得了旧中国不可比拟的成就和进步。
男女平等成为国策,写进法律,写进社会发展纲要,写进全国党代会、人代会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完善,女性的生育权、受教育权、健康权、发展权等各种现实权利都得到更好保障。
尤其是政治参与权利得到大幅提升,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女代表委员行使权利、履行职责的靓丽风采,向人们讲述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文明故事。
但是,毋庸讳言,一位女性要有尊严地度过一生,仍需要经历比男性更多的困难。
出生人口性别比畸高,重男轻女的观念,就业时面对的各种明里暗里的歧视,职业生涯中有形无形的“天花板”“潜规则”,还有家庭暴力等,仍在困扰着女性同胞。
男女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一个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特征的现代文明社会,必然要求具备先进的性别意识。
我们虽然建立了男女平等的社会制度,但性别歧视作为一种落后的文5化观念和习惯势力,要彻底消除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的价值观,仍需要我们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
一种价值观形成于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虚功实做,需要各个层面为之孜孜以求。
于公共政策层面,必须把男女平等的国策贯彻到国家治理的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每颁布一部法律、每出台一项政策都要进行认真的评估,看它是否会影响性别平等,让政府决策的示范效应得到充分释放。
于社会层面,应着力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它以承认和尊重男女生理差异为前提,主张男女在社会层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机会与责任,在人格和精神层面享有平等的价值和尊严。
于个人层面,无论男女,都应该将男女平等从口号落实到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每个细节,平等相待、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久久为功,我们定能携手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丽的新世界。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权力清单”推进治理现代化2015年03月25日简政放权不断发力,如何以权力“减法”激发市场“乘法”?法治政府砥砺前行,如何以制度程序划定权力边界?日前,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勾画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彰显了中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对于进一步提高政府科学施政、民主施政、依法施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也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一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政府治理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要看到,政府的工作理念、管理内容、运行方式、治理水平,还存在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层级之间、部门之间有的职责还不明确,职责交叉问题比较突出;权力运行过程不够透明、权责不对等、对权力的监督不够有力等问题,容易滋生寻租空间……正是基于强烈的“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通过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把政府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以清单形式明确下来,就是要明确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厘清哪些权力应该保留,哪些权力应该取消或下放,从而确定政府部门的权责内容、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实现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从整体上标注权力的运行轨迹,在微观上划定部门的权力边界,可以说,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是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是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权责边界、促进简政放权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是规范权力运行、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重要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权力清单就是一张“明确政府权力边界的纸”。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无先例可循,地方各级政府既是责无旁贷的推动者,更是“自我革命”的重点对象,这无疑是对地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
围绕“清权,减权,制权,晒权”等主要环节,各级政府要敢于攻坚克难,善于科学实施,勇于探索创新,坚定不移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并以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为契机,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把改革继续引向深入,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一个现象值得深思: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化,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了18%,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热潮激荡人心。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将以权力的自我设限,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为引领经济新常态注入强劲动力,为推进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全面改革优化“创新生态”2015年03月27日当今世界,创新的伟力愈发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