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脊髓损伤康复新进展(转
康复医学中的康复技术的新进展
康复医学中的康复技术的新进展近年来,康复医学领域的技术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康复治疗的效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康复医学中的一些新兴技术,包括机器人辅助康复、虚拟现实技术和神经反馈系统等,以及它们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一、机器人辅助康复技术机器人辅助康复技术是近年来康复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利用机器人设备能够实现康复治疗的个性化、精准化和定量化,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例如,下肢康复机器人可以帮助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步态训练,通过精确的运动控制和力量支撑,促进患者的运动恢复。
二、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另一个在康复医学中迅速发展的领域。
通过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刺激,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患者创造出生动逼真的虚拟环境,提供与现实世界相似或完全不同的体验。
在康复治疗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被应用于平衡和协调训练、动作控制和认知功能的恢复等方面,提供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治疗方式。
三、神经反馈系统神经反馈系统是一种通过测量和分析神经信号,帮助患者调整和控制自身生理和身体状态的技术。
通过具体的信号反馈,患者可以实时了解自身的身体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康复训练的进程和效果。
神经反馈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和运动控制的研究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四、其他康复技术的新进展除了上述提到的技术,康复医学领域还涌现出诸如电磁刺激、脑机接口和基因治疗等新兴技术。
电磁刺激技术通过对神经组织进行刺激,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脑机接口技术以大脑电活动作为输入信号,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和交互;基因治疗技术通过改变基因表达,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这些技术的不断突破为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总结:康复医学中的康复技术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从机器人辅助康复到虚拟现实技术,再到神经反馈系统和其他新兴技术,它们都为康复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可能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康复治疗的效果,还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治疗方式。
脊髓损伤的治疗新进展
脊髓损伤的治疗新进展脊髓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而且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以往人们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式相对来说比较有限,特别是对于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手段更为缺乏。
但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脊髓损伤的治疗方式也有了很大的突破,针对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手段更是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进展。
一、药物治疗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针对不同症状和病因来进行的。
如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治疗,来减少免疫反应,避免出现炎性损伤;利用cAMP来提高神经细胞的再生能力,促进神经细胞的成长等等。
这些针对不同因素的药物治疗并非用于治愈脊髓损伤本身,但是它们可以控制症状,减轻疼痛,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细胞治疗细胞治疗是近年来脊髓损伤治疗的一项新进展,细胞治疗可以让自身的干细胞或者体外分离的神经前体细胞再生并分化成成熟的神经细胞,从而达到修复脊髓的目的。
例如:脐带血干细胞,他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从而促进脊髓再生;脂肪干细胞可以分泌出多种神经营养因子,改善脊髓损伤的微环境,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同时体外培养的神经前体细胞也在多项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功能电刺激功能电刺激是一种新型的无创刺激技术,这种技术通常通过电极与患者皮肤接触以刺激神经元或肌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改善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促进脊髓部位的再生和复原。
同时,功能电刺激也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功能、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治疗方法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四、神经修复法神经修复法是现代医学对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一项重要领域,它可以通过再生技术、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方式来改善脊髓的生长和修复,提升患者的脊髓功能和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神经修复法已经成为了未来脊髓损伤治疗的有力支撑。
尽管这种治疗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问题,但是它的未来前景无疑是非常可观的。
9套康复医学试题及答案
康复医学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 对人类需求描述正确的有:A.最基本的是胜利需求B.其次是安全需求C。
然后是爱和归属的需求D。
尊敬的需求E.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求2。
中枢神经可塑性理论,系统内功能重组主要方式是:A.轴突在生长芽B。
轴突侧支长芽 C .脑细胞再生D。
轴突突变 E 。
轴突连接3 检查腘绳肌最准确的体位是 A 。
俯卧位,检查股四在头肌最准确的体位是 B.仰卧位,检查拇长伸肌最准确的体位是 E.站立位C。
侧卧位D。
坐位4。
肌力测定应做到:A。
正确的测定姿势B。
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C。
左右对比检查D。
在运动后进行E。
反复两次检查5.肌力检查的禁忌症有:A。
严重疼痛B.严重关节积液红肿C.关节极不稳定D。
软组织损伤刚愈合E。
骨折愈合后6 .肌肉收缩是张力明显增加,但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称为:A.等张运动B。
等长运动C.等速运动D.放松运动E.用力运动7 腰椎牵引一般需要至少多大的自身重量才能将椎体拉开:A. 40%B。
50%C。
60%D。
70%E.80%8.坐立颈椎牵引的重量通常为:A。
5kg B。
10kgC.15kgD.13kgE。
8kg9 运动疗法相对的禁忌症是:A.感染性疾病B。
发热C.器官功能失代偿D.严重衰弱E。
关节功能障碍10.关节松动术的禁忌症包括:A。
关节活动已经过度B。
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渗出增加)C.关节的炎症D.恶性疾病E.未愈合的骨折11。
功能性电刺激的适应证是:A.脑卒中B。
脊髓损伤C。
脑瘫后的下肢、上肢运动功能障碍D。
下运动神经元受损E。
马尾或脊髓损伤后的排尿功能障碍等12。
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合于:A.脑瘫病人B.中风病人C。
周围神经损伤病人D。
帕金森病病人E。
脑外伤后遗症病人13.下列哪些不是软组织牵拉的目的:A。
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B.降低肌张力C.增加肌力D。
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E.预防躯体在活动时出现的肌肉、肌腱损伤。
14。
《康复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
《康复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康复护理学课程编号:N2070037英文名称:Rehabilitation Nursing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24学时实训学时:24学时学 分:3学分适用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旨在研究病、伤、残者的康复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学科。
它是建立在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护理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门课程内容分为康复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康复护理评定、康复治疗与护理、康复护理技术、中医康复护理、常见疾病康复护理七大部分。
其目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康复护理理念,树立四位一体的大卫生观,使学生掌握康复医学和康复护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康复护理技术指导临床护理以提高护理水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病、伤、残者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理解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康复护理评定、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护理技术、中医康复护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结合临床常见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骨折等开展康复护理。
在教学和教改方面,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演示法等,并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声像图文并茂,增强教学效果。
结合该课程的特色,积极开展实训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掌握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护理工作对象;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的联系和区别;康复护理指导思想。
2.熟悉康复护理工作方式、康复护理工作流程、康复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临床康复案例
复治疗的价值和意义。
康复医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02
03
跨学科合作
康复医学与其他医学学科 的跨学科合作有助于提供 更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科技创新
引进科技创新,如机器人 技术、虚拟现实等,可以 提升康复治疗的效果和效 率。
人才短缺
康复医学人才短缺,特别 是高级专业人才,是制约 康复医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
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 张先生成功地恢复了右 腿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 量,减轻了疼痛,提高 了日常生活能力。
案例四:运动损伤
04
康复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姓名:张先生 年龄:35岁
性别:男
患者基本情况
职业:销售人员 损伤原因:运动时扭伤
损伤类型:膝关节韧带损伤 病程:3个月
康复目标与计划
康复目标:恢复膝关节功能, 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效果
通过康复训练,张先生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家庭照顾者的负担也得到了 减轻。他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案例二:脊髓损伤
02
康复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姓名:张先生
01
02
年龄:35岁
性别:男
03
04
损伤部位:颈部脊髓损伤
损伤原因:车祸
05
06
损伤程度:完全性脊髓损伤,四肢瘫痪,不能自主呼吸
康复过程与效果
第四阶段: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患者进行了抗阻训练和功能性训练,包括使用器械进行腿部力量训 练、模拟日常活动的功能性动作等。这些训练有助于加强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和爆发力,提高生活质 量。
经过8周的康复治疗,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疼痛完全消失,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患 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并已经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的运动和生活。
康复护理学复习题
《康复护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概论【习题】一、名词解释1.康复医学2.康复护理学二、填空题1.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伤残者的和得到恢复,重建患者的,最大限度地恢复其,以平等资格。
2. 康复医学着眼于,因而具有、、,并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3. 指导康复治疗的四大原则是、、、。
4. WHO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
三、单项选择题1.关于康复护理的对象,下列的描述是错误的。
A.躯体残疾者B.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C.急性期的病人除外D.功能障碍的慢性病患人2.下列不属于全面康复的范畴。
A.心理、脏器及肢体功能B.家庭功能C.日常生活能力3.康复护理不强调。
A.“自我护理”和“协同护理”B.“特别护理”和“周到的照顾”C.鼓励家属参与D.充分发挥伤病残者的潜能四、问答题1.康复护理学有何新进展?2.康复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3.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哪些?第二章康复护理评定【习题】一、名词解释1.ADL(狭义)2.分离性感觉障碍3.残疾二、填空题1.国际上通常把残疾分为、和三类。
2.格拉斯哥昏迷量从、、等三个方面综合评价病人的。
3.活动受限是指按正常方式进行的日常活动能力的和工作能力的,它是建立在的基础上的。
4.认知包括、、、、、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感觉障碍。
B.感觉模糊C.感觉过敏D.感觉倒错2.徒手肌力检查的优点是。
A.适用于不同肌力的肌肉测试B.可测试握力和捏力C.只能测试4级以上的肌力D.只能测试4级以下的肌力3.下列不会对徒手肌力检查产生干扰。
A.疼痛、疲劳、运动、饱餐B.病人和检查者的体位C.检查者的经验D.肌肉收缩的力量4.为了避免干扰,进行感觉评定时应让受检者。
A.洗手B.采取坐位C.采取卧位D.闭目5.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对昏迷的界定是。
A.≤3分为昏迷B.≤8分为昏迷C.≤10分为昏迷D.≤15分为昏迷6.关于失语症,正确的描述是。
A.后天性语言功能障碍B.先天性语言功能障碍C.后天性构音功能障碍D.先天性构音功能障碍7.下列是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常用工具。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进展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进展神经系统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随着科技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进展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涌现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以及它们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积极影响。
一、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基因治疗被广泛应用于遗传性疾病的治疗。
例如,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通过向患者注射修复基因,可以延缓ALS病情的进展,甚至使部分病例得到逆转。
二、干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是一种利用自体干细胞或外源性干细胞来修复和替代受损细胞的方法。
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干细胞治疗已经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帕金森病、脑卒中、脊髓损伤等。
通过将干细胞植入患者的受损组织中,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和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光遗传学治疗光遗传学治疗是一种利用光敏剂和光激活的蛋白质对神经元进行调控的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常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如癫痫、焦虑症等。
通过激活或抑制具有光敏性的蛋白质,可以精确地调节神经元的活动,从而纠正异常的神经信号传导,达到治疗的效果。
四、神经调控技术神经调控技术是一类利用电刺激或磁刺激对神经活动进行调节的方法。
脑电刺激(Brain Stimulation)和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其中常见的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重度抑郁症、癫痫等。
通过刺激或抑制特定区域的神经元活动,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五、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大量临床数据的分析和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提高疾病的准确诊断率。
此外,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手术辅助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
2.1 运 动 训 练 脊 髓 损 伤急 性 期康 复 治疗 中运 动训 练 目的是
防止 关 节挛缩 和 畸 形 的发 生 ,压 疮 及 其 它并 发 症 。 方法 包括 良肢 位 训 练 、正确 体 位 的摆放 、瘫痪 肢 体
作 者 单 位 莆 田学 院 医学 院 (351100)
国 内学 者 研究 也 证 实 了经 早期 系统 康 复治 疗 后观察 组 的 Barthel指数 和 FIM 评 分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 ,且 并 发 症 远 少 于 对 照 组 .3_。 李 坚 通 过 研 究得 出早期 康 复治疗 能有 效提 高患者 的运 动功 能 、 生活 自理 能力及 功 能 独 立性 ,降低 并 发 症 发 生率 。 因此 ,可见 在患 者病 情 稳 定 后 尽早 开 始 康 复 治疗 , 可最大 程度 提高 患者后 期 生存质 量 。
郑 剑 聪 等 .脊 髓 损 伤 的 康 复 治疗 进 展
307
星 形 胶 质 细 胞 持 续 反 应 性 增 生 ,减 少 胶 质 瘢 痕 形成 。 2.3 干 细 胞 移 植
近 年来 研 究 证 实骨 髓 问充 质 干 细胞 移 植 可 以 治 疗脊髓 损 伤 。骨髓 间 充质 干 细胞 (BMSCs)是一 群来源 于 骨髓 组 织 中的 非 造 血 细 胞 ,是 多 能 干 细 胞 ,易 于分离 培养 ,扩增 能力 强 ,免 疫性低 。骨髓 间 充质 干细胞 在体 内 、外 能 被诱 导分 化 为 神 经 细胞 。 这为脊 髓损 伤提 供 了新 的 治疗方 法 ,并 已初 步应 用 于临 床 。
l 早 期 康 复 治 疗
长 期 以来 ,人 们普遍 认 为脊髓 损伤康 复是 在脊 髓损 伤后 期或 恢 复 期进 行 的 ,是 临 床 治疗 的延 续 。 然 而 ,近 年来研 究 发现脊 髓损 伤患 者功 能的恢 复和 住 院时 问与受 伤 至康复计 划 实施 的时 间呈 负相 关 , 伤后 康 复实施 越 早 ,所需 住 院时 间越 短 ,经 费开 支 越少 ,而 所获取 的功 能恢 复越 多[1]。
SCI康复新进展
功能性电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FES)是SCI康复中发展最迅速的高科技技术。美国卫生部曾经评价:FES可以 “改善SCI疾病预防,促进健康,提高功能独立能力”;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建议“将FES作为SCI预 防和缓解继发性残疾的技术”;采用FES以增加体力活动能力和健适的研究与日俱增,比较公认的 康复效果包括:有效和安全地提高心脏功能,刺激代谢、心血管和肺适应以及骨骼肌训练适应。许 多研究均证明脊髓损伤及脑卒中后功能性电刺激对步行能力的逐步恢复有积累性增长的独立作用。 Wieler等进行多中心FES远期疗效的研究,发现训练近期步行速度平均增加超过20%,继续训练1 年增加达到45%,步行速度最慢(<0.3 m/sec)者获益最大。 Hjeltnes等研究四肢瘫患者FES运动训练改善葡萄糖代谢关键蛋白表达。5名完全性四肢瘫(C5-C7) 患者进行电刺激踏车运动训练8周(7次/周),结果发现胰岛素刺激的糖摄取能力提高 33 13%, 与离体肌肉胰岛素刺激的糖转运增加2.1倍的研究报道一致。股外侧肌葡萄糖运载蛋白4表达增加 378 85%,糖合成酶增加526 146%,己糖磷酸激酶II增加204 47%,磷酸果糖激酶表达和肌纤 维类型无显著改变。 Thomas等发现正常人FES和主动运动时心率明显高于被动运动,SCI者心率无显著改变,但FES运 动时每搏量明显高于被动运动,表明SCI患者FES运动时主要通过增加静脉回流来增加心输出量而 不是心率。 SCI患者腿部FES运动增加患者VO2max的作用是研究热点之一。Raymond等研究7例截瘫(T4-T12), 发现手臂与FES踏车联合运动比单独手臂运动的VO2高25%,心率低13%,氧脉搏高42%,通气量 和呼吸商无显著差异。Phillips和Burkett研究8例SCI(C6-T12)上身训练与腿FES对VO2的作用, FES有增加VO2max的趋向,但未达到显著差异。 Matsunaga等评估间断性20 Hz)和100 Hz电刺激所导致的肌肉疲劳。电刺激为4秒/次,在开始运动 后第60秒,120秒和240秒期间进行刺激。20 Hz电刺激时肌肉疲劳明显于100 Hz电刺激,提示100 Hz电刺激对FES闭环控制有利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临床研究进展摘要:脊髓损伤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较大,可能造成患者出现大小便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要及时治疗。
通过合理对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速患者康复速度,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改善脊髓功能损伤,有助于患者恢复生理机能,本文从脊髓损伤入手,探索当前临床对该病症的康复治疗研究,旨在为脊髓损伤患者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治疗;障碍引言:脊髓损伤通常由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造成的一种脊髓结构、脊髓功能损伤,脊髓在神经系统内担任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出现损伤,将影响躯体与大脑之间的感觉与运动神经,造成相应的损害,患者可出现感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产生的危害较大,通过合理的康复治疗有助患者病症改善,降低病症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促使患者及早恢复正常生理机能,提高生活质量。
一、脊髓损伤脊髓损伤通常由外界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因素导致,该病症发生后可造成下躯体与人脑之间的神经系统联系受到影响,进而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如大小便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等,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较为显著,需要及时治疗。
朱康祥,金盛,邵文飞[1]在常规康复训练与电针联合温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临床研究中提出脊髓损伤的特征,根据其特点设计联合治疗方式,进而保证其治疗效果,同时明确该病症危害,合理进行预防,降低病症发生率。
何件根,宋倩,范维娇[2]在针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中提出脊髓损伤病症,明确该病症表现以及对患者日常影响,针对性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病症,促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二、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临床研究临床上对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研究较多,并形成大量的理论,旨在通过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病症,降低病症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降低功能障碍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
牛秋妍,任亚锋,张晓勇[3]在电针配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疗效观察分析过程中提出电针治疗理念,该方式应用优势较为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肌力,促使身体机能提升,联合运动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加速体内循环,利用内环境微循环优势改善患者病症,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减缓肌肉萎缩速度,以促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脊髓损伤康复进展PPT课件
神经修复
探索如何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 ,提高神经传导功能。
细胞移植
研究利用干细胞等细胞移植技 术,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生长因子治疗
研究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 对神经再生和修复的作用。
药物治疗研究
药物治疗
研究开发新的药物,用于缓解 脊髓损伤后的疼痛、痉挛等症
状。
药物筛选
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寻找具 有神经保护和修复作用的药物 。
脊髓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
02
脊髓损伤康复现状
康复目标与原则
康复目标
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最大程度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康复原则
早期康复、全面康复、个体化康复、循序渐进。
康复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
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等,主要通 过刺激肌肉、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 回流,改善神经功能。
病因与病理
病因
脊髓损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通事故、 跌倒、运动损伤、暴力等。
病理
脊髓损伤后,由于神经细胞的死亡和 轴突的断裂,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影 响身体的感知、运动和自主功能。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如肢 体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诊断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神经再生与修复技术
利用干细胞、生长因子等手段促进脊髓损伤部位的神经再生和修 复。
神经调控技术
利用电刺激、磁刺激等技术,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虚拟现实与机器人辅助康复
利用虚拟现实和机器人技术,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 练方案。
2022我国脊髓损伤最新治疗指南
2022我国脊髓损伤最新治疗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2022年中国脊髓损伤治疗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实践指南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2022年我国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希望和可能。
脊髓损伤的治疗最新进展
脊髓损伤的治疗最新进展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功能缺陷可能导致房屋改建、依赖救助设施等。
尤其是对于外伤性脊髓损伤,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因此,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
在过去的几年中,脊髓损伤治疗领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使用干细胞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细胞,具有非常好的再生能力,它们可以分化为身体的任何类型细胞,包括神经细胞。
因此,干细胞被认为是治疗脊髓损伤的理想选择。
事实上,使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使用干细胞来评估其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
更具体地说,研究人员收集了干细胞,将其注入损伤部位,然后观察干细胞对恢复神经功能的影响。
据报道,许多实验室都已经成功地使用干细胞治疗了动物脊髓损伤。
在试验中,科学家通过植入不同类型的干细胞来筛选出有效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通过与损伤部位的神经元相连接来使损伤部位的神经元再生。
虽然干细胞治疗的有效性还有待评估,但这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治疗方案。
应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主要难点之一是如何保证干细胞正确分化为神经元。
要克服这样的问题,需要对干细胞在体外的培养和植入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神经电刺激和康复训练神经电刺激和康复训练是治疗脊髓损伤的另一个热门技术。
神经电刺激通过刺激受损的神经元来帮助受损神经元恢复。
康复训练则是通过对受损运动机能进行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机能。
尽管这些治疗方案都有一些显著的副作用,但是它们是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案,也是最常用的康复方式之一。
据报道,通过神经电刺激和康复训练,许多脊髓损伤患者已经恢复了一部分运动功能。
神经反应改建神经反应治疗是一种被证明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
该治疗通过模拟受损的神经反应来帮助重建受损的神经系统。
神经反应治疗基于脑和肌肉之间的神经联系,以及肌肉对神经刺激的反应。
在治疗中,医生会刺激患者的肌肉,以产生更强的神经反应。
脊髓损伤康复全解
有运动或(和)感觉功能存留,称不完全性脊髓 损伤。
(3)ASIA残损指数 :
A:完全损伤, 脊髓功能损伤后骶段S4-5无任何
运动、感觉功能保留。 B: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及骶段S4 -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 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 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的肌力在3级以下。 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 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的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 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肌节分布应参照脊神经的肌肉节段分布。运动
水平之上的肌节肌力评分应为5级。 运动水平左、右可以不同。 运动评分:ASIA标准确定人体左右各有10组关 键肌, 根据MMT肌力评分法肌力分0-5级,正 常运动功能总评分为100分。
右侧的评分
5 5 5 5 5 5 5 5 5 5
1 2 3 4 5 6 7 8 9 10
其他功能评定
躯体功能评定: ROM评定,泌尿与性功能评
定,心肺功能评定、疼痛评定等。 心理评定:包括心理状态评定、性格评定等。 社会功能评定:包括ADL评定,就业能力评定, 独立能力评定等。
二)脊髓损伤康复目标的制定
脊髓损伤 水平
C5 C6 C7 C8-T4 T5-T8 T9-T12 L1 L2 L3 L4 L5-S1
开始站立需安装支具、有人保护或采用一定器具作
为支撑,逐步增加站立时间;借助站立架让患者站 立时,阅读或作手工以转移注意力、逐步增强耐力。 其顺序为:平台站立、扶床站立、靠墙站立、平行 杠站立、扶拐站立、扶人站立。 平行杠步行为四点步走、两点步走、拖步走、小摆 动步走、大摆动步走,再过度到扶腋仗站立、行走, 训练步骤同上(图5-2-7)。如果一天能站立和行走 2小时以上,还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应予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国外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帮助脊髓 损伤患者进行控制性站立和步行,有可能取得新的 进展。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
一、康复治疗机制
(1) 代偿和替代 对于完全瘫痪的肢体,采用矫形器 固定关节,结合拐或助行器的应用,可以使截瘫患者 恢复步行能力。采用电动轮椅可以使四肢瘫患者恢复 一定的行动能力。 (2) 改善与训练 通过肌力训练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 残存肌肉的功能,补偿不足的肌力,同时致力于促进 抑顿和冬眠神经细胞的苏醒和恢复功能。 (3) 训练与学习 通过神经反射再建立或神经肌肉再 学习的途径,帮助患者适应新的模式完成日常生活动 作。例如膀胱训练、作业治疗。
可保持直 腿坐位静态平衡
度)
直腿坐位静态平衡六级分级法适用于胸髓下段及腰骶髓脊髓损伤患者 平衡功能评定
三级平衡分级法
1级平衡(静态平衡) 2级平衡(自动态平衡) 3级平衡(他动态平衡) 三级平衡分级法适用于端坐位及站立 位平衡功能评定
(4)坐位训练
正确的独立坐是进行转移、轮椅和步行训 练的前提。床上坐位可分为长坐(膝关节伸 直)和短坐(膝关节屈曲)。实现长坐才能 进行床上转移训练和穿裤、袜和鞋的训练, 其前提是腘绳肌必须牵张度良好,髋关节活 动超过90度。坐位训练还应包括平衡训练, 及躯干向前、后、左、右侧平衡以及旋转活 动时的平衡。这种平衡训练与中风和脑外伤 时平衡训练相似。
(1)肌力训练
肌力训练的重点是肌力3级的肌肉,可以采用渐进抗阻 练习;肌力2级时可以采用滑板运动或助力运动;肌力1级时 只有采用功能性电刺激的方式进行训练。肌力训练的目标是 使肌力达到3级以上,以恢复实用肌肉功能。脊髓损伤者为 了应用轮椅、拐或助行器,在卧位、坐位时均要重视锻炼肩 带肌力,包括上肢支撑力训练、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训练和 握力训练。对于采用低靠背轮椅者,还需要进行腰背肌的训 练。步行训练的基础是腹肌、髂腰肌、腰背肌、股四头肌、 内收肌等训练。卧位时可采用举重、支撑,坐位时利用倒立 架、支撑架等。
康复医学研究的新进展与方法
康复医学研究的新进展与方法康复医学作为一门致力于改善疾病或伤害后的功能障碍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康复医学的研究也不断推陈出新。
本文将探讨康复医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方法。
一、神经可塑性与康复医学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自适应调整。
近年来,在康复医学研究中,神经可塑性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刺激神经元,可以促进受损区域的再生和重新连接。
例如,通过运动训练和物理疗法,可以刺激大脑区域间的新连接,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
二、运动治疗的创新方法运动治疗一直是康复医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近年来,运动治疗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创新方法。
其中,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康复训练。
通过创造虚拟环境,患者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动作,促进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恢复。
此外,智能康复设备也成为康复医学研究的热点,如智能义肢、智能步行辅助器等,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和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三、基因治疗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也在康复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通过改变患者体内的基因表达,可以促进受损细胞和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例如,通过植入干细胞和修饰基因,可以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再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基因治疗的发展为许多康复医学领域的疾病和伤害带来了新的机遇。
四、康复医学中的认知训练认知功能障碍是导致许多疾病和伤害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康复医学中,认知训练成为了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重要手段。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认知训练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改进。
例如,通过音乐疗法和心理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记忆和注意力,促进其社交和情绪的恢复。
五、康复医学中的团队合作康复医学的研究和实践需要跨学科的团队合作。
医生、康复师、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康复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因此,团队合作模式的构建和运作成为康复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可以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为患者提供全面和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医学基础与康复医学病例分析
01
全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原因
02
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手术过程
03
顺利,无并发症
患者基本信息及手术情况回顾
2023年1月1日
02
术后情况
01
手术时间
疼痛缓解,关节功能改善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指导
早期活动
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踝关节主 动屈伸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
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肌力训练
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 等长收缩练习,逐步过渡到直 腿抬高练习,以增强膝关节周 围肌肉力量。
康复医学基本原则
早期介入原则
康复医学应尽早介入患者治疗过程,与 临床治疗同步进行。
功能训练原则
根据患者功能障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 功能训练计划。
全面康复原则
康复医学应关注患者身体、心理、社会 等多方面的康复需求。
团队合作原则
康复医学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团队合 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
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地位
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机制
神经系统组成与功能
概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大脑、脊髓、周围 神经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在感觉、运动、调节等方面的 作用。
神经系统损伤类型
介绍常见的神经系统损伤类型,如脑卒中、脊髓损伤、周 围神经损伤等,以及它们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 现。
神经系统修复机制
阐述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机制,包括神经再生、突触重塑 、神经调节等过程,以及康复治疗在促进神经系统修复中 的重要作用。
06
典型病例分析二:脊柱损 伤患者康复
患者基本信息及病史回顾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病史:受伤原因、时间、部位及程度等 既往治疗史及效果评估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1.掌握(1)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肺系统疾病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急慢性阶段临床处理原则。
(2)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基础理论与知识。
(3)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中功能评定与康复治疗原理。
2.熟悉其他疾病的康复治疗理论与知识。
3.了解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的新进展、新知识。
(二)临床技能1.掌握(1)全面、系统、准确采录病史,体格检查,常用康复功能评定和完成病史书写,及时完成病史记录。
(2)完成神经科、伤骨科、心血管科等病房为期一年的轮转。
(3)学习领导康复治疗组,组织制定合理的个体比康复治疗方案。
2.熟悉(1)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常用的物理治疗技术。
(2)等速肌力测试原理。
(3)步态分析方法。
(4)EMG检查初步方法。
(5)残疾分类。
(6)常用实验室检查的选择和结果分析。
3.了解(1)言语治疗方法、作业治疗方法。
(2)常用心理康复方法。
(3)支具矫形器技术。
(4)生存质量评定方法。
(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中新技术动向。
二、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各三级学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轮转要求康复治疗技术(一)理论知识1.掌握(1)康复医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力求有扎实的康复医学基础。
(2)基本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及运动学知识。
(3)康复科常见病及功能障碍的康复诊疗、评定及康复治疗,尤其应掌握偏瘫、截瘫、脑瘫、骨关节病残疾和功能障得的康复评定和治疗。
(4)康复科常用的治疗技术:如:物理疗法(PT)、作业疗法(OT)、语言疗法(ST)、心理康复以及假肢与娇形器技术(P&O)。
2.了解康复医学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二)临床技能1.能全面、系统、准确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规范,及时完成日常临床工作记录,康复病历书写应达到正规合格的要求。
2.能较熟练地阅读康复科常见病的某线平片、CT、MRI片等。
3.掌握(1)康复科常见的检查操作,如:MMT检查、ROM检查、时间距离参数、步态分析、痉挛(Ahworth法)评定等。
医院学习班主持词
现代康复诊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主持词(2013年10月19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由×××主办的现代康复诊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经过积极筹备,今天在这里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得到了市镇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也得到了业界同仁的积极参与和关注,在此,我对大家的盛情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请允许我隆重介绍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以及即将为我们带来精彩讲座的专家教授,他们分别是:……下面有请×××作开幕致辞,有请!谢谢×××。
现在,我宣布现代康复诊疗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正式开始。
今天下午共有四场专题,我讲一下讲课的顺序和内容:1、脊髓损伤躯体功能训练主讲:×××2、脑卒中康复新进展主讲:×××3、针灸整体治疗论初探主讲:×××4、基层医院康复医学工作经验分享主讲:×××授课就要开始了,希望学习期间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同志好好珍惜这次机会,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勤学好问,切实做到学有所获,学而能用,尽早成为康复医学领域的行家里手。
为确保我们顺利完成这次学习任务,请大家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缺勤。
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到静音状态。
下面开始我们的授课。
有请×××,有请!……同志们,朋友们,今天的培训到此结束了,感谢各位专家教授孜孜不倦地向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也感谢大家的坚持与认真,愿我们的康复医学事业发展越来越好,谢谢大家,再见!。
康复医学学习心得体会
康复医学学习心得体会【篇一:医学康复培训心得体会】康复医学学习体会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以上就是对于康复的定义,但是以前很少对康复了解得这么的详尽,只是知道,我们平时受伤了、患病了过段时间就会恢复健康,也许这也能说是康复吧!我最早接触到康复是在去年寒假的时候,当时放假在家没啥事,就自己跑到了县人民医院去见习,在医院里面我是在神经外科跟着医院的老师学习,在神经外科我看到最多的就是脑外伤,基本上一般入院的患者都可以与脑外伤挂上边,要么是车祸、要么是被人打伤了,还有一个10岁的小孩在家玩耍的时候自己摔倒了,颅内有一个30ml左右的硬膜外血肿,这些都是在我们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一些疾病。
有时候我在病房里面可以看到有康复科的医生过来做床旁康复,但是当时我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只是脑海里有一个影响,就是“促进疾病的恢复”,后来我观察到做床旁康复的病人大多数都是手术后几天或者是出现了肢体瘫痪症,但是还处于保守治疗的一些患者,当时我觉得康复应该很有作用吧!不然怎么哪么多的病人在做康复治疗,有些病人一天还要去康复科好几趟去做康复治疗呢,但是我也不知道他们去康复科主要是做一些什么样的治疗。
真正的学习康复医学是在这个学期曾序求老师的康复课堂上,因为之前在医院对康复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所以对于这门别的同学都不是很乐意去上的一门课,我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我觉得康复在临床上肯定是有用武之地的。
在康复医学课堂上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康复以及康复医学,也更加确定康复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病伤残者尽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为病伤残者重返社会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脊髓损伤康复新进展(转一、脑损伤康复1、痉挛肌肉的力量训练脑卒中康复的传统观念是避免进行患肢力量训练,以免痉挛患者的异常肌张力更加恶化。
但近年来的研究对传统观念提出挑战。
Canning等证明脑卒中后6周肘关节屈伸肌力相当于正常组的1/2,产生相90%最大力矩所需的时间延长2-3倍;脑卒中25周后最大力矩和达到90%最大力矩的时间明显提高,达到正常范围,说明患者肌肉收缩速度减慢是肌力障碍的重要原因。
Brown和Kautz报道脑卒中6个月后的患者进行不同速度递增负荷的踏车运动,发现肌力训练并未加重运动控制障碍,因此认为此类患者可以采用力量训练。
Sunnerhagen等观察16例脑卒中后(病史6-24月)轻度运动功能障碍者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对肌肉功能的作用,发现患侧等速运动肌力明显弱于非受累侧,但相对耐力无显著差异;非受累侧肌力小于无脑卒中的健康对照组;患侧和非受累侧的肌肉成分除毛细血管密度较低外,其余无显著差异。
作者认为运动功能良好的脑卒中患者仍然需要加强抗阻肌力训练。
Suzuki等报道3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3个月内)进行8周计算机辅助步态训练。
实验前、第4周和第8周测定尽快步行10米的步频、距离、足偏离中心压力和最大伸膝力矩。
结果第八周时最大步速从40.4米/分增加到 76.5米/分,步速的决定因素是患侧伸膝肌力。
作者认为4周后最大步速的决定性生物力学因素由姿势控制和重心转移转换为伸膝肌力,因此需要进行伸膝肌力训练。
Sharp等报道15例脑卒中6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等速肌力训练6周 (3天/周,40 分钟/天),包括准备活动、牵张、膝关节屈伸等速力量训练、结束活动。
结果训练后瘫痪下肢肌力提高,肌张力不变,步行速度增加;患者自觉体力活动能力提高,但登梯时间和距离无显著改变。
作者认为脑卒中患者短期力量训练可以改善肌力,并相应改善功能。
2、躯干肌肉功能躯干肌控制近年来引起重视。
Tanaka等研究65例脑卒中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者,发现脑卒中本身减弱躯干肌力,但并不造成旋转功能不对称。
Tanaka等对躯干屈伸最大力矩的研究表明患者最大屈伸力矩显著低于正常者,但等长收缩肌力无显著差异,相关因素可能为:双侧运动皮层失神经支配、运动单元兴奋阈值增高和废用性肌肉萎缩。
国内魏国荣等报道康复训练应该强调躯干控制,以提高身体功能的改善,特别有助于平衡能力提高。
3、减重步行训练部分减重支持(Partial Weight Bearing, PW下的步行训练是采用计算机控制的身体悬吊装置,减少患者体重对下肢的负荷,然后进行步行训练。
其突出的优点是避免身体负荷过重影响患者的步行和心态。
Visintin等对50例患者采用PWB进行活动平板步行训练,另50例进行全部体重负荷下的行走训练。
6周训练后,PWB组的平衡功能、运动恢复、步行速度和步行耐力均显著高于常规步行训练组;随访3个月时PWB组的步行速度和运动恢复得分进一步提高,证明PWB明显提高步行训练效果。
Barbeau等也认为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应用于脑卒中和脊髓损伤患者,比传统的方法效果更好。
4、任务相关的平衡训练坐位平衡能力是生活独立性的重要因素。
Dean和Shepherd研究脑卒中患者进行2周任务相关的坐位平衡训练,即在坐位练习超过手臂长度范围的伸臂动作。
对照组进行假训练(sham training),即进行手臂长度之内的认知操作任务。
训练后实验组坐位平衡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进行任务相关的平衡训练对提高平衡能力有效,但步行能力无改善。
5、神经促进技术神经促进技术是脑卒中和脑外伤康复的基本方法,但由于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实质性的研究进展甚少,国际上的报道已经降温。
国内报道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上肢本体感觉强化训练,上肢功能活动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上肢合并症的发生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认为上肢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综合性运动功能,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国内学者值得思考为何国际上神经促进技术研究降温,避免盲目重复进行低水平研究。
6、脊髓和直肠电刺激用于缓解痉挛台北的Wang等报道10例偏瘫痉挛患者采用45分钟体表电刺激(T12-L1区域,刺激频率20Hz,调制脉冲频率2500Hz),5次为一疗程,刺激强度因人而异,以产生足够的感觉刺激为度。
治疗前后评估患者不同速度时被动踝背伸时表面肌电图和等速收缩力矩,证明脊髓表面电刺激可以降低痉挛肌肉张力。
笔者曾经报道采用直肠电刺激的方法,对缓解脊髓损伤和脑损伤患者的痉挛均有明确的作用。
7、康复机器人的应用MIT-Manus是一种新型的可以产生目的性运动的机器人,可以用于偏瘫患者进行模拟活动训练,其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这是值得注意的新的研究方向。
8、脑卒中早期康复和社区康复国内将脑卒中早期康复列为九五国家攻关课题,住院期康复为十五攻关课题,而三级康复则为十一五攻关课题。
9、运动锻炼预防脑卒中发作平时的运动锻炼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危险。
Lee等报道美国21823男性医师随访11.1年,运动至出汗程度,男性脑卒中的危险率降低,与体重、血压、血胆固醇、葡萄糖耐量改善有关。
Sacco等报道休闲性体力活动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猝死的危险。
10、计算机辅助评估和训练系统Lee等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动态姿势控制评估系统,评测人体重心移动的空间、时间、力和摆动频率;采用多导EMG评估运动控制能力;采用FIM评估功能状态,认为动态功能性评估适用于脑卒中康复。
11、中枢性瘫痪的痉挛评估Davies等发现无肌电图活动的前提下,瘫痪下肢的被动运动力矩高于非瘫痪侧和正常人的下肢;瘫痪下肢的等长收缩力矩小于非瘫痪侧和正常人的下肢;痉挛者双侧下肢的低速力矩均小于对照组,瘫痪肢体屈曲运动时无一达到300度/秒的速度。
步态速度与瘫痪伸膝速度相关。
结果表明临床运动功能抑制主要由于机械原因而不是反射,力量减弱主要是主缩肌力矩减小,而不是拮抗肌。
纪树荣等研究等速运动训练器对痉挛评定的价值,观察34例痉挛患者下肢肌肉张力,并与无痉挛的瘫痪者和正常人对照。
结果提示第一摆膝关节屈曲角度、放松指数、幅度比、摆动时间和摆动次数五项指标可以鉴别肌肉痉挛的程度。
12、运动皮层的双侧中枢控制和脑卒中康复的非受累侧训练传统的脑功能特异性分区控制的概念近年来已经作了重要修正。
脑卒中患者“非受累侧”的功能训练日益受到重视。
Chollet等首先报道脑卒中患者PET检查,发现正常手指运动时对侧主要感觉运动皮层和同侧小脑半球血流量增加,当恢复期的偏瘫侧手指移动时,对侧与同侧感觉运动皮层和双侧小脑半球的血流量均增加。
其它区域(脑岛、顶页下部和前运动皮层)也表现为双侧激活。
结果表明同侧神经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作用。
Fisher发现患侧肌力逐步恢复的单纯性运动性偏瘫患者,在对侧肢体再次发生单纯性运动偏瘫时,原先恢复的肌力重新麻痹,提示对侧皮质脊髓束参与了原先患肢的恢复过程。
Bohannon和Andrews发现脑卒中后早期两侧肢体等长收缩肌力相关,支持两侧运动皮层协同支配肢体运动的理论。
Marque等也发现急性右侧偏瘫患者发病第20天时左侧肢体功能也有明显障碍,脑卒中后第90天功能完全恢复。
结果表明人体的运动中枢是双侧控制,脑卒中后对侧运动神经通道参与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
Cramer等采用功能性磁共振研究,发现手指扣击动作时正常人有数个脑区激活,脑卒中者激活部位类似,但涉及的脑容量较大;与正常人相比,多数脑卒中患者非受累半球出现感觉运动皮层活动增加,对侧大脑半球运动皮层、同侧大脑前运动皮层和辅助运动区域活动也增加;患者脑卒中侧大脑半球活动常高于正常人,只有皮层梗塞者中有患者出现梗塞周围活动集中的现象;与正常人比较,脑卒中患者非受累手指扣击时也常见脑活动增加,但非受累侧感觉运动皮层活动降低,表明该区域对同侧的支配增加,而对对侧手指运动的支配减少。
结果证明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手指扣击动作脑皮层激活区域与正常人相同,但范围较大,特别是非受累半球。
这些运动区域的依赖性增加可能是运动恢复机制的重要部分。
13、脑缺血前训练长期运动训练对中枢神经的功能状态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否可以减轻缺血性脑卒中之后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目前尚无证据。
高谦等报道经过14天跑笼训练后的小鼠,在脑局灶性缺血后,短期内行为功能改善优于事先无运动训练的对照组,同时脑梗塞面积较小。
结果支持康复治疗促使脑失能区功能重建的理论。
14、中枢性瘫痪的肌肉行为改变Frascarelli等通过分析首先触发的运动神经元障碍所诱发的异常自主运动,发现与正常侧比较,偏瘫侧运动神经元基础触发频率明显较低,继发募集的神经单元电位出现明显提早,特别是远端肌肉最为明显,提示偏瘫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丧失了调制最小自主收缩触发频率的控制,使远端肌肉的行为趋向于近端肌肉的行为。
15.干细胞移植提高瘫痪鼠运动能力瘫痪的实验鼠接受人体胚胎干细胞移植后,能够恢复部分运动功能,但是主要机理不一定是干细胞分化成了新的神经细胞,而可能是在干细胞的作用下实验鼠原有神经细胞的机能得到了提高。
二、脊髓损伤康复脊髓损伤(SCI)是最常见的残疾人群,目前美国SCI患者总数达到179,000人;老年人新SCI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占各种损伤的11%;由于康复治疗的发展,SCI患者存活时间大大延长,美国有45,000名SCI患者的病史超过20年,71,000名患者超过40岁,因此康复治疗的需求明显增加。
1、功能性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FES)是SCI康复中发展最迅速的高科技技术。
美国卫生部曾经评价:FES 可以“改善SCI疾病预防,促进健康,提高功能独立能力”;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建议“将FES作为SCI预防和缓解继发性残疾的技术”;采用FES以增加体力活动能力和健适的研究与日俱增,比较公认的康复效果包括:有效和安全地提高心脏功能,刺激代谢、心血管和肺适应以及骨骼肌训练适应。
许多研究均证明脊髓损伤及脑卒中后功能性电刺激对步行能力的逐步恢复有积累性增长的独立作用。
Wieler等进行多中心FES远期疗效的研究,发现训练近期步行速度平均增加超过20%,继续训练1年增加达到45%,步行速度最慢(<0.3 m/sec)者获益最大。
Hjeltnes等研究四肢瘫患者FES运动训练改善葡萄糖代谢关键蛋白表达。
5名完全性四肢瘫(C5-C7)患者进行电刺激踏车运动训练8周(7次/周),结果发现胰岛素刺激的糖摄取能力提高 33 13%,与离体肌肉胰岛素刺激的糖转运增加2.1倍的研究报道一致。
股外侧肌葡萄糖运载蛋白4表达增加378 85%,糖合成酶增加526 146%,己糖磷酸激酶II增加204 47%,磷酸果糖激酶表达和肌纤维类型无显著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