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学发展史ppt课件
化学史PPT课件
![化学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a159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5.png)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总结词
化学在药物和医疗领域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
详细描述
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等方法,人们开发出了许多新药和治疗方法,如抗生素、疫苗和靶向治疗等,有效解决了许多长期困扰人类的疾病问题。
总结词:近代化学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这一时期科学家开始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反应,并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化学理论。
02
化学的发展历程
Chapter
拉瓦锡的革命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他通过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和氧化学说,推翻了燃素说,确立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拉瓦锡通过精确的定量实验,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同时,他提出了氧化学说,认为燃烧是氧化的过程,这一理论取代了燃素说,成为现代化学的基石。
化学键理论的建立是化学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它解释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化学键的本质,为化学反应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总结词
化学键理论认为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化学键的形成是由原子之间的电子云重叠和能量转移所引起的。这一理论为化学反应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使得人们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为新材料的开发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原子理论的发展是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解释了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为化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总结词
原子理论认为物质是由极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单位,不能被创造、消失或改变。这一理论为化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使得人们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认知更加深入。
化学发展史ppt课件pptx
![化学发展史ppt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050e50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8.png)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发现新元素和新的同位素,元素周期表也在不断更新和 完善。
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分支发展
19世纪初,有机化学逐渐从无 机化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门 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合
成和反应的独立学科。
化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
01 02 03
材料科学的发展
化学在材料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和开 发新的材料,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例如,高 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出现,为现代工业、医 疗、交通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能源科学的进步
化学在能源科学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和开发 新的能源技术和化学品,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 能。例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能源技术的出现 ,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 冶金技术:古代冶金技术包括铜、铁等金属的冶炼和加工。这些技术不仅满足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而且对后来的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染料与颜料:古代人们使用天然染料和颜料进行染色和绘画。这些物质的提取、加工和应用过程中涉及到复杂 的化学反应,展现了古代化学在实用艺术领域的贡献。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在药物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
的应用。
环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01
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与治理技术
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中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治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
02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绿色合成方法、绿色溶剂等绿色化学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
应用。
化学科学发展史ppt课件
![化学科学发展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f06ec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b.png)
拉瓦锡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了著名的 氧气实验,推翻了燃素说,提出 了氧化理论,为化学反应的研究
奠定了基础。
道尔顿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再分 的原子构成的,这一理论为近代
化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02
近代化学理论体系建立
波义耳定律及其实验验证
波义耳定律内容
01
在定温定压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元素周期律发现与意义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成周 期表。
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预测新元素和探索元 素性质提供了重要工具。同时,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也推动了 化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为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广 阔的空间。
03
有机化学领域突破与成果
多种重要有机化合物 如糖类、脂肪类、蛋 白质等相继被人工合 成
结构理论在有机化学中应用
19世纪末,结构理论被引入到有机化 学中
结构理论的应用,推动了有机化学从 宏观向微观的深入发展
化学家们开始用结构理论来解释有机 化合物的性质和行为
天然产物分离提纯技术进步
天然产物分离提纯技术的不断进 步,为有机化学领域提供了更多
交叉学科融合创新趋势
化学与生物学交叉
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融合,为药物研发、生物医学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化学与物理学交叉
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融合,推动了量子化学、物理化学等分支学科的发展。
化学与材料科学交叉
化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为新材料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化 学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有机化合物概念明确
《化学史第一章》课件
![《化学史第一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e73b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8.png)
化学史第一章是化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介绍了化学的起源以及化学 发展的历程,让我们了解化学对社会和科学的巨大影响。
1.1 化学的起源
原始社会的化学知识
早期人类通过观察和实践, 获得了一些化学知识,并 开始利用化学来改善生活。
古代希腊化学思想
古希腊化学家提出了许多 关于物质本质和变化的理 论,并为化学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化学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促进了化学工 业的发展,推动了化学知识的广泛应 用。
1.3 化学的现代化
化学家达尔文的贡献
化学家达尔文的研究深入揭示 了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属性,为 现代化学奠定了基础。
化学学科的系统化
化学学科经过不断发展,建立 了一套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实 验方法,推动了化学的进步。
化学实验室的建立
化学实验室的建立为化学研究 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促进了科 学家们的创新和发现。
1.4 化学革命的影响
化学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的发展使得许多工业和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环保,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化学技术的发展
化学技术的突破使得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和创新成为可能,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中国古代的化学贡献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和工匠 在冶金、药物和火药等方 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化 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启 示。
1.2 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1
化学元素的发现
பைடு நூலகம்
2
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察成功地发现了
许多化学元素,揭示了元素周期表的
奥秘。
3
中世纪的炼金术
中世纪的炼金术为化学的发展铺平了 道路,并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做出了重 要贡献。
化学发展史 ppt课件
![化学发展史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cdc7d671fe910ef12df8ff.png)
2018年3月6日
化学教化学发学展史 课件
化学发展史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燧取 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 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 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 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发展主要经 历怎样的历史演变呢?
古代化学时期的主要特点:无“化学”之名,以实用为主。中 心:中国、埃及。中国在17世纪前的科学文化成就占世界近 75%,许多发明创造被世界所公认,在世界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化学发展史
3.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 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 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 燃素后成为灰烬。
了原子一分子论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阿、化佛学加的德发罗展,对近代科学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A.Avo-gadro,
1776—1856)
⑵1摩尔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数,其数值是6.02×1023,是阿伏伽德罗
常数,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的基本常数之意一。大利化学家
化学发展史
原子论-分子学说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 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化学发展史
二、近代化学时期 从17世纪中期—19世纪90年代中期
⑴化学科学实验的奠基人——波义耳
⑵定量化学实验方法论的创立者——拉瓦锡
⑶原子论创立者——道尔顿 ⑷分子假说提出者——阿伏伽德罗
⑸元素周期表发明者——门捷列夫
——形成化学理论阶段
化学发展史
2024版化学发展史精PPT课件
![2024版化学发展史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f3c0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1.png)
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展望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与 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化学研究的重要 方向。
生物医学与生命健康
生物医学与生命健康领域的快速发展 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
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为 化学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和创新。
人工智能与化学信息学
人工智能与化学信息学的结合将为化 学研究提供更高效、更准确的计算模 拟和数据分析工具。
对科学精神的培养与传承
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化学发展史中充满了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故事, 这种精神是科学研究的动力源泉。
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化学研究需要严谨细致的实验操作和实事求是的数据分析, 这种态度是保证科学研究质量的关键。
团结协作、开放包容的胸怀 化学研究需要科学家们团结协作、开放包容,共同推动科 学事业的发展。
化学发展史概述
古代化学
炼金术、制陶、染色等工艺中积 累的化学知识。
近代化学
从燃素说到原子论,化学逐渐从经 验走向科学。
现代化学
随着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 融合,化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并 拓展到材料、能源、环境等领域。
课件目的与结构
课件目的
介绍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人 物和理论,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 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早期元素理论与物质观念
四元素说
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出,认为 万物由火、水、土、气四种元素组成。 这一理论对后来的化学元素观念产生 了深远影响。
原子论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留基伯提出, 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的。 这一理论为现代化学原子论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古代化学成就及其影响
初中化学PPT课件
![初中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8cf6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6.png)
可燃性,氧化剂,用于制造硫酸、 硫化橡胶等。
17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等,用于制造电线、电缆、机器零件等。
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大多数非金属具有氧化性,有些非金属还有还原性。用于制造化肥、农药、合 成材料等。
2024/1/26
18
05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技能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的反应,特点是“一变多”。
B
C
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 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特点是“单换 单”。
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化合物的反应,特点是“双交换”。
D
2024/1/26
14
04 常见的化学物质
2024/1/26
化学的发展包括: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和完善;化学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量子化学和计算化学的兴起;绿色化 学和可持续化学的提出和实践。
2024/1/26
6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02
2024/1/26
7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01
元素的概念及分类
介绍元素定义,阐述元素分类方法,如金属元素、非金 属元素等。
2024/1/26
醛、酮
分别含有醛基和酮基的 有机物,可发生氧化、 还原等反应。
羧酸及其衍生物
含有羧基或羧酸衍生物 的有机物,具有酸性、 酯化等反应性质。
2024/1/26
30
有机合成材料及其应用
合成纤维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高分子纤 维,如涤纶、锦纶、腈纶等。
合成塑料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高分子塑 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 乙烯等。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 PPT课件 图文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 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2b93ead1f34693dbef3e00.png)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道尔顿
意大利化学家 阿佛加德罗
门捷列夫
二 、什么是 化 学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
层次上研究 物质的 组成、 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 律 的自然科学。
亿名教育修正版
三、化学与人类的 关系——生活中处
都来说说:
▲请你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 住、行几方面举事例证明化学对 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亿名教育修正版
四、为什么要学化学?
1、化学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
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 识物质及其变化,并帮助我们更文明、 更健康地生活。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反应时,观 察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附加条 件)。
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 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变化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实验1:水的沸腾
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形状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 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相互联系 实例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 内容
颜沸发色点性,,等状硬态 度,,气溶味解,性熔,点挥,可性燃,性稳,定还性原等性,氧化
注意
化学发展史 ppt课件
![化学发展史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cdc7d671fe910ef12df8ff.png)
一、古代化学时期 二、近代化学时期 三、现代化学时期
化学发展史
一、古代化学时期从化学的萌芽时期—17世纪中期1650年
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 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 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2.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 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 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 学实验。
化学发展简史
2018年3月6日
化学教化学发学展史 课件
化学发展史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燧取 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 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 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 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发展主要经 历怎样的历史演变呢?
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D.绿色化学的提出
化 是 在分子、原子
的 层 次 上 研 究组物成质 的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道尔、顿
阿以伏及伽德罗
的基础的自然科学
。
分子 原子
2.原子的重新组和合 化学变化 等科学家的研究,得
出一个重要的结元论素:物质是由
和
构成的,
)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拉瓦锡
化学发展史
4.人类认识和运用化学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
①石器 ②铁器 ③青铜器 ④陶瓷 ⑤高分子材
2024版化学发展史完整ppt课件
![2024版化学发展史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c74f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c.png)
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可调控性,应用于烯烃聚合、不对称合 成等。
金属有机框架(MOFs)
具有多孔性、大比表面积和可设计性,应用于气体存储、分离和催 化等。
有机金属光电材料
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太阳能 电池等。
高分子科学和材料科学交叉融合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发现,是化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们为科学家研究元素性质提 供了有力的工具,也为新元素的发现和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也 对其他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有机化学领域突破与进展
有机物概念提出及早期研究困难
18世纪末,有机物被定义为 “由生命体产生的物质”,与无
03
挑战与机遇
尽管纳米科技在化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纳米材
料的安全性问题、大规模制备技术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
人工智能技术在化学研究中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化学中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可以用于化合 物性质预测、反应优化和数据处理等。
元素周期律发现与周期表编制
元素周期律内容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又做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编制
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起来, 使得性质相似的元素处于同一列中。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立体化学在药物设计、材料科学 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对于理解生命过程中的分子识别
2024版《有机化学发展》ppt课件
![2024版《有机化学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b648a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c.png)
功能材料分类
根据功能特性不同,可分为光、电、磁、热、声、 机械等功能材料;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能源、 信息、生物、环境等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在催化领域应用
催化剂载体
功能材料可作为催化剂载体,提高催化剂的分散性、稳定性和活 性。
光电催化
利用功能材料的光电性质,实现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如光解水制 氢、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等。
《有机化学发展》ppt课件
目录
• 有机化学概述 • 有机化学基本原理与反应类型 • 天然产物合成与结构鉴定方法 • 功能材料在有机化学中应用 • 生物活性物质与药物设计合成策略 • 绿色合成方法和技术在有机化学中应用 •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有机化学概述
Chapter
有机化学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 性质、合成、反应机理及其应用的 科学。
药物设计原理和方法
药物设计原理
基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原理,通过计 算机辅助设计、高通量筛选等方法进行药物设计。
药物设计方法
包括基于靶点结构的药物设计、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基 于代谢途径的药物设计等。
药物设计流程
从靶点选择、药物设计、合成与筛选到临床前研究等步骤。
典型药物合成案例剖析
电催化
功能材料在电催化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燃料电池中的催化剂、电 解水中的电极材料等。
功能材料在光电领域应用
1 2
光电导材料 具有光电导性质的功能材料,可用于制作光电导 器件,如光电导鼓、光电导开关等。
发光材料 功能材料中的发光材料在显示、照明等领域有广 泛应用,如LED、OLED等发光器件。
3
光伏材料
核磁共振法
利用核磁共振现象研究化合物结构,包括1H NMR、13C NMR、31P NMR等
【化学课件】第一章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课件】第一章化学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84e5eef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3.png)
化学简史总题1.化学发展简史2.化学史上的中国人3.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4.化学史大事年表5.科学家与化学史6.古代和近代化学史7.与《绪言》有关的化学历史8.化学发展简史习题9.中外化学家简介1化学发展简史1.1、化学的前奏1.人类文明的起点——火的利用在几百万年以前,人类过着极其简单的原始生活,靠狩猎为生,吃的是生肉和野果。
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至少在距今50万年以前,可以找到人类用火的证据,即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经火烧过的动物骨骼化石。
有了火,原始人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吃了熟食后人类增进了健康,智力也有所发展,提高了生存能力。
后来,人们又学会了摩擦生火和钻木取火,这样,火就可以随身携带了。
于是,人们不再是火种的看管者,而成了能够驾驭火的造火者。
火是人类用来发明工具和创造财富的武器,利用火能够产生各种各样化学反应这个特点,人类开始了制陶、冶金、酿造等工艺,进入了广阔的生产、生活天地。
2.历史悠久的工艺——制陶陶器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已很难考证。
对陶器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推测: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用容器是用树枝编成的,为了使它耐火和致密无缝,往往在容器的内外抹上一层粘土。
这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被火烧着,其中的树枝都被烧掉了,但粘土不会着火,不但仍旧保留下来,而且变得更坚硬,比火烧前更好用。
这一偶然事件却给人们很大启发。
后来,人们干脆不再用树枝做骨架,开始有意识地将粘土捣碎。
用水调和,揉捏到很软的程度,再塑造成各种形状,放在太阳光底下晒干,最后架在篝火上烧制成最初的陶器。
大约距今1万年以前,中国开始出现烧制陶器的窑,成为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
陶器的发明,在制造技术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制陶过程改变了粘土的性质,使粘土的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氧化镁等在烧制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陶器具备了防水耐用的优良性质。
因此陶器不但有新的技术意义,而且有新的经济意义。
《化学课件-简明化学史》
![《化学课件-简明化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3c8881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6.png)
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探索古代化学的兴盛,中世纪化学的落后,以及近 代化学的突破。从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到化学定律的发展,带你深入了解化 学的精髓。
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追溯古希腊时期
从石炭、硫磺到铅活塞的 探索,古人对化学的好奇 心和实验探索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的贡献
发现火药和火漆的制造方 法,为后来的炼金术以及 火药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中世纪化学的落后
1 宗教束缚
教会对科学和实验的限 制,使得化学的发展受 到了限制。
2 炼金术的封锁
3 迷信与追求
由于贵族和教会的垄断, 炼金术的传播受到了阻 碍。
炼金术士们陷入迷信, 过度追求财富与长生不 老。
近代化学的突破
1
元素的发现
多位化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一系列的元素,为化学奠定了基础。
2
化学定律的制定与发展
阿伏伽德罗的发现
通过对气体反应的研究,提出 了著名的阿伏伽德罗定律。
波义尔的工作
研究气体的变化,发现了气体 压力与体积的关系。
查理的发现
实验验证了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之间的线性关系。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
酸碱中和反应
2
分析酸碱中互相中和形成盐和水的过
程。
3
置换反应
4
研究原子或离子之间的置换,形成新 的物质。
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
门捷列夫的贡献
根据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提出了第一个周 期表。
近代周期表的改进
通过研究元素的电子结构, 发展了现代的长期和短期 周期表。
周期表的应用
周期表帮助我们理解元素 之间的关系,预测化学反 应和元素的特性。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发展史(一)ppt课件
![化学发展史(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ea050bb14e852459fb5712.png)
精选ppt课件2021
8
公元1163年 中国吴悞著《丹房须知》中有较完整的蒸 馏器图
公元1450年 德意志B.瓦伦丁发现铋
公元16世纪 瑞士帕拉采尔苏斯提出三要素说
公元1556年 德意志G.阿格里科拉的《坤舆格致》出版
公元1596年 中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书 比利时J. B.van海尔蒙特作“柳树试验”
6
公元前10世纪 埃及人已开始制作玻璃器皿
公元前5世纪~前3世纪 中国提出五行(金、木、水、 火、土)学说
公元前4世纪 希腊德谟克利特提出朴素的原子论 希腊 亚里士多德提出四元素(火、气、土、水)说
公元前2世纪 中国《神农本草经》成书 中国炼丹 术兴起 中国西汉时已有利用胆水炼铜的记载
公元60年左右 罗马老普林尼提出分离金银的火试金 法
公元1780年 瑞典T.O.贝格曼的《矿物的湿法分 析》出版,提出重量分析法
公元1781年 瑞典C. W.舍勒发现钨
精选ppt课件2021
12
公元1782年 瑞典P. J.耶尔姆发现钼
公元1786年 法国A. -L.拉瓦锡发现酒精经氧化转 变成乙酸
公元1790年 英国W.格雷哥尔发现钛
公元1797年 法国N. -L.沃克兰发现铬
化学发展史(一)
年代过程
精选ppt课件2021
1
化学变化作为一种现象早 在没有人类之前就已经有了, 但作为一门科学,从1661年英 国化学家波义耳提出物质组成 的元素说开始建立,到现在只 不过二百多年的历史。在化学 史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几次重 大的突破,现分述如下。
精选ppt课件2021
2
第一次是1808年英国化学 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合理 地解释了当时的一些化学现象 和规律。进确地阐明了化学变 化是原子间的化合与分解.从 此结束了化学的神秘性。恩格 斯曾给原子论以很高的评价, 他说;“化学的新时代是随着 原子论开始的”.
《有机化学发展史》课件
![《有机化学发展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8eb93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b.png)
绿色合成
发展环境友好的有机合成方法,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
碳捕获和储存
利用有机化学原理,开发高效的碳捕获和储 存技术。
污水处理
利用有机化学原理,开发高效、环保的污水 处理技术。
有机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未来发展
药物研发
利用有机合成方法和技术,开发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
生物成像
发展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荧光染料,用于生物成像和示踪研究。
有机物的概念最早由瑞典化学家雅各 布·贝采利乌斯提出,他于1806年首 次使用“有机”一词来描述含有碳的 化合物,并认为这些化合物只能在生 物体内合成。
有机化学的初步发展
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有机化学开始得到初步发展。 这一时期的化学家们开始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分解,以 及它们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发展史》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有机化学的起源 • 19世纪的有机化学 • 20世纪有机化学的发展 • 现代有机化学 • 有机化学的未来展望
01
有机化学的起源
早期的有机化学概念
早期的有机化学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 腊时期,当时人们认为世界是由四种 元素组成:火、水、土和空气。其中 ,有机物被认为是生命体的一部分, 与无机物相对。
03
合成有机化学的发展推动了化 学工业的进步,为人类生产和 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有机化学品 。
有机合成方法的研究
有机合成方法的研究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索和优化有机化合物的合 成路线和方法。
有机合成方法的研究涉及到多种反应类型,如氧化、还原、酯化、水解等,以及各 种催化剂和溶剂的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机合成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提高了合成的效率和产物的 纯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滴定分析:通过测定与一种已知浓度物质的溶液有确定化学 反应的另一物质的浓度或质量进行分析。
1784 1826 1832 1835 1853 1855
1883 1894
1940-
次氯酸盐滴定分析 碘量法 银滴定分析 氧化还原指示剂引入 硫代硫酸钠法 铬酸钾作沉淀滴定指示剂 草酸作酸碱滴定基准物质 硫酸亚铁铵作滴定剂 反滴定分析 氨滴定分析 《分析化学的科学基础》 电离常数,溶度积 络合滴定
从太阳上取回金子的工作
原子光谱分析
1868年瑞典物理学家埃斯特罗 姆发表1200多条太阳谱线。
以百亿分之一米为量度单位
瑞典物理学家
Anders Jonas Angstrom (埃斯特罗姆)
被命名为埃Å
原子光谱分析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三十年代 1912年 P.P Koch设计出测微光度计 1925年 W. Gerlach引进内标作定量分析 1930年 Scheibe Lomakin提出光谱定量关系式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 开始占统治地位。
经典分析1-化学分析
(1)重量分析:通过测定化学反应所产生难溶性物质的重量进行分析。
1684 1776
1779
1785 1809 18l0 1828 1831 1841 1846 1912
H2S作分析试剂 天平用于定量分析 有机物气体分析 总结定性定量系统分析表 第一本分析化学教科书 Si02重量法 沉淀恒量 硫化物测定 有机物氧化铜法分析 重量分析实验完善 有机物气体分析实验完善 《定性化学分析导论》 《定量化学分析导论》 有机微量分析
光谱分析
原子光谱分析 分子光谱分析 散射光谱 光学显微镜分析
原子光谱分析
1859 1868 1912 1925 1930 1945 1964 1974 1955 1961 1964
1965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诞生 太阳谱线按顺序排列 测微光度计 内标定量分析 光谱定量关系式 光电直读光谱仪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第一台等离子体光谱仪商品仪器 原于吸收光谱分析诞生 电热原子化技术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诞生
20世纪四十年代之后 1945年 出现了光电直读光谱仪 1964年 S. Greenfield和V.A. Fassel研究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1974年 制造出第一台等离子体直流光谱仪
原子光谱分析
R. Woodson组装成第一台测试汞用的冷原子吸收光谱仪 1955年 澳大利亚科学家A. Walsh提出空心阴极灯光源 1965年 J. B. Willis用氧化亚氮-乙炔焰作原子化器 1961年 L’ Vov提出电热原子化技术
F. A. H.Descrozilles H.La Billardiore J. L Gay-lussac J.L Gay-lussac K.L Hoinrieh
K.F. Mohr
L.G.L.T.Kjeldahl F.W.Ostwald
G.Schwazebach
经典分析2-生化分析
通过测定酶反应、微生物反应、免疫学反应等生化反应物质的 浓度和质量进行分析。
R. Boyle A. Lavoisier
T. Bergman
M.H. Klaproth J.L Gay-lussac J.L. Gay-lussac J.J. Berzdius J. von Liebig C.R. Fresenius C.R. Fresenius P. Pregl
经典分析1-化学分析
1833 1845 1877 1926 1948 1673 19世纪 1798 1885 1897 1900 1975
酶的概念的提出 过氧化物酶用于过氧化氢分析 采用“enzyme"与微生物分开 脲酶结晶提取.证明酶是蛋白质 酶还原光度测定 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微生物学建立 接种牛痘对天花免疫 人体接种狂犬病疫苗 提出化学反应解释免疫过程 血清凝聚反应和血型诊断 单克隆抗体及其用于生物活性物质鉴定
光谱分析 X射线谱分析 放射性分析 质谱分析 波谱分析 电子显微和电子能谱分析 电分析 分离分析
成分分析 结构分析 形貌分析 微区及表面分析
光谱分析
彩虹-观察到的第一种光谱
光谱分析
通过测定物质对光辐射的发射、吸收、散射和透射等特性而进 行物质鉴定。
1666年,牛顿让一束太阳光射进 暗室,并将一个玻璃棱镜放在光束 中,他看到了墙壁上出现了一条彩 色光带。当在光路中放进一个透镜 时,这条光带展开成一条25厘米长 的光谱带。
A.Payen,J.F.Person G. Osann W. Kuhne J. D. Sumner O. Warburg A.Leeuwen hoek L.Pasteur Jenner L. Pasteur P. Ehrlich K. Landstdner C. Milster
仪器分析
测量方式 分析用途
沈爱国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化学学科的分类
化学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 高分子化学
分析化学的定义
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 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经典分析 仪器分析
分析的最后步骤采用化学分 析或生物分析并以容量分析 法或重量分析法进行测定。
“Spectre”(幽灵)
“Spectrum”(光谱)
牛顿
光谱分析
1814年,德国物理学 家Josephvon Fraunhofer (夫琅和费)独立的采用 自制的狭缝和光栅,观察 到太阳光线中576条狭窄 和暗的“夫琅和费线”。 对这些暗线的解释引起了 原子光谱分析的研究。
德国物理学家 Josephvon Fraunhofer
原子光谱分析
德国化学教授Robert Willelm Bunsen(罗伯
特·威廉·本生)
发明“本生灯”
德国物理学教授Gustav Robert Kirchhoff(基尔
霍夫)
原子光谱分析
本生与基尔霍夫合作于1859年研制 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光谱仪。
棱镜 本生灯 望远镜筒
发现了新元素铯和铷 指出元素光谱是独特的 创建原子光谱分析技术 创建了基尔霍夫定律
氧化亚氮一乙炔火焰
R.W.Bunsen, G.R.Kirchhoff A. J.Angstroem P.P.Koch W.Gerlach S.Lomakin S.Greenfield V.A. Fassel
A. Walsh
L’Vov J.D.Winefordnor, C.T.J.Alkemade J.B.Wills