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凤霞与老公吴祖光女儿的照片 新凤霞个人资料
《一面》阅读问题及答案
《一面》阅读问题及答案篇一:《难忘的一面》阅读《难忘的一面》阅读答案得知著名学者、剧作家吴祖光先生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沉重,看了凤凰卫视的专题片《永远的霞光》,更为吴先生的才华横溢、坦荡磊落与坎坷人生感叹不已。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十年前,南方大山里出生、大山里长大的女儿,以“小才女”之称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其高三时完成的长篇小说《阳光雨季》在1993年3月进京考中央戏剧学院时送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很快就决定出版。
9月开学后,出版社叫我女儿找人题个字,我们立即想到吴先生这位戏剧家。
从友人处得知了先生的电话,我打通了电话,对方是个约摸四五十岁的浑厚男中音“请问您是谁?”我以为接电话的是吴先生的友人或儿子,就说:“我是一个小作者的母亲,我女儿有本书要出版了,想请吴老师给题几个字,不知吴老师在不在?”“我就是吴祖光,欢迎你和女儿到我家来。
”听了这句话,我又是惊喜,又是感动:吴老师声如洪钟,哪像七旬老人啊,他德高望重竟如此平易近人,心中备觉温暖。
我和女儿当日下午3时许来到了东大桥吴先生的家,开门的是一位精神、温和、个子不高的老人,我问:“是吴祖光老师?”开门人笑答:“是我。
”而后吴老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夫人新凤霞女士。
新凤霞女士因为行动不便,吴祖光先生亲自为我们泡茶。
新凤霞见我女儿小巧伶俐,问道:“怎么不学表演呢?条件不错呀!”我说:“她从小就爱写东西,想当女作家。
”吴先生说:“不错,不错。
”又聊了一下我们的概况,和对文学及社会问题的一些看法。
我们与新凤霞老师聊天时,有一会儿吴祖光老师到另一间屋去了,过一会儿,吴老师进来就夸:“我刚才和中央戏剧学院的丁扬中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通了个电话,他赞不绝口地夸你是个小才女!”说着,准备笔墨轻松流畅地写下了如下题词:“锦心秀口,妙手仙音,芝兰品性,冰雪聪明钟琨女士芳龄十七人称才女题此癸酉冬月祖光七十七岁了”然后,我们与两位老师合了影,吴老师还送了我们一本吴欢的书。
《万年牢》“评剧皇后”新凤霞的简介
打印版
“评剧皇后”新凤霞的简介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天津人。
1927年生于贫民家庭。
六岁从堂姐学京剧,十三岁师从小五珠,改习评剧,一年后即在《点秋香》,《花为媒》,《杜十娘》等剧中饰主角。
新凤霞1949年下半年从天津到北京。
在天桥万盛轩演出了《刘巧团圆》,《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等新戏。
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其后,她又演出了反映评剧艺人苦难生活的《艺海深仇》,还移植改编了不少兄弟剧种的剧目。
新凤霞与剧作家吴祖光结婚后,和音乐家盛家伦为邻,在发声技巧和音乐理论上,得到盛家伦的帮助,艺术造诣迅速提高。
新派的唱腔的特点是清新玲珑,善于运用华彩流利的“疙瘩腔”。
新凤霞本是个女高音,在盛家伦的帮助下又练出了圆润纯净的中低音,达到选律华美,音区宽广,运腔自如的境界。
新凤霞与音乐工作者合作,创作了不少新曲调,新板式,如《蜻蜓调》,《送子调》,《凡字大慢板》,和《反调大慢板》等,新派形成了当前评剧流传最广的艺术流派。
她的代表剧目很多,像《乾坤带》,《杨三姐告状》,《花为媒》,《刘巧儿》,《无双传》,《凤还巢》,《会计姑娘》,《三看御妹》等许多剧目。
十年浩劫中,新凤霞由于迫害致残,离开了舞台。
此后,她就以教学为主,她的弟子众多如:李红霞,谷文月,刘淑琴、戴月琴,刘秀荣等以及弟子的弟子张秀云、王丽京等。
1998年新凤霞因病去世,享年73岁。
向你一生负责 -新凤霞
向你一生负责--新凤霞选对象1949年我刚刚来到北京,在天安门扭着秧歌迎接解放,在天桥万胜轩小戏园子唱戏。
这年春节前我认识了老舍、侯仁之、吴组缃等先生。
一些文人如老舍、侯仁之、吴组缃先生等对我很感兴趣。
他们不单在园子里大长条板凳坐着看戏,还到后台来看望我们。
不单学者、教授来后台,领导也不少,文化部副部长周扬同志、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北京市人民法院院长马锡武等都来看过我们的演出。
他们也不通知我们,自己就买票来了,保卫的同志也看不出来,我们却是感动得请他们来后台,散了戏同坐在土台子上,聊天谈话请他们提意见。
新出牛犊不怕虎,我很幼稚愚蠢可敢说话,领导和专家都夸奖我单纯,唱戏卖力气,功夫不错……当时我的领导李伯钊、王亚平同志都关心我的终身大事,为我选择对象,也为我介绍了不少干部、军人,我都不同意,我也不敢直接对领导说这话。
我有一个办法,看见哪个来相看我的对象,我就找借口说:“叔叔,我要出去一趟,有急事……”这一叫叔叔,对象事就吹了。
这是从小在戏班唱戏学的,叫一声长辈,人家就不会在你身上有打算了。
当个小辈不吃亏。
就用这个办法还真吹了不少。
我最喜欢跟老舍先生聊天谈心,他没有架子,容易接近。
老舍先生为我的婚姻大事,跟我多次长谈,我也把心里话告诉老舍先生。
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也没有知识,连字也不认识,父母都是受苦人,他们常说:“我们是睁眼瞎,不认字,就知道吃苦、受罪,认命吧!……”在旧社会,唱戏的是下等人,是妓女一流人,谁看得起呀!上等人谁能跟我们来往啊!我虽然被人家看不起,我自己可不能也看不起自己,我找对象可不能马马虎虎图个漂亮小伙儿人样子,必须在我生活中是老师,帮助我、提高我,文化程度、思想水平、品德都高,有成绩的男子汉。
老舍先生跟我谈话看我唱戏,越来越对我关心,他问过我找对象的详细条件,我说:“有条件,也可以说没有条件,我跟您都说过了,首先,选人好!年岁大些不算什么,模样也不是主要的,丑、俊是咋,一看不好看,看久了就好看了,心好是真的。
吴祖光和新凤霞的坚贞爱情
吴祖光和新凤霞的坚贞爱情作者:王月冰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年第08期吴祖光和新凤霞,都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初相识、相恋、结婚,然后牵手走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相亲相爱,不离不弃,演绎了一场绝世爱恋。
1950年,才华横溢的著名导演吴祖光在周恩来总理的召唤下,从香港回到北京。
老舍先生觉得吴祖光和当时声名鹊起的评剧演员新凤霞是天生的一对,于是极力撮合他们。
新凤霞演过吴祖光写的《风雪夜归人》,十分仰慕他的才华。
吴祖光看过新凤霞的评剧表演,他也喜欢这位在舞台上嗓音甜美、扮相脱俗的女子。
第一次见面,是老舍先生安排的。
当时新凤霞正在参加文化局的一个重要会议,中途休息的时候,老舍先生带吴祖光来见她。
新凤霞见到他们俩,要站起来,吴祖光连忙上前阻止,要她安心坐着休息。
然后,吴祖光在新凤霞面前蹲下来,自然地和她聊天。
看着吴祖光那张纯净的脸,新凤霞不禁怦然心动。
他们渐渐熟络起来,吴祖光去新凤霞住的地方找她,发现她那里有很多蚊子。
他立刻到街上买了锤子、钉子、绳子,并从家中拿出那床自己从香港带回来的珍珠罗蚊帐,赶在夜晚来临前到她家中帮她把蚊帐挂起来。
吴祖光的才华、深情、体贴,深深打动了新凤霞,他们坠入爱河。
可在外人看来,他们实在不般配,悬殊太大。
他出身于诗书世家,父亲是文化名流、大学者,故宫博物院的创办人之一;而她,小时候被人贩子从苏州拐卖到天津,落入贫苦人家,养父是个卖糖葫芦的,收入微薄。
也有很多人认为,他久居香港,必定沉迷于花天酒地,对她只是贪其美色,不会长久。
可是,他和她都认定彼此就是自己心中要找的那个人。
为了抵抗各种压力和干扰,也为了表达他的责任,他在北京给了她一场隆重的婚礼。
他买下了一个四合院,给了她一个宽敞、温暖的家,还设置了一间雅致的书房,教她读书。
吴祖光带她认识了齐白石、叶圣陶等大师,还有音乐奇才盛家伦,这几位大师教新凤霞画画、写作、乐理知识等,将她带入一个全新的文化艺术境界,不但促进了她评剧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为她以后的写作和画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琴瑟和鸣 伉俪情深 吴祖光、新凤霞之子吴欢讲述父母的传奇爱情
文化 人 ’” 。
“ 易培基是我祖父的 同学 , 请愿团的主要策划者之 一 李青
崖是我祖父的姐夫 , 他一向都非常器重毛泽东 , 毛泽东后来追
求杨开慧, 都是在李青崖的家 中 吴欢告诉记者 。 ”
吴 瀛对 家做 出的另一大贡献 , 就是协助易培基创建 了 故宫博物院 , 并在抗战时期亲身护送圈宝南迂 , 直至 13 年 , 3 9
返 大陆 . .
期 , 他的儿了吴瀛刚从浙江大学转入湖北方言学堂 ( 武汉大
学的前身 ) 英丈专业 。 家学渊源和西式教育 , 使得吴瀛最终成
为 了 清末 民初 学贳 中西 的才 子 之 一 。
“ 门不 当户不对 ” 的才子佳 人
I 是 l4 样 9 9年 ,活 跃 在 中 国戏 } 舞 台 上 的 新 风 霞 , } } I 已是无 人 不知 的 “ 和 国第 一美 人” 那 时京 剧 还 部是 共 “ 男 角 , 方戏 有 女 演 员 , 香 玉 、 雪 芬 、 脏 英都 是 戏 地 常 袁 f
I 9岁学 成 毕业 后 , 瀛 进 入北 洋 政 府担 任警 政 司科 吴 长 , 京都市 政督 办 公署坐 办 , 务相 当于 今天 的市政 府 兼 职 秘 i长 1 1 年 ,以长 沙 第一 师 范 学 院校 长 易培 基 为总 s 99
代 表 , 生 毛泽 东 为学 界代表 的 清愿 团到京 , 图游说 北 学 意
处世 的态度 , 重江湖义气 , 追求痛 I 央淋漓 , 是受母亲的影响。 ”
吴欢这样评价 自己。
吴家的历史可 以浓缩成一 出跌宕起伏 的戏剧
吴家在近代 历史舞 台粉墨登场 , 以追溯到吴欢 的曾祖 可 父吴稚英身上 吴稚英在清朝 中过举人 , 曾任浙江平湖县令 , 后被清朝洋 务派领袖张之 洞清入幕 府参与策划洋务运动。 这
西北民族大学原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西北民族大学原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作者:朱子健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46期摘要:本文对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主创人员、人物及剧情进行了纤细的介绍和品鉴。
关键词: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剧情一、歌剧《文成公主》的创作背景歌剧《文成公主》剧本始创于2001年8月,由二炮文工团一级作曲楚兴元作曲,总政话剧团团长彭长虹编剧,剧本和唱腔的创作完成于2006年7月,期间得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吴祖光先生、原总政文化部副部长沈西蒙老前辈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吴祖强先生的指导和帮助,吴祖光的女儿吴霜女士从美国留学回来也热情的加盟创作,这部作品历时六年,七易其稿。
2005年9月,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李槐子副院长偶然发现了这部还未最后完稿的作品,即与该院李曙明院长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认真研究,以极大的热忱给予高度重视,并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将这部作品列为该院教学剧目,决定出资委托作者继续创作完成这部作品。
2006年7月,四幕歌剧《文成公主》全部唱段创作完成并交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审定。
学院组织了各方面的专家、艺术家、教师多次反复论证,并有兼职教授著名歌词作家邵永强先生和特聘教授作曲界老前辈尚德义先生对全部唱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订和润色,使该剧日臻完善,更加出色。
以家喻户晓的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王松赞干布的民族和亲故事为题材的《文成公主》终成定稿。
并且在2008年以清唱剧的形式演出过部分选段,得到了观众和同仁们的高度赞扬。
清唱剧演出的成功使得全院师生大受鼓舞,经过几年全方位的准备,终于2012年在舞美灯光,服装道具的就位下开始了歌剧《文成公主》的系统排练。
二、歌剧《文成公主》的主创人员导演:高立斌教授,1964年生,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一级导演,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其导演主要获奖作品:原创音乐剧《花儿与少年》(09年在北京成功上演,获甘肃省戏剧调演导演一等奖,10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戏剧调演最佳导演奖,11年参加首届中国歌剧节比赛获剧目银奖第一名)。
吴祖光新凤霞贤伉俪的散文(外二篇)
卫建民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写文章,曾受到叶圣陶、艾青等文化人和不少读者的赞赏,因为这位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艺术家没上过学,不认识几个字 ;她是一边学习文化,一边学习写作的。
然而,她一出手,就引起文化界的注意。
按吴祖光的说法,她的第一篇作品发表在1957年初,题为《过年》,在1980年出版的《新凤霞回忆录》里 ,这篇发轫之作排在第一篇。
旧社会的艺人, 登台演戏多是为了生活;许多著名的演员,没有条件上学读书。
他们从儿童时期就练功学艺走江湖,吃尽世间疾苦。
新凤霞七八岁登台演配角,十三四岁就演主角了。
在戏班子里,她经历过旧时艺人的种种生活,看见过世间万象 , 因此,她一旦拿起笔来,生活的积累就如泉涌,有写不完的台上台下故事。
北京评剧院在西城太平桥大街北口。
二十多年前,剧院的深深大院还在,是一个大宅门式的木制大门,门口挂着剧院的木牌。
我那时已看过电影《刘巧儿》《花为媒》,每次经过这座大门,就会想起新凤霞和那几位老艺术家。
新凤霞的唱腔,清脆浏亮,婉转动听,如出山的清泉。
这两台戏能风靡一时,受到观众的喜爱,是评剧艺术对观众的征服。
新凤霞拿起笔来大量写文章,是身体残疾,不能登台演出以后的事。
她左肢偏瘫,但右肢还健康,一个身残志坚的老艺术家,把自己对艺术和美的理解投射在文章画笔,奋力写作绘画,将施展艺术才能的舞台转移到钢笔、稿纸、画笔,照样精彩!一个时期,新凤霞画,吴祖光题的美术作品,成为艺苑新葩。
新凤霞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对构图的安排,使得她的绘画别有天地。
她的手巧,从小就会剪窗花、绣戏装,又曾给齐白石磕过头,观摩过齐先生作画,因此,她既拿钢笔,又拿画笔, 渊源有自,是有基础的。
内行评论:新凤霞的画不俗。
这个评论不低。
戏剧艺术家写文章,除了充实的生活内容,还有质朴天然的文笔。
我读她的散文,散文吴祖光新凤霞贤伉俪的散文(外二篇)有些篇,看似纸上文章,实质是她唱出来的台词,清脆浏亮不减台上风采。
她写的《地下夫妻》《典妻》等旧时艺人的血泪史,让读者看到了旧时艺人的辛酸生活。
北大荒劳改犯的故事
北大荒劳改犯的故事我忘记是谁告诉我的,黄苗子先生病故了,时间好像是2012年年初。
听后我的心中咯噔一下:唉,最后一位年长“老同学”走了。
随之,我脑海里立刻翻起记忆波澜。
那是北京“右派”刚到北大荒,经过漫长的冰雪严冬,终于等来的第一个春天,冰雪消融,花草展容,云雀歌唱,蛮荒的大地充满勃勃生机。
我们压抑的心绪好像也渐渐有些好转,不过在寂寞清冷的晚上,依然能听到长吁短叹声,能看到独饮消愁人。
看来“柳暗花明”的生活,对于我们还蛮遥远、很艰难。
有天傍晚收工回来,难友们拖着疲惫身躯,无精打采地走到工棚,忽然发现五颜六色的野花,组成一个大的“乐”字,用绿草衬托放在脸盆里。
立刻吸引住众人眼球,都在久久观望欣赏,谁也没有说什么,却又仿佛在说:“这是谁植的花儿,在这时候,还有这样的心思?”后来听说,黄苗子见满地花草,鲜嫩可爱,就随手采撷回来,精心组成这盆花,用以鼓励难友忧中找乐。
从此,我记住了书画家黄苗子。
论年龄,我跟黄苗子相差二三十岁,他又是著名书画家,年龄地位相差甚远,怎么是“老同学”呢?欲求答案就得问天老爷了,他老人家开玩笑,有时不知高低深浅,常常是不考虑人的感受,胡乱地取闹寻乐,让当事人都不好意思。
我现在说起我的“老同学”,就多少有点儿忐忑不安,怕人说我这是高攀名人。
不过,那可就冤枉死我了。
其实不光是苗子先生,还有多位文化名人,如艾青、丁玲、吴祖光、丁聪、尹瘦石、聂绀弩、陈沂、沈默君、李景波等前辈,都是我的“老同学”。
我的口气大了些吧?的确是大了点儿,只是这“老同学”称呼,是他们先叫我的,不是我主动叫他们的。
1957年全国划了55万“右派”,其中不乏响当当的名人。
可是一顶帽子戴上,就不分尺码大小了,通通都是“右派分子”,像我前边说的多位名人,都曾经是我仰慕的人物,他们被戴上“右派”帽子,就跟我这个无名小“右派”,画等号成了“一小撮儿”,统称“无产阶级专政对象”,完全没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1958年早春,国家机关和驻京部队机关近三千名“右派”,同乘一列慢车出山海关,被遣送到北大荒劳动改造。
查理彭:丈夫眼中的吴霜
查理彭:丈夫眼中的吴霜查理彭,中国名字是彭长征,父亲是彭加伦。
彭长征的大姐彭燕燕,是乔宗淮的妻子,两人的儿子叫乔小澎(应该是为了纪念外婆龚澎)。
吴霜,吴祖光和新凤霞之女。
彭长征和吴霜在80年代初期,都在美国留学。
两人在旧金山一次中国文艺汇演上,一见钟情,相识相恋,后结为夫妇。
吴祖光我妻子吴霜,是我岳父母吴祖光和新凤霞唯一的女儿。
几年来,我和吴霜一直和岳父岳母朝夕相处在东大桥的寓所里。
前一段时间,我出差去了欧洲,在从意大利到法国的飞机上,我朦胧睡去。
在梦境中,我见到了岳父,他在朝我笑。
一到法国赶紧给吴霜打电话,问父亲的情况,吴霜哽咽着说:“爸爸已经去了……”我一听,愣了很久才哭出来,马上乘机赶回了北京。
吴家的亲情一直是非常浓郁的,记得岳父从前总是对我们这些儿女讲:“你们要爱你们的妈妈,永远爱她,你们可爱的妈妈集演员、作家、画家于一身,是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这几天,我和吴霜仍旧守在这所老房子里,接待着全国各地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
吴霜的嗓子已经哑得说不出话了,我的心情也陷于极度的悲痛中。
岳母去世后,他还说过:“你们要相互疼爱,不要像我对你的妈妈总是怀有负罪感,总是感觉对她永生永世无以为报。
”想想岳父岳母生前对我们的种种好处,我才真正理解了这种“无以为报”的感觉。
饰演刘巧儿的新凤霞蒙太奇式的邂逅1984年,我在美国旧金山读书。
圣诞之夜,一位朋友陪我去日本城看演出。
那天的节目,是中国艺术代表团到美国做巡回演出。
那台晚会,是由歌唱演员吴霜和相声演员常宝华在一起主持节目,常先生说中文,吴霜说英文。
她机智的翻译和幽默的串语,让剧场里满堂生彩。
我觉得很奇怪,怎么国内的主持人能够用这么地道的英文讲话?从台下望着吴霜,我心里忽然想———这就是我要等待的人。
当时,吴霜在美国一个叫布鲁明顿的小城市,已经留学三年了,这次是临时来助阵的。
对于我们头回见面的情景,吴霜曾经写文章回忆过———“第一场演出结束了,我在后台的一张化妆桌旁拿卸妆纸擦去脸上的油彩,听得不远处有人在说笑,其中有一个十分柔和的男中音,就在我回转身擦脸时,忽然听到那个悦耳的声音就在我耳旁响起来了:'咦,你是本地的人吗?’'哦,不是,我是在美国上学的。
2018-新凤霞的资料-优秀word范文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新凤霞的资料篇一:新凤霞的资料新凤霞,评剧青衣、花旦,籍贯江苏,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于苏州。
由人贩卖到天津。
童年时期随“姐姐”杨金香学习京剧,十三岁拜王仙舫、邓砚臣、张福堂等学习评剧,十五岁即开始担任主演。
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乌龙院》、《女侠红蝴蝶》、《可怜的秋香》、《双婚配》、《三笑点秋香》等剧目,在天津、上海、济南、秦皇岛等地获评剧观众的好评。
1949年北京解放后,新凤霞来到北京组织了北京凤鸣剧社担任主演。
1950年,在共产党的戏改方针的指引下,成立了北京首都实验评剧团,新凤霞任主演兼团长。
1951年,新凤霞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解放评剧团任主演兼副团长。
1953年,新凤霞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评剧团一队任演员。
1955 年,中国评剧院成立,新凤霞在中国评剧院一团任演员、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凤霞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情和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党的文艺队伍中,走上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艺术道路。
她亲自执笔创作演出了以她个人经历为题材的大型评剧现代戏《艺海深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巧儿》是新凤霞青年时代主演的一出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剧目。
在这出戏中,新凤霞成功地塑造了刘巧儿的艺术形象,并创造了有其自己特点的评剧疙瘩腔唱法。
《刘巧儿》公演及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后,在全国掀起了学唱刘巧儿的热潮,人们通过《刘巧儿》了解了评剧,通过《刘巧儿》知道了新凤霞,新凤霞的名字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新凤霞演唱艺术从此确立并得到广大评剧观众的喜爱。
在《刘巧儿》的创作过程中,新凤霞得到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热情帮助,新凤霞和这些同志愉快合作,首开了戏曲工作者与新文艺工作者联手创作的先河,为戏曲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做出了示范。
评剧名家——新凤霞
评剧名家——新凤霞摘要:评剧是我国的一个戏曲剧种,因其有唱词通俗易懂,通常表现现实生活等特点被多数人所喜爱。
作为评剧名家之一的新凤霞,她的勇于创新为评剧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其代表作品《花为媒》《刘巧儿》等剧目,更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关键词:评剧;新凤霞;花为媒一、评剧概述评剧是我国的一个戏曲剧种,流传于我国的北方地区,1910年评剧艺术开始兴起,在我国的河北滦县发展起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作为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评剧,有众多的爱好者,深受观众喜爱。
评剧是在清末时期的“对口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是在河北地区的农村传唱,后来传入唐山,称之为“唐山落子”。
评剧艺术有唱功见长,吐字清晰,唱词通俗易懂,表演时带有深厚的生活气息,民间气息较为浓厚的特点,它的传统是擅长表现现实人民的生活,所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有很多观看它的观众。
板腔体是评剧的唱腔,也有散板、慢板等多种板式,具有自由活泼,乡土气息浓厚的特点。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影响下逐渐成熟起来,从而出现了如白玉霜、李金顺等一些流派,在全国上演的一些剧目,如《秦香莲》《刘巧儿》《花为媒》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也有许多优秀的评剧名家出现,如新凤霞、小白玉霜等。
二、评剧名家新凤霞及其作品1.评剧名家新凤霞新凤霞,1927年出生,是评剧新派创始人,从小学习京剧,在12岁那年开始学习评剧,两年之后担任主演。
新凤霞经常虚心向他人学习,吸收对她有帮助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勇于创新,她认为只学习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同时也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因此得到了名家的指点,学习了美学、声乐和表演的相关知识。
她注重与他人合作,通过与音乐工作者的互助合作,从而创造出了许多新式唱腔和板式,在创作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同时也为评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她有许多代表作品,如《花为媒》《凤还巢》《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其中传统剧目《花为媒》通过新凤霞的重新演绎,更称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
吴霜:“京城才女”的别样烟火
伴侣2020.5COMPANION/受两位艺术大师熏陶,从小就是才女吴霜出生在北京一个艺术之家,母亲是上世纪几乎无人不知的新凤霞,她唱的《花为媒》堪称经典,有“评剧皇后”的美誉;父亲吴祖光年少成名,是国内著名的戏剧大师。
吴霜家的四合院地处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后面一条闹中取静的胡同里。
在她印象里爸爸总爱坐在书房里,特别专注地写他的戏剧,比如《花为媒》《风雪夜归人》,而创作的电影《国魂》是中国首次入围戛纳电影节的电影。
在非常时期,周总理曾一再叮嘱:“要保护吴祖光这个大才子,他是国宝,百年难遇。
”吴霜上面有两个哥哥,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子,所有人都给予了她无止境的爱。
母亲新凤霞的一部评剧电影《刘巧儿》,曾让她红遍全国,女儿自然也是她的崇拜者。
吴霜从小跟着母亲泡在剧场里,似乎天生就有表演才能。
后来新凤霞演唱的一些戏曲片段,她都能信手拈来,而且模仿得有模有样。
小时候吴霜经常把四合院当做自己的舞台,唱、演、舞节目繁多。
有时她还拉着两个哥哥做配角:大哥是报幕员,二哥是伴舞。
观众不仅仅是全家人,还有许多客人。
有一次,电影演员赵丹和漫画家张乐平来吴家做客,应邀看了一场吴霜的演出。
虽然她很有表演天赋,但因节目实在的别样烟火文\张东亮她母亲是名副其实的“评剧皇后”,父亲是著名的戏剧大师,他创作的《国魂》是中国有史以来首次入围戛纳电影节的电影。
走到哪里,她都被介绍是“吴祖光新凤霞之女”。
顶着父母光环的压力,到了叛逆年龄的她干脆到国外学音乐,如今成为颇有国际范儿的“花腔之王”。
同时,她还是一位剧作家、画家和散文作家。
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的剧本,就出自她手。
她写的话剧剧本曾获中国戏剧文学奖,散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其婚姻更是充满传奇色彩!吴霜的母亲新凤霞7过于冗长,演到一半,两位艺术家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不料被“主演”吴霜看到,连忙跑过去制止:“叔叔,不许说话,别人看你们的戏能说话吗?”弄得两位艺术家哭笑不得。
在读书方面,吴霜也同样个性十足,她最喜欢读名著,尤其是《红楼梦》。
新凤霞-新凤霞与老公吴祖光女儿的照片 新凤霞个人资料
新凤霞-新凤霞与老公吴祖光女儿的照片新凤霞个人资料新凤霞个人资料4月12日是新凤霞逝世纪念日,谨以此文章怀念我们心中的大师。
代表作品《花为媒》、《刘巧儿》、《乾坤带》、《杨三姐告状》、《无双传》、《凤还巢》、《会计姑娘》、《三看御妹》。
主要成就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
1927年1月26日出生苏州,祖籍江苏。
小时候家里很穷,不太记事的年龄被人贩卖入天津,后有一家姓杨的收养长大。
养父家里的条件也很差,人口多,靠卖糖葫芦为生。
23岁主演《刘巧儿》轰动全国新凤霞6岁随“姐”杨金香学京剧,13岁习评剧,恩师有王仙舫、邓砚臣、张福堂。
15岁任主演。
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
新凤霞与弟子谷文月合影新凤霞桃李满天下,门下弟子上百人,获梅花奖的有:河北省固安县的谷文月,石家庄市的刘秀荣,长春的贾玉兰、王曼苓,唐山的罗慧琴,黑龙江省的王向阳。
新凤霞与国画大师齐白石是什么关系先说说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
他的弟子很多,其中有两位大家很熟悉,一个是戏剧大师梅兰芳,另一个是老舍夫人胡洁青。
新凤霞从小心灵手巧,绣枕头、鞋面、并且自己画花样。
一次偶然拜齐白石为师,擅长画菊花、梅花、桃子、牡丹。
1994年总政文化部专门为她在军博举办了个人画展。
新凤霞老公新凤霞24岁嫁给吴祖光吴祖光大新凤霞10岁,祖籍是江苏省武进县,生于北京东城,现代著名剧作家、导演,毕业于北京孔德学校。
主要代表作有话剧《凤凰城》,评剧《花为媒》,京剧《三打陶三春》。
导演的电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新凤霞婚后给吴家生育两个孩子,儿子叫吴欢,写文章、绘画、书法样样精通。
女儿叫吴霜,头衔很多,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
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现担任北京蓝汽球文化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吴祖光前妻吕恩,2016年8月15日病逝,享年91岁。
新凤霞个人资料
新凤霞个人资料新凤霞中文名称: 新凤霞又名: 杨淑敏性别: 女生卒年: 1927~国别: 中国生平简介评剧女演员,工青衣、花旦。
原名杨淑敏。
天津人。
出身于贫民家庭。
6岁从堂姐学京剧,13岁拜师改学评剧,一年后即在《点秋香》、《打狗劝夫》、《花为煤》、《杜十娘》等剧中担任主角。
从此闯江湖,跑码头,肩负起全家的重担。
1949年北平解放后,应聘至天桥万盛轩演出。
50年代初期,她主演的《刘巧儿》风靡全国,从此声誉鹊起。
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剧团。
1953年入中国评剧院。
从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除演《刘巧儿》外,还演过《艺海深仇》、《志愿军的未婚妻》、《金沙江畔》、《祥林嫂》、《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牛郎织女》、《乾坤带》、《无双传》等脍炙人口的好戏。
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分别于1956年和1964年摄制成影片,受到观众的欢迎。
新凤霞幼年学过京剧,在咬字、演唱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后又认真评剧前辈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等人的唱腔,同时刻苦学习大鼓、梆子、坠子、琴书等的演唱技巧,不断丰富自己的唱腔。
她还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艺术上又得到很多当代名家的指点,从而充实了美学、声乐和表演等各方面的知识。
在整理旧剧目、排演新剧目的过程中,她同音乐工作者和琴师们密切,创造了很多新的唱腔和板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她的演唱清新甜润,玲珑婉转,富有华彩,将传统评剧女声悲腔化为喜腔,高唱解放了的中国妇女的生活和,塑造了新的一代的妇女形象。
她所创造的新的板式和唱腔如欢快的□蜻蜓调□、抒情的[降香调]、悲凉的[送子调],特别是[凡字大慢板]和[反调大慢板]等,为丰富和发展评剧女腔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新凤霞因左肢偏瘫,不能重返舞台,转而以主要精力培养年轻一代演员;同时发奋写作、绘画。
她写的回忆生活经历和演剧生涯的小品,朴质真挚,别具风格。
《新凤霞回忆录》一、二两集已在北京、天津和香港出版,并有英文译本问世。
吴祖光、新凤霞:这才是天荒地老该有的样子
吴祖光和新凤霞用一生不渝的厮守告诉我们,所谓天荒地老,是鲜衣怒马春风得意,更是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1951年,当吴祖光宣布要和新凤霞结婚的时候,他身边好多朋友惊讶得目瞪口呆。
吴祖光是什么人?他是六百年来江南最大的文化世家之一,宜兴吴家的后人。
知道宜兴紫砂壶吗?那就是吴祖光的先、明代进士吴仕首创的;知道《富春山居图》吗?从万历到康熙,这幅国宝在吴家的客厅里挂了三百年;知道唐伯虎吗?据说当年他每次去宜兴,都是住在吴家老宅;知道辛亥革命吗?帮着张之洞编练新军的武昌起义第一推手,就是吴祖光的太爷爷吴殿英;知道故宫博物院吗?主要创办人之一,就是吴祖光的爸爸吴景洲;知道中央戏剧学院的前身国立剧专吗?吴祖光二十岁时,就被校长余上沅请去教书,那个时候他不过才是个大二的学生。
明清两朝,吴家出了四十三位进士!新凤霞又是什么人?一直到死,她都不知道自己生身父母是谁。
从小被卖到天津,养父卖糖葫芦,养母是家庭妇女,大字不识一个。
新凤霞五六岁就学评剧,十二岁登台,白天唱戏,晚上带着弟弟妹妹捡煤核,养活一家七八口人。
朋友们劝吴祖光:不错,新凤霞是漂亮,评剧皇后嘛,连周总理都说“可以三天不喝茶,不能不看新凤霞”,可她终究是个戏子!“倡优倡优”,旧社会,优伶还不如娼,更何况从前评剧唱的大都是下流的“粉戏”,你能娶这样一个女人?新凤霞的领导也不同意,李伯钊大姐代表组织谈话:吴祖光是从香港回来的,香港是什么地方?花天酒地,声色狗吴祖光、新凤霞:这才是天荒地老该有的样子C ulture文化·专栏本栏目冠名:英皇星艺(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马!吴祖光这个人,玩弄女人,道德败坏,他玩你一阵子,就会甩掉的——他不是刚刚跟吕恩离了婚?新凤霞有些慌了,她去找剧团里给她梳头的张洪山大哥。
张师傅说:我在戏班多少年了,码头跑过无数,没见过祖光这样的厚道人。
新凤霞又去找大导演欧阳予倩先生和唐槐秋先生。
欧阳先生说:祖光,是挑帘红的作家。
新凤霞简介 新凤霞回忆录
新凤霞简介新凤霞回忆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新凤霞简介新凤霞回忆录。
《新凤霞回忆录》。
新凤霞著。
书名,新凤霞回忆录。
作者,新凤霞。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出版时间,1980年8月。
《新凤霞回忆录》新凤霞简介。
新凤霞凤霞的一生过来不易。
受过贫穷。
受过冻饿。
受过说不尽的欺侮折磨。
但是她都能禁受。
在最强大的压力和打击面前没有屈服。
没有讨饶。
没有流泪。
然而她却受不得哀怜和同情。
常常在人家安慰和怜惜她的时候便哭起来了。
我想。
经过了这十年灾难的同志们将都会理解和体验过这样的感情。
而现在。
噩梦一般的生活终于过去。
我们应当高兴。
像我们的老朋友画家丁聪告诉我的:“我给凤霞画插图。
就是为了让她高兴。
”他画的那一幅幅生动有趣。
意味深长的插图。
又岂止是使我们高兴而已。
像诗人艾青对我说的:“给别人写序我实在没有时间。
可是给凤霞写序我不能拒绝……”当高瑛夫人把艾青的序文交到我手里的时候。
我读着读着。
流下感激的眼泪。
这样。
书店给这个识字不多。
文化不高的民间艺人新凤霞出版回忆录。
即使本来没有为了使她高兴的原因。
但却真是会使她高兴。
也使许多关心她的人高兴的。
最后我要提一下“关心她的人”。
凤霞从1966年被迫离开舞台。
后来又因病不能登台。
至今已经十四年之久。
但是多情的观众没有忘记他们心爱的演员。
从1976年到现在的四年当中。
有无以数计的不相识者通过来信。
登门来访。
寄赠药品和其他礼品。
食物。
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示了对病人的深切关怀。
尤其是近两年来她的两部影片《刘巧儿》和《花为媒》在全国重新放映。
收到的观众来信就更多了。
使病中的凤霞如同生活在澹荡的春风和温暖的海洋里一样。
对这么多热情洋溢的来信是难以一一答复的。
但对病人来说。
这种珍贵的同情和友谊。
可是最大的鼓舞。
因此。
这本《新凤霞回忆录》的出版也应是作为这个病人。
一个最知道感恩的病人对无数的关心者的答谢吧!。
《新凤霞回忆录》摘要——从相识到相恋。
新凤霞的智慧
新凤霞的智慧新凤霞的相声《大上寿》如今已经家喻户晓,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其中蕴含着一个女性艺术家的智慧。
新凤霞的丈夫吴祖光,著名戏剧作家、曲艺作家。
他创作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新凤霞说笑》等作品,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至今仍然深受观众喜爱。
可是,新凤霞却并不愿意在事业成功之后去做一个家庭主妇。
1947年,在当时全国经济凋敝、市场萧条的环境下,新凤霞将多年积攒下来的全部家产——价值两万块大洋的京剧服装和乐器全部变卖,并带着女儿去了西安。
没过多久,国民党败局已定,北平城解放在即,新凤霞不得不带着女儿回到北京。
新凤霞的到来,使已经沉寂了半年之久的北京相声界热闹起来,她像天空突然划过的一道闪电,照亮了整个相声园地。
“文革”初期,“四人帮”加紧了对我国相声界的迫害,吴祖光被关进监狱,于是新凤霞毅然挑起了丈夫和女儿的生活重担。
她日夜操劳,既要忙家务又要照顾女儿,还要给别人做翻译,再加上体弱多病,终于被累倒在地。
可她心里明白,相声园子是她经营了20年的心血,是相声艺术从艰难中走向繁荣的阵地,是相声演员安身立命的根基,容不得她在危难时刻逃避责任。
于是,一个病人,一个女人,以顽强的意志力和坚韧的毅力,与疾病展开殊死搏斗,硬是把吴祖光保释出狱,又承担起抚养女儿的责任。
她善于总结自己和前辈的表演技巧,经常推陈出新。
同时,她注意到社会变化对艺人思想和表演的影响,所以她的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比较敏锐。
她曾把鲁迅的《一件小事》改编成相声《护厂》,针砭时弊,反映工人的心声;她又把评剧《刘巧儿》改编为评剧《刘巧儿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评剧表演,从中吸收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
195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赢得观众的好评,也由此奠定了她的相声表演艺术家的地位。
1959年她被错划为右派。
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她对相声艺术的追求和热爱,她相信总有一天真理会战胜邪恶,所以她也不抱怨、不沮丧,只是默默地干好本职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
有想象力创新的名人事例
有想象力创新的名人事例一段文字,寄托无限情怀一张照片,勾起无数回忆。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有想象力创新的名人事例-新凤霞,一起来看看吧!赵顺起:“我与名人沒有约”——我心目中的新凤霞▲新凤霞(1927一1998)新凤霞出生在一个天津贫苦家庭。
她从一个民间艺人到一个著名艺术家,经历坎坷,富有传奇色彩。
她一九五七年被错划成右派,遭受迫害并剝夺她登台演出的权力,一九七五年又因患脑血栓致半身瘫痪。
新凤霞又是幸运的,解放后,从一个民间艺人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国家一级演員,中国评剧最高殿堂中国评剧院的领衔主演。
她先后任第四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总政评剧团副团长、北京市剧协副主席、中国评剧院一团艺委主任等职,并开创了评剧“新派”艺术。
她曾光荣出席第一届文代会并在会上发言。
曾赴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多次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新凤霞是戏曲界最具里程碑代表人物之一。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她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情和极大的政治热情投身于党的文艺队伍中。
她创立的“新派”艺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成为当今最活跃的艺术流派之一。
这得益她对评剧艺术的天赋、挚爱和颖悟,更得益于她深厚的艺术功底与深奥的创造力,才使新派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生命力。
我从小喜欢评剧,尤其酷爱于“新(凤霞)派”艺术。
原因有三,其一,少年时看过家乡晋县评剧团的评戏,受其影响很深。
其二,常到大伯家听留声机,放新凤霞老唱片,耳听目染。
其三,到乡里上学的路上每天听到邻村西里庄播放“刘巧儿”的唱腔。
后来又看了新凤霞的电影《刘巧儿》、《花为媒》。
被她那脍炙人口的唱腔所吸引,为她饰演的“刘巧儿”、“张五可”所倾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凤霞与老公吴祖光女儿的照片新凤霞个人资料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新凤霞个人资料
4月12日是新凤霞逝世纪念日,谨以此文章怀念我们心中的大师。
代表作品
《花为媒》、《刘巧儿》、《乾坤带》、《杨三姐告状》、《无双传》、《凤还巢》、《会计姑娘》、《三看御妹》。
主要成就
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
1927年1月26日出生苏州,祖籍江苏。
小时候家里很穷,不太记事的年龄被人贩卖入天津,后有一家姓杨的收养长大。
养父家里的条件也很差,人口多,靠卖糖葫芦为生。
23岁主演《刘巧儿》轰动全国
新凤霞6岁随“姐”杨金香学京剧,13岁习评剧,恩师有王仙舫、邓砚臣、张福堂。
15岁任主演。
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
新凤霞与弟子谷文月合影
新凤霞桃李满天下,门下弟子上百人,获梅花奖的有:河北省固安县的谷文月,石家庄市的刘秀荣,长春的贾玉兰、王曼苓,唐山的罗慧琴,黑龙江省的王向阳。
新凤霞与国画大师齐白石是什么关系
先说说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
他的弟子很多,其中有两位大家很熟悉,一个是戏剧大师梅兰芳,另一个是老舍夫人胡洁青。
新凤霞从小心灵手巧,绣枕头、鞋面、并且自己画花样。
一次偶然拜齐白石为师,擅长画菊花、梅花、
桃子、牡丹。
1994年总政文化部专门为她在军博举办了个人画展。
新凤霞老公
新凤霞24岁嫁给吴祖光
吴祖光大新凤霞10岁,祖籍是江苏省武进县,生于北京东城,现代著名剧作家、导演,毕业于北京孔德学校。
主要代表作有话剧《凤凰城》,评剧《花为媒》,京剧《三打陶三春》。
导演的电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新凤霞婚后给吴家生育两个孩子,儿子叫吴欢,写文章、绘画、书法样样精通。
女儿叫吴霜,头衔很多,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
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现担任北京蓝汽球文化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吴祖光前妻吕恩,2016年8月15日病逝,享年91岁。
吴祖光21岁时认识了前妻,29岁结婚,婚姻维系4年分手,因由是生活习惯不同。
吕恩再婚丈夫叫胡业祥,是胡蝶的堂弟。
吕恩小吴祖光3岁,江苏省
常熟人,表演艺术家,曾出演过电影《清宫外史》中的瑾妃,《骆驼祥子》中的“白口袋”。
新凤霞圈内好友有白杨、秦怡、张瑞芳、舒绣文、赵丹。
新凤霞夫妇与女儿甜蜜照
新凤霞夫妇与儿子的合影拍摄于1973年
吴欢名门之后,好学聪颖,上学时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
新凤霞曾响应号召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下乡,跟姜昆是战友。
吴祖光花费了整整8年时间,完成了13集大型电视系列剧本《新凤霞传奇》。
新凤霞48岁得了一场大病,致使左肢偏瘫,20多年来丈夫无微不至精心照顾,爱的力量很伟大,她每天坚持扶墙锻炼,与病魔抗争。
期间除了带徒弟、画画,再有就是写作,创作出版了《新凤霞回忆文丛》四卷,《我和吴祖光四十年》,《舞台上下》等优秀作品。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