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总结 考研资料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国情总依据2017(10)-9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是人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2016(10)-7 2017(4)-8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阶段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历史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跨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存在社会性质的区别,具体表现在:1)经济基础不同。
前者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已经成为主体,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的;后者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2)主要矛盾不同。
前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后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根本任务不同。
前者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后者的根本任务除了发展生产力之外,还要抓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国为什么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12(4)-46论2014(4)-27简2015(10)-28简2018(4)-28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构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第二、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第三、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时间。
当前世界日新月异,现代化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
5、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第一、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第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赢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第三、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紧张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
《毛概复习总结》第5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h
3
• 马克思在讲到未来社会的发展问题时,提出了在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后,要经过一个从资本主义到 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然后进入共产主义第一阶 段,这时的特点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 因此在经济和道德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 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然后再进入在它自身基础 上已经发展了共产主义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的共 产主义社会。即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 阶段的理论。至于社会主义社会还要经过哪些发 展阶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涉及,因为这不 是当时的迫切任务。
十二届六中全会
十三大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仅第一次 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而且对这一阶段在经济 方面的主要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作为全局性问
题提出和展开进行分析,初步形成系统
的理论 h
25
“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 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 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 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 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 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h
2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十三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论 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h
2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 特征
h
30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八个字既说明了社会性 质,又说明了社会发展程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社会性质与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
h
10
斯大林的认识
斯大林提出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 理论,对于俄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巩 固和发展十月革命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但是,对建成社会主义的长期 性认识不足.
h
11
• 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 • 1938年第三个五年计划(五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 1939年苏共十八大(15年过渡到共产主义) • 1940年局部试验 • 1946年“一个国家内的共产主义”是完全可能的。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正式)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 史阶段,实现这一阶段的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精神状态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的 基本特征。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 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 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一阶段的转变需要 很长的时间。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变 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六,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 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 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 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一 阶段的转变需要很长的 时间。这是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地区经济结构呈 现出的特征。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一 阶段的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对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基本特征的总体概括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 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 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农业和 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实现 这一阶段的转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进程所呈现 的基本特征。
人人进入新乐园, 吃喝穿用不要钱; 鸡鸭鱼肉味道鲜, 顿顿可吃四个盘; 天天可以吃水果, 各样衣服穿不完; 人人都说天堂好, 天堂不如新乐园。
1958年3月 成都会议 毛泽 东:“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不要 100年,可以50年。” 1958年7月5日 刘少奇: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教学重点难点1、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2、深入了解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4、正确理解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成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2、列宁: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3、毛泽东: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4、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探索: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处在“初级的阶段”1982年十二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987年十三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5年十五大提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科学含义(1)第一,性质: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不能离开。
第二,程度: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两个方面是社会性质和发展程度的统一.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
区别:二者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上层建筑方面看,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否基本确立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党的十三大从我国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等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毛概2013版课本知识点总结(第5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5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理论形成与发展1)认识国情:社会性质+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及其变化2)当前基本国情: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理论形成: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特别中国曲折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列宁第一次提出初级阶段:1981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把初级阶段作为基本国情(全局高度):1987党的十三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原因:a)已有改革开放中现代化建设经验b)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破除各种思想障碍意义: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认识发展阶段问题为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实践的迫切需要2、科学含义1)两层含义:我国社会○1社会性质: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社会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正确分析,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路线和政策○2发展程度:还处在初级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有内在联系超越阶段或落后于形势的排毒按会导致做出错误决策2)关系:二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有机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确立新社会)vs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相似: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区别:经济基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上层建筑方面,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否得到基本确立3、基本特征(过程性特征)1)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特点)2)产业结构状况: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3)经济运行方式: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5)人民富裕程度: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全体人民比较富裕6)地区发展状况:经济文化很不平衡→有先有后的发展→缩小差距7)体制改革:建立、完善较成熟、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其他方面体制8)精神文明建设: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9)国际比较: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阶段性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所需的物质基础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更高要求)e.g. 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劳动;依赖物质资源投入和土地、劳力等低成本优势;农业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2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体制机制障碍(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e.g. 总体上小康↔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社会活力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进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3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e.g. 国际国内形势和发展的相互联系空前紧密,对外开放成果显著;但经济增长对外贸依存度较大,经济质量不高,经济发展模式和安全问题较突出;发达国家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预见和难预见风险增多;4、重大意义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论断、重大发展与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以及各方面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5、主要矛盾1)内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各阶层人民群众(整体性、层次性)“需要”:随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动态性、全面性)“落后的社会生产”:生产力水平落后+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落后(主要方面)2)意义:制定路线的客观依据,反映了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社会需要方面+社会生产方面)对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所需物质基础,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都比较落后6、基本路线(行动纲领、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二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初步提出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基本路线:十三大通过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写入基本路线:十七大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第五章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理论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自考班辅导大纲(第5 ——6章)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依据指的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
我们是在这个基本国情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
基本国情是什么?总依据理论告诉我们: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依据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毛泽东曾经说过,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要认清中国国情。
过去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失误,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国情不甚了解造成的。
(如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等)。
邓小平在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时,首先考虑的是我国的国情是什么?可以肯定是社会主义。
但处于社会主义的什么阶段?特点是什么?这些阶段、特点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么走。
经过多年探索,中共十三大正式确认: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从而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中共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式表述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首先明确一个区别: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
而是特指“我国”,即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经历的阶段。
2)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两层含义,提出了我国的两个基本国情:第一个基本国情:“我国已经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1)这是一个政治判断,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了。
当前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我们都具有了社会主义的特征:从政治制度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生产资料占有看,我国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多有所有制并存;从分配来看,我国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的性质。
2014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两阶段论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 侧重从分配原则方面提出共产主义存在 两个不同分配原则的阶段: (1)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或称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
(2)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二阶段 (或称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的第二 阶级或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的第一 阶段或低级阶级
(1985年8月)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 含义与主要特征
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理论,明确界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含义,阐明了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及其解决的途径,并完整地提出了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
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 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
20
中国经济波动曲线
1953年18.3%
40%
国 民 20% 生 10% 产 总 0% 值 -10% 增 长 -20% 率 -30%
-40%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百分比
30%
1958年32.6%
中国经济波动曲线
55 58 61 65 67 69 72 75 76 78 81 85 89 92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9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 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理论,并对党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 明确的概括。
“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 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五条基本路线 )
第5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5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认为,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是认清()。
A.认清中国的国情B.中国社会所处的国际环境C.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朋友D.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答案:A;考题来源:第一节2、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现实社会的()。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D.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答案:D;考题来源:第一节3、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答案:B;考题来源:第一节4、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提出者是()。
A.周恩来B.毛泽东C.邓小平D.陈云答案:B;考题来源:第一节5、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是()。
A.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C.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D.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答案:A;考题来源:第一节6、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既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强调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A.进入全面小康社会B.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处于小康社会答案:B;考题来源:第一节7、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作了系统阐述的是()。
A.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B.1987年党的十三大C.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答案:B;考题来源:第一节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
A.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B.从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起始阶段答案:C;考题来源:第一节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里所说的初级阶段是()。
毛概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一: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二:1981 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三:党的基本核心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障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四: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3: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纲领: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形成与发展
十二大报告、十二届六中全会分别对这一 阶段的内容作了一定的分析 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党的十三 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 段,就是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 义…… 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系统阐述
形成与发展
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 征做出了新的概括,并制定了党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十六大: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七大、十八大:我国仍处于并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 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全国党政军民都要以经济建设为大局 必须把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 合起来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 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保证改革开 放的正确方向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 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 互依存不可分割
讨论 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 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 含义和基本特征? 2.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阶段性特征? 3.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的统一? 4.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的辩证统一?
问题 1.为什么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 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 的幸福线? 2.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 的邪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一、大体知识点(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辨析知识点)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低级时期。
P922.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大体的依照。
”熟悉国情,最要紧的是弄清楚此刻社会性质和进展时期,熟悉社会要紧矛盾及其转变。
P923.马克思曾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大体矛盾进展规律的分析,说明了以后社会将经历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并第一次明确地把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时期,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时期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时期。
P934.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对社会主义进展时期熟悉的不科学和对社会生产力进展速度作出严峻错误的估量,又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情形了”的盲目乐观情绪。
P945.毛泽东以为:“社会主义那个时期性,又可能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时期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P946.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假设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低级时期。
7.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低级时期包括两层含义:P96(1)从社会主义低级时期的社会性质上论述:我国社会已是社会主义社会。
咱们必需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进展程度上来讲: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低级时期。
咱们必需从那个实际动身,而不能超越那个时期。
8.那个地址所说的低级时期,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时期,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进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时期。
P979.社会主义低级时期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线路、方针、政策的大体起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需从我国的实际动身,而我国最大的实际确实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低级时期。
P99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咱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显现各类失误的全然缘故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不符合社会主义低级时期的实际;30连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注视庞大成绩的全然缘故之一,就在于制定的线路、方针、政策合乎社会主义低级时期的实际,既纠正了那些超载时期的错误观点和政策,又掏了抛弃社会主义大体制度的错误主张。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957年毛泽东在 《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问题》中 第一次系统的提出 社会主义矛盾学说, 为解决这个问题要 团结全国各民族调 动一切积极的因素。 建设新制度和新家 园。
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党内的主导思想发生了变化, 党内出现“左”的错误,八大的正确思想没能够坚持 下来。1957年下半年党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再次上升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一步提升为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纲领。正是由于这种对 当时国内发展的一种错误估 计引发了后来国内十年文革,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深重 的灾难。
再见
三个必须:
毫不动摇地坚持 党的基本路线要 做到的三个必须
必须紧紧围绕着 经济建设这个中 心
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同改革开放结合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这边缺处 理二者关系
必须旗帜鲜明地 反对资产阶级自 由化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 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坚持党的基 本路线不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 实现才能有了根本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 希望。 -----邓小平
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 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我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各种互相联 系的矛盾,但主要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将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一个长期持久的矛盾。
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中国共产党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紧紧 依靠全国各族人民两者的结合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 胜利。 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5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据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两个没有变”
十八大 “三个没有变”的科学判断
•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 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 变; •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 有变。
•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 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 最大实际。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
第五章
第一节
二、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科学含 义和主要特征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 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 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 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 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 特定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
• 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 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 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的重大意义
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
基础
• 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
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
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
• 党的十八大所讲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三个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自信,也 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国情、清醒确把握历 史方位的基础上。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 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
的动态发展过程。
既要认识其发展的长期性,又要认识到其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 阶段,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案例1:一道世纪性的难题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之前,就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论证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同时,也做出了未来社会分阶段发展的判断。
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演进,将分为三个互相衔接的历史发展阶段: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阶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列宁结合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进一步探索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经历的发展阶段问题。
他在马克思、恩格斯划分三阶段的基础上,首次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明确地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并认为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多极的发展过程,其状况就像许多环节组成的链条一样。
依据这个思想,列宁判定当时的俄国“还只是处在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也有“它的开始继续和终了”的发展过程。
而斯大林在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的贡献,是提出了区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三个标准,即基本实现工业化、农业集团化和消灭剥削阶级,并以此为基点,于1936年宣布苏联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
问题是他没有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发展中所必须经历的“中间环节”,忽略了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多极的发展过程,需要划分阶段的思想,也忽略了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尚低,是一个经济文化还落后国家的现实,将自己建立的社会主义坚定地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1956年,毛泽东在我国宣布进人社会主义后,曾结合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一度把社会主义区分为“建立”和“建成”两个概念,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还没有建成。
他将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毛泽东上述关于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建成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的论述,发展了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要划分阶段的思想,较斯大林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参考答案)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A3. A4. B5. D6. C7. B8. D9. A10. D11. B12. D13. C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3. ABCD4. AB5. ABCD6. BCD7. AC三、简答题1、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2、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答:(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四、辨析题1.答:错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
2.答:错误。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任务、发展动力和总体布局
第5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案例思考】:
错误观点批驳:过渡论
•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 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我国在1956 年以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以公有制为主 体,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因此,我 国无疑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那种认为我国现阶段 还处在过渡时期的观点,显然是不对的。
共 产 主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义 发 展 历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程 过渡时期
第5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邓小平
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 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 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 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 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 际来制定规划。”
不同
根本任 务 所属范畴 社会主义 社会建立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多种经 济成分 新民主主 处领导 义社会 地位
占主体 地位
人民日益增长的 发展生 物质和文化的需 产力 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的矛盾 资产阶级与工人 消灭资 阶级的矛盾 本主义
社会主义 社会未建 立
第5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5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罗波夫、契尔年科等又提出“发达社会主义入口”的主张,但 始终没有对自身基本国情作出有科学根据的清醒分析。到戈尔 巴乔夫,前苏联则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理论,并最终导致苏联 解体。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当时也有着与苏联相同或相似的 提法,基本认为处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比较乐观的,现在看是过于乐 观了;列宁修正了马克思主义,一国首先搞社会主义,但列宁 也是过于乐观,说“共产主义在我们这一代人是看不到了,你 们在座的一代人可以看到。”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共产主义的第二 阶级或高级阶段
此时没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区分
共产主义的第一 阶段或低级阶级 过渡时期
2、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第一次提出社
会主义社会的概念。
2.列宁:
十月革命前后,提出了只有经历一个相当长 的过渡时期,才能从“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到 达“完全的社会主义”或“发达的社会主义”。
1936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
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
1952年,苏联已经处在“从社会主义过
渡到共产主义期间。”
斯大林的主要观点: 一是把社会主义的“建立”看成是
“建成”了社会主义 二是认为社会主义的建成之日即向 共产主义过渡之时
斯大林在1936年确立了社会 主义制度后,就宣布苏联已经建成 社会主义,并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 的任务。 也就是在斯大林看来 ,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 义过渡之时。 1917-1936年 1936年 基本建设社会主 义社会 共产社会的第一 阶段即社会主义 社会 苏联正向共产主 义前进
与”建成” 二是把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不 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 主义 三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 转变时期
1956年在八大上:社 会主义刚刚建立,还没 有建成。
1957年提出我国社会主 义社会已经进入,但尚 未完成。
思考: 为什么说是社会主义只 是刚刚建立?
1959年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 能分为两个阶段: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 段,不但必须实 行按劳分配, 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 争,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 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 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
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五章重点笔记整理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_____会议通过的《_____》第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处于初级阶段。
2._____会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进行系统阐述。
3._____会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_____会议提出我国现在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_____会议强调“两个没有变”:_____和_____。
6._____会议强调“三个没有变”:_____、_____和_____。
7._____会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_____,这阐明了_____;二是_____,这阐明了_____。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a.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领导地位。
b.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地位是否基本确立。
c.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不同d.革命和建设的任务不同9.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10._____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_____性和_____性相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_____和_____决定的。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1956年中共八大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_____的要求同落后的_____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_____的需求同_____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描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_____和_____的矛盾,_____和_____的矛盾”。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再次指出:“我国的社会 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 发达。”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 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 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 还不发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作出了超 越现实的判断,于1936年宣布苏 联已完成农业集体化、工业化, 基本上实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即社会主义。 1952年,苏联共产党的主要任务 ,就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 义。 其后的赫鲁晓夫,比斯大林走得 更远,提出共产主义建设论。
本章结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和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 特征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启发思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讨论交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 义社会都存有多种经济成分, 其区别在哪里呢?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社会性质上存 在着明显的区别: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 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 体制的历史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结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点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经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
他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
后来,他又明确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
2.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3.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4. 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5.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6.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7.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8.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个“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三个“没有变”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考点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程度)。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2. 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着明显的区别。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
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
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八日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7. 社会活力最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三)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政治、实践意义。
3.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就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