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书,

合集下载

葫芦套村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葫芦套村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葫芦套村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一、基本情况全辖4村个居民组, 297户居民,974口人,其中农业人口777人,劳动力540人。

(一)自然概况地理位置:位于通化县东南部、哈泥河畔的葫芦套村,坐落在通化市一水源上游,距通化市12公里,距二密镇15公里。

南部与通化市相连,西北与孤砬村交界。

公路线长2.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97.6公顷。

哈泥河环绕葫芦套村,流程8公里,河面最宽100米,最窄52米,水域面积30公顷,总蓄水量为1000万立方米。

哈泥河呈半包围状包围本村,旱季水源平稳。

并且地处通化市一水源保护区,建有人工湿地2处。

(不能报建完吧?应该拟建)(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村总面积897.6公顷,其中耕地153公顷,其中大田作物103公顷,蔬菜及各种经济作物50公顷。

林地685公顷,居住13公顷,道路等16.6公顷。

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4.3% 全村有贫困户28户,五保户1户,享受低保37人,加入合作医疗805人。

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玉米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

人均纯收入8300元。

全村通有线电视,通了自来水,巷路全部水泥硬化。

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卫生院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1、天然气候优势,土地平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哈泥河环绕全村,气候适宜,有利于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距通化市12公里,距二密镇15公里。

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种植玉米作物为主;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农民收入来源单一。

2、精神文明建设匮乏,村民的物质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是村民们的业余活动较少,主要还是以扭秧歌为主,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待加强和提高。

二、规划建设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作为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目标,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先决条件,以全面整体推进葫芦套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提高为最终目的,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具有葫芦套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济。

2012年下半年新农村建设思路

2012年下半年新农村建设思路

农村2011年下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在农村,在农业,在农民问题上。

党的十七大基于我国国情,对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和工作措施,特别是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是我国农村发展的理论指南。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党在新时期关于农村的政策,推动遥岭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在11年上半年的工作基础上,我村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特制定xx村11年下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如下:一、总体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我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我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发展我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我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二、具体措施1、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

总的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产出率。

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改善农业技术装备条件,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优质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要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2、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我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努力,明显改变我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要继续加强我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道路建设,在巩固人畜饮水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发展我村沼气及其他适合我村特点的清洁燃料和能源。

关于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为贯彻落实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促进三农工作转型升级,切实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就花桥镇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一、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大绿化建设年活动,重点发展苗木花卉、绿色果蔬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居民点建设和农村居民点环境整治,努力实现三农工作新突破。

二、目标任务实施“54321”战略,做强粮油、果蔬、水产、畜禽、苗木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建成四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年均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左右,培育两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引进、建设一家投资大、规格高、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项目,加快推进我镇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16%以上;完成县下达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任务;尽快交付在建的446套新农村安置房,新开工建设6幢216套;完成新农村居民点已建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任务,促进安置点物业服务行业规范化管理;完成3个村庄整治项目和100户危房改造任务,并加强对违法建设的巡查和打击力度;至少完成一个村级组织公共服务场所新建任务。

三、工作重点(一)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打造高效优质设施蔬菜示范园“111”工程。

即:一个市级蔬菜标准园—花桥村,面积500亩;一个县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东门村,面积300亩;一个镇级蔬菜标准园—成村村,面积150亩。

(二)推进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打造苗木花卉精品园。

完成苗木花卉基地4000亩的任务,鼓励花桥镇苗木花卉服务专业合作社申报三级资质;争取引进一家园林资质公司到复兴村建立500亩精品苗木花卉示范园。

(三)强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转型倍增计划。

今年全镇计划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建立2个500亩,1个1000亩的示范片。

太平乡五星村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太平乡五星村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太平乡五星村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五星村位于突泉镇东北9公里处,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居民村。

全村居住户483户,总人口1556人。

耕地总面积12469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4400元。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农业转型为先决条件,全面整体推进五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发展有特色、可持续的农业产业化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五星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任务目标(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有序开发水源,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现人均4亩水浇地,灌溉设施全部配套;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种植面积达到95%以上;新建150平肉羊养殖良种站一个,增加肉羊养殖1600只,畜禽防疫密度达到100%。

(二)加快推进产业基地培育。

围绕设施农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全县设施农业专业村,新增设施农业大棚(暖棚)20座,设施农业种植户达到100户以上,设施农业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40%以上,农户参与率达到40%以上;新建500平方米瓜菜批发市场一处,劳务输出人数稳定在450人以上。

今年计划新建肉鸡养殖小区一个,1000平方米鸡舍15栋,并通过基地培训,使至少300人掌握肉鸡养殖技术。

(三)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促进村容整洁。

重点做好示范村“一条街”建设,着力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维修屯间道和边沟,修砌院墙3000米,实现道路硬化1580米,全部完成村屯内所有街道及绿化建设工作。

全面完成自来水安装工作,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有效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大力实施信息通畅工程,实现示范村信息全覆盖,全面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入户工程,入户率达到100%,确保群众接收收看到区、盟、县新闻。

火龙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火龙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火龙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2010-2012)为深入贯彻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加强火龙村的规划管理,科学、合理指导该村的发展和建设,结合当前村情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概况一、地理位置火龙村位于芜湖市南端,火龙岗镇东北角,荆山河以西狭长带状地域。

村域7.3平方公里,一山四水六分田,是典型的长江中下游的气候和自然环境。

村内铁路、国道、高速和乡村道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距市中心不到10公里。

二、自然条件火龙村属典型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种植业和水产资源较为发达,特别是水产养殖已经具备一定规模。

该村一年四季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型,全年降水量1498mm,主要降水集中在早春和梅雨季节,伏秋多旱,全年日照1955小时,年平均气温17.5℃,无霜期226天,年主导风向是东南风。

三、社会经济概况1、人口:全村2009年底总户数1123户,,总人口4656人,农村劳动力3128人,其中外出务工632人。

2、产业:农业主导产业为水稻、油菜种植和水产养殖。

3、产值:全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27万元,农业产值42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

4、行政区划:2007年火龙村由三冲、龙桥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共分为郭坳、道山、火龙、李坳、王屋、龙桥、潘村、八房8个片,28个村民小组。

5、建设现状:(1)国土资源:火龙村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农业耕地4200余亩,山里500余亩,水域2300余亩,建筑及道路用地3800余亩。

(2)产业基础:火龙村是传统的农业大村,种植业以水稻、粮油为主,养殖业以水产为主,经过近几年发展,农家乐等农业服务业逐步兴起,特别是垂钓活动。

村域内企业发展迅速,家具厂、混凝土搅拌站等十余家,经济发展活跃。

(3)城镇建设基础:原有居住用地环境较差,居住质量不佳,住宅密度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居民生活不便。

XX镇2012年中心村及农民新居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案.

XX镇2012年中心村及农民新居规划与建设实施方案.

XX镇2012年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中心村暨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我镇城镇化建设步伐,结合我镇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并经党委会议讨论决定,特制定2012年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七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提升水平”的思路,坚持以新规划为先导、新民居为重点、新农民为主体、新机制为动力、好班子为保证,政府引导,社会聚力,协调联动,使中心村建设示范工程真正成为惠及全镇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二遵循原则。

我镇中心村建设以新建中心村为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原则。

建设农村新民居是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社会各界的参与意识。

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

二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原则。

紧紧围绕全省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既要突出村庄特色,又要经济、适用。

三是节约用地、集约建设原则。

立足节约用地,一方面加大旧村改造力度,另一方面提倡民居多层发展。

四是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原则。

坚持先易后难、先重点区域后一般区域,有计划、按步骤地稳步推进,确保农村和谐建设,稳步发展。

二、工作任务、目标及开发方式按照我镇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要求,我镇规划为6个中心村,十一个居民点。

2012年-2016年率先确定六个中心村,逐步引导全镇居民入住各中心村,实现整村搬迁,集中居住。

另外,要配套建设中心村办公室,建设洗浴、餐饮、超市、卫生等公共服务场所,使中心村服务功能完备,还要规划畜牧养殖区、农副产品集聚区等。

具体开发方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主要是通过优惠政策吸纳开发商参与工程建设,运用老宅基地整理置换并补贴方式,推进民居建设进程。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旨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为此,本文将从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治理等方面,提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一、规划方面
新农村建设规划应全面考虑乡村特点和需求,制定长期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完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三、产业发展
鼓励农民发展生产,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

五、乡村治理
加强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农村法规制度,加强村民自治,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必须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乡村治理,全面推动农村全面发展。

第 1 页共 1 页。

2012新农村建设

2012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
我国现存的2个突出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和购买力问题
2、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核心目标: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以提高粮食产量为中心。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1、卫生事业
2、教育事业
3、农村养老保险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扩宽农民增收渠道
2、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3、稳定完善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
4、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A项目扶贫
B管理扶贫
C科技扶贫
D教育扶贫
5、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6、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发展的8种模式:
1、工业企业带动型
2、特色产业带动型
3、畜牧养殖带动型
4、休闲产业带动型
5、旅游产业带动型
6、商贸流通带动型
7、合作组织带动型
8、劳务经济带动型
农业科技: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3、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
4、发展农业机械化
5、加快农业信息化。

XX乡2012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XX乡2012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XX乡2012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2012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

我乡将在巩固已经取得的新农村建设成效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导,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为切实抓好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加强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强化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村庄整治为抓手,以完善社会保障为切入点,逐步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思路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乡农业农村实际,2012年全乡新农村建设主要按照“一个规划、两个项目、三件实事、四个确保”的思路开展工作。

“一个规划”:就是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产业新农村、文化新农村、观光新农村、生态新农村、和谐新农村”五种模式的要求,在村组干部的配合下,每个新农村指导员必须完成至少1个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规划。

“两个项目”:就是要围绕就业难、饮水难、出行难、就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六难”这一系列民生问题结合所驻村的工作实际,积极争取或组织实施或储备至少2个项目。

提高文明卫生程度,推进乡风文明进程的一项民心工程。

需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做好通组路、连户路硬化、垃圾池、公共设施建设等项目,保证工程质量,加强后续管护,确保发挥作用。

“三件实事”:就是结合所驻村的实际,结合“一事一议”、新农村建设及其他扶贫项目的实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能做什么就干什么,解决所驻村或村民小组当前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在村组干部的配合下,每个新农村指导员必须完成至少3件实事。

“四个确保”:就是指导员要确保所驻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不低于上年平均水平;确保农村养老保险足额收缴;确保所驻村无辍学儿童;确保所驻村村规民约健全,保证生产发展、村容整洁、文明和谐。

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5则范文

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5则范文

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5则范文第一篇: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2012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塔山快速崛起的关键之年。

为此,必须进一步统一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谋发展,强力推进工业兴镇、富民强镇、旅游旺镇、特色名镇进程,实现跨越式新发展,要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上级部署,全面实施富民强镇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努力实现全面小康新塔山;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工业强镇为抓手,以创收富民、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努力把塔山镇建设成为工业经济重镇,高效农业示范镇,着力打造赣榆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第一镇,争创省级生态环境优美镇。

一、切实加强土地流转,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一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孵化育雏中心、种鹅场、新增林禽养殖鹅鹅舍100栋,万头养猪场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年底拥有验收存栏5000头以上,畜禽标准化建设项目、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项目、农村能源沼气项目,确保验收合格率达100%,积极与上级对接,争取更多农业科技扶贫项目,加速提升全镇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水平,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切实加大农业服务力度。

结合塔山镇实际情况,以科技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农业产业化工程、农产品品牌工程、科技示范户培育工程、阳光工程的实施力度,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和农产品竞争力。

进一步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二、依托四城同创工作和万倾良田项目实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改善镇村环境面貌。

积极抢抓当前《江苏沿海地区开发规划》带来的新机遇和赣榆县塔山镇万倾良田项目的实施,继续推进土城村小官庄、小探马、小范庄自然村新村建设,小范庄村100户住宅楼力争主体完工,年底入住率达到百分之百。

计划投资400万元修建水泥路5493米,硬化面积61200平方米;投资150 万元修建下水道10986米;投资6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10盏;投资5万元新建垃圾池30个;投资30万元完成绿化10986米;投资45万元建设农村服务中心两处,建筑面积350平方米;计划投资200万元建设秸秆气化站一座,同时投资20万元完成营城公园健身广场建设,广场占地15亩,建设花坛20个,营造花园式人居环境,使土城村呈现河水清澈、风景依依的优美景象;镇区三纵三横工程完成工程基础设施正在建设;西外环商业步行街建设工程主体工程正在建设。

新农村建设路径规划书

新农村建设路径规划书

新农村建设路径规划书近年来,我国农村面临着城市化进程的冲击和农民人口流失等问题,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构建美丽宜居的新农村,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农村建设规划。

本文将从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农村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规划。

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建设的核心,要构建富裕宜居的新农村,必须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我们应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能和农产品质量。

同时,发展农村产业体系,鼓励和支持农村发展新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农村社会建设农村社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首先,要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投入更多资源改善农村学校和医院的设施条件,吸引优秀的教师和医生到农村工作,提高农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的关爱,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是农村建设的基础,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首先,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灌排水设施的建设水平,增加农田的灌溉面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要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工作,保障农村环境的卫生和清洁。

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鼓励农民参与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建设农家书屋和乡村图书馆,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组织农民参观学习活动,推动农民的文化素质提升。

同时,要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瑰宝。

五、健全农村管理体制农村管理体制的健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健全村委会和农民自治组织,推动农村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

加强农村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同时,要完善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便利化生活水平。

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2012新农村建设方案

2012新农村建设方案

古交市2012年新农村建设方案为切实加快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其在“三农”工作中的统领作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现预期目标,特制定2012年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坚持“四项原则”(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以人为本,规划先行的原则;基础建设与生产发展并重统筹发展的原则;政府投资与企业帮扶相结合,多方筹资的原则),实施“四个一批”,取得“四大成果”,总结经验,扩面提档,巩固旧成果,扩大新成果,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总体目标2012年,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认真总结建设经验,立足古交实际,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四大成果”,保证新农村建设成效。

1、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特色更加突出。

把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一村一品”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大力培养种、养殖龙头企业,壮大种养规模,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

2、农民培训进一步加强,增收能力提升。

紧紧抓住当前煤炭型企业转型发展的契机,增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营资本积极投资现代农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同时强化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健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3、村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通过抓重点、攻难点、增亮点的方式不断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村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4、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矛盾有效缓解。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农村不和谐因素得到有效缓解。

三、重点工作按照“巩固、提高、完善”的思路,对个村居进行分类建设,实施“四个一批”工程,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打造一批(3个村居)1、实施地点:2、建设标准:街巷硬化全覆盖,并配套下水设施和路灯;完成村庄周边和主街主巷的绿化;彻底清除垃圾,配套垃圾池或垃圾桶等卫生设施;建筑物立面全部统一粉刷,整治家庭院落和屋顶;主街巷有亮点景观。

蟒龙峪村新农村建设2010至2012年规划1

蟒龙峪村新农村建设2010至2012年规划1

蟒龙峪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蟒龙峪村2010年至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蟒龙峪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分为两部分,一是村容整治和人居环境建设发展规划;二是产业发展规划。

村容整治及人居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由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人为本,以农民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生产发展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发展农村新产业这一目标,实现产业强村,产业兴村,产业富村。

现将蟒龙峪村村容整治、人居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1、自然经济情况陈塬办事处蟒龙峪村位于商州城区西南 4.5公里处,,距办事处所在地3.5公里;全村辖 10个村民组, 405户,1570人,其中:女性人口 780人,占总人口的 49 %;男性785人,占总人口的 50.5%。

全村有劳动力 520人,其中男劳动力 288人,女劳动力 212人。

全村土地总面积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 1600亩,水田面积 600亩,林地面积 2600亩,宜林面积 1000亩。

村平均海拔1420米,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年平均气温13.7℃等。

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小麦等。

2008年末。

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2009人均纯收入4897.7元,人均占有粮食340公斤。

2、农业生产现状2009年全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500亩,单产357公斤,总产量 178.5万公斤,人们生活用粮主要是玉米、小麦人均占有粮食340公斤。

全村经济总收入为 76893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897.7元。

马泉乡陈家咀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马泉乡陈家咀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马泉乡陈家咀2012年~2015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二0一二年三月马泉乡陈家咀2012年~2015年年新农村建设规划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加大农村牧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依据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现场实地调查,并广泛征求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特色、综合配套、功能完善、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原则,编制马泉乡陈家咀新农村规划。

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陈家咀村位于马泉乡东南部,东北于武当为邻,距乡政府10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

现辖7个自然社225户1067人,大家畜168头。

全村贫困人口100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3%,全村现有低保户79户296人。

全村总耕地面积4010亩。

2011年人均纯收入2740元。

有小学1所,教师9名,其中代课老师2名,在校学生192人。

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作物种植、药材种植、劳务输出为主。

主要种植胡麻、党参、黄芪、黄芩等作物。

年均劳务输出340人(次),主要输转到内蒙、新疆、天津、青岛等地。

第二节产业发展状况陈家咀村是我乡的主要中药材种植基地,2011年全村种植中药材1700亩,其中中药材示范点1000亩。

党参亩产300斤左右,黄芪、黄芩亩产420斤左右,示范点中药材平均亩产高50斤左右,中药材种植收人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61%。

并在去年利用土地平整项目新修梯田1328亩,梯田化率达到73%,这对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和提高单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一、人畜饮水工程:全村基本解决人畜饮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拥有3000亩左右的梯田工程。

三、通村公路工程:距当地主干道10公里,已经全部硬化。

黄泥滩村2012年度工作规划

黄泥滩村2012年度工作规划

黄泥滩村2012年度工作规划黄泥滩村现有13个村民小组,861户,3010人。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认真履行职责,大力开展工作。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开展“五个基本”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围绕农民增收和改造人居环境工程的统筹发展思路,走科学发展之路使新农村的建设规划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尊重民意,切合实际。

二、具体目标(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协调处理好洈河整治;2、筹资两万元维修好4处排灌设施,做到旱涝保收;5、争取年内农村电网改造竣工;6、争取项目,修通村部到将军岭2千米的水泥路;7、协调处理好江南高速途径我村各项工作。

(二)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做强做实2200亩柑桔产业。

依托柑桔专业合作社,给桔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优质服务;2、发展优质稻生产,建成优质稻生产基地2000亩;3、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再创业,满足部分农民能就近就业。

(三)加强创先争优意识,努力改善民生,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1、有线电视、宽带入户250户;2、搞好黄泥滩集镇建设,配套安装好路灯;3、争取安全饮水工程入户。

三、主要措施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实现旱涝保收,提高耕地农业生产能力。

一是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要求,每年筹资4万元硬化升级生产主干道;二是全村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率;三是搞好耕地灌溉体系配套建设,提高排涝抗旱能力。

每年筹资2万元逐步梳洗农田排灌渠,整修当家堰,维护4台排灌站的正常运行;四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2.积极稳妥的保障村民在产业化进程中的利益,为他们排忧解难。

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书.doc

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书.doc

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书
:新农村建设规划
影评网
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书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便利.:网村内**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3399亩(其中水田3238亩、旱地161亩)、770户、3879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1140人。

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人。

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

XX 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

全村2个组通有线电视,有4个组通了自来水,有12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

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市大门,与**、**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40公里,镇**村硬化公路网络八达,南到**、,北上**,十分便利.影评网
[:转载请注明]
12。

2012年农村组织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2012年农村组织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2012年农村组织建设工作计划范文D2012年农村组织建设工作计划范文20xx年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以服务县委县政府一一二二十总体工作思路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大力实施一二三四党建工程,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依法办事、维护稳定的能力,已创新精神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个活动,即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下半年在全县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通过培训、辅导报告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将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吃深吃透,并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有机结合,找准贯彻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在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开展工作,逐步把科学发展观变成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两大工程,即党内温暖工程和百千万工程。

一是实施党内温暖工程,建立党内关爱机制。

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党员素质,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级党员队伍。

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教育培训。

针对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现状,结合万户致富工程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教育培训。

上半年,结合市、县委党校,分批分层次举办新一届村两委干部轮训班,对新当选村干部全部培训一遍。

二是建立健全保障激励机制。

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对村级主要干部及村两委成员的经济、政治待遇、养老保险、奖惩激励、离任保障等进行规范完善,切实维护和保障村级干部的权益,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是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制定出台《村两委班子及成员考核办法》,对村两委班子的地位职责、任务目标、工作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保证村两委班子各司其职、工作有序、议事有章、决策有据、监督有力,实现村两委班子及成员考核的制度化、规范化。

2012新农村建设

2012新农村建设

大连市2012年新农村建设要点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2012年新农村建设要点。

一、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1.提高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创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20个;新发展设施农业1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净面积12万亩;新建标准设施农业小区2400个,其中,500亩以上设施农业大区50个;新发展优质果树20万亩,创建标准化果园30万亩;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80个;创建蔬菜标准园20个,粮食万亩高产示范片20个。

(责任单位:市农委)创建市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家;建设省级以上水产良种场2家;大力推进长海县、旅顺口区、金州新区海洋牧场建设,投放鱼礁200万立方米(空),新发展人工鱼礁区10处,改造海域面积5万亩,建设抗风浪休闲养鱼大网箱200个,投放海底增殖苗种100亿个,建设海参生态育苗7000箱;做好水生物资源增殖工程,在黄渤两海、碧流河水库放流对虾、梭子蟹、鱼类苗种等20亿尾(粒)。

(责任单位:市海洋渔业局)新发展干杂果3万亩;重点支持7大花卉园区和10个规模化花卉生产基地建设。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在瓦房店驼山乡启动荷兰优良苹果树种矮化密植栽种推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新发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30家;新建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和1000吨以上农产品储藏库(气调库)30家;新建农产品出口基地50个;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0万亩。

(责任单位:市农委)继续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23”工程,新培育县级以上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0个,累计完成市级示范社30个、县级100个、乡级400个。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供销合作社)新改扩建加工能力1000吨以上、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渔业加工项目20个;跟踪做好金州新区大连天宝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辽渔集团、瓦房店市壹桥公司3个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渔业产业化园区建设。

罗村镇第三批20122014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规划

罗村镇第三批20122014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规划

罗村镇第三批(2012-2014)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规划一、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农村建设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为目标,以“为民、富民”为出发点,以新村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厨、改厕)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突破口、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引导,群众参与。

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从实际出发,以务实的态度和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

在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一方面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着力规划建设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

——循序渐进,务求实效。

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五羊村位于罗村镇北边,是原乡政府驻地,平均海拔1300米,距离镇政府15公里,北接西县、南临本镇余村、东与以元镇为界、西与大湖镇相邻,全村辖4个村民组275户、1023人,有耕地2470亩,林地16800亩,移动网络覆盖4个小组,村委会驻地有较为开阔的地域,水泥路接通村中心,交通相对方便,是今年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目前正在建设中,有三年级小学校1所、教师7名、在校学生100远期建设目标:村级班子团结和谐,村风文明,农村产业结构形成新格局、有一至二项增收主导产业,且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同时高于其他村,倡导乡风民俗新风尚,实现乡村面貌新变化。

中和镇福泉村2012年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规划方案

中和镇福泉村2012年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规划方案

中和镇福泉村2012年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第一篇:中和镇福泉村2012年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规划方案2012年中和镇福泉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项目规划方案中和镇政府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三日2012年中和镇福泉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项目规划方案2012年,福泉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建设工作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移民新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特制定福泉村规划方案。

第一章、全村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扎兰屯市中和镇福泉村位于东经122°28′、北纬47°33′。

距中和镇10公里,交通便利,111线国道和省际大通道贯穿全村。

全村地形为低丘起伏台地。

土壤种类主要有暗棕壤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沙土等。

历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降雨量498mm ;有效积温2200--2400 °c;无霜期为115-120天;最大冻土深度2.2m;村域内自然水源丰富。

2.人口与建筑村域现有人口2245人。

全村分为12个基层生产小组。

因可耕种土地较为分散,人口居住分布也不集中。

耕地面积24560亩,林业用地20015亩。

水域面积1400亩。

村庄占地148亩。

全村居住总建筑面积4.2万m,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6%,人均居住面积19 m。

全部为平房建筑。

3.道路交通及工程设施(1)道路系统村内主要道路系统呈东西走向,道路较为狭窄,布局不够合理,硬化路面的比率不足。

(2)电力:村电力总容量达2000KVA,全村电力由成吉思汗线供给。

输入电压35kv,输出电压380v;(3)电讯:现有电话53门,手机103部。

普及率80%。

(4)给水:村域水源丰富,自供有余,但供水系统缺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书,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出处影评
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书
一、基本情况
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

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3399亩、770户、3879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1140人。

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人。

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
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

XX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

全村2个组通有线电视,有4个组通了自来水,有12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

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

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
便利。

出处影评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